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調研報告匯編(15篇)
在現實生活中,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調研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調研報告1
從20xx年11月開始,學生處全體成員和初一年級年級組長、班主任,對我校初一年級進行了為期一月的教育教學調研。本次調研的主要宗旨是,對我校初中教育教學管理進行跟蹤調查,全面了解初一的學生情況,對所存在的問題癥結進行全面的分析和梳理,研究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和政策建議。本次調研通過聽課、與教師學生和家長座談、專題研討等活動,發(fā)現問題,認真匯總研究,積極商討,為加快我校初中的發(fā)展提供對策和建議。經過為期一個月的調研,本課題組順利地完成了預期的任務,現將匯總情況簡要報告如下:
一、 基本情況概述
(一)教師概況
初中部現有文化課教師12人,。在這個隊伍中,除年級組長、初一(1)(2)班班主任三個專職教師外,其余都是高中教師兼帶初中的課程。且三位專職教師中,只有鐵志榮老師有初中代課經歷,另外兩位教師均無初中代課和班主任經歷。
(二)學生概況
我校初一年級現有2個教學班,共46名學生。
初一(1)班是音樂班,學生25人,男生11人,女生14人。學生文化課程度普遍較差,專業(yè)突出者較少,個別學生無音樂特長。學生情況分為三類:第一類,有初中經歷的學生,這部分學生有一定文化基礎,目前能跟上教學進度;第二類,應屆小學畢業(yè)生,這部分學生文化課基礎薄弱,其中有4人無專業(yè)基礎;第三類,問題學生,如王亦誠、馬賽、朱昊麟,這部分學生無心向學,日常表現不符合中學生行為規(guī)范要求,且由于家庭及經歷原因,還存在一些較嚴重的心理疾病,時常擾亂班級的正常教學秩序。
初一(2)班是美術班,學生21人,男生11人,女生10人。其中復讀生3人(丁星元、王迎杰、申童華)。大部分學生知識基礎中等,還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平時放松自己,聽課說話開小差,不寫作業(yè),對各種考試抱有無所謂的態(tài)度。其中,學習態(tài)度端正、習慣良好、成績良好的學生約10人;基礎較差但有上進要求的有6人;學習態(tài)度、方法存在問題,有待轉變的有4人(丁星元、王迎杰、袁媛、劉潔)。
二、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教師方面
1、部分教師缺少初中教學經驗,又缺少學習借鑒的途徑,處于閉門造車的狀態(tài)。
2、適應初中教學主動性不夠,教學方法對初中生的針對性不強,教學效果欠佳。
3、學校對初中部的關注度不夠,任課教師缺少自信心和榮譽感,教育教研活動未有效開展,班主任和任課教師未形成教育合力。
(二)學生方面
1、學生的總體知識基礎薄弱,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尚未適應初中的學習模式。
2、部分學生的行為習慣不好,自控力差,需要老師反復提醒、督促。
3、處于青春期,逆反心理強,個性張揚,躁動不安。
(三)家庭方面
家長對孩子教育存在不同成程度的無視、放任和無能為力。
三、建議及對策
(一)重視初中部管理
1、呼吁全校關注我校的初中教育教學研究和管理工作,將初中部學生管理切實納入我校學生管理體系,統(tǒng)一要求,統(tǒng)一管理,一視同仁。
2、樹立全力打造初中部的觀念,增強初中任課教師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他們能積極主動地投入我校初中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使初中成為我校的亮點。
(二)注重常規(guī)管理,促進養(yǎng)成教育
1、注重常規(guī)管理,從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的細節(jié)抓起,如言語文明,舉止文雅,不隨地扔垃圾,上課坐姿等。
2、通過班級文化建設和開展有益的集體活動,增強班級凝聚力,樹立優(yōu)秀學生的威信,讓學生找回自信,形成優(yōu)良的班風、學風。
3、建立學生成長記錄袋,關注學生的`成長與進步,通過賞識和激勵促進學生進步。
4、面對問題學生,教育要愛心、細心、耐心,允許他們出現反復,在反復中慢慢進步。
(三)增強教學的針對性
1、多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進行教學,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課堂教學要知識性與趣味性相結合,應在提高教學的趣味性上多下功夫。
3、初中教學更需要激情,教師要用自己的激情點燃學生的求知欲。
4、從怎樣聽課、記筆記和復習教起,一點一點養(yǎng)成學生的學習習慣。
(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1、面向全校選拔適合初中教育教學的教師任教,有初中教學經驗者優(yōu)先考慮。
2、注重初中教師的培養(yǎng),積極創(chuàng)設學習和教研機會,讓有經驗的教師與青年教師帶同頭課,做好傳幫帶工作。
3、積極開展初中教育教學研討工作,全面提高初中教師教育教學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
(五)多方合作,形成合力
1、班主任與任課教師多交流,齊抓共管,形成教學合力。
2、心理疏導與常規(guī)教育相結合,科學應對學生中存在的問題。
3、創(chuàng)辦家長學校,從合格培養(yǎng)家長的角度促進學生的培養(yǎng)。
通過對我校初中部存在的問題成因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導致我校教師和學生種種問題的原因有社會的,有學校的,也有教師和學生的。對于社會的因素,我們可能無力去改變,我們只能呼吁。而對于我們自身的問題,我們是可以也有能力去解決的。我們應認清形勢,進一步完善學校管理,努力健全工作協(xié)調落實機制,不斷創(chuàng)新工作的方式和方法,牢牢抓住初中教育教學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才能把我校初中教育教學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本次調研活動,也起到了預期外的效果,就是對問題比較集中的班級,不一定盲目地去處理,采取調研的途徑也不失為一種解決問題的好辦法。調研就是管理,它可以促進調研雙方的溝通和反思,從而科學有效地解決問題。
教學調研報告2
一青海藏漢雙語教學的基本情況
青海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西部省份,全省總人口518萬,其中藏族人口113萬,占全省總人口的21.89%。我省藏族人口主要分布在6個藏族自治州,29個牧區(qū)縣,18個純牧業(yè)縣,藏族人口的分布特征是“大分散、小聚居、交錯雜居”,雖然具有共同地緣和民族語言──文化的整體性特征,但隨著各民族日愈頻繁的交流和融會,民族語言的單一特性正在逐步發(fā)生變化。其中:農區(qū)、半農半牧區(qū)由于農耕文化的普同性,接受漢文化影響較早,具有一定的漢語言環(huán)境;純牧區(qū)牧民群眾隨季節(jié)流動、逐水草而居的傳統(tǒng)生存方式仍未徹底改變,母語交際的特征十分突出,這些區(qū)域漢語言文字使用率低,藏漢雙語教學遇到的困難最多;城鎮(zhèn)及城鄉(xiāng)結合部由于社會發(fā)育程度較高,受外界傳媒的影響較大,社會主流文化對其個體浸入程度較深,因而對雙語價值的認可程度較高。
雙語教學作為發(fā)展民族教育的支撐體系,其發(fā)展的不平衡,實質上反映的是我省藏族基礎教育發(fā)展的不平衡。這種不平衡造成的差異,是形成多種雙語教學類型產生的重要原因。
(一)雙語學校的分布及類型
據統(tǒng)計,截止20xx年,全省開展藏漢雙語教學的民族中小學共有1040所,在校學生108441人,其中藏族小學1000所,在校學生93747人;藏族中學40所,在校學生14694人。由于雙語教學地區(qū)間的差異性,各地根據不同的語言實際,采用了多種類型的雙語教學模式。目前,全省大致形成了以下幾種類型的藏漢雙語教學模式:第一類,除開設漢語文課程外,其它課程均用民族語文授課;第二類,部分課程用漢語文授課,部分課程用民族語文授課;第三類,除開設民族語文課程外,其它課程均用漢語文授課。海南、海北州和海西州天峻縣各民族小學、基層寄宿制學校兩種教學模式并存(即以藏語文授課為主,單科加授漢語文和以漢語文授課為主,單科加授藏語文),小學主要采用以藏語文授課為主,單科加授漢語文的教學模式;民族初中和高中基本采用以漢語文授課為主,單科加授藏語文的教學模式。黃南、果洛州的各民族小學、基層寄宿制學校基本采用以藏語文授課為主,單科加授漢語文的教學模式。民族初中和高中兩種教學模式并存。
為了協(xié)調小學和中學階段雙語教學計劃,全省以藏語文授課為主,單課加授漢語文的中小學統(tǒng)一執(zhí)行原國家教委轉發(fā)的《五省區(qū)義務教育全日制藏族小學、初級中學及中學教學計劃》;以漢語文授課為主,單科加授藏語文的民族中小學,均執(zhí)行原國家教委頒布的《義務教育全日制中小學初級中學課程計劃》和原國家教委印發(fā)的《現行普通高中教學計劃的調整意見》。隨著各地辦學條件的改善,部分藏族中小學開始加授了《英語》和《計算機》課程。實現“三語一機”正在成為藏族中小學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教學改革的一種趨勢。
。ǘ╇p語學校教材使用情況
1.小學教材
實施雙語教學的各民族小學普遍都在使用藏語文、藏數學教材,使用藏思想品德、藏自然教材的學校也比較多;只有少數幾所學校在使用藏社會、藏勞動教材。各學校基本不用藏音樂、藏美術教材。除小學一年級外,漢語文教學主要采用五協(xié)版《漢語文》,也有部分學校采用全國統(tǒng)編的漢語文教材,甚至還有用《漢語會話》(項目試驗學校試用)作為漢語文教材的。目前,各州普遍從一年級開設了漢語文課,人教社新版《漢語》(專供藏族地區(qū)使用)正在小學一年級陸續(xù)采用。果洛州部分小學在課外活動中安排了漢語會話教學內容。
2.初中教材
各民族中學均使用藏語文教材,對新版藏語文課本的反映比較好;部分學校初一年級開始使用人教社新版《漢語》(專供藏族地區(qū)使用)教材,其余年級或使用全國統(tǒng)編《語文》教材或使用五協(xié)漢語文教材。使用藏文版的數理化及歷史教材的民族中學比較多,約占全省藏文中學總數的68%左右。(如貴南縣完全中學、貴南縣森多寄校、同德縣民族中學、同德縣河北完全中學、瑪沁縣民中、澤庫縣民中、同仁縣民中等),其它科目《生物》、《地理》、《勞動技術》,各校根據雙語教師的配置情況,也在有選擇的采用藏文版教材。各中學基本不用藏音樂、藏美術教材。
3.高中教材
全省農牧區(qū)的藏族高中只有極個別學校在采用以藏語文授課為主,單科加授漢語文的教學模式,其余藏族高中均以漢語文授課為主,單科加授藏語文。所以,除了《藏語文》外,基本使用全國統(tǒng)編教材,而不用五協(xié)編譯的高中教材。
4.輔助教材
我省自1992年以來,根據原國家教委“同步供書、配套建設”的要求,逐步配套編譯了藏語文、漢語文、物理、歷史、生物以及高中數理化的練習冊、假期作業(yè)、試驗報告冊、課外習題集、填充練習冊、課外閱讀等輔助教材。這次調查發(fā)現,許多學校一方面為沒有配套的學生練習冊而苦惱,另一方面卻又沒有征訂這些輔助教材,主要原因是:不愿增加學生負擔,同時學校又無力為學生購買這些輔助教材;另外,也存在練習冊內容與新版教材內容不配套的問題。
。ㄈ┲行W雙語教師的現狀
目前,全省各級各類藏族中小學共有教師8752名,其中專任教師6510名,兼通兩種語言文字的約占教師總數的40%。據調查問卷表明,在牧業(yè)縣實施雙語教學的學校中,有近43.5%的教師不會用雙語進行教學,而實際情況有可能還要遠遠高于這個比例。我們對部分學校126名小學、初、高中教師進行了抽樣問卷調查,有71名教師認為本校教師的雙語水平是合格和基本合格的,只有33名教師認為自己不勝任雙語教學,其余22名教師或回答“不清楚”或回答“不知道”。而據我們對個別校長、教師的訪談中了解到,由于知識更新和教材內容的變化,現在有很大一部分教師不能勝任雙語教學崗位,尤其是在牧業(yè)縣,許多教師特別是初、高中教師由于掌握的專業(yè)知識有限、教學觀念陳舊,加之漢語文水平較低,對教材內容的理解也不太深刻。
我省牧區(qū)師資隊伍中,專任教師數量規(guī)模并不小,許多學校的師生比在1:8左右,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學校又認為某些學科教師緊缺。我們在調查中發(fā)現,全省牧區(qū)藏族中小學藏語文、數學等學科的教師過于飽和,而漢語文、英語、音樂、體育、美術等學科的教師嚴重不足。能夠用雙語進行教學的教師更加稀少。比如剛察縣民中有教職工56名,而專任教師只有35名,其中能用藏漢雙語進行教學的教師只有5名。近年來,我省牧區(qū)教師隊伍的學歷層次有所提高,但整體素質仍然偏低,一般是民族教師漢語文水平差,漢族教師大都又不懂民族語言文字。教師中40歲以下的青年教師成為教師隊伍的主體,各校普遍出現教師年輕化趨勢,在我們調查的一所寄宿制小學27名教師中,年齡最大的只有35歲。教師學緣結構也比較單一,一所學校中80%以上的教師都是所在地民族師范的畢業(yè)生,還有一部分學校全部教師都來源于同一所民師,這樣來源單一化的教師隊伍,其知識結構勢必“近親嫁接”,造成教學方法刻板、雷同,教育觀念僵化,不利于多種教學思想的融匯和交流。
。ㄋ模┲行W教學用語的銜接情況
從我們對66所民族中小學調查看,全省民族中小學教學用語因地不同、因校不同、因師不同的問題十分突出,特別是在漢語過渡為部分學科教學用語的始點、過渡的形式、雙語之間的比例、用雙語授課的科目、民族語和漢語的橫向聯系和縱向銜接等方面都沒有一套科學量化的標準。調查顯示,我省藏族小學階段的教學用語相對穩(wěn)定,主要形成以母語授課為主;初中階段教學用語趨向多樣化,有的州以藏語授課為主,有的州以漢語授課為主;高中階段教學用語又趨一致化,基本形成以漢語教學為主。但是,我們在黃南州調研發(fā)現,州藏中和同仁縣民中,兩所學校同在州府所在地,相距不到2公里,生源基本一致,然而高中階段使用的教學用語截然不同。前者除藏語文外,其它學科一律用漢語作為教學用語,后者除漢語文外,其它學科均用藏語作為教學用語。這種不同教學用語的選擇取向有待進一步研究分析,我們認為州藏中的做法,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升學、就業(yè)壓力所致,但也不排除學校只從教材、教師的可能性出發(fā)選擇教學用語。這種做法忽視了教學語言的硬性轉換對學生的認知經驗和學科知識邏輯體系產生的負面影響。在該校組織的座談會上,校長、教務主任和部分教師在教學用語問題上意見出現分歧,一位數學教師反映,基層學生適應本學科教學用語的周期長大一年,有些甚至兩年后仍跟不上教學進度,有的學生只能在課堂上一邊接受漢數學教學,一邊對照藏數學教材理解課文內容。這種情況在其它地區(qū)也很普遍。海南州共和縣民中是一所規(guī)模較大的寄宿制民中,現有在校生650人,初中年級各2個平行班,高中3個班,生源主要來自5個牧業(yè)鄉(xiāng),4個農業(yè)鄉(xiāng)及縣城。學校實行漢語文授課為主,單科加授藏語文。農業(yè)鄉(xiāng)及縣城的學生有一定的漢語環(huán)境,基本能夠聽懂教師的授課內容,但牧業(yè)鄉(xiāng)的學生在基層小學接受的是母語教學,中學階段教學語言的硬性轉換使學生根本不能適應課堂用語,致使部分學生學習成績直線下降,個別學生因跟不上學習進度被迫輟學回家。
這種學生的學前用語與入學后接觸的教材用語之間,學生的生活用語與學校的課堂用語之間發(fā)生矛盾的情況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如:共和縣的五個純牧業(yè)鄉(xiāng),基本上沒有漢語環(huán)境,而學生入學后使用的卻是全國統(tǒng)編《語文》教材,一年級的學生既要學會漢話,又要學好統(tǒng)編教材內容,其結果必然是煮夾生飯,造成母語學不好,漢語基礎也不扎實,給今后以漢語文為載體的各科教學增加了難度。我們對一所鄉(xiāng)寄校四年級第二學期的學生進行漢語文水平測試,測試的內容是剛學過不久的課文《麻雀》。測試結果:(1)朗讀課文,無一人能流利朗讀,90%的學生只能逐字指讀。(2)90%的學生對這篇課文上的許多字不認識,平均每人讀錯字(不包括不認識的字)有12個。(3)詞義大多似懂非懂。如對“身軀”一詞,半數以上的學生不能作正確解答。調查顯示,我省各級各類藏族中小學校,由于學生在學習上受教學用語障礙而不能順利獲取知識,暢通開展思維,準確地表達思想的學生數占很大比重。
(五)群眾對雙語教學的認識態(tài)度
如何判斷在一些地區(qū)實行的雙語教學體制是否符合當地社會、經濟、文化發(fā)展的客觀需要,群眾的意愿應當做為一個主要的參照系數。據雙語問題問卷統(tǒng)計,在“你是否認為藏語文的學習比漢語文的學習更主要”的問項中,回答“同等重要”的人占到了被調查人數的73%,而答“是的”人僅占14.7%。在“你認為不學漢語文可以嗎?”問項中,回答“不可以”的占被調查人數的93%,只有2.6%的人回答“可以”。這些情況反映出,大多數群眾開始重視語言的實際應用性。我國的《憲法》《民族區(qū)域自治法》規(guī)定,各少數民族都有使用和發(fā)展本民族語言文字的自由。這充分體現了各民族在政治上的語言平等。但是,人們根據實際生活和社會、經濟、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與交流的需要,特別是經濟的發(fā)展,從實用性的角度來學習和使用一種最通用的語言作為公共性交流語言,這又是一個自然的選擇和沒有政治考慮的發(fā)展過程。在果洛州的座談會上,我們發(fā)現城鎮(zhèn)的藏族干部職工普遍認為在藏族教育沒有形成體系的情況下,子女上藏族學校,將來漢語水平低,升學途徑狹窄,就業(yè)找工作困難,不利于學生長遠的發(fā)展,所以,部分家長愿意送子女進普通學校。
二青海藏漢雙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對藏漢雙語教學的認識不統(tǒng)一
藏族傳統(tǒng)文化對藏民族個體文化人格心理的模塑作用十分深刻,它使藏族人的生活方式、習俗、價值取向、情感特征等都有其自在的規(guī)定性。根據對藏族地區(qū)文化背景的分析,我們認為藏族地區(qū)雙語教學與社區(qū)因素、學校因素、家庭因素之間構成一定的變量關系,并導致對雙語教學的不同認識。在此關系中學校因素主要包括雙語模式和語言環(huán)境;社區(qū)因素包括農區(qū)、牧區(qū)、農牧混雜區(qū)、城鎮(zhèn),主要反映不同社區(qū)人們提供給孩子的社會文化資本,也就是說不同社區(qū)對孩子受教育的期望不同,因而對他們接觸主流文化的認可也不一樣。在城鎮(zhèn),學生在生活習慣、喜好等方面大都認可主流文化,接近主流文化。牧區(qū)學生在學校由于接受到主流文化,因而在家庭和社區(qū)中會不由自主地表現出一些主流文化所認可的行為,但這些行為往往不會得到本社區(qū)、家庭的贊同,這使學生對自己所受的文化教育產生一種彷徨心態(tài),從而不利于學業(yè)成績的提高。
目前,在雙語教學方面存在著三種認識,這三種不同的認識決定著單個人對學習漢語的不同態(tài)度。第一種人數越來越多,解放后50年的經歷,特別是改革開放20年的現實,使他們深深體會到了漢語的實際應用價值,對學習漢語文重要性的認識比較高。第二種人是中間過渡人群。他們人數較多,經常處于搖擺狀態(tài)。當有人說學習漢語會引起“同化”,他們會覺得很有道理。當有人說漢語可以幫助掌握先進的'科學技術,他們又隨聲附和。第三部分人數不多,構成較為復雜,有的人自身就是知識分子,有的還是國家干部。他們大部分人很關心本民族的生存與發(fā)展,苦于找不到捷徑,認為本民族的語言文字優(yōu)于其他民族的文字,他們特別擔心漢語發(fā)展的趨勢會使本民族“同化”。
。ǘ┙滩姆矫娴膯栴}
1.統(tǒng)編教材部分內容脫離藏族學生的生活實際。教材的知識結構是由一定的感性材料、基本原理及應用材料有機組成的。其中感性材料必須具有一定的邏輯意義,即新的知識與學生認知結構中已有的表象、有意義的符號、概念或命題存在著合理或邏輯基礎上的聯系,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積極學習的心向和興趣。感性材料源于兒童的生活,藏族地區(qū)兒童的感性認識與內地漢族兒童的感性認識有極大的差別。但海南、海北州的部分中小學校不考慮學生實際,強求教材劃一,致使教材內容不適應藏族兒童學習,學習效果差。
藏族兒童對統(tǒng)編教材的感性材料的陌生導致語言轉化的困難。藏族兒童在入學前已有一定的關于自然、數方面的感知,有以母語為載體的概念和直接經驗?伤麄內雽W后所接觸到的教材大多是以漢語為載體的漢族地區(qū)的生活內容,學生學習的難度遠大于漢族兒童。如對“一擔谷子合幾斗”的理解,藏族兒童將通過比漢族兒童曲折得多的思維轉換程序,首先要想象“谷子”,然后理解“擔”與“斗”的量的關系,想象“擔”與“斗”的形體,最后才能進入“一”與“幾”的關系推算。
2.五協(xié)版藏文教材的問題比較多的集中在理科教材。主要表現在:一是翻譯教材專有名詞術語不統(tǒng)一。如:舊版教材和新版教材之間的有些名詞術語不統(tǒng)一;各學科教材之間的有些名詞術語不統(tǒng)一;同類學科課本之間的有些名詞術語不統(tǒng)一;同學科的課本與教參、練習冊之間的名詞術語不統(tǒng)一;二是個別翻譯的小學、初中的數學教材中有錯譯、漏譯現象;有些小學、初中的數學教材的校對不認真,導致教材中錯誤較多,直接影響到教材的使用和老師的教學。甚至有的教材已再版了8次,但其中的錯誤一直沒有修改。三是有些數理化教材、地理、思想品德教材的譯文表達不清、不易理解。例如,重要人物的姓名翻譯不準確,使歷史事件張冠李戴,教師時常需要借助于漢文課本對照譯文內容,影響了廣大師生使用藏文教材的積極性。
。ㄈ┙虒W用語的銜接不科學、不規(guī)范
多年來,為了突破藏族兒童學習漢語文難關,各地藏族教育工作者進行了大量有益得嘗試。目前,我省的“雙語教學”在45分鐘課時內,基本上采用的是“用藏語口語釋義,幫助學生理解漢文”,個別學校甚至強調教師應當用藏漢兩種文字對譯板書,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第一種辦法簡單易行,教師懂藏話即可,因而各地普遍采用此種“模式”。但是,長期地、盲目地隨意采用這種辦法,而不進行兩種語言能力對應轉化的系統(tǒng)訓練,藏族學生學漢語始終不能擺脫藏語對語音、語意、語法各方面的影響,以致不少學生到了高年級仍不能接受漢語言為載體的其它的學科教學,這其中關鍵的問題是兩種語言思維能力不平衡所致。如一個三年級學生遇到一道數學文字題,“甲數是87,比乙數少78,乙數是多少?”,他不懂得在“比乙數少78"前,省略了主語“甲數”,所以就弄不清是誰比誰少,于是見少就減,列出“87-78=乙數”的錯誤算式。這說明藏族兒童在未突破漢語言障礙之前,從字面上正確地理解某一概念表明極為耗時費力,用自己的語言簡明扼要地表示一個概念或進行邏輯推理,困難更大。因此,對藏族兒童思維過程的復雜性及思維發(fā)展過程的階段性問題加以研究。幫助藏族兒童盡快過好“漢語關”,是當前改革和發(fā)展牧區(qū)藏族教育面臨的一項十分重要的課題。
