土地調查報告15篇
隨著個人的文明素養(yǎng)不斷提升,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其實寫報告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土地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土地調查報告1
中央一號文件下發(fā)后,特別是我省落實農業(yè)稅全部取消和糧食直補政策后,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種地積極性,但也由此帶來了一些矛盾,特別是因土地承包問題引發(fā)的矛盾尤為突出,從去年以來,全縣共發(fā)生上訪330件,涉及人員在千人以上。
一、土地矛盾形成的主要原因
從上訪反映的問題來看,造成土地矛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十二個原因。
。ㄒ唬┢胀ǖ纳显L案是二輪土地承包時農戶由于各種原因未分到承包地問題,約占上訪案的75%。一是戶口在本村,全家已搬遷外地多年,按照饒河縣二輪土地承包規(guī)定未能分到承包地;
二是因二輪土地承包前欠集體“兩提”款、計劃生育罰款或在化解農村不良債務時不愿分攤村集體債務等,土地被抽回;
三是婚出婚入婦女因兩地承包時間不統(tǒng)一或村定土政策等一些婦女分到土地或地被抽回;
四是因當初落戶手續(xù)不全或與村有不要地協議未分得地;五是二輪土地承包后新增人口要求分地。
(二)特殊的上訪案是機動地發(fā)包不合理、土地經營權流轉糾紛案,約占有10%。一是機動地發(fā)包時間過長,有的長達30年,合同不規(guī)范;
二是因村欠個人債務,抽出村民地抵債年限過長,農民要求毀約還地;
三是農戶之間土地轉包、轉讓,現因政策調整引發(fā)合同糾紛。
。ㄈ┍容^棘手的案件是土地權屬不清,通過行政手段難以解決的糾紛案,紛占15%。一是地方與森工林場地權屬不清,農戶已開墾多年荒地,有的已辦了國有土地證,有的已納入集體土地臺賬,可林場近年來卻以在其林業(yè)區(qū)域內強行收回引發(fā)矛盾。二是國有土地與集體土地權屬不清、界限不明。農戶在集體耕地周邊開墾的荒地,已向集體交積累多年,并納入集體土地臺賬,可有的土地卻被土地部門以1983年后開荒地應屬國有荒地,辦理了國有土地證,有的地被鄉(xiāng)政府對外發(fā)包引發(fā)矛盾。四是集體確實既無地源又無經濟實力解決解決應享受土地承包地未分地的糾紛。
二、對策和建議
。ㄒ唬⿵娀逃。通過法制宣傳教育,提高村兩委成員及村民的守法意識和合同意識,規(guī)范村兩委的發(fā)包行為。嚴格執(zhí)行《農村土地承包法》第19條規(guī)定,按5個程序簽訂承包合同:村民會議選舉產生承包工作小組;
承包小組依照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擬定并公布承包方案;
召開村民會議討論通過承包方案;
公開實施承包方案;
簽訂承包合同。同時,扼制村委的.各種侵犯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苗頭性行為,將糾紛消滅在萌芽之中.
(二)加強領導。政府必須把解決農村土地糾紛問題納入重要工作日程,成立由主要領導掛帥的組織機構,抽調得力干部,集中時間和精力搞突破。各級農業(yè)部門要切實負起責任,在宣傳政策、制定方案、接待上訪、組織協調等方面發(fā)揮職能作用;
各級財政部門要在落實“一免兩補”政策和推進農村稅費改革及配套改革中,把解決農村土地糾紛作為重要內容一并推進;
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對農村和農民的土地權屬案件要依法加快辦理;各級農村經營管理部門要充分發(fā)揮職能作用,切實加強農業(yè)承包合同管理,搞好土地承包糾紛案件的合同仲裁,維護農民和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對因農村土地承包糾紛引發(fā)的農民群體性上訪、越級訪和重復訪案件,實行領導包案制,要責任到人,一抓到底。要認真處理好因土地承包糾紛引發(fā)的上訪問題,切實把矛盾化解在基層,真正做到不回避、不掩蓋、不推諉、不拖拉,敢于并善于解決各種矛盾,堅決防止因農村土地糾紛問題而引發(fā)惡性案(事)件。
(三)政策疏導。穩(wěn)定和鞏固土地承包關系是保障農民權益、維護農村穩(wěn)定的基礎。二輪土地承包政策執(zhí)行不到位,操作不規(guī)范導致農村土地承包關系混亂錯雜,是土地承包糾紛的根源。因此,各級政府要正視農村土地承包現狀,建立規(guī)范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涉農部門和司法部門要開展政策下鄉(xiāng)活動,深入講解土地承包法和其他相關政策法規(guī),現場解答農民的問題,讓農民熟悉政策,掌握政策,運用政策。
(四)分流農民。真做好無地和少地農民的思想工作,積極幫助這部分農民增加收入。各級組織和廣大干部要認真負責地做好沒有分到或只分到少量承包地農民的思想工作,積極幫助他們通過承包其它集體資源、發(fā)展養(yǎng)殖業(yè)和多種經營、外出務工等途徑拓寬增收渠道。對在縣城就業(yè)的農民有關部門要進行免費技能,并在稅費征收上予以優(yōu)惠,鼓勵閑散農民進城經商,減少農村土地壓力。
土地調查報告2
根據市、縣《關于做好全市規(guī)模經營情況調研的通知》的要求,我鎮(zhèn)認真組織對全鎮(zhèn)目前土地規(guī)模經營性情況進行了全面的調查,現將調查情況簡單地匯報如下:
一、當前土地規(guī)模經營的概況
我鎮(zhèn)地處縣城東部,與鹽城、泰州、淮安三市交界,先后由原射陽、天平、水泗三個鄉(xiāng)鎮(zhèn)合并,現有版圖面積194平方公里,34個行政村(含3個居委會),全鎮(zhèn)農業(yè)人口8.21人口萬人,勞動力4.98萬人,從事第一產業(yè)的勞動力2.05萬人,外出務工勞動力2.95萬人。20xx年全鎮(zhèn)農業(yè)總產值5980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022元。全鎮(zhèn)現有耕地總面積8.53萬畝,土地集中經營面積5.89萬畝,其中經營30畝以上的有60個,50畝以上的55個,100畝以上的有40個,200畝以上的有37個,500畝以上的38個。集中經營的.土地常年用工577人,人均年工資8500元,季節(jié)性用工134198個,發(fā)放工資總額174.6萬元。土地集中的主要途徑是轉包、租賃、入股等形式。逐步將土地向種田大戶集中,便于耕種。
二、促進土地規(guī)模經營采取的措施
1、推進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
隨著農村城市化、城鄉(xiāng)一體化的步伐加快,隨著農村生產力的發(fā)展和人們對物質、文化生活需求的提高,農村剩余勞動力逐步由一產向二、三產業(yè)轉化,勞動力的變化和轉移,土地流轉已成為今后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為了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確保流轉后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和收益權不受侵占,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是當前穩(wěn)定家庭承包經營的一種完善措施。我們鎮(zhèn)于今年七月在戴莊村成立了“戴莊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成立之后我們認為有兩方面的優(yōu)勢,一方面從效益的角度看,可以確保土地有充分的使用,對原有多戶所有,過于零碎的土地集中起來,由合作社組織經營或向社會招標,讓有經濟實力、有經營頭腦、有對路項目者應標經營,可以推動規(guī)模種植,實現科技興農,實現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不斷開拓新的農產品項目,逐步向市場化轉化,最終還可以提高經濟效益,讓原承包戶,也就是股東,從收益上得到更多的實惠。另一方面,從土地經營和管理權的角度看,目前通過股份合作形式,使每個村民變股民,股份合作制集中股民的意愿進行運作,這樣農民都能真正當家作主,切實維護好自身的權益。
2、充分發(fā)揮資源優(yōu)勢,大做生態(tài)旅游文章。
近年來,我鎮(zhèn)政府租賃了沖林村1200畝土地,充分利用“中國荷藕之鄉(xiāng)”的無形資產,在該區(qū)域建設了荷藕生態(tài)旅游觀光,該區(qū)域周圍無任何污染,空氣新鮮、水質清晰。每年都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為招商大造平臺。
3、加快擴大勞務,是緩解土地資源矛盾,逐步實現土地規(guī)模經營的有效途徑。
我鎮(zhèn)水面資源比較豐富,但人均耕地只有1畝左右。隨著農業(yè)生產技術含量提高,農村剩余勞動力不斷增多,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農民隱性失業(yè)的問題比較嚴重。事實證明,凡是勞務輸出人數較多的村,老百姓都忙著外出掙錢,相互“攀富”,村里閑雜人員少,資源糾紛少,家庭和睦,干群關系融洽,社會安定。近幾年來,我鎮(zhèn)農村基層干部克服了勞務輸出是個人行為與集體無關的片面認識,克服畏難情緒,從農村發(fā)展和穩(wěn)定大局出發(f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增強勞務輸出工作的主動性,幫助農民消除思想顧慮,努力疏通勞務輸出渠道。制定了激勵措施,促進農民盡快走出家門勤勞致富。各村支部書記親自負責勞務輸出,并指派一名主要干部具體抓,做到有人管事、有人辦事,從根本上解決了勞務輸出一盤散沙的現狀。同時還根據市場的需求及本地傳統(tǒng)特色,由鎮(zhèn)勞動部門選擇一些工種作為重點,開展技能培訓,堅持先培訓,后輸出,根據采集的崗位信息,組織輸出人員有針對性地進行就業(yè)培訓。全鎮(zhèn)目前在外務工人員為2.95萬人,占總勞力的59%絕大多數人員都將承包田轉包給親戚、朋友代種,還有的通過流轉的形式,交給了村集體統(tǒng)一發(fā)包,全鎮(zhèn)規(guī)模經營流轉面積為56348畝,占總面積的65.8%。
三、存在問題
前幾年,農民由于稅費上交負擔重,農副產品的價格低,種田幾乎年年虧本,有一部分農戶不要承包田,有的自己轉包,有的直接丟下承包外出務工,因此,由村集體進行對外招標發(fā)包。近年來國家減輕了農民負擔,免交農業(yè)稅,同時還對種糧田戶給予補助,目前農民都要田,造成與村集體爭資源,由于通過招標已簽訂承包合同,目前無法終止,造成上訪率上升。
四、建議
1、繼續(xù)鼓勵農戶從事二、三產業(yè),將土地向種田大戶集中。
2、土地是農民的生活來源,通過流轉的方式由村集體統(tǒng)一發(fā)包,將發(fā)包所得分配給農民,讓農民收益。
3、繼續(xù)推進發(fā)展土地股份合作社,讓所有農民參與入股,共同管理。
20xx年九月十三日
土地調查報告3
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建致富產業(yè),推進農業(yè)產業(yè)化,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步伐是農村生產發(fā)展的關健。最近,如何加快農村土地流轉引起了市級相關部門的廣泛重視,為了切實弄清農村土地流轉和加快農村生產發(fā)展的關系,永川區(qū)板橋鎮(zhèn)新農村建設土地流轉工作調查組從xx年4月5日至4月18日對全鎮(zhèn)土地流轉的現狀進行了深入調研,現將情況整理報告如下:
一、土地流轉的總體情況
據不完全統(tǒng)計,從1998年二輪土地承包截止今年3月底,該鎮(zhèn)農村土地流轉涉及的村數12個,占總村數的100%,涉及的農戶3003戶,占總農戶的26%,其中土地流出的農戶2843戶,占總農戶的24.6%,土地流入的農戶160戶(另外,單位和外地業(yè)主來鎮(zhèn)承包3起),占總農戶的1.4%,土地流轉面積3794畝,占承包土地面積的12%。
二、土地流轉的幾種模式
流轉的主要形式是轉包、轉讓和入股。在總的農地流轉面積中,轉包、轉讓的比重最大,兩者相加所占比重55.2%,入股土地面積占總面積的44.8%。
1、干交錢糧型。一是魚鴨工程建設,業(yè)主轉包稻田,每年按600-800公斤稻谷/畝支付轉出方或按照當年稻谷市場中等價支付現金;二是業(yè)主承包退耕還林地間隙種植苦蒿,每年按50元/畝支付租金。
2、入股分紅型。農戶以退耕還林地入股,業(yè)主投入種苗、管護等資金,收益按比例分紅。
三、土地流轉的特點
隨著取消農業(yè)稅,新一輪的農地流轉呈現出以下新特點:一是從無償流轉向有償流轉轉變。過去種糧大戶承包的糧田大都是免費的,個別還要轉出戶自己負責上交農業(yè)稅,隨著農業(yè)稅的取消和效益農業(yè)的發(fā)展,土地承包費水漲船高,每畝水田年承包費高的已接近600元。二是土地流轉全面擴展。不管是農業(yè)產業(yè)發(fā)展或是農村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經商,土地流轉步伐明顯加快。三是從農民相互間的自發(fā)流轉向組織化、有序化流轉發(fā)展。通過該鎮(zhèn)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委員會幾年的不懈努力,搞好服務和鑒證,促進了土地流轉。四是農地流轉后的經營內容從種糧為主轉向發(fā)展高效種養(yǎng)殖業(yè)。五是鎮(zhèn)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土地流轉,制定了加快土地流轉、發(fā)展效益農業(yè)的優(yōu)惠政策,免收土地承包合同鑒證費用。四、農村土地流轉的效果
1、克服了小規(guī)模家庭經營的局限性,有利于土地的充分利用。
在家庭經營長期不變的情況下,克服當前農戶小規(guī)模經營的局限性,走專業(yè)化、規(guī)模化、商品化、現代化之路。通過土地流轉把零星的土地使用權從千家萬戶農民手中集中連片,按效率原則重新安排使用土地,進行適度規(guī)模經營,促進土地、資金、技術、勞動力等農業(yè)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優(yōu)化組合,有利于農民間的分工與專業(yè)化、使農業(yè)生產逐步走上“專業(yè)化分工、規(guī);a、產業(yè)化經營、企業(yè)化管理”的發(fā)展道路,實現土地資源的充分利用。
2、促進農業(yè)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
土地流轉,加速了農業(yè)結構的調整和優(yōu)化,促進了該鎮(zhèn)農業(yè)特色經濟的建設和發(fā)展。
一是以涼風埡等村為基礎的魚鴨工程基地。通過農戶轉包、倒包等形式共流轉土地1294畝,現全鎮(zhèn)已形成池塘養(yǎng)殖面積5500畝,年出欄商品鴨400萬只、產成魚1700噸,魚鴨總收入達7700萬元,純收入實現11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275元。如涼風埡村流轉農戶土地284畝,現已建成魚鴨立體養(yǎng)殖面積800畝,其中尖山9社流轉土地59戶73畝,使土地不斷向大戶集中,現形成集中成片魚鴨立體養(yǎng)殖面積150畝;同時,有3戶農戶到臨近村社承包土地13畝,發(fā)展魚鴨立體養(yǎng)殖,現共有養(yǎng)殖大戶20余戶,使該社成為全鎮(zhèn)魚鴨立體養(yǎng)殖的核心示范區(qū)。農業(yè)結構調整、發(fā)展效益農業(yè)大大增加了農民收入:一方面土地流出農戶的承包收入明顯增加,據調查分析,凈種稻田一般中稻畝產500公斤,再生稻畝產100公斤(部分稻田和深腳冷浸田無再生稻),全年稻谷總收入600元左右,畝生產成本250元,純收入350元左右;而農戶間轉讓的土地年干收稻谷650-800斤/畝,畝平純收入在450元以上。另一方面,土地流入的農戶通過規(guī)模經營同樣增加了收入,如涼風埡村尖山9社的徐開紅,xx年建有魚鴨立體養(yǎng)殖面積12畝(其中轉入土地7.5畝),年產成魚4.5噸,出欄商品鴨3萬只,魚、鴨總收入47萬元,除去承包費用3400元,再除去其它生產成本,年獲純利潤7萬元,全家3口人,人平純收入實現23000元。又如大橋6社的候云剛,xx年底承包汪家?guī)r村菜園4社24戶稻田15.6畝發(fā)展魚鴨養(yǎng)殖,預計今年可產成魚4噸,出欄商品鴨1萬只,獲純利2萬元以上。二是林業(yè)特色經濟。結合退耕還林政策,為了加強林地管護,充分發(fā)揮林地效益,我鎮(zhèn)積極引進業(yè)主,流轉林地2500畝:一是在柳溪村流轉林地700余畝,發(fā)展花椒種植,現已基本見效。二是在大坪、柳溪、古佛村流轉林地1000余畝,發(fā)展速生桉種植,現正在栽植。三是在汪家?guī)r村流轉林地800畝,發(fā)展苦蒿種植,預計今年即可見效。通過林地流轉,退耕農戶不用投入種苗、肥料和管護費用,每年便可獲得245元/畝的國家糧食補助費和管護費。同時可為業(yè)主務工獲取收入,產品收獲后并取得5:5—2.5:7.5不等的分紅,促進了農民增收。
