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研究報告20篇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寫好報告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課題研究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課題研究報告1
一、本課題研究現(xiàn)狀述評:
雖然從理論上講小組合作學習,對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非認知品質等方面實效顯著,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常出現(xiàn)以下情況:有的小組熱鬧一陣子后,常常卻解決不了討論的問題;
有的小組成員互相埋怨,漸漸地部分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變得冷漠;
學生存在著個體差異,合作過程中往往被優(yōu)秀學生“壟斷”;
有些學生把合作探究的時間當作是一段休息、聊天的時間,出現(xiàn)課堂過于喧嘩的現(xiàn)象。更有甚者有好的思路,不愿意與他人合作探究。
針對上面的現(xiàn)象,更深入思考、探究,還會發(fā)現(xiàn)許多問題:
(1)學習的內容是否適合合作探究;
(2)合作探究的目標不明確,合作探究時學生各自的任務不明白;
(3)教師的角色把握,有些教師在學生合作探究時穿流各組,做做樣子。
因此,合作探究學習處于低效的學習程度。為了進一步優(yōu)化這種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迎合當今社會對創(chuàng)造型人才的需求,我們提出了《初中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研究》這一課題,使合作探究學習成為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主動參與、善于合作、樂于探究。真正使學生成為物理學習的主人,使教師成為物理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二、國內、外研究的現(xiàn)狀
上世紀初期,美國的一些學者就開始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了研究并將其運用于教學實踐中;
杜威所創(chuàng)辦的芝加哥實驗學校就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由柏克赫斯特實施的道爾頓計劃的三個原則其中之一就是是小組合作。到了20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學者在小組合作學習領域的研究已非常普遍。我國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始于上世紀八十年末、九十年代初,如山東省教育科學“八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合作教學研究與實驗”、江蘇省的“合作教學操作初探”、浙大教育系的合作學習小組教學實驗、上海市的“分組教學的構想和實踐”等眾多有關合作學習的課題,出現(xiàn)一些具有建設意義的理論成果。在這一時期有關合作學習的一些理論專著也開始大量出現(xiàn),如《合作學習導論》與《合作學習的理論與實施》等。而本世紀以杜郎口中學為代表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改革實踐,為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經(jīng)驗和新的思路。
三、課題的提出
初中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研究旨在研究如何運用合作學習策略,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幫助學生用較少的時間去獲取較多的學習收獲。我們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已經(jīng)兩年多了,旨在通過對現(xiàn)行的以知識為主要教學目標,教師傳授為主要特征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使教學過程真正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的基礎上,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學生的個性探索與小組的合作探索有機結合,調動全體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主體性、創(chuàng)造精神、實踐能力及合作意識、交往品質等多方面素質的協(xié)調發(fā)展。但目前課堂教學中的合作,多是形式上的合作,沒有完全體現(xiàn)出合作學習的真正作用,還有許多課堂教學中的合作學習還不夠完善。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操作過程中,還存在許多誤區(qū)。我們就這一內容進行研究,以使我們對合作學習有更深刻的認識,充分發(fā)揮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優(yōu)化我們的物理課堂教學。
四、課題研究的意義
。ㄒ唬├碚撘罁(jù)
心理學理論表明:良好的人際關系能促進學生的認知、情感和行為三種不同層次的學習心理狀態(tài)的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能在課堂上積極交往的機會,對于學生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及在交往中促進學生三種不同層次的學習心理狀態(tài)是有極大幫助的。學習交往理論認為,思維的積極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課堂教學氣氛的影響,多項交往的組織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于形成積極的課堂氣氛,有利于課內信息的溝通,有利于學生間互幫互學,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物理新課程標準》中也強調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物理的重要方式,學生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而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就是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通過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相互啟發(fā)、共同提高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增加學習質量和個體素質,形成一種生動活潑、潛力無窮、人人參與、主動積極學習的活動形式。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學生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知識的獲得是一種主動的認識活動,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取過程的主動參與者。小組合作學習正是為學生提供了這樣一種參與實踐活動的可能,最大限度地保護了孩子們這種與生俱來的天性,充分挖掘這種極難得的寶貴的教育資源。
(二)、研究目的
1、分析目前在課堂中開展的廣泛的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誤區(qū),尋找對策,構建科學的、合理的小組合作學習理論體系,探索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方法和途徑。
2、探索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師生角色的轉變。合作學習要協(xié)調師生、學生同伴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會合作,學會交流,學會學習,從而為未來發(fā)展提供良好的基點。
3、科學的、合理的小組合作學習,增強學生合作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合作的能力,為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礎。
(三)、研究的意義
學生之間相互合作取長補短,減少差異,提高學習質量.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相互合作精神和責任感。
五、研究對象
初三、四全體學生
六、研究的內容
(一)課題的界定
初中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研究旨在研究如何運用合作學習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幫助學生用較少的時間去獲取較多的學習收獲。
(二)、研究內容
研究課上學生合作學習新內容如何實現(xiàn)高效的策略。
研究課后學生學習如何實現(xiàn)合作,鞏固學習效果的策略。
研究如何通過評價來衡量和檢測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
(三)、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構建
1、增強合作意識
。1)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機會去發(fā)展自己的物理思想,去傾聽別人的想法,去學會進行物理交流,以增強整體合作意識,那么如何讓學生體會到合作的重要性呢?平時,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興趣特點,設計一些適合于小組合作學習的活動,并通過激勵性的評價,使學生體會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每個人的長處都能在集體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2)通過物理探究活動,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讓物理走進學生的生活,培養(yǎng)學生應用物理的能力,是現(xiàn)代課堂教學的必然趨勢。因此,教師可以有計劃、有目的地安排、組織一些合作參與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進行合作,并讓學生在生動、活潑、有趣的物理探究實驗活動中體會到合作的作用、合作的樂趣。
2、訓練合作技能
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主要是通過討論、爭辯、表達、傾聽及參與實踐等形式來展開的。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須重視合作技能的培養(yǎng)。
。1)學會傾聽
在小組討論過程中,要求1人先說,其他人必須認真聽并且不能打斷別人的發(fā)言,要能聽出別人發(fā)言的重點,對別人的發(fā)言做出判斷,有自己的補充或獨到見解,在這樣要求下訓練,學生不但養(yǎng)成了專心聽的習慣,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相互尊重的品質,這種品質的功能也能延續(xù)到學生的一生。
(2)學會討論
合作學習中,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通過共同討論、相互啟發(fā),從而達到合作的目的。為了提高討論的質量,教師要教給學生討論的方法:各組由一人匯報自學或獨立思考的內容,其它成員必須認真聽,并且有自己的補充和見解,最后,還應將各自遇到的問題提供給全組成員討論,對達成共識和未能解決的問題分別歸納整理,準備發(fā)言。
。3)學會表達
在合作學習中,學生的友好交流和自我表達都離不開語言的表述,為了達到訓練目標,首先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討論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敢說、會說,培養(yǎng)學生善于傾聽、思考、判斷、選擇和補充別人意見的好習慣。其次要求小組成員人人都說,而且要能大膽完整地說,要鼓勵禮貌用語。如對某一問題有不同看法時,起來補充或糾正時可以這樣說:“我對第x小組xxx同學的意見有補充或有不同看法!甭牎⒄f技能是合作學習的基本技能,它是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通過討論和探索形成的。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相互幫助,相互啟發(fā),實現(xiàn)了學習互補,促進了學生的自主發(fā)展。
(4)學會組織
合作討論的成敗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組內的組織者,具體做法是:指導組織者進行組內分工、歸納組內意見、幫助別人評價等,另外,為了體現(xiàn)小組內的主體性,可定期培訓、及時更換組織者。通過訓練不但提高了合作學習的效率,而且為學生今后立足于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5)學會評價
合作學習活動中評價不只是教師對學生做出的簡單的評價,其中包括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學生對教師的評價等。教學中可以通過教師的范評引導學生互評,如讓學生傾聽他人發(fā)言后,用手勢表示對或錯,用準確流暢的語言評價,以增強評價的能力勇氣、提高評價的水平。
。ㄋ模、選擇合作的時機
合作學習強調集體榮譽和個人責任,能充分發(fā)揮小組內成員的主體性。但合作學習必須建立在個人獨立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合作學習的關鍵是:教師提供合作學習的內容必須適合每位學生參與,使學生有話講,有一定的爭論性,能激發(fā)學生的合作興趣。在課堂教學中適時恰當?shù)匕盐諘r機,選擇有討論價值的內容。組織學生合作學習,既發(fā)揚了教學民主,又為學生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了機會。在合作中,人人參與、個個發(fā)言、相互啟發(fā)、取長補短。增加了課堂信息交流量,促進了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的發(fā)展。
七、研究方法:
該課題圍繞初中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進行研究,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1、理性思辨:我們擬通過理性思辨,思考在合作學習中的誤區(qū),從中探索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方法、途徑。
2、調查法:了解當前我校初三、四學生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的意識與能力情況。
3、問卷法:了解學生對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的態(tài)度、需求,研究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真實所想、所需。
4、研討法:針對實驗過程中的實際問題進行研討、分析,借以不斷完善操作方法,提高實驗操作水平。
八、課題的分析階段研究計劃:
。ㄒ唬┱n題準備階段:20xx年9月——20xx年2月
1、我們從新目標教材的特點和物理學科的特性著手進行分析,認為新教材倡導合作探究。提償在活動中學,由此得出結論合作學習更適合新課改的要求。
2、確定課題
依據(jù)煙臺差異教育課題,我們確定了《初中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研究》旨在通過小組合作發(fā)揮學生互教優(yōu)勢全面提高探究、表達、交流技能及合作精神。
3、成立了課題實施小組
確立了xx為物理課題負責人。并確立研究對象為全體初三、四學生,制定了詳細的實施方案、成員具有明確的分工和合作。
4、大量查閱了有關合作學習方面的書籍并積極參加課題培訓。
。ǘ⿲嵤╇A段(20xx年2月~20xx年7月)
明確小組成員的分工,并詳細給出小組合作評價,進行起步階段的具體操作:
(一)進行小組合作分組,選拔組長及成員分工
。ǘ┱n上實施
。1)小組會話,互幫互助提高物理學習興趣。
。2)資源共享,互相交流學習心得。全班共享與互教。
。3)知識點互考,小卷互批,作業(yè)互相監(jiān)督,形成組內互相制約,互相幫助的良好風氣。
。4)課堂評價策略的有效運用為促進學生物理學習的自覺性,我們在課堂上進行了習題隨堂跟蹤測評,取數(shù)次成績之平均為其平時成績,同時進行小組的捆綁評價。
。ㄈ┛偨Y階段(20xx年9月)
1、在總結前階段經(jīng)驗和教訓的基礎上,調整實施方案,并按新的方案繼續(xù)開展研究,撰寫研究報告。
2、及時總結推廣成功經(jīng)驗,以專題講座、研討會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廣,供老師學習借鑒。
3、總結經(jīng)驗,形成論文向各級刊物推廣。
九、課題組成員
組長:xx
組員:xx
十、保障措施
。薄㈥P于本課題,在這之前許多的報刊雜志上都有或多或少的闡述,這為我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論支撐。
。病⒂捎诂F(xiàn)代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在網(wǎng)上可收集到很多的信息,查閱到很多的資料,既快捷又方便。
。、課題主持人具有較高的業(yè)務素質,獲得多次優(yōu)質課,在省市發(fā)表過多篇教學設計和論文。
。、我校有較濃厚的科研氛圍。
十一、成果形式
調查報告、平時抽測的數(shù)據(jù)匯總、階段總結、專題講座、研討會、論文或心得體會等。
課題研究報告2
一、序言
責任是指有勝任能力的人在社會生活中應承受的負擔以及對自己選擇的不良行為所承擔的后果。它指的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支持(依存) 的關系, 這種關系是客觀存在的, 每一個勝任能力的人都具有責任并且不能回避和擺脫責任。
責任感是指個體對自己應承擔的責任的認識、情感和行為。它是人才必備的素質, 是一個人創(chuàng)造精神的動力機制; 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道德基礎, 和諧社會的一個道德基礎就是每個成員都具有高度的責任感。
對于大學生而言, 他們正在成為一個有明確的認知和理智的行為注意力的責任主體, 他們已經(jīng)到了全面承擔人生責任的階段,其責任可大致分為自我責任、家庭責任、職業(yè)責任、他人責任、集體責任和社會責任等六種責任。只有當作為社會未來棟梁的大學生充滿責任感,能夠主動承擔自身肩負的責任時,我們的社會、國家、甚至人類才有希望。
二、社會現(xiàn)狀
大學校園里有很多堅強而美好的心靈,他們積極努力,樂觀向上,創(chuàng)辦希望小學的李靈,勇救落水兒童的何東旭、陳及時、方招,眾多高校志愿者隊伍,他們是花兒,開在知識的殿堂里。但這只是一部分,或許還只是不多的部分,活在贊歌里,我們是無法成長的。需要看到,據(jù)相關調查顯示,在當代我國重視責任感教育的人“只有30% 多一點,處在世界各國墊底的位置”,而責任感缺失的大學生大有人在。
12月10日,上海復旦大學18名大學生組團于11日3時到達黃山風景區(qū)游玩,12日下午因深山無路迷失方向,只好報警求救。12日22時許,武警黃山支隊23名官兵趕往事發(fā)地點,經(jīng)過11個小時搜救,于13日9時30分成功解救18名大學生。在救援中,一公安民警不幸犧牲。
這幾天,這個新聞成為校園內最熱的話題之一。事件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各人看法不一,這是一個意外,不能一口咬定學生就是罪魁禍首,但從決定出發(fā)開始,他們的確草率了,這樣輕率上陣,或多或少體現(xiàn)了他們缺乏對自己、他人的責任感,而有些后果,是我們自己承擔不了的。
不止這些,SARS 期間部分大學生目無紀律盲目離校、《辛酸父親給兒子的一封信》、叢飛資助的大學生沒有一個在他生病期間去探望、大學校園內頻頻發(fā)生大學生自殺事件、富二代開車撞人逃逸、我爸是李剛
現(xiàn)實擺在眼前,我們不得不再提大學生責任感這一陳舊卻又時新的話題。 分析種種社會現(xiàn)象,我們認為,當代大學生責任感的現(xiàn)狀具體表現(xiàn)如下: 自我責任感明顯強化。
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已在逐漸正視并積極追求個人的價值尊嚴和利益需要, 其進取精神和成就欲望及自我責任明顯強化。在升學、就業(yè)、愛情等重大問題上, 他們力爭自己作出深思熟慮的選擇,并為此負責。這較之傳統(tǒng)的偏重依附和順從而言, 無疑是巨大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將努力學習、不懈追求、珍愛生命、勇于負責等作為對自我負責的主要例證。
2.對家庭責任感日益強烈。
每個人從出生那天起, 就在家庭中與父母長輩以及家庭其他成員建立感情,并進而萌發(fā)出對家庭的責任感。特別是在升大學的激烈競爭中, 家長和家庭其他成員對他們呵護備至, 因此, 他們在希望報答父母養(yǎng)育之恩的同時, 產(chǎn)生出對家庭的強烈責任感。正如有些大學生所說:“父母很辛苦, 在高中階段我學習的動力來自對父母的責任, 只有考上大學, 才對得起他們的養(yǎng)育之恩, 才不會辜負他們的期望!贝蠖鄶(shù)同學會主動承擔或分擔家庭責任。對未來家庭責任的承擔方面, 大學生也有較為充分的心理準備。
3.在價值取向上表現(xiàn)為重自我價值,他人責任感多被忽略。
廣泛地承擔對他人的責任, 這是當代人必須具備的品質之一。大學生由于個人自主性的增強、個人自由度的擴大和個人自我意識的發(fā)展, 往往傾向于夸大個人與他人之間的對立和沖突, 而對個人和他人之間的相互依存、密切聯(lián)系的認識卻相對不足。因此, 在追求實現(xiàn)個人目標的過程中, 他們往往忽略甚至排斥他人的存在。不關心他人, 而且對他人的要求還十分苛刻。與此同時, 由于競爭加劇, 人際關系又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磨損。特別是在復旦這樣的名校,拿A、出國、直研,機會增多也使競爭更加激烈。人際關系利益化的傾向勢必影響對他人責任的踐履。
4. 集體責任感淡化。
對大學生而言, 集體主要指校、系、班集體以及大學生社團、宿舍等。就目前而言, 大學生對集體的認同率較低, 對自己所在的班集體非常熱愛的風氣并不濃。對于校、系、班開展的各種集體活動,能踴躍報名積極參加的并不多, 少數(shù)學生甚至對此毫無興趣。雖然他們也承認要兼顧集體、個人利益, 但在內心深處更注重個人利益的實現(xiàn)和保障。有些大學生表面上關心集體, 但它是建立在一定外力強迫的基礎之上的, 而不是完全出于內心的自覺自愿。
5. 在人生奮斗目標上重個人理想輕社會理想。
不可否認當代大學生是有理想的, 但大多僅限于實現(xiàn)個人價值的夢幻里, 而沒有將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緊密聯(lián)系起來。在人生的奮斗目標上,日益增強的個人意識逐步取代了整體意識和社會意識。大學生學習的很大動力在于將來的高收入、個人榮譽、社會地位或者父母期望,而少有考慮社會需要、國家需要。
三、原因分析
對于做得好的部分,我們不用多言,真正值得分析原因的,是我們存在的問題。造成以上體現(xiàn)問題的原因,我們主要從四個方面分析:
(一)社會原因
1.市場經(jīng)濟的負面效應(金錢萬能的錯誤觀念的丑陋風氣) 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給大學生的價值觀注入了新的活力,激發(fā)了他們的'進取意識和創(chuàng)造精神。然而,由于它是一種強調個體利益、凸顯個體利益之間相互區(qū)別的經(jīng)濟,容易使人們產(chǎn)生一些個體本位、利己、金錢萬能等不良觀念。這些觀念對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形成會產(chǎn)生極其不利的影響,容易使他們重視物質利益而忽視精神追求,使大學生不知不覺地取向自我價值,追求個人功利,而極少考慮社會責任和社會價值。
同時,當前迅速發(fā)展的報紙、雜志、廣播、電視、互聯(lián)網(wǎng)等等多媒體形式總是喜歡以某成功人士作勵志材料,他們給年輕人塑造的楷模,很多是成功人士形象,那種能賺錢、發(fā)大財?shù)娜宋镄蜗,而很少用精神標準來衡量人的價值,從而使得當代大學生更注重于個人物質生活的發(fā)展而忽略了精神方面的要求,更遑論所謂的與他們絲毫不相干的社會責任感。
與此同時,社會上出現(xiàn)的某些消極腐朽現(xiàn)象如不正當競爭、偷稅漏稅等對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形成也產(chǎn)生極其不利的影響。面對社會丑惡現(xiàn)象和正氣不足的社會現(xiàn)實,大學生的責任感缺失。
2.西方文化的沖擊和影響。
一方面,隨著對外開放的擴大和深入,西方的各種哲學思潮對當代大學生的影
響越來越大。然而,西方個人主義倫理思想家片面夸大了社會和他人對個人制約的“異己”力量,把“單純利己”奉為評價人的行為是否道德的唯一標準,這種觀念正好為道德判斷能力較弱的青年大學生所接受。于是,在這部分學生心目中,出現(xiàn)了只要權利,不盡義務,為出人頭地而學習的現(xiàn)象。一些大學生不加批判地吸收西方哲學思潮中的某些觀點,片面宣揚“自我價值”、“自我選擇”、“自我設計”、“自我實現(xiàn)”等等,崇尚自我價值取向成為當代部分大學生的主要特征。同時,外來文化和網(wǎng)絡文化十分盛行,其中有不少都是具有濃重的個人主義、自由主義色彩的文學、影視作品,長期接觸,難免也會產(chǎn)生嚴重的利己主義思想,忽略整體利益,這些不良影響都造成了大學生責任感缺失和淡漠。
