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博士生的返鄉(xiāng)筆記走紅
為什么博士生的返鄉(xiāng)筆記會走紅?大家敬請閱讀下文內容:
“有故鄉(xiāng)的人回到故鄉(xiāng),沒有故鄉(xiāng)的人走向遠方”、“我很慶幸我有故鄉(xiāng),可以隨時回去,尤其可以回家鄉(xiāng)過年。因為我的根在那里,我的親人在那里,我的生活經驗和記憶在那里……”這個春節(jié),很多人讀了《一位博士生的返鄉(xiāng)筆記》。
其中對農村青年婚姻經濟壓力、親情疏淡的描寫,以及“知識的無力感”,引來褒貶不一:“感同身受”、“真夠酸的”、“想說很多又說不出”……飽受熱議之際,文章作者、上海大學文學院博士研究生王磊光,正在大別山區(qū)王家的家里安心過年。
近年,為何情更怯?許多人讀完后依然想追問,昨天中午記者連線王磊光尋求答案。
“新的還沒完善起來”
很少有人知道,這篇文章原本是一篇發(fā)言稿,原標題就是《近年情更怯》。2月1日,在上海圖書館舉行的“我們的城市”論壇上,王磊光受邀做了15分鐘演講,講完后,在一旁的師兄告訴他,有個女聽眾哭了,一直在擦眼淚。“大家拜年,不再是為了親戚間互相走動,饋贈禮物,交流感情,而只是為了完成傳統和長輩交代的一項任務”,“為死者守喪和送葬,在農村反而成了村里人團聚和交流的一個契機。這也是我在家鄉(xiāng)看到的唯一能夠讓大家團聚的方式”,“沒有來得及為父母養(yǎng)老送終,成為許多人終身的悔恨”……
與那天的女聽眾一樣,許多人讀到文章后被這樣的文字和內容打動。王磊光覺得,那是因為記錄的東西引起了人心中的'共鳴,“中國說到底還是鄉(xiāng)土社會,即使城市越來越多,即使許多農民變成了市民,或者來到城市學習、工作,鄉(xiāng)土情結依然在,我想,說‘感同身受’的人,或許與我有著類似的見聞和感觸”。
自從開始文化研究領域的學習,受導師王曉明教授的影響,他習慣于用筆隨時記錄,這篇引起熱議的文章,包含著幾年的積累。“這幾年,村里的自然環(huán)境不斷改善,但我對家鄉(xiāng)確實有一點失望”,王磊光說,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外部環(huán)境的改變,鄉(xiāng)村舊的文化、社會秩序似乎已經被破壞了,與此同時,新的秩序還沒來得及完善。
“無法理性言說”的鄉(xiāng)愁
近年情更怯,究竟怯什么?電話那頭,王磊光沉默了很久,“我無法用理性來言說、表達”。
“過年了,在外的人,能回來的都回來了,會面對各種各樣的狀況……”他說,每一年回鄉(xiāng),眼看著家里的長輩一年比一年衰老,是一種怕。更令他難受的,是看到村里孤寡老人、女兒遠嫁或子女打工的老者無助的樣子、在風中搖搖欲墜的樣子,那是另一種怕。“平時看不到這些、聽不到這些,還可以不想,可回來了,這些就會毫無阻擋地出現在面前,躲不了也逃不開。這時候,心里就難受得很”。他很想呼吁,中國已經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在農村許多地方,進一步完善老人保障機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文章見諸媒體的第一天,王磊光就看到許多由此引發(fā)的尖銳討論,而此后就再沒關注過爆發(fā)式增長的爭鳴,“有些我覺得是斷章取義,曲解了本意,有點委屈,但我也沒有辦法,不想回應什么,因為不管寫什么,傳播后都會有各種聲音出現”。
“希望家鄉(xiāng)能變得更好”
臘月十八乘上綠皮車回到大別山中的家,騎著摩托車去鎮(zhèn)上采買年貨,四處走親戚拜年,王磊光的這個新年,與過去一樣,又不一樣。除夕開始,他就不斷接到朋友、以前當老師時學生的電話,他才知道自己的文章在網上、在微信中火了,而身邊的長輩子侄,至今無人知曉。
這幾天,有媒體因為版權原因刪除了文章鏈接,朋友專門打電話來問,“怎么點不開了?”而他對農村社會的一些“白描”,更令友人為他擔憂,被“父母官”看到了,要緊嗎?
“我不擔心”,王磊光覺得,自己記錄的并不是個例。對于引發(fā)的“爆紅”和爭議,他也并不在意。在王磊光看來,自己只是記錄了一部分人同樣看到、聽到、想到的事。至于“出名”,只不過是因為“撞進了一次媒體事件”。
電話那頭,這位“80后”博士生的聲音始終有些顫抖,甚至采訪一開始,他還提出,怕自己太緊張,能不能用書面形式。面對網上“不認同家鄉(xiāng)”的質疑,他有些難過,“怎么會?我的根在這里。將所有這些付諸文字,只是希望家鄉(xiāng)能變得更好,我也相信,這個期待一定會實現”。
http://www.fuchuonang.cn/【一位博士生的返鄉(xiāng)筆記走紅】相關文章:
博士生的畢業(yè)感言范文04-03
博士生寫好開題報告的要點03-17
最新的博士生的畢業(yè)感言范文05-11
博士生求職信02-28
博士生論文致謝范文05-24
小伙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成養(yǎng)蠶的故事04-13
內江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扶持政策01-30
農民返鄉(xiāng)種植生姜致富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04-06
女學生返鄉(xiāng)養(yǎng)豪豬的致富之路09-29
博士生面試英語口語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