3、有利于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yè)轉移
土地流轉機制的建立,改變了部分農民“亦工亦農、亦商亦農”的兼業(yè)化狀態(tài),解除了土地對這些農民的束縛,促進了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yè)轉移,向城鎮(zhèn)集聚,推動了城市化、農村現代化進程。全鎮(zhèn)已有1多個勞動力轉向二三產業(yè),占勞動力總數的52%以上,xx年的人均收入達到3760元。涼風埡村尖山9社通過土地流轉,全社52戶有5戶落戶場鎮(zhèn),做起了生意,有10余戶外出務工,如該社董永奎一戶到場鎮(zhèn)辦起了竹木加工廠,年收入四萬元,年輕人陳龍海外出務工,年收入xx元。汪家?guī)r村菜園4社通過土地流轉,全社230人有128人外出經商務工,如候天才一家(2個勞動力)外出附近“付家洞”煤礦務工,年純收入5萬元以上;吳健一戶(2個勞動力)到壽永場鎮(zhèn)經商,每年純收入3萬元。
四、對今后農村土地流轉的思考
1、廣泛宣傳,充分認識土地流轉和土地保障功能的關系。土地是我國大多數農民賴以生存的主要生產資料,為中國農民提供了基本的社會保障。但是,土地的社會保障功能會隨著土地在農民收入來源中的重要性的下降或農民人均收入(尤其是非農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減弱,人們以貨幣收入抵御風險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因此土地的社會保障功能已逐步弱化。從另一方面看,土地流轉所流轉的是土地的使用權,并不會損害農民對土地的承包權。農民在進行土地流轉的選擇時,一個最基本的考慮是能否通過土地流轉獲得更多收入,因此,土地流轉不但不會削弱土地的社會保障功能,反而會因農民收入的提高而使土地的社會保障功能得以強化。一些農民擔心把土地流轉出去后,到城市里務工經商,在經濟條件好時可以穩(wěn)定下來,一旦經濟條件不好就只能回流農村,到時卻沒有了土地,失去了生活保障。從表面上看,這種認識有一定的道理,但如果我們始終堅持土地的集體所有制,堅持家庭承包責任制,那么這種擔心就是不必要的。這是因為:第一,土地流轉是使用權轉讓而不是土地買賣,始終存在一定的流轉期限,并不會使農民永久失去土地。第二,土地流轉的收益一般都不是一次性支付的,農民不能提前支取未來收益,因此,即使農民回流農村,也有一定的收入來源。第三,土地流轉的收益通常也不是永久固定的,一般以當年的市場價格確定租金,并留有土地租金在未來一定時間內重新商談約定的空間和余地。土地流轉收益應該是有保障的。
2、拓寬渠道,積極探索加快農村土地流轉的方式。在總結原有轉包、轉讓、互換等流轉方式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渠道,創(chuàng)新機制,促進農村土地流轉和農業(yè)產業(yè)化經營。一是積極開展委托轉包。農戶將土地經營權委托給村社合作經濟組織,由村社合作經濟組織統(tǒng)一發(fā)包給農業(yè)經營大戶或農業(yè)企業(yè)。二是實行股份合作。由村社集體將農戶土地承包權量化入股,土地由村社統(tǒng)一經營或發(fā)包給農業(yè)企業(yè)、規(guī)模經營大戶,村社合作經濟組織按股份將土地經營所得在年終進行分配。
3、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步伐,促進農村土地流轉。采取多種勞
動力培訓轉移方式:一是廣泛開展種養(yǎng)殖技術培訓,促進魚鴨產業(yè)上規(guī)模上檔次,進而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二是努力發(fā)展和擴大民營企業(yè),吸納更多的勞動力到企業(yè)務工;三是大力發(fā)展第三產業(yè),促進城鎮(zhèn)化建設;四是積極有序向鎮(zhèn)外輸出勞動力。 4、嚴格按照《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規(guī)范流轉合同管理。雖然農戶在土地流轉后簽訂土地承包流轉書面合同的意識增強,但簽訂的程序和流轉合同的內容卻極不規(guī)范。各村社應加強土地流轉合同的監(jiān)督和管理,完善土地流轉的檔案資料并及時上報鎮(zhèn)農村承包合同管理部門審查備案。
5、為了確保魚鴨產業(yè)更大發(fā)展,應大力提倡水禽旱養(yǎng),規(guī)范產業(yè)發(fā)展,強化環(huán)境建設,防治環(huán)境污染。使魚鴨產業(yè)上規(guī)模、上檔次,進而促進農村土地更快地流轉。
6、暢通渠道,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積極培植土地流轉中介組織,搭建土地流轉平臺,暢通流轉渠道。特別要發(fā)揮好各村社干部的作用,加強組織領導,動員、組織、協調和管理好農村土地流轉工作。
土地調查報告4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人們不斷提高的物質文化需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這也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其中農村土地資源利用成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農村土地資源的合理有序可持續(xù)利用成為新農村建設中的重中之重。
為更好的了解農村土地資源利用狀況,優(yōu)化農村土地資源的利用,為新農村建設提出切實可行且有針對性的建議,暑假期間,我對××村的土地資源利用現狀進行了實地考察、分析研究,并總結歸納如下。
調查目的:通過對××村土地資源利用狀況的實地調查,以小見大,比較客觀地把握農村土地資源使用的現狀,主要是找出當前土地使用過程中的弊病,從而為優(yōu)化土地資源配置,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并提出切實可行且有針對性的建議。
調查時間:xx年8月9日——15日
調查人員:×××
調查地點:××××
調查方法:實地考察、訪談、查閱資料
調查內容:土地資源使用狀況(包括土地類別、有效使用情況、土地規(guī)劃現狀等等)
一、××村土地資源使用狀況及特點
××村是一個土地資源相對匱乏的村莊(在當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人口712人,擁有土地面積近850畝,其中耕地面積641畝,林地約50畝,建設用地(包括道路、橋梁、河灘等)159畝。
經調查,××村的土地使用情況有以下幾個特點:
1.耕地面積少,地少人多
該村耕地共分三等,分別為
一等(平整黃土地)、
二等(洼地、沙土地等)、三等(嶺地、拓荒地等),(注:圖文不一)各類土地都比例如下圖所示。全村人均耕地面積僅為0.9畝/人,且三等地占了近1/4的比例,良田面積偏少,再加上一些不當經營狀況,住房擠占耕地,使耕地面積越發(fā)緊張。
單位:畝
2.地塊多,單塊面積小,缺乏集約性
雖然人均耕地面積很少,但地塊較多,平均每戶耕地多于5塊,這就使得單塊耕地面積太小,不適合農機的推廣使用,集約性差,嚴重束縛了勞動力。
二、存在的問題
1.耕地使用不規(guī)范情況較多
目前,由于我國實行土地承包30年不變,廣大農村現存的農用地管理模式,基本上是按照土地下戶時農戶、人口的.分配土地訂立承包合同,明確30年不變的。這一做法對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帶來了很多弊病。一則村里的人口變動使土地多寡現象凸顯,土地分配有失公平。二是一些人看重眼前利益,隨意改變土地使用類型,在耕地上建房、種樹,嚴重蠶食了有限的耕地。
2.粗放經營,有耕地閑置狀況
由于耕地面積較少,僅僅靠農作物收成無法維持生活,多數居民選擇了外出務工,有的甚至舉家外出。農田便讓給其他人種,這樣一戶種著多戶的地,粗放經營,廣種薄收,或者干脆不種,造成農田荒蕪,嚴重威脅了土地資源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3.土地缺乏有效整合,農作物種植的選擇有待優(yōu)化
耕地的零碎給農戶的管理帶了諸多的不便,又不宜采用大規(guī)模機械化生產,使勞動力的生產率下降,同時也嚴重制約了土地的有效利用。其次,在農作物種植方面,往往是農戶想種什么就種什么,缺乏正確的方法指導,也造成耕地的生產率下降。
4.建設用地缺乏規(guī)劃,土地利用率低
居民點分散建設,布局零亂,占用土地面積大。甚至出現個別農戶住宅任意建設,村民建房沒有統(tǒng)一規(guī)劃,個別人只顧自己方便,缺乏整體和全局性,土地糾紛不斷。特別是近幾年隨著經濟建設的加快,出現了“馬路經濟”,公路建設到哪,房子建到哪,埋下了安全隱患,也占用了大量土地。另外,村民住房建設標準差、亂。村民建房一戶一樣,沒有統(tǒng)一設計,統(tǒng)一標準,靠農村“建筑師”自行建設,住房大小不一,高低不同,致使新建住房達不到應該達到的美觀和質量要求。此外,基礎設施水平低。村內道路不成網,高低不平,給排水無要求,下雨天污水滿街。“死胡同太多”,房前屋后空間大,浪費土地,公益設施配套嚴重不足,雨天滿身泥,晴天滿身土,降低了居住環(huán)境水平。注:圖文不一
三、建議和意見
(一)農用地管理方面
1.責任到戶,保證質量。按農產承包合同,逐戶核準承包土地面積,明確土地質量。對少數種地過多、廣種薄收粗放經營戶給予適當調整。
2.合理規(guī)劃,嚴格管理。要以科學合理的態(tài)度,按照土地管理要控制總量、合理布局、節(jié)約用地、保護耕地的原則,重新對鄉(xiāng)村土地利用規(guī)劃進行修訂完善。農用地尤其是基本農田經過確定之后,嚴格按照各級簽訂的責任狀,層層負責,年年檢查,嚴格監(jiān)督,嚴厲查處。
3.劃塊經營,集約管理。在國家政策及法律法規(guī)允許的情況下,多方籌措,在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下,將土地劃塊經營,發(fā)展集約型農業(yè)。
4.優(yōu)化土地用途,提高土地使用率。由村委會或政府部門統(tǒng)一規(guī)劃,專家論證,選擇適宜的農作物進行耕種,以獲取更高的經濟效益。
5.合理分類,優(yōu)化配置。對耕種良田要加強管理,確保優(yōu)種優(yōu)收。對邊遠荒蕪土地或還林還草,或栽種經濟作物,如建設果園、藥材基地等。
(二)建設用地方面
1.制定科學的用地標準
根據法律法規(guī)確定適宜的村莊人均建設用地標準,把人均建設用地標準作為約束性指標,并根據不同地區(qū)土地資源和群眾的生產生活習慣,制定出公平合理的建設規(guī)劃,既要合理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又要保證居民的住房質量和生產生活需求。
2.合理安排規(guī)劃建設用地
在現有房屋的基礎之上,規(guī)劃引導,盡最大可能保證村莊的街道暢通,杜絕“死胡同”。在征求居民意見的前提下,盡量統(tǒng)一房屋建設,營造良好的村容村貌。
3.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維護
根據個村莊不同的情況,通過政府撥款、集資、融資、村民義務工等方式,積極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好農村給排水設施、體育健身設施、文化教育設施等,是土地資源真正地造福居民。另外,還應通過培訓教育、義務勞動等方式,努力維護好已經建設好并投入使用的設施。同時,也應栽些花草樹木,提高居住環(huán)境水平
4.盤活建設用地資源
一是要按照一戶一宅的原則,妥善解決好農戶住新房閑舊屋的問題。二是要處理好國家、集體單位在農村閑置的土地。三是要搞好無人村舊宅基地復墾和荒蕪土地復耕、利用。
5.加強執(zhí)法力度,優(yōu)化土地管理
加強執(zhí)法監(jiān)督力度,嚴懲越權批地現實非法占地的問題,對非法占地用地地人或單位要從嚴從重嚴肅處理,確保土地資源的合理有序可持續(xù)利用。另外還要積極推進土地市場建設,依法規(guī)范土地市場秩序,堅持做到依法批地,依法用地,加強土地執(zhí)法監(jiān)察工作,強化土地信訪工作,維護好群眾利益和農村穩(wěn)定,大力開展宣傳活動,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在此基礎上,政府部門和村委會也應協調好建設用地和農業(yè)用地的關系,努力緩解土地資源緊張的局面。
四、后記
為期六天的調查活動雖然不長,但卻讓我收獲良多。以前雖然也對以上這些土地資源利用現象有所耳聞,但終究缺乏一定的理論依據和實際依據,借暑期實踐這個機會,鑒于國家近年來提出的新農村建設問題,我便進行了此次調查活動。
雖然天氣炎熱,調查活動也比較辛苦,但這期間使我在課堂上學習的統(tǒng)計、管理等知識得到了施展,也很好地鍛煉了我,使我在實地考察、人際交往、計算測量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看到自己的成果,以及所獲得的積極評價,心里感到無比的高興和自豪。
同時我也衷心希望我的調查成果能夠為農村土地資源管理和利用方面的改進提供一定的實際依據,給當前的新農村建設貢獻一份應有的力量。
土地調查報告5
國家土地所有權和個人地上房屋所有權的矛盾決定了我國土地使用制度和房屋所有權制度之間必須建立有效的銜接機制。有學者希望通過改變土地所有制形式,依靠土地私有化來解決問題;一些學者希望通過將土地使用權永久化來解決國家土地所有權和個人房屋所有權之間的矛盾。我想在這里談談我自己的想法。
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
土地所有權和土地使用制度是一個完整的法律體系。從根本上說,土地所有權的程度來源于憲法,而土地使用制度則是憲法授權下權利義務的具體安排。
根據我國現行《土地管理法》,土地使用權(居住用地)70年不變。但70年后,權利人必須將土地歸還國家。如果地上房屋使用年限遠遠超過70年,業(yè)主必須交出土地和地上房屋嗎?我國《城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規(guī)定,土地使用權期滿,使用者可以申請續(xù)期,繳納出讓金,重新登記。這樣,房子的主人可能面臨兩種選擇:要么交土地出讓金,要么申請續(xù)租;或者放棄自己的房子,由國家行使土地所有權。無論什么選擇,對消費者來說都是很痛苦的。但由于土地歸國家所有,土地使用權不能永久化,房屋所有權必然受制于憲法規(guī)定的土地所有權。
還有一種情況是,當房屋使用年限比土地使用權期限短時,應該怎么辦?中國居民的房屋折舊年限(不等于使用年限)一般為30至50年,使得房屋沒有使用價值后,房屋所有人仍然有權使用土地。這個問題的解決辦法比較簡單,就是土地使用權期限盡量與房屋使用年限一致。土地使用權期滿,房屋所有權自然喪失。我國現行的土地使用制度借鑒了其他國家的有益經驗,兼顧了我國的實際情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從長遠來看,要逐步考慮將商品房的使用年限和土地使用權期限結合起來。通過適當延長土地使用權期限,可以延長房屋的使用壽命,解決可能出現的矛盾。當然,如果房屋使用年限短于土地使用權期限,那么在房屋沒有使用價值后,應允許原房屋所有人保留土地使用權,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充分行使土地使用權。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護原房屋所有人的利益。
土地使用權的續(xù)期與補償
概念問題解決后,還必須考慮以下三個問題:
首先,土地使用權續(xù)期的土地出讓金怎么交?在我國,土地出讓金是一次性支付的,房地產開發(fā)商在取得土地使用權時,必須在土地使用權有效期內支付全部土地出讓金。這項規(guī)定有利于保護房主的利益。但如果要求消費者一次性繳納土地使用權續(xù)期費(土地出讓金),則會給消費者帶來沉重的負擔。根據土地的價值,根據不同的當地情況,可以制定計算標準,每年可以按標準征收土地出讓金。房屋所有權人未及時繳納土地出讓金的,土地使用權隨之喪失。這種做法的弊端在于,當小區(qū)內部分房屋業(yè)主未按時繳納土地出讓金時,政府有關部門是否有權收回某小區(qū)的土地使用權。在人口密集的商品住宅中,這種問題可能經常發(fā)生?尚械慕鉀Q辦法是建立集體談判機制。土地使用權期滿,政府按期收回土地使用權,然后根據法律授權,由政府和業(yè)主委員會集體協商,協商結果適用于所有房屋業(yè)主。部分房屋所有人未按照協商一致的協議履行土地使用權續(xù)期合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這樣可以把權屬問題轉化為債權問題,在小范圍內維護房屋所有權人的利益,大范圍內解決土地使用權續(xù)期問題。
其次,當政府有關部門提前收回土地使用權,對房屋所有權人的財產造成損害時,應該如何處理?一般情況下,政府不能違反合同擅自提前收回土地使用權。但出于公共利益的考慮,可以提前收回土地使用權,但應當給予房屋所有權人合理的補償。
土地使用權續(xù)期的期限和費用
解決土地使用權續(xù)期期限和成本問題必須堅持以下三個原則:
一是統(tǒng)籌兼顧原則,充分考慮一級市場土地出讓金的計算依據和土地保值增值情況,兼顧土地使用者的經濟承受能力和前后法規(guī)的連續(xù)性;