。ㄋ模┎刈逵變簩W前教育還基本是空白
學前教育是整個學校教育的起始階段。心理學研究證明,早期教育尤其是學前教育對學生的智力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不僅如此,學前教育對藏族兒童的雙語學習也有重大影響。是否上過幼兒園或學前班直接影響到兒童的雙語學習能力,因為在學前教育階段,兒童通過學前初步學會一些漢語口語,聽懂一些基本的句子,這樣可以避免他們上小學后由于對漢語一點不了解而產生恐懼感。但是,我省廣大牧區(qū)的藏族兒童由于居住地域的限制和經濟條件的制約,缺少學前教育的機會,無法得到正規(guī)的、科學的學前教育,缺少或很少有比較正規(guī)化的漢語語言經驗。未接受學前教育的兒童有著更長的語言適應期,極易造成兒童由于初期對語言適應不良而產生的對漢語學習的抵觸情緒,影響以后的雙語教學。
(五)嚴重缺乏既會藏語文又會漢語文的運用雙語教學的師資
目前,全省民族學校師資隊伍結構有所改善,學歷層次有所提高,但學科結構、知識結構、年齡結構、學緣結構不合理,這種狀況很難適應各級各類藏族學校開展雙語教學的需要。我們對所調查學校的教師雙語素質進行了問卷調查,統(tǒng)計顯示,在雙語教師素質的綜合架構中,師德、情感、能力、單語思維、藝術修養(yǎng)、身心因素等方面保持了較高的分值,而文化識力、知識結構、雙語思維等方面相對較差。目前,我省雙語教師隊伍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數量不足,二是質量不高,三是外流現象十分嚴重。特別是基層漢語教師來源奇缺。在我們調查的66所民族中小學中,共有專任教師427名,其中:理科教師157名;文科教師315名。能用藏漢兩種語言進行理科授課的教師只有41人,占26。1%。這種局面不盡快扭轉,實行雙語教學改革勢必遇到困難。近年來,省內外大中專院校通過舉辦函授站(班)就地培養(yǎng)培訓民族教師,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民族地區(qū)師資低學歷、低文憑的現狀,但有些函授站(班)課時不保證,師資不保證,隨意降低招生標準,濫發(fā)高價文憑,致使有些地區(qū)教師隊伍出現“高文憑、底水平”現象;鶎咏逃块T對此反映很大。
。h語教學薄弱,學生漢語基礎差
《漢語文教學大綱》在基本訓練方面對學生的要求是:“初步具有基本的聽、讀、寫、譯的能力,包括能聽懂日常用語,能進行一般的漢語會話,會用標點符號,能用本民族語文和漢語文對譯學過的句子”。但藏族學生高中畢業(yè)時都達不到這個水平,特別是在說、寫、讀方面差的很遠。主要原因是:漢語文課是一門語言工具課。掌握語言同掌握其他工具一樣需要技能,而技能是在反復實踐和訓練過程中形成的。藏族學生離開漢語課堂教學,就很少有使用漢語的機會。思維是伴隨著語言進行的,不會說漢語,就不會用漢語思維。以往的漢語教學照搬內地漢語教學的經驗,忽視了藏族學生學習第二語言的特殊規(guī)律。教材編寫照搬統(tǒng)編教材的框框,內容安排“重”教師,“輕”學生,“重”知識的傳授,“輕”技能的培訓,以“文”代“語”;確定各冊教材中生字、詞語、語法等知識點時缺乏科學的客觀標準;部分練習的內容和方式雷同,缺乏實用性。人教版新編《漢語》教材(供藏族地區(qū)使用),以語言教學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的言語技能為目的,突出了第二語言教學的特點,符合民族學生學習第二語言的認知規(guī)律,這對大面積提高漢語教學質量無疑會產生積極的作用。但我們在調查中發(fā)現,部分地區(qū)拒不使用這套教材,主要原因是,擔心沒有與這套教材的使用相配套的漢語升學考試制度和漢語水平測試制度。
。ㄆ撸⿲γ褡逭Z文教學和雙語教育的研究滯后
我們對雙語教育問題進行過長期的大量的研究實踐,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初步探索出了一條雙語教育的路子。但由于對雙語教育的長期實踐缺乏全面的研究和總結,尤其缺乏在科學理論指導下對雙語教育系統(tǒng)的教學試驗研究,所以迄今沒有在理論上對雙語教育,特別是藏族學生學習第二語言的規(guī)律和特點,以及兩種語言之間的正負遷移問題進行更深入地研究。在實踐中也沒有建立起完善的雙語教育體系,總結出一種成功的教學模式。
三青海藏漢雙語教學改革的對策及建議
。ㄒ唬┻M一步提高對藏漢雙語教學改革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
我國漢語已成為各民族共同交往的通用語言,漢語文成為最新、最快、容量最大的信息載體,成為知識和科技情報的最豐富的信息庫。任何一種少數民族語文都還不能超越漢語文所起的作用。漢語文掌握的程度已成為少數民族發(fā)展生產力以及科學文化的重要因素。同時,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加入WTO,經濟全球化趨勢日益加快,英語──這一世界通用語言在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發(fā)展中的作用顯得越來越重要。這就使得少數民族青少年兒童不僅要學好本民族語言,而且還要學好漢語和英語。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掌握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因此,加強漢語和英語教學,尤其是加強初、高中階段的漢語、英語教學,已成為藏族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當前,在中央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的推動下,民族地區(qū)經濟、社會、文化正在面臨著深刻的轉型與變革。這一宏偉戰(zhàn)略的實施,為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qū)的發(fā)展,促進各民族的共同富裕、共同繁榮,創(chuàng)造了空前的歷史機遇。民族教育要適應這一新形勢的發(fā)展,為民族地區(qū)的經濟振興和社會進步,培養(yǎng)數量更多、質量更好的少數民族人才,就必須與時俱進,適應時代的發(fā)展潮流,以藏漢雙語教學改革為突破口和著力點,全面推進藏族教育的整體改革。
。ǘ﹫猿帧胺诸愔笇、分區(qū)規(guī)劃、雙語并進、優(yōu)勢發(fā)展”的原則
雙語教學不僅涉及到學制、師資、教材等一系列的教育內部的問題,也是一個政策性強,涉及面廣,比較敏感的原則問題。我們認為確立本地區(qū)雙語教學體制既要考慮到民族語言平等和各民族交流這兩層政治因素,也要考慮民族地區(qū)語言環(huán)境的現實應用情況;既著眼于民族教育的特點和地區(qū)實際,又要著眼于民族的未來發(fā)展。
現階段我省藏漢雙語教學應當把握的基本原則是:正確處理民族語文授課與漢語文授課的關系問題,實現教學用語同學生語言基礎及全國語言環(huán)境的雙向銜接,從而消除教學語言的障礙,最終達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民族開放和交流的目的。為此,我們提出以下“過渡性雙語教學”的思路:
1.小學階段:一是純牧業(yè)縣縣城所在地的城鎮(zhèn)及其他漢語言環(huán)境較好的鄉(xiāng)鎮(zhèn),實行各科以漢語文教學為主,單科加授藏語文和英文的教學模式;二是純牧業(yè)縣農村牧區(qū)及其他缺乏漢語言環(huán)境的鄉(xiāng)鎮(zhèn),實行各科以藏語文教學為主,單科加授漢語文和英文的教學模式。
2.初中階段:目前,全省藏族初中學生普遍達不到用第二語言進行思維的水平,在沒有實現兩種語言對應轉化,同步思維的情況下,我們建議采用“一校兩制”的雙語分解模式,即分設藏授班和漢授班。藏授班以藏語文授課為主,單課加授漢語文和英語,并逐步過渡到以漢語文授課為主;漢授班以漢語文授課為主,單課加授藏語文和英語。
3.高中階段:除藏語文外,其他學科全部用漢語文授課。
4.加強漢語教學是保證雙語教學順利進行的前提。漢語文不僅僅是一門語言工具課,作為其它各學科的基礎性用語,必須從小學階段打好漢語基礎,切實加強漢語文教學,提高漢語文教學質量,為實現兩種教學語言的合理轉換、分流奠定基礎。建議:調整《漢語》課程的課時量,增加漢語會話課。
5.學校是推廣和使用普通話的重要陣地,漢語教師是推廣和普及普通話的實踐者,特別是在缺乏漢語環(huán)境的農牧區(qū)學校,教師應當提高普通話水平,堅持用普通話教學,幫助學生盡快掌握漢語口語。
(三)合理選用教材,提高教材質量,實現漢語教材的現代化
教材是實施雙語教學的基礎工程,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保證。目前部分地區(qū)不按照統(tǒng)一的教學計劃組織教學,教材選用各行其事的問題十分突出,建議應盡快調整、修訂、完善藏族中小學教學大綱和計劃,把進行雙語教學列為主要內容,同時應對全省各級各類藏族學校各學科教材的使用進行規(guī)劃指導。
鑒于五協(xié)版理科教材存在的質量問題,應聘請相關學科的獨立審稿人對藏文理科教材進行審讀,審定名詞術語不統(tǒng)一的問題,以消除譯文表達不清,不易理解的問題。為了加強教材的互動溝通,應不定期召集有關專家和一線教師開展藏文教材編譯專題研討會,交流彼此的經驗和體會,切實提高教材的編譯質量。
錄音教材的制作,集文字、圖象、聲音于一體的多媒體教材的研制,將以一種立體型的教材模式突破師生人手一冊課本的傳統(tǒng)格局。特別是用電子光盤代替紙張課本,無疑是教材建設的重大創(chuàng)新和改革。這種新發(fā)展給藏族中小學漢語教學極其教材的編寫帶來了廣闊的遠景。加速藏族中小學電化教學,把先進的視聽技術逐步運用到漢語教學和漢語教材編寫中來,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目前,從全省的情況看,藏族中小學電化教學的基礎設施建設相當落后,大多數地區(qū)仍然處于空白狀態(tài),應盡快爭取現代遠程教育項目和藏漢英三語教學軟件建設項目,填補藏族教育至今尚無藏漢英三語音像教材軟件的局面。
(四)切實加大雙語師資隊伍建設力度
雙語師資是開展雙語教學的關鍵性因素,也是影響我省雙語教學的一個“瓶頸”問題。培養(yǎng)藏漢雙語兼通的師資是實施雙語教學乃至整個藏族教育改革與發(fā)展中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務。為此,今后我省雙語師資隊伍建設應重點抓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一抓充實(充實教師絕對數量);二抓配套(補足各專業(yè)、各學科教師);三抓提高(現有教師知識更新和能力的提高);四抓穩(wěn)定(防止雙語教師流失)。具體措施是:
1.加大師資培訓經費投入力度,啟動“雙語教師培訓工程”,有計劃、有步驟地培訓雙語師資。把掌握雙語的能力作為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把提高和培養(yǎng)民族教師掌握運用漢語文的能力作為培訓的重點和難點,把普通話考試作為監(jiān)測手段,予以特別重視。爭取在二至三年全面完成雙語教師的輪訓工作,經過考核合格者,頒發(fā)“雙語教師合格證”。
2.采取對口支援辦法,分年限選派一些州屬學校的漢語骨干教師下基層學校掛職任教。
3.教師培訓在兼顧學歷培訓的同時,應采取以校本培訓為主要的培訓形式。通過開展短期培訓班、教學觀摩、請專家學者作學術和業(yè)務報告等手段提高教師雙語素質。在校本培訓中還要充分發(fā)揮現代遠程教育技術的作用,建立以現代教育技術和信息傳播技術為依托,以遠程教育為主體的開放型教師培訓網絡。
4.進一步提高雙語教師生活待遇和工作條件,穩(wěn)定雙語教師隊伍。應制定一些能充分調動雙語教師教學積極性的傾斜政策,并在職稱評定、評選優(yōu)秀教師、津貼福利等方面優(yōu)先考慮雙語教師。
。ㄎ澹┙⒔y(tǒng)一的雙語教學考核和評估體系,實施漢語水平考試制度
隨著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通考”制度已經取消。但民族地區(qū)采用考試和測驗作為評價教學效果的手段還是十分必要的,這有助于通過嚴格科學的考試制度,有效地督促各級各類學校的教學按照大綱要求達到規(guī)范化,同時對各學科教學用語也會產生積極的導向作用。目前,各地的“會考”除藏語文外,其它學科都是翻譯試卷,試題與民族中學所使用教材內容不盡相同,很難反映民族學生的實際水平。我們建議有關部門應積極組織標準化考試和測驗,并針對各地雙語教學的實際,建立同類學校統(tǒng)一制卷命題,統(tǒng)一考試的制度,有效地評估各地教育發(fā)展狀況和教學水平。
漢語水平考試是專門為測試母語非漢語者的漢語水平而設計的國家級標準化考試。在部分少數民族地區(qū)推行漢語水平考試,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漢語文實際運用能力。目前,《國家少數民族漢語等級考試大綱》已頒布執(zhí)行,我省在進行了為期兩年的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制定了《青海省部分少數民族學校推行中國漢語水平考試試行方案》。我們認為盡快與國家漢語等級考試制度接軌,是今后藏族中小學漢語教學改革的主要目標。盡管到了高中階段學生才會參加漢語水平的考試,但現在就應當從教材編寫、教學設計以及考試制度等方面充分考慮這層因素,讓學生從一開始學習漢語就有機會接觸聽力理解、閱讀理解、語法理解等模擬訓練,接受語言知識和語言交際能力的考查。
(六)加強雙語教學試驗研究和教育理論研究
雙語教育涉及教育、民族、語言文化、心理等諸多領域,是理論性、實踐性很強的一項有著跨文化和綜合性特點的教育活動。雙語教學過程中有許多方面的問題,有待于我們進一步開展教學試驗研究和教育理論研究。目前,我們認為應著重進行以下兩方面的研究。
1.小學階段在總結同仁地區(qū)藏漢雙語教學試驗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新編小學《漢語》(藏族地區(qū)使用)教材的使用,擴大試驗范圍,進行“在漢語言環(huán)境較差的地區(qū)以漢語授課為主,單科加授藏語文”的模式研究。從一年級開始開設漢語課程,使用新編小學《漢語》教材,同時加授藏語文,并從一年級開始強化漢語口語訓練,盡量提供聽說訓練的機會,把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有機地結合起來,擴大學生接觸和運用漢語的機會,為兒童創(chuàng)造良好的漢語學習環(huán)境。同時,應重視藏語文教學,提高藏族學生的整體素質。
2.初中階段進行“一校兩制”的雙語分解模式試驗研究。即分設藏授班和漢授班,藏授班以藏語文授課為主,加授漢語文和英語,并逐步過渡到以漢語文授課為主,漢語文程度較差,接受漢語文教學有困難的學生進入藏授班學習;漢授班以漢語文授課為主,加授藏語文和英語,漢語文程度較好,能夠接受漢語文教學的學生進入漢授班學習。實現“雙語并進,優(yōu)勢發(fā)展”。本試驗研究應在各州選擇條件較好的2—3所學校進行,試驗周期為3—4年。
開展上述試驗研究,要健全完善雙語教學的管理機構和研究機構。此外,要進行加強兩種語言的對比,母語和第二語言之間的關系,影響和遷移干擾問題及解決方法,揭示漢語和民族語文及各自的內在規(guī)律特點和民族學生加快學習掌握第二語言的方法,兩種語言的對比教學,思維轉換問題,第二語言的學習對于智力思維能力的開發(fā),雙語教法、雙語課程設置及銜接等問題的研究。同時,隨著藏族中小學《英語》、《計算機》課程的普遍開設,還應著手研究“三語”教學對學生心理的相互遷移和干擾因素,以及“三語”教學對其智力和人格發(fā)展的影響等課題。
教學調研報告3
20xx年11月20日——12月20日,在林建才主任的帶領下,我隨高中組深入各高中,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大聽課大評課調研活動,調研中我發(fā)現各高中重視教學管理,抓落實促質量;也發(fā)現一大批上進心強,業(yè)務水平高,專業(yè)素養(yǎng)好,教學基本功過硬,又勤謹敬業(yè)的教師典型;也有個別教師得過且過、教學方法陳舊、視野狹隘、不思進取的情況。下面分幾方面闡述:
一、教研教改方面
從2018年我省高中實施新課程改革以來,我縣各校都在積極探索適合新課改要求的教學方法,許多學校采用“走出去”、“引進來”、上網學習查資料、分年級學科開展教研活動等方式,研究適于本校本班學生特點的教學模式。大多學校教師課堂上體現了課改的理念,但是各個學校情況不同,各位老師課堂操作課改力度及取得效果效果參差不齊。教學改革方面,教師普遍接受山東模式,以“學案導學”為載體,課堂上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討論、合作、探究、展示、點評、質疑,教師適時點撥和總結。二中作為全國60所新課改樣本校之一走在全縣高中的前列,許多課堂“活”了起來,學生爭先恐后,積極思維,大膽質疑,課堂上不僅通過討論合作解決了教師預設問題,還會出現一些生成性問題,引起教師的思考,促進教學相長;教改方面做得比較好的還有四中和進修學校,教學模式已初具形式;三中和輝高的教學模式正在展開;一中雖然有導學案,但編寫欠仔細,使用也不太到位。
各校每年級每周都分學科教研活動,各校開展情況又不盡相同,有些學校有些學科教研活動內容具體翔實,備課組長確實起到了帶領本學科老中青年教師獻計獻策、交流經驗、共同促進的作用。在這方面輝縣高級中學抓的非常扎實、到位。我在輝高視導期間,恰遇物理組教研活動,我全程參與了高二物理教研活動,李龍喜老師組織,首先總結反饋上周課程情況,然后對前一天的公開課從內容到教法做了討論與交流,探討了本節(jié)課值得推敲的問題及課堂設計的優(yōu)點、課堂操作的亮點、閃光點,又計劃安排了下階段的教學進度及測試。還有進修學校,王遠志老師帶領高一物理教師搞教研教改,他們結合本校學生情況,吸取山東昌樂二中的“271”高效課堂模式和山東兗州一中的“循環(huán)大課堂”模式的精髓,正在探索適于自己學生的教學模式,我聽了吳秀萍老師的創(chuàng)新課,課堂容量大,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模式已初具雛形,這是集體教研的結晶。但有些學校的某些教師教師教研活動很被動,流于形式,對教學改革之掛在口頭上,甚至采取排斥、冷眼觀望的態(tài)度,希望有關學校采取措施,盡快行動起來。
二、物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一)物理新授課存在的問題
1、許多本該達到解釋水平的課,不少教師卻變?yōu)橛洃浰降恼n,“滿堂灌”或“滿堂問”的現象普遍存在;有的教師把教學混同于學科習題的機械訓練和簡單強化,學生的思維水平明顯下降。
2、許多探究性教學的課,教師常常通過解釋或讓學生記住這種最簡捷的方法得出答案,“表面上像探究,實際上是講解”,達不到學生親自投入的思維水平。
3、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不夠。這說明教師備課時只考慮教材內容,只想到如何教,沒想到學生如何學;只考慮教的程序,沒有考慮學生的初始狀態(tài)(知識儲備、基本能力、可能出現的認知障礙等)和學生學習的程序。這樣必然導致教學的針對性差,部分學生聽不懂課。
4、社會上流行的高中物理同步訓練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自信心,F在社會上流行的高中物理同步訓練是一些經歷過一步到位的教師們參與編寫的。高中一年級的同步訓練是歷年高考物理試題的分類匯編,這樣的同步訓練嚴重違背了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學習成績中等以下的學生做這些習題時,經歷多次失敗后,必然對學習失去興趣,對自己失去信心。個別教師說,課本(教材)可以不帶,上物理課必須帶同步訓練,事實上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的高中物理教材中的章末習題就是很好的同步訓練。人教課本章末習題具有經典性、全面性、典型性、可變性等特點。
5、物理課堂上的具體問題。
(1)一些教師對所教的物理概念、規(guī)律理解不透。教師備課時對概念、規(guī)律鉆研不深理解不透,必然導致對知識的講解手段笨拙、方法單一,進而對學生理解知識造成較大的學習障礙。
。2)教師的課堂語言存在一定問題。語言欠推敲造成語言不嚴密、隨意性和廢話多,對學生理解知識造成了一定的干擾。有的教師課堂用語雖然沒有語病,但語言枯燥無味,缺乏引導性、啟發(fā)性,不能引起學生積極思考。
。3)板書板畫問題嚴重。板書板畫亂,邏輯關系不對,板書過多或過少,板書沒有起到畫龍點睛、引起記憶和思考的作用。這也反映出教師備課功夫不夠,沒有真正吃透教學內容。
。4)課堂提問中存在的問題。教師所提的問題沒有價值,該提問的不提問,不該提問的卻提問;問題沒有啟發(fā)性;沒有在關鍵處設問;難度大的問題提出后不給學生思考的時間。
。ǘ└呖嘉锢砜倧土曊n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1、高考物理復習資料本身存在的問題,F在市場上物理高考復習資料(或稱復習用書)的品種數不勝數,已是百花齊放、優(yōu)秀和糟粕共存時期。一些出版社在利益的驅動下隨意組織人員編寫物理高考復習用書,一些行家開玩笑說:“現在編書比看書快”。認真分析一些高考復習資料可以發(fā)現下列問題:
。1)邏輯錯誤。全書的謀篇布局和書中的某些單元有邏輯錯誤。
。2)對高考TingVoA綱學習研究不深刻,一些高考不考的題目在復習資料中屢見不鮮。
。3)編寫體系不符合掌握知識、方法和能力提升的程序。
。4)不符合新課改精神,不利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
2、高三物理教師處理復習用書時存在的`問題。
(1)部分高三教師教復習資料,而不是用復習資料。從課堂教學上看,教師基本上照復習資料原樣搬到黑板上。知識點的復習,照復習資料上的講,沒有一點新鮮感,沒有對知識群體進行高度的歸納、概括,沒有把書念薄,課后學生基本沒什么印象。習題課所用例題基本上都是復習資料上的例題,教師基本上按復習資料上的求解程序講解,這對于已經預習了的學生有什么益處呢?