3.嚴峻的就業(yè)壓力和激烈的社會競爭
當前,我國的就業(yè)形勢非常嚴峻。在沉重的就業(yè)壓力下,大學生自顧不暇,過多地關注自我,缺乏歸屬感、安全感和社會認同感,淡化了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感。為了將來找份好工作,相當一部分學生從大一就開始參加各種社會團體以及考證和考研輔導班,與考研、找工作無關的課程和活動不聞不問,培養(yǎng)和增強社會責任感也就無從談起。而激烈的社會競爭使得當代大學生的自我意識增強,講求個人努力、個人拼搏,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觀念較之以前更加強烈,更加重視個人價值而輕視社會價值。
(二)家庭教育的誤區(qū)
1.獨生子女
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以來的大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優(yōu)越,“考上大學”是父母對孩子的唯一要求。為了考上大學,父母對子女過分溺愛,百般呵護,包辦一切,不肯放手讓子女去做必要的事情,使子女缺乏必要的社會適應能力以及自我服務和服務他人的能力。由于父母的遮風擋雨和保駕護航,他們認為自己得到的是應該得到的,自己做錯了事情理所當然由父母承擔責任,使得他們從小就缺乏承擔責任的勇氣,缺少為他人考慮和設想的理念和行為模式,無形中在自己與社會之間形成了一道屏障。
2、成績的過分重視與強調
父母過分地重視考試成績,對分數(shù)之外的事情都不用負責,這種畸形的家庭教育自然淡化了青少年學生的責任意識。這會使孩子的思想從小就產(chǎn)生了誤區(qū),認為成績是萬能的,而忽略了成績之外精神方面的內涵,從而削弱了社會責任意識。
(三)學校教育存在偏差。
1、應試教育
學校教育片面尊崇“灌輸”理論,一味的填鴨式學習使知識成為空洞的說教,而且應試教育的教學方法重知識學習傳授,輕能力訓練轉化,不少高校把實用價值明顯的科學技術和經(jīng)濟管理知識放在教育的首位,而忽視了人文精神教育,導致學生一味追求個人技能的提高,輕視道德品質和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從而出現(xiàn)了責任意識文化的斷層。
2、思想教育的不足
大學的德育教育存在形式主義的問題。當今的大學德育教育普遍存在著形式主義的問
題。中國高校德育教育常采用單一、空洞的方式,高調地給學生灌輸“烏托邦”式的愛祖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等脫離學生生活實際的大責任,往往成為一種強迫形勢使學生在學分壓力下,機械地做出虛假的承諾和行為,演變成雙重人格,忽視了本應承擔且完全有能力承擔的基礎性責任。
4、溝通社交能力的有待提高
在社會與大學生溝通的環(huán)節(jié)上,也存在一定問題。在校學生與社會的直接溝通越來越少。隨著我國國力的增強,高校的硬件設施日臻完善,學生的衣食住行問題都可以在學校里得到解決,所以,學生對校外社會的依賴程度大大降低了。同時,在校學生由于自身的閱歷不足,他們所能參與的社會活動,無論是從種類上還是參與的時間上,都是十分有限的。只能從事家教之類的施展空間比較狹隘的工作,這些工作不能使同學們完全地認知這個社會,因而,也就不能樹立起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ㄋ模┐髮W生自身原因
1、“考大學是其唯一的責任”
當代大學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其直接目標就是考大學,“考上大學是其唯一的責任”,至于考上大學后要干什么并不十分明確。所以上了大學后,對這些沒有很好地適應心理轉變、沒有明確進入社會角色的大學生來說,責任感常常只能是外在的東西。因此,當代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淡化與自身進入角色緩慢有很大關系。
2、個人自身的內在素質
個人原因是造成社會責任意識缺失的內因。應該肯定,大部分學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質是好的,但由于自身所處的具體環(huán)境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造成個人認識的片面性和觀念的偏頗性,使不少大學生往往從感性方面來認識社會現(xiàn)象和理解社會,容易被社會的邪惡和陰暗面所局限、所牽制,往往容易從個別的人和事出發(fā)去看待社會。認為真實的社會就是每個人只為自己打算,看不到人與人以及人與社會之間是互相依存、互相依賴、互相承擔責任的關系,從而弱化了他們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意識。
3、大學生活----轉型期的適應
由于大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正處于一個非常重要的轉變時期——“心理斷乳期”,他們新的符合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學習、生活目標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心理上會產(chǎn)生一種空虛感,行為目標也就不明確。對那些沒有很好適應心理轉變、沒有明確進入社會角色的大學生來說,社會責任感常常只是外在的東西;谝陨线@些原因,使得部分大學生無法正確認識到社會賦予自身的歷史使命,無法產(chǎn)生崇高而偉大的社會理想,缺乏履行社會責任感的強大動力。
四、我們的建議
面對當代大學生部分責任感弱化的現(xiàn)象, 強化工作已迫在眉睫。使現(xiàn)象得以改善,同樣需要從社會、學校、家庭、自身多個方面努力。
1.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 創(chuàng)設比較自由的社會環(huán)境。
從某種程度上說,是現(xiàn)實的社會環(huán)境塑造了大學生。當整個社會都被功利主義充溢的時候,身為社會成員的大學生想要自己的付出被認可、有回報,也將不得不按著這樣的路線走。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創(chuàng)設比較自由活潑的社會環(huán)境, 讓大學生擁有較多的選擇機會, 使他們的選擇更符合他們的身心需要, 更有利于他們的全面發(fā)展, 才能使他們心情舒暢, 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自覺自愿承擔全面責任。這是一條漫長的道路,需要一代代人不懈努力。
2.完善評價機制, 提高教育質量, 實行素質教育。
在我國, 原來對大學的評估主要看各校的一系列“硬性”的量化指標, 但僅僅靠一系列可見的指標來評價學校的人才培養(yǎng)質量, 忽視了對學生品質的全面考察!按髮W的本質要求它自身不能只是作為職業(yè)訓練場所而存在, 還應該在培養(yǎng)具有較高道德水平的人方面發(fā)揮自己的責無旁貸的責任”。如果大學教給學生的只是單純的知識和技能, 沒有教會學生如何做人, 尤其是沒有教給學生做一個對社會負責任的人, 那么這種教育就是不成功。所以我們應該對現(xiàn)行的一系列評價標準和方法進行必要的完善和補充“目前的大學評價度,, 具有社會參與的熱情和努力, 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在確定評價內容時都將著重點放在大學構成的要素上, 真正的大學評價應該把評價內容的著重點放在大學的產(chǎn)出上, 即大學的社會成果上”。大學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不論將來從事何種職業(yè), 不論在日后的社會實踐、事業(yè)實踐上積累多少經(jīng)驗與本領, 他一定要有相當?shù)娜宋乃刭|, 具有理性的批評態(tài)度; 具有社會參與的熱情與能力, 具有高度的責任感。
3.家長轉變觀念, 形成良好家風。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后期以來的大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 生活條件優(yōu)越, 父母對子女過分溺愛, 馬卡連柯曾說“家里只有一個兒童, 他會立刻成為家庭的中心。父親和母親的關注完全集中在這個兒童身上, 往往超過了有益的范圍。在這樣的情況下, 父母的愛會突出地某種神經(jīng)質的情形”。因此首先要家長轉變觀念, 幫助孩子樹立起責任意識, 轉變培養(yǎng)方式,形成良好的家風,培養(yǎng)孩子責任感的意識。家庭中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道德規(guī)范和為人處事的原則等, 將影響大學生責任意識。
4.加強自身修養(yǎng),主動學習承擔。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 智育重在自學, 德育重在自治, 體育重在自強。由此可見, 大學生自覺地進行道德修養(yǎng), 提高道德境界, 有利于提升其責任感。明確自己所扮演的社會角色,明確自己的責任,勤學好讀,明理知義,關注時事,積極融入社會、參與社會實踐責任心畢竟不是靠外界強迫,而要靠內心的動機增強的,只有當我們學會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后果,我們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責任感。
五、結語
現(xiàn)在的大學生在某些方面缺乏責任感,這是我們不得不揭的傷疤,但更重要的不是去責怪,而是在批評中改進。要使大學生充滿責任感,需要強調教育。但教育是一種積淀,所以責任感的提高還要經(jīng)歷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各界不斷探索并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也許有一天,成熟的我們會發(fā)現(xiàn),其實責任不是負擔,而是一種存在的價值感。帶著負擔上路,人生會痛苦,但是,把責任當作一種理想,為了理想奮斗,人生會很幸福,一代人為理想不斷前行,人類則充滿希望。
課題研究報告3
一、研究目的
實施素質教育以來,廣大教師的教育觀念都發(fā)生了明顯的轉變,做到了以人為本,但是在重視品德和智力培養(yǎng)的同時,卻輕視了心理素質的訓練,而一個人心理素質的好壞,對于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來將有著深遠的影響,為了更好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實現(xiàn)對貧困生心里的健康,確定了以貧困生心理教育為內容的課題研究。
二、研究意義
目前,我校學生大部分是住宿生,貧困生較多,但這些同學多數(shù)是學習用功,成績較好,他們因為種種家庭貧困狀況而產(chǎn)生自卑心理。造成孤僻性格,在人際關系,情緒穩(wěn)定和學習適應方面出現(xiàn)種種問題。表現(xiàn)為焦慮、攻擊、退縮、固執(zhí)等各種消極情緒反應,造成了他們不健康的心態(tài),應先了正常學習,而在素質教育中,教師的重要職責之一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心理素質,使學生能夠從容的面對自己的學習、生活,以至于今后能夠適應社會,得到長遠的發(fā)展,為社會創(chuàng)造一定的價值,因此,對于這一課題的研究,可以有利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從而培養(yǎng)有著健康人格的一代代新人。另外還能夠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是班級管理更見成效;谝陨戏N種情況,對貧困生心理教育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三、研究對象及內容
研究對象是現(xiàn)在一年一班的貧困生,因為這個班的貧困生占得比例較大,具有代表性,以這個班為研究對象,可以達到以點帶面、窺一斑而知全豹的結果,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貧困根源的調查與研究
2、貧困生心理狀況調查與分析
3、貧困生心理教育方法的研究及運用
4、貧困生心理轉變情況的跟蹤測試及應對措施的應用
5、對貧困生心理進行有效教育的有關實踐活動的`研究
四、各項研究達成的目標形成有關貧困心理調查報告:建立跟蹤調查檔案,編寫出心理教育讀本,研究出解決貧困生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制定出一些能讓貧困生心理適應或得到釋放的活動方案,撰寫出有關貧困生心理研究的論文。
五、主要研究方法
以班級為單位,針對一個班級的貧困生家庭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并按貧困程度編號入冊,建立個人檔案,然后進行跟蹤,調查、分析、研究弄清楚他們的心理特點,在通過書籍、網(wǎng)絡或調查訪問等多種渠道搜集篩選信息,多層次多角度分析問題,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尋求處理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及時進行疏導,做好心理咨詢工作和價值觀的引導,給予足夠的關愛,進行一些必要的實踐活動,定期進行心理測試。總之,我們將做到理論與實踐結合,注重研究過程中每一個細節(jié),真正讓學生得到效益,讓教師科研能力得到提高。
六、研究過程
1、準備階段(20xx820xx9)2、實施階段(20xx1020xx5)3、結題階段(20xx620xx8)
七、預期研究結果
1、通過研究,對貧困生的心理問題做到了解并能最終給予解決,是他們順利走上健康之路。
2、針對所研究的內容最終形成文字材料和論文,并能繼續(xù)使用其理論指導實踐。
課題研究報告4
一、選題背景
當代著名書法家沈伊默先生說:“學書亦可養(yǎng)性習勤劬,切莫但作心眼娛”習字的過程就是培養(yǎng)學生一絲不茍,持之以恒的良好習慣的過程。我校學生書寫質量普遍不高,不論日常作業(yè)的書寫還是做單元檢測的卷面都存在書寫不認真、不規(guī)范的情況。書寫不認真,不但從感觀上不美觀,而且是耐心的表現(xiàn)。反思學生書寫質量差的原因,我認為當前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各學科教材容量較大,學生的學習節(jié)奏加快,因此,用于書寫訓練的時間不斷壓縮,長此以往,學生逐漸形成了只注重數(shù)量,不注重質量的狀況。其實,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可以使學生變得細心,嚴謹,認真,從而受益終生。因此,我校確定了“小學生書寫不良習慣的矯正策略的研究”的實驗課題。
二、理論依據(jù)
寫好漢字,是一個人文化修養(yǎng)的一種體現(xiàn)。讓學生從寫字的初始階段就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將使他終身受益。我認為:良好的書寫習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鍛煉學生手眼的協(xié)調能力。他還是未來社會一個不可缺少的素質,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無論從實用的角度,還是從培養(yǎng)綜合素質考慮,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都有作用。良好的書寫習慣的關鍵時期是中小學,學寫字就是學做人。
三、實用價值
《語文新課標》對不同學段的寫字教學提出了不同的階段目標:第一學段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了解漢字的基本知識,能把硬筆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初步感受漢字的優(yōu)美;第二學段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guī)范、端正、整潔;第三學段,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速度,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優(yōu)美。
鑒于以上學生和教師的在寫字教學中的實際狀況,如何指導學生寫字,讓學生對書寫漢字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讓寫字教學真正落到實處,完成新課標對學生不同學段寫字的目標要求,讓我們的每一個孩子寫好每一個字,是我們課題研究的重點。寫字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寫字興趣的同時,不僅能更好的'增強學生熱愛祖國語言的意識,養(yǎng)成循序漸進的學習態(tài)度和持之以恒、勤學苦練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創(chuàng)造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還可以磨練學生的意志,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為將來的學習、工作打下基礎。
四、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書寫不良習慣矯正策略。
五、課題研究的方法
本課題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對比法、行動研究法、案例分析法。
六、課題研究的實施步驟及方法
第一階段( 20xx.5.1——20xx.5.22 )
1、選擇課題、分析現(xiàn)狀,查看相關的資料,(作業(yè)、練習等)制定課題方案。
2、開展問卷調查及學生訪談。
第二階段( 20xx.6——20xx.8 )
1、小學生書寫不良習慣的表現(xiàn)研究。
2、以學習、討論、經(jīng)驗交流為主要形式,理論結合實踐展開研究。
3、做好個案的收集、整理,并進行分析總結。
4、總結小學生書寫不良習慣的策略方法。
第三階段( 20xx.9——20xx.10 )
1、匯總各種資料的編輯。
2、進行課題總結完成研究報告。
七、預期效果
1、形成研究論文。
2、撰寫研究案例。
3、匯總成果報告。
4、研究反思。
課題研究報告5
教科研工作是教師在教育實踐中的科學認識與發(fā)現(xiàn),是對教育教學科學規(guī)律的探索與把握。我校把教科研工作的重點放在校本教研的基本框架內,充分發(fā)揮教育科研的內涵,做到在聚焦課堂、聚焦教研的活動中,達到引導、開發(fā)和提升的作用。
一、我校教科研整體思路
以校本教研為依托,以教科研為先導,以“上海方略”培訓為契機,以課題研究為引領,以探索實驗“目標引領,問題導學,先學后教,合作探究,當堂達標”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為目標,不斷探索教育教學規(guī)律,提高科研質量,增強教科研工作的實效性。牢固樹立問題意識、過程意識和成果意識,樹立“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成長即成果”的教研意識,切實把自己實際教學真實問題轉化成研究課題。以研究并解決目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服務各領域的實際問題為出發(fā)點,促進教職員工多角度反思,促進教育教學方式的轉變,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促進學校學習型組織的建設,圍繞落實課堂教學,推動校本研究工作的深入開展。
二、加強教研組建設,促進校本教研深入開展
教研組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單位,教研組即是校本教研的基地,也是青年教師成長的搖籃,因此加強教研組建設是實現(xiàn)校本教研的基本保障。
1、成立教科研領導小組:組長:王艷輝;副組長:高文草、劉欣,教研處史存存具體負責學校教科研工作。
2、成立各學科專業(yè)研究團隊,并帶領組員進行分學科教研活動。語文學科:何美霞、曹春香、王靖、孫琰數(shù)學學科:史存存、魏琳琳、袁亞靜、王閣英語學科:楊靜、賴可可、趙艷霞
3、為保證教科研活動的有效進行,活動時間由原來的40分鐘調整為100分鐘,由統(tǒng)一的活動時間調整為各教研組自訂活動時間。
三、抓好教研和科研的有機結合,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興校之本。針對學校開展教科研工作的實際情況,“請進來、走出去”也是我們學習教科研理論知識和操作方法的一個重要手段。本學期我們主要開展了以下活動:
1、3月25日,芳華路小學語文、數(shù)學、綜合教研組各推出2節(jié)優(yōu)質課,同時邀請教育局師訓辦領導及手拉手學!掳部h土古洞村全體教師參加并交流。共有40名教師參加,觀摩了6節(jié)優(yōu)質課,此次活動同時也得到了教育局領導、友好單位新安縣土古洞小學教師的好評。
2、繼續(xù)與上海方略合作,本學期進行4次遠程培訓,接受上海著名教育專家張雪龍校長兩次入校指導。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教科研工作的有效開展,提高了教師整體素質,推動了課堂教學改革的進程,教師由“傳授型”、“經(jīng)驗型”逐漸向“科研型”、“學者型”轉變。我們深深體會到:只要堅持走教科研之路,才能促進教師隊伍建設,才能推進教學改革向縱深發(fā)展,教育教學質量才能不斷提高。
數(shù)學小課題研究報告四
我校教育科研工作,按照教育督導考核標準要求,圍繞下述五項工作指標進行開展:
(1)學校建立教育科研制度;
。2)課題研究結合教育教學實際和發(fā)展要求;
。3)教師參與面廣;
。4)積極推進利用先進科研教學成果;
。5)確實推動了學校發(fā)展。
首先從教育科研評估方案涉及的四個方面進行解析:
一、科研條件
。ㄒ唬┛蒲薪M織
科研組織健全,有領導、有機構、有隊伍。由校長領導,副校長和教科室主任分管具體工作。設有教科室,有獨立的辦公場所,人員的分工也比較細,日常的工作有相關記錄。學校領導非常重視教育科研,每學期期初就制定了詳細的教育科研工作計劃,在日常工作中,針對教育科研工作內容、完成時間、負責人,等等都有很認真的要求。各項教育科研的記錄要求詳細、具體、材料保存完整。把學校的教學骨干吸收進來,擔任課題組的組長,帶領指導其他老師進行研究。校內建立了自上而下的教育科研網(wǎng)絡。
存在的問題如下:當前我們學校的教科研水平不高,氛圍不濃厚。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對于各項規(guī)章制度,尚需加大貫徹的力度。二是教科室工作有待提高,要嚴格貫徹各項工作的開展,注重工作精細化。三是,從整體上來講,多數(shù)教師重教學,對教學中的科研較模糊,沒有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對教科研重視不夠。進取性不強,科研意識不強。上述種種原因導致學校的科研氛圍不濃厚,一些教師對課題的研究也流于形式。針對存在的問題,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強化教師的科研意識,科研意識增強了,這些問題都應該很容易解決。
。ǘ┙逃蒲幸(guī)章制度
學校制定了適合本校情況的教育科研制度,對教師參與教育科研和在教育科研上的成果進行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獎勵,激勵了教師們的科研積極性。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教科研論文評選,以更好促進自己的專業(yè)發(fā)展。
。ㄈ┙處煹膶I(yè)發(fā)展離不開學習,科研水平的提高離不開好的科研條件。學校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讓老師多學習、多外出學習,開闊視野、解放觀念。近年來,先后有十多名教師和學校中層參加教體局和教科所組織的外出學習和培訓。學校給教師訂了大量刊物和教育書籍,鼓勵教師多讀書勤學習,充實自己的頭腦,提高科研理論水平。
二、課題研究
膠州市每年申請的青島市以上的課題研究都在數(shù)十項之多,承擔青島市級以上重點課題也有十多項,青島市級以上的課題大都由局屬學校和部分城區(qū)辦事處學校承擔,因為他們的教育科研條件較好,學校的也有一定的教育科研基礎。這些條件是我們尚不具備的。結合我們自己的現(xiàn)實情況,我們學校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確立了課題:賞識教育。學校自從確定課題以后,學校領導和分管主任,也討論研究了多次,決定進行長期的研究。在研究的過程中,有計劃,有安排,有分工,有進程,制定了研究方案,并按照方案計劃穩(wěn)步進行。在研究的過程中,注意搜集各種與課題有關的資料,注意保存各種細小的研究成果,經(jīng)常召開課題研究小組會議,認真記錄研究中的各種變化,各種數(shù)據(jù),及時整理研究成果,記錄研究的`內容,定時召開研究會議,交流研究收獲,發(fā)現(xiàn)研究中的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調整研究思路,制定下步研究方案、研究計劃。關于課題研究所整理資料包括以下內容:
(1)課題申報書
。2)課題研究實施方案、各階段實施計劃;
(3)課題研究過程中的實施記錄;
。5)課題論證會、研討會的材料;
。6)課題研究活動總結報告
。7)課題研究過程形成的典型資料,包括:
、俚湫徒贪、作業(yè)、課堂實錄、觀察記錄;
②各種調查報告、調查問卷、訪談記錄、檢查、測查的數(shù)據(jù)及評價記錄;
③典型事例、個案;
、苎芯咳沼、過程記錄(記事本);
、菸墨I檢索等渠道所得的相關課題信息、動態(tài);
、迺h式研究活動記錄、紀要;
、咝牡皿w會、隨筆;
⑧資料性照片、課件、音像資料等。
。8)課題研究階段總結。
(9)課題研究成果;調查報告、論文、專著等以及成果獲獎文件、獎狀、證書(或復印件)。
。10)課題研究結題報告;
。11)課題研究工作總結;
。12)成果推廣應用計劃、教育教學效果信息反饋情況;
。13)課題成果鑒定(結題證書)
對于教師的課題研究,要求教師做到研究要真實,扎實,平時多研究,不能到結題時,自己想象個結論就了事了。針對有些老師科研的理論基礎太薄弱,從課題的選擇、課題的題目、操做的形式、研究的方法,實施方案的設計、過程的管理,資料的搜集、總結的撰寫、研究報告的撰寫、研究成果的展示等都不夠科學和完善。學校加強了教育科研培訓,也要求各位老師相互幫助學習,讓所有教師盡快了解教育科研,學會教育科研,進而喜歡教育科研。對于我們學校課題的一些說明:
。1)我們學校的主導性課題,就是賞識教育,我們老師在研究的過程中,圍繞這個主導課題,分解成一些小的課題,進行研究。校級課題除一些老教師外,盡量做到人人有課題。要建特色學校,建品牌學校,主導性課題的研究是主要途徑。
。2)針對學校課題,我們注重了下列一些問題:認真細心、扎實、有效的進行管理;幫助教師選擇合適的研究課題和制定研究方案;學校對教科研工作進行多次調查檢查,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隨時訂正問題,及時調整計劃。到年底結題時,要求研究人員及時撰寫課題研究報告,學校領導要查看研究成果,積極組織人員鑒定課題,寫出鑒定意見,評選等級,同時給予表彰肯定,以提高教師研究的積極性和實效性。
三、科研活動
。ㄒ唬┬1九嘤
我們很重視校本培訓,邀請名師送課下鄉(xiāng),跟青島名校結成手拉手學校,還有加盟琴島教師成長工作室,以及請專家到學校對老師進行各種培訓,珍惜各種外出學習機會,讓教師參加多種形式的培訓活動。外出學習的教師,要求及時寫出活動記錄和心得體會。必要時,還作為校本培訓的材料,讓全校教師都學習,實現(xiàn)資源共享。
(二)教研活動
教研活動是學校的常規(guī)活動。學校兩周就有一次活動。教科研活動的形式有多種:有集體備課、同課異構、外出學習匯報課、集體評課、課題研究、集中學習、還有結合遠程教育進行的各種教學錄像觀摩以及磨課等等。
。ㄈ┙炭蒲薪涣骰顒
一是積極參加教體局和教科所組織的各項教科研活動。
二是積極參加校際間自主教科研學習、交流活動,注重學習效果,記錄詳細。參加教師回校后將學習的內容、體會、反思等進行匯報、展示,實現(xiàn)資源共享,共同成長。
。ㄋ模⿲W習筆記。學校對于學習筆記一直很重視,學校制定了一些相應的激勵措施,定期進行檢查、評比;每學期確定筆記的主題,與時俱進,開展各種業(yè)務學習;把學習筆記納入教師的量化評比。
(五)網(wǎng)站和校報?。目前,我們學校與教育辦合用一個網(wǎng)站,學校網(wǎng)站是對教師進行培訓、讓教師展現(xiàn)才華、進行交流的一個極好的平臺。充分利用這個平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充分利用現(xiàn)代科技,辦好學校網(wǎng)站,鼓勵各位老師多瀏覽多參與多投稿,把我們的網(wǎng)站辦成教學研究的平臺,辦成跟家長聯(lián)系的平臺,辦成體現(xiàn)我們學校教學特色和理念的平臺。
四、科研成果
。ㄒ唬┬<壵撐募
我們學校這些年都編印了校級論文集,裝訂成冊。以后我們學校想對教師的各種成果進行正式打印,爭取作為校刊,要求教師認真總結體會,寫出真實的優(yōu)秀論文、案例、教學反思以及各種教學隨筆等。
。ǘ┛蒲谐晒
從近幾年的論文評選情況來看,老師們比較積極,學校組織的也比較好,學校也制訂了一些鼓勵政策,數(shù)量上有所上升,質量好的也比較多,獲獎的等級也高了。特別是張文高老師,有十多篇論文在各級刊物上發(fā)表,榮獲市教育科研先進個人。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爭取更多更優(yōu)秀的論文發(fā)表。計劃對以后的各種榮譽,學校都進行詳細登記,到年底,我們爭取出一本我們學校的榮譽冊。
五、以后的發(fā)展
學校將爭取更多機會,邀請專家到校對教師進行各種培訓,努力提供機會,讓老師能夠外出學習。爭取建立更好的網(wǎng)站,辦好自己的校報?,利用網(wǎng)站和校報校刊提供的平臺,幫助教師更好地進行教育科學研究、交流和學習。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成為他們幸福的生活,使一節(jié)節(jié)課不至于成為教師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么你就把教師們引到從事教育科研的幸福道路上來!蔽覀儗⒉恍概ΓJ真做好教育科研工作,把我校教師引領到教育科研的幸福道路上來,讓教學工作成為他們幸福的生活。
課題研究報告6
一、課題研究背景
計算是小學數(shù)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始終,無論是數(shù)學概念的形成、數(shù)學結論的獲得,還是數(shù)學問題的解決等都依賴于計算活動的參與,計算能力的高低對學好數(shù)學知識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二、課題研究目的
通過對小學生計算錯誤的類型和成因進行分析研究,尋找降低小學生計算錯誤的策略,在實踐教學中進行檢驗,驗證策略的可行性。從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提高計算準確率,為學生順利學習數(shù)學知識,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礎。而且,教師通過運用研究所得的.策略,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能少走彎路,充分發(fā)揮出該研究成果的現(xiàn)實指導作用。
三、課題研究過程
我于20xx年2月份立題,課題名稱為:小學生計算錯誤類型、原因分析及矯正策略。自開題以來,本數(shù)學組根據(jù)學校實際教學情況,按照實驗方案,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該課題研究,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第一階段:前期準備階段(20xx年2月下旬)
1、分別組織教師和學生座談,了解老師在計算教學中遇到問題和自己的認識
2、數(shù)學組會議,啟動課題,部署任務
第二階段:具體實施階段(20xx年2月中旬~20xx年6月)
1、以班為單位,分班收集學生的計算錯題
2、以教師個體為單位,記錄典型錯題
3、以年級為單位,同年級數(shù)學教師分析典型計算錯誤的原因
、 教師初步分析錯誤原因
② 以面談的形式和相關學生進行交流
、 總結、分析,撰寫原因分析報告
4、以年級為單位,同年級數(shù)學教師提出矯正策略
、 前測,統(tǒng)計該類型題目的錯誤率
、 根據(jù)原因分析報告,提出矯正策略,調整教學方式
、 后測,對前后測試進行比較
、 總結、分析,撰寫矯正策略報告
第三階段:整理歸納階段(20xx年7月)
5、全組進行交流討論,總結研究成果
① 各年級的研究成果匯報,進行縱向研究
② 對全學段中由相同原因而導致的錯題進行橫向研究
、 整理、歸檔
四、研究成果
通過對各年級的典型錯題進行縱向研究,找到了各年級學生計算時出現(xiàn)的典型錯誤,通過分析其錯誤原因,提出了相應的糾正策略,并通過前后測實驗驗證了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將全年級的同類型錯題進行橫向研究,結合心理學的認知分析,我們重點研究了由于強成分的干擾導致的計算錯誤,既提高了教師對學生心理發(fā)展水平的認知,又對計算教學有指導作用。
課題研究報告7
一、課題的研究背景
二、課題界定
三、課題研究的預設目標
四、課題研究的理論支撐
五、課題研究的方法設計
六、課題研究的基本過程
七、課題的研究內容
八、課題研究成果
九、遺憾和思考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課題背景
“語文教學正面臨危機。現(xiàn)行中學語文教材體系的重大弊端造成了‘少、慢、差、費’,厭教厭學的惡果,不徹底改變它,中學語文教學就走不出死胡同!”(<審視中學語文教育>)在此嚴峻形勢下,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新的高中語文教材(試驗修訂本)在江西、山西和天津兩省一市試驗三年后,根據(jù)教育部20xx年頒布的“課程計劃”和“教學大綱”,于20xx年秋季開始在全國使用,從而取代了這以前使用了近20年的高中課本,真可謂“千呼萬喚始出來”。應該說這幾年課程、教材的變革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需要我們對實施教改主渠道的教學進行有意義的理論研究和有價值的課堂實踐。新教材是出來了,可如何適應新教材在體系和結構方面對舊教材所作的三個方面的改革(閱讀和寫作、口語交際分編;破除以記敘、說明和議論的文體為中心的模式;為擴大學生的閱讀量,編寫與教科書配套的<語文讀本>,作為高中課本必要的組成部分),實現(xiàn)“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yǎng)語感
,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課題研究報告范文。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語的規(guī)范意識,提高道德修養(yǎng)、審美情趣、思維品質和文化品位,發(fā)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的指導思想,還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新教材的教法還是“猶抱琵琶半遮面”。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課題界定
關于“高中語文新教材使用的研究”中的'“新教材”是指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室編著的20xx年秋在全國大范圍內使用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及配套讀本。其“新”主要體現(xiàn)在四個方面:
1、強調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
2、注重了學生自學能力和自我發(fā)展意識的培養(yǎng);
3、強化了選文的審美情趣和文化內涵;
4、突出了教師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新教材使用研究的范圍包括:圍繞新教材的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三個系統(tǒng),從教材、教者、學生和教學手段等教學元素出發(fā),以理論研究為主導,側重于教學實踐,在構建有關新教材多層面、多功能立體交叉的課堂結構和有一定操作性、示范性的課件模式上下功夫。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預設目標
本課題的研究是以高中語文新教材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三個系統(tǒng)的相關內容為基本研究對象,在進行素質教育和創(chuàng)新教育的今天,以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提升教學品位,發(fā)展教師和學生的個性,塑造完善健康的人格為目標,在具體的教學研究中,不僅有實踐的操作、理性的思考,更要構建理論和實際有機結合的多側面、多功能立體交叉的課堂結構和有一定操作性、示范性的課件模式。特別在我們這所國家級示范性高中的學校里,擁有國內比較先進的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積累了一定的校本課程的教學經(jīng)驗,教學的對象也是不同層次的,這些個性和特色更加激發(fā)我們轉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能夠結合實際,針對性地、有效地開展教學實踐和教學研究,凸顯我們研究使用新教材的個性,走出研討教學相結合,以教法促學法的路子來。課題研究報告范文。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理論支撐
多元智能理論: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在智力觀、教學觀、學生觀、評價觀等方面對我國的高中新課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加德納認為,智力是在實際生活中解決所面臨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出并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對自己所屬文化提供有價值的創(chuàng)造和服務的能力。他在1993年出版的<多元智能>和其他著作中對八種智能作了明確闡釋。他認為,語言智能是指用言語思維、用語言表達和欣賞語言深層內涵的能力。其他還有邏輯—數(shù)學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關系智能、自我認識智能、自然觀察者智能。加德納認為,相對于先前的一元智力理論和智力評價理論,多元智能理論能夠更為準確地描繪和評價人類能力的面貌。這些智能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有機地組合在一起,構成每個人的各具特點的個性心理結構。他還認為,每個人的智能強項是不同的,也并非一成不變,教育的責任就是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學生的智能強項,使學生一開始就處于心理優(yōu)勢的地位,能在發(fā)展過程中及早地體會到成功的快樂。教育還要及時引導學生從強項領域走向困難領域。因為,所有的智能都不是獨立存在的,都需要其他智能的支持。
課題研究報告8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當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的職業(yè)角色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相關知識的交融滲透,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全新教學理念的確立和教學方式的運用,為教師提供了一個促其快速成長的平臺;而學習型社會的構建要求教師擔負起脊梁的中堅作用,對教師職業(yè)的專業(yè)化要求越來越高,教師專業(yè)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學校課程改革的成敗,課題的開題報告。然而,在新課程教學中,我們常常遇到這樣的提問:新教材中一些探究性內容,既沒有給出探究的方法,也沒有給出探究的結論,我們的教學該怎么辦才好?這種提問一方面反映了部分教師對新課程教學的反思與困惑,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師的專業(yè)成長與新課程的要求不相適應。
新課程的一個亮點就是增加了探究性學習,其目的在于通過具體的課程實施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這種轉變又是建立在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基礎上的,因為只有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提高了,才能自覺地更新教學觀念,轉變教學角色,用教師教學行為的轉變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而教師的專業(yè)成長不但需要學校的作用和同伴互助,更需要教師個體堅持不懈的教學實踐與研究,實施主動參與,問題探究教學模式就是一種富有挑戰(zhàn)性的教學實踐。
本課題的幼兒園科學課堂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是根據(jù)劉志偉老師在20xx年(第35卷)第5期《科學教學》中發(fā)表的論文《幼兒園科學課堂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探析》中介紹的幼兒園科學課堂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的教學流程情境引入—探究學習 —鞏固拓展—創(chuàng)新發(fā)展,開題報告《課題的開題報告》。
二、課題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通過組織引領我校全體科學教師對該課題的研究,擬解決如下三個問題: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力求探明在幼兒園科學教學中主動參與,問題探究教學模式的實施方案;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力求探明科學課堂教學中主動參與,問題探究教學模式如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3、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力求探明主動參與,問題探究教學模式的應用如何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三、研究目標
1、探索并總結出主動參與,問題探究教學模式的教學策略;
2、探索并總結出主動參與,問題探究教學模式與教學有效性的內在聯(lián)系;
3、通過主動參與,問題探究教學模式的研究有效促進幼兒園科學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四、研究內容
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有4個:
1、在科學課堂教學中如何來應用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2、在實際的教學中如何來優(yōu)化新教學模式;
3、科學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的課例研究;
4、研究如何檢測科學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
五、研究方法
文獻研究法:用于研究幼兒園科學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研究;
調查研究法:用于研究幼兒園科學教師實施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的研究;
案例研究法:用于教師在實施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的課例研究;
行動研究法:用于研究在科學課堂教學實施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的應用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研究
六、研究過程與階段(含時間安排)
課題研究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xx年6月——20xx年10月)課題準備論證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是制定課題研究方案;請課題組導師審定、指導、論證;課題組研究小組的成立;課題開題。
第二階段:(20xx年10月——20xx年4月)課題實施階段。本階段要組織和引領課題組成員在本課題的指導下,緊密圍繞課題開展研究活動,積累第一手資料。
第三階段:(20xx年5月——20xx年6月)課題總結驗收階段。
本階段要對實驗過程材料進行梳理、提升,形成研究成果;發(fā)表研究成果。
七、預期成果
如果我們的課題得以順利推進并取得實質性的進展,我們可以期望,通過我們的課題研究,可能會取得如下幾方面的預期成果:
1、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的應用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研究報告、論文;
2、幼兒園科學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的應用中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典型案例;
3、在研究該課題中的優(yōu)秀課例;教學反思;
課題研究報告9
一、課題實驗的背景和意義
大綱的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試行)和新的中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基礎教育語文教學改革的方向,鑒于現(xiàn)代語文教學的新定義,并提出,中國應該基于教學促進學生的研制和給學生提供終生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科學教育。
方法啟蒙教育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靈性,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學生對美的熱愛,培養(yǎng)健康的人格,培養(yǎng)良好的意志和品格。語文課程要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特點,注重學生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珍惜學生的好奇心和好奇心,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和進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地進行個性化學習。
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個性化閱讀寫作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挖掘語文教育的人文內涵。寫作是語言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的過程,是自我認識和創(chuàng)造性表達的過程,是精神產(chǎn)品的原始創(chuàng)造。寫作能力也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表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有利于學生良好的思維素質和道德修養(yǎng)。
二、學科實驗進展
1.編程
語文作為一門傳統(tǒng)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我們必須認識到語文課程應該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等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論指導的個性化教學理論和“新課程標準”的思想,以課堂教學實踐為主要渠道,從教學的兩個基本要素,即教師和學生,我們注重建設教師teaching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努力實現(xiàn)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和諧互動,并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這樣,教師可以教授個性,學生可以學習個性,從而達到“以科研促改進,以發(fā)展促共贏,以發(fā)展求質量”的目標。
2.研究的焦點
新課程的基本價值取向是:為了每個學生的發(fā)展,讓每個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培養(yǎng)出豐富多彩的個性。心理學研究指出:“思維能力是人類智力的核心。培養(yǎng)青少年的思維能力是教學的中心任務。傳統(tǒng)教學是由教師灌輸?shù)?,學生是由學生灌輸?shù)?/p>
積極接受,善于分析,教學形式單一,可見學生的思維受到嚴重制約,更不用說培養(yǎng)豐富多彩的個性了。在教學中應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來培養(yǎng)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實現(xiàn)個性化教學,實現(xiàn)師生互利,提高教學質量,這是亟待研究和解決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我們確定了以下幾個方面作為研究重點:
(1)寫作教學的現(xiàn)狀及對策。
(2)個性化讀寫教學與語文教師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
(3)科學的個性化寫作思維訓練體系。
(4)寫作教學與語文課堂的融合。
(5)個性化寫作過程中資源的開發(fā)。
通過重點研究,實現(xiàn)了以下目標:
(1)課堂教學:師生民主,氣氛輕松,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形成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方法,發(fā)展學生個性;
(2)團隊建設:積累語文教學改革的經(jīng)驗和教學案例,提高參與教學改革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科研能力,培養(yǎng)骨干學科和學科帶頭人
課題研究報告10