二是有效利用原則,土地使用權續(xù)期期限和成本的確定必須有利于土地的充分利用,必須考慮土地的.實際使用情況;
第三,可持續(xù)發(fā)展原則,制度設計必須有利于土地的不斷增值和財政收入的不斷增加。
現在很多人希望在內地建立類似香港的土地租賃制度。這是一個脫離實際的想法。香港作為典型的殖民地,在港英政府統(tǒng)治時期,為了從土地中獲取財政收入,建立了獨特的土地租賃制度。在強調政府擁有土地所有權的前提下,為了保證政府正常運轉,解決公共設施建設問題,部分土地以名義地價的形式出租給一些機構。其他大量土地公開拍賣,拍賣所得作為政府收入來源。很明顯,這是一個寄生的、權宜的土地使用制度,大陸一定不能完全盲目照搬。
沒有GAI的制度設計可能會帶來一系列問題,而中國的土地制度必須長期考慮。在不改變土地所有權的前提下,在土地流轉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地上物體的使用壽命,努力實現土地使用權與地上物體使用壽命的統(tǒng)一。針對目前房地產開發(fā)中房屋使用年限與土地使用權期限不一致的問題,根據國務院《城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土地使用權期限屆滿,土地使用權及地上建筑物、附著物所有權由國家無償取得。土地再出租或土地使用權續(xù)期,土地使用權會受到房屋所有權的約束,使國家的土地所有權支離破碎,難以發(fā)揮土地的效用。
土地使用權期限確定后,具有長期價值的建筑物可以批準土地使用權續(xù)期。但是,為了獲得新的土地使用權,必須支付土地出讓金。否則對其他土地使用者不公平。土地出讓金按土地的市場價值計算。房屋所有人不愿意繳納土地出讓金的,可以將地上建筑物捐贈給國家或者他人,由國家或者他人繳納土地出讓金。這一制度不是為了剝奪公民的財產權,而是為了防止土地使用權更新中出現新的不公正現象。如果土地使用權人只需要支付工作費用,就可以繼續(xù)擁有土地使用權,那么國家的土地所有權就失效了;如果土地使用權續(xù)期的成本只是土地的增值部分(土地使用權成本=土地使用權市場價格-首次支付的土地出讓金),那么國家的土地所有權仍然處于虛擬狀態(tài)。只有按照土地使用權的市場價格重新繳納土地出讓金,才能體現土地使用權的價值。土地使用權人未按合同規(guī)定繳納土地出讓金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總之,公民只有在土地歸國家所有的前提下,才能擁有土地使用權。如果土地使用權長期存在,不受土地所有權的約束,那么土地的國家所有權就沒有實際意義。當然,在完善土地使用權的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房屋所有權人的切身利益,在制度設計中必須處理好各方面的關系。筆者認為,我國可以采取分期分批繳納土地出讓金的方式,隨時提醒房屋所有權人其權利的期限和邊界,國家通過及時、充分、有效的行使,使其土地所有權得到最佳利用。必要時,國家還可以征收房產稅,防止部分公民購房、囤積居奇,從中牟利。
土地調查報告6
最近,我們深入到蘇仙石、汪崗、河鳳橋、鄢崗4個南中北不同類型鄉(xiāng)鎮(zhèn),對社會普遍關注的土地撂荒和如何搞好土地流轉、解決棄耕撂荒問題進行了專題調查研究,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蘇仙石、汪崗、河鳳橋、鄢崗4鄉(xiāng)鎮(zhèn)共有68個行政村,953個村民組,總人口122914人,總耕地面積111531畝。外出務工人員33452人,流轉土地面積17140畝,占計稅耕地面積15.4%,撂荒面積3500畝,占計稅耕地面積3.14%。其中,走訪的蘇仙石鄉(xiāng)蘇仙石、汪崗鄉(xiāng)汪崗、河鳳橋鄉(xiāng)趙棚、鄢崗鎮(zhèn)汪寨4個行政村,總人口8314人,總耕地面積7917畝,外出務工人員2892人,舉家外出人口500人,占外出務工總人口的17.3%。河鳳橋鄉(xiāng)趙棚村、蘇仙石鄉(xiāng)蘇仙石村無撂荒面積,汪崗鄉(xiāng)汪崗村撂荒面積60畝,占該村計稅面積的6%;鄢崗鎮(zhèn)汪寨村撂荒面積100余畝,占該村計稅面積的3%。
二、土地流轉遵循的原則和形式
、逋恋亓鬓D工作所遵循的原則
4鄉(xiāng)鎮(zhèn)4個行政村在土地流轉過程中,主要依據《農村土地承包法》開展流轉工作。
一是堅持自愿原則。以土地承包合同管理為抓手,明確承包土地方在土地流轉中的主體地位,堅持平等協商、自愿、有償的原則,鄉(xiāng)村組織和個人不得強迫或阻礙承包方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二是堅持有償原則。土地流轉補償采取三種計價方式,即現金、實物計價或代交農業(yè)稅等,流轉后收益歸新承包方所有。
三是堅持鄉(xiāng)村組織服務于土地流轉工作的原則。在堅持自愿、有償原則基礎上,鄉(xiāng)村組織積極做好土地流轉中的服務工作,主動、公正、及時的調解土地流轉中出現的矛盾和糾紛,為土地流轉,充分發(fā)揮土地資源效益,搞好服務。
、嫱恋亓鬓D的形式
1、代耕。主要是指土地承包經營權不變,把承包經營的土地自主流轉給父母、兄弟姐妹、親戚、朋友、鄰居代耕,由流轉方和代耕方議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戶族主事人為監(jiān)證人,這種形式口頭協議的居多。另一種代耕形式,流轉期限較長,一般在1—3年,流轉方和代耕方共同面議代耕期間雙方各自的權利和義務,達成共識后,形成文字合同,由村委會或村民小組監(jiān)督合同的實施,這種形式比較規(guī)范,很少引發(fā)矛盾和糾紛。再一種代耕形式是土地承包戶外出一年以上較長時間未回,既沒明確放棄土地經營權,又沒請人代耕,土地撂荒。為解決撂荒問題,由村委會出面,在明確土地承包經營權不變的情況下,借鑒自主協商流轉代耕的約定條件,明確代耕方的權利和義務,向本村村民發(fā)出代耕邀請,自愿應邀代耕者確定后,由村民小組與代耕方簽訂合同,村委會為鑒證單位。
2、重新發(fā)包。主要指在保持執(zhí)行土地承包政策和穩(wěn)定的前提下,對已農轉非或到異地務工經商長期定居,舉家戶口遷移且自愿主動交回土地,以及自愿放棄土地經營權和“死亡戶”無法定繼承人的土地,由村委會、村民小組收回土地,按《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規(guī)定重新發(fā)包。側重向種糧大戶和種糧能手集中,向規(guī)模經營方向發(fā)展。
3、轉包或租賃。戶主無力經營或者不愿經營,將其承包的土地轉包或租賃給他人經營,土地的經營權和承擔的義務隨之轉移,流轉后承包人給原土地戶主一定的承包費,限定一定的承包期,雙方簽訂正式書面合同或協議。
4、自愿撿種。土地承包戶全家外出或異地定居,原土地承包沒有履行任何流轉手續(xù),既沒轉包,也沒有口頭協議找人代耕,被其他群眾撿種,撿種戶自愿承擔土地承包戶的義務,替交農業(yè)稅、水費等。
三、土地流轉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土地撂荒的主要原因
㈠土地流轉存在的主要問題
1、土地流轉的主要依據是《農村土地承包法》,政策范圍寬,在土地流轉中針對性、可操作性不強,缺乏具體辦法和細則,導致土地流轉形式多種多樣,不規(guī)范,很容易引發(fā)矛盾。在我們調研的4鄉(xiāng)鎮(zhèn)4村的土地流轉面積中,多數無正式文書字據,大多都是口頭“君子協定”,有的甚至連見證人都沒有,流轉隨意性較大,引起糾紛時有發(fā)生,遺留問題較多。
2、由于土地流轉無實施細則,出現了有人種田無人承擔稅費、水費等現象。承包合同明確農業(yè)稅是按面積計稅由承包戶上繳,流轉后,有些戶主之間沒明確的義務,農業(yè)稅、水費等上繳出現扯皮現象,撿種戶的義務更為含糊。因而增加了鄉(xiāng)村干部的工作量,也給村委會經濟加大了負擔。
3、土地流轉多數期限較短,新承包戶有的存在著短期行為,只顧流轉期間的種天收成,不維護原承包戶責任范圍內農田水利設施維護和管理,造成農田水利設施疲勞使用,常年失修。有的原本是能灌能排、旱澇保收的高產基本農田,變成了靠天收的低產田。
4、由于流轉隨意性大,從一定意義上來講,土地流轉并沒有轉向種田能手和種田大戶形成規(guī)模經營,機械耕作,農業(yè)技術難以推廣,勞動生產率難以提高,經濟效益仍很低下。
、嫱恋亓袒牡闹饕
1、市場因素。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仍存在著“谷賤傷農”潛在因素,主要表現在種籽、化肥、農藥、農膜等生產資料漲幅過高,導致糧食生產成本過高,國家的直接補貼等優(yōu)惠政策被農資漲價所擠占,種糧收益甚微。
2、水利設施不配套因素。隨著農村稅費改革的深入,農村兩工至今年取消,鄉(xiāng)村公共建設資金基本沒有,加之去年的特大洪水災害,水毀十分嚴重,一些水利設施無力修復,導致有些田塊難以流轉。
3、位置偏僻因素。部分“高膀田”、“脊背田”、“過水田”、“雞叨畜害田”、“水打沙壓田”等位置偏僻、自然條件較差田塊,種植農作物收成較差而無人愿意接受流轉承包,造成了土地撂荒。也有極少數“難纏戶”外出務工,田地撂荒,無人敢接受流轉耕種。
四、做好土地流轉、解決撂荒問題的思考與建議
搞好土地流轉,解決撂荒問題,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農村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發(fā)展農村經濟保護農民利益的系統(tǒng)工程。
因此,要全面分析和認識土地流轉工作的形勢,在實踐中認真剖析土地撂荒問題的關鍵所在,拿出針對性的解決辦法,這是至關重要的。
第一,黨中央、國務院和各級黨委、政府十分重視“三農”工作,今年中央發(fā)了1號文件,制定了一系列讓農民得實惠的政策措施,加上糧價回升,調動了農民種糧積極性,土地撂荒問題得到有效遏制,并呈現出不少農戶競爭轉包撂荒土地的良好現象,這是主流。
第二,要正確看待撂荒現象。在推進勞務經濟發(fā)展和加快農村非農化、城鎮(zhèn)化的進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現少量土地撂荒現象,是事物發(fā)展客觀規(guī)律的必然。大量農村剩余勞力向城鎮(zhèn)集聚,有力的促進了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水平的不斷發(fā)展,這正是發(fā)展的`方向。
第三,要發(fā)揮基層組織在土地流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從我們調查的情況看,充分發(fā)揮和依靠基層組織在土地流轉工作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在我們實地調查的4個行政村中,蘇仙石和趙棚2個村通過深入細致工作和有序流轉,無撂荒現象。事實說明,只要基層領導重視執(zhí)行政策,聯系實際,做深入細致工作,撂荒問題是一定能夠解決好的。河鳳橋鄉(xiāng)趙棚村是產糧大村,年產糧食在100萬公斤以上,20xx年出售商品糧23萬公斤。這個村外出務工850人,占全村總人口的42。為了解決撂荒問題,村組干部帶頭接受種植流轉土地,支書劉元州帶頭承接流轉土地22畝,陳灣組組長李家擴承接流轉土地40畝。目前該村承種流轉土地20畝以上的大戶有5戶,10畝以上的20余戶,10畝以下的90余戶,正朝著土地規(guī);洜I方向發(fā)展,在播種、收割季節(jié),農業(yè)機械化也派上了用場。為了進一步搞好土地流轉,切實解決土地撂荒問題,確保土地流轉健康有序地開展,提高土地資源的開發(fā)效益,綜合我們調查情況,特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轉機制。隨著農村勞力外出的不斷增加,土地流轉的規(guī)模也不斷擴大,正確、及時、具體地處理好流轉中的新矛盾、新問題,促進土地資源得到有序合理開發(fā)利用,提高土地資源對社會的貢獻率,建議上級政府,盡快出臺“土地流轉實施辦法”或“細則”,規(guī)范流轉程序,使土地流轉有章可循,以利基層有序、合理、合規(guī)、依法做好土地流轉工作。
2、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建立有效的國家、集體、個人對公共設施管護的聯動投入機制。我縣地處長江流域的過渡帶,災害性氣候條件,對農業(yè)的增產增收有著直接的影響,從建國以來的歷史資料看,旱澇災害年年有,三年一大旱五年一洪災,幾乎已成規(guī)律。隨著國家對農民減負增效和取消“兩工”的政策落實,鄉(xiāng)、村對農田水利設施管護和維修的調控能力減弱,國家雖然用了很大財力,加大對農業(yè)的投入,但投向主要用在重點工程和急需建設的大工程上,中小工程和配套工程一家一戶難以辦到。因此,建議建立縣鄉(xiāng)村三級農田水利建設公積金制度。縣鄉(xiāng)財政每年從年度預算中拿一定比例預算資金作為農田水利建設基金。村級農田水利基金來源:一是建議國家今后適當提高種糧直補標準,明確一定比例,作為農田水利建設基金;二是村有集體經濟收入的,拿出一定比例,作為村級農田水利建設基金,取之于農用之于農,建立專帳和群眾民主理財小組、基金使用監(jiān)督小組,加上一事一議,保證現有水利設施的維修管護和永續(xù)使用。
3、我縣境內鲇魚山和鐵佛寺兩座大中型水庫,原來對灌區(qū)實行收取基本水費和實用計量兩種水費。根據這次調研基層干群的反映,建議降低或取消基本水費,只收取計量水費,實行計量計價用水制,誰用水誰付費,減少土地流轉中基本水費難以收繳的實際困難,減輕灌區(qū)不用水也要按田畝交基本水費的負擔。
4、整頓規(guī)范農資市場,穩(wěn)定農資價格。建議政府的職能部門重點要對種籽、農藥、化肥等主要農資生產廠家或企業(yè)嚴格價格控管或給予適當補貼,防止農資價格上漲,降低種糧成本,確保種糧農民的實際利益和效益。
5、采取切實有效措施,解決農民和基層組織“三角債”的歷史問題。據我們調查,鄢崗鎮(zhèn)22個行政村,只有3個村不負債,有19個村群眾欠村的要不上來,村里欠貸款無力償還。我們實地考察了汪寨村,群眾欠村的農業(yè)稅、水費等達70萬元,村里欠貸款加利息達80萬元。類似這樣的情況在全縣較為普遍。村級組織負債累累壓力大影響正常工作,有的村為付欠貸利息,村干部連經鄉(xiāng)鎮(zhèn)批準的工資都領不到或領不全。
土地調查報告7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中央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出發(fā)作出的重大決策,也是一項惠及廣大農民的民心工程。在推進新農村建設中,國家全面取消農業(yè)稅,對農村、農民和農業(yè)實行一系列優(yōu)惠政策,極大地調動了農民依靠土地勤勞致富的積極性,土地作為農民賴以生產和生活的物質基礎,在新形勢下地位更加重要。江北區(qū)屬重慶市主城區(qū)之一,轄9街3鎮(zhèn),除魚嘴、復盛、五寶三個農業(yè)鎮(zhèn)外,其它街道包含有部分農村。轄區(qū)農村地處城市周邊,農村土地開發(fā)、流轉頻繁,伴隨而來的是涉及農村土地承包、調整、流轉、開發(fā)建設等方面的糾紛案件迅速增多。開展農村土地糾紛案件專題調研,分析審理農村土地案件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總結審判經驗,對充分發(fā)揮人民法院的審判職能作用,更加妥善地審理好農民土地糾紛案件,增強服務新農村建設的自覺性、主動性、實效性,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農村土地糾紛案件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發(fā)展,城郊農村土地開發(fā)日趨活躍,由此引發(fā)的農村土地糾紛案件已經成為法院審理的重點和難點案件之一。XX年至XX年5月,我院受理農村土地糾紛案件26件。其中XX年3件;XX年5件;XX年6件;XX年1-5月12件。農村土地糾紛案件是與農民對土地的重視程度,農民的法律意識,國家土地法律政策的調整,土地價值提升相關聯的。
(一)農村土地糾紛案件的特點
一是案件數量逐年上升。特別是國家取消農業(yè)稅后,農村土地價值凸顯,土地糾紛案件上升勢頭迅猛。僅今年前5個月,我院受理的農村土地糾紛案件就占到近三年來同類案件的46.2%。二是案件類型日益呈現出多樣性。XX年以前的案件,矛盾比較單一,主要集中在土地被國家開發(fā)征用后,土地補償金、安置費、青苗和附著物補償費分配方面,XX年以后,侵犯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土地流轉、違規(guī)收回土地、離婚分割承包地等類型的案件不斷增多。三是訴訟主體和法律關系日趨復雜。XX年以前的土地糾紛案件訴訟主體單一,主要是作為土地承包者的農民與所在村社,XX年以來逐步擴展到承包戶家庭成員之間、承包人之間、村社與流轉租用人之間,部分案件存在原、被告和第三人等多方當事人。案件既是合同糾紛又有侵權行為,法律關系也更加復雜。四是容易引起矛盾激化和集體性上訪事件。大規(guī)模開發(fā)征占農業(yè)用地,影響眾多農民的切身利益,容易引發(fā)集體訴訟。這類案件牽涉面廣,案件的復雜疑難程度和社會影響大,稍有不慎容易導致群體性上訪事件。