。2)資料多,習題作業(yè)多,導致學生自主學習、歸納概括時間少,影響學生正常發(fā)展。學生整天整夜地聽課做作業(yè),沒有自行反芻的時間,不能很好地將學科知識內化為科學能力。
3、物理課堂教學存在的具體問題。
(1)對原教材中的知識、方法等不整合或整合不夠。對學生清晰地記憶知識、掌握方法帶來一定的困難,直接影響復習教學質量的提高。具體表現為:復習課上成新授課;知識點的復習課上成了知識羅列課,枯燥無味,課堂上學生不參與觀察、思考和動手。
。2)習題課教學質量亟待提高。一些教師備課時,著急看資料上的答案或解題過程,這樣給備課節(jié)省了大量的時間,但是必然導致下列問題的出現:
、倬皖}講題缺乏提升。
、诶}組織性、目的性和中心性不強。組織習題課的例題時,沒有考慮發(fā)揮例題群的整體教育功能、中心教育功能和目標功能。
③例題講解不透,學生收獲少。教師講了很多例題,學生遇到以前沒有做過的類型題仍然不會,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主要原因是教師沒有把例題講透。對于一個很有價值的典型例題,教師首先要真正把它分析透了:從審題到最后求出答案,師生配合放好“慢鏡頭”,即把每一個細節(jié)的狀態(tài)、過程和所遵從的規(guī)律細致地呈現給學生。這樣學生就對解決某類問題有了一個全面細致的整體認識。但這還不夠,還要將該例題進行有效變換,例如進行設問的變換、條件的變換和模型的變換等,這樣我們對一個有價值的典型例題進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的分析綜合、啟發(fā)講解,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師生的協(xié)作互動、學生積極地參與觀察、高質量的思維和動手,這就叫做“講透”了。
④習題課上教師不知道(或不注意)在解題的關鍵處設問,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能力。解答習題的切入點或突破點等都是解決問題的關節(jié)點,在這些關節(jié)點處本來可以很好地訓練、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但是教師沒有想到,用其細致的講解代替了,使學生感覺題目不難。這就造成了一聽就明白,一做就不會的后果。
、萘曨}教學不注意分類推進。習題課教學也要講求分類推進。若不分類推進,必然導致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聽得懂無興趣,中等生費點勁能聽得一知半解,差等生聽不懂。
。ㄈ、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問題的解決策略與方法
根據當前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如下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的措施與對策:
1、樹立正確的教育質量觀
教育質量的好壞在于學生學什么、怎樣學、學了多少。當前教育質量觀的誤區(qū)是過分關注學生學業(yè)成績的結果,忽視了這些結果是如何獲得的。這樣的教育質量觀對教學管理以及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產生了不良的導向作用,教學中出現的忽視學生的生命與健康、忽視學生的尊嚴與權利、忽視學生的個性與差異的現象往往被較好的學業(yè)成績以及較好的升學率所掩蓋而得不到有效的制止。
2、物理教師要成為學習型、研究型人才。
物理任課教師要有目的地學習哲學、學生認知心理學、物理教學論和有關課堂教學設計的書籍。在理論的指導下研究自己和同行的物理課堂教學。通過學習、研究和親身的課堂教學實踐并有意識地經常反思,必然會加速提升自己的物理課堂教學的理論水平和教學實踐能力。
3、對物理同步訓練、物理高考復習用書進行改造。
選擇質量比較好的同步訓練和高考復習用書為藍本組織優(yōu)秀教師對其進行刪、改、增、減。這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可以經過若干年完成。
4、開展形式多樣、扎實有效、有計劃有組織的物理課堂教育教學的科研活動。
例如,開展課堂教學設計比賽和研究活動,開展板書比賽和板書研究活動;開展課堂教學如何設問的研究活動;開展應用書本知識解決問題的研究活動。
5、促進學生有意義地接受學習,減少機械學習
由于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仍是當前課堂教學的主流,所以在課堂教學中促進學生的有意義學習,減少機械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6、引導學生加強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
開展嘗試探究活動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策略,最有效的學習方法應是讓學生在體驗和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學習。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接受學習、體驗學習和探究學習往往是交錯融通組合在一起發(fā)揮作用的,在接受學習中可能有體驗學習與探究學習的成分,在體驗學習中也會融入接受學習與探究學習的因素,而探究學習中同樣會有接受學習與體驗學習的成分。由于各自比例不同,側重不同,從而形成多種多樣的學習模式。,因此,根據學習任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組織學生采用適當的學習方法將是今后一段時期內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
7、豐富學生學習方式,促進經驗、理性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當前,國際教育技術界正在倡導混合學習,所謂混合學習就是要把傳統(tǒng)學習方式的優(yōu)勢和數字化或網絡化學習的優(yōu)勢結合起來;也就是說,既要發(fā)揮教師引導、啟發(fā)、監(jiān)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目前國際教育界的共識是,只有將這二者結合起來,使二者優(yōu)勢互補,才能獲取最佳的學習效果。
8、改革對學生的評價。
、賹W生評價目的不是為了把學生分等,而是使學生看到自己的成就和存在的差距,獲得成就感,增強對學習的信心,明確努力方向;
②注意多種評價方式相結合,如自評與他評的結合,考試、考評與評語相結合,書面與口頭評價相結合;
、鄄粌H要評價學生的知識及解題能力,還要評價學生的學習興趣、科學態(tài)度、科學觀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及創(chuàng)造能力。
教學調研報告4
班主任要是能“妙語連珠”地幽默教學,一定會對做好工作大有裨益。
一、幽默有助于班主任恰到好處地引出所要議論的課題
有個班主任,發(fā)現他們班的女學生有點愛哭,就決定在班會上就此談點看法,他是這樣引出問題的。首先,在課堂上,他先問了個問題:“大家看過《紅樓夢》嗎?”大家立刻回答:“看過!”他看了看大家,挺神秘地說:“現在,我想悄悄地問一個男同學一個問題,也請他悄悄地回答我!闭f著,這位班主任走到一位挺勇敢的男生跟前悄悄地問了兩句話,那男生笑笑,也悄悄地回答了兩句。然后,班主任笑瞇瞇地走向講臺,對大家說:“現在,我可以公開答案了。我問他的問題是‘你喜歡林妹妹嗎’,他的回答是‘不喜歡’;我又問了一句‘為什么不喜歡’,他的回答是‘因為林妹妹愛哭’!甭犃税嘀魅蔚慕榻B,全班同學都快活地笑了起來,而這位班主任也就立即借題發(fā)揮,恰到好處地講起了哭意味著無奈、軟弱和缺乏信心等道理。
二、幽默有助于班主任創(chuàng)造明快歡樂的課堂氣氛
有一次,某班在數學競賽中得了團體第一,教數學的班主任就曾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發(fā)表了“演說”:“這回咱們班得了第一,為什么?因為大家聽課特別認真;為什么特別認真,是因為本班主任講得特別生動!”哄的一聲,大家全都快活地笑了,可班主任卻一點也沒笑,反而推了推眼鏡,接著又來了一句:“大家笑得太好看了,太迷人了,為什么?因為本人的演講太成功了,太出色了!”哄的一聲,又是一串歡樂的笑聲。
三、幽默有助于班主任巧妙擺脫某種不期而至的`窘困與尷尬
有一次,某班主任褲子后面剮了個窟窿,可他一點也沒發(fā)現,仍然那么投入地上課。坐在第一排的兩個學生十分心疼他們的老師,絕不情愿大家看見班主任的這個小小的不雅,就緊急磋商想了個辦法,這就是瞄準他每回落座的位置,在那張椅子上反放了一塊橡皮膏,可是,一向準確無比的班主任這回卻偏偏沒坐準位置,以至那塊橡皮膏不僅沒有貼準,反而“生動無比”地掛在那了——一走一扇乎,引得全班人大笑……可也就在這時,發(fā)現這一切的班主任不僅一點也不慌亂,反而極幽默地說了一句:“這叫什么?這就叫異峰突起,這就叫意想不到,異峰突起的直接效果是笑,而對付意想不到的最佳策略就是隨機應變——這就是,既然這個不雅的地方出了一個不雅的故障,我就有了百分之百坐下來講課的理由,請多關照,本人這就座!”說著,教師從容落坐,教室里也隨之響起一片愉快的笑聲!
四、幽默有助于班主任把嚴肅的批評變得親切得體
有一次物理考試,有幾個一向拔尖的同學因為驕傲考砸了,班主任曾在總結時發(fā)表了如下的一段演說:“我聽過一個故事,有個大學生放假回到鄉(xiāng)下老家,為了說明他見解深刻,就在吃飯時大談哲學,還特意指著桌上的燒雞對爸爸說:‘哲學上講究具體與抽象,說得明確點,雞也有抽象的與具體的之分,比如這兒——這只盤子里的燒雞就是具體的,此外還有一只抽象的雞在。’老父親見他滔滔不絕,聽得挺煩,就立刻頂了他一句:那好!這只具體的雞我吃,你吃那只抽象的去!”聽到這,大家果然哈哈大笑,而這位班主任也就恰到好處地接著說:“大家笑了,說明大家知道驕傲不好,也知道該讓驕傲者吃點‘抽象的雞’!那么,這次物理考試,應該讓誰吃‘抽象的雞’呢?大家猜猜?對了,就是那些驕傲輕敵的人,說得具體點,有幾位同學一向拔尖,可這次卻偏偏只考了七十幾分!因此我建議,‘具體的雞’,請謙虛者吃,‘抽象的雞’,就留給他們!”見大家聽了有默默含笑的,也有低頭深思的,這位班主任接著說:“不過,我也要補充一句,如果這幾位是因為
謙虛才這么干的,那就另當別論,也請他們吃具體的雞!”于是哄的一聲,教室里又一次響起愉快的笑聲。班主任的話既是對謙虛者的一個熱烈的表揚,也是對驕傲者的一個既含蓄又明朗的批評!
五、幽默有助于班主任對癥下藥,及時緩解學生的緊張心理
一天,一個初中二年級的女同學因到校醫(yī)室打針遲到了兩分鐘,氣喘吁吁地站在教室門外,由于恰好嗓子發(fā)炎喊不出“報告”二字,便在教室外急得小臉通紅,雙手緊緊抓住教室的門框,好在班主任及時發(fā)現了她,于是立刻對她說了一句:“我一看就知道你特別特別地愛我們的教室,瞧,你把門抓得多緊!進來吧!”那學生笑瞇瞇地進來了,自然不再慌亂,并打心眼里感激這位善解人意的好老師。
教學調研報告5
最近流傳的xx年將推出的高考改革總體制度中,外語改革尤其突出,也最引人注目,同時引起了廣泛議論,無論是外語教師,即將面臨高考外語改革的學生,還是已經經歷過現有高考制度的學生,他們對高考英語有著不同的見解和想法。針對這一情況,xx實踐隊成員于7月26日到8月5日對石家莊、邢臺、保定淶源、張家口張北等地中學的教師和同學們進行了訪談和問卷調查,詳細詢問了他們對高考外語改革的看法和建議。
對于中國的每一位學生和家庭而言,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任何有關高考改革的消息幾乎都能夠在社會上引起巨大反響。xx年10月21日北京公布了中高考英語改革方案,高考英語改革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據現有消息,不難看出目前高考英語改革主要分為三個方向:一是不再考英語,如英語考試將在江蘇省退出高考舞臺;二是仍保留英語考試且分值不變,只對考試題型進行調整,如英語聽力測試將在山東省高考中銷聲匿跡;三是降低英語分值,如在北京高考中,英語考試總分將自2016年被調低,由150分下降到100分。
在河北省即將推出的關于高考外語改革具體內容為:2016年,英語將正式退出新高考(也就是6月7、8兩天將沒有英語考試),但是學生的會考成績計入高考總分(a等100分,b等85分,c等70分),學生可以多次報考會考,最終以最好成績?yōu)闇剩辉?016年之前,高考英語分值逐年降低:xx年,英語120分,相應的,語文將提高到180分;2016年,英語100分(會考),語文提高到200分。
彩虹堂實踐隊的成員在不同的地區(qū)針對高考外語改革對中學教學的影響進行調研,在活動開始的前幾天,大家集中討論了活動進行的形式及內容,7月26日至7月29日,大家通過討論確定了訪談內容和問卷調查表,大家制定的問卷調查表主要是圍繞以下問題:1、英語在教師、同學心中的地位及重要性。2、高考英語改革對外語教學產生了怎樣的影響。3、高考英語如果取消聽力會有哪些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4、高考英語分數降低對英語教學會產生哪些影響。5、教師對現在英語教學模式的看法。6、xx省高考英語改革的必要性。7、教師及同學對此次英語改革的看法及意見,建議。8、其他科目的教師對于此次高考英語改革的想法。我們還針對在問卷調查及訪談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了討論,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大家調研的學校不同,教師及同學情況不同,根據不同的情況靈活調整調研方式及訪談問題和問卷調查。7月30日到8月5日,xx成員在各自所在的家鄉(xiāng),對當地學校進行了調研,并根據對不同地區(qū)的教師同學們的訪談及問卷調查情況進行了整理和總結。
在采訪交流中大多數老師認為高考英語改革對教學工作的影響有以下幾方面:
一、影響教學方式
英語降低分值,英語課時肯定會減少,而且聽力比重增加,肯定會在英語總課時中增加聽力課程,也有可能是專門的聽力課。對于此次中高考英語改革,老師們都覺得肯定會對英語目前的教學方式有很大的沖擊,我們現在一堂英語課,包括很多內容,聽、說、讀、寫基本都包含了。高考英語改革后,這樣的教育方式肯定會相應的做出改變。高考改革,英語實行一年多考社會化考試,并不是意味著不用學英語了,而是要回歸英語語言的本質,基本要求就是要會應用,會表達,改變一下“學習十幾年張不開嘴”的弊端。社會化考試不代表不考試,英語學習就是來應用的,以后不上學,去工作,英語也是必備的。社會用人單位依然會要那些英語能力好的人,英語的優(yōu)勢還是在日益凸顯;英語的應用在日后只會加強而不會削弱。老師也表示根據國家政策的調整,要對自己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法進行變革從發(fā)展趨勢看,將來英語科目更適合小班化的走班教學,可以針對學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分層次教學。許多英語老師也希望能專門負責聽說讀的各個分項。
二、影響教學崗位
我們有些學生英語能力強、平時考試分數高的,可能就會減少英語學習的時間,一些學生高一考取了高分,可能高二高三就不學英語了,所以英語課學生規(guī)模會逐漸縮小,我們英語老師可能就會富余,大家就要面臨轉崗、下崗,接受再培訓等問題。英語中高考的調整,雖然不至于淘汰多少英語老師,但大家會面臨到的是轉崗,要有心理準備,尋找自己適合的崗位。
但并不是每個英語老師都適合轉崗,有些英語老師可能不適合轉崗。但思路還是很廣,一是學校組織老師培訓,將一些教師轉到后勤工作。二是自己要提前做好各方面準備,將來轉崗的心理調適是有難度的,后期有些工作要跟得上才行。此外,有些年紀稍長的英語教師在應對此次變革時,可能會有劣勢,年長些的教師,在語言上和年輕人相比,可能會有劣勢。年輕人接受媒體信息多,語言表述能力、詞匯量等各方面都比年長的教師強,但是多年的.教學經驗,年長的教師也會有自己的優(yōu)勢。將來如果轉崗,他們對于教學管理或行政管理也是擅長的。很多其他學科的教師表示,自己很是擔憂這次改革。因為如果只看一次比較好的成績,有些孩子們考出自己滿意成績后,也許會不再努力學習,不再努力去繼續(xù)后面的英語學習。進而不斷減少對英語的關注,而是繼續(xù)關注其他科目,比如數學、語文等等。英語又不是母語,長時間不接觸就會生疏,那么前面學的就容易忘記,也就前功盡棄了!還有,其他同學,對自己的成績不滿意,就會頻繁的刷成績,直到刷到高分,有的直接刷到畢業(yè)。多數的孩子們會有這種心態(tài),總是寄希望于下一次考試,確保萬無一失,即使是這樣,英語退出高考,也不能有更好的改變!