摘要:在教學中,所有學科都離不開作業(yè),它是學生主動思維、掌握知識、運用知識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新課程改革大力倡導面向全體學生的多樣化的自主探究性學習,強調學生作為主體的參與和體驗。作為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的校本作業(yè)不僅是鞏固老師所講知識,更是學生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的重要途徑。但是多年來,校本作業(yè)的設計卻往往被我們所忽視,甚至大大滯后于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單一固定、沒有分層創(chuàng)新的作業(yè)大大禁錮了學生的思維空間、阻礙了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禁錮了學生的知識視野、制約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與新課程改革格格不入。通過“高中英語校本作業(yè)的設計與研究”課題,我對傳統(tǒng)英語作業(y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總結,并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設計優(yōu)質的英語校本作業(yè),立足于本校學生實際,開發(fā)學生潛在的學習能力,加強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促進學生富有個性、健康有效地發(fā)展,讓學生從校本作業(yè)中不斷品嘗創(chuàng)新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使其創(chuàng)造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fā),為學生開創(chuàng)一個將英語應用于生活實際的廣闊天地。
分析:研究報告的摘要部分需要闡述研究目的、研究被試及其在研究中的行為、研究方法、研究的主要結果,即摘要是對研究報告簡明而全面的概括。而這一摘要前半部分論述了作業(yè)的重要作用、為什么開展這一項研究,即校本作業(yè)的設計被老師忽視、單一固定的作業(yè)制約了學生的發(fā)展等。之后僅用了一句話來說研究做了什么,即“我對傳統(tǒng)英語作業(y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總結,并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設計優(yōu)質的英語校本作業(yè)”,此后的描述都是研究產(chǎn)生了什么效果。簡而言之,研究摘要該說的內容都沒有說,摘要寫得比較失敗。
關鍵詞:高中英語 校本作業(yè) 設計探究 實踐
分析:關鍵詞不應該出現(xiàn)“探究”和“實踐”,因為這兩個詞并未出現(xiàn)在研究的題目和報告內容中。
一、課題背景及界定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自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國家教育法律委員會就把作業(yè)問題(如家庭作業(yè)的利弊、家庭作業(yè)如何設置、家庭作業(yè)的量等)列為當時十大爭議和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美國將家庭作業(yè)列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是學生課外學習的重要途徑。因此,認為設置合理的英語作業(yè)能促進學生英語學業(yè)的發(fā)展,這是一項有意義的工作。
在我國國內也有很多教師致力于研究高中英語作業(yè)的問題,如孔雪梅的《高中英語作業(yè)有效性研究》、白惠萍的《普通高中英語作業(yè)有效性研究與實踐》、宋斌華的《高中英語課外作業(yè)改革研究》等。
而有關高中英語作業(yè)設計研究以“校本”為平臺的研究目前還沒找到相關的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針對這些現(xiàn)象,本課題提出了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引綱領,進行高中英語校本作業(yè)的研究,以期形成一套包含了精編高效的書寫型作業(yè)、趣味性作業(yè)、創(chuàng)作型作業(yè)、合作型作業(yè)等不同模式的高中英語校本作業(yè)。通過本研究,實現(xiàn)作業(yè)從內容到形式的變革,帶動課堂教學的改革,促進學生學業(yè)的發(fā)展。
分析:課題研究的背景從國外和國內兩個角度來談,但是國外的現(xiàn)狀說的是50多年前的教育實踐,這個背景有些遠。而國內談的是時間界限模糊的關于高中英語作業(yè)的相關研究現(xiàn)狀,兩者并不匹配。第三段引入本課題的研究,這是好的。
(二)課題的界定
本課題的界定和解讀:首先從概念上來看,高中英語校本作業(yè)是根據(jù)《高中英語課程標準》,通過調查學生英語學習現(xiàn)狀及對作業(yè)的態(tài)度,旨在為本校學生設計的、富有學校特色的活動,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和學生的不同要求,根據(jù)一定的原則編制出符合本校學生學情的作業(yè)。旨在培養(yǎng)終身學習能力,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為學生的發(fā)展搭建一個多彩的舞臺。同時,通過校本作業(yè)的編制與運用,反饋教學信息,檢驗教學效果,為改進教學提供依據(jù)。
分析:一般來說,研究報告中不存在課題的界定,一般說的是關鍵詞的界定,即對課題中的關鍵詞在本研究中的特定含義進行界定。本段的含義表達類似于研究的目的。
二、課題研究的依據(jù)
(一)理論依據(jù)
1、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皮亞杰強調活動是在兒童內部形成的,只有使學生自己具體地和自發(fā)地參與各種活動,才能獲得真實的知識。因此,教學中的作業(yè)應該是學生積極主動地對知識真正理解的呈現(xiàn)。
2、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多元智能的廣闊性和開放性對我們正確、全面地認識學生具有借鑒價值。每個學生都有可以發(fā)展的潛力,只是表現(xiàn)的領域不同而已。我們在設計作業(yè)時應考慮作業(yè)也應該是多元的.,通過作業(yè)發(fā)展學生的智力潛能。
3、孔子教育思想:我國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主張“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在進行作業(yè)設計時,一定要堅持差異理論,對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設計和布置不同層次的作業(yè),給每一個孩子都提供學習的機會。
(二)社會發(fā)展與教育實踐依據(jù)
《新課程標準》指出:新課程的作業(yè)已不再完全是課堂教學的附屬,而是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興趣為出發(fā)點,有利于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發(fā)展語言技能,培養(yǎng)學生獲取、處理信息的能力,要體現(xiàn)出時代性、創(chuàng)新性、實踐性、趣味性、自主性和開放性。
分析:課題研究的依據(jù)不是研究報告的必要組成部分,建議刪除。
三、研究的目標、意義、內容、方法、步驟及過程
分析:將研究的目標、意義、內容、方法、步驟及過程五個部分放在一起,從研究報告整體來說,可以將研究的背景及這五項統(tǒng)一作為導言,這樣報告在格式上清晰一些;蛘咭部梢詫⑦@五項內容都作為一級標題來寫,當然不如統(tǒng)一作為導言中的內容好。
(一)研究目標
1、根據(jù)高中英語課程標準適當降低適合本校學生英語水平的作業(yè)難度,設置不同梯度的作業(yè)以滿足不同程度學生的需要。
2、通過校本作業(yè)檢驗教學效果,反饋教學信息,為改進教學提供依據(jù)。
3、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與應用課堂學習內容。
4、培養(yǎng)學生逐步學會分析問題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5、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6、增進師生情感交流,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7、通過校本作業(yè)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成績和英語綜合運用水平。
分析:報告共列舉了七項研究目標,分析目標后發(fā)現(xiàn),這些目標都是研究對學生產(chǎn)生的效果,而不是研究的目標。研究的目標應該是研究報告中看得到的,是研究申請書中預設的研究內容的結果呈現(xiàn),而“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增進師生情感交流”等內容顯然在報告中看不到的。
(二)研究的意義
1、本課題研究的理論意義
在研究大量文獻的基礎上豐富完善作業(yè)設計的理論原則,立足于學生主體性、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校本作業(yè)的編制與運用。在此基礎上對筆者所在學校進行研究,為校本作業(yè)的開發(fā)利用提供有益的支撐,落實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推進新課程改革的實施。
2、本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
通過設計英語校本作業(yè),實現(xiàn)對英語作業(yè)質量的控制,增強作業(yè)的針對性,提高作業(yè)的有效性,促進學生英語學習的發(fā)展。它的研究價值就在于通過英語校本作業(yè)的設計,將課堂教學三維目標延伸和繼續(xù),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學生的潛能,實現(xiàn)由依賴學習向獨立學習、自主學習的過渡。
分析:研究的意義中,理論意義中“為校本作業(yè)的利用開發(fā)提供有益的支撐”,顯然這是實踐意義,而不是研究成果為教育理論提供了哪些參考和借鑒。實踐意義寫得尚可。
(三)研究內容
(1)組織調查問卷,進行生源分析。筆者所在的學校是一所有著近60年辦學歷史的老校,是自治區(qū)級示范性高中。地處某市,學生多數(shù)是農(nóng)民及進城務工人員家庭的子女,生源素質參差不齊,特別是英語程度差異很大,生源并不是太好。課題先對學生、校本作業(yè)的相關問題進行調查,然后統(tǒng)計分析,提出調查報告。
(2)依據(jù)《英語課程標準》,擬訂校本作業(yè)設計的原則。解讀《英語課程標準》,擬訂校本作業(yè)設計的原則,本著適用性、有效性、獨立性、可操作性的原則,編制校本作業(yè)范本。
(3)對校本作業(yè)編制的題型、時長、題量、難度、區(qū)分度進行調查,確定適合本校學生實際作業(yè)的量與質的掌控。
(4)細化知識目標,編制出適合本校學生實際的校本作業(yè)。立足于學生的主體性,同時增強作業(yè)的趣味性,降低機械性。
(5)依托校園網(wǎng)絡,建立以教研組為單位的校園網(wǎng)絡平臺,完善校本作業(yè)等數(shù)據(jù)庫,做到資源共享,逐年完善,最后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英語校本作業(yè),編制成冊,供學生使用。
分析:研究內容的表達顯然是研究采取的措施,第一個內容“組織調查問卷,進行生源分析”不是研究內容的表達方式,而且這一段的最后一句“先對學生、校本作業(yè)的相關問題進行調查”寫得有問題。因為是在寫研究報告,顯然研究已經(jīng)做完了,而作者在寫問卷的時候仍不能高度地概括到底調查的內容是什么,是現(xiàn)行英語校本作業(yè)的問題調查,還是學生對現(xiàn)行英語校本作業(yè)認識的調查?作者并沒有說清楚。第二個內容“依據(jù)《英語課程標準》,擬訂校本作業(yè)設計的原則”直接寫成“高中英語校本作業(yè)設計的原則”即可。第三、第四個內容是研究中的措施,而不是研究內容。第五個內容從題目看,本研究要研究的內容應該是如何設計這些作業(yè),所以“完善校本作業(yè)數(shù)據(jù)庫”“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英語校本作業(yè)”,這些是設計的結果,而不是研究內容。整體上看研究內容這一部分寫得不好。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獻研究法、行動研究法、問卷調查法、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法、質的研究等方法。
1、文獻研究法
主要是通過收集、查閱、整理相關文獻,了解國內外對作業(yè)設計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借鑒各方面有關作業(yè)設計的原則、方法,為設計校本作業(yè)尋找理論支持與實踐依據(jù)。
2、行動研究法
主要通過學習,對筆者所在學校的學生狀況進行調研、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校本作業(yè)的設計理念并付諸實施,跟蹤校本作業(yè)實施過程。
3、問卷調查法
本研究擬訂要完成至少兩次調查問卷,第一次是發(fā)放調查問卷,了解學生在開學初階段的英語基礎等方面的情況,作為制定編制校本作業(yè)原則的依據(jù);第二次是根據(jù)作業(yè)或試卷題型、題量、難度、時長、區(qū)分度的調查,確定作業(yè)和試題質與量的掌控。
4、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法
主要是根據(jù)調查問卷的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得出結論,及時調整校本作業(yè)設計的方式方法。
5、質的研究
是與其他研究方法相結合的一種方法,采用多種方法收集各種豐富的相關研究資料;不對研究進行假設,而是將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歸納,從中尋找相關性。
因此,本課題研究不設對照班,不對研究結果進行假設。研究主要是通過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通過與學生接觸交流過程中,盡可能多地收集與校本作業(yè)有關的信息資料作為研究資料,并對資料進行歸納分析,從而得出結論。
分析:整體上看,書寫格式比較規(guī)范,文獻研究法、行動研究法、問卷調查法是規(guī)范的研究方法的名稱,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法并不是研究方法。從教育研究的一般方法論的角度來分類,可分為質的研究和量的研究兩大類型,所以質的研究并不是具體的研究方法。因此,第四、第五個內容可以刪除。此外,在對研究方法使用的描述中,行動研究法的描述明顯不符合行動研究法的特征,則行動研究法這一段也應該刪除。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步驟
1、研究思路
(1)遵循因材施教、因人而練的原則。根據(jù)學生學習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知識結構、思維能力等方面的情況,給不同程度的學生提供不同層次、類型豐富的校本作業(yè)。
(2)使作業(yè)練習與英語教學有機結合起來。
分析:這種表達方式寫的是研究的原則和手段,而不是研究的思路,建議將研究思路直接刪除。
2、研究過程
第一階段:課題前期準備階段(20xx年5月—20xx年7月)
(1)課題申請立項。
(2)明確課題研究的目標,在充分醞釀的基礎上制定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3)組織調查問卷進行生源分析,研讀《英語課程標準》,擬訂校本作業(yè)設計的原則。
在課題準備階段,通過調查分析高中英語作業(yè)的現(xiàn)狀,主要問題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
(1)傳統(tǒng)的英語作業(yè)內容、形式單一,缺乏靈活性和應用性。
(2)傳統(tǒng)的英語作業(yè)忽略學生的差異,缺乏層次和個性化設置。
(3)傳統(tǒng)的英語作業(yè)評價注重呈現(xiàn)結果,缺乏對過程的監(jiān)控把握。
不難發(fā)現(xiàn),英語作業(yè)大多停留在較為傳統(tǒng)的抄寫、背誦、套用語法練習等內容上,學生對作業(yè)不感興趣,直接影響了學習成績的提高,影響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在此基礎上,確定校本作業(yè)設計的原則為實用性、有效性、獨立性、可操作性。
第二階段:課題實施階段(20xx年8月—20xx年12月)
(1)在理論指導下具體實施課題研究方案,并在實踐中不斷充實修改方案。
(2)校本作業(yè)實施情況調查,完成校本作業(yè)設計。
(3)做好課題研究資料的整理。
新課程理念下,英語校本作業(yè)既要注意設計層次化和形式多樣化,又要體現(xiàn)典型性、示范性和啟發(fā)性。在實際操作中,主要嘗試了以下幾種校本作業(yè)模式:
(1)書面作業(yè)。形式有回答問題,寫隨筆、論文、觀察報告、評論、調查報告等。以寫作為例,新課程標準對學生的英語寫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平常的教學中時刻滲透寫作教學,可以布置一些小而精的寫作練習。例如對同一個話題,讓學生選擇仿寫、縮寫、擴寫、改寫,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對那些地道的精彩的表達進行表揚,在班上宣讀,在墻報上刊出,或指導學生向報紙雜志投稿。這樣不但鼓舞了學生,而且鞏固了本單元所學內容,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寫作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我還讓學生摘抄一些英語諺語、優(yōu)美的文章,為寫作積累素材;通過寫讀后感的形式,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2)口頭作業(yè)。當學生學完了一篇對話或課文后,根據(jù)內容,從模仿朗讀,和同學合作分角色朗讀,自編類似的對話表演,到復述等等。在錄音的過程中學生的語感、語調,聽說的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學生從模仿到話題的演講,或是學唱自己喜愛的英語歌曲。這樣通過有聲作業(yè),減輕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而且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3)實踐性作業(yè)!吨行W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具有實踐性的英語家庭作業(yè)不僅有利于開發(fā)學生的智力,而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多元認知能力,可根據(jù)教學內容布置學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儆⒄Z手抄小報。如教完必修三第二單元《Healthy Eating》時,要求學生根據(jù)各自喜歡的飲食主題為小組,搜集關于健康的種種資料,讓學生了解哪些是Energy-giving food,哪些是Body-building food,哪些是Protective food,然后制作手抄報,在全班舉辦健康飲食為主題的手抄報比賽。再如教完《Healthy Eating》時,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設計平衡食譜,比如身體偏胖的、老年人、兒童等。這樣的作業(yè),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合作能力,還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
②編寫英文報紙。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還可以在一些節(jié)日里布置3—4人一組編英語報。如教師節(jié),或是植樹節(jié),讓學生們根據(jù)主題設計版面,編排內容。他們分別從網(wǎng)上、課外書上查找資料,盡量讓自己的報紙美觀而充實。這樣在編報的過程中,既豐富了課外知識,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和綜合能力。
③制作英文海報。
、芊e累單詞卡片。一個學期下來,學生們接觸的單詞也有四五百個,還有很多的句型,如何才能較好地掌握呢?分類制作卡片不失為是一個較好的方法。在卡片上可以將單詞進行不同的歸類,如根據(jù)類別,分為交通工具、天體類、國家類等等,也可以根據(jù)詞性,分為后加不定式的動詞、后加動名詞的動詞、介詞等等,也可以將句型加以歸類,表示邀請、電話用語等等。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加以鞏固,更能培養(yǎng)學生歸納和整理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⑤閱讀作業(yè)。在閱讀作業(yè)方面,我要求學生平時要多閱讀課外報刊、雜志上的文章,比如《21世紀報英文報》《學英語》《英語輔導報》《英語周報》等,在閱讀課外報刊內容時做好筆記,摘抄精彩的語句、語段或整篇文章,也可以寫出自己對這篇文章的閱讀體會和看法。
、薹謱哟巫鳂I(yè)。根據(jù)學生的基礎水平和學習能力,將學生分為學優(yōu)生、中等生、學困生三個層次。根據(jù)學生的三個層次,作業(yè)一般分為A、B、C三個檔次,即基礎題、中檔題和提高題。要求學困生必須完成基礎題,有能力的可以再做中檔題;中等生基礎題、中檔題必做,努力做提高題;學優(yōu)生三種題型都必須完成。
、咦灾餍妥鳂I(yè)。考慮到個人作業(yè)、小組合作業(yè)和全班作業(yè)的結合,可以布置一些自主型作業(yè)。我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學習思路,收集與新課有關的資料,自己出測試卷,交換做、交換批閱等。這類作業(yè)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學習態(tài)度和創(chuàng)新精神。
、嗳の缎宰鳂I(yè)。興趣是學好英語的必備條件,所以校本作業(yè)的設計要有趣味性,要新穎。為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可以布置觀看英語節(jié)目、學唱英文歌、聽英文故事,或收集一些英文商標或童話故事人物等,還可以把學過的課文與對話改編成短劇進行表演(課本劇)等。
在20xx年11月我校英語活動月中,安排了電影配音活動。在準備的一個月里,我看到孩子們從下載原聲電影,挑選有趣的片段,到打印臺詞,糾正發(fā)音,模仿聲調。他們的每一點努力我都看在眼里,每一點進步我都記在心上,之后的表演對每一位同學都是震撼!這個活動之后,很多學生都說希望經(jīng)常有這樣的“特別的作業(yè)”,體驗到學英語的精彩。
通過以上幾種校本作業(yè)的嘗試,我發(fā)現(xiàn)在布置英語校本作業(yè)時,若能考慮把作業(yè)作為一種延伸性學習,尋求作業(yè)形式的多樣性,調動學生學英語的興趣,而不是使學生把作業(yè)當作一件苦差事,這種校本作業(yè)一定能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參與的主動性,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
第三階段:課題總結、結題階段(20xx年1月—20xx年5月)
按研究方案進行總結、整理資料,撰寫研究報告、論文等。
此階段,我對課題實施過程中的資料進行了收集、總結,撰寫了論文《優(yōu)化英語作業(yè),提高英語學習質量》(發(fā)表在期刊《中學生英語》第6期)和《新課標下高中校本英語作業(yè)的模式與實踐》,撰寫了課題結題報告。
分析:研究內容敘述過于詳細,將很多應該整理之后放在研究成果部分的內容放在了研究過程中,這是本報告最大的問題,當然,錯誤地將研究過程寫得詳細也是中小學老師在撰寫研究報告時常犯的錯誤。研究報告中研究過程的數(shù)字寫書建議不超過半頁A4紙。研究者需將研究過程中與研究內容密切相關的有價值的信息整理后在研究成果中呈現(xiàn)。比如本報告中的7種校本作業(yè)的形式,就可以成為本研究的研究成果。
四、研究結果與成效
經(jīng)過一年的努力,我的英語校本作業(yè)設計已初顯特色,學生在英語學習上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課題研究效果顯著。
1、探索出了一套在新課改理念要求下,符合我校學生實際的校本作業(yè)新模式
例如書面作業(yè),口頭作業(yè),實踐類作業(yè)(可以是采訪、微調查,編寫英文報紙、英語手抄小報,積累單詞卡等),閱讀型作業(yè),分層次作業(yè),自主性作業(yè),趣味性作業(yè)。
分析:“探索出了……”表達方式是錯誤的,研究的成果就是他所說的校本作業(yè)的新模式,顯然這里用“模式”并不好,應該改為“形式”,其后列舉了7種新的校本作業(yè)的形式,但是并沒有展開說,回顧前文,作者將介紹7種形式作業(yè)的話寫在了研究過程中,這明顯是錯誤的。
2、編寫一系列校本作業(yè)范本
在小課題任務的引領下,立足我校學生學情,本著適用性、有效性、獨立性、可操作性的原則,編寫了一系列校本作業(yè)范本,包括高中英語語法專項訓練,校本作業(yè)系列一——高考必背單詞、短語,校本作業(yè)系列二——高考必背優(yōu)秀范文50篇,校本作業(yè)系列三——完形填空50篇,校本作業(yè)系列四——閱讀理解50篇,校本作業(yè)系列五——七選五50篇,校本作業(yè)系列六——語法填空50篇,校本作業(yè)系列七——短文改錯50篇,校本作業(yè)系列八——綜合訓練25套。
分析:“編寫了一系列校本作業(yè)范本”明顯不是研究的主要成果,而是過程中出現(xiàn)的文本,這文本是研究的工具,研究者設計出來這一套文本出來是有效的,或者研究者論證的設計這一套文本的方法才是研究的成果,文本本身并不是研究的成果。所以這一段可以刪除。
3、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校本作業(yè)形式多變,學生不再為了完成千篇一律的作業(yè)而應付了事,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有了大大的提升。
4、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和綜合實踐能力