(二)農村土地糾紛案件的主要類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明確了人民法院作為民事案件受理農村土地糾紛案件的五種情形: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糾紛、土地承包經營侵權糾紛、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糾紛、土地承包經營權繼承糾紛以及對承包地征收補償費分配引起的糾紛,這是法律上比較宏觀的劃分。從我院受理案件情況分析,土地糾紛案件主要表現為以下七種具體類型:
1.村民之間轉包土地引發(fā)的糾紛。法律規(guī)定,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依法采取轉包方式流轉。農民把自己的承包土地轉包給其他村民耕種,在履行轉包協議中發(fā)生矛盾,雙方不能協調一致,訴請法院解決。這類案件從爭議根源來看又表現出多樣性。一是因轉包地被開發(fā)或出租后補償費歸屬問題發(fā)生矛盾。轉包土地被開發(fā)或租用后,土地補償費、青苗費、附著物賠償費歸原承包人所有或是歸現耕種人享有,雙方莫衷一是,基層組織又協調不了。二是在轉包土地上種植特定作物引起糾紛。村民之間簽訂土地轉包合同后,轉包方在地上種植花木、經濟作物等,引起原承包人不滿。原承包人見效益較好,想提前收回土地,便以影響土地肥力為由,阻止轉包人在該耕地上種植經濟作物和綠化樹木,雙方發(fā)生糾紛。原承包戶要求解除轉包協議,收回承包地。
2.村民與村社之間履行特殊承包合同引起的糾紛。一是承包人拒不給付承包費產生糾紛。村民承包集體所有的魚塘等,在合同履行中,承包戶以村社提供的魚塘不符合使用條件,自己未獲得預期收益為由,減扣或拒付承包費,其他村民對此不滿,社里起訴要求給付租金。二是承包果園開發(fā)后因賠償款分配引起糾紛。村民承包集體所有的果園并添加種植果樹,合同期限屆滿前果園土地被國家開發(fā)征用,果樹賠償款歸誰引起爭議。社里稱賠償款是國家賠給社里的,與承包個人無關。承包人則認為自己在承包期內添植了果樹,又為培育果樹付出了辛勤的勞動,要求分得相應款項。三是承包人改變土地用途引發(fā)糾紛。承包人與村社簽訂協議承包集體所有的荒地種植果樹、林木,后來由于城市擴張,承包戶未種植果樹、林木,而是在承包地上修建大量房屋出租牟利,引起其他村民公憤,社里為平息矛盾起訴承包人要求收回土地。
3.離婚分割承包地引起的糾紛。以前的離婚案件中由于雙方都未提出土地問題,法院處理離婚案件時一般不主動涉及承包地分割。近年來由于土地價值大增,當事人因離婚提出承包地分割的情況較為普遍。有的是在離婚案件審理中要求一并分割承包地,有的是在離婚后單獨提起承包地分割的訴訟。
4.土地集中流轉后租金分配引發(fā)的糾紛。經承包戶同意,社里把土地集中對外流轉(多為出租),合同履行中個別原承包人認為租金分配不合理,以社里侵犯其土地承包經營權為由,訴請撤銷村集體與他人簽訂的出租協議,恢復土地承包經營權。這類案件涉案人數眾多,涉及多方當事人利益,處理起來頗為棘手。
5.未按程序發(fā)包或調整土地引起的糾紛。村社干部隨意將農民的承包地另行發(fā)包給他人,侵害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案件大量存在。一是原承包人把土地轉包或借給他人耕種后,村社直接將土地發(fā)包給耕種人。如有的原承包戶把土地借給其他人耕種,農稅、提留等由耕種人交納,在第二輪土地承包時,村社干部未告知原承包人,即把借耕土地發(fā)包給耕種人,原承包人請求歸還土地時,才發(fā)現自己的承包地早已被另行發(fā)包給他人。原承包人遂以村社侵權,向法院起訴訟請求返還承包地。二是村社干部濫用職權隨意調整承包地,侵害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
6.因客觀情況發(fā)生無法預料的重大變化致土地流轉租金低廉誘發(fā)的糾紛。這類案件主要表現在其他方式承包中。涉及集體所有的林地、荒山等,約定承包時間很長,一般為50年。由于簽訂合同在中央出臺系列惠農政策措施之前,土地價值還未充分體現出來,約定租金中含有上交國家的稅費,隨著免征農業(yè)稅及農業(yè)補貼政策的落實,純受益性質的租金水平大大降低,造成顯失公平的結果,引起村民普遍不滿,村社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解除合同。
7.村社收回外出打工人員承包地引發(fā)的糾紛。農民在外打工并在城里買房安家,舉家遷移出原籍,村社以承包人戶口已不在農村為由收回土地,承包人不服向法院起訴要求廢除村社決定,恢復土地承包經營權。
二、我院審理農村土地糾紛案件遵循的主要原則
農村土地糾紛案件涉及理論復雜、政策性強、敏感度高、處理難度大,妥善處理土地糾紛不單純是法律問題,而是關乎維護農民合法權益,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大社會問題。把握好農村土地糾紛案件審理的總體原則,對于妥善處理這類案件十分必要。
1.保護農民土地承包關系的穩(wěn)定與合法流轉。按照我國《農村土地承包法》規(guī)定,農民擁有法律賦予的長期而穩(wěn)定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在法定承包期限內,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違法調整和收回承包地,不得違背農民意愿強行流轉承包地,不得非法侵占農民承包地,這是審理農村土地糾紛案件應把握的基本原則。
2.把握好法律與政策的關系。在我國,政策和法律有著統(tǒng)一的指導思想、政治方向和利益基礎,本質上是一致的,在出現法律空白時相應的政策可以給予補充。但是,政策與法律在制定機關和程序、表現方式、實施方式、效力范圍等方面都存在區(qū)別,政策和法律各有其獨特的.不能互相取代的調整機制。在法律沒有修改之前,應當堅持依法辦事,假如必須按照政策辦事,也不能損害公民在法律結構中所取得的合法權益。國家土地政策是國家有關部門針對土地利用、開發(fā)情況,土地政策運行中出現的問題的政治決策和對策。在目前農村土地糾紛處理方面,政策的調節(jié)作用相當強*。法律調節(jié)具有強制性,政策具有導向性,處理二者關系應堅持政策調節(jié)服從法律調節(jié),在法律沒有規(guī)定或法律與政策存在沖突時,應當按照法律原則正確適用相關政策。
3.正確處理法律、政策與村民自治、鄉(xiāng)規(guī)民約的關系,力求法律效果與政治效果、社會效果的統(tǒng)一。從我國的國情來看,除了政策、法律對農村土地的調整、規(guī)范,還普遍存在農村村民自治與鄉(xiāng)規(guī)民約的非正式規(guī)范。村民自治是隨著農村民主與法制建設的推進而產生的,是村民自主解決農村公共問題,進行公共管理,提供良好公共服務的重要制度安排。1998年通過的《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為村民自治奠定了基本的法律基礎。按照規(guī)定,涉及村民利益的事情,村民委員會必須提請村民會議討論決定方可辦理,這些事項包括從農村集體經濟所得收益的使用;村集體經濟項目的立項、承包方案及村公益事業(yè)的建設方案;村民的承包經營方案;宅基地的使用方案等。鄉(xiāng)規(guī)民約是指作為農村村民自治的一種調整村民之間、村民與集體之間利益及村民行為的規(guī)范。由于農村土地問題的復雜性,在法律、政策進行宏觀調整的同時,有時發(fā)揮微觀意義上村民自治和鄉(xiāng)規(guī)民約的作用非常必要!洞迕裎瘑T會組織法》第二十條規(guī)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規(guī)民約以及村民代表討論決定的事項不得與憲法、法律、法規(guī)和國家政策相抵觸,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合法財產權利的內容。”可見,鄉(xiāng)規(guī)民約必須合法且僅作為政策法規(guī)的補充,不能凌駕于法律之上。審理農村土地糾紛案件時既要充分尊重村民自治的權利和鄉(xiāng)規(guī)民約的既定事實,又要對借村民自治、鄉(xiāng)規(guī)民約之名制定土政策侵害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行為堅決依法糾正,實現法律效果和政治效果、社會效果的統(tǒng)一。
4.堅持司法為民原則。首先,運用多種手段加強訴訟調解。審理農村土地糾紛案件,要堅持以化解矛盾,構建和諧為目標,把調解作為處理土地糾紛案件的必經程序,靈活運用從審判經驗中總結出來的“親情感化法、法理疏導法、利益誘導法、權衡利弊法”等多種手段,依靠村委會、基層政府信訪部門、司法所、人民調解組織出面協調,把調解工作貫穿于整個訴訟過程。其次,做好判后答疑。農村當事人法律素質相對較低,對法院裁判文書理解困難,有必要在案件宣判后向其解釋判決的理由,力爭服判息訴。第三,巡回審理、開展法制宣傳、提供司法救助,保障農民合法權利。實行巡回審理,就地辦案,為農民訴訟提供方便,并組織農民群眾旁聽,提高他們對土地法律政策的了解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起到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會效果。對部分經濟困難的當事人,給予司法救助,及時辦理減、緩、免交訴訟費用,保證其打得起官司。
5.延伸審判功能,提出司法建議。司法不是萬能的,土地糾紛案件原因復雜社會影響面廣,許多案件反映的是農村帶普遍性的問題,單靠司法手段不能解決問題,有時會出現“案結事未了”的情況,應當及時將案件審理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向黨委、政府及農村基層組織提出司法建議書,加強和改進農村土地工作、解決突出問題,保證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實現。
6.堅持公平正義理念,確保案件質量。審理農村土地糾紛案件,要切實做到公開、公正,通過程序公正,確保案件實體公正,尤其在案件處理結果上要體現出公平正義。
三、審理農村土地糾紛案件的幾個問題
農民擁有法律賦予的長期而穩(wěn)定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在法定承包期限內,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違法調整和收回土地,不得違背農民意愿強行流轉承包地,不得非法侵占農民承包地,對沒有具體法律、政策為審理依據的土地糾紛案件,應當從維護承包人合法權益出發(fā),根據現有法律和政策的基本精神,妥善處理。近年來,我院通過審理的農村土地糾紛案件,有力地維護了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促進了農村社會經濟的和諧發(fā)展,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我們認為,農村土地糾紛案件的審判實務中,應重點處理好以下幾個問題。
1.準確界定農村土地糾紛案件的案由。目前農村土地糾紛案件的案由不具體明確,一般做法是統(tǒng)一以土地承包糾紛案件立案,案由比較籠統(tǒng),不能準確反映案件實質,也不能從案由上提示處理方式的區(qū)別,不利于建立詳細的司法統(tǒng)計臺帳。應結合農村土地糾紛問題發(fā)生的特點,在案由上準確細分,使其能夠反映案件糾紛的實質特點,便于正確適用法律。結合審判實踐,我們認為主要應作如下區(qū)分:(1)農業(yè)承包合同糾紛案件。凡農業(yè)承包合同的當事人,因農業(yè)承包合同的簽訂、履行、變更或終止而發(fā)生糾紛,一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案由應確定為農業(yè)承包合同糾紛。這類案件由承包合同履行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共同承包,人數眾多的應當推選代表人進行訴訟。推選不出代表人的,由受案法院在承包人中指定代表人。(2)承包經營權糾紛。公民、集體對集體或國家所有的由集體經濟組織使用的土地的承包經營權(占有、使用或收益的權利)受法律保護。因發(fā)包人、承包人之外的第三人違反法律規(guī)定,侵害承包人的土地經營權而引發(fā)的糾紛,應當以承包經營權糾紛立案。與農業(yè)承包合同糾紛的區(qū)別在于它是侵權類糾紛,農業(yè)承包合同糾紛屬合同類糾紛,適用法律大不相同。(3)承包經營權流轉協議糾紛。法律規(guī)定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經營權可以依法采取轉讓、轉包、出租、互換等方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當事人因轉讓、轉包、出租、互換土地承包經營權,在履行流轉協議過程中發(fā)生的糾紛,應當以承包經營權流專協議糾紛案由了立案。(4)請求確認土地轉讓協議無效糾紛。凡農業(yè)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或者村民委員會的村民,認為農業(yè)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違反法律規(guī)定,將集體所有的土地轉讓給他人而損害農民利益,一方起訴請求確認土地轉讓協議無效的,應以請求確認土地轉讓協議無效糾紛立案。這類案件多為群體性糾紛或集團訴訟。
2.關于外出務工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問題。農民進城打工,在城里購房置家的情況越來越多,這部分人雖然成了“城里人”,但不會輕易放棄在農村的承包土地。外出務工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我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26條規(guī)定,在法定承包期內,除承包方全家遷入設區(qū)的市,轉為非農業(yè)人口外,一律不得收回土地?梢姡瑢ν獬鰟展まr民土地收回問題,法律是嚴格限定了條件的,對實踐中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以人地矛盾突出為由,放寬條件收回外出務工農民土地發(fā)包給他人的行為應予禁止。凡遇此種情況,外出務工農民起訴請求還回承包地的法院應予支持。
3.關于違背農民意愿強迫流轉土地問題。法律規(guī)定承包方依法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自主權,不受任何組織和個人的妨礙或強迫。未經承包方書面委托,發(fā)包方和其他組織、個人不得代表承包方簽訂土地流轉合同,強迫農民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或者借口經過民主議定實行少數服從多數強迫農民流轉土地的,流轉關系無效。農戶起訴要求收回返還被強迫流轉的承包地的,法院應當保護。
4.關于以拋荒為由收回農戶承包地的問題。承包方棄耕拋荒土地有復雜的原因,特別是以前農業(yè)稅賦較重,許多農民認為外出打工比在家種地劃算,導致一些土地荒蕪。從法律和政策來看,無論是《土地承包法》或《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以及國務院《關于盡快恢復摞荒耕地生產的緊急通知》或《關于妥善解決當前土地承包糾紛的緊急通知》,都未規(guī)定可以收回拋荒的承包地。據此,審判實踐中,應從維護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利益出發(fā),對《農村土地承包法實施》以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回農戶拋荒承包地,現在承包方起訴要求返還承包地的請求,原則上應予支持。
5.關于出嫁女、上門婿承包地問題。出嫁女和上門婿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無論其土地承包經營權是結婚后從新居住地取得,還是保留結婚前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總的原則是不能使其權利落空。在個案處理中可以區(qū)別情況對待:對承包期內當事人結婚后從新居住地取得承包土地的,發(fā)包方可以收回其原承包地;對結婚后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發(fā)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
6.關于客觀情況變化致合同履行顯失公正的問題。涉及土地流轉的合同,簽約時只能考慮到當時的社會經濟條件和法律、政策背景,雙方權利義務的約定適合于合同簽訂時的情況。但是,土地問題受社會經濟發(fā)展和國家政策變化影響極大,不同時期客觀條件的變化,國家農業(yè)基礎政策的調整,往往會打破合同雙方權利義務的平衡關系,使得土地流轉合同繼續(xù)履行失去了公平基礎,從而引發(fā)糾紛案件。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借鑒了情勢變更原則,為解決相關問題提供了法律依據。實踐中,有的發(fā)包人起訴要求確認合同無效,但案件的實質并非合同無效,而是客觀情況發(fā)生了重大變化,法院在審理此類案件時不能輕易否定合同的效力,破壞合同的嚴肅性;但如果駁回原告請求,繼續(xù)履行合同,則不利于保護農民的基本權利。因此,法官應對當事人進行法律釋明,原告變更訴訟請求后,法院可以分析發(fā)生變更的客觀情況,按照公平原則處理,從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兩方面,使案件得到妥善處理。