三、影響考試題目
根據此次的中高考改革方向,可以看出英語科目將注重功能教學,重視方向由讀的語言輸入變?yōu)閷懞驼f的語言輸出,這樣完形填空題會被弱化。英語聽力考試增大比重,聽力課時量肯定要增加,一線教師也會給學生調高聽的力度和難度,會增加更多主觀聽力題的訓練。以往英語聽力的客觀選擇題比較應試,主觀題則更注重實際應用,能真正檢驗聽的能力,未來也真正應用得到。同時,改革將強調應用性,高考英語在出題方法和方式上都要發(fā)生變化,分值、考試時間、試題數量等都有可能發(fā)生變化,不能以簡單的分值分配來推斷。
高考英語改革對學生學習的影響是有兩面性的:比如對于語言能力好的同學,他會覺得這是一種損失,對于學習英語有一定困難的同學,他會很慶幸。走出個人的方面,我認為高考中取消英語考試極可能意味著很多學生失去了認識更廣闊世界的一個窗口。在萬人齊過獨木橋的高考選拔壓力下,不考英語基本就意味著大批學校不再教英語、大批學生不再學英語,因此,通過英語這扇窗來開闊視野、更全面、準確、客觀地了解世界幾乎就成了空談。現在教育普遍有些功利性,尤其是現在學生學習壓力大,高考英語改革一定會引起大家對英語學科態(tài)度的變化,F在高校里學英語的,未來考慮走上教師崗的大學生們怎么辦?如果過于功利,大家在中學階段漸漸疏忽了英語,沒有打好基礎,以后進了大學還是要面臨很高規(guī)格的英語考驗。將來英語四、六級怎么辦?如果做科研,對外語要求就更高了,又怎么辦?這些問題都令人擔憂。但是英語對于大多數不出國,不做科研的學生來講,即便進入大學,真正運用英語的時候也比較少,所以英語變得不那么必要,這樣會減輕學生高考的壓力。對于面臨高考外語改革的學生群體,我們將初中剛剛畢業(yè)即將踏入高中校門的學生作為采訪對象,若按高考改革制度來說,他們將面臨高考外語改革。經了解,這些學生中,一部分對高考外語改革還不甚了解,大部分知道有這回事,但只簡單的認為外語會退出高考范疇,還有一少部分知道的比較具體。調查顯示,很大一部分學生對于這樣的改革表示贊同,因為這樣貌似對外語學科的學習可以輕松一些,少部分學生表示不贊同,因為這樣可能削弱自己的學科優(yōu)勢,另一部分學生沒有意見,覺得改革和以前公平程度相當。對于已經經歷過高考的同學而言,由于已和自己沒有多大的利益關系,更多的是感慨,有的可惜自己沒有趕上改革,有的說幸虧沒有碰到改革,不過,他們有著一致的觀點,就是學弟學妹們還是應該好好學習英語,一方面只有努力才會取得好成績,獲得最后的成功,另一方面,現在英語應用廣泛,學習英語能夠提高自身能力,沒有壞處。英語在高考中占得比重減小,并不是對英語的忽視,只是在高中階段降低了對學生英語水平的要求,將來進入大學階段,再提高英語水平,這樣對高中生來說,是一件好事,在高中階段的壓力可以減少一些,高中生就會有更多的精力來學習那些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了,高中生在高考上會有更大的發(fā)揮空間,對高中生來說,考進一所理想的大學不再那么困難了。對大學生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大學生就不會在大學階段覺得閑了,也不會覺得上了大學之后英語成績一跌再跌!畢竟,英語在世界交流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英語是溝通國家與國家的橋梁!高考英語改革,大學英語成績必須一提再提,讓大學生有緊迫感,大學生才會更努力的學習,混日子的人數會大減的。
老師還告訴我們有很多人認為高中英語越來越不重要,不再好好學習英語,這樣的觀點是錯誤的,高中英語雖說在高考中占得比例小了,但是高中學習英語學習的英語基礎是不能被忽視的,它對將來大學階段的英語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英語老師是不會對自己的學生的英語水平的要求降低一點的!這也是大多數英語老師對待高考英語改革的態(tài)度。
當老師們談完高考改革對大學生的影響后,作為一名在校大學生的我們不得不說一說我們的感受。我想我們作為一名大學生,對大學階段英語學習了解是太深了吧!上了大學,老師對我們的督促少了,靠自己自覺能力學習的要求提高了。平時上課英語老師不再像高中那樣督促著我們背英語單詞了,不再給我們講英語語法了。不再一遍又一遍的給我們放英語聽力了。總之,不再像高中英語老師那樣嚴肅的上課,總是幽默的給我們講課。給我們介紹英語名著、讓我們欣賞英語歌曲、詩歌等。我們的英語課變得越來越有活力,但是,課下的我們卻很茫然,不知該干些什么,所以我們也就開始忽略它,成績是一跌再跌。英語本來就是一門需要背的功課,需要不斷的多、寫、聽的。這樣一來就需要學生們有毅力。對大學生的提高自我的素養(yǎng)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說,大學階段的英語任務加重后,對培養(yǎng)大學生的素養(yǎng)是很有用的。高中英語改革對大學生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未來英語小班化班級制度肯定是個趨勢,英語老師的責任也會跟著加重,除了英語教學,還要擔起小班的班主任,壓力很大,F在的高中英語教學模式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改進。首先,高中的教學中,英語教學與初中的聯系不緊密,沒有做好牽線搭橋的作用。其次,高中英語教學模式相對落后,“一切為了分數”的現象比較嚴重,教學注重詞匯、語法已經對學生的嚴格訓練,題海戰(zhàn)術,這些并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反而使很多學生對英語反感,應該趁此降分的改革機會改變高中英語的教學模式,使教學方式更加新穎。英語在高考中一直占有很大比重,突然傳出要改革的消息,肯定會引起各方面的關注和討論,但高考英語改革到底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誰也無法斷定,只有通過時間的檢驗才知道這一改革是否有意義。現在,同學們要做的是,抱著一顆平常心,腳踏實地,好好學習。畢竟,我們學習不只是為了考試,更是為了以后的工作與日常生活。
教學調研報告6
開學整整一個月了,學校安排了一次對一年級的全方位調研。在每天的巡視中,總覺得一年級組很不容易,老師們工作都是十分認真的、十分辛苦的、也都十分要強,起始年級的管理水平很高,傾注了全體老師的心血。感覺教導處這份調研報告較好地反映了一年級老師的責任心與愛心,所以破例引用到我的個人博客,以供老師朋友們了解之、學習之。
老師們,我們都知道,一切成功的教育都要從好習慣的培養(yǎng)開始,簡單而言,教育,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我們都深知習慣對于孩子來說是多么的重要。一年級,是培養(yǎng)良好習慣的最佳啟蒙期、關鍵期。作為擔負著“萬丈高樓平地起”的鋪路人,我們肩上的那一份責任是神圣的,那一份擔子是沉甸甸的。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開始的常規(guī)做得好,后面就會很輕松。孩子們入學已經近一個月了,在這段時間里面,他們的常規(guī)做得怎樣,都養(yǎng)成了哪些習慣呢?基于這樣的考慮,我們于本周三通過“聽、查、看”等形式,對各班的班級管理,教學常規(guī)以及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和習慣做了一次調研,時間只有一天,也許這樣的調研結果會存在著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但是,也就是這么短短的一天時間,讓我們參與調研的12位成員都不約而同地感嘆:這一個月來,一年級組的所有老師們,你們真的辛苦了!向你們表示敬意!
本次調研,共聽課26節(jié),其中包括語文7節(jié),語文閱讀課3節(jié),數學6節(jié),音體美8節(jié),品德校本2節(jié)。從早讀晨會、午餐午休,再到路隊放學,一天的跟蹤調研,讓我今天的這份調研總結報告就歸結為兩句話:一是,一年級的老師值得贊;二是,一年級的學生值得夸。
一開學,因徐英老師的突然休假,讓我們一年級組有些措手不及。徐英兩個班的數學教學任務,梁琴芳和陸輝兩位老師毫無怨言地主動承擔了;宗曉珍老師年紀漸長,身體也一直不算強硬,剛剛才脫掉的班主任一職,在這個節(jié)骨眼兒上又義不容辭地給擔上了。年級組里本就人員不足,再少掉一人,年級組長徐美琴那的分飯、值班,午睡等一系列安排,又要全部重來,無形中又增加了組內其他老師的工作、任務……所有的困難,我們一年級組都通過自身的力量一一克服了,保證了日常教學的正常開展,苦了,累了,但你們的每一項工作都開展得那么井井有條,那么出色!
從調研中發(fā)現,我們一年級的老師是智慧的。你們的管理處處都彰顯著智慧。課堂上,老師們都能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注重用要求與激勵同步的方法來組織教學,都能注重情境性與情趣性,采用多媒體課件、游戲等多種方式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有所得。比如宗曉珍老師,她利用小組爭星、獎小紅花、對于表現突出的同學給予掌聲等一系列手段來激勵著孩子,一堂課下來,孩子們一直都很專心,整節(jié)課都精神飽滿,情緒高漲。梁琴芳老師,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巧用拍手游戲,寓教于樂,孩子們興趣盎然,思維活躍,課堂氣氛活躍。周亞君老師,美術課前做了充分的準備,搜集了大量的大自然圖片,制作了精美的課件輔助教學,讓學生帶著濃烈的興趣在一場美麗的欣賞中感受著藝術的熏陶,整整一堂課,孩子們都注意力高度集中,聽課紀律非常好。朱蓉蓉老師,注重了音樂課的循序漸進,為學生搭建一個創(chuàng)造性表現的舞臺讓其自由展示。虞武琴老師的'校本課雖然沒有教材,但虞老師安排巧妙,前半節(jié)課,指導學生做正確規(guī)范的眼保健操,利用多媒體,細細指導認準穴位,怎么按、怎么揉……我們的每一位老師時刻都在關注著孩子們的聽講、發(fā)言、讀書、坐姿等方面,都在用心地鼓勵每一個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到課堂的樂趣,成功的喜悅。在班級管理上,各位老師也都建立了一套獎勵制度,培養(yǎng)學生的個人榮譽感,用榜樣激勵進步。
班級黑板的一角都寫清楚一周行為訓練的重點,圍繞重點,有目的地進行一周訓練。比如徐美琴老師,就積極培養(yǎng)小助手,給小助手掛上激勵性命名的胸牌,讓自己的學生參與班級管理。課前,小助手就會用編好的兒歌口訣跟同學們進行互動的應答:眼——看到;手——放好;身——坐正!讓孩子在耳熟能詳的兒歌口訣中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有的班主任,課間就實行了坐班制,教室里的孩子休息的,活動的,秩序井然,基本沒有大聲喧嘩、你追我跑的現象。你們管理的智慧充盈在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在輕松的賞識的氛圍中,收獲著一份成功的喜悅。
從調研中發(fā)現,我們一年級的老師是關注細節(jié)的。你們的教學管理關注了細節(jié)。在張平平的語文課上,一個孩子站起來發(fā)言:老師,我能一來頭連著說嗎?張老師笑了,立即糾正到:不說“一來頭”,改成“一起”吧。一個小小的細節(jié),老師關注到了,把方言和普通話的轉換,有機地進行著。寫字課上,宗曉珍、徐美琴、虞武琴、袁萍等老師,一個字一個字地詳細示范,一個人一個人地巡視指導,再用實物投影儀進行比對,注重孩子的坐姿和寫姿、注重書寫的結構和筆畫。一本本整潔的作業(yè)本上,有的打上了紅圈圈,有的印上了小紅花,有的蓋上了你真棒,……錯誤的地方,也能明顯地標出,及時訂正。晨會課上,能積極協(xié)助隊知識宣講團的成員講解隊知識,你看,宗老師在親自示范教行隊禮,徐美琴老師手把手地在教系紅領巾,還強調著文明禮貌,虞武琴老師在認真教唱隊歌,袁萍老師還適時進行著安全紀律教育……午餐時間,每人一塊紙巾或者毛巾,墊在自己的課桌上,防止弄臟桌子,每個教室里用餐都是那么安靜而有序……這一個個細節(jié)的關注,讓我們的孩子體驗著,成長著,收獲著!
從調研中發(fā)現,我們一年級的老師是齊抓共管。我們所有的老師積極配合,協(xié)作互助,齊抓共管。班主任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的第一責任人,配班和任課老師也責無旁貸。晨掃時,班主任、配班老師齊齊動手打掃教室和包干區(qū)衛(wèi)生,教室里整潔有序,窗明幾凈。廣播操、隊列、眼保健操訓練扎實有效。這里面有所有班主任的心血,有我們專職體育老師許旭英、曾嫻的辛勞,還有兼職體育老師梁琴芳、王莉、陸輝等老師們付出的努力。正是因為你們的共同努力和付出,短短一個月,孩子們已經初步學會了所有的廣播操,還學會了隊列和規(guī)范的眼保健操。
這樣一支智慧精干、關注細節(jié)、團結協(xié)作的一年級教師隊伍,我們怎能不贊?一個月下來,我們一年級的學生值得好好夸一夸。絕大多數的學生已經初步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前都能認真做好準備工作,靜靜地等待老師上課,課上坐得端端正正,專心聽講,積極舉手發(fā)言,讀書、寫字姿勢規(guī)范到位,作業(yè)整潔工整,排隊做操秩序井然,午睡午休安靜有序,……學生也有了一定的學科素養(yǎng),如語文的聽說讀寫的基本素養(yǎng),數學的計算和思維素養(yǎng),音樂、美術、體育等也已體現出智慧之雛形……總之亮點多多。這些習慣的養(yǎng)成,都離不開在座每一位老師的辛勤付出,離不開在座每一位老師的細致與關愛。
當然,我們在調研中也發(fā)現了一些共性問題,一起來商榷,交流,探討,不斷改進。
1、課間活動存在安全隱患。有的學生課間在走廊里追追打打、勾肩搭背、玩弄學具,大聲喧嘩互相吵鬧,這樣很容易發(fā)生意外。我們除了隨時性經常性地加強安全教育之外,還可以教給他們一些有益的課間游戲,用一些激勵或者評比的手段,來督促學生的課間活動紀律。
2、關注后進生和特殊學生。課堂上,不能認真參與課堂的往往是一些后進生和特殊學生,我們要把目光時時投向他們,讓每一個同學都能參與到課堂中來。后進生,要多關注他們的學習習慣,多提醒,多引導,并降低些問題的難度,讓他們跳一跳也能摘到果子吃,從成功的快樂中一點一點慢慢提高自信。特殊學生,我們這屆一年級中又有幾個,他們特殊的原因在哪里,作為班主任和任課老師,都要積極去跟他們的家長溝通了解,盡可能找到造成他們特殊的真正原因,并能對癥下藥,適時輔導,努力讓他們能跟上班里其他同學,也能讓他們充滿陽光。
3、寫字時握筆姿勢還需強調。我們都能關注到孩子的坐姿,寫姿,“一拳,一尺,一寸”,并時時巡視指導糾正。但是學生的握筆姿勢,也一樣要關注。孩子的握筆姿勢有些已經在幼兒園的三年時間里形成了不良的習慣,有的大拇指包過去了,有的兩手指捏得太緊,有的手腕朝里。正確的應該是,手腕朝前,里面空空能放個小型的雞蛋。平時只要我們去重視去糾正,天天提,反復提,我相信是一定會把不良的握筆姿勢改過來的。
4、學生不夠自信。從課堂的觀察我們發(fā)現,絕大多數學生起來發(fā)言的時候,聲音不夠響亮,說話不夠自信。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們還要更多地來肯定我們的學生,給他們鼓勵,給他們信心,讓每一個孩子都能自信而大膽地在集體中來主動表達自己的觀點。
5、在禮儀教學中莫忘了學生的飯前便后洗手的細節(jié)教育。
在調研中我們發(fā)現,后半節(jié)課學生的注意力明顯不能如一開始那么集中,副科的紀律普遍沒有主科好,自控能力差,有時會插嘴,有時會做小動作,有時也會站著舉手……不良習慣很多。我們班主任要對學生加強副科紀律的教育,由班主任和副科老師形成教育的合力,讓學生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視。要特別強調,各科老師都要用心設計教學。一個好的教學設計是上好課的基礎。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學內容,設計學生喜歡的教學活動,將常規(guī)培養(yǎng)和課堂教學內容巧妙地結合,組織形式靈活多樣,活動要有利于每個學生都能參與,課堂組織要有條不紊。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保持良好的注意力。
在課堂中要我們還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學會傾聽的習慣。會聽課的良好習慣是一切習慣的重中之重。首先要求學生在老師講課時要聽,其次是同學們發(fā)言時也要專心聽講。一個同學發(fā)言完了,如果你有不同的想法要舉手發(fā)言。作為教師,我們要一邊注意孩子的發(fā)言,一邊關注全班,觀察其他孩子是否注意傾聽。
還有,因為體育老師的嚴重缺乏,形勢所迫,我們有很多數學老師兼職又當了體育老師。在體育課上,我們帶領了訓練廣播操,訓練隊列,訓練眼保健操,真的很不容易。那么我們自己還要掌握一些最基本的體育技能,比如稍息、立正、向左轉、向右轉、向后轉等,讓我們的學生也能通過體育課,把最簡單最起碼的動作學做規(guī)范做到位。
老師們,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我們要帶著一百頂高帽子走進教室,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拋過去。多采取一些正面的激勵,培養(yǎng)孩子強烈的自信心和上進心,用榜樣的力量來促進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教學常規(guī)抓與不抓不一樣,抓緊與抓松不一樣,一個人抓與齊抓共管不一樣。讓我們反復抓,抓反復,關注每一個細節(jié),多進行家校溝通,形成教育合力,讓良好的習慣陪伴孩子一生。
以上是學校調研組對一年級調研后的一些粗淺的認識,若有不妥之處,請老師們批評指正。
教學調研報告7
課程改革在我區(qū)已經進行五年了,有力地促進了我區(qū)課堂教學。現將本學期調研我區(qū)小學數學學科新課程實施—課堂教學情況中發(fā)現的優(yōu)點與不足進行總結和提升,通過總結與提升以期待著能夠找到推動并促進我區(qū)小學數學學科進一步發(fā)展的策略與辦法。
根據我校整體工作安排,歷經近一個月的時間我們對全區(qū)十三所小學進行了全面、深入的調研。本次調研我們數學教研室三位研訓員主要任務是分年段深入課堂聽課。共聽課121節(jié)。從總體上看,各學校的領導和老師們很重視本次調研。老師們的教學研究意識濃厚。教學的獨特風格有所顯示。新的課程理念正在逐步轉化為教師們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行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正朝著課改的方向穩(wěn)步地發(fā)展。具體情況陳述如下:
一、課堂教學中的欣喜
(一)教學目標體現了全面性。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靈魂。達標才是課堂教學的成功所在。通過調研我們發(fā)現,許多教師的課堂改變了過分注重知識與技能目標,忽視過程與方法、淡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的現象,課堂教學努力體現了三維目標全面有機結合,具體表現在:
(1)課堂上教師能把知識與技能目標作為基礎而重要的目標努力地凸現它的地位,很多教師的課上,學生數學知識的學習全面扎實,并能夠適時作相關知識的延伸與拓展。教師注意培養(yǎng)學生基本技能。從學生知識的掌握與學習技能培養(yǎng)的角度看多數課堂體現了平實、扎實、有效的特點。
(2)關注過程與方法目標,構建有效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體現了數學學習的過程是數學有效活動的過程。學生主體性的發(fā)展是以活動為中介的,學生只有投身于各種活動之中,其主體性才能得到良好的發(fā)展。數學的知識、思想和方法必須由學生在現實的數學活動中理解和發(fā)展,而不是單純地依賴教師的講解去獲得。教師們精心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多種活動形式,能讓學生在多種活動中饒有趣味地學習數學,學生通過操作、觀察、猜想、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嘗試與探索新知識。在活動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體現。教師的組織者與合作者、引導者的角色體現明顯。東勝的趙麗華,實驗的侯曙光,育才的鄧麗紅,廣場的劉俊峰,牛心臺的趙大勇,春明的孟春媛、高臺子的汪洪麗等老師在為學生構建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有效的數學活動做得比較好。他們所展示的課關注了學生的學習方法,引領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活動中做透數學這是難能可貴的。老師們心中已然有了“過程與結果并重的教學觀”。
(3)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注意適時、適當地進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熏陶與感染。時機找得準,不進行刻意的與課堂教學豪無聯系的或比較牽強的情感教育。內容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生能理解和接受。方法方式得當。今天的數學教學雖然有它的來自于筆紙考試評價的牽制,多數老師們沒有把教學目光過分放在數學知識與技能目標上,教學上仍能關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一對學生終身受用并需要的重要目標。老師們?yōu)閷W生提供的學習素材中、為學生營造的學習氛圍中及老師們對于學生的關切與賞識中讓人感覺課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熏陶與感染無處不在。
(二)教學過程體現完整性。老師們采用新課程基本的普遍使用的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建立數學模型——解釋應用拓展的結構模式來組織教學,教學環(huán)節(jié)清晰,能注意各構成要素的和諧。并強化學生課堂學習行為習慣。
1、注重生活情境創(chuàng)設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fā)展。大部分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一些有效新穎,富有思考價值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鮮活具體的情境中去觀察問題、發(fā)現問題、思考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fā)展思維、提高能力。由于創(chuàng)設的情景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使得生活與數學緊密結合,融為一體。數學生活化,引發(fā)了學生認知經驗,讓學生在熟知的生活情境中進行數學化思考。多數教師能夠借助生活情境幫助學生合理地提取數學信息,分析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
2、建立數學模型是課堂教學主要環(huán)節(jié)。老師們能夠根據不同的教學領域下的具體的教學內容來有效地開展建;顒印S绕涫强臻g與圖形,統(tǒng)計與概率領域的內容,老師們能夠抓住各領域的教學的基本要求,體現各領域的教學理念?臻g與圖形部分牢牢抓住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這個教學的核心,借助直觀,通過觀察、操作、想象等主動建構的活動過程來建立新的數學模型。廣場的劉俊峰執(zhí)教的六年級的《圓柱的表面積》,東勝的王慎云執(zhí)教的四年級的《四邊形的分類》,實驗的趙娜老師指教的《辨別方向》,聯豐的馬世研執(zhí)教的《認識路線》等等都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領域教學特點。統(tǒng)計與概率部分以培養(yǎng)統(tǒng)計觀念為教學核心,學生親身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過程。聯豐的王書執(zhí)教的三年級的《平均數的意義與求法》,聯豐的劉俊薇執(zhí)教的二年級的《統(tǒng)計圖表》、等都很重視學生的統(tǒng)計觀念的培養(yǎng),重視學生親身經歷數據的收集,分析過程。教學效果良好。這兩個領域的內容老師們在建模環(huán)節(jié)中引領學生做的透徹。
3、解釋應用拓展環(huán)節(jié)設計有梯度,有層次。既考慮全體的達標,有基礎的解釋應用,又關注個體的發(fā)展,有數學深層次的拓展。教師們普遍再此環(huán)節(jié)用心設計。整個教學個過程中,各環(huán)節(jié)清晰明了,銜接自然。教師能根據教學內容特點,對各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把握適度,有所側重。
(三)教學內容體現合理性。
在教材的處理上,能夠做到尊重教材與靈活駕馭教材有機結合。新教材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多了些彈性空間,這無疑對教師在運用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發(fā)現有的教師針對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了合理的重組與再創(chuàng)造。春明小學的劉希,新明小學的楊俊,廣場小學的陳艷,牛心臺小學的蔡慧英,臥龍的郝運豐,高臺子的劉娜等老師們在教材的使用上做到尊重教材,用好教材,同時又根據學生實際和個人對數學教學的研究與自我的教學風格對教材進行了合理的重組與再創(chuàng)造。整個課堂教學內容豐實,富有數學思考的含量,利于學生數學思考。
(四)概念性教學有所突破。數學概念是對數學現象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是整個數學知識結構的基礎。數學概念教學中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從感性到理性,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從外部聯系到內部聯系,由淺入深,逐步形成新概念。復原概念的產生、形成及發(fā)展的過程,讓學生了解概念的來龍去脈,真正地掌握概念很重要。實際教學中,教師容易忽略概念教學,而把目光對準實際應用,不管學生是否理解了概念,只要會用就行,并且這種會用也只是通過大量的練習把它形式化,大多數學生僅是一知半解,無法真正理解其含義。今天的概念學習,應該是把理解和掌握數學概念與在實踐中運用概念結合起來,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概念的過程是一個認識的過程,因此,數學概念的教學抓住概念本質.透析概念內涵,真正理解概念很重要,對于概念性教學我們看到了不少老師們成功的教學。高臺子富炎老師指教的《面積》一課,為學生構建了有效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在多種活動形式下充分理解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叫面積這一概念。學生對于物體的表面、封閉圖形、以及他們的大小有充分的感受與理解。再如不少老師上了《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老師們都努力為學生構建經歷認識分數的學習過程。在學生的動手折、涂、畫的過程中感受分數的意義。走進概念的本質理解,不再是形式的記憶這一點很可喜。
(五)現代化教學手段能夠充分運用