通過以小組為單位,搜集資料,整合資源的過程激發(fā)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既能較高質量地完成小組分配的任務,還鍛煉了口語交際能力。
5、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因為具體操作的分層作業(yè)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學生愿意在課堂上學到更多的知識以促進自身校本作業(yè)任務的完成。
6、提高了自身業(yè)務能力及創(chuàng)新精神
有了小課題任務的引導,我掌握了更新的教學理念,不斷地向骨干教師學習,自身的實踐性知識得到了較快的積累。課題中期檢查,我代表我校進行交流匯報;撰寫了論文《新課標下高中校本英語作業(yè)的模式與實踐》《優(yōu)化英語作業(yè),提高英語學習質量》(發(fā)表在期刊《中學生英語》);在D市“我講我的課題研究故事”演講比賽中獲全市一等獎;編寫了高中英語語法專項訓練,高考必背單詞、短語,高考必背優(yōu)秀范文50篇,閱讀、完形、短文改錯、語法填空等9本高中英語校本作業(yè)。
分析:第三到第六項談的是“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團隊協(xié)作精神和綜合探索實踐能力”“提高了課堂質量”“提高了自身業(yè)務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顯然,這些內容都是本研究給學生、教師等帶來的變化,至多稱之為研究所產(chǎn)生的效果,而非研究的成果。研究成果應結合研究設計中的研究內容來撰寫。例如,題目是“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的指導方法研究”,則研究的成果就應該是指導方法,而不是通過指導學生給學生帶來的成績提高。
五、課題研究的反思
1、校本作業(yè)中不能只注意應試能力的培養(yǎng),而忽視了發(fā)展學生個體和綜合能力的提高,除了書面形式之外,還有聽、讀、說、合作、探究、實踐能力。
2、要注意有效性和實用性,要針對本班級學生的英語實際水平來制定有特色又顧及學生個體差異的長遠作業(yè)目標和短期作業(yè)目標。作業(yè)一定“求質而不求量”,精選材料而不是“拿來主義”。
3、要注意難易程度和可操作性。要找出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之間的最佳結合點,選擇任務的類型要緊扣各單元的語言知識和話題。另外,任務的難易程度也要嚴格控制。
4、評價要人性化、多元化,不能只注重結果,忽視過程,缺乏激勵。
分析:課題研究的反思不是研究報告的必要項目,可以不寫,建議刪除。
六、研究存在的問題和今后的研究設想
通過一年的實踐,我在課題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還有許多問題需要今后繼續(xù)努力:
(1)對校本作業(yè)的研究所涉及的范圍比較廣,但現(xiàn)階段還只是經(jīng)驗的積累與總結,還沒有上升到推廣實施的高度。而且研究的內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在很多方面都有待于繼續(xù)進行更深的研究。
(2)無法做到對所有學生都個別對待,不能保證每一個學生、每一天都能拿到最適合自己的作業(yè)。
(3)學生無法做到人手一臺電腦,而且時間緊張,一些需要上網(wǎng)操作的實踐操作性作業(yè)和擴展性作業(yè)的實施有難度。
(4)本人自身的理論水平還有待于提高,只有更好、更及時地學習到更新、更先進的教學理論才能更好、更科學地開展教研工作。
但是隨著問題的出現(xiàn),我也會不斷改進教學觀念,使我的英語教學更加卓有成效,真正成為一名“精心教、用心悟、搞創(chuàng)新、有特色”英語教師。通過“高中英語校本作業(yè)的設計與研究”這個課題的實施、推廣,讓每個學生都能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興趣,讓我的課題立足于學生,服務于學生,引導學生在實踐中自主體驗,在實踐中自主探究,在實踐中自主發(fā)展,快樂地學英語、用英語。
分析:研究存在的問題和今后研究的設想明顯是工作報告的模式,類似于“工作存在的問題和今后工作的設想”。在研究報告中,此處應該寫研究結論,上述內容可修改為研究結論中對研究缺陷的探討,最后一段表態(tài)式發(fā)言是不適合研究報告的。
七、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給教師的建議》,蘇霍姆林斯基、
[3]孔雁虹、新課改下英語作業(yè)的再反思[J]、中學生英語、20xx(11)、
[4]史云波、高中英語自主作業(yè)設計探討[J]、中學生英語、20xx(4)、
[5]程傳偉、重視英語作業(yè)設計,提高英語教學效果[J]、學科建設,20xx(10)、
[6]溫紫綸、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英語作業(yè)現(xiàn)狀分析與改進策略[J]、英語教師、20xx(09)、
[7]余文森,吳剛平、新課程的深化與反思[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
[8]石培軍、新課程理念下的作業(yè)設計[J]、教育藝術、20xx(10)
[9]錢宇、初中英語作業(yè)設計的研究與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xx、
課題研究報告11
一、 問題的提出
“事實學習”課型是自然學科的重要基礎課。其教學的中心內容是指導學生認識自然的事實,包括認識事物的名稱、個體的顯著特征、認識事物和現(xiàn)象變化的結果、過程。其典型課例有《生活中的靜電現(xiàn)象》、《空氣》、《巖石》、《銅、鐵、鋁》等。在“事實學習”課型中,包含許多基本的科學知識,強調對事物描述的準確、對事物性質的理解、對特征或變化結果的認識。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過分看重學生是否掌握了全部的知識,是否記住了事物的特征或變化的結果,而忽視調查、觀察、設計、實驗、收集數(shù)據(jù)、探討等活動。教師也往往容易滿足于學生規(guī)規(guī)矩矩地學,老老實實地記、聽,以致相當多的學生對自然學科不感興趣,甚至厭惡。要改變這種現(xiàn)狀,就必須改變聽、讀、學、記的教學方法,改變以知識為重點的教學,運用探究的方法實施“事實學習”課型的學習。
二、 探究為中心實施“事實學習”課型教學的理論依據(jù)
。ㄒ唬┨骄拷虒W能有效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多種多樣的,但主要受學習的目的性、學習的成就感、學習中的交往和認識興趣四個因素的影響。其中,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最主要的內部動力。依據(jù)起因不同,興趣可以分為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因此,堅持興趣在教學中的作用,就要求自然教學中加強動手“做”科學和體驗探究過程,強調運用探究為中心的方法進行科學教育。
(二)探究教學有充分的理論研究基礎
“事實學習”課型教學中,認識的物體和現(xiàn)象都緊密聯(lián)系著學生周圍的`生活。例如青蛙、水、空氣、銅、鐵、鋁、螞蟻、根、葉、四季的的特征等事物和現(xiàn)象,學生經(jīng)常接觸到而且十分感興趣。因此,要將這些興趣穩(wěn)固下來,成為學生深入研究科學的內驅力,就必須通過以探究為中心,實施“事實學習”課型的教學。
三、 以探究為中心實施“事實學習”課型教學的教學目標
以探究為中心實施“事實學習”課型教學的教學目標框架是以自然事實和現(xiàn)象的知識為載體,以探究過程的操作和體驗為途徑,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
1.讓學生充分體驗對自然事實探究的過程和樂趣,形成對科學探究的強烈興趣和好學求知的欲望,形成認真細致、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培養(yǎng)勇于探究、不斷創(chuàng)新的精神,形成科學的世界觀。
2.培養(yǎng)學生具有對簡單的自然事物和現(xiàn)象進行分析、綜合的能力,初步具有科學探究的能力,了解探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3.認識自然事實的形態(tài)、構造、性質、變化。
四、教學策略
。ㄒ唬┚倪x擇教學材料的策略
材料是探究的基礎,要設計以探究為中心的教學過程,首先必須精心選擇、準備有結構的材料。所謂材料的結構性是指材料與所要進行的探究活動有密切的聯(lián)系,學生通過對材料的擺弄能揭示自然事實的性質和特征,體現(xiàn)探究過程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例如《電磁鐵(一)》的教學,一位教師選用三套不同的制作電磁鐵線圈的材料:
、 用較細的漆包線(沿海版自然教材配套實驗材料);
、谑褂弥睆0.6毫米的裸銅線;
、 使用帶絕緣塑料的電話線。教師把三套材料分別用于三個班的教學,其結果是:使用①②套材料,學生制作電磁鐵的時間占用約20分鐘,探究其性質的時間卻只有短短的幾分鐘,而且制作的電磁鐵效果也不理想。使用第三套材料制作線圈,僅花不到5分鐘的時間,留給學生用于探究其性質的時間充裕,探究的氣氛熱烈,而且實驗效果明顯,有助于學生發(fā)現(xiàn)電磁鐵的性質。有此可見,第三套材料體現(xiàn)了材料的結構性和合理性,適合學生的探究。
。ǘ┲笇骄康牟呗
以探究為中心實施“事實學習”課型教學中,要求給學生一個靈活、自由的空間讓其充分探究,但也不能放任自流、任其發(fā)展。有經(jīng)驗的老師總是密切觀察學生的探究活動,從中發(fā)現(xiàn)學生探究過程遇到的困難,適時給予精心啟發(fā)、有效指導。
1.精心誘導,激發(fā)探索的動機
教育心理學認為:需要指向某一具體對象,產(chǎn)生達到目的的欲望時就形成了探索的動機。因此,利用矛盾懸念或趣味活動讓學生置身于一種探索問題的活動中,可以有效激起學生探索的興趣,形成探索的動機。例如在教學《葉子》一課,學生對幾乎每天都能見到的樹葉非常熟悉,看起來似乎沒有什么能吸引學生。然而,知識的興趣并不是一下就能看到的,其源泉是藏在深處的。教師可以布置孩子們課前收集校園的各種樹葉,上課時通過“給樹葉找媽媽”的游戲,就可以把孩子們的興趣吸引到葉子的不同形狀上來,并引導學生說出各自的理由。通過老師的精心誘導,孩子們了解、探索、思考的欲望隨之就被激發(fā)起來了。
2.指導掌握科學的探究方法
社會資訊和信息技術發(fā)展,使人們越來越感到掌握學習的方法比掌握知識更重要,良好的方法使人們更能發(fā)揮自身的潛力。而在科學研究中,評價人的科學素質高低的標準應該是能否提出新的問題和提出解決問題的新方法。因此,擔負科學啟蒙教育任務的自然課,必須滲透科學的思維方法和淺顯的科學研究方法的教育。其中包括:
、 分析與綜合的方法。研究某一自然事物時,一般可以先整體了解,然后將整體分成多個組成部分進行探究,最后再綜合認識,即按整體à部分à整體的過程分析綜合學習。例如《魚》的教學,可以先讓學生收集有關魚類的資料、圖片,在課前讓學生閱讀有關資料。課堂上讓學生觀察魚身體的組成,提出疑問,設計實驗,對魚各部分器官的作用進行探究認識,總結出魚類的共同特征。最后可以將自己探究的結論和收集的材料匯編、裝訂成為資料保存。
、 比較與分類的方法。例如《各種各樣的根》一課中認識直根與須根,可以通過比較,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再分類。
③ 觀察與實驗的方法。例如用按順序的方法、對比的方法觀察,用對比或模擬的方法實驗等。另外,還應滲透數(shù)學分析、抽象與概括等探究的方法的運用。
3、恰當?shù)脑u價
每一個探究活動,都是學生積極學習的具體體現(xiàn)。對探究活動的評價應遵循兩個原則
、俦Wo積極性原則。對學生參與的態(tài)度、情感和成果予以充分的肯定,倡導堅持不懈、實事求是的探索精神。
、 重過程評價的原則。不簡單以成果、結論肯定或否定每一個探索者。過程的體驗、過程的實施方法和操作是評價的重要取向。
課題研究報告12
本人針對自己的學生和課堂的實際做了一些前期的準備工作,并運用于實踐,但是通過這一段對學生的觀察,以及對資料的研究,對于目前的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只能把他們放在低坡度上,主要是基于學生的基礎來考慮的。因為學生的英語基礎比較差,通過分階段進行,設計階段的目標和主題,通過這段初級階段的'實踐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注重課堂氣氛
很多人都說自己的學生上課死氣沉沉,看人家那個班,教師振臂一呼,學生應者云集很是羨慕。其實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并非如此,我覺得最棒的課堂應該是讓學生始終沉浸在思考問題中。學生說:我們班上課就是抬頭看黑板,低頭做筆記,大家始終都在緊跟老師的思路,覺得這樣挺好,若只是幾個人一直在說,那叫起哄。我很贊同這種觀點。作為課堂的主導者,我們必須巧妙地制止這種不良現(xiàn)象的發(fā)生,同時花大心思在教學活動設計上,設計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問題,調動他們的思維,這樣也可以部分程度上解決上課走神兒的這一對學生普遍同時又讓我們很苦惱的問題。如今的課堂我們都太關注與模式,網(wǎng)絡技術,研究性學習等等,在追求時尚的同時,我們千萬別忘了根本——英語老師主要的任務還是讓學生喜歡英語。
二、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學基本功
很多時候,很多事情,我感覺做得已經(jīng)很好了,可是事實證明總是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所以我們要保持冷靜的頭腦,一顆平常心,多反思。每節(jié)課下來,讓自己滿意的時候很少,我覺得可以對照教案回頭侃侃自己的課堂設計到底實施了多少,每個環(huán)節(jié)效果怎么樣,學生的反映和預想的有什么反差。站位高些地去看這些問題,而不是像我以前那樣總是想這節(jié)課我沒講完內容等等之類沒太大意義的問題,多找找原因,下次注意以下;另外感覺板書設計像以前的事情,現(xiàn)在根本不怎么將之放在心上,對于我們青年教師,我必須要嚴格要求自己,現(xiàn)在是起步階段,該扎實的看家功夫還是得下心思努力去提高。
三、苦練內功
新課標要求以學生為主體,學生能多參與課堂,讓學生成為主角。在諸多公開課上,特別是青年教師的公開課上,我們都會看到很熱鬧的場面,教師也很激情,但總讓人感覺缺少點什么。這點結合我自己的課堂也很有感觸的,我很想自己能跟上時代的潮流,課堂上嘗試著注入新鮮的血液,讓學生喜歡自己的課堂,但很多時候感覺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原因在哪里,我曾經(jīng)迷茫過,后來我去聽了其他老師的課,發(fā)現(xiàn)她的課堂充滿著融洽的師生氛圍,教師和學生娓娓談心,學生歡欣鼓舞,在不知不覺中就領會了老師講課的內容,用蘇霍姆林斯基的話來說這是教師上課的一種境界——老師只有具備深刻的知識,才能使他注意力集中在學生的腦力勞動中而不是教材內容上。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得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為教育過程真正的能手,藝術家和詩人。
以上是我在開展這個課題過程中的一些感受,我覺得正是這些的感受在不斷的支持著前進。我有理由相信前景會越來越好的。
課題研究報告13
挖掘蘭亭集會背后的價值
——蘭亭集會的藝術價值與歷史價值的研究
執(zhí)筆人:高二四班徐濤
組長:徐濤副組長:姚臻
組員:周全朱賢峰樊亦誠羅礽宇宋怡菁吳怡沁
小組分工:
組長:徐濤全面負責課題研究,結題報告與匯報。
組員:姚臻負責研究蘭亭集會的文學價值分析,演示文稿準備。
周全負責收集蘭亭集會的歷史價值分析。
樊亦誠負責研究蘭亭集會的書法價值分析。
宋怡菁收集與文學書法有關的資料。
羅礽宇收集與歷史相關的資料。
朱賢峰路線制定,篩選匯總資料。
吳怡沁攝影與照片整理。
課題目的
激發(fā)小組成員對于書法藝術的喜愛,提高人文修養(yǎng),體會魏晉時代人們的獨特處世智慧與態(tài)度。
課題內容
紹興之于中國是具有獨特意義與地位的。中國歷史上,估計地名與年號相同的情況也就只有紹興了。但是,南宋,并非真正能使紹興有如此地位的年代。除去近代以魯迅為首的一批紹興文人,真正讓紹興出名的,無疑是公元353年春天的這場集會。
蘭亭集會的意義,在我們小組研究看來,主要有兩大方面。
首先,自然是其藝術價值。這里要重點研究的是《蘭亭集序》。我們先寬泛的把文學列入藝術范疇。我們從書法和文學角度研究《蘭亭集序》,進而發(fā)現(xiàn)其價值。
其次,由蘭亭集會的形式與內容角度,我們研究它的歷史價值,試圖從這次集會當中挖掘出足夠反映“魏晉風骨”的內涵,體會它的歷史價值。
研究方法
我們小組的課題屬人文類,在實地考察的基礎上需要大量的文字資料作為背景與支持。
正文
瘦玉蕭蕭,竹徑通幽。蘭亭墨香整整飄散了近七百年仍未淡去。
《蘭亭集序》的開篇就把這次集會的大致情況交代的很清楚: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山陰會稽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社會名流悉聚于會稽山下的蘭亭,包括王羲之兒子在內四十多人。如此一場風雅的聚會自然是值得研究研究的。
本小組從藝術價值與歷史價值兩個角度入手研究。
一、藝術價值
這里,我們將文學納入藝術的范圍。藝術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書法與文學兩個方面。
1、書法
《蘭亭集序》全文共28行,324字。整體上看來,體現(xiàn)了王羲之作品的一貫的俊朗飄逸的風格。
從細節(jié)上說,字形力度、態(tài)勢的變化是書法作品美的體現(xiàn)。
舉一處典型的,“少”與“長”、“左”與“右”,上下存在鮮明的粗細對比,體現(xiàn)了力量與形態(tài)的變化。
而王羲之的出神入化的筆法不僅表現(xiàn)在異字異構上,更突出的是表現(xiàn)在了重字的.變化。這里還是舉一例典型的字:之。全文共出現(xiàn)了20個“之”字,卻各具形態(tài),無一雷同。或是莊重有力,或是落落大方,或是寫意瀟灑。這都體現(xiàn)出了蘊含極深的藝術美感。
從整體上來看,還可以看出其節(jié)奏的變化。
王羲之是在微醉的狀況下一氣呵成了這篇作品,通篇觀賞,你會發(fā)現(xiàn),整副作品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剛開始時,用筆工整,形同楷書,節(jié)奏比較舒緩;數(shù)行之后,逐漸向行書過度,行楷結合,節(jié)奏發(fā)生了變化;作品的中后段,運筆自由變化,行書瀟灑的特點得以體現(xiàn),字形搖曳生動,節(jié)奏加快。
明末“華亭派”代表人物董其昌曾這樣評價:“右軍《蘭亭敘》(注:《蘭亭集序》又稱《蘭亭序》、《蘭亭敘》,這里尊重原文。),章法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帶而生,或小或大,隨手所如,皆入法則,所以為神品也!比绱烁叩脑u價,無怪乎后世將《蘭亭集序》奉為“天下第一行書”,成為書法愛好者相繼臨摹的范本。而王羲之的筆法更是被廣大書法愛好者奉為初學守則。
帝王們更是對《蘭亭集序》十分喜愛。
南梁武帝蕭衍在《古今書人優(yōu)劣評》中這樣評價王羲之書法:“王羲之字勢雄逸,如龍?zhí)扉T,虎臥鳳闕,故歷代寶之,永以為訓!痹谔m亭內有塊石碑,正面是康熙帝的臨摹作品,反面是乾隆帝即興寫的七言絕句,無不體現(xiàn)出對《蘭亭集序》的十足喜愛。
但是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蘭亭集序》,多數(shù)是所謂的《神龍本蘭亭》,現(xiàn)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館。這個版本是唐代書法篆刻家馮承素的版本,而真跡早已隨唐太宗陪葬昭陵。相傳,王羲之將《蘭亭集序》視為傳家寶,代代相傳。一直到王家的七世孫智永手上?墒侵怯啦恢獮楹纬黾遥譄o子嗣,就將真跡傳給了弟子辯才和尚。到了唐初,李世民在民間大量收集王羲之的書法珍寶,經(jīng)常臨習!短m亭集序》也就在這時到了李世民之手。這樣的一個故事,又給《蘭亭集序》蒙上了傳奇色彩。
但不管怎么樣,《蘭亭集序》的意義是重大的,影響是深遠的。它標志了中國書法藝術在魏晉時期的成熟,開創(chuàng)了一代新的書法風格,推動了書法藝術的發(fā)展。
2、文學
這點,在語文課上我們在郝老師的引導下有較為細致深入的研究。
我們被《蘭亭集序》的書法價值影響到了對文字本身的認識。但是如果細看這篇序文,王羲之對于生死的感悟已經(jīng)有相當?shù)木辰缌恕?/p>
文人墨客、遷客騷人對于生死都有自己的認識。生,因人而異,死卻也互不相同。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說:“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标翱思以诩o念魯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時說:“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
魏晉是名士風流的時代。他們崇尚老莊,大談玄理,不務實際,思想虛無消極,對于死,無所謂,“一死生”“齊彭殤”。
王羲之不這么認為。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游目騁懷”,“極視聽之娛”。生,就應該如此曠達。
然,“俯仰一世”。不同人的活法是不同的!办o”者,“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躁”者,“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但,“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修短隨化,終期于盡”。事物的生與滅、樂與悲的轉化只是在倏忽之間。由此看來,生命是何等寶貴!“豈不痛哉!”
死不是一回事。“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王羲之說:不要讓生命從自己的指縫間流去。
“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果真如此。
二、歷史價值
王羲之寫行草,東床坦腹,足以見風流,并能折射出這一朝的風骨所在。這里所指的歷史價值事實上就是指“魏晉風骨”。
1、風流時代
研究“魏晉風骨”先從時代入手。
“魏晉風骨”產(chǎn)生于三國后,三國時期將角逐與競爭推向了高潮,然而老一輩英雄死后其后輩平庸,難成大業(yè)。于是蓄謀已久的司馬氏攛掇曹氏政權,最終一統(tǒng)天下,建立晉。可司馬氏后代卻也無大才,甚至有些愚蠢。典型如晉惠帝司馬衷,大臣向他匯報百姓無米可食他卻反問:“何不食肉糜?”。
正是這種政令不夠嚴明,政治話題不能亂說,甚至驕奢之風日益興盛的社會環(huán)境,催生了一批文人。他們寄情山水,感悟人生,吟風弄月,清談駁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與肉體的雙重自由解放。自由是他們的思維交集,碰擦火花。
那么誰處于風流上層呢?
2、誰足風流
有資格在晉代風流的人須具備以下要素:才華、相貌、智商。
才華不必多說,這是文人必須的素質,文人也有著不同高低層次的才華,他們也只能與和自己才華對等的人為伍,比他們更有才的人不接受他們,比他們稍遜色的人只能仰慕他們,這樣也就形成了各種小團體。
所謂的“以貌取人”是晉代的一個特點,相貌仿佛成了評判人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標準,左思和潘岳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至于智商,它包括了口才與思想。晉代人定義一個高人依據(jù)的是他的思想境界?诓艅t用于近代人崇尚的清談,類似辨論,以各種高深的玄學來試圖說服對方,晉代人將其視為是智者的比武(代表:支道林、殷浩)。如果辯思敏捷則會被人跟尊敬,反之則也會被人排斥在集體之外(代表:孔融、陳元芳)。
按照這個標準來篩選,我們能找出相當大量的符合標準的人,在東晉最搶眼的莫過于王謝世家。
3、何為風流
對詩(謝道韞)、清談(支道林)、飲酒(劉伶、阮籍)、會客、訪士
4、風流猶在
紹興受了晉代人世世代代的影響,至今仍有當年無拘無束的風骨。
重文化。紹興的文化氣息特別濃,對各文化古跡的保養(yǎng)也做到了不世俗不夸張保原貌保風格。王羲之故宅周圍的那個社區(qū)仍是古風猶存,彎彎繞繞的巷子阻隔了世俗的塵囂。
慢節(jié)奏。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就算是開在繁華旅游景點的商店也都在5:00就關了門,一次在一家小吃店留得晚了點,老板娘看時間到了也不催促我們趕緊離開,而是不緊不慢地半關上門,和女兒跳起了長繩。有一次我想買些特產(chǎn),問一家小店能否晚點關門,等我從別的地方回來了再買,老板也只是笑著搖搖手,仿佛毫不在意生意似的。紹興城小,車開的慢悠悠,更多的是很多三輪車夫。在游山的路上,?吹侥切├戏蚶掀奘掷,在霧氣繚繞的山間漫步著。
5、總結
魏晉風骨,時至今日,似乎很契合現(xiàn)代人的生活。現(xiàn)代人的生活提倡慢節(jié)奏,這點,對于習慣了快節(jié)奏的上海人來說是格格不入的。景區(qū)里腳步快的,多半是上海人。這種沿襲自六百年前的生活態(tài)度到現(xiàn)在看來是適應實際的。
就歷史而言,魏晉名士幾乎囊括了歷史上所有文人的性格特質,這是由社會風氣與背景決定的。蘭亭集會只是魏晉社會的一個縮影。如此風雅的集會只有在一個相對安定的時期才有可能上演。同樣,還需要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士,匹夫豎子,不能相與謀。蘭亭集會證明了魏晉風骨是時代的產(chǎn)物。
三、總結
歷史就是歷史,過去了就再也回不來。蘭亭前的三次朗誦以及曲水流觴都無法真正還原歷史的瞬間,反倒是畫虎類犬,全然是一副現(xiàn)代的滋味。七百年的歷史化作蘭亭竹林間飄散的墨香,久久縈繞于游人的身邊。
現(xiàn)在的蘭亭,和中國其他的歷史風景區(qū)一樣,游人如織,但會意者寥寥。匆匆腳步,頻頻閃光的相機,卻不愿意真正的停下腳步去欣賞風景背后的文化,這對于中國文化是種悲哀。
對于蘭亭,或是其他的歷史景區(qū),游客究竟該懷有一種怎樣的心態(tài)?
我覺得,感悟是第一位的。去之前,應該做足功課,有所目的。這點上,學校組織考察的目的是可取、正確的。比起拍下照片,多思考,多感悟可比一張紙有意義多了。
對于高二學生而言,還有另一份意義。這是我們高中生涯最后一次的外出考察活動,意義不言而喻。在挖掘塵封的歷史的過程中的每次微笑,今后你還會記得嗎?