7.關于案件審理中證據適用問題。農村土地糾紛案件當事人的證據能力一般較差,而且土地糾紛案件的成因也比較復雜,審理中對證據的認定應把握兩個方面:一是按照農村實際,注重經驗法則的運用;二是在遵從《證據規(guī)則》相關規(guī)定的前提下,適當增加依職權調取證據的力度,盡可能在使用證據時符合客觀真實。
四、解決農村土地糾紛問題的建議
當前,農村土地糾紛問題突出,反映到法院案件中來的只是一部分。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實際存在的土地糾紛問題,僅靠法院運用司法程序是不夠的,必須建立綜合治理機制,納入統(tǒng)籌安排,健全防范機制,及時排查、發(fā)現和消除涉及農村土地問題的不安定因素,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各項工作的順利推進創(chuàng)造和諧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
1.加強農村土地問題的法律研究。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進程中,必須圍繞農村穩(wěn)定、發(fā)展大局,有針對性地開展農村土地問題調研活動,發(fā)現和分析涉及農村土地方面的新情況、新問題。從政策和法律的層面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避免和處理農村土地糾紛問題的新機制、新方法。雖然最高院出臺了《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承包糾紛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的解釋》,為審理土地承包、流轉、集體收益分配等提供了依據,但一些爭議較大,未形成共識的問題仍未加規(guī)范,有的問題需要在物權法中加以明確,而農地問題研究滯后,不能適應農村經濟社會的發(fā)展,急需高度重視。
2.充分發(fā)揮農村基層組織的作用。加強農村基層村黨支部和村民委員會組織建設,增強其權威性和凝聚力,使其在管理農村各項事務,特別是處理土地糾紛問題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農村基層干部作為農村各項工作的領導者和組織者,要學會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做好農民和農村工作的方法,不斷規(guī)范自身行為,依法行政,以良好的形象帶動群眾,取信于民。要依法管理農村與土地相關的承包合同。農村所有經濟活動,特別是涉及農民利益的土地承包、土地流轉等,凡是能夠用合同管理的,都要依法納入合同管理。簽訂農村承包合同,必須堅持合法、平等、自愿的原則,嚴禁損害群眾和集體利益,逐步將農村經濟和社會事務納入法制化管理的軌道。農村基層組織與農民最接近,最了解農村土地的現狀及糾紛的起因,可因勢利導的調解矛盾,把土地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tài)。
3.加強政府對農村工作的監(jiān)督和指導。從農村土地糾紛問題來看,政府對農村土地承包、流轉等指導監(jiān)督不力,導致農村土地工作中出現混亂,產生矛盾糾紛的現象也時有發(fā)生。鎮(zhèn)政府要加強對村委會和農村工作的監(jiān)督和指導,通過正確有效的引導、指導和培訓,提高農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實際工作能力!掇r村土地承包法》第48條規(guī)定:“發(fā)包方將農村土地發(fā)包給本集體經濟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承包,應當事先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心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報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批準。”可見,鎮(zhèn)人民政府對農村土地發(fā)包中的部分土地向外發(fā)包享有批準權,可以通過批準行為來監(jiān)督和指導農村發(fā)包土地的有序展開。鎮(zhèn)人民政府應加大對農村土地工作的指導監(jiān)督力度,政府相關部門要嚴格按照《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規(guī)定,加強對農村土地經營承包的規(guī)范和指導,進一步強化農村基層組織的土地工作。對農村土地發(fā)包、流轉、局部調整等要登記備案,實行全程監(jiān)督,減少發(fā)生土地糾紛的潛在隱患。針對城市周邊土地流轉頻繁,形式多樣的情況,有關部門要加強對農村土地流轉工作的規(guī)范化指導,建立健全土地流轉機制,建立土地流轉合同的訂立、見證、登記制度,根據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確保農村土地有序流轉。通過對農村土地流轉進行清理、整頓,把土地流轉納入法制化、規(guī)范化軌道,切實維護農民合法權益
4.完善多元化土地糾紛解決機制。一是要拓寬糾紛解決渠道。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51條的規(guī)定,土地糾紛解決方式有三種:調解、仲裁和訴訟。解決土地糾紛矛盾,應當是訴訟、調解、仲裁等多管齊下,為那些不愿意通過訴訟解決糾紛的當事人提供多種救濟渠道,使更多的土地糾紛在訴訟外迅速、便利、妥善地得到解決,舒緩法院的壓力,使有限的司法資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二是要建立農村土地矛盾排查機制。政府相關部門要深入農村開展土地糾紛和不穩(wěn)定因素的排查調處工作,做到土地問題“早發(fā)現、早處置”。對排查中發(fā)現的土地糾紛苗頭,及時報告相關部門協調處理,職能部門要提前介入,做好糾紛當事人疏導穩(wěn)控工作,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tài)。三是要健全農村土地糾紛處理機制。各級黨委、政府要充分認識解決農村土地糾紛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建立健全處理土地糾紛的調解、仲裁機構,組織專人、集中力量,地主動深入農民中及時處理發(fā)生的土地糾紛,防止矛盾激化引起不良事端,使調解工作成為預防和解決土地糾紛的第一道防線。
5.提高對無地農民的社會保障水平。土地是農民的基本生產資料,農民靠農業(yè)為生,無土地則無生計。對農村存在的無地農民導致的人地矛盾問題,應主要通過發(fā)展方法解決。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目標,各級政府部門要積極主動地幫助部分無地、少地農民擴大就業(yè)領域,優(yōu)先安排他們參加非農崗位的技能培訓、技術學習,通過把大量農村勞動力從土地上解放出來,減少農民對土地的依賴程度。從轉變思想觀念入手,拓展農民增收致富空間,鼓勵農民進城務工經商,走城鎮(zhèn)化發(fā)展道路,在發(fā)展中解決人多地少的矛盾。改變目前農村社會保障政策中不區(qū)分有地無地的情況,對無地農民應實行政策傾斜,適當提高社會保障水平,緩解農村土地矛盾。
6.積極探索新的土地流轉方式。土地資源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決定了土地價值隨著社會經濟發(fā)展呈增長趨勢,F實中部份因流轉產生的土地糾紛案件,就是因為簽訂合同時對土地價值增值情況預見不足,流轉費用低廉,農民感到很吃虧引起的矛盾。有的采取流轉費用隨年限變化梯度增加的方法,但實行增加的梯度與土地價值自身的變化不相符合,亦會產生事實上的不公平,導致矛盾發(fā)生。目前城市周邊農村土地流轉中,改變土地使用性質的現象十分普遍,土地不能復耕,從長期來看對農民合法權益是一種損害。針對土地流轉的現狀,應大膽探索新的土地流轉方式,可嘗試采用土地使用權入股,將土地實物形態(tài)轉化為價值形態(tài),推動土地經營權流轉,增加農民土地收益,穩(wěn)定農村土地流轉關系。
土地調查報告8
近年來,全縣各地在堅持穩(wěn)定農村土地承包政策的前提下,積極引進業(yè)主,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土地流轉機制,推進土地集約化經營,有效地促進和帶動了農村產業(yè)結構調整和農業(yè)產業(yè)化經營,促進了土地資源向土地資本轉變。為深入了解全縣土地流轉和經營狀況,對全縣土地流轉情況進行了調查,并就目前土地流轉中還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了探討。
一、基本情況
截止目前,全縣土地流轉面積已達17000畝,占全縣耕地總面積的 %,涉及29個鄉(xiāng)鎮(zhèn)112個村314個組8500余戶33940余人。全縣從事土地承包經營的業(yè)主共有108個,其中土地承包經營規(guī)模達1000畝以上的業(yè)主共有 個,承包經營面積達5000畝的 個,業(yè)主共投資1326萬元,年創(chuàng)造產值5060萬元,年收入3100萬元,農戶年獲益896萬元,年人均增收29元。土地流轉的年限一般為30年,短的二、三年,最長的達到50-70年(主要是荒山、荒坡),其中,土地流轉年限30年以上的約占土地流轉總面積的 %。
二、主要形式
1、轉包。經村社同意,在農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承包農戶將土地經營權以不超過剩余年限轉包給第三方,自己仍保留承包權,轉入方擁有使用權,雙方簽訂契約,明確各方權利與義務,而承包方與發(fā)包方仍按原承包合同履行雙方的權利、義務。這種方式目前較為普遍,涉及農戶1500戶,5000余人,土地面積20xx余畝(主要是田),約占流轉面積的12%。
2、租賃。集體經濟組織或承包農戶,將土地使用權出租給社外的業(yè)主從事農業(yè)開發(fā),并與之簽訂相應的土地租賃協議,由業(yè)主向農戶或集體支付租金。全縣最具代表性的是##鎮(zhèn)南陽片區(qū)(原3#鄉(xiāng))的南陽村、川山村、石桅村、南峰村和鳳陽村,土地被成都桃園實業(yè)有限公司租賃,現租賃面積 畝,公司規(guī)劃三年間在%%片區(qū)租憑土地1萬畝,獨資經營50年,發(fā)展伏季水果、種草養(yǎng)畜和發(fā)展旅游業(yè)。當地農民不但可以直接從土地上每畝收入100-300元租金外,還可在該公司務工,人平年勞務收入可達3000--5000元。該種流轉形式涉及農戶6000余戶,20xx0余人,土地面積14000畝,約占流轉面積的82%。
3、借用。承包農戶將土地承包經營權無償借給他人使用,借用人無需向出借人支付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使用費,農業(yè)稅仍由原承包人承擔。涉及農戶500余戶,1500余人,土地面積1000余畝,約占流轉面積的6%。
4、入股。承包農戶在自愿的基礎上,將擁有的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與其他生產要素相結合,組建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企業(yè)。如雙河鎮(zhèn)銅鑼、佛頭、大佛、筆架、犁頭、楊柳等8個村社,通過土地入股,建立股份合作制茶場,經營收入在扣除應交稅費和成本后,按股分紅,農戶還可應聘進企業(yè)務工,獲得勞動報酬。
5、拍賣。主要是對那些閑置的“四荒”地,由鄉(xiāng)鎮(zhèn)、村社以公開招標的方式,對其年限的使用權進行拍賣。如竹海鎮(zhèn)益心村集體有荒山40畝,原以每畝10元/年的價格分戶承包給農戶經營,由于農戶經營能力弱,效益低下,承包費從未收齊過,后村兩委經批準對荒山使用權進行公開招標拍賣,每畝25元/年,30年一次付清,既壯大了集體經濟,盤活了閑置資產,農戶又可就近打工,增加收入。
6、互換。農戶為方便耕種或流轉,與集體或其他農戶在自愿互利的基礎上,對各自的土地經營權進行交換。目前全縣互換土地涉及農戶100余戶,200余人,100余畝土地,約占流轉面積的12%。
三、存在的問題
從目前情況看,我縣土地流轉機制改革還處于探索階段,總體上是健康、有序的,對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和農業(yè)綜合效益起了積極作用。但由于土地使用權流轉政策性強,涉及面廣,當前在一些地方仍然還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ㄒ唬┱咝麄鞑坏轿,群眾思想認識有待提高。一些鄉(xiāng)鎮(zhèn)政府沒有把推進農村土地流轉放到推進農業(yè)產業(yè)結構調整和增加農民收入這個大局來認識。對土地流轉政策的宣傳不夠深入,群眾對土地流轉的認識還存在誤區(qū),主要表現為一些農戶和部份土地承包業(yè)主對推進土地流轉還存在“三怕”:一是部份農民怕土地轉包出去后,自己喪失了土地經營權,沒有了生活的最低“保障線”,因此部份農民外出打工后,寧愿土地荒蕪也不愿轉包出去。二是部份業(yè)主怕政策不穩(wěn),政府收回土地承包租賃權,不敢大膽投入。三是部份業(yè)主怕市場前景不佳,承包無效益,不敢大規(guī)模搞開發(fā)。
。ǘ┩恋亓鬓D的管理機制、服務機制不健全,制約了土地流轉的進程。當前土地流轉大都是群眾的自發(fā)性行為,缺乏約束力和規(guī)范性,政府在土地流轉上缺少應有的管理、引導和服務,制約了土地流轉的規(guī)模和速度。一些鄉(xiāng)鎮(zhèn)和村社沒有認識到土地流轉的主體是農民,在工作中還存在錯位、越位的現象,在土地流轉問題上采取“一刀切”的簡單化操作方式,個別村社強行要求農民退出承包地統(tǒng)一轉包給業(yè)主,群眾對此不滿意,甚至引發(fā)了新的干群矛盾。
。ㄈ┩恋丶谐善鬓D難,業(yè)主開發(fā)難成規(guī)模。在農村家庭聯產承包制下,土地分戶經營的分散性、隨意性與土地流轉的計劃性、規(guī)模性之間存在矛盾。由于推行土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業(yè)主在實施土地規(guī)模流轉時,往往因為一戶或幾戶承包戶不能談妥,而使土地規(guī);鬓D難以成功,從而導致土地流轉比較分散,制約了規(guī)模經濟的發(fā)展。
。ㄋ模┤谫Y困難,業(yè)主開發(fā)資金匱乏,制約了土地流轉的規(guī)模。大面積承包土地從事高效農業(yè)開發(fā)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而土地承包大戶一般沒有*款擔保單位,又不能將土地使用作為*款抵押,因此很難從銀信部門貸到*款,加之一些地方交通等基礎設施和自然基礎條件較差,更難籌集資金或引進資金,致使部份業(yè)主在土地開發(fā)上存在嚴重的資金困難,規(guī)模難以擴大,效益難以提高。
。ㄎ澹┎糠萃恋亓鬓D合同不規(guī)范,容易產生合同糾紛,影響農村社會、政治穩(wěn)定。突出表現為一是合同的主體不合法,《農村土地承包法》明確規(guī)定家庭承包經營土地流轉的主體是農戶,集體“四荒地”流轉的主體是農業(yè)社,而部份業(yè)主承包土地時不管是何種土地,一律與村社直接簽訂協議,致合同的主體不合法,不能生效。二是合同承包期限不合法。協議中簽定的土地流轉的期限超過了第二輪土地延包期的剩余期限,致使合同無法履行。三是部份業(yè)主借土地流轉改變了土地所有權的性質和土地的農業(yè)用途,致使合同不合法。這三種表現形式都會造成維系農戶與承包經營戶、業(yè)主之間土地承包關系的協議無法生效和履行,加之農民的法律意識不強,受市場經濟的趨利性、排他性的影響,使作為農民最后生活底線的土地,必然是農民的最終選擇,從而形成農民與承包戶間的矛盾,嚴重的甚至會造成新的社會矛盾,阻礙土地流轉進程,影響農村穩(wěn)定。
四、對策建議
。ㄒ唬┙夥潘枷,轉變觀念,切實解決好認識問題。
土地流轉是農村產業(yè)結構調整的重點內容,是實現規(guī)模農業(yè)、效益農業(yè),推動農業(yè)產化經營的前提和基礎。土地是最基本的生產要素,土地流轉的主體是農民。因此,解決好農民的思想認識問題,打破阻止土地適度規(guī)模流轉的思想桎梏尤為重要。首先,要打破傳統(tǒng)的小農經濟意識,摒棄“搞土地流轉就是搞土地私有化、搞資本主義”等思想觀念,牢固樹立發(fā)展的觀念、創(chuàng)新的觀念、市場的觀念、效益的觀念。其次,政府要切實轉變觀念,要把土地流轉放推進農業(yè)產業(yè)化經營和發(fā)展農村經濟這個大局來認識,正確引導規(guī)范,強化服務意識,改進工作方法,切實將農民的積極性保護好、發(fā)揮好、引導好。
(二)加強引導和規(guī)范,切實解決好土地流轉的管理機制、服務機制的問題。