學校有電教設備的,教師都能充分利用,通過精美實用的課件演示增強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和趣味性。增大了課堂教學的密度。東勝小學,聯豐小學,春明小學,牛心臺小學,高臺子小學,新明小學,大峪小學的老師們現代電教手段的使用率很高。不少老師的課堂使用電教手段。很多老師們的課件是自制的。這說明,老師們認識到現代技術手段在教學中發(fā)揮的作用,而且老師們具有一定的現代電教使用技術。盡管我們在調研中看到了各校在原有基礎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和突破。但是同時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二、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學科專業(yè)化成長有待于關注,教學能力有待于提高。從理念認識的層面也好,從實踐操作的層面也好,教師自身專業(yè)化成長亟待關注。教學能力有待于提高。課堂上精彩高潮的少,平實平常的多。老師們的教學設計能力,課堂駕馭能力,學科知識掌握的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這種差異同校明顯,校際間明顯。教師作為一個成長的個體是需要不斷地學習與思考的,這樣才能滿足工作教學的需要。
(二)教材編排體系、編排意圖有待于深入地研究。
讀懂教材,是教學的基本保證。教師要仔細揣摩教材,理解編者意圖,要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教材。作為數學知識載體的數學教材它具有通用的、共性的、簡約化的特點。教學上的很多東西要靠老師們潛心去研究,才能很好地把握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才能為學生的提供優(yōu)化的'學習內容以及關注蘊涵的數學思想方法。調研中我們感覺老師們對教材吃得不夠透,教學目標的把握,教學重點難點的確立,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一部分教師有待于提高,尤其是學習內容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承載的數學信息,學生的思考達不到深刻。另外,新教材一改傳統(tǒng)教材的知識呈現方式,他不但呈現數學知識,如何進行教學的方式涉獵不少,新知識并非都以集中形式出現,分散出現的不少。老師們對于此把握得不夠好。
(三)情境的理解與創(chuàng)設有待于提高認識。
情境教學被教師們所鐘愛。許多數學課堂因為創(chuàng)設了生動有趣的情境,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原本枯燥的數學課也變得生動、富有吸引力了。然而也有部分教師對情境教學的認識和理解出現偏差,表現在:第一,為生活情境而情境,不少老師的“生活情境的唯一”的誤區(qū)使得課上有生活內容過于泛化之感。在開課伊始的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環(huán)節(jié),尤其突顯。很重要的來自于學生已有的知識積累的數學情境似乎不見了,或者很少見。第二,所設計的情境不能很好地為教學服務,缺乏有效性。情境與數學內容關聯不大,僅限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有的情境含有數學思考,但老師們對于它的使用不當,草草用之,缺少情境中數學信息的提取,分析。
(四)小組合作學習缺乏實效性,過于“泛化”。
教師追求課堂小組合作學習這一形式,就目前課堂教學看,熱情有所減退,老師們趨于理性思索,對小組合作學習有所把握,但就它的目的、時機及過程設計還不夠好。教師在應用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①小組合作前缺少讓學生獨立思考的過程,②小組合作時給學生的時間不充裕,不能充分合作,達不到解決問題的目的。③小組合作的內容沒有大的探討價值,表現在有些教師把學生一看就懂的內容讓學生合作學習,浪費了有效的教學時間。
(五)課堂教學缺乏有效評價。教師的評價是一堂數學課的關鍵,是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重要之處的點睛之筆。德國教育家第多斯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苯處煂W生學習的準確、到位的評價,必將引導學生朝準確的方向思考,從而使學生能夠獲得有效的學習,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通過調研,我們感覺教師普遍淡化評價活動的設計,課堂上對學生的情緒、行為的即時評價欠缺,評價表象淺層次的居多。一方面,說明老師們不夠重視評價,另一方面,說明老師們對學生學習行為關注不夠,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對于學情關注不夠,不能適時抓住來自于學生的思維做有效的評價。還有,教師的教學機智不夠。
(六)數學活動缺乏體驗
在低年級的有些課堂上發(fā)現,學生一會兒忙話這,一會兒忙活那,教室里亂糟糟、鬧哄哄,這種“活動”是外在多于內在,動手與動腦相脫節(jié),目的性較差,學生為活動而活動,有活動卻沒有體驗,沒有反思;顒拥膬r值也就沒有了。中高年級的學生不缺乏活動的目的性,但活動體驗的深刻性不夠,學生在活動中的個性思考少。缺乏創(chuàng)新與個性。
(七)預設性太強
課堂教學,沒有很好的預設是不負責任的,課堂教學同時又是一個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教學過程中需要老師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關注動態(tài)生成,講究有效教學。有效是教學之本。老師們所表現的
第一,超時授課。一節(jié)課有的老師們?yōu)橥瓿勺约旱慕虒W設計超時授課,也有老師對完不成全部內容心懷遺憾。
第二,對課堂上的生成關注不夠,一是不能很好的促進學生的生成。學生的思維是紛呈的,有些內容需要老師創(chuàng)造機會,給學生生成的機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們主動思考,表達想法的欲望不夠強。來自于自我的生成的東西少,這說明教學關注程度不夠,二是對于學生已有的生成教師關注不夠到位。尤其是對與生成的問題不能做到是否予以關注,常常是草草處理。按既定預設的教學行進。
第三,學生缺少了主動思考的過程,學生被動得聽講與被動的執(zhí)行老師的指令居多,鮮活的課堂教學出現的不多。
(八)課堂上缺乏深層次思考的問題。老師們給學生的思考的問題深度不夠!稊祵W課程標準》要求我們課堂提問有開放性,所提之問題要具有思考性,有思考的價值,不是隨口可答的,要經過一定的思考才能作答的;那些不用思考、隨口可答的問題盡量少提,最好不提。多數的課堂教師提出的諸多問題,學生順順利利解答。。細思量,這些問題的解決,還不能足以說明學生已經經歷了數學思考和獲得了數學經驗。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也極少具有深層次思考的問題,失去合作探究的意義,有形無效的居多。就教師如何提問,什么樣的問題更具思考性有待于今后的教學中研究。
(九)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缺乏有效性
老師們有一定的電教應用意識和操作技術。但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輔助作用沒有很好的發(fā)揮。電教的使用達不到促進教學的需要。為電教而電教的現象還是普遍現象。
三、下一步學科發(fā)展的思考與建議
(一)教師的自覺認識與自覺行動很重要。教師應該有成長自我的認識,數學學科的發(fā)展,離不開那些熱愛它的老師們。許多老師們源于對工作的熱愛,對學生的負責,對自我的積極求進,不斷地學習著思考著工作著,數學學科正因為有了這樣的老師,才得以快速發(fā)展。實驗小學的侯曙光老師密密麻麻的書頭教案,足以讓你震驚—真下功夫啊,不愧為市級優(yōu)秀教師,東勝的王慎云自制精美實效的課件,不能不令你贊嘆—她的課件走進了各網絡成為共享的資源。高臺子的劉宏不失時機地與人交流研究教學問題,育才小學的鄧麗紅自己花錢買學習網站一直持續(xù)至今,這些都使你感覺到他們是求進的人。教師本身的這種自覺的認識與行動,是需要被認可。當領導的,做我們研訓員的都要給老師們以積極的關注以鼓舞,以弘揚。。
(二)用好校本教研這塊便捷的陣地。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很具有實效性與操作性,關鍵是領導要加強重視。據了解,我區(qū)的春明小學,廣場小學,新明小學,高臺子小學,聯豐小學在數學學科上的校本研究高度重視。開學以來,他們分別在本校以課堂教學觀摩研討的形式對數學學科課堂教學進行研究。以校為本的學科教學研究,是現在,乃至今后教學研究的一個主要陣地。要發(fā)揮好它的作用,關鍵是各校領導要加強認識,帶領學校的老師們注重具體操作層面內容的研究和專業(yè)引領,扎扎實實地去研究,以提升學校的學科教學水平。
(三)專題研究,扎實實驗
針對以上調研的優(yōu)點與不足,可以說我區(qū)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經過近五年課改的實驗,趨于成熟。課改的基本理念已經深入老師們的心中。我們所要研究的是分專題進一步把課改的實驗進行優(yōu)化。某些領域的某些內容我們的操作已符合新課程理念,能推廣的我們要在各個層面上推廣,在教學手段上,比如說自制電教手段的使用,在學習內容領域的研究上,比如說,統(tǒng)計與概率部分的教學,空間與圖形部分有效地經歷過程性學習,包括概念性教學的突破,把我們的不足,比如說從內容領域看,計算教學有待于進一步探討,等等從內容到方法,從形式到有效性,從教師到學生,從理念到操作,我們要上下結合,齊心共進,一專題研究為切入點,扎實實驗。
(四)加強骨干教師的帶動作用
在學科教學上,總是有些教師走在前列,我們要關注這些教師,用好這些可以利用的資源。各校均有能夠起到帶頭作用的學科教師。重視學科教師的建設,讓骨干教師發(fā)揮引領作用,讓普通老師快速成長起來。從我區(qū)這個層面上,發(fā)揮學科骨干教師的帶頭作用,我們將繼續(xù)采取充分發(fā)揮明山區(qū)數學中心教研組的輻射與引領作用,這些老師來自于各校學科骨干。用于全區(qū)及本校。另外,本學期正在評選的數學學科帶頭人將為我區(qū)小學數學學科發(fā)展起推動作用。帶頭人的代肉作用要很好的發(fā)揮。
(五)開展各種形式的教研活動。
調研結束,我們三位研訓員會從整體的角度制定我們下一步教研工作,以課堂教學為載體,開展全區(qū)專題式互動研討活動。以明山師校的網站和明山區(qū)小學數學教師qq群為便捷的交流方式,引導我區(qū)小學數學教師參與教學研究。以各負責年段為單位,開展各自所需的教研活動。本次調研,我們分年段聽課的,不同的年段會有各自不同的問題與思考,每個人針對各自的年段開展適合自己年段的教研活動,以確保教研實效性。以上的反饋如有不到不周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教學調研報告8
為了更好推進小學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本學期學校開展以“在課改新背景下,加強課堂教學有效性”為主題的課堂教學調研活動。我本著務實求真的精神隨同老師們結合區(qū)“閱讀、體驗、互動、鞏固課堂教學及導學案教學實踐活動,公開課、聯片教研活動展開“課堂教學有效性”專項調研活動。
在這次專項調研活動中,我們了解到新課程改革幾年來,我們數學課堂教學發(fā)生很大變化,課程標準提出新理念。教師在努力改變著自己的教學方式,也在不斷改善著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通過生動有效學習活動認識數學,理解數學,獲取知識,掌握技能,學會學習。課堂教學質量有了明顯提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關注有效情境創(chuàng)設
目前“創(chuàng)設情境”成為小學數學課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一些公開課,研討課中,老師們能夠根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一些有效新穎,且富有思考價值,具有挑戰(zhàn)性的課堂學習情境令我們眼界大開。如,本學校,石守琴老師上《圓的周長》這節(jié)課,在導入部分創(chuàng)設小猴和小兔賽跑的情境。小猴沿著正方形的路線跑,小兔沿著圓形路線跑,同學們,你們說的比賽公平嗎?為什么?通過這個情境的創(chuàng)設,學生從正方形周長類推遷移到圓的周長,使學生思維落到圓的周長上,要想知道他們不公平的比賽學習圓的周長后就知道了。
二、重視有效操作實踐活動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教學,教師十分重視學生的操作實踐活動來理解新知,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把抽象知識轉化為可感知內容。如我校,郭香果老師上的六年級《軸對稱圖形》這節(jié)課,郭老師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折一折、畫一畫、剪一剪等活動來認識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的概念,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空間想像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同時讓學生學會欣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
三、注重有效學習方式
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努力改變以往學生單一,被動學習方式,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在學生自主探究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討論來解決問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如科學韓繼明老師教學《推和拉》一課時,為了實驗驗證推和拉是兩種方向相反的力,讓學生在小組中推手掌,拉手腕,并在小組中統(tǒng)計,記錄匯報,引導學生發(fā)現實驗結果。隨著學生在活動,探究,思考中,經歷知識形成過程,體驗情感,獲得知識。
四、有效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特別是一些示范課、公開課、研討課,教師都努力去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法,學習方式。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把課堂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進行有機整合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實驗小學王建老師上四年級《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這節(jié)課,利用直尺、三角板驗證平行四邊形兩組對邊分別平行時,王老師能有效引導學生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讓學生在電腦上動手操作,讓三角板緊靠直尺,然后在移動三角板驗證,然后互相交流結果。最后得出結論: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看到以這些課堂可喜變化同時,也不可否認是,目前小學數學常態(tài)下課堂教學中相當一部分教師對課改新理念把握不到位,注重形式,忽視本質。以致課堂教學出現形式化,低效甚至無效的現象,這不得不引起我們冷靜思考,理性客觀地反思過去,實事求是面對今天,以平和心態(tài)面對課堂中出現的問題。
存在問題:
1、個別課堂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形式單一,教學設計重教法、輕學法。以少數學生的思維代替多數學生的思維,課堂上缺乏質疑討論,學生主體意識沒有得到很好發(fā)揮,沒有充分給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一些學生而是在被動地接受所學知識。
2、教師鉆研教材不夠,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編寫意圖,充分利用好教材資源。
3、小組合作學習有形式都無實質。在部分教師課堂上,學生分組學習流于形式缺乏實質性合作。主要表現在:合作學習內容沒有探討價值,小組合作前缺乏讓學生獨立思考的過程,學生參與度不均衡,學生間的合作不夠主動,教師不能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
4、課堂練習設計單一,缺乏層次性和趣味性。對知識的內在聯系挖掘不到位,知識的提升拓展不夠。
5、情境創(chuàng)設,牽強附會。有的課堂過于追求教學情境化,一些數學內容被機械地套上情境,牽強附會地聯系實際,過多地強調生活來源,其結果既浪費了寶貴時間,又妨礙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真正理解。
6、教學過于追求手段現代化,F在的觀摩課,似乎不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就是觀念不先進。為此,有的教師不惜花費很多時間精心制作課件,可結果并不理想。有的課件只不過是課本搬家,有的教師因為有了多媒體,干脆不再寫板書了,以課件代替板書。
7、個別教師面對課堂上生成的新問題缺乏教育機智,教學語言不夠準確,不夠生動、豐富。
建議:
1、認真學習新課標,理解新理念。認真鉆研教材研究教法,深入理解和把握教材編寫意圖,科學合理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材,設計好每節(jié)課的預案。
2、探討和研究符合新課程理念的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
3、準確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學生,有效開發(fā)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有價值的、充滿活力的數學教學內容。
4、教學中要重視學生學習能力培養(yǎng)。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學習。
5、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科學、合理、有效使用好教具、學具,以及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輔助教學。
6、教師要能夠精心設計練習題,層次清楚,形式多樣,富有趣味性,思考性。
7、注重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研究。要讓每個人都動起來,真正達到合作交流,資源共享,圓滿解決問題。
8、不斷學習、實踐、反思來提升自己課堂教學機智和教育智慧,促進專業(yè)成長。
總之,課程改革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是課程實施,而課改實施的基本途徑是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是課堂教學生命。探索和建立符合時代要求的有效課堂教學之路,成為新課程改革實踐的需要,教師的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不斷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才能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調研問題的提出
以《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xx年版)為依據的新編小學數學教材,于xx年秋季在我區(qū)起始年級使用。為了解新課標教材一、二年級小學數學課程標準落實與實施、課堂的教與學、教師的問題策略與困惑、教學評價、校本教研等情況,總結交流課堂教學經驗,探討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根據黃教科研函「xx」82號通知要求,我們于xx年10月中旬開展了一次新課標教材小學數學情況調研活動。
二、活動的基本概況
這次調研組由區(qū)小學數學學科教研員和市、區(qū)小學數學中心組成員組成,歷時四天,對1所城區(qū)小學,2所中心學校和2個教學點,即巖寺小學、巖寺鎮(zhèn)中心學校、富溪鄉(xiāng)中心學校及該中心學校的兩個村小教學點長塢小學、呈陽小學進行了深入調研。通過隨堂聽課、查閱教師教學筆記和學生作業(yè)、一對一交流、座談等形式,對學校新課標教材的使用情況作了全面的了解,并進行了有針對性的現場指導。
三、教與學的現狀
。ㄒ唬┲档每隙ǖ姆矫
1、教師進入了新課程角色,在課堂教學中,教態(tài)自然,語言親切,師生關系融洽,課堂氣氛民主、活躍、和諧。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而教師則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2、鉆研教材,認真?zhèn)湔n。大部分教師能夠在理解和把握教材的基礎上,用好教材、執(zhí)行教材,甚至有的教師還能跟據學情在用活教材上進行深入思考,在不違背教材編寫意圖的前提下適當做了一些調整、取舍和二度開發(fā)。重視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數學興趣;重視數學活動的設計,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情感;重視聯系生活實際,讓書本知識回歸生活。
3、符合學段年齡特點,遵循兒童認知規(guī)律。在關注學生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各種課程資源(教學掛圖、自制教具等),引導學生觀察思考,組織學生動手操作,通過有效的探究活動,讓學生經歷探索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促進學生空間觀念和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4、新課標提出的“四基”目標在課堂教學上有所體現。在抓好以往強調的“雙基”的同時,對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也有了一定的認識,在教學中重視了符號、分類、推理、一一對應、數形結合等數學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的滲透,重視了學生基本活動經驗的積累。
5、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多數班級課堂秩序井然,尤其是幾個一年級班級,雖然步入小學學習只有一個多月時間,但絕大多數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令人欣喜,在老師的呵護指導下,學生在課堂上專心聽講、舉手發(fā)言、積極參與、認真操作、同伴交流等一些良好的學習習慣正在逐漸養(yǎng)成。
6、課堂教學評價意識增強,評價能力有所提升。課堂上,教師極少采用負面評價,更多的是鼓勵和贊賞,且由濫、露、簡的課堂評價向入情、入理、入心轉變,引導學生建立學習數學的信心,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
7、作業(yè)批閱觀念轉變。學生作業(yè)書寫認真、工整,本面整潔,教師批閱及時細致認真,多數采用定量評價和描述性評價相結合,有的老師增加一些激勵性評語,也有的老師采用“五角星、小紅花、笑臉”等兒童喜歡的激勵方式,感覺非常溫馨。
。ǘ┐嬖诓蛔
1、少數教師理解教材不夠透徹。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教材為什么這樣編排?都不是很清楚。
2、少數教師在課堂容量的把握上出現偏差。有的把一堂課的教學內容安排過多,甚至把兩節(jié)課的內容用一節(jié)來完成;有的一堂課中練習占用的時間太多,甚至到了打下課鈴還在布置課外作業(yè)。
3、少數教師重、難點抓不住。表現在:課堂提出的問題總是落不在點位上;教學節(jié)奏偏快,在關鍵點上該慢時卻慢不下來;課堂上出現好的生成卻不能有效利用。
4、個別大班額班級的教師缺乏教學機智和應變能力,組織教學欠嚴謹,課堂紀律松懈,難以關注學生個性差異,難以做到面向全體學生,影響教學目標的達成。
5、農村教學點,由于教學具配備出了問題,課堂上數學活動的開展受到限制,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很少。
6、一些教師課堂練習基本照搬課本練習題,根據教學需要自行設計有針對性練習的不多;在課堂上對學生不良作業(yè)習慣未能及時糾。如:錯誤的握筆方法,不正確的書寫姿勢。
四、實施中的問題與建議
1、有些學校領導總習慣以“就高不就低”的思路來配備任課教師,以致形成低年級數學教師整體實力相對薄弱的局面。建議:提高對低年級教學地位認識,調整思路,適當傾斜,甚至可以考慮讓年富力強的數學骨干教師挑起低年級數學教學的重擔。
2、有的教學點的教師手里僅有一本教科書,缺新版課標、缺教學用書和教學掛圖、還缺必需的教具和學具,嚴重影響正常的數學課堂教學。建議各鄉(xiāng)鎮(zhèn)中心學校領導引起重視,增強服務意識,如果了解到有類似情況,應作出快速反應,及時解決。
3、這次調研的幾所學校一、二年級數學教師上崗培訓率是80%左右,未達到上級提出的“不培訓,不上崗”的要求。培訓安排在暑期,開學人事發(fā)生變動是主要緣故,但后續(xù)補救工作要跟上。建議學校對沒有參加培訓的教師提出具體要求,可以上人民教育出版社網站進行補課。
4、新課標教材一、二年級小學數學校本教研是一個軟肋,目前各校都只停留在學習、聽課、評課這些最基本的教研活動層面上,對教師適應新教材,提高課堂教學水平,促進專業(yè)成長幫助不大。建議學校校本研究重心下移,拓寬思路,豐富教研活動形式。在確定教研主題的基礎上,開展專題講座、經驗交流、集體備課、同課異構等研討活動。
五、教學中的困惑與思考
困惑一:面對零起點的一年級新生,如何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
思考:從小能否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直接關系到學生后續(xù)的學習和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是賦予每一位小學教師的職責,一年級是學生學習的起步階段,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顯得尤為重要,教師一定要納入日常教學之中,要有計劃和目標、還要有方法和策略,新生入學第一周應該做些什么?平時上課怎樣實施?如何與其他任課教師統(tǒng)一思想形成合力?如何用自己高善的素養(yǎng)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如果你想得細,做得實、持之以恒,一定能達到預期的目標。
困惑二:剛入學的一年級新生,學習“位置”的知識有一定困難,在課堂教學中感覺非常吃力。是否超出了學生的認知水平?