課題研究報告14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與意義
主要闡述課題提出的背景、國內外研究的現(xiàn)狀、課題研究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和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二、課題研究的設計與過程
(一)課題研究的理論基礎。
1、課題的界定。對課題中的主要概念做出界定,對術語做出解釋。
2、理論假設。簡述課題研究的預期效果,即由于A達成了B。
3、研究依據(jù)。根據(jù)選擇的課題不同,可從理論依據(jù)、政策依據(jù)、實踐依據(jù)、現(xiàn)實需要等方面進行闡述。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課題研究要達到的具體目的,要研究解決哪些具體問題。包括育人目標和科研目標。
。ㄈ┱n題研究的內容。選擇從哪幾個方面的內容進行研究。
。ㄋ模┱n題研究的對象。說明選擇哪個年齡段的學生來進行研究。
(五)課題研究的方法。要根據(jù)課題特點選用恰當?shù)难芯糠椒ā?/p>
(六)課題研究的步驟。主要包括課題研究的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和總結階段。
。ㄆ撸┱n題研究的措施。主要說明為了做好課題研究要采取的具體措施。
三、課題研究的成果
。ㄒ唬├碚撔猿晒。通過該課題研究,研究者獲得了哪些對工作具有指導意義和具有推廣價值的新的理論認識。
。ǘ┎僮餍猿晒。在課題實施過程中總結提煉出的操作原則、操作方法和操作流程等。
。ㄈ┘夹g性成果。成果的呈現(xiàn)形式,如論文、專著、案例集等。
四、課題研究的效果
效果要和研究的目標相對應。以學生為研究對象的,首先應寫學生方面的效果;其次是科研方面的效果,包括干部和教師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教育觀念的轉變情況及能力和素質方面的提高情況;還有,如果在教育理論上有什么新探索,在實踐操作上有什么創(chuàng)新的模式,也應該寫在效果當中,要突出特色。
五、課題研究的結論與討論
(一)研究結論。這是對整個研究的總結,通常是理論假設驗證結果的表述。注意:文字要簡練概括;下結論要謹慎,避免結論概括化程度過大,小樣本或特殊樣本得到的結論不能推論到總體上;切忌主觀臆測,只交代結果,而不包括原因分析、探討與推測。
。ǘ┱n題討論。說明:應研究而由于其他原因未進行研究的問題;已進行研究但由于條件限制而未取得結果的問題;值得與同行商榷的問題;與本課題有關且有待于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六、參考文獻
指引用哪些材料和論述,應注明出處、作者、書刊名,甚至頁碼。
擴展閱讀:教育科研實驗課題研究報告的基本格式
教育科研實驗課題研究報告的基本格式
目前國內對課題研究報告的要求不盡一致,但綜合來看,一篇規(guī)范的.研究報告的格式主要包括如下一些內容:
一、標題部分
標題,又稱題目或篇名,是對研究報告內容的高度概括。一個好的標題,不僅在文字上要簡潔、明了,而且在內容是確切的,讀者通過題目就可以了解此項研究的問題是什么。一般標題字數(shù)不超過20個字。
署名,標題之下應是作者署名,不僅要標明作者,還要寫上工作單位,署名首先是標明作者是該項研究的責任者,其次是有利于學術交流。
二、摘要部分
摘要:又稱內容提要,是用最精煉的文字概括地反映出研究的重要內容,即研究的問題、被試的特征、所用的方法、研究的結果及由此得出的結論。一般中文摘要以300字以內為宜。摘要還用于編制索引與文摘,供其他研究人員查閱、檢索信息。
摘要雖然是放在研究報告的前面部分,但它往往是在研究報告稱文之后撰寫的。對摘要的要求是語言精煉,內容完整。
關鍵詞:關鍵詞較之摘要更為概括,通過35個詞來反映研究的內容,選擇恰當?shù)年P鍵詞,不僅有利于指導讀者閱讀,而且更為重要的是便于文獻檢索。關鍵詞一般選自標題,也有個別選擇摘要的。
課題研究報告15
如何幫助學困生從對英語的“厭學”轉化為“樂學”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在課堂上,我覺得部分學生上課很不專心,課后和他們交談,我發(fā)現(xiàn)他們想學英語,但是畏懼英語,覺得英語挺難學的,特別是課文單詞、句型的記憶,考試成績總是不理想,而對英語產(chǎn)生一定的厭學心理,導致出現(xiàn)了不良的學習現(xiàn)象,如:不按時交作業(yè)或寫作業(yè)不自覺,不愛背單詞、句子,上課無法靜下心來聽講?傊瑢W生缺乏學習英語的自覺性,在老師的監(jiān)督下被動的學習。
二、研究內容:
1.不喜歡學英語的學生問題出在哪里;
2.老師應該用怎樣的方式方法去和孩子溝通,讓他們樂于接受你的幫助;
3.如何幫助學生克服對英語的厭學心里,樹立只要肯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獲的上進心;
4.如何幫助學生掌握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
三、研究重點:
如何幫助這些對英語學習缺乏信心的孩子找回自信,幫助他們找出學會英語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課題應解決的問題:
1.幫孩子找回自己能學英語的自信,明白只要自己能自覺的想花時間去記憶單詞,就能學好英語;
2.因材施教地輔導學生,鼓勵孩子大膽的說英語,學英語,激發(fā)他們的英語學習熱情,喜歡學英語。
四、三個研究階段 :
第一階段: (一學期)研究起步階段:
通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表現(xiàn)和課后學生完成作業(yè)的自覺程度,對英語“厭學”者給予更多的關注并進行個別調查,了解學生學英語困難的原因。
第二階段(一學期):調查研究和分析實施階段
閱讀、查閱理論依據(jù)和一些成功的案例作為實踐的理論指導,對學英語有“厭學”情緒的學生的整體和個別的跟蹤調查、溝通,分析原因,對癥下藥,通過老師和家庭的多方面幫助,讓孩子找回學好英語的信心,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擺脫學不好英語的困境,達到研究的目的。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
五、研究方法 :
1.與學生溝通,交談,了解
2.學生自我總結,自我反省
3.跟蹤個別學生的日常學習行為,并加以輔導
六、具體實施過程:
通過這一半年的小課題研究,現(xiàn)在我就“如何幫助學生從對英語的‘厭學’轉化為‘樂學’談談我的做法和獲得的經(jīng)驗。
。ㄒ唬┩ㄟ^對學生的問卷調查和學生的溝通,我覺得造成學生對英語“厭學”的原因既有內在因素又有外在因素:
內在因素:
1、 有些學生認為英語沒有母語那么好學,學習起來比較吃力,再加上成績不理想,繼而喪失自信心,放棄學習英語。
2、在一些學生的心目中,對學好英語重要性認識模糊。他們開始往往是帶著新奇學習英語的,但好景不長,這種現(xiàn)象很快就每況愈下,厭煩心理就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逐漸生成了。
3、一部分學生由于沒有掌握好科學的學習方法,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效率很低。具體表現(xiàn)在:對單詞死記硬背;重抄寫,輕聽讀;課堂上小動作多,注意力難以集中;抄襲作業(yè)??由于“不會學”而導致“不愛學和不愿學”。
外在因素:
1.教師對“厭學”學生不恰當?shù)膽B(tài)度
教師不恰當?shù)膽B(tài)度是他們學習進步慢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師對學困生有偏見,很快就會引起他們強烈的反感。
2.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
學生有做不完的作業(yè),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去記憶或復習單詞和課文,更不用說看英語課外書去鞏固學過的單詞和句子了。
3.部分家長對子女關心不夠
有些家長整天忙,對其子女的學習不聞不問。因此,孩子們在家里可以隨心所欲地做任何事情,很快就對學習失去興趣。有些家長則是望子成龍,規(guī)定在家里必須學多長時間的英語,而學生在校的學習和聽課狀況,卻不過問。
。ǘ、采取的措施:
我在了解了學生對英語“厭學”的原因后,主要嘗試從以下幾方面去幫助和轉化他們:
1.重視感情投資,激發(fā)學習欲望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大教育家贊可夫說過:“教師之愛是兒童身心發(fā)展過程中一種最佳的營養(yǎng)劑!睂嵺`證明:教學過程是雙邊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師生關系直接制約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影響著學生的認識活動效率。教師熱愛尊重學生,對學生有信心和耐心,并賦以積極的引導;而學生對教師尊重、信任,能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因此,教師要重視感情投資,把自己真摯的愛傳遞給學生,用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學生產(chǎn)生不怕錯誤,敢于求異的良好學習心理。
2.維護差生自尊,及時鼓勵表揚
自尊心是一個人對自身的評價,對自身存在的價值和態(tài)度的體現(xiàn)。任何學生都有自尊心和榮譽感,每當自己在學習上取得點滴成績時,總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學困生更是如此。學困生由于羞怯心理,往往在課堂上不敢開口,因此,我對學困生從不大聲呵斥,而是具體深入地分析他們之所以差的原因,然后對癥下藥,循循善誘,在加強輔導的同時,根據(jù)學生的發(fā)展情況進行有彈性的鼓勵。在日常生活中,我盡可能細心留意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找準機會,給予表揚,讓學生切實感受到老師對他的了解和重視(教學隨筆《贊揚是一把自信的鑰匙》(附在后面)。在提問時盡可能多給予他們回答問題的機會,因為參與練習本身,對他們就是一個鼓勵。凡是學困生能回答的問題,就請他們回答,以培養(yǎng)他們的“成就感”,提高他們的自信心。當回答問題時,如果差生答對了,要給予夸獎,當然錯了也注意糾正,糾正時要面帶微笑加以啟發(fā)和引導,不要橫加指責或挖苦諷刺。這樣一段時間后,差生的參與意識大大增強,他們不再為答錯而緊張或難堪。
心理學家指出:小學生的學習行為發(fā)展,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教師的評價,稱贊和表揚是學生興趣的源泉,是引導學生前進不枯竭的動力。英語作為小學生認識世界的第二個語言工具,就更需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鼓勵支持求學者,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大膽自由的學習,使用英語。實踐證明:利用語言表揚、神情暗示、肢體示意等多種方法,給予學生以最大的鼓勵是行之有效的。
3.為學生尋找機會,讓他們獲得成功。
興趣的產(chǎn)生很大程度上源自學生的成功感。因此,在課堂上,老師要盡可能讓學困生說、讀、表演等。如在新授單詞之后,讓優(yōu)等生帶動其他學生。老師先叫優(yōu)等生個別操練,然后用開火車的.形式讓其他學困生也跟著讀,一方面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讓他們體現(xiàn)一下自身價值,讓他們有成就感。又如在操練句型時,老師利用舊句換新詞的方法,如句型I have??,只替換最后一個詞,學困生也會積極地來試一試,說得好,及時表揚,說得不太好,鼓勵他。其次,讓學生參與到英語游戲中。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他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比如:我在上Whats he /she doing?句型時,請一個學困生上臺做動作,其余學生猜Whats he doing?對猜對者和表演者均進行獎勵,學生覺得既簡單又有趣。如在聽寫之前,提前告訴他們所要聽寫的內容,讓他們做好準備,體驗成功的喜悅。
4.教給他們學習英語的方法。
正確的學習方法對學好英語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教學中,我利用課內外時間對學困生反復滲透、反復強調以下英語學習方法:(1)學會聽英語。教會學生既要養(yǎng)成聽英語錄音的習慣,又要養(yǎng)成聽教師與同伴說英語的習慣;(2)學會說英語。教會學生養(yǎng)成用響亮聲音大膽地說英語,而且要勤說多說英語,不斷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3)學會讀英語。教會學生養(yǎng)成大聲朗讀英語的習慣,努力做到語音正確,語調自然。同時,要讓學生認真模仿英語錄音,力求與錄音的語音語調一致;(4)學會交談。教會學生養(yǎng)成用英語互相交談的習慣,做到表情自然,舉止得體;(5)學會聽課。教會學生養(yǎng)成作好課堂筆記的習慣,養(yǎng)成大膽舉手發(fā)言。積極投入會話表演等活動的習慣;(6)學會復習。教會學生養(yǎng)成經(jīng)常復習所學的新詞、新句等英語知識的習慣;(7)教會學生計劃好在家英語學習的作息時間表。以上這些方法,學生即使掌握了,要真正做到保質保量的完成,更需要學生的自覺和堅持,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而老師也需要更多的關心、耐心和等待和家長的配合,直到學生能按英語學習方法的要求去做為止。
5.爭取家長的高度重視與配合
學生學好英語的另一個因素是家庭英語學習環(huán)境。讓家長必須明白:孩子在家進行鞏固所學英語知識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我的做法是:⑴讓家長在家監(jiān)督學生完成好每次作業(yè),每次聽讀的作業(yè)都要求簽字,證明在家聽讀了英語;蛘甙阉x的內容錄入磁帶,老師進行抽查,也可播放給學生聽,并進行評價。⑵與學困生的家長經(jīng)常保持聯(lián)系,及時交流孩子的學習情況,并提出指導性意見。
另外,老師還要注意兩點:A、重視意志培養(yǎng),保持學習興趣。學生雖然通過一時的努力獲得了成功,但愉悅過后還怕困難。這是學困生缺乏意志的突出表現(xiàn)尊重學困生,和他們達成心靈間的默契,耐心地為他們解惑,調動他們學習的興趣,用“自我獎勵”來強化他們的自尊心,把成功的信念變成志趣,推動他們自覺前進的意志,戰(zhàn)勝學英語時所遇到的困難。;B、教學中還要不斷提高知識復現(xiàn)率。我清楚地記得,有幾個學困生第一單元的單詞在我這里過關后,過了一段時間再默寫時,幾乎全忘了。后來,我想要是我過幾天就給他們復習一回,可
能就不是這個樣子了。
如上所述,幫助學困生學好英語的方法是靈活多樣的。教師在教學中要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幫助學困生提高他們學習成績。除此之外英語教師必須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廣泛吸取各種先進的教學方式來充實自己,做到常教常新,以便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保持和發(fā)展他們旺盛的求知欲。最終使他們重新回到正常生的行列。
幫助學困生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教師幫助他們卻很可能因此而負累, 然而他們的變化會慢慢發(fā)生, 這一點我們必須堅信, 盡管可能要經(jīng)過一段較長的時期。我們不能期望的他們學業(yè)會有戲劇性的變化,開始的時候他們的進步通常會比較緩慢。因此,教師在幫助學困生的時候應該有足夠的耐心, 采取積極肯定的態(tài)度、合乎情理的方法,相信這些學困生終究回跳出“困”字,取得一定的成功。
結束語
通過理論和個體的深入研究,我最大的收獲就是:多學習尊重學困生,和他們達成心靈間的默契,耐心地為他們解惑,調動他們學習的興趣,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孩子用“自我獎勵”來強化他們自己的自尊心,把成功的信念變成志趣,把學會知識變成讓自己快樂的源泉。
課題研究報告16
一、研究背景
《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的建議非常具有時代特征和深遠的社會意義。多年來,國內外對閱讀教學的研究著述甚多,主要圍繞教師“教”的行為,而涉及到小學生個性化閱讀行為的卻極少,也就是說忽視了學生的“閱讀實踐”的行為。我們之所以提出“小學生個性化閱讀的實踐與探索”這一課題,主要基于以下考慮:
一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F(xiàn)代化的實現(xiàn)有著很多因素,其中人的現(xiàn)代化是不可缺少的。當今時代已逐漸進入以人為本的時代,人的個性化、人性化再次成為當今時代的主題。時代的發(fā)展呼喚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原因有三:首先是學生的閱讀參與意識較之于過去更濃厚了;其次是今天學生的知識比之于過去要豐富得多、現(xiàn)代得多;再次是未來社會對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閱讀空間,學生除了掌握一般的閱讀技能技巧外,還必須要掌握閱讀的策略。
二是學大于教的需要!敖獭迸c“學”之間有著復雜的關系,在現(xiàn)有的課堂閱讀教學中,常常出現(xiàn)的是“教大于學”或者“教等于學”的現(xiàn)象,造成學生閱讀水平的低劣。根據(jù)“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新理念和“語文課程應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的要求,理想的課堂教學應當建立在“學大于教”的邏輯起點上,只有具備了學生個性化的閱讀行為,學生所學的知識才會超過教師所教的內容。
三是傳統(tǒng)教學的反思。中國的傳統(tǒng)教學思想,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不夠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僅僅把學生看作是教學的對象或客體,重教師而不重學生,重傳授而不重自學,重統(tǒng)一而不重多樣。閱讀現(xiàn)象千人一面,一樣的閱讀方法,一樣的閱讀感受,一樣的閱讀結果,甚至連考試的答案也一樣的標準,對個性差異的學生從沒考慮要去創(chuàng)造條件,或者去營造培植的土壤。這樣做會極大地抹殺學生能動的一面,又與當今課程改革的要求不相一致。
四是課程標準的需要。新頒布的《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在實施建議部分已經(jīng)明確提出了個性化閱讀的概念。不管是原教學大綱,還是現(xiàn)在的《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都把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終身閱讀的習慣、閱讀的方式、閱讀的品質,從而形成學生的個性化閱讀行為,為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課題界定
1.內涵揭示:個性,《現(xiàn)代漢語詞典》解釋為“在一定的社會條件和教育影響下形成的一個人比較固定的特性”。在心理學上指的是“一個人區(qū)別于他人的語言和行為方式,是一種個人特質”。在個性之后加上“化”,則構成了動詞,表示轉變某種性質或狀態(tài)。因此小學生個性化閱讀就是充分顧及每個學生的閱讀心理,以學生自己的閱讀、研讀為主,體現(xiàn)以學生為本的閱讀思想,所達到的不僅僅是感受和理解,還是有創(chuàng)造和有批判意識的閱讀實踐,形成可持續(xù)發(fā)展閱讀習慣的目的,并且使其得到長足發(fā)展的個性閱讀行為,所關注的是學生生存性的問題。
2.外延揭示:指在課內和課外閱讀過程中,讓學生自己閱讀文本、理解文本、把握文本、超越文本,使閱讀成為學生個性化的行為。
3.特點揭示:對于閱讀實踐活動而言,小學生個性化閱讀應該包含三個方面的特點,一是學生個體從書面材料獲取信息,并與非認知因素互為影響的活動;二是學生和作者平等的對話活動;三是一種探究性、創(chuàng)造性行為,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感受、理解、欣賞、評價和鑒定文本的過程?梢哉f個性化閱讀具有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體驗性、批判性四個基本特點,真正體現(xiàn)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
三、研究內容及方法
1.研究內容
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為5個子課題:①小學生個性化閱讀實施策略的研究;②小學生個性化閱讀教學模式的研究;③小學生個性化閱讀與表達運用關系的研究;④小學生個性化閱讀教師地位與素養(yǎng)的研究;⑤小學生個性化閱讀評價策略的研究。
2.研究方法
、傥墨I資料法;②調查研究法;③實驗研究法;④總結法。
四、研究過程
第一階段:從20xx年8月到20xx年1月為準備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是對課題進行整體設計,構建實驗研究的基本框架,為課題實驗做好充分的準備。
①組建課題組,建立課題研究班子,健全研究制度,培訓實驗研究人員。
②查閱文獻資料,從理論上搞清課題的界定,并尋找課題實驗的理論依據(jù)。
、壑贫▽嶒炑芯糠桨,明確研究目標、內容、方法和步驟。
、苷撟C實驗研究方案,聘請有關專家、顧問進行課題論證,修訂完善實驗研究方案。
、葸M一步完善研究條件,深入調查研究對象,收集整理有關信息資料。
第二階段:從20xx年2月到20xx年6月為實施階段。這一階段主要是抓實驗工作的全面開展,并逐步推進。
、僬匍_開題論證會,進行全面的宣傳、發(fā)動。20xx年2月25日舉行了開題論證會,由開題論證組專家對課題進行認真評議、指導。
、20xx年3月份,各子課題組根據(jù)開題論證會的要求進一步修訂、完善子課題實施方案。
、20xx年6月7日-8日,課題組專門邀請著名特級教師袁浩、顧美云及蘇教版教材副主編李亮一行3人,到課題實驗學校——大豐市第三小學調研、指導課題實驗。
④20xx年9月-11月,各子課題組就第一階段實驗情況進行小結,并寫出書面小結報告,排查實驗以來存在的問題,以便及時矯正實驗的.方向。
、20xx年12月5日-6日,課題組在濱?h實驗小學召開課題實驗研討會。課題組全體成員、各縣(市、區(qū))小學語文教研員及濱海駐城小學的部分教師代表200多人參加了研討活動。各子課題組交流了前一階段實驗情況,并就下一階段實驗工作提出了具體的思路。
、拚n題實驗研討會結束后,東臺市實驗組又進一步擴大了實驗范圍,實驗學校由原來的安豐、許河兩所小學增加到唐洋、三倉、頭灶等5所小學。
、20xx年8月-10月,各子課題組進行課題實驗中期總結,就課題實驗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提出應對措施,進而更好地做好下一階段的實驗工作。
、20xx年11月——20xx年6月,課題組負責人分別到各實驗學校了解實驗進展情況,指導下一階段的實驗工作。
第三階段:從20xx年7月到20xx年12月為總結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是撰寫總結報告,申請結題鑒定。
、僬n題組及各子課題組進行認真的總結,撰寫課題研究的工作報告和課題研究報告。
②廣泛收集實驗過程的研究資料,整理、匯編研究成果材料。
③自我評估,申請結題驗收,邀請有關專家召開結題鑒定會。
五、初步研究成果
經(jīng)過3年的實踐和理論探究,本課題取得了如下初步研究成果:
1.促進了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3年來,我們課題組始終本著“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服務”這一核心理念開展扎實有效的實驗研究。我們對實驗學校、實驗年級的學生和非實驗學校、非實驗年級的學生進行了大量的比對研究。從課堂反映觀察,實驗班學生學習熱情高,興趣濃,表達的欲望強,語言運用能力較強;從問卷調查情況看,實驗班學生喜愛上語文課,喜歡說話、寫話練習的高達93%以上。從測試情況看,實驗班學生組詞、補充句子、閱讀借鑒、看圖寫話、作文及講故事、回答問題的能力明顯優(yōu)于對照班,且同一話題的作文也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語言特色,表現(xiàn)出較強的創(chuàng)新思維優(yōu)勢。通過對比可以看出,個性化閱讀教學使學生初步形成了自覺學習的意識,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提高了語文學習的能力,培養(yǎng)了創(chuàng)新意識,實現(xiàn)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調控、個性評價、個性發(fā)展,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都得到了發(fā)展和提高。
2.初步探索出個性化閱讀教學課堂教學模式。3年來,課題組立足課堂教學,采用示范課、研究課、常態(tài)課等多種形式,深入研究小學生個性化閱讀課堂教學模式。我們依據(jù)學生的閱讀水平、課堂呈現(xiàn)狀態(tài)、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狀況、教學環(huán)境以及“個性化閱讀教學”的理念,通過實踐、探索,初步構建了個性化閱讀教學課堂教學的基本程式:即情景導入——感知體驗——對話探究——建構生成。