正確引導和規(guī)范是加快土地流轉速度的關鍵。為此我們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土地流轉的管理機制、服務機制,促進土地流轉的健康快速發(fā)展。一是要政策引。要加大土地流轉政策的宣傳力度,切實做好土地流轉示范工作。在平等、自愿、互利原則下,通過公司加農戶、業(yè)主加農戶等方式,鼓勵、支持、引導農民大膽試點,以點帶面,滾動發(fā)展,進一步加快農業(yè)產業(yè)化經營。同時,要堅決杜絕“一刀切”、“運動式”、簡單化的操作處置。二是要環(huán)境促。加強軟硬環(huán)境建設,對運用土地流轉進行優(yōu)勢產業(yè)和新興產業(yè)立項開發(fā)的,給予資金、技術、稅費等方面的傾斜。同時,要抓好市場建設,疏通流通環(huán)節(jié),縮短小生產與大市場之間的距離,讓農民、業(yè)主有想頭、有干頭。三是要服務幫。加強信息服務、科技服務,為農民、土地承包戶提供準確的市場信息和科技信息,主動做好政策、法律的咨詢和指導調解工作,引導土地流轉步入正軌。
。ㄈ┛茖W規(guī)劃、統(tǒng)籌安排,切實解決土地流轉的規(guī)模問題。
現代經濟越來越朝著規(guī)模經濟的方向發(fā)展。沒有規(guī)模,就沒有效益,也就沒有市場競爭力。加快土地流轉速度,突出規(guī)模效益的關鍵是要解決好土地難以集中成片,不易形成規(guī)模的問題。解決土地流轉規(guī)模問題,首先,地方鄉(xiāng)村兩級在完善土地承包經營責任制時要統(tǒng)一規(guī)劃,科學安排。其次,要做好“四荒”土地的調查和統(tǒng)計,在此基礎上超前規(guī)劃,合理安排,要在耕地的深度開發(fā),非耕地的廣度開發(fā)上下功夫。第三,要在充分尊重農民自愿的基礎上,以土地托管為載體,對撂荒土地進行統(tǒng)一規(guī)劃和開發(fā)。建立土地信托服務中心,對擬流轉的土地集中統(tǒng)一管理,使之形成規(guī)模開發(fā)。政府要積極引導,健全土地流轉機制,充分發(fā)揮農民、業(yè)主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依托資源優(yōu)勢,發(fā)揮比較優(yōu)勢,突出土地流轉的規(guī)模經營,體現規(guī)模效應,促進土地合理、有序流轉。
。ㄋ模┘哟筚Y金扶持,切實解決好業(yè)主開發(fā)資金匱乏的問題。
生產啟動資金匱乏是阻礙土地流轉進程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須從多方面加大對土地流轉所需資金的扶持力度。一是加大銀信部門的*款支持力度。對利用流轉土地搞規(guī)模開發(fā),比較效益高,優(yōu)勢明顯的項目,要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扶持,銀信部門要積極給予*款支持。二是積極向上爭取專項資金。政府要加大農業(yè)資金投放力度,對利用流轉土地搞高效農業(yè)、規(guī)模農業(yè)的優(yōu)先投放資金。三是通過公司、業(yè)主的投入解決資金問題。采取承租反包、購買土地使用權、股份合作等模式,讓公司、業(yè)主和農戶共同投入資金搞高效農業(yè)、特色農業(yè),從而降低業(yè)主和農戶風險,有效解決土地流轉資金難的問題。
。ㄎ澹┘訌妼ζ跫s的規(guī)范管理,切實解決好土地流轉契約不規(guī)范的問題。
當前,農民與承包經營戶、業(yè)主之間的承包關系都是用契約來維系,而且大部分契約又具有不規(guī)范性、不穩(wěn)定性和松散性。因此,在推進土地流轉工作中,一方面要加強對契約的規(guī)范管理,進一步明確承租雙方的責、權、利,引導承包方和農民遵守合同協議,積極做好法律咨詢和法律服務。另一方面,要切實加大《合同法》、《農業(yè)法》、《農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規(guī)的宣傳力度,增強農民的法律意識,規(guī)范雙方的履約行為,促進土地流轉健康有序發(fā)展。
土地調查報告9
調查對象:
農民,村干部,開發(fā)商,鄉(xiāng)領導;
調查目的:
對現在農村土地的現實情況及特點,違法使用土地造成的危害的原因等方面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防范對策;
調查方法:
面談,實際走訪,電話,田間實際考察;
調查地點:
重慶市彭水縣,新田鎮(zhèn)
調查時間:
20xx年3月12日—3月25日
前言:
人人都知道,土地是國之根本,沒有土地就沒有糧食,我國是人口大國,沒有糧食將是什么樣子!但目前違法使用土地,非法占用土地越來越嚴重,為了進一步了解土地現狀,特點和規(guī)律,減少土地流失,針對目前的情況進行了一次社會調查,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及特點
。ㄒ唬┱{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近幾來,違法使用土地,非法占用土地呈上升趨勢,主要違法使用土地和非法占用人員是開發(fā)商和土地承包人以及政府。
。ǘ┨攸c
1、違法使用土地主要在廣大農村和城鄉(xiāng)集合部占現有土地的20﹪
2、農民在承包地上私自種植非糧食植物(比如植樹,)或農田改為魚塘和建房,政府劃地,開發(fā)商圈地;
3、外出打工,年紀大的農民違法使用土地的占30﹪,由于左右植樹無法再種植農作物的'占30﹪,政府以及開發(fā)商占40﹪;
4、違法使用土地、非法占用土地有發(fā)生,據調查由于村干部有些法律意識淡薄,不經過審批私自占地行為依然嚴重。
二、違法使用土地和非法占用土地的危害
1、糧食減少。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糧食問題始終是關系國家安全、社會穩(wěn)定的重大戰(zhàn)略問題,與自然災害相比,違法使用土地和非法占用土地是影響我國糧食生產的主要因素,造成糧食損失更為嚴重。所以說違法使用土地和非法占用土地是始終困擾著我國經濟、社會特別是農業(yè)的發(fā)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2、對環(huán)境的影響。
隨著城市企業(yè)向農村轉移,工業(yè)廢水、廢氣、廢渣的污染向農業(yè)環(huán)境蔓延。違法使用土地使土地荒漠化,植被減少間接影響氣候;
3、糧價飛漲。
由于違法使用土地和非法占用土地使糧食種植面積減少糧食產量減產,直接導致糧食漲價。
三、違法使用土地和非法占用土地原因分析
1、無法農作物種植,由于承包人土地少種地已不能滿足家庭開資,只有離地外出打工,土地要么植樹或挖塘,或托付親友做非農業(yè)用途。
2、政府規(guī)劃鄉(xiāng)鎮(zhèn)發(fā)展需要,本是合法占用土地,但某些單位或個人鉆了空子。
3、開發(fā)商用地,由于利益驅使圈地。
4、個別承包人法律意識淡薄,且承包地遠離小隊或鄉(xiāng)鎮(zhèn)范圍,擁有僥幸的心理非法占地。
四、對策。
1、法制宣傳。
加大土地法等相關法的宣傳,做到每個村民及村干部,鄉(xiāng)領導,以及政府,開發(fā)商,都要知法,懂法,依法。
2、依法執(zhí)法。
加大打擊違法使用土地和非法占用土地力度,嚴厲打擊各種違法使用土地和非法占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
3,優(yōu)化土地承包,有效合理的利用土地。
根據目前現況讓所有進城農民回鄉(xiāng)種地是不可能,政府應加大土地宏觀調控力度,嚴格土地承包經營制度,加強監(jiān)督,要求村支部書記或村長按期上報土地現狀,要求村干部不得隨意改變種植結構,政府謹慎劃地。
4、加大農業(yè)投入,
政府要加大農業(yè)投入,加大對現在確實還在種植的農民的直補,做好基礎農田,道路、水利合理化規(guī)劃建設,解決農民種地難的一系列問題。
土地調查報告10
為鞏固和擴大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成果,進一步轉變不適應科學發(fā)展的工作作風,增強黨員干部的宗旨意識、服務意識、群眾觀念,20xx年初,萬年縣委、縣政府要求全縣干部結合“創(chuàng)業(yè)服務年”活動,下鄉(xiāng)進村入戶做群眾工作。萬年縣人保局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號召,全局干部分成三組分別到**村,通過民情調查、上門訪談等形式宣傳黨的基本政策及法律知識;發(fā)現矛盾與糾紛,積極協助基層干部進行調解,從源頭上防范和化解矛盾;協助基層黨組織抓好基層各項工作的落實,進一步加強對基層組織黨建工作的指導;圍繞提高群眾收入水平這一中心,為發(fā)展出謀劃策,促進群眾增收。配合基層做好防災減災、項目推進和群眾工作。本文為局干部在對**村土地流轉情況進行深入調查后形成的調研報告。
**地處梓埠鎮(zhèn)東南方,東面、北面與**接壤,是進入梓埠鎮(zhèn)的東大門。全村轄10個村小組,800戶,農業(yè)人口4000人。實有耕地面積**畝,山林6000多畝。近年來,該村根據《土地承包法》及有關政策精神,按照“依法、有償、自愿”的原則,率先在全縣實行農村土地經營權的流轉,推動農村土地規(guī)模經營,加快了農業(yè)產業(yè)化進程。
一、土地流轉的主要特點
**村土地流轉始于20xx年,在全縣屬于較早實行土地經營權轉包的行政村。經過6年來的不斷探索,已形成了比較成熟的操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土地流轉形式以出租和轉包為主。在全村土地流轉中,以出租形式流轉1210畝,占流轉面積的46%;以轉包形式流轉1420畝,占流轉面積的54%。
2、土地流轉類型多為耕地流轉。到目前為止,全村3420畝耕地面積,用于土地流轉面積達2630畝,占家庭承包面積的77%;涉及全村719戶農戶,占家庭承包戶的93%。從土地流轉的類型上看,主要是耕地流轉,占流轉總面積的100%;6000多畝林地和“四荒地”流轉較少。
3、土地發(fā)包以黨員“首議制”制度集中發(fā)包。該村在土地經營權轉讓中按照“黨員先醞釀、支委定方向、兩委拿意見、群眾作決定”的黨員“首議制”原則集中發(fā)包,增加了土地轉包過程中的透明度,土地租金逐年提高。20xx年,土地轉包租金平均達到300元/畝。
4、村集體組織和農民的維權意識較強。流轉合同都以書面形式簽訂,據調查統(tǒng)計,全村所有流轉耕地均簽訂了正式的書面合同,占總流轉面積的100%。
二、椒源村土地流轉產生的成效
1、促進了規(guī)模化經營,實現了農民專業(yè)化。農戶將土地經營權委托給村小組,由村小組統(tǒng)一發(fā)包給經營大戶。土地經營權的轉變,既解決了土地季節(jié)性拋荒的難題,又使土地經營權向大戶集聚。隨著規(guī)模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一批新型的專業(yè)農民正在形成。
2、促進了村集體事業(yè)建設,加快了新農村建設步伐。椒源村在土地流轉中實行土地租金歸集體所有,國家對土地的補貼歸家庭承包戶所有,使村集體建設有了經濟來源。全村2630畝土地參與流轉,每年給全村帶來70多萬元的財務總收入,村里把這部分錢投入到新農村建設中,全村10個村小組都對道路進行了硬化。幾年時間,使鄉(xiāng)村道路變通暢了、環(huán)境變得優(yōu)美了。如:椒上村建起了村文化廣場、老人活動中心、硬化了近10公里的村內道路;毛公山村建起了村小組辦公場所。
3、促進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yè),增加了農民收入。土地使用權的流轉,使村內勞動力持續(xù)穩(wěn)定地向非農產業(yè)轉移提供了可能,越來越多的農民轉讓土地經營權,實現了就業(yè)轉移,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從土地中解放出來的農民一是外出務工。全村外出務工人員達860多人,每個務工農民一年可增加收入近萬元;二是從事養(yǎng)殖業(yè)。該村養(yǎng)殖20頭母豬以上的家庭有30多戶,成立了生豬養(yǎng)殖協會,帶動了生豬養(yǎng)殖的發(fā)展;三是從事廢品收購。在村廢品收購協會的幫助下,目前從業(yè)人員已達600多人,遍布省、內外十多個城市,已成為椒源村民重要的創(chuàng)收渠道。通過土地流轉,村民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全村農民年人均純收入由20xx年的2700元年增到20xx年的4600元。
三、存在的問題
1、缺乏專業(yè)技術人才的指導。調查中發(fā)現,在所有的承包戶中還是依靠較為傳統(tǒng)的方式種植,大多沒有農業(yè)專業(yè)技術人員的指導。農民種田、養(yǎng)殖的科技水平還比較低。要建設現代農業(yè)和繁榮農村經濟,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的'素質是必不可少的。
2、缺乏土地流轉中介組織和支持農村土地流轉的政策措施。我縣目前尚無土地流轉中介組織,更未形成統(tǒng)一規(guī)范的土地流轉市場,流轉信息渠道少而不暢。
3、規(guī)模經營效益不高。目前,承包戶規(guī)模還不大,20多家承包戶共承包了2630畝耕地,最多的承包了210畝,最少的只有10多畝。承包戶不敢大規(guī)模搞農業(yè)開發(fā),土地規(guī)模經營效益不高。
4、種植品種較為單一。據調查,全村轉包的土地中種植的農作物大多是水稻,蔬菜、花卉等其它高產值的經濟作物種植較少,土地收益率不高。
5、租賃期限較短,投資回報率不高,不敢大膽投入。全村所有出租和轉包的土地期限都是一年時間,期限短,承包戶不敢加大投入,特別是水利設施得不到有效建設,影響土地綜合利用率和產出率。
四、對策及建議
加快農村土地流轉,既是當前我縣加快農業(yè)結構調整,提高農業(yè)規(guī)模效應,促進農業(yè)產業(yè)發(fā)展的必然選擇,也是當前解決農民收入不高、增長不快的關鍵所在。()不僅有利于促進農業(yè)規(guī)模經營和產業(yè)發(fā)展,推動農村土地資源優(yōu)化配置,提高單位土地產出效益和農業(yè)生產比較收益,實現農業(yè)增效農民增收,而且有利于促進資本進村、科技和信息進村,農村勞動力出村、農產品出村的“雙進雙出”,實現農村經濟的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
1、成立土地流轉中介組織。依托鄉(xiāng)鎮(zhèn)農業(yè)綜合服務站組建土地流轉中介組織,及時提供和更新土地流轉、技術咨詢等方面的消息,確保土地流轉供求信息的暢通。
2、加強對土地流轉合同的管理,積極引導農民在進行土地流轉時簽訂書面協議,制定切合實際的流轉合同樣本,并加強對簽訂合同的指導,明確雙方的責、權、利,避免因此造成的糾紛隱患。
3、建議制定全縣土地經營權合法流轉的暫行辦法,確保土地流轉規(guī)范、有序進行。
4、借鑒外地土地流轉的成功經驗,鼓勵農民以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興辦企業(yè)或合作組織,提高土地收益效率。
土地調查報告11
向陽鎮(zhèn)當明村農產品流通調查報告我系在寒假期間給每個入黨積極分子布置了利用寒假時間對家鄉(xiāng)農產品的流通進行調查的任務。我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也積極認真的對自己家鄉(xiāng)的農產品的流通進行了調查。現將調查的現象和結果做出以下報告。
一、調查目的:
為了使廣西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商貿管理系的全體入黨積極分子對農產品的流通進行了解,拓展知識,提高自我的專業(yè)技能。
二、調查時間:
20xx年1月15日至20xx年2月10日。
三、調查地點:
xx村。
四、調查方法:
查閱資料、訪談、實地考察。
五、調查內容:
1、當明村的交通情況:由于我的家鄉(xiāng)在農村,所以我所調查的是農村的農產品的流通情況。當明村大部分地區(qū)都為山地,因為多山所以交痛不是很好。雖然有了公路,但是路很小并且崎嶇不平,所以一般只有農家用的小型貨運車可以通過,所以那里的農產品銷售往外面的并不多。這樣也造成了農民的種植積極性不高,基本上是自給自足。
2、當明村的主要農產品有:稻谷、玉米、柑橘、柿子、山楂、筒果、茶子、板栗。
3、當名村的農產品種植流通情況:由于當地的交通不是便利所以農產品往外銷售的量不是很大。又因為運費的昂貴所以大部分農民對農產品的種植不多,都是自給自足。如各種菜類基本上是自己種供自家吃就行,很少用于買賣銷售來獲利,同時也因為農產品收入不高,每個家庭都有小孩上學,僅靠務農的收入已經無法供家庭支出,所以
很多農民選擇外出打工賺錢,家里就留下年紀大的老人幫看家?guī)『ⅰ_@樣就使務農的人越來越少,農產品也就在不斷的減少。
六、調查結果:
而當地用于買賣交換的農產品主要有:稻谷、玉米、柑橘、柿子、山楂、筒果、茶子、板栗。稻谷買賣銷售主要是在本地的農民之間進行交易,主要是因為近幾年來的天災(干旱)和蟲災導致一部分的家庭收入減產,甚至有些家庭種下都沒有可以收獲的。這樣就去找收獲好的.人家購買,這樣也節(jié)省了運費。而玉米的銷售業(yè)是幾乎沒有。因為在農村玉米一般是用來釀酒或者是做豬吃料。機乎是自己家種植夠自己家用。而少部分的也是自己村上相互購買,而柑橘、柿子、山楂、筒果、茶子、板栗,這些農產品主要是運往縣城去銷售。而這些農產品的銷售途徑首先是由當地的一下小的商人去各家各戶的收購,當收購達小型貨車一車以后才運往縣城銷售給廠商。由于交通的不方便,所以貨運的價格就相對較高,這樣收購商為了獲利就壓低收購價格。導致農民銷售農產品的收入就很低,造成農民的種植積極性下降。導致大多數農民現在都在砍掉果樹來種植杉樹,等將來買樹木賺錢。
七、調查后的收獲與認識:
此次調查的結果使我認識到了,農村物流網絡不完善、經濟人組織松散、鄉(xiāng)村居住分散、交通不方便、運輸成本增高、農民信息不靈、并且由于農民的科技這種水平不高,種出來的農產品質量不是很高,等一切因素造成了農產品的價格低廉,這次的調查讓我認識到了農村的各方面發(fā)展都有待加強,同時也認識到了物流行業(yè)對農產品的發(fā)展起了決定的作用,我本來就是學物流管理專業(yè)的,這次的調查使我對物流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認識了解,也更加鑒定了學習物流知識扎實自己的物流管理能力。同時也認識到科技對農產品的發(fā)展也起到了決定的作用,其實農村的農產品發(fā)展不好的最主要一個原因是,農民沒有科學種植,導致高投入低收獲,并且收獲到的產品質量不好價格就低,農民的積極性才會慢慢降低。
八、總結:
總的來說此次調查的結果是農村農產品的流通銷售缺乏主要原因:
1、農村的交通不便利。
2、缺乏利用科學技術種植農產品。
3、農產品沒有好的銷售途徑。
九、對農村農產品種植和運輸的建議:
1、有句話這樣說“要想富,先修路”,我認為要想把農產品很好的運輸銷售出去首先要修路,只有把路修好了,交通便利了,農產品才有更好的機會運出去銷售。
2、加大科技的投入,沒有科技的投入,產出來的產品質量不高,就會使產品的價格降低,這樣農民就沒有利用可圖,同樣會使農民積極性降低,所以必須大量的投入科學,讓農民都把科學用在種植和護理農產品中上,這樣就會在原來的基礎上少種多收獲,這樣農民種植農產品的積極性才得以提高,農產品多了,質量好了運往外地銷售才能拿到好價錢,好收入。
3、國家應該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強農村農產品運輸管理,提高農產品流通,積極引導鼓勵農民利用科學技術來種植農產品,政府可以派一些農產品研究的專業(yè)人員實地勘察,研究當地土質、水質、氣候等因素的制約下,引導當地農民種植適合當地的農產品,這樣農民們才不會盲目的去種植,農民們種植了適合當地的農產品,引導農民利用科學技術種植,這樣農產品才會有豐收,收獲季節(jié)到來,農民的農產品銷售不出的時候當地政府應該積極的為農民尋找銷售路線,這樣農民種下的農產品就有銷售路徑,那么農民種植農產品的積極性就提高。只要農產品的收入高了,農民回家種地有收入了,農民選擇在家務農的機會就更大,那么也就不會有那么多的人外出打工,農村的土地才能得到充分利用,這樣間接的減少了留守兒童的人數。
土地調查報告12
調查對象:農民,開發(fā)商,村干部,鄉(xiāng)領導;
調查目的:對現有土地的現實情況及特點,違法使用土地造 成的危害的原因等方面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防范對策;
調查方法:面談,實際走訪,田間實際考察;
調查地點: 本市各鄉(xiāng)鎮(zhèn)
前言: 人人都知道,土地是國之根本,沒有土地就沒有糧食,我國是 人口大國沒有糧食將是什么樣子!但目前違法使用土地,非法占用土 地越來越嚴重,為了進一步了解土地現狀,特點和規(guī)律,減少土地流 失,針對目前的情況進行了一次社會調查,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及特點
。ㄒ唬┱{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違法使用土地,非法占用土地呈上升趨勢,主要違法使用土地和非法占用人員是土地承包人和開發(fā)商以及政府。
(二)特點
1、違法使用土地主要在廣大農村和城鄉(xiāng)集合部占現有土地的 30﹪
2、農民在承包地上私自種植非糧食植物(比如載樹, )或農田改為 魚塘和建房,政府劃地,開發(fā)商圈地;
3、外出打工,年紀大的農民違法使用土地的占 40﹪,由于左右栽 樹無法再種植農作物的占 20﹪,政府以及開發(fā)商占 40﹪;
4、違法使用土地、非法占用土地居高不下,據調查由于外出打工的人
越來越多, 人口老年化越來越重在自家承包地栽樹和其它非農業(yè) 行為的也會越來越嚴重,政府為了加大開發(fā)速度也會不斷的占用農 田,開發(fā)商利益驅使圈地也會越來越大。
二、違法使用土地和非法占用土地的危害
1、糧食減少。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糧食問題始終是關系國家安全、社會穩(wěn)定 的重大戰(zhàn)略問題,與自然災害相比,違法使用土地和非法占用土地是 影響我國糧食生產的主要因素,造成的糧食損失更為嚴重。據統(tǒng)計分 析, (按一村民小組)有 60 畝違法使用土地和非法占用土地按每畝每 年 500 公斤糧食計算,一村民小組每年就減少 30000 公斤糧食。所以 說違法使用土地和非法占用土地是始終困擾著我國經濟、 社會特別是 農業(yè)的發(fā)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2、對環(huán)境的影響。 隨著城市企業(yè)向農村轉移,工業(yè)廢水、廢氣、廢渣的污染向農業(yè) 環(huán)境蔓延。違法使用土地使土地荒漠化,植被減少間接影響氣候;
3、糧價飛漲。 由于違法使用土地和非法占用土地使糧食種植面積減少糧食產量 減產,直接導致糧食漲價。
三、違法使用土地和非法占用土地原因分析。
1.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經濟高速發(fā)展的階段性特點,以及保護耕地的戰(zhàn)略考慮,決定了建設用地的供求關系必然十分緊張。土地利用與管理制度安排不周,執(zhí)行不力,極易引發(fā)違規(guī)違法用地行為。
2.土地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與經濟發(fā)展在制度層面上的沖突,是引發(fā)違規(guī)違法行為的一個深層次原因。一是現行財稅體制和政績考核指標刺激用地需求;二是地方政府對土地資源配置干預過多、力度過大,市場機制難以發(fā)揮作用;三是現行征地制度形成巨大的土地經濟價值差,進一步刺激地方政府擴張建設用地的需求,以及用地單位多用土地和非法占用土地欲望;四是不明晰的農村集體土地產權為建設用地過度擴張打開了方便之門。
3.政府和政府官員傳統(tǒng)理念和價值觀念中對法律的工具化傾向,以及急功近利和投機心態(tài),是造成違規(guī)違法行為不可忽視的深層次原因。
4.土地執(zhí)法監(jiān)察力度不夠,部門聯合執(zhí)法機制不健全,部門監(jiān)管政府更是力不從心;耕地保護責任制尚未形成共識,難以落實共同責任;土地違法案件中,決策者不承擔責任,責任承擔者不起決定作用。這一系列狀況,或屬于制度的先天不足,或屬于執(zhí)行過程的偏差和錯位,既是違規(guī)違法行為大量存在的體制性原因,又是其直接和具體的原因。
5.用地審批,主要是農轉用和征收審批全過程,確實存在周期長、效率低的問題,直接導致部分用地項目不得不“未批先用”,也引發(fā)部分項目以此為理由借機“未批先用”。
一是程序復雜環(huán)節(jié)多。
二是土地報批的要求越來越嚴,審查事項越來越多。
三是土地報批業(yè)務沒有辦結時限承諾,加之審查內容、報批方式的不斷調整,上報審批項目批準時限無法預期。
6.東北地區(qū)由于冬季無法農作物種植,承包人土地少種地已不能滿足家庭開資, 只有離地外出打工, 土地要么栽樹或挖塘, 或托付親友做非農業(yè)用途
7、由于承包人年紀大已不能農業(yè)種植,無奈放棄農作物種植或由于承包人的土地左右原因自己的土地已無法再種植農作物。
8、政府劃地,由于政府規(guī)劃,開發(fā)商用地。
四、對策。
1、任何與土地利用、管理相關的制度建立、改革和完善,都會引起土地違法態(tài)勢的變化。增加國家土地政策、土地法律在相關制度規(guī)定中貫徹和協調力度,就能有效地減少土地違法事件的發(fā)生,增加土地違法行為受到制裁的幾率和力度。為此,要對直接涉及土地利用的土地承包經營制度、城鄉(xiāng)規(guī)劃管理制度、投資管理制度等進行土地政策和法律意識滲透,把用途管制、耕地保護、節(jié)約集約利用的思想體現于制度原則和各項具體要求、標準之中。要在與土地利用、管理具有間接聯系,或可能發(fā)生聯系的制度中,加入貫徹、執(zhí)行土地政策和法律的內容,如干部選拔任用、政績考核制度中加入耕地保護、土地執(zhí)法等規(guī)定;在財稅制度中嚴格規(guī)范土地收益的分配和使用,并建立起鼓勵節(jié)約集約、限制粗放利用的稅收調節(jié)機制。從而使一個部門勢單力薄嚴防死守、執(zhí)法監(jiān)察的局面,轉變?yōu)橄嚓P部門同心協力、齊抓共管的局面,共同遵守國家土地政策和法律,落實最嚴格土地管理制度,遏制土地違法現象發(fā)生,打擊土地違法活動。
土地利用管理制度自身的改革、完善,則要防止“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摁下葫蘆起了瓢”,要有系統(tǒng)和全面考慮,統(tǒng)籌協調相關政策要求,在多目標設定、多條件約束情況下,設計土地利用和管理制度,預防、打擊土地違規(guī)違法行為。強化土地利用計劃對地方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的多方面制約。把計劃指標多少與其土地利用和管理實績相掛鉤。對規(guī)劃計劃執(zhí)行、耕地保護和執(zhí)法監(jiān)察問題嚴重的,適時凍結或核減計劃指標。
2、法制宣傳。 加大土地法等相關法的宣傳,做到每個村民及村干部,鄉(xiāng)領導, 以及政府,開發(fā)商,都要知法,懂法,依法。
2、依法執(zhí)法。 加大打擊違法使用土地和非法占用土地力度,嚴厲打擊各種違法 使用土地和非法占用土地的個人和集體。
3,優(yōu)化土地承包,有效合理的利用土地。 根據目前現況讓所有進城農民回鄉(xiāng)種地是不可能,只有現在把農
民的土地集中成片以承包人名義自愿的情況下轉包給他人 (不改變種 植結構) ,開發(fā)商不開發(fā)的地要無常還給原先農民,政府謹慎劃地。
4、加大農業(yè)投入, 政府要加大農業(yè)投入,加大對現在確實還在種植的農民的直補, 做好基礎農田,道路、水利合理化規(guī)劃建設,解決農民種地難的一系列問題。
土地調查報告13
跟著社會的成長和人們連續(xù)進步的精神文化需求,社會主義新農村構筑愈來愈遭到人們的廣泛存眷這同樣成為社會主義當代化構筑中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此中農村地皮資本利用成為新農村構筑的緊張內容,農村地皮資本的公道有序可連續(xù)利用成為新農村構筑中的重中之重。
為更好的明白農村地皮資本利用狀況,優(yōu)化農村地皮資本的利用,為新農村構筑發(fā)起切當可行且有針對性的發(fā)起,暑假期間,我對××村的地皮資本利用近況進行了實地觀察、分析探討,并總結概括以下。
查看目標:經過議定對××村地皮資本利用狀況的實地查看,以小見大,比較客觀地把握農村地皮資本利用的近況,緊張是找出當前地皮利用進程中的弊端,從而為優(yōu)化地皮資本配置設備擺設,進步地皮資本利用率,加快新農村構筑步調供給必定的表面根據,并發(fā)起切當可行且有針對性的發(fā)起。
查看時候:20xx年8月9日——15日
查看人員:×××
查看地點:××××
查看方法:實地觀察、訪談、查閱資料
查看內容:地皮資本利用狀況(包括地皮類別、有效利用環(huán)境、地皮籌劃近況等等)
1、××村地皮資本利用狀況及特點
××村是一個地皮資本相對貧乏的鄉(xiāng)村(在本地具有必定的代表性),人口712人,具有地皮面積近850畝,此中耕大地積641畝,林地約50畝,構筑用地(包括門路、橋梁、河灘等)159畝。
經查看,××村的地皮利用環(huán)境有以下幾個特點:
1.耕大地積少,地少人多
該村耕地共分三等,別離為
一等(平整黃地皮) 、
二等(凹地、沙地皮等) 、三等(嶺地、開辟地等) ,(注:圖文不一)各種地皮都比比方下圖所示。全村人均耕大地積僅為0.9畝/人,且三等地占了近1/4的比例,良田面積偏少,再加上一些不當策劃狀況,住房擠占耕地,使耕大地積更加緊急。
單位:畝
2. 地塊多,單塊面積小,貧乏集約性
固然人均耕大地積很少,但地塊較多,均勻每戶耕地多于5塊,這就使得單塊耕大地積太小,不得當農機的推行利用,集約性差,緊張束厄狹隘了工作力。
2、存在的題目
1.耕地利用不典范環(huán)境較多
如今,因為我國履行地皮承包30年鞏固,廣大農村現存的農用地辦理模式,根本上是根據地皮下戶時農戶、人口的分派地皮訂立承包公約,明了30年鞏固的。這一做法對地皮資本的公道利用帶來了很多弊端。一則村里的人口變動使地皮多寡現象凸顯,地皮分派有失剛正。二是一些人垂青面前目今長處,隨便變化地皮利用類別,在耕地上建房、種樹,緊張蠶食了有限的耕地。
2.粗放策劃,有耕地閑置狀況
因為耕大地積較少,僅僅靠農作物成果沒法保持糊口生涯,大都居民選擇了外出務工,有的乃至百口外出。農田便讓給其他人種,如許一戶種著多戶的地,粗放策劃,廣種薄收,大略暢快不種,造成農田荒涼,緊張威脅了地皮資本的可連續(xù)成長。
3.地皮貧乏有效整合,農作物蒔植的選擇有待優(yōu)化
耕地的零碎給農戶的辦理帶了諸多的不便,又不宜采取大范圍機器化出產,使工作力的出產率下降,同時也緊張制約了地皮的有效利用。其次,在農作物蒔植方面,每每是農戶想種甚么就種甚么,貧乏精確的方法教導,也造成耕地的出產率下降。
4.構筑用地貧乏籌劃,地皮利用率低
居民點分散構筑,布局龐雜,占用地皮面積大。乃至呈現個別農戶室第盡情構筑,村民建房異國聯合籌劃,個他人只顧本身便利,貧乏集體和全局性,地皮膠葛連續(xù)。特別是近幾年跟著經濟構筑的加快,呈現了“馬路經濟”,公路構筑到哪,房子建到哪,埋下了安定隱患,也占用了大量地皮。別的,村民住房構筑標準差、亂。村民建房一戶一樣,異國聯合計劃,聯合標準,靠農村“構筑師”自行構筑,住房大小不一,凹凸差別,導致新建住房達不到應當到達的都雅和質量要求。別的,根本辦法程度低。村內門路不可網,凹凸不平,給排水無要求,下雨天污水滿街!八篮唷,房前屋后空間大,華侈地皮,公益辦法配套緊張不敷,雨天渾身泥,好天渾身土,低落了棲身環(huán)境程度。 注:圖文不一
3、發(fā)起和定見
(一)農用地辦理方面
1.責任到戶,包管質量。按農產承包公約,逐戶答答允包地皮面積,明了地皮質量。對少數種地過量、廣種薄收粗放策劃戶賜與得當調整。
2.公道籌劃,嚴厲辦理。要以科學公道的立場,根據地皮辦理要把握總量、公道布局、節(jié)省用地、保衛(wèi)耕地的原則,從頭對鄉(xiāng)村地皮利用籌劃進行修訂美滿。農用地特別是根本農田經過議定肯定以后,嚴厲根據各級簽訂的責任狀,層層當真,年年查抄,嚴厲監(jiān)督,嚴明查處。
3.劃塊策劃,集約辦理。在國度政策及法律標準允許的環(huán)境下,多方籌措,在遵循剛正剛正的原則下,將地皮劃塊策劃,成長集約型農業(yè)。
4.優(yōu)化地皮用處,進步地皮利用率。由村委會或當部分分聯合籌劃,專家論證,選擇適合的農作物進行耕耘,以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5.公道分類,優(yōu)化配置設備擺設。對耕耘良田要加強辦理,確保優(yōu)種優(yōu)收。對邊遠荒涼地皮或還林還草,或蒔植經濟作物,如構筑果園、藥材基地等。
(二)構筑用處所面
1.訂定科學的用地標準
根據法律標準肯定適合的鄉(xiāng)村人均構筑用地標準,把人均構筑用地標準作為束厄狹隘性指標,并根據差別地區(qū)地皮資本和大眾的出產糊口生涯風俗,訂定出剛正公道的`構筑籌劃,既要公道富裕利用地皮資本,又要包管居民的住房質量和出產糊口生涯需求。
2.公道安排籌劃構筑用地
在現有房屋的根本之上,籌劃指導,盡最大大略包管鄉(xiāng)村的街道純熟,杜絕“死胡同”。在收羅居民定見的前提下,盡量聯合房屋構筑,營建精良的村容村貌。
3.根本辦法的構筑和保護
根據個鄉(xiāng)村差別的環(huán)境,經過議定當局撥款、集資、融資、村民任務工等方法,自動構筑農村根本辦法。構筑好農村給排水辦法、體育健身辦法、文化教誨辦法等,是地皮資本真正地造福居民。別的,還應經過議定培訓教誨、任務工作等方法,竭力保護好已經構筑好并投入利用的辦法。同時,也應栽些花草樹木,進步棲身環(huán)境程度
4. 盤活構筑用地資本
一是要根據一戶一宅的原則,妥帖辦理好農戶住新房閑舊屋的題目。二是要處理好國度、集體單位在農村閑置的地皮。三是要搞好無人村舊宅基地復墾和荒涼地皮復耕、利用。
5.加強法律力度,優(yōu)化地皮辦理
加強法律監(jiān)督力度,嚴懲越權批地實際不法占地的題目,對不法占地用地地人或單位要從嚴從重嚴明處理,確保地皮資本的公道有序可連續(xù)利用。別的還要自動促成地皮市場構筑,依標準范地皮市場秩序,堅定做到依法批地,依法用地,加強地皮法律監(jiān)察工作,強化地皮信訪工作,保護好大眾長處和農村鞏固,大力大舉展開宣揚活動,為構筑社會主義新農村營建精良的輿論氛圍。
在此根本上,當部分分和村委會也應和諧好構筑用地和農業(yè)用地的干系,竭力減緩地皮資本緊急的場面。
4、跋文
為期六天的查看活動固然不長,但卻讓我成果很多。過去固然也對以上這些地皮資本利用現象有所耳聞,但畢竟貧乏必定的表面根據和實際根據,借暑期實踐這個機遇,鑒于國度比年來發(fā)起的新農村構筑題目,我便進行了此次查看活動。