思考:“位置”主要是認識“上下、前后、左右”,為后續(xù)學習序數等內容做準備?紤]到學生的認知水平,已經降低教學難度,刪去了“左右的相對性”的內容,老師要領會新編教材把“位置”內容調整到前面來學習的意圖,從整體上去認識、理解教材的用意,對于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教師不可操之過急,指望一節(jié)課解決,要心中有數,從長計議,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經常注重滲透和運用,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認知水平和表達能力的提高,對這方面的知識掌握會水到渠成的。
困惑三:現在發(fā)行的教學掛圖版面偏小,視覺效果不佳,在課堂教學中影響學生觀察和思考。
思考:教學掛圖作為教材的輔助材料,是重要的課程資源。教學掛圖涵蓋了各章節(jié)所有插圖內容,信息量大,使用方便,受到廣大教師的青睞。對于這個問題,一方面教研部門應該積極向有關部門反映,使版面設計更適用于教學,另一方面老師在使用時要多動腦筋,盡可能使效果達到最佳,還可以動手制作一些實用性強的教具配合使用。
困惑四:學生學習“小括號”的效果不好,計算錯誤率高,教師教學頗感費力。
思考:“認識小括號”內容,原教材在二年級下冊,新教材中將其移至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安排在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之后。在這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知道了一般算式的計算順序,學習這一內容學生有一定的基礎。小括號的出現還可以增加試題的變化,提高學生練習的興趣。一年級學生理解小括號的意義,離不開情境的支撐。教學中,教師首先應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問題情境,讓學生結合情境明確解題思路;其次,造成認知上的沖突,讓學生感受引入新的符號的必要性。這時,教師可放手讓學生自己設計符號,經歷“創(chuàng)造”小括號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符號意識,并通過交流、比較,理解小括號的意義;最后,加強對比練習。這是幫助學生澄清認識,提高計算能力的有效途徑。指導學生觀察、比較,明確分別應先算什么,突出小括號的作用,鞏固運算順序。
困惑五:有教師反映,在“解決問題”教學中讓學生經歷“你解答正確嗎?”的過程后,感覺反而打亂了學生基本思路,效果很不理想,是否可以淡化這一環(huán)節(jié)?
思考:對于“解決問題”,義教教材太強調技巧,而課標實驗教材太強調情境創(chuàng)設,都沒有把落腳點放在問題解決的一般過程上。新版教材的編排思路:從最簡單的問題入手,通過循序漸進地解決一些不同類型的問題,幫助學生了解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學習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這是新編教材的一大特點,可能有些教師還不適應!澳憬獯鹫_嗎?”實際上是反思、檢驗的過程。問題解決后,對解答過程進行檢查,對結果進行檢驗,不僅能保證解答過程及結果的正確性,而且對培養(yǎng)思維嚴謹性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都有很大幫助。如何進行檢驗,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一環(huán)節(jié)不但不能淡化,還應在教學中引起重視和加強,引導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完整過程。
困惑六:教師普遍反映,去年一年級數學期中、期末檢測試卷的命題有些偏難、偏怪,感覺試題要求高于教材,影響教師對教材的整體把握。
思考:考試是評價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學的指揮棒。在當前時期的命題,應該體現《課程標準》(xx版)的理念,考查學生應該達到的“四基”能力;了解學生數學能力的發(fā)展水平,以及數學素養(yǎng)的形成情況;面向全體學生,有利于調動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性。承擔命題的教師和教研員要努力把好關。
教學調研報告9
為了更好地了解當前中職生對學校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現狀的看法與需求,并為體育多樣化教學改革研究提供參考與依據,保證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本課題設計了“關于中職生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現狀調查問卷”,對福建省五所省屬中職院校進行隨機問卷調查,還對中職院校體育教師以及部分企業(yè)負責人進行現場訪談,現將相關問題展開分析。
一、調查內容
本次調查圍繞為在校中職生開設體育課的目的與意義、體育課程內容、教學方法與教學組織形式、教學評價、場地器材等問題進行展開。
二、調查方法
。ㄒ唬﹩柧碚{查法
根據調查目的、任務,由課題組統(tǒng)一制作問卷,對福建省五所省屬中職院校部分學生展開問卷調查,問卷共設11道選擇題,共回收有效問卷468份。
。ǘ⿲嵉卦L談法
通過對中職院校體育教師及部分企業(yè)負責人的訪談,了解中職院校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現狀以及企業(yè)對人才的需求。
三、調研結果:整理統(tǒng)計分析數據
。ㄒ唬┢髽I(yè)需要員工具備的能力
通過與企業(yè)負責人交流了解到企業(yè)更需要員工具備團隊協(xié)作能力。而從問卷調查中發(fā)現,大部分學生認為體育課的主要目的是增強體質和掌握運動與健康的相關知識,體育課上培養(yǎng)的運動能力和溝通能力對今后就業(yè)更重要(如表1)。
。ǘ╆P于教學內容
調查問卷中列出了17項學校開設的體育課程內容,其中學生喜歡的項目中排名靠前的都為球類項目,52.78%的受訪學生對目前體育課程教學內容不感興趣,如圖1的統(tǒng)計結果。
。ㄈw育教師所采用的主要教學方法
48.93%的受訪學生認為是講解法和示范法,僅8.97%的受訪學生認為主要的教學方法有講解法、體驗法和合作法(如表2)。通過對部分中職院校體育教師的訪談發(fā)現,教師在課堂上主要采用的教學方法與學生問卷調查結果一致。
。ㄋ模⿲δ壳绑w育課堂內教學組織形式
對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有10.68%的學生很不滿意,31.62%的學生不太滿意,22.44%的學生比較滿意。當前教學組織形式下僅有15.38%的學生有合作體驗(如表3),體育課的上課形式大多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進行學習和活動(如表4)。
。ㄎ澹┰u價方式單一
受訪的468名學生中的大部分學生認為課堂中的評價是單一的,只有教師評定(如圖2)。
。w育設施不足
對學校的場地、體育器材和設施能不能滿足體育活動需要的問題,40.38%的受訪學生認為不能。
四、調研結論及建議
(一)學校的教學目的與企業(yè)實際需要存在偏差
經過對企業(yè)負責人的訪談得知,企業(yè)更需要學生具備團隊協(xié)作能力。而大部分學生認為,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的運動能力和溝通能力對今后的就業(yè)更重要。長期以來,中職學校的體育教學沒有很好地結合職校特色、依據企業(yè)需求確定教學目的去培養(yǎng)人才。企業(yè)需要的是能勝任職業(yè)活動的主觀條件——綜合職業(yè)能力,它不是針對具體某一個職業(yè)技能、知識范疇的能力,而是主要包括四個方面:跨職業(yè)的專業(yè)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個人能力。中職體育多樣化教學在培養(yǎng)與提高中職生的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個人能力三方面的綜合職業(yè)能力上有著尤其重要的作用。所謂方法能力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創(chuàng)新的能力,包含分析與綜合能力、決策與遷移能力、信息接受與處理能力等從事職業(y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與學習方法方面的能力。社會能力主要是指一個人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人際交往和善于溝通的能力。個人能力是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尊重和贊賞的愛崗敬業(yè)、工作負責、注重細節(jié)的職業(yè)人格。
(二)體育教學內容比較單一
中職學校體育教學內容延續(xù)了中小學體育教學內容,以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和羽毛球等球類項目為主,學生對新興項目不了解。教師應拓展多元化教學內容,實現課堂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加強教材建設,激發(fā)學生對體育鍛煉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以及團隊協(xié)作等社會能力,根據企業(yè)需求的綜合職業(yè)能力來開展新興、拓展類項目,提高學生的上課興趣。
。ㄈw育教學方法單一,教學組織形式單調
當前,我國的職業(yè)教育正在迅猛發(fā)展,中職生是我國未來的技術型人才,今后大多從事的是體力和腦力相結合的工作,企業(yè)既需要學生具有強健的體魄,也需要學生具有團隊協(xié)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是中職體育教學通常延續(xù)中小學體育教學模式,以技能教學為主,采用教師講解、學生練習、教師糾錯的方式。這種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導致學生對體育學習和運動的興趣變得越來越低,而且沒有充分考慮企業(yè)的用人需求。因此,研究和探索中職院校體育教學的多樣化改革,以提高學生學習和運動的興趣,以及以培養(yǎng)綜合職業(yè)能力為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符合新時期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職業(yè)崗位的需求是很有必要的'。
。ㄋ模w育課堂評價單一
從調查中發(fā)現,當前中職院校體育課堂教學評價的主體是教師,而教師則以學生的考試成績和每堂課的出勤情況來評定總成績。要讓學生參與到課堂評價中,學生和教師可對學生的技能掌握程度、努力程度、合作意識等方面采取統(tǒng)一的評價標準與評價項目,使得評價更全面。實施多元化考核評價,充分體現了教學民主化和人文化,體現了學生個性化、多層次的發(fā)展需要,對培養(yǎng)學生成為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有重要意義。
。ㄎ澹﹫龅、器材設施不足
不管是學生問卷還是教師訪談都表明,目前福建省中職院校的場地與器材不能滿足學生的體育學習與活動的需要。學生喜愛的球類項目特別是足球、羽毛球等的場地供應不足。其他拓展類項目,如游泳、輪滑、攀巖等的場地、器材更是很難見到,學生自然談不上感興趣了。面對目前場地、器材設施不足的情況,中職院校體育教師應合理有效地利用現有教學資源,在課堂教學中多開展合作與體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職業(yè)能力,以使其適應未來就業(yè)需求。
總之,從對中職學校的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現狀的調查來看,體育教學實踐要建構出一套可推廣的具有職業(yè)特色的體育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yè)能力。體育多樣化教學中課程教學目的、內容、實施、評價等方面的設置都要緊密圍繞培養(yǎng)與提高學生綜合職業(yè)能力這一目標,形成一種良好的教學模式,破解當前體育教學目的單一、質量不高等弊端,保障教學的良性循環(huán),實現教與學的良性互動,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出身體健康,有較強職業(yè)道德、社會適應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的綜合職業(yè)能力人才。
教學調研報告10
一、實習概況
實習時間:35天(20xx.03.05-20xx.04.10)
實習地點:正寧縣第三中學
實習班級:高一(3)班
實習目的:通過實習,使我們在社會實踐中接觸與本專業(yè)相關的實際工作,增強感性認識,培養(yǎng)和鍛煉我們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基本技能和專業(yè)知識,去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提高實踐動手能力,為我們畢業(yè)后走上工作崗位打下一定的基礎;同時可以檢驗教學效果,為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yǎng)合格人才積累經驗,并為自己能順利與社會環(huán)境接軌做準備。
實習內容:語文課(高一三班)、實習班主任(高一三班)
二、實習過程
(一)教學工作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興趣對于一個學生的學習來說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條件。興趣是學習入門的階梯興趣孕育著愿望,興趣溢生動力。那么如何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呢其實這不只是學生的問題,老師也要有激情與耐心,這是做位一名老師應該具備的。激情與耐心,就像火與冰,看似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卻能碰撞出最美麗的火花。其實,不管在哪個行業(yè),激情和耐心都是不可或缺的。激情讓我們對工作充滿熱情,愿意為共同的目標奮斗;耐心又讓我們細致的對待工作,力求做好每個細節(jié),精益求精。激情與耐心互補促進,才能碰撞出最美麗的火花,工作才能做到最好。
初為人師,總是有些緊張。我?guī)е邼c忐忑抱著課本和教案走上講臺時,盡管我做了很多準備,但當我真正面對那么多雙眼睛時,我還是緊張了。同學們,現在開始上課。我機械得重復了在臺下不知念了多少遍的開場白。然而,這句話說完,下句該說什么呢突然間我的腦袋一片空白,只能感覺到有幾十雙眼睛正齊刷刷地盯著我,讓我感到十分地不自在。短暫的猶豫之后,我剩下來的只有微笑,因為我想起了那句話:微笑是法寶。學生也對著我微笑,看著他們那一張張稚氣的面孔,我所有的緊張都在這一瞬間消失了,透過那一雙雙澄澈的眼睛,我也似乎讀到了那一顆顆純凈的心。在此后的時間里,我一直微笑著。所以,課堂氣氛也顯得輕松活潑了一些,45分鐘的課一下子就過去了。雖然,我知道我的這節(jié)課上得并不成功。突然一次,一個學生遞來一張字條:魯老師,我喜歡你的微笑,當你微笑著走近我時,使我感到了從來沒有過的親切,我很喜歡你,魯老師。
這是我在實習一個月的時間里收到的最好的,最值得珍藏的禮物。也使我明白了,其實走近學生的第一步只須微笑就夠。
在我從事教育教學活動時,我第一次深入課堂時,我就遇到了許多學校里沒學過、沒想過的難題,即自認才出眾的我繪聲繪色地講完一節(jié)課后,我問學生:你們聽完課,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學生面面相覷,茫然無語。學生何以如此呢在我看來主要是由于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趣。
思考之后,我決定先從指導老師的上課風格、學生的語文水平、新教材的改革這些基本情況入手。我總共聽了指導老師三堂課,其中兩堂利用多媒體技術在電教室上的。他的課堂大半交給學生,課堂氣氛活躍。因為工作繁忙,他很少教我具體該怎么分析課文、怎么調節(jié)氣氛、怎么設計教案。他只給我一個總的教學思路:把課堂話語權交給學生。用他的`話說,一節(jié)課能讓所有的學生都在聽都能聽明白都能學到東西,這堂課就算成功了。這句話可以說是他對我指導的全部,但在后來的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這句話也是使我受益最多的。雖是簡簡單單一句話卻勝過千言萬語。其次是對班上學生語文水平的調查。在見習的三、四天時間里,作文的批改再加上自習時間和課下時間的了解,我對班上的語文水平和每個學生的水平有了基本了解。得知這個班的語文水平還可以,且全班的學習氛圍很好,課堂紀律和作文上交情況都很好,學生課前預習也很自覺,更重要的是他們討厭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他們不喜歡老師壟斷課堂。了解了這些情況,我再仔細的研究了一下新教材。新教材分必修1、必修2兩本書,總體上要求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創(chuàng)造性,它從先前的應試教育轉為對學生語文水平和文化修養(yǎng)的提高上。所有的這些給我的只有一個信息——我不能再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教學。
下面,我具體結合教學實踐談談我的一種教學模式。某種程度講,它已經成為我在這一個月里的教學風格。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頗受指導老師的贊賞和學生的喜歡與接受。我的課堂大都采用一種教師點撥法即設問析疑。所謂設問析疑,是教師首先由一篇課文的切入口入手提出問題,然后引導學生回答、分析疑問并由此轉入另一問題,最后把學生引導到預定的教學目標中。通過這種設問析疑,在加上適當的討論,某些課文再結合文體特點,采用品味法、朗讀法進行教學。這里,我只抓住設問析疑這個點談談我的見解和感受。
法國教育學家第惠多斯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那么,怎么去激勵、喚醒、鼓舞聽課者呢讓他們參與課堂,給予他們更多的機會,惟有這樣,學生才會更加的融入課堂,惟有這樣,學生的語文水平才會有所提高。設問析疑無疑是一個較好保證學生參與課堂的一種的教學模式。經過多次實踐,我發(fā)現這種教學模式有頗多好處,具體的說有助于學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見,增強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發(fā)展了學生清晰明白地交流思想和看法的能力,有助于發(fā)展學生分析和綜合的能力,鼓勵學生專心地有禮貌地傾聽,使學生的想法和體驗得到了尊重,使學生成為知識的共同創(chuàng)造者?偟恼f來設問析疑可充分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口頭表達能力、應變能力以及學生的主動性。
可以說,具體如何設問、如何析疑是設問析疑的關鍵。我經常把一堂精彩的語文課看作是一曲動人的交響曲,提問則是這樂曲中的旋律。如何提問,首先需要教師吃透教材、明確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準確落實設問點。如教《琵琶行》一文,我抓住文章最富有特色的特征即文章善于選取生活細節(jié)、場面描寫的手法以及記物、敘事和抒情融為一體的寫法,把它作為本課時的教學目標。把文章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作為切入口。先叫學生找出過渡句,然后根據過渡句先分析喜的部分。提問學生,作者如何通過寫景抒發(fā)自己喜的心情。接著設問文章是不是以‘喜’貫穿全文,轉而分析悲的部分。首先叫學生看課文是通過大事表現自己的‘悲’的還是通過小事、生活細節(jié)表現自己對親人的懷念的。學生輕而易舉的可以得出是后者。由此,很自然的叫他們找出文中的細節(jié)描寫,看看哪處寫得最好,最感動人,為什么感動你,這就轉到了敘事與抒情融合的寫法了。整堂課問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由淺入深,學生自己從問題中找到答案。最后,我問他們你們從這節(jié)課學到了什么,他們異口同聲的說,學會了捕捉生活中的小事進行描寫,學會了記物敘事抒情融合的寫法。這就完成了預定的教學目標。由此,可以看出,找切入口,確定目標,設置問題內容,設置問題順序至關重要。有的時候,不僅老師可以提問,學生也可以提。如在教《林黛玉進賈府》這篇課文時,我先放多媒體視頻把學生帶入一種意境,然后讓他們說說看后的感受,得出共同的體會即這篇課文人物描寫到位,語句優(yōu)美。然后叫他們找出文中直接寫人物肖像的段落(第4、5節(jié)),接著分析第4節(jié)。先明確這類小說應抓住文章寫了什么,怎么樣,勾勒了怎樣的意境三個方面進行分析。最后,再讓學生進行畫面想象,通過音樂的渲染,再次把他們拉入了那種意境。怎么去提問應該說是沒有定論的,但一個總的前提是問題得圍繞你的教學目標,得有科學的內容。你所提的問題目的是要把學生引導到你的教學目標中來,這是一個大的前提,有了這個前提再考慮如何提問能更好的引導學生,發(fā)揮他們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如何使問題更有連貫性,使問題更有概括性。
(二)班主任工作
在班主任實習工作中,我組織開展了我做文明公民主題班會。起初,我遇到了許多困難:比如學生的不配合就常常令我痛心疾首。當時,有人建議我使用強制方法。比如說罰站、罰蹲等。誠然,這種方法可以勉強維持班級秩序。然而,這也無疑加深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隔閡,甚至會使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作為教育工,就要想方設法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在教學活動中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而且,教師要把自己當成活動中的一員,是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引發(fā)者,是學生的學習伙伴、知心朋友。為了辦好這個班會,我努力為每一個同學創(chuàng)造展示自我的機會,提供展現自我的平臺,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體驗到成功的愉悅,感覺到自我的價值,品嘗到其中的樂趣。結果,在準備班會的過程中,同學們都很積極。班會的節(jié)目花樣繁多,唱歌、跳舞等應有盡有。每個學生的積極性都很濃烈、熱情也很高漲。最后一曲學生獨唱春天在哪里把班會推向了高潮。當然,在開展班會活動過程中,我也發(fā)現了許多問題,并在方法上有待改進。
另外,我通過了解,對班上的雙差生做了大量細致入微的思想工作,他們有好多明顯的發(fā)生了變化,我們的師生關系進一步得到了加強。在實習中,我還發(fā)現了,有些東西不能選擇,有些東西卻可以選擇。份內的工作當然要認真完成,但勇敢的主動請纓卻能為你贏得的機會。只要勤問、勤學、勤做,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例如,在課外時間,我主動組織學生觀看了大型愛國主義教育片《讓生命充滿愛》,沒想到會感動了好多學生,最后哭成一片,事后,有好多同學寫了觀后感,教育效果非常明顯。
三、實習中取得的成績及體會
(一)取得的成績
這次實習令我感受頗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識學問浩如煙海,使得我不得不晝夜苦讀;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體會到教學相長的深刻內涵。備課、上課、改作業(yè)……日復一日,無數瑣碎平凡的事構成的我實習生涯的主旋律,到實習結束,我已基本能獨立的上課了。
和學生要親近,因為我知道,記不住學生的名字,看似小事,其實它在學生眼中是很重要的,如果記不住學生的名字,學生就會覺得自己在老師心中沒有地位。覺得老師不關心自己,甚至會產生隔閡。而后我便找了個機會認識了全班同學,下課后同學們都圍著我唧唧喳喳地說:老師,你怎么才來就知道我們的名字呀好多老師教了我們一年都沒記住我們的名字。這也使我明白了:溝通是一種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時時都要巧妙運用。認識一個人,首先要記住對方的名字。了解一個人,則需要深入的交流。而這些,都要自己主動去做。
(二)實習體會
回顧這35天的時間,我是用心的,但用心不一定等于成功,我畢竟是一名實習生,在知識的構建上還存在著許多斷章,還缺乏教學經驗,甚至因為讀錯了某個字后,學生把錯誤指出來而無地自容、羞愧幾天的事情也有過。
在為人師的這條路上,我邁出了第一步,接下來還有第二步、第三步……但不管怎樣,我都會以人為本,把實習中學到的一切加以融會帶到今后的事業(yè)中去,我會以我的真心去呵護學生,因為我面對的是一顆顆純真的心。
總之,教育是一個互動的過程,老師只要認真投入教學,孩子就會積極配合。這種過程是很開心的!