——情景導入。這是個性化閱讀課堂的基點與起始,是營造閱讀氛圍、吸引孩子進入閱讀情境,激發(fā)好奇、生疑、探求的沖動階段。這樣的情景引入,才能在課堂起始的第一時空里把孩子的視聽、注意力拉過來進入個性化閱讀課堂境界。
——感知體驗。這是情景導入的自然走向:走進文本、感知文本、體驗文本;走進生活、體驗生活。在感知體驗中得以個性化閱讀,此時此境的感知體驗是真正個體意義上的閱讀。
——對話探索。對話是生本、師生、生生互動的過程,也是個性化閱讀中體現(xiàn)個性的最佳區(qū)域。孩子從感知體驗中得到的收獲、樂趣、思想,需要在對話探究中溝通交流;對感知體驗中產(chǎn)生的疑難、設想,需要在對話中互相質疑、碰撞、爭論、辯白,甚至還有必不可免的爭吵,這是孩子發(fā)表的豐富多彩的不同意見的撞擊,在撞擊中閃現(xiàn)智慧的火花,產(chǎn)生奇思異想。因此,對話探究的過程是最豐厚的個性化閱讀的過程,這是個性化閱讀課堂最期盼誕生的美妙境界。
——建構生成。建構生成是情景導入、感知體驗、對話探究的個性化閱讀課堂全程的順理入情的結果。建構生成什么,這是設計課堂模式時早先預設的個性化閱讀目標。建構生成的過程是拓展、是檢驗,又是新的建構生成。課堂上要創(chuàng)設新的情境,讓孩子已生成的知識、技能、智慧實現(xiàn)新的“個性化”。
3.初步探索出學生可持續(xù)閱讀的指導模式!墩Z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明確指出,“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睂τ谡Z文學習來說,課外閱讀應是一個美妙的捷徑。課外閱讀使語文學習變得更豐盈。鹽城市第一小學子課題組在研究過程中,以課外閱讀為突破口,從學生的閱讀環(huán)境、閱讀時間、閱讀方式、閱讀指導模式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并形成了一套值得推鑒的做法。
、僦疽环N閱讀文化。文化的熏陶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我們在教室四周的墻上進行設計和創(chuàng)意,把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賢士戀書、醉書、迷書、癡書的事跡和感想擇要張貼其中,用以標示和激勵所有學生想讀、樂讀和常讀,也可把身邊耳聞目睹的“讀書精英”的事跡和感言上墻感召其他同學。
、趧(chuàng)造新的閱讀機制。一是師生共同閱讀;二是小組合作、比賽閱讀;三是開好“三會”,即好書推介會、讀書經(jīng)驗交流會、讀書成果匯報會。
、鄹淖儐我坏拈喿x方法。一是以實踐者的角色遷移方法;二是以研究者的角色投身閱讀;三是以表演者的角色朗讀美文。
④精選一批閱讀內容。課外讀什么書,不僅是許多家長感到很頭疼的事,同時也使一些語文教師感到不知所措。課題組在這方面加大了研究的力度。我們依據(jù)語文課程標準及學生不同年段的年齡特點,形成了一個比較科學、實用的小學階段不同年段的推薦閱讀書目(見研究成果),同時我們還根據(jù)這個研究成果,編著出版了《小學生課外閱讀手冊》。
、輼嫿ㄈN閱讀模式。模式之一:探究美文內在價值的深度閱讀。
模式之二:推進整本書閱讀的主題性研讀。模式之三:順應社會而生的專題性品讀。
4.初步探索出個性化閱讀教學評價模式!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fā)揮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事實上,到目前為止,評價改革仍然是課程改革的一個瓶頸,沒有現(xiàn)成的做法和經(jīng)驗可借鑒。特別是對學生的課內外閱讀評價,更沒有一個科學、規(guī)范的評價標準。濱?h實驗小學子課題組在這方面做了大膽的探索,并形成了操作性強、適合學生語文素養(yǎng)提升的閱讀教學評價操作模式,即“四步評價法”:形成性評價→診斷性評價→總結性評價→綜合性評價。
、傩纬尚栽u價。形成性評價是一種動態(tài)行為評價。通過收集小學生閱讀過程中的種種準確的數(shù)據(jù),按照認知規(guī)律對小學生閱讀技能的形成進行客觀、全面的評價,并以評價信息來指導學生新的閱讀過程。為了把學生平時閱讀的發(fā)展過程清晰地展示出來,子課題組設計了一張小學生語文學習行為觀察評價表貼在教室里,評價內容包括聽力、朗讀、作業(yè)、背誦、檢測等等,凡是在各項閱讀活動中優(yōu)異的學生都可以得到一朵小紅花(印在表上)。這樣及時地給學生的閱讀過程給予監(jiān)控和評價,并給學生予以肯定,能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競爭的意識,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積極發(fā)展。
、谠\斷性評價。診斷性評價是一種狀況評價,是對學生一個階段所學的知識、內容進行測試、了解,看學生完成具體目標的程度,主要是對因受卷面考試限制而不能測評的知能點進行分散測試。如聽力、說話、朗讀等。
、劭偨Y性評價。總結性評價是一種目標達成評價,是在學期末或學年末根據(jù)既定的教學目標,為確認學生達成目標的程度進行的總結性測試。我們把期末測試分為“聽力部分”、“朗讀部分”、“閱讀部分”、“作文部分”四大類。聽力測試可以參照英語聽力測試的辦法,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各年級段的實際選擇不同的測試題型,對于容易聽清的內容采用聽記、填空的形式,對于容易混淆的內容采用判斷、選擇、問答的形式。朗讀測試主要通過對學生朗讀的技巧來進行評價。如朗讀的重音、朗讀的速度、朗讀的停頓、朗讀的感情。閱讀主要檢測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作文主要考查學生的運用、表達能力。
、芫C合性評價。綜合性評價是在前3種評價的基礎上,把一定階段學生素質發(fā)展的成果采用素質發(fā)展報告單的形式展示出來。我們把綜合性評價分為:行為評價、成績評價、特長評價(興趣發(fā)展)、健康評價、評語評價5個方面,主要以表格的形式來展示。行為評價從品德行為到學習行為分為若干項,以打“☆”的方法來評價。成績評價是把形成性評價、診斷性評價、總結性評價按3:3:4等級制填寫。特長評價主要指學生的興趣愛好發(fā)展,表現(xiàn)在語文上的有:寫作、朗讀、寫字、書法,要求每人必須有一項興趣特長。評語評價包括學生自評、同桌互評、老師點評、家長饋評等。
這樣一個過程性、全方位的評價,保證了學生個性化閱讀能力的逐步提升。
5.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
我們的課題是在“問題即課題、實踐即探索、過程即收獲”的思路指引下,經(jīng)歷了一個“實踐——反思——總結——再實踐”的循序漸進過程,在這樣的一個實踐過程中,所有參與課題實驗和研究的老師都得到了專業(yè)提升。一是加強了學習。在實驗過程中,老師們加強相關教育理論的學習,一些實驗學校還建立了學習共同體。大豐市第三小學子課題組在實驗過程中,為小學語文教師開出了閱讀推薦書目(見研究成果)。二是教科研能力明顯增強。參與實驗的基層老師不僅知道了課題實驗的基本流程,而且學會了科學、嚴謹?shù)墓ぷ鲬B(tài)度和工作方法,特別是總結、提煉的能力得到極大的提高。3年來,參與課題實驗的老師有30多篇相關論文在報刊上發(fā)表或獲獎(見研究成果)。三是一批實驗教師快速成長。幾年來,先后有50多位參與實驗的教師在國家、省、市、縣級各類課堂教學競賽中獲獎。其中由課題組直接指導、由參與實驗老師執(zhí)教的充分反映個性化閱讀教學的3節(jié)課在全國大賽中獲大獎(20xx年4月市一小周海燕老師代表鹽城市,參加蘇教版小學語文全國首屆閱讀課堂教學大賽榮獲一等獎B組第一名;20xx年10月大豐市第三小學陳飛老師代表江蘇省參加“全國第六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大賽”榮獲一等獎;20xx年11月市二小汪明華老師代表鹽城市,參加蘇教版小學語文全國第二屆閱讀課堂教學大賽榮獲特等獎)。
六、實驗體會
在研究和實踐中,我們深深地體會到:
、僦挥谢诓莞恼n題研究,才能激起教師教育科研的熱情,新課程倡導的“一切為了學生”的理念才能真正得以體現(xiàn),素質教育才能真正步入良性發(fā)展的軌道。
、谧非髮W生閱讀的個性化,必須摒棄應試教育,拆除束縛學生身心的桎梏,徹底解放學生的心靈,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學習創(chuàng)造。
③課題的研究不僅需要專家的科學、規(guī)范的引領,需要一線骨干教師的傾心實踐,更需要教科研部門領導的大力支持。這樣,課題研究才能真正走進學校、走進課堂。
課題研究報告17
摘要:本課題組緊扣語文新課標關于閱讀方面的要求,從一個全新的視角探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途徑和方法,將研究的重點集中到學習的主體---學生身上,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我們通過組織閱讀、總結歸納、組織討論、點撥評判四步加強對學生的讀法指導, 引導他們在閱讀時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閱讀能力,再把各種理論因素科學地開發(fā)與配置起來,尤其是閱讀教學的目標、內容、訓練方法等進行優(yōu)化整合,形成一個系統(tǒng),展示給學生看,做到整體清晰逐個擊破。并引導學生在情感、思想、技法、語言諸多環(huán)節(jié)勤作積累,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促進讀寫能力的比翼齊飛,達到了扎實高效的研究結果。
一、課題背景及界定:
隨著語文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如何全面推進語文素質教育,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成為二十一世紀語文教師面臨的一次挑戰(zhàn)。目前,國內外中學語文理論界特別強調把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放在首位,強調學生的自主式閱讀!墩Z文課程標準》在學習總目標中提出的:“培養(yǎng)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的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 。
而現(xiàn)實中,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壓抑和束縛,語文教學走進重語文知識教育,輕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誤區(qū),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思維的個性得不到充分的發(fā)揮和張揚。因此,就現(xiàn)實中存在的問題,有必要對培養(yǎng)學生主動閱讀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進行研究。我們設計的優(yōu)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是對于語文教學中重傳授輕閱讀 ,重知識輕能力等缺陷的一種矯正。
本課題組針對初中生的實際情況,緊扣語文新課標關于閱讀方面的要求,從一個全新的視角探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途徑和方法,改革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將研究的重點集中到學習的主體---學生身上,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行為分為四步:閱讀、品味、反思、感悟,他們在教師的組織下解讀文章,自主展開聯(lián)想,進行分析或推理,從而對閱讀對象產(chǎn)生自主獨特的感受,這些感受可能是認知,可能是情感,可能是美感,還可能是其他方面的感受。教師通過組織閱讀、總結歸納、組織討論、點撥評判四步指導促進學生智力與非智力因素,從而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
本課題組研究的目的就在于通過優(yōu)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研究、探索構成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最優(yōu)化的要素、標準,以及使之優(yōu)化的途徑,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為學生終身閱讀習慣打下基礎。
二、理論依據(jù)及意義
在研究過程中,為證明本課題研究的科學性與正確性,我課題組結合學校學生實際情況,以如下理論為依據(jù),豐富課題的完整性。
1、主體性閱讀教學理論。主體性閱讀教學,即指在閱讀教學中,把提高學生閱讀水平和發(fā)展學生主體意識、能力、人格作為雙重目標,以培養(yǎng)學生的選擇性、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等主體性品質為核心,通過培養(yǎng)民主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設學生主體積極參與的情境,設置適當?shù)慕虒W活動,采取相應的策略方法等,有效的激發(fā)學生參與教學的一種閱讀教學理念和閱讀教學模式。
2、多元化理論,F(xiàn)代信息理論認為,任何事物都是與其他事物相互聯(lián)系的,任何一個事物都具有多層面的特征,即具有多元化的信息。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學方式不能單調,只有綜合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模式才能給學生以新鮮感、新穎感,才能不斷調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和參與意識,從而源源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達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達到與寫作等共同提高的目的。
3、生命哲學理論。生命哲學廣泛傳播于西方各國,并貫穿于20世紀的'哲學流派。生命哲學家認為,世界是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整體,生命的本質是活動,活動的本質是自由創(chuàng)造。在生命哲學的理念下,語文閱讀教學應以蘊含于語文中生命意識為基礎,關注教學中師生生命內涵的開掘和生命活力的釋放,探究生命本質的創(chuàng)造和生命情趣的體驗,進而促進師生生命境界得以提升,學生個體生命總體生成。
4、“接受美學”理論。據(jù)接受美學理論所言,文學作品一旦進入社會便與作者分離而成為一種客觀存在,被不同的讀者解讀出不同的意義,因而體現(xiàn)出理解程度的差異性。清代學者趙翼在《閑居讀書》一詩中寫道:“同閱一卷書,各自領其奧;同作一文題,各自擅其妙。問此胡其然,各有天在竅。”可見,只有通過教師的有效引導才能減少這種差異性。
5、習慣培養(yǎng)重要性理論。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在《論習慣的培養(yǎng)》一文中指出:“習慣是教育力量的基礎,是教育活動的杠桿。”葉圣陶先生在《葉圣陶先生談教育目的》一文中也指出了習慣的重要作用:“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迸囵B(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不僅要教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規(guī)律、教方法,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掌握知識的規(guī)律和學習的方法,并在以后的學習中加以運用,成為“會學習的人”。
以上理論指導我們,如何優(yōu)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研究,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尋找出閱讀教學的內部規(guī)律,把各種因素科學地開發(fā)與配置起來,尤其是閱讀教學的目標、內容、訓練方法等進行優(yōu)化整合,形成一個系統(tǒng),展示給學生看,做到整體清晰才能逐個擊破。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在情感、思想、技法、語言諸多環(huán)節(jié)勤作積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促進讀寫能力的比翼齊飛,以期達到扎實高效的研究結果。
三 、研究的目標、內容、方法、步驟及過程
1、我們課題研究的最終目標
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挖掘學生的閱讀潛力,把學生變得愛閱讀、樂閱讀、會閱讀。并加強對學生的讀法指導, 引導他們在閱讀時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閱讀能力,并使閱讀成為終生習慣。
2、本課題研究的內容
。1)、以課堂教學為契機,提高學生探究性閱讀的興趣。
(2)、推薦奇文、美文,疑義相研習,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閱讀品質。
(3)、舉行班級內小型讀書報告會,以說促思,以說促讀。
(4)、結合影視對比閱讀,拓展學生閱讀空間,提高學生審美鑒賞能力。
3、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
文獻資料法: 廣泛收集整理與課題相關的國內外文獻資料,開闊研究視野,借鑒有益經(jīng)驗。
調查研究法: 開展初中生閱讀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通過問卷調查、座談會、綜合性活動等形式,弄清學生課內外閱讀誤區(qū),得出有益信息,有針對性的開展課題研究,并隨著研究活動的進展情況,不斷總結研究成果。
對比研究法:在課題研究過程中,不斷積累教與學的案例,及時反思教學進程,以便綜合分析出學生個體的能力發(fā)展情況。
經(jīng)驗總結法: 在探索開展學生閱讀的基礎上,從理性和實踐層面總結、提煉在現(xiàn)行教育環(huán)境下初中語文閱讀應秉持的理念、遵循的原則和行之有效的經(jīng)驗做法。
4、研究的步驟及過程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xxx.5 ——xxx.9主要工作是:
1)、開通了博文,建立網(wǎng)絡教研學習平臺。
2)、選題、課題申報和設計課題。
3)、論證撰寫了開題報告,制定了實驗計劃。
4)、課題組查閱資料,編寫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專題和系列語文閱讀教學設計。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xxx.09——xxx.03
1)、分步驟,分工落實了研究目標,結合校本教研經(jīng)常性開展研究活動。
2)、運用理論為先導的策略,指導課題深入地研究,保證了課題的發(fā)展;
3)、抓住本課題專題報告、實踐課、公開課、研討課的機會,發(fā)現(xiàn)課題研究中的成果和存在的問題。做到好的成果及時推廣,有問題的及時采取措施補救;
4).課題組深入調查,采用對個案分析等方法,及時總結經(jīng)驗,撰寫論文、調查報告等,積累成果;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xxx.03——xxx.04
提煉 、升華研究結論。撰寫課題研究相關的論文。
課題組召開實驗研討會,綜合各個時期的實驗成果,對成果進行分析、比較,得出科學客觀的實驗結論,撰寫課題結題報告送交請市區(qū)專家進行評估驗收。
研究實施過程:
1、xxx年9月,課題組成員開分工會,李蕊負責編寫初中語文閱讀方法教材;胡蘋同志負責編寫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設計;課題組在初二三個班對部分學生做了總體閱讀情況問卷調查。
2、xxx年10月,交流討論閱讀方法教學設計,根據(jù)交流意見進行修改完善教學設計。李蕊、胡蘋同志對初二、初三年級分別作了題為《初中語文閱讀方法指導》講座。課題組對學校部分語文教師做了總體閱讀情況問卷調查。
3、xxx年11月,胡蘋老師利用多媒體課件給三個班的學生作了題為《愛上閱讀 豐富人生》講座。李蕊老師撰寫論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審美教育》。課題組于11月22日聯(lián)合初二級組舉行了“讀書讓我成長”主題報告會。
4、xxx年12月,胡蘋對初三5班上了一節(jié)《初中語文閱讀專題公開課》;12月12日下午,課題組再次聯(lián)合初二級組舉行“國學經(jīng)典誦讀”活動比賽。
5、xxx年2 月至3月,胡蘋同志在初三5班上初中語文閱讀專題公開課,并撰寫論文<如何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語感>;李蕊撰寫論文《初中語文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能力》。課題組針對初中語文閱讀編寫了散文、詩歌、小說等系列教學設計和分析。
6、xxx年4月,4月4日,胡蘋老師利用多媒體課件給初二五個班的學生作了題為《讀書使我快樂》專題講座。課題組聯(lián)合初二級組做了“我讀書 我快樂”讀書主題交流會。并召開本課題專題會,查漏補缺,做好研究成果匯編工作。
四、研究結果與成效
為了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優(yōu)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研究,我們課題組將研究的重點集中到學習的主體---學生身上,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行為分為四步:閱讀、品味、反思、感悟,他們在教師的組織下解讀文章,自主展開聯(lián)想,進行分析或推理,從而對閱讀對象產(chǎn)生自主獨特的感受,學會求知,讓閱讀成為終身習慣,并將終身獲益。
我們采用集體備課的方式,確定備課思路及重點,作好閱讀教學設計,再根據(jù)集體討論交流意見進行修改,力求盡善盡美。成員分工協(xié)作,每人承擔一定教學任務,目的明確,教學效果好,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為了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提高寫作水平,課題組根據(jù)初中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語文教材編寫了系列語文閱讀教學設計和分析,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適用性,為閱讀教學方法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jù)。李蕊同志撰寫的《初中語文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能力》、《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審美教育》和胡蘋同志撰寫的《如何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語感》,本著從實踐中來,再到實踐中去的原則,詳細地闡述了如何優(yōu)化初中語文教學方法的研究,為今后的語文閱讀教學指明了方向。課題組共同撰寫的《初中語文學習之閱讀方法》指導,解決了學生在閱讀中存在的問題,李蕊制作的兩個課件<愛上閱讀>以及<讀書使我快樂>,真正做到讓學生在快樂中閱讀,在快樂中提高,養(yǎng)成了讀書的習慣。
通過開展“讀一本好書、看一部好電影、聽一首好歌、講一個好故事、寫一篇好文章” 和“讀書演講比賽”等活動,鼓勵學生自主閱讀,激發(fā)了學生閱讀興趣。
五、存在問題及改進
教學科研是一項比較艱巨的工程,經(jīng)過大半年的研究,我們深感困難重重:
(1)、由于日常教學工作繁重,教師學習時間較少。沒有足夠時間學習,研究與試驗還是有一定困難的。
。2)、傳統(tǒng)的質量觀、分數(shù)觀還繼續(xù)困擾著我們,暫時的分數(shù)仍然束縛著實驗老師的手腳。
。3)、由于學生閱讀量還是太少,學校招收的大部分學生是城區(qū)學困生,研究工作還是較為困難。
(4)、由于沒有經(jīng)費支持,課題組心有余而力不足,撰寫的論文沒在教育專刊上發(fā)表,很多要開展的活動很難展開。
(5)、學校與主校處于合并整合階段,分校兩個年級和課題組成員分散兩處,(今年2月17日,初二年級遷入安康職業(yè)技術學院東校區(qū)上課,初三年級繼續(xù)留守,)課題組成員工作量加大,沒有及時上傳更新博客。
今后的設想:
(1)、立足以學生為本,從語文閱讀教學課堂拓展到課外閱讀指導,繼續(xù)加強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2)、繼續(xù)開展落實課題中期報告六項措施,加強對學生的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
。3)、鼓勵學生多看課外書籍,積累優(yōu)美的詞句。
(5)、教師多想辦法,多研究教法,多交流協(xié)作,尋求科學的閱讀教育教學規(guī)律,為強化教學領域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素質作出積極的貢獻!
