誅求無度成語解釋
發(fā)音:zhū qiú wú dù
簡拼:zqwd
類型:貶義成語
結(jié)構(gòu):偏正式成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貪心不足
出處:《舊唐書·于頔傳》:“擅興全師,僭為正樂,侵辱中使,擅止制囚,殺戮不辜,誅求無度,臣故定謚為厲!
解釋:誅求無度:斂取、需索財賄沒有限度。
示例:洋人本性貪劣,誅求無度,這點你心里要清楚
《舊唐書·于頔傳》節(jié)選譯文
太常博士王彥威又上疏說:
“古時圣王建立加謚之法,是為了彰揚善惡,表明獎懲。使一字之褒,其獎賞超過貴服冠冕;一言之貶,其恥辱超過集市上示眾。這是立國的重要禮法,陛下勸善懲惡的重大權(quán)力。于頔一時重權(quán)在握,便肆行暴虐,使人神共憤,法令不容。他擅自興兵,越級施用宮樂,侵辱中使,擅自扣留欽犯,殺戮無辜,懲罰、勒索沒有止境,因此臣給他定謚號為‘厲’,F(xiàn)在陛下不忍,改賜為‘思’,的確出于圣上的慈心,但確實損害了圣上的政德。
“臣俯首以為,陛下自臨帝位,建盛世之業(yè),聞善若驚,從諫不倦。何況正當(dāng)統(tǒng)治天下登立極位之初,即所謂執(zhí)掌國法珍愛名譽之時,一旦降下恩澤,便能大開僥幸騰達(dá)之路。再說像于頔這樣不遵法度,但陛下不忍加以懲罰,臣擔(dān)心今后像他這樣的不法之徒就更多了,死后也要依于頔之例奏請美謚,陛下怎樣處置呢?這樣做是圣恩誤加于前人,而弊端生發(fā)于后世。如果以李吉甫有賜謚之先例,那么李吉甫做宰相時,難道有犯上殺人之罪嗎?于頔同他相比,恐怕還不是一類的人。如果憑著于頔時常貢獻(xiàn)財物資助國家,改正過錯來朝謁拜,兩度出使遠(yuǎn)域,那么可以抵消對他的譴責(zé)。但是他傷物害人,剝下奉上,納賄求寵,長這種日益滋蔓的惡行尤其不可助。自從河南河北作亂,將近七十年,王師征討不止,國家創(chuàng)傷不息。及至張茂昭以易定之地入覲,程權(quán)以滄景之地歸朝,之所以恩惠禮遇特別厚重,是為了勉勵后來的人。而于頔以文官的`職位,居處國家腹心之地,卻倔強不服,侵犯圣命,沒受處罰而讓他入朝,哪里能同張茂昭等人相比呢!縱然有貢獻(xiàn)財物出使遠(yuǎn)域的功勞,又怎能掩蓋他的惡跡呢?臣俯首懇望陛下根據(jù)義節(jié)確定恩寵,根據(jù)禮法施予惠澤,使褒貶之正道得以維護(hù),僥幸騰達(dá)的路途被斷絕,那么天下確實大幸啊!
古之圣王立謚法者,所以彰善惡、垂勸誡。使一字之褒,賞逾紱冕;一言之貶, 辱過朝市。此有國之典禮,陛下勸懲之大柄也。頔頃擁節(jié)旄,肆行暴虐,人神共憤, 法令不容。擅興全師,僭為正樂,侵辱中使,擅止制囚,殺戮不辜,誅求無度,臣 故定謚為厲。今陛下不忍,改賜為“思”,誠出圣慈,實害圣政。伏以陛下自臨宸 扆,懋建大中,聞善若驚,從諫不倦。況當(dāng)統(tǒng)天立極之始,所謂執(zhí)法慎名之時,一 垂恩光,大啟僥幸。且如頔之不法,然而陛下不忍加懲,