實習,就像進了社會大熔爐一般,千淘萬漉雖辛苦,就算被磨練得遍體鱗傷,也要摩拳擦掌,做好又一次投身熔爐的準備。我在實習中逐漸變得勇敢。雖然開始也會有顧忌,怕主動出擊會招惹不知天高地厚的蔑視。但事實告訴我,應該對自己有信心,應有勇氣去嘗試。即便在嘗試中失敗,也能讓自己成長,沒有鍛煉的機會,談何積累和成長而這一切,只能靠自己去爭取。等待,只能讓你在沉默中消亡,只有主動,才能為自己創(chuàng)造良機。實習,陪伴我經受了挫折,也經受了歡樂!
實習的經歷雖已經過去,可我還會回頭去看一下我在那里留下的腳印,我相信那不會是我旅途的歸宿,而是我充滿挑戰(zhàn)和希望的開始!
四、存在問題及改進意見
(一)存在問題
1、上課心理素質差,教態(tài)不大方。
2、面對突發(fā)事件,不能得心應手的解決問題。
(二)改進意見
1、充滿信心,加強鍛煉,適應教學。
2、加強學習,積累經驗,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業(yè)務能力。
教學調研報告11
摘要:電教媒體是廣泛應用于教育領域的新型教育手段,也是現代教學的一個重要標志,通過這種先進教學手段的運用,能夠增加美術課程的內容,豐富學生的審美想象,促進美術教學形象化以及直觀化,也讓美術課程顯現出更大的說服力與感染力。普通高中美術教師要認清電教媒體在優(yōu)化美術課堂教學當中的積極作用,在素質教育理念的指導之下靈活引入電教媒體手段對學生進行學習指導,促使學生直觀品味美術藝術的特色和魅力,增強學生的審美素質。
關鍵詞:電教媒體;普通高中;美術課;優(yōu)化作用
普通高中美術教學質量的提高不僅要關注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運用,發(fā)揚傳統(tǒng)教學的優(yōu)勢,更要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特別是把電教媒體應用到美術課堂實踐中,真正讓美術知識與技巧交融成一個整體,讓學生在優(yōu)質的教育環(huán)境之下提升創(chuàng)作水平以及美術素養(yǎng)。普通高中美術教師要達成美術教育目標,在提高學生創(chuàng)作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層次,就必須在改革傳統(tǒng)教育方案的背景下,靈活引入電教媒體手段,對美術課堂教學進行合理設計,給學生營造一個生動直觀的美術學習情境,讓學生在寬松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當中完善技巧,提高學生美術核心素養(yǎng)[1]。
1、電教媒體對美術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作用
教育現代化的落實與現代科技的普及存在著密切的關系,電教媒體作為推進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手段擁有傳統(tǒng)教育手段不具備的優(yōu)勢,把電教媒體應用到美術課堂教學中當然也獲得了非常突出的作用[2]。電教媒體和美術課堂教學整合的作用和優(yōu)勢主要體現在:第一,提高普通高中生美術學習動力。電教媒體不同于學生以往接觸的教學手段,實現了圖文聲像等多元要素的結合,能夠利用更加立體全面的方式為學生呈現美術知識,增加學生的知識經驗積累,促使學生品味美術藝術的獨特魅力。第二,豐富美術課堂教學內容。課外的.美術資源是學生美術素質得以發(fā)展的保障,特別是網絡平臺上的美術資源,內容和形式都非常豐富,可以帶給學生無限享受,也能夠拓寬學生知識面,彌補學生美術學習中的不足。第三,活躍美術課堂氛圍。在積極推動美術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引入新型教學模式,改變學生被動接受學習的狀態(tài),是教育改革的重點。電教媒體的引入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活躍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建構師生之間的和諧關系,讓學生在優(yōu)質的學習環(huán)境下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在精彩紛呈的美術課堂上實現創(chuàng)新發(fā)展。
2、電教媒體在美術教學應用中的原則
電教媒體是一種新型教學工具和手段,是打破傳統(tǒng)美術教育模式,給美術課堂帶來新活力的方法。雖然這種教學手段在美術教學當中的功能優(yōu)勢得到了驗證,但是如果教師對電教媒體手段運用的方法把握不當,則會引發(fā)一系列的問題,影響美術教育的長效發(fā)展[3]。美術教師在電教媒體的應用當中應該積極遵循以下原則:一是適時原則。電教媒體手段的運用應該把握好時機,而不是不顧場合和學生內在需求的情況下隨意使用電教媒體手段,否則會影響教學手段作用的發(fā)揮,也會影響美術教學科學性。如教師可以在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學習、設計美術課堂導入、進行美術教學歸納等時間點利用電教媒體,幫助學生輕松解決美術學習難題。二是適度原則。電教媒體在美術教學當中應用的頻率應該進行有效把握,并不是運用的越多越好,而是充分考量美術教學要求,堅持適度運用,如果一味用電教媒體替代對學生的知識技巧指導,很容易讓美術教學流于形式,影響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三是互動原則。教師在用電教媒體輔助美術課堂教學的同時,也要引導學生主動和同伴以及教師進行互動交流,踴躍表達各自的觀點和想法,累積更多的成功學習經驗,構建新型師生關系,體現互動教學的優(yōu)勢。
3電教媒體應用于美術課堂教學的實踐策略
3.1利用電教媒體優(yōu)化課程導入。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是教師特別重視的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通過科學導入方法的選擇和應用能夠讓課堂教學順利開場,在極短的時間內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開始階段就對學習的內容產生濃厚興趣,主動參與到進一步的學習活動當中。雖然課堂導入在一節(jié)課當中并沒有占用很多時間,但是卻直接影響整堂課的教學成效。所以教師往往會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下功夫,積極思考科學化的教學手段,保證學生的學習實效。對于美術教學來說,電教媒體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也是優(yōu)化美術教學導入的方法。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心理需求以及興趣愛好引入學習資料,并用電教媒體進行直觀呈現,帶給學生耳目一新的學習感受,順利完成新課導入。例如,在教學“什么是美術作品”時,教師就可以課前收集大量極具代表性的美術作品,在課程導入階段,用電教媒體展示在學生面前,比方說現代雕塑作品、《最后的晚餐》《八駿圖》、剪紙作品等。在給學生呈現出這些作品之后,學生自然會對美術作品的概念形成初步的認識,也可以在直觀分析以及歸納總結當中把握美術作品的共性,在順利完成導入任務的同時,啟迪學生建立正確的審美思想。3.2利用電教媒體啟發(fā)想象能力。從心理學角度進行分析,想象力是人在大腦當中加工已有表象進而創(chuàng)造新形象的一個過程,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象力遠遠比知識重要,原因是知識有限,想象力卻是無限的囊括世界上的所有,也為知識進化提供了重要的動力源泉。想象能力培養(yǎng)是普通高中美術教學的重要內容,更是達成美術素質教育目標的任務。電教媒體在培養(yǎng)學生藝術想象力方面有著非常獨特的優(yōu)勢,教師可以挖掘電教媒體當中的多種活躍因素,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拓展學生的思考空間。一是利用音樂形象培養(yǎng)想象力。音樂和美術是姊妹藝術,在對音樂進行欣賞的過程中,常常能夠讓人生成聯想與想象。于是教師可以利用電教媒體給學生播放多種不同類別的音樂作品,比如《金蛇狂舞》《命運》《小夜曲》《野蜂飛舞》等,然后要求學生結合音樂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利用抽象的點線面以及色彩表達對音樂的理解和想象,創(chuàng)作出富有變化的畫面。二是運用畫面形象激發(fā)想象力。想象力的發(fā)展離不開豐富的表象信息,而電教媒體就能夠給學生提供多樣化的表象材料,豐富學生的藝術經驗以及實際積累,為學生創(chuàng)作出優(yōu)質的美術作品提供保障。3.3利用電教媒體創(chuàng)新鑒賞教學。審美鑒賞能力培養(yǎng)是美術教學的核心任務,重點關注的是學生對自然美以及藝術美的感知與欣賞能力。為了讓學生的欣賞水平以及審美素養(yǎng)得到有效發(fā)展,教師需要對傳統(tǒng)的鑒賞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改革,重點側重激發(fā)學生的審美追求,對學生進行美的熏陶,讓學生把欣賞作品以及從作品當中獲得營養(yǎng)作為美術學習的重中之重。電教媒體是美術鑒賞教學可以創(chuàng)新的有效手段,在美術欣賞課程實踐當中可以利用幻燈片投影展示名家作品,利用更富吸引力的方法展現名家美術作品的精華和獨特性,確保鑒賞教學有效性。比如在引導學生鑒賞法國畫家莫奈的《日出印象》時,就可以用幻燈片呈現作品,把學生帶入到富有真實感的審美世界當中,讓學生如同真正是看到了日出時海邊的美景有朝霞有朦朧的霧氣,還有閃耀光芒的天光水色,這些都不禁讓人贊嘆。等到給學生呈現了這些作品之后,教師還可以就作品時代背景、思想藝術內涵、風格等進行說明,促進學生鑒賞能力的綜合提升,F代科技的發(fā)展和應用讓計算機逐步走入課堂,用先進技術手段輔助教育教學已然成了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在美術教育領域,現代教育手段能夠體現出極強的輔助作用,給教育教學提供創(chuàng)新模式與廣闊空間,拓寬學生的眼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電教媒體能夠變抽象為具體變平面為立體,促使學生從不同角度出發(fā)進行美術作品的分析與理解,激活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增加學生創(chuàng)作靈感,讓學生在美術學習當中獲得更精彩的發(fā)揮。普通高中美術教師在運用先進技術優(yōu)化美術教學時,應該秉持適度、適當以及適時運用的原則,充分發(fā)揮電教媒體的輔助功能,讓先進的教育手段為美術教學服務,真正做到錦上添花。
[參考文獻]
[1]李丹陽.淺析如何巧用電教媒體優(yōu)化美術教學[J].新課程,20xx(11):40-41.
[2]劉潔.利用電教媒體探索幼兒美術教學新路[J].文理導航,20xx(33):28-29.
[3]張黎紅.淺析如何在美術教學中貫徹直觀性原則[J].教師,20xx(18):103.