課題研究報告18
1 前言
《初中語文閱讀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研究》是xx省教育科學“十二五”立項課題,課題編號xxxxxxxxx,在主持人的帶領下,認真研究,開拓進取,大膽創(chuàng)新,取得一系列成果。多人在全國、省市各級各類課堂教學活動中獲獎,探索出了關于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文言文高效課堂教學的基本模式,編輯了相關練習冊、論文集。
2 問題的提出
2.1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1)背景
我校是xx省有效教學實驗學校,省教委曾在我校舉行現(xiàn)場會。我校語文教研組接受了相關的先進理念,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jīng)驗,具備了研究的主客觀條件。但閱讀高效課堂教學僅有一個雛形,沒有形成科學體系。
初中語文新課標注重學生發(fā)展,提倡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新的學習方式。因此,探索、研究并構建適宜于在新課程理念下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是當今課程改革亟待解決的課題。
。2)目的與意義
這一課題的研究,可以促使教師深入分析反思當前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借鑒先進的教改經(jīng)驗,積極探索語文閱讀高效課堂教學的基本模式、基本環(huán)節(jié)和主要特點,構建語文閱讀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強化校本教研與管理,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提升課堂教學效益,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
構建和諧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是形成教學風格、彰顯名師品質的重要標志;谶@種認識,在我校前期提高課堂效益調研的基礎上,以更大的力度、更堅定的信心加強對初中語文閱讀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進行研究,以此為突破口對我校的課堂教學進行改革。
2.2國內外研究歷史與綜述
目前,國內外關于構建語文閱讀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積極成果和寶貴經(jīng)驗,省內某些地市及部分縣市區(qū)已經(jīng)開始行動,并且有的還有所成就。
2.3本課題研究的創(chuàng)新點
“語文閱讀高效課堂”,就是在單位時間內最大程度、最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達到育人目標,實現(xiàn)教育教學的三維目標整合,以求得課堂教學的最好效益。外延上,“語文閱讀高效課堂”屬于“有效課堂”的范疇,高度符合時代和個體的價值取向。其顯性標志是:課堂教學既有課程內容選擇上的廣度和深度,又有課程實施安排上的密度和適度,還有課程組織落實上的.力度和效度。即“語文閱讀高效課堂”要做到知識信息量大、思維活躍度高、情感激發(fā)與培育能真正觸及人格和靈魂。
3 課題研究的目標與方法
3.1研究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1)理論研究與實踐研究相結合、課研與教改相結合的原則。
。2)整體研究與分散研究相結合的原則。
。3)以人為本的發(fā)展原則。
(4)以點帶面、整體推進。
。5)評價考核跟進,骨干引領與評比激勵相結合的原則
。6)反思性原則。
。7)優(yōu)化教育資源原則。
3.2研究的目標是:構建起語文閱讀高效課堂“導―學―遷,三步異法”的教學模式;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率的切實提高,真正做到“輕負擔,高質量”;促使實驗教師實現(xiàn)專業(yè)成長,成為骨干名師,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全面發(fā)展。
3.3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語文閱讀高效課堂基本模式的研究;語文閱讀高效課堂基本環(huán)節(jié)的研究;語文閱讀高效課堂主要特點的研究;語文閱讀高效課堂的構建。
4 研究的主要方法與過程:
4.1研究方法
。1)文獻法。采用文獻檢索手段,借鑒他人的經(jīng)驗教訓,結合本校實際進行研究。
。2)調查法。通過試卷檢測、座談,了解成效和問題,及時糾正問題。
。3)教育實驗法:觀察與調查研究對象,通過歸納、篩選和分析,確定課堂教學的主要特點和基本模式。
(4)行為研究法。對教師及學生參與課題實驗的行為過程進行跟蹤、觀察、調查、分析,并進行及時的反思、總結和調整。
。5)邏輯歸納法。在實踐過程中總結、探討教育理論、課堂教學基本環(huán)節(jié)和模式等。
4.2研究步驟
4.2.1啟動階段:xxx、6――xxx、9
發(fā)動語文教師深入學習,查閱資料,了解課題提出的背景和國內外對本課題的研究概況。落實成員,成立課題組。對課題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等進行論證,制訂研究方案。
本階段的主要是確立研究理念,初步提出核心概念和基本觀點,完成課題論證,撰寫開題報告。
4.2.2實施階段:xxx、10――20xx、12
。1)按方案制訂各階段實驗工作計劃,根據(jù)專家建議,明確方向、理清內容、調整方案,開展研究。
。2)定期開展課題研究研討活動:
、倜恐芘e行一次研討課
②每周召開一次學習交流會
、勖吭聦懗鲆黄袃r值的研究報告
(3)進行階段總結
這個階段主要研究確定了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文言文閱讀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等成果;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提煉具有代表意義的、涉及多種教學形式的編輯典型教學案例集,制作了課件及課堂實錄資料,不斷完善理論模型和構想,最終形成了教學模式體系,完成了相關的研究報告。
4.3總結階段:
認真整理、歸類、分析所有資料,總結研究效果,撰寫了研究報告。選編優(yōu)秀教案論文集,申請驗收鑒定課題成果。
5 研究成果
經(jīng)過課題組兩年多時間的實踐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扭轉了以往效果不佳的教學套路,做到了“輕負擔高質量”,有力地推進了語文教學改革的進程。
5.1構建了比較系統(tǒng)的有借鑒價值的語文閱讀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分項負責,共同協(xié)作,相繼研究確定了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文言文的閱讀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和基本環(huán)節(jié);總結經(jīng)驗,撰寫論文,編印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高效課堂教學研究論文集》;精選成功案例,編印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高效課堂教學設計優(yōu)秀案例選》;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校本教材――閱讀教學練習冊。
5.2研究教師專業(yè)水平得到迅速成長,多位成員根據(jù)此模式設計的課堂教學,在各級各類教學評比中獲獎,成為骨干名師,使初中語文閱讀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研究的成果得到了很好的驗證和推廣。
主持人王若愚,期間在xx省語文課堂大賽中獲特等獎,在全國語文課堂大賽中獲二等獎,連年在張家口市高效課堂優(yōu)質課評比中獲一等獎,被評為省級骨干教師、學科名師。
核心成員孫士軍,為完善這套模式,提高研究理論的科學性,保障模式操作的可行性,多次到兄弟學校、縣鄉(xiāng)學校進行驗證推廣,獲得了珍貴的第一手資料,積累了寶貴的經(jīng)驗,保證了課題的順利進行。20xx年11月,在全區(qū)作示范課及送教下鄉(xiāng)的精彩課堂教學贏得了喝彩。先后被評為市級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
核心成員崔麗,期間獲“國培計劃――xx省中小學骨干教師培訓”公開課一等獎,xx省中小學學科教學初中語文優(yōu)質課評比一等獎,連年在張家口市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優(yōu)質課評比中獲一等獎,先后被評為市級、省級骨干教師。
課題組成員青年教師李茹送教下鄉(xiāng)和區(qū)示范課,受到好評,被評為張家口市教學新星。郭秀芬、白河、李賢等教師在市有效課堂教學活動中做公開課,受到好評,被評為市級骨干教師。青年教師李雅薇獲市級說課比賽一等獎。
5.3調高了學校語文教學質量,推進學校整體教學水平更上一城樓
本課題的研究,極大地提高了語文教學質量。我校各年級多名學生在各類語文閱讀比賽中獲得好成績,語文教學成績也明顯提升,中考語文優(yōu)良率遠遠高出同類學校,帶動其他學科均取得良好效果。我校去年中考,全市前十名占了八名,全市前三十名占了十七名。重點高中錄取人數(shù)占據(jù)我市半壁江山。語文教研組也被市教委評為“優(yōu)秀學科教研組”。
5.4促進了全校教師教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本課題的研究,得到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促使全校教師掀起教科研熱潮。我校“十二五”科研立項課題較“十一五”數(shù)量明顯增加,范圍擴大,檔次提高。大多數(shù)教師主動參加各種教科研活動,獲得多項榮譽,為個人和學校爭得了榮譽,使我校向科研型名校轉變。在激烈的競爭中,我校牢牢地占據(jù)了全市初中學校的龍頭地位。
5.5為學校的長遠發(fā)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本課題的研究,意義不僅在于探討語文閱讀高效教學的模式,更主要是促使我校培養(yǎng)了一大批科研型教師,這就為學校未來的良性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6 結論與反思
本課題由一線教師在實踐中進行研究,得到領導大力支持。專家的悉心指導,先試驗,后推廣,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但由于條件限制,研究成果難免有不完善之處。例如,有的文體存在課型模式不夠全,新授課研究多,復習課研究少等問題。
今后,本課題組將在教學實踐中,繼續(xù)深入研究,完善修正不妥之處。
課題研究報告19
一、本次課題的提出
1.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前蘇聯(lián)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婭曾經(jīng)說過:“兒童閱讀在孩子中起著重大的作用。童年讀的書可以讓孩子記一輩子,影響孩子進一步的發(fā)展!币虼,無論從世界觀、人生觀的培養(yǎng),還是從知識的遷移、拓展來看,閱讀是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方法和途徑。因此,我們要開展讀書活動,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成為一種樂趣,成為一種風氣,以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
2.新課程改革的需要。長期以來,小學語文教學一直徘徊在“高耗低效”的誤區(qū),學生閱讀面窄,朗讀水平差,語言表達能力差,分析其原因不乏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閱讀的自主性不強。孩子們每天愿花兩小時看電視,卻不愿花30分鐘看書,這是我們現(xiàn)在教育的危機。
。2)學生閱讀的方法不當。教師缺乏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導致學生閱讀的隨意性比較大,不能科學地進行閱讀。
(3)學校引導的失當,學校和教師承載了社會、家長太多的升學壓力,在追求社會效益社會影響的心態(tài)驅使下,無暇顧及孩子的閱讀問題。學生沉迷在題海、試卷中,沒有時間去閱讀優(yōu)美的經(jīng)典。這些嚴重制約了學生的讀書興趣,扼殺了學生的讀書欲望,阻礙了學生讀書能力的形成。
3.校園文化建設的需要。近年來,學校積極開展以“墨香校園”為主題的校園文化,激發(fā)全體學生的閱讀熱情,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發(fā)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實學生文化底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二、課題的界定
閱讀是一種由感覺、知覺、思維、想象、記憶等多種心理因素組成的復雜心理活動,在閱讀過程中,學生的個性、情趣、動機、興趣等心理因素也都直接起著調節(jié)作用。而閱讀習慣主要包括多讀、精思、勤記、善用四個方面。本課題的研究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有了閱讀的興趣,掌握了閱讀方法,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在沒有任何強制的因素情況下,能饒有興趣地去讀書、寫作、服務社會。
三、理論依據(jù)
1.小學語文新課標要求!缎抡n標》中提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要求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
2.素質教育的需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課外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其作用更加明顯。尤其是全國的各級各類讀書活動方興未艾,電視、網(wǎng)絡等多種傳媒語言的介入使閱讀呈現(xiàn)多元化的態(tài)勢,為我們的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課外閱讀空間,閱讀能力也正向“快速高效”的方面發(fā)展。要在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拓寬閱讀途徑,
學會在課外“無師自通”,達到全面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目的。
3.激發(fā)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教育心理學認為,興趣是激發(fā)學習動機的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因素。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也指出:“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要想使學生博覽課外書籍,就得先千方百計點燃學生心靈上的興趣之火。有了飽滿的讀書興趣,學生才會對課外閱讀產(chǎn)生強烈的需要,積極地投身其中。
四、國內外關于同類課題研究現(xiàn)狀
從1972年起,美國國家教育發(fā)展評估會一直追蹤四年級、八年級與十二年級學生的閱讀成績。結果發(fā)現(xiàn),養(yǎng)成了閱讀習慣的學生,以及最能享受閱讀樂趣的學生,綜合素質最高。早在1995年4月,意大利教育部長就宣布了一個“促進學生閱讀計劃”;英國提出“要利用班級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中的讀物”,使兒童閱讀內容的選擇視其興趣享有相當?shù)淖杂;法國在假日中心建立課外閱讀計劃;臺灣從20xx年8月到20xx年8月在全島實施兒童閱讀計劃。
“十五”期間,江蘇省揚州市教育局“親近母語”兒童閱讀研究中心確立了《“親近母語”閱讀課程構建的理論和實踐”的研究》課題,并在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guī)劃課題評審中得以立項。該課題以倡導兒童閱讀,推進素質教育,建設書香社會為宗旨。課題組在各個不同層次的學校推廣親近母語讀書會,重點建設班級讀書會、校園讀書會、親子共讀會、教師讀書會,特別關注農(nóng)村小學讀書會的建設。積極策劃和舉辦各種關于兒童閱讀的學術研究活動和社會公益活動,倡導閱讀理念,建設書香社會。
本課題著重從我校實際出發(fā),探索適合我校小學生發(fā)展的閱讀模式,探索多樣的讀書活動形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使閱讀成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成為孩子成長的動力,為促進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五、研究目標
1.學生養(yǎng)成會讀書的習慣,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注意力集中,邊讀邊思考,查工具書、收集資料,寫讀書筆記等。
2.探索多樣的讀書活動形式,讓學生感受讀書帶來的快樂,喜歡和好書交朋友。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
3.圍繞“建設墨香校園”這一主題,有計劃、有目的、有指導性地開展全校性讀書活動,提升全校師生的人文素養(yǎng),使全校師生熱愛閱讀、喜歡思考,形成濃厚的學校文化特色,努力達到“讀書,讓學校精神起來”的目標。
六、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1.整理適合我校實際情況的教師必讀書目、學生必讀書目、家長必讀書目。
2.本校學生閱讀狀況的分析研究。
3.學生閱讀興趣培養(yǎng)的途徑。
4.學生閱讀指導方法。
七、課題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組織課題組成員通過自學、輔導、培訓等形式學習相關理論,利用網(wǎng)絡、文獻資料廣泛收集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為本課題的研究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2.問卷調查法:調查問卷法:針對已有的閱讀基礎,在教師、學生、家長中開展“學生有哪些不良的閱讀習慣”、“閱讀中應培養(yǎng)哪些閱讀習慣”專題調查。
3.榜樣激勵法:對愛閱讀的同學進行物質獎勵、開展閱讀經(jīng)驗交流會、評選“小書蟲”、展示優(yōu)秀的讀書筆記、張貼優(yōu)秀的讀書卡等。
4.課例研究法:開展課例研究(集體備課制定教學設計,開展聽課、說課、評課活動等)、開展案例研究(通過教育敘事的方式,進行總結反思,提出新的構想等)。
5.經(jīng)驗總結法:在開展課例案例研究的基礎上,定期交流、總結,撰寫科研論文,總結經(jīng)驗,揭示教訓。
課題研究報告20
一、課題名稱
有效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合情推理能力養(yǎng)成
二、課題的提出
《新課程標準》在重新審視傳統(tǒng)幾何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對證明重新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能通過觀察、試驗、歸納、類比等獲得數(shù)學猜想,并進一步尋求證據(jù),給出證明或舉出反例”,“從幾個基本事實出發(fā),證明一些有關三角形、四邊形的性質,從中體會證明的必要性,理解證明的基本過程,掌握用綜合法證明的格式,初步感受公理化思想”。
學生要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shù)學學習,“經(jīng)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數(shù)學活動,發(fā)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而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訓練學生的數(shù)學語言是分不開的。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思維過程要靠語言表達,而語言的發(fā)展又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因此,在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應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更多地說理。如:說定義、定理、法則、公式、過程、算理、方法、規(guī)律、題意、思路、數(shù)量關系、式義等,從而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達到發(fā)展學生數(shù)學思維的目的。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學生能夠想到問題的結論,但是不能說清思考的過程,不能講清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尤其是很多學生只重視問題的結果,卻忽視了解決問題的過程。還有的學生會說不會寫或會寫不會說,漸漸地就走入了不敢說、不想說、不會說、不能說的誤區(qū)。針對以上問題,我確定了“有效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合情推理能力養(yǎng)成”這一課題。
三、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課題研究的目的就是逐步探尋行之有效的初中數(shù)學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及書面表達能力,以促進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有條理的思考問題,規(guī)范答題的習慣,力爭使學生敢說、想說、會說、能說,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索學習的能力,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并適應中考改革的需要。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
以實驗操作性活動為主要形式,通過類比、歸納的方法,來使學生建立空間與平面的各種位置關系和數(shù)量關系,以達到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和幾何直覺的實驗幾何,逐漸擺脫歐氏幾何的那種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邏輯聯(lián)系,以及嚴密抽象的演繹推理形式。
五、課題研究過程
。ㄒ唬┭芯坎襟E
1、準備階段:(1)學習和掌握初中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關于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的要求。(2)研究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現(xiàn)狀,語言表達能力差的原因。(3)制定研究方案
2、試驗階段:(1)在數(shù)學教學中尋求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策略。(2)實施具體方案。(3)反思經(jīng)驗與不足。
3、總結階段:(1)根據(jù)課題研究,觀察學生在語言表達方面的變化。(2)對課題進行總結,形成課題研究報告。
。ǘ⿲嵤┻^程
數(shù)學家波利亞說:“數(shù)學可以看作是一門證明的科學,但這只是一個方面,完成了數(shù)學理論,用最終形式表示出來,像是僅僅由證明構成的純粹證明性。嚴格的數(shù)學推理以演繹推理為基礎,而數(shù)學結論的得出及其證明過程是靠合情推理才得以發(fā)現(xiàn)的!焙锨橥评硭玫慕Y果具有偶然性,但也不是完全憑空想象,它是根據(jù)一定的知識和方法做出的探索性的判斷,因而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如何教會學生合情推理,如何用恰當?shù)臄?shù)學語言去表達出來,是一個十分值得探討的課題。
首先,我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差的成因采取談話法和問卷法進行調查。通過調查主要總結出四大成因:一是心理素質差,虛榮心強,怕答錯或答不好而被同學或老師笑話。二是性格內向,不想或不敢表現(xiàn)自我,或沒有機會發(fā)言漸漸封閉自我。三是對知識缺乏系統(tǒng)的理解,不能有條理的分析問題解答問題。四是沒有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不會走就想跳……不會用數(shù)學語言規(guī)范答題。
可見,語言表達能力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能力,也會間接影響學生的個人交往能力,及綜合素質的發(fā)展。新課程加大了實驗幾何的內容。因為它更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經(jīng)驗;同時降低了幾何學邏輯嚴謹性的要求,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學生,都可以從數(shù)學活動中獲益;而且通過活動掌握空間性質,更易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歸納類比,以及創(chuàng)造力等,這些明顯的長處日益受到重視。下面我就結合新課程理念,結合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差的成因,結合課堂教學談一下自己的幾點做法:
1、正人先正己,規(guī)范自身的教學行為。認真?zhèn)湔n,課堂語言力爭不拖泥帶水,做到正確、科學、簡練、規(guī)范、有條理,邏輯清晰,連貫。堅持使用數(shù)學語言授課,不口語化。板書示范有針對性,給學生以良好的引導,讓學生從簡單的模仿做起,逐步認識到答題規(guī)范的重要性,同時,板書設計要美觀大方、簡潔規(guī)范,讓板書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從而不由自主的模仿。例如:在教學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時,我邊板書邊領學生總結了五字方針:設、列、解、檢、答。學生按照這五字方針,就能較規(guī)范地完成類似的數(shù)學問題了。
2、創(chuàng)設學生語言表達的時間和空間。在進行數(shù)學教學活動時,教師如果只以教材的內容為素材對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進行培養(yǎng),毫無疑問,這樣的教學活動能促進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的發(fā)展。但是,除了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以教材內容為素材)以外,還有很多活動也能有效地發(fā)展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例如,人們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需要作出判斷和推理,許多游戲很多中也隱含著推理的要求。所以,要進一步拓寬發(fā)展學生合情推理能力的渠道,使學生感受到生活、活動中有“數(shù)學”,有“合情推理”,養(yǎng)成善于觀察、猜測、分析、歸納推理的好習慣。
3、注重學生對新知的經(jīng)歷與體驗。教師在課堂上要積極營造輕松、民主的課堂氛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有展示、表達數(shù)學的權利和機會。如在學習“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這一平行公理時,教師和學生一起通過畫圖、試驗后,讓學生歸納出這一公理,此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地進行表述。在教師進行補充歸納后,學生對此公理中的“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專業(yè)化的用語難以掌握可讓學生讀一讀感受一下,領會其意義,或與同桌互相
進行交談。在充分給予學生“說”的機會的同時,教師逐步地要求學生答對所問,用詞準確,語句完整,注意引導學生語言表達的準確性、簡潔性、條理性、邏輯性、長期堅持下去,能讓學生學好數(shù)學術語,用好數(shù)學術語,講好規(guī)范的數(shù)學語言。有了親身的體驗和經(jīng)歷,學生才會有感而發(fā),有話可說。
4、榜樣力無窮,用學生去影響學生。數(shù)學教學中經(jīng)常遇到用語言表達有困難的問題,我讓那些具有示范作用學生先說,使其他學生在無形中感受到怎樣去表述問題,怎樣表達才有條理;另外,讓那些書寫規(guī)范的學生到前面板演,這樣要遠比教師一遍一遍的強調作用更明顯。對于剛剛接觸的問題,我讓同桌之間,小組內的同學之間,在解答問題后,互相檢查,指出對方的不足。在作業(yè)或試卷的解答中語言表達比較突出的學生,我讓他們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同學,用他們的規(guī)范解答去影響其他學生。這樣就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強化了對語言表達的重視程度。
六、課題研究的反思
傳統(tǒng)數(shù)學教學中,就是以幾何教學為主來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以及學習數(shù)學證明方法的。長期以來,數(shù)學教學注重采用“形式化”的方式發(fā)展學生的演繹推理能力,忽視了合情推理能力的培養(yǎng)。應當指出,數(shù)學需要演繹推理,更需要合情推理。科學結論(包括數(shù)學的定理、法則、公式等)的發(fā)現(xiàn)往往發(fā)端于對事物的觀察、比較、歸納、類比……即通過合情推理提出猜想,然后再通過演繹推理證明猜想正確或錯誤。演繹推理和合情推理是既不相同又相輔相成的兩種推理形式。新課程中關于幾何教學的處理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對于學生合情推理與證明能力的要求,也與過去有所不同。教學中要通過觀察、猜想、實驗、討論、探究,最后再逐步引導到證明,這是一個完整的推理逐步發(fā)展的過程。
通過此課題的研究,大多數(shù)學生都達到了敢說,想說,會說,能說的程度。學生能夠主動約束自己的語言表達習慣,力爭規(guī)范。但是研究過程中還有困惑的地方,例如:如何做好口語表達向書面表達的過渡,如何把數(shù)學中的語言表達與其他學科整合起來,如何更好的照顧到那些超弱勢群體;作為老師都希望能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但時間從何而來?教學內容完成不了怎么辦?若學生就是不肯說,該怎么辦?
七、課題研究的成果
1、課題研究的方案及報告。
2、案例分析及論文。
八.課題研究的體會
對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了全新的認識。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掌握數(shù)學語言與數(shù)學知識是相輔相成的,語言作為“思維的外衣”可以幫助學生掌握知識,而知識作為語言的內涵,也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語言。因此,初中數(shù)學教學應該重視數(shù)學語言的教學。
【課題研究報告】相關文章:
課題研究報告02-19
課題研究報告02-26
課題研究研究報告04-11
小課題研究報告01-13
課題研究報告模板10-18
課題研究報告(精品)03-06
學生課題研究報告03-22
課題研究報告范文07-09
大學課題研究報告11-05
教研課題研究報告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