固然氣候酷熱,查看活動也比較辛苦,但這期間使我在講堂長進修的統(tǒng)計、辦理等知識獲得了闡揚,也很好地熬煉了我,使我在實地觀察、人際交往、謀劃測量等方面的本領獲得了很好的提拔?吹奖旧淼慕Y果,以及所獲得的自動評價,內心感觸非常的高興和驕傲。
同時我也衷心盼望我的查看結果能夠為農村地皮資本辦理和利用方面的改革供給必定的實際根據,給當前的新農村構筑貢獻一份應有的氣力。
土地調查報告14
花果山鄉(xiāng)人和橋村地處資水南岸,全村有12個村民小組、1135人、825畝耕地。該村形成了兩個特征明顯的耕作區(qū),即臨河種蔬菜、依山種水稻,兩片面積基本相當。從20xx年3月開始,該村相繼有償出租土地450余畝,建成了1個苔韭基地和3個果園,其中由益陽人劉治安于20xx年3月租用蔬菜用地200畝,建成了苔韭基地;20xx年12月,由鄰村金家侖村民租地30畝建起了葡萄園;20xx年4月,由益陽人賈正明租地150畝(其中村集體新開墾荒地60畝,稻田90畝)種植桃、李、梨、枇杷等果樹;20xx年3月,由金家侖村民租地30畝種桃樹;村民內部流轉40余畝種蔬菜。至此,全村已有55%的土地實現了有償流轉,流轉土地年租金分別為蔬菜地228元/畝、稻田200元/畝、荒地100元/畝。
一、主要做法
人和橋村土地流轉采取“土地返租——連片開發(fā)——規(guī)模經營”的方式進行,由村支部、村委會組織協調,引進投資者和投資項目,在群眾自愿的基礎上,由村上每年支付一定的租金,向農民租回承包地,統(tǒng)一規(guī)劃,統(tǒng)一進行水、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再連片向投資者發(fā)包,發(fā)展高產、優(yōu)質、高效農業(yè),建立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和名優(yōu)特新品種示范區(qū)和花果生產區(qū)。為促進土地流轉,村級組織主要做了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連片整理土地。該村在20xx年3月的責任田調整中,針對過來承包地調整后出現的農戶經營田塊分散、面積小,不利于耕作和規(guī)模經營的現實問題,村支部、村委會在廣泛征求農戶意見,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后,決定以組為單位,將責任田收回集體,再按照利耕作、便水系,適合規(guī)模經營的原則,將責任田土按照政策進行重新調整分配。條件成熟地方,村委會再按照投資者的要求,向農戶連片租賃土地,予以發(fā)包。對規(guī)劃連片區(qū)內不愿出租土地的農戶,由村上出面在村民組內或相鄰的組進行調劑置換。二是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從1998年開始,該村通過爭取上級資金和組織群眾人平投工30個,對水、路等基礎設施進行了改造,硬化蔬菜基地干道1500米,支道、支渠4800米,連片開發(fā)的土地做到了交通便捷,水利暢通。三是提供優(yōu)質服務。為使經營者安心投資創(chuàng)業(yè),該村在引進項目后,非常注重做好服務工作,并以規(guī)范的合同形式予以確定。
1、村委與投資方一起協商,建立了規(guī)范的勞務市場。投資者何時用工只需將用工數量、時間、工種、計價方式通知村組,村組便會按照要求組織勞力,并且從不誤事,也不漫天要價。苔韭基地的投資者劉治安剛到村上時,由于人生地不熟,在請工等方面遇到了不少困難,村支部、村委會得知情況后,主動與其聯系,共同商訂勞務價格,幫助組織勞力,并代發(fā)工資,20xx年村上經手為劉治安的苔韭基地請工5000余個,代發(fā)工資10萬余元。
2、為投資者的人身財產安全提供保障。村上在與投資者簽訂的合同中明確承諾:甲方(人和橋村委會)必須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盡量預防針對乙方人身、財產以及租賃物、公共設施等的各種治安案件。對乙方要求處理的有關偷盜、哄搶、擾亂、破壞、妨礙銷售等事件,甲方必須及時受理并在24小時內組織人員處理。如有違反,乙方有權隨時解除合同,并由甲方承擔乙方的直接經濟損失、可得利益損失和間接損失。苔韭基地建立兩年來,投資者基本上是一個人在村上經營、管理,由于服務到位,沒有發(fā)生一起偷盜事件。
3、給投資者以村民待遇。該村明確規(guī)定,對外來投資者生產經營所需的排漬、抗旱等費用,享受當地村民同等待遇,并按時、全面滿足其要求。
4、全程代理有關手續(xù)。對投資者在基地的臨時建筑及有關稅費等方面的手續(xù),該村負責全程代理,并承擔部分手續(xù)費用。
二、效果及啟示
從調查的情況看,人和橋村土地流轉帶來的效果是比較明顯的。一是拓寬了就業(yè)門路,群眾收入明顯增加。該村20xx年人平純收入為20xx元,20xx年為2300元。收入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個:
①出租土地的租金收入。村民從流轉土地獲得的租金收入20xx年為4.5萬元,20xx年為7萬元,今年為9萬元。據該村浮谷庵組昌陽春介紹,連片出租1畝地的收入和自己種1畝地的收入基本相當,并表示,自己愿意將稻田出租,希望村上進一步搞好土地流轉工作。昌陽春一家20xx年種3.82畝水田,除去生產性費用和農業(yè)稅及附加,每畝收入在140元左右,而出租1畝土地給基地的租金除去農業(yè)稅及附加后,收入也是140元左右,還可空出勞力從事其它工作,很劃算。但如果不是連片出租的土地,租金要比這低得多,有的甚至要倒貼。依該村及附近村的行情,出租1畝稻田給其它農戶,最多是每年100斤谷/畝,折價為50元左右。
、谕恋亓鬓D后農戶的打工收入。一方面是流轉土地上的打工收入。全村流轉的`400余畝土地上的600余人,除學生和無勞動能力的300人外,有150余人為已流轉土地服務,去年,在流轉土地上打工收入最多的一戶達20xx元。20xx、20xx年該村農民在流轉土地上的打工收入達23萬元,僅此項就遠遠高于原來自己種田的收入。另一方面是外出打工收入。土地流轉后,出租了土地的農戶中有180余人常年在外打工;緳诮M昌放明一家四口人,有土地2.4畝,已出租1.5畝,去年他妻子和女兒外出打工的收入有8000余元。
、墼诩覐氖缕渌殬I(yè)的收入。擺脫田土束縛后,群眾都想方設法尋找致富門路,或外出打工,或經商辦廠。20xx年,該村新辦涼席廠6個、竹簾廠3個,新發(fā)展瘦肉型豬養(yǎng)殖戶10戶,新發(fā)展母豬86頭,新增的投入近500萬元。該村有一瘦肉型豬養(yǎng)殖戶去年出欄中豬300余頭,獲利近10萬元。與此同時,外來投資者帶來的先進技術和引進的優(yōu)質品種,也使群眾開闊了眼界,紛紛學習效仿。苔韭基地建成后,帶動該村群眾種植苔韭50余畝;今年建成的優(yōu)質果園也讓群眾獲益不淺,有30余戶農戶從基地購進了優(yōu)質果苗。二是改善了干群關系,增加了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據該村負責人介紹,在開始做群眾工作動員流轉土地時有一定的阻力,現在群眾看到土地流轉后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愿意配合村上的工作,村支部、村委會的威信也得到了提高。一些外出戶、刁難戶原來的稅費收繳難度很大,現在這個問題也迎刃而解了。村上從流轉出的土地中收取了一定的管理費,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勢力。收取的標準為蔬菜用地每年20元/畝、荒地每年10元/畝、魚塘每年5元/畝。三是土地流轉在給農民和承租者帶來可觀效益的同時,進一步打響了人和橋的品牌。比較明顯的表現是到人和橋村租賃土地的投資者紛至沓來,一方面是現在的投資者紛紛要求擴大租賃面積,如賈正明在承包200畝地后,今年向村委會提出要求再包200畝擴大生產;另一方面是不少新的投資者到該村聯系租賃土地,目前已有益陽等地的3名投資者到該村向村委會表示要承包土地搞花木種植,就連相鄰的金家侖村民也舍近求遠,多人要求在人和橋村租地創(chuàng)業(yè),村委會出于多方因素綜合考慮,目前暫未同意。
土地調查報告15
我國土地總面積占世界土地總面積的百分之二點二,居使勁兒第三位,由于我國人口眾多,人均土地面積只有11.65畝,僅占世界品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我國人均耕地面積1.39畝,占世界耕地面積的百分之四十,因此,我國土地資源的基本特點是“一多三少”,即總量多,人均土地面積少,高質量的耕地面積少,可以開發(fā)的后背資源少。
我國農村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二,我村人口大概800余人,在我縣屬于人口較少的村。由于地理條件的差異,我們與其他的大村相比,就經濟,農業(yè)等個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大部分人以外出務工為主,年收入不會超過五萬,因為長年在外,家中的農田基本處于荒廢狀態(tài),原本肥沃的土地現在變得異常的貧瘠,從生的雜草替換了作物,土壤也因年久未翻變得異常的堅固,雜樹根緊緊的抓住土壤使有人結塊,良土基本上不具備再肥沃的可能。
以上是土地利用不好的第一個原因。
其二,20xx年國家實行退耕還林,廣大農村響應了國家的政策,紛紛開展了這項活動,然而有些見利忘本的人,歪曲了這一政策,吧自家大量的更多都拿出來變成林地,其目的就是為了那少量的錢,這樣,又一批良土被占據,本來不多的耕地已經接近了“滅絕”的邊緣。
其三,農村道路的修建,原有公路的硬化,拓寬,甚至,有些人為了新修的公路的美觀,居然毫不吝惜的將大量的農田占據。然而這些土地卻沒有得到再生的可能,使整個農村的田地得到進一步的浪費,試想一下,在農村,新修一條那樣美觀的公路有什么意義,整個村名考的就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在天氣不好的情況下,還有可能遭受挨餓,大面積的土地被占據,對村名有什么樣的好處?
當然,我們不反對農村的基本住房用地,可是,仍然有大部分人不守規(guī)則,他們在原有的批地上隨便的擴大自己的建房用地,將原本是80平方的變成120,或者是更大,調查了一戶這樣的村名,他回答得很簡單,為了以后子孫不用再為住房發(fā)愁,其實,他們是否想過,自己的子孫以后靠什么生活,土地,外出務工?這個事暫時誰也說不清,可是,如果你的暫時在外工作,你盲目的擴大又有何用,倘若在家,沒有土地他又怎樣生存?
其四,我村地處海拔較高的山谷中,容易發(fā)生像泥石流,山體滑坡的事故,每到雨季,大量的土地將面臨著被掩埋的處境,大雨一過,大塊的石頭覆蓋了更耕地,使得可利用土地減少。
存在農村的最嚴重的問題可能是糾紛問題:
其一:鄉(xiāng)鎮(zhèn)沒有起必要的指導作用 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對農村工作起著重要的監(jiān)督和指導作用,但是,近年來,隨著村兩委直選的展開,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的監(jiān)督指導能力弱化,不能及時對村委的工作進行監(jiān)督指導。《農村土地承包法》第48條規(guī)定:“發(fā)包方將農村土地發(fā)包給本集體經濟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承包,應當事先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心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報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批準。”可以看出,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對農村土地發(fā)包中的部分土地向外發(fā)包是有批準權的,通過批準行為來監(jiān)督和指導農村發(fā)包土地的有序展開。同時,對于農村承包戶依法承包土地的,《土地承包法》和農業(yè)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管理辦法》都規(guī)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向承包戶發(fā)放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該證是確定承包戶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律憑證。但是,通過所審理的土地糾紛案件可以看到,土地向外發(fā)包經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批準的幾乎占不到三分之一。很多承包戶根本沒有土地承包經營權證。這種情況下,有可能造成土地權屬模糊,產生不必要的糾紛
其二:農民自身的土地法律意識不夠 農民盲目的認為自己暫時承包的土地就是自己的,并沒有形成土地是國家的這一意識,造成了土地糾紛問題中難以調節(jié)的問題,一次,我們在著力促進農民的收入提高的同時,也有必要提高一下農民的法律意識,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教育農民 1.強法制宣傳教育,特別是對村兩委成員的法制宣傳教育。
通過法制宣傳教育,旨在提高村兩委成員及村民的守法意識和合同意識,規(guī)范村兩委的發(fā)包行為。嚴格執(zhí)行《農村土地承包法》第19條規(guī)定,按5個程序簽訂承包合同:村民會議選舉產生承包工作小組;承包小組依照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擬定并公布承包方案;召開村民會議討論通過承包方案;公開實施承包方案;簽訂承包合同。2.加強村民委員會的成員的教育,他們被民選,就得為民用,他們需要在村里宣傳相關的土地法規(guī),加強村民的守法思想,這樣能有效的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糾紛問題。
其三祖輩留下的'老問題 我在村中暗暗的調查了兩家因為土地糾紛而又矛盾的村民,他們各自說得的有理由,一個是這樣說的,:“我們祖輩的地本來是平均分 的,可是到了我們這一代,他擁有的地卻比我家多得多,我覺得肯定不公平”,另外一個卻這樣說,:“在我祖輩的時候,我家的人口比他家多,得到的土地自然比他們家多,那是我們家6口人,他家才3口,按人口分配,這樣有什么不對嗎?”他們的話都很精辟,我翻譯成普通話就這么個意思,用我家鄉(xiāng)的方言內涵更深。
當然,問題的產生,我們不能讓它一直妨礙我們耕地的開墾,我們急需一些解決的辦法,讓現有的耕地不再減少。
1、減少不必要的用地,比如:公路的美觀化造成的大面積的土地浪費的現象,
2、加強對建房用地的督查,對那些隨便擴大建房面積的農戶采取一定的懲罰,
3、加強防范,對一些容易遭天災的耕地實施一定的保護措施,比如提前了解耕種時天氣情況,將損失降到最低
4、解決糾紛問題,這也是一個大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的方面入手加以解決:
a、改變農業(yè)補貼方式
目前國家對農業(yè)補貼的依據是農地,有地的農民有補貼,沒地的農民沒補貼。這種補貼方式與國家補貼農業(yè)的初衷并不相符,也激發(fā)了由農地產生的矛盾。因此,可以將基于農地的補貼改為對農業(yè)經營者的補貼。
b、增加補償的力度
這樣可加大對懶惰農民的刺激,是他們重新拿起鋤頭,去開墾屬于自己的土地,當然,國家在這個方面做得很好,國家早取消了對土地的交稅,在一定程度上補助農民每畝地15塊左右,對土地的重新利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c、發(fā)揮鄉(xiāng)鎮(zhèn)和村委會的作用
在村委會中,應該有一名懂法,維法的村官,這樣,他能每隔一段時間宣傳土地的基本法規(guī),使每個村民做到心中有法的意識
當然,我作為土地資源管理專業(yè)的學生,有必要了解一些相關的信息,我市為既保障基礎設施,民生工程等的大量要求,又守住耕地紅線的目標,我市國土資源部局女里爭取省重點項目耕地占補平衡,同時加大對土地開發(fā)整理力度,增加耕地儲備,據去年的統(tǒng)計,我市增加耕地963.8公頃,這對當前農村耕地少的問題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再者,國家兩免一補的政策落實下來,極大程度上鼓勵了農民中的的積極性。
這樣下去,農村的耕地面積的大幅度增加指日可待。
【土地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土地調查報告06-24
土地流轉后農民土地意識調查報告01-30
農村土地流轉情況的調查報告12-16
關于寧夏土地流轉的調查報告范文02-26
農村土地流轉情況的調查報告01-14
縣土地流轉情況的調查報告精編范文03-04
農村土地流轉情況的調查報告6篇02-13
農村土地流轉情況的調查報告7篇02-17
保護土地珍惜土地的宣傳口號11-17
土地流轉、土地股份合作宣傳的標語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