教學調研報告12
一、調研基本情況
調研目的:了解掌握我校目前初中數學的教學模式和效果,為課堂教學改革和今后的教學工作夯實業(yè)務知識提高業(yè)務水平。調研時間:20xx年9月28至10月5日
調研方式:全員調查與抽樣調查相結合。即:對數學任課教師進行全員調查,主要采用座談了解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抽樣調查方式。調研內容:新課改中的新教學模式,教師對新課程教學的認知與控制情況,學生對新課程的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效果情況。
二、調研過程與結果
1)真正實現讓每位學生都學習,讓每個學生都進步這是分組教學(小組學習)的優(yōu)勢,也符合我們的工作實際,進入學校的小學畢業(yè)生來自不同學校,差異較大。有優(yōu)秀生,也有學習相當困難的學生,在小學養(yǎng)成的不良學習習慣很難改變,總之“后頭”很大,基礎很差,只靠教師的力量顯得很微薄,分組教學可以適當彌補其不足,通過小組互助,結對幫扶,可以解決一些問題。有位領導舉了這么一個生動的例子:這就好像幾個人一起走路,走得快的拉著走的慢的,不走就拽著走。這也許就是實實在在的農村基礎教育的寫照(其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次是導學稿,學困生是可以學會一些簡單的知識的。導學稿設計的基礎性問題,學困生通過自學和幫扶多少可以學點東西,可以在導學稿上做些題目,尤其是課堂活動,學困生比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參與積極性高。學困生群體中活潑好動的居多,展示過程中它們顯得很從容,雖然時常會出現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傊瑑(yōu)秀生在輔導學困生時會對學習內容理解的更深刻,學困生也不像以前無所事事,能夠學些東西,教學相長,共同得到提高。所以,每個學生都學習,每個學生也都能有所進步。這樣的課堂也少了許多不和諧音符。原本好動的孩子們有了活動的時間和空間,有了自己交流的機會,不遵守紀律的學生少了,自然,頂撞教師的也就少了。
2)促進了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
集體備課是實現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有效途徑。導學稿是同年級同學科教師的集體備課成果。編寫導學稿一方面摒棄了傳統(tǒng)的備課、作業(yè)方式,也使集體備課落到實處。農村中學教師素質偏低,有些教師甚至難于編寫一份可用的教案,因此集體備課,知識資源的共享就顯得尤為重要。從目前來看,教師編寫的導學稿較課改之初有了質的變化,不僅選擇題目典型,而且能較準確把握課程標準的要求,不拔高也不降低教學標準。其他方面的素質也相應有所高,每一次突破教師們都付出了勞動和汗水。
3)教育教學成績有一定提高
教育教學的成績表現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兩個方面。評價教學改革效果時文化課成績是非常重要的指標,學生學習習慣,動手操作能力,與人溝通能力等也是十分重要的,它體現了人的全面發(fā)展原則。實施課改以來,起初是以課改先進與普通教師的對比,課改中表現優(yōu)秀的數學教師教學成績提高較快,說明本次教學改革對提高學生成績是有效的。
教學調研報告13
當前,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對我國農學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提出了新的要求,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與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成為農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核心目標。課程體系是人才培養(yǎng)的主要渠道,它的合理與否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高低。因此,農學專業(yè)課程體系的改革成為現代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要求。
一、需求論證
現代農藝技術以培養(yǎng)農作物生產、服務和經營人員為主要目標。忻州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和農業(yè)生產條件,農業(yè)之長在特色,有“小雜糧王國”直稱。按照“十二五”規(guī)劃“穩(wěn)定糧食”的總要求,重點培育和大力扶持“高產、優(yōu)質、高效”特色農業(yè)發(fā)展,特色農業(yè)產值占到農業(yè)總產值的3/4,積極構建農業(yè)經濟新格局,不斷提高農業(yè)綜合生產能力。
以忻州市為例,忻州市依托“一縣一業(yè)、一區(qū)帶一品”的產業(yè)新格局,東部六縣現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甜糯玉米生產基地(種植面積20多萬畝)、山西省重要的玉米商品糧基地(種植面積330多萬畝)和全省重要的種子生產加工基地,種子生產經營企業(yè)有50多家,每年制種面積超過30萬畝;西部八縣成為小雜糧生產加工基地,種植面積已達70多萬畝。農業(yè)經濟規(guī)模的快速發(fā)展,需要大量的農業(yè)技術人才和新型農民。參照目前國家相關技術員崗位配置標準,忻州市需要現代農業(yè)技術人員20xx多名。
二、建設目標
現代農藝技術專業(yè)以培養(yǎng)“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能創(chuàng)業(yè)”的新型農民和基層農技員為主要目標,主動適應忻州市農業(yè)生產,重點推動以甜糯玉米為主的特色玉米、小雜糧和以玉米、辣椒制種為主的現代種業(yè)三大產業(yè)發(fā)展與開發(fā),起到示范、引領作用。
通過“送教下鄉(xiāng)”加大對農民的教育培訓力度,普及文化、科技和法制知識,提高農民綜合素質。通過示范校的建設,力爭使年專業(yè)學歷教育人數達到1000人。
充分發(fā)揮我校作為“山西現代農業(yè)培訓基地”、“山西省農村勞動力轉移陽光工程培訓基地”和“新農村建設雙帶頭人培養(yǎng)培訓教育基地”的`作用,每年培訓基層農技人員3000多名。
三、初步成果
學校重視教學改革,注重課程內容開發(fā)與更新,組成由行業(yè)專家、技術人員和骨干教師為主的專業(yè)建設指導委員會,廣泛征詢各方的意見,從培養(yǎng)職業(yè)崗位能力出發(fā)制定課程體系,并對課程模式和課程結構進行改革。對專業(yè)基礎課內容進行整合,將相關專業(yè)理論課程融入實踐課程,按技能培養(yǎng)要求進行模塊化組合,增強教學內容的實用性。新的實踐內容主要由職業(yè)基礎技能培養(yǎng)、職業(yè)基本素質培養(yǎng)和崗位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三個方面構成。對學生開展職業(yè)規(guī)劃和創(chuàng)業(yè)教育課程,突出對學生創(chuàng)業(yè)精神、創(chuàng)業(yè)意識和創(chuàng)業(yè)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在課程改革中,學校加大了實踐教學的比例,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重點加強了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朝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的方向發(fā)展。在專業(yè)主干課程中,采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遠程網絡實現與兄弟院校的資源共享。同時立足于區(qū)域經濟發(fā)展對人才的需求模式,增加了一些具有行業(yè)和區(qū)域特色的綜合性課程,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在一些專業(yè)試行了模塊教學體系,取得了明顯的教學效果。
專業(yè)課教學堅持“做中學、做中教”的理論與實踐揉合在一起的教學方式,采用案例教學、項目教學、現場教學、多媒體教學等教學方法,開展綜合實訓和模塊實訓,定期組織技能比賽,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職業(yè)能力和崗位適應能力。
改革考試模式,專業(yè)課以平時過程性技能操作考核為主,能進行實踐考核的科目盡量采用現場操作考核,調動了學生平時訓練的積極性,也綜合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效果。
教學調研報告14
一、調研目的
在當前職業(yè)中學教育中,英語教學的地位表現得越來越突出。從整體上看,職業(yè)中學的英語學習情況卻不容樂觀。針對這個情況,我就職業(yè)中學的英語學習情況進行了調查,以便分析職業(yè)中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找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二、調研方法:
問卷調查發(fā)出問卷90份收回90份其中有效90份
三、調研對象:
xx職業(yè)學校高一、高二年級學生
四、調研時間:
xxxx年xx月xx日xx月xx日
五、調研地點:
xx職業(yè)學校
六、調研結果
1.職業(yè)中學學生英語基礎普遍薄弱
由于初中英語水平差,許多學生喪失了學習英語的信心。甚至有些學生連最基本的語法、音標、時態(tài)等都不懂。而另外一部分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由于受到整個英語學習環(huán)境的影響,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提高緩慢。根據有關教育方面的資料顯示:在職業(yè)中學中xx%的學生英語基礎差、單詞讀、寫困難;xx%的學生基礎可以,但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導致實際英語成績差;xx%的學生英語基礎較好,受整個英語學習環(huán)境的影響,英語的讀、寫能力提高緩慢。
2.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產生偏差
基于考試的壓力,大部分學生認為學習英語是為了更好地學習,一部分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忽略了自己學習英語的興趣。由于這種錯誤的認識,造成學生對英語學習背負了沉重的心理壓力,使一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失去信心;另一方面,枯燥、繁多的單詞、語法、時態(tài)變化和跟不上英語教學的進度,使得學生對學習英語產生厭倦情緒,失去信心,繼而,放棄了對英語的學習。
3.學生對自己目前的學習狀況普遍不滿,而對學好英語又失去信心
由于學生比較偏重專業(yè)學習,而對于非專業(yè)的英語科目則不加重視;另一方面,基于基礎差和學習時間短的'原因,許多學生不會讀單詞,造成記憶單詞困難、聽寫困難、背、讀課文困難、理解課文困難,跟講課進度一點都合不上拍,找不到學習英語的感覺,對自己學習英語的能力產生了懷疑,失去對英語學習的信心。
4.傳統(tǒng)被動式的灌輸英語教學方法抹殺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一成不變的課堂環(huán)境,枯燥無味的英語單詞、詞組,嚴肅認真的老師,老師講、學生聽枯燥的英語教學環(huán)境,使得學生對英語這門主要靠對話交流的課程失去了交流的環(huán)境,變成了一灘死水。同時聽、說、讀、寫不能有效地結合,從而使學生對英語學習失去了興趣。
教學調研報告15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實施與推進,我縣的各科課堂教學正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一年來,我們教研室小數組通過聽課、看教案等形式,基本了解了新課程改革實施五年來我市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看到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發(fā)生的可喜變化,同時也發(fā)現一些問題。
一、可喜變化
(一)學習方式的轉變
《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通過聽課,我們看到80%的課堂教學基本組織形式是有效的、有趣的、探索性的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學生經歷了猜測、驗證、思考、交流、說明等數學思考過程,學生能在各種活動情境中有效地學習。
如案例1:二年級“ 可能性”
本課教者從學生喜愛的、熟悉的拋硬幣游戲開始使學生感受事物的不確定性。學生在觀察、拋擲、猜測等活動中,初步體會到了硬幣落地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然后小組內玩摸球游戲,再一次經歷活動過程,感受事物發(fā)生的不確定性,很快理解了“不可能發(fā)生”、“一定發(fā)生”等現象。達到了預期目標,充分體現了“做中學”的理念。
又如案例2:六年級“圓的周長”
測量圓的周長時,教師先問學生:“在學習正方形、長方形時,可用直尺直接量出它們的周長,而圓的周長是一條封閉曲線,怎樣測出它的周長呢?你們可以用直尺和白布條去測量實驗桌上的幾個圓的周長,有幾種測法?大家實驗一下。”頃刻,課堂上人人動手參與,你用這種方法,他用那種方法,氣氛十分活躍。爾后,大家紛紛發(fā)表自己的實驗結果。有的說:“我是用滾條的辦法測出的!庇械恼f:“我認為用滾動的方法有它的局限性,假使遇到無法滾動的圓,我想還是用繩測的辦法好。”教師在肯定學生的思維方法后,因勢利導,提出一個看得見、摸不著的實驗(一細繩的一端系著一個紐扣,手拿細繩的另一端,繞動細繩,紐扣在空中劃出一個圓)!跋筮@個圓你能用繩測、滾動的辦法量出它的周長嗎?這說明用繩測、滾動的辦法測量圓的周長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們能不能找出一條求圓的周長的普遍規(guī)律呢?”接著老師利用媒體顯示:兩個大小不同的圓,在同一點旋轉一周后留下的痕跡。提問:“你們看到的圓的周長的長短與誰有關系?有什么關系?”大家再實驗,直到得出:圓的周長是直徑的л倍。這樣,通過操作、討論、觀察、思考,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探索問題,既掌握了知識,又發(fā)展了思維。
總之,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單一的學習向自主學習轉變、由獲得知識結論向親歷探究過程轉變、由問答式學習向小組合作學習轉變,整個學習過程是學生一個積極主動建構過程。
。ǘ⿺祵W生活化
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到處存在著數學思想。在聽的課中,幾乎所有的教師都注意在課堂教學中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生活背景出發(fā),聯系生活講數學,把生活問題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
如案例1:三年級“搭配中的學問”
教者通過組織學生搭配衣服,制定菜譜等活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
案例2:一年級“認識鐘表”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教師出示的鐘面上的時刻,回顧自己每天在這一時刻所做的事情。把時間這個抽象的知識與生活的具體事例結合起來,更加生活化。
案例3:四年級“正負數”
上課伊始,教師讓學生當天氣預報員,匯報課前收集到的當天天氣預報情況引入正負數。課中通過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銀行存折卡和進行智力競賽打分讓學生進一步認識正負數,同時了解到正負數意義。
案例4:三年級“筆算除法”
在練習中教師設計了去藥店買藥這一貼近學生生活的開放題:愛心藥店的藥買一盒送一瓶,每盒96元(每盒七支)。益民藥店每盒78元(每盒7支)。問學生那家藥店的藥比較便宜。題目一出示,學生就頗感興趣,積極開動腦筋,尋求答案。從而使學生對數學方法的體會更加深切、感悟更加真實,更能體會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從中我們可以看出,98%的教師已經充分注意了數學生活化問題,懂得從生活中提煉出數學問題并引導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三)現代教育技術應用
在聽的數學課中,近三分之一的課應用了現代教育技術。通過多媒體的聲、像畫面,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和諧的學習情境。用情境的聲、光、色、像等外在形式,調動了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參與學習活動。
案例1:三年級“筆算除法”
教師用多媒體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孫悟空分桃子的問題情境,“孫悟空從天宮帶回了48個仙桃,有兩只小猴子看見了,請求大王把桃子給他們平均分了!苯處熖釂枺簭膭赢嬛蝎@得了那些數學信息呢?然后引導學生列式研究算法。接著多媒體演示把桃子分給四只猴子和三只猴子的情境,引導學生學習。整個學習過程貫穿在這個情境中,讓學生不斷在創(chuàng)設情境中提出數學問題,并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獲得用數學的成功體驗。
案例2:六年級“ 圓的周長”
教師通過演示自己制作的課件,化靜為動,使學生直觀地感知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充分顯示了現代教育技術在數學教學領域中發(fā)揮的獨到作用和特殊魅力。
。ㄋ模⿺祵W文化的彰顯
近年來,在數學課程中重視數學的文化價值已經形成共識,數學課程不僅應該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技能,還應該有助于學生了解數學的價值(包括)文化價值。在我們所聽的課中,雖然注重數學文化的彰顯不算普及,但是可以說已初見端倪。
案例1:六年級“軸對稱圖形”
在這節(jié)課里,教師準備了豐富的數學文化內容:美妙的音樂聲中欣賞桂林山水、臉譜、千手觀音,出
示交通安全標志,汽車標志的一半,讓孩子們猜另一半是什么,這些精彩的華章都成為這節(jié)課的亮點,彰顯了數學文化魅力。
案例2:四年級“垂直與相交”
教者在課接近尾聲時,出示圖片簡單介紹意大利比薩斜塔,引導學生課后查資料進一步了解比薩斜塔,同時思考為什么至今700多年,它仍然比較堅固。這樣做既豐富了學生的視野,又在傳播數學文化的同時注重了各學科之間的整合。
二、存在的問題
。ㄒ唬┣榫硠(chuàng)設的誤區(qū)
情境作為數學新課程點擊率最高的詞匯之一,不可否認,情境在激發(fā)學生興趣、促進學生學習和理解數學方面發(fā)揮著應有的作用,但是在我們的調研中,卻看到了這樣的情境。
1、虛假情境創(chuàng)設
在二年級《生日》一課中,教師這樣導入:“同學們,今天老師過生日,你想對老師說點什么呢?”學生盡情表達自己的心聲后,教師播放《生日歌》,又問學生:“你喜歡過生日嗎?為什么呢?”這樣的虛假情境和無效提問,無非起到了喧賓奪主的作用,同時也給學生帶來了消極影響。
2、虛擬人物設置
我們經?吹竭@樣的情境。師:今天老師給你們請來了一位神秘的客人。(出示小鬧鐘)小鬧鐘說了給你們帶來了兩組測試題……我認為這樣的人物形同虛設,沒必要。
3、過于追求趣味性
在聽課過程中我們經?梢钥吹接行┙處焺(chuàng)設情境的目的
不明確,單純地追求有趣,為了創(chuàng)設情境而創(chuàng)設,實效性不大。如有的老師在上課時運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情境:一個美麗的大森林里,住著三個可愛的朋友……聽課者正沉浸在這樣一個美好的意境當中,還不知道怎么回事,定睛一看,原來是幾個平面圖形,然后教師問大家喜歡這些圖形嗎,學生附和道喜歡。靜靜地反思,這樣情境流于形式,并沒有真正的意義。還不如直接出示幾個平面圖形,讓學生直接感知。
我覺得情境設計應為完成教學目標服務,不能擺架子、走過場,那種“浮光掠影”、“蜻蜓點水”式的情境創(chuàng)設只能使學生眼花繚亂,偏離學習數學的軌道。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應以解決問題作為基本思路,以學生的生活和經驗作為情境素材的主要來源,以“最適合才是最好的”作為衡量情境設計的品位與標準的基本依據。創(chuàng)設現實的、有意義的、有層次、有價值的情境。
。ǘ┬〗M合作學習“有形無實”
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新課程實施的一個重要話題。因此,許多老師在每節(jié)課的課堂教學設計中總是要安排某一個環(huán)節(jié)去體現這樣的理念。在幾乎所有的數學課堂上,我都可以看到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這說明教師已經有意識地把這種形式引入課堂。
但是,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在部分教師的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只是一種形式,缺乏實質性的合作。主要表現在:合作學習的內容沒有探討價值,小組合作前缺少讓學生獨立思考的過程,學生的參與度不均衡,學生間的合作不夠主動,教師不能給學生充裕的合作時間,忽視對學生合作技能的訓練與培養(yǎng)。有些教師組織學生討論流于形式,為討論而討論。有些不需要討論的問題,也在組織討論。有些問題需要討論,但只給不到一分鐘時間,學生還沒有說上兩三句話,就草草收場。合作學習的目的是把小組中的不同思想進行優(yōu)化整合,把個人獨立思考的成果轉化為全組共有的成果,以群體智慧來解決問題。沒有了獨立思考的過程,合作就會失去了真正的意義。沒有一定的時間做保證,學生的研究探索將一事無成。如果教師設計的合作問題沒有一定的難度,討論就沒有意義,就不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小組合作往往成了能說會道的小朋友的天堂,其他小朋友的潛能受到抑制。
(三)課堂氣氛追求“表面活躍”
在我們聽課的過程中發(fā)現,有些教師以認為課堂氣氛活躍就是表面的熱鬧。課堂上學生冷靜的思考被認為是冷場,安靜得做練習被認為是氣氛不好。存在以下誤區(qū):
1、 評價語言模式化
如學生回答問題正確的情況下,老師說“表揚”,全體學生就會邊拍手邊說,“嘿嘿嘿!你真棒”。一節(jié)課出現幾次或者十幾次?雌饋碚n堂氣氛很熱烈,實際上這樣的評價語不僅花哨,也影響了學生思維的連貫性,有點嘩眾取寵的.感覺。
2、 無效提問
在課堂上經常聽到這樣的問題“好不好?行不行?可不可以?高不高興啊?”學生根本就不用思考便扯著嗓子回答“好、行、可以、高興”。如果學生聲音小,教師還要再追問“到底高不高興?”學生無奈的回答“高興”。
殊不知就像要播放一段動畫、要用學到的數學知識幫小朋友解決問題這樣的事情根本就不用去問學生,學生同意不同意都是要完成的學習任務。難道學生興奮地大喊好就是積極性高、課堂氣氛活躍嗎?
3、 學具使用的隨意性
在課堂上學生使用學具教師不給予相應的指導與幫助,看起來大家都“動”起來了,氣氛異;钴S。但是實際上很多學生沒有真正地利用好學具深入思考問題。
其實,教學并不是越熱鬧越好,也并不是笑聲越多越好。安靜、有序、真實、樸素的課堂氣氛也是新課程所刻意追求的。讓學生“動”是一個好課堂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那么,充分條件是什么呢?就是要帶給學生充實的精神生活。如果沒有這個“充分條件”,那么,這個“動”就會是“亂”,就會停留在表面上的熱鬧,而實質上并沒有帶給學生理智的挑戰(zhàn)、認知上的沖突、內心的震撼和無言的感動!盎疃粊y”才是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追求的理想目標。
三、反思與建議
(一)轉變觀念,適應課改要求,加速自我成長
相對來說,新課程改革教學內容的更新要求,比較容易把握,教學方式的變革要求,對教師具有更大的挑戰(zhàn)性。理解了課改的理念,要內化為自身的觀念并付之有效的行動,也需要一個過程。那么,教師要適應這種要求,首先要認準方向,不要急于求成,從課堂教學點點滴滴的改進做起。課堂教學改革,應該是繼承基礎上的擯棄,可以從反思自己以往的教學行為著手。其次是從促進自身的專業(yè)發(fā)展著眼,構建如下等式:學習+實踐+反思=教師自我成長。要結合實踐,聯系原有的或新獲取的相應教學經歷、教學體驗,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要盲目“照貓畫虎”。
。ǘ┘哟笮1狙杏柫Χ,促進教師專業(yè)化成長
在座談過程中發(fā)現教師們都認識到進修很重要,但不少教師也指出,目前的進修培訓有問題,教師興趣不濃、收獲不大,學用脫節(jié),影響到教師學習的積極性。如何使教師進修更加有針對性,是我們必須考慮的問題。從國內外發(fā)展的趨勢看,加強校本培訓是有效的途徑。校本培訓強調以學校和教師的實際需要為出發(fā)點,又以其具體實踐為出發(fā)點,它與學校的校情緊密相連,與教師的工作相伴同行,培訓結果可直接轉化為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校本培訓具有靈活性,它可作為學校工作的一部分,可以根據學校具體工作的變動制宜,其次校本培訓的內容也有應變性,校本培訓的內容可以隨學校的內容而定。
校本研訓的方式主要有五種:一是經驗交流。包括新老教師的交流、優(yōu)秀教師和其他教師的交流;二是案例分析,教師集結在一起,就某一案例或課例進行商討研究;三是課堂研討,對課堂中教師的活動、學生的活動、學生情感體驗等進行記錄與評價。四是在當前開展說課、評課的研究很有必要,不少實踐表明,這是切實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徑。五是開展一課多人上的活動,它是一種由多人在連續(xù)的教學時間內就同一教學內容進行課堂教學研討的校本教研新方式,通過落實“備-講-聽-評”四環(huán)節(jié),達到構建課堂教學新模式的目的,操作十分簡易。同一集備組教師在共同設計教學方案、聽課、課后研討、改進教學方案、再聽課研討的過程中,都能夠學會思考,并在探索中各自得到發(fā)展。用“一課多人上”的辦法,集中大家的智慧和才能,相互啟發(fā)、幫助,共同研究、探討課堂教學實踐,才能盡快地、卓有成效的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
。ㄈ└淖兘萄蟹绞,為教師成長服務
教研員應不斷充實和提高自己,在工作中從指導者轉變?yōu)榻M織者、參與者和合作者,和教師構成一個研究的共同體。教研活動也應從單一、被動轉變?yōu)樽灾、合作、分享?/p>
1、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為教師的成長搭建舞臺。如課堂教學觀摩活動就可以一改以往由專家點評的單一評課方式,嘗試由聽課教師自愿參與評課的“參與式”評課方式,從一言堂到群言堂,從而激發(fā)聽課教師的主人翁意識,增強教研活動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因為開展教研活動最根本的目的是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能力的提高取決于教師自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的發(fā)揮。
2、力求教研與科研相結合,使教研活動課題化和系列化。教學研究重在“研究”兩字,應確立教研與科研相結合的思路,在廣泛開展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確立每一階段研究的主題,針對學科研究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力求通過專題研究加以突破,并圍繞這些專題,開展一系列的教研活動加以深化,把小型的研討活動與大規(guī)模的匯報、交流、推廣活動結合起來。如前面提到的課堂教學中面臨的種種困惑就可以作為專題研究的內容。
3、構建資源共享的平臺,減輕教師負擔。教師職業(yè)的一個很大特點是單兵作戰(zhàn),為此,教師大多靠個人力量解決日常教學活動里的問題,往往忙碌于重復的、煩瑣的低效的勞動,沒有時間和精力及時對自己的實踐進行反思和提煉。而教師間的相互合作與學習是教師成長最直接的資源之一,教研活動就應該為教師間的合作、研討搭橋鋪路,如可以建立一個小學數學教師的QQ群,有問題可以在群里面共同探討、研究。備課這一項工作,也可以發(fā)揮教研組集體的力量,甚至借助于現代教育技術,開展“網絡備課”,即把一些優(yōu)秀的案例放在公共的資源庫中,教師隨時可以瀏覽、調用,從而發(fā)揮資源共享的優(yōu)勢,減輕教師的負擔,讓教師有可能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主動、自覺地提升教學實踐中合理的成分,使自己成為學者型教師。
4、注重學科整合,力求教研活動綜合化。用系統(tǒng)論的觀點來看,一節(jié)課是一個整體,一門學科是一個整體,在小學階段的各門學科又構成了一個整體教學內容,共同擔負著提高學生素質的任務,如學生良好的精神品格的培養(yǎng),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等,決不是某一門學科單獨所能完成的。況且,學科教學的研究有許多東西是相通的,教師必須淡化學科的意識,注重學科間的整合,教研活動更應該注意各門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溝通。
5、牽線搭橋,加強校際交流。課堂教學研討活動是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有效平臺,校際交流更能促進教研活動扎實開展。研訓部門牽線,把同級學校按需要建立起橫向的協(xié)作和互助網絡。通過結對子,搞聯誼等活動,交流好的經驗。同時搞好送課下鄉(xiāng)活動。
總之,今后的工作任重道遠,我們會和廣大一線教師共同努力,積極探索、扎實工作,努力開創(chuàng)我市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新局面。
【教學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教學調研報告11-21
小學教學調研報告12-29
英語的教學調研報告02-06
中學教學調研報告11-08
教學調研報告(精選26篇)12-24
小學教育教學調研報告02-12
英語教學調研報告09-29
小學教學調研報告范文09-09
教學調研報告(精選20篇)10-07
課堂教學調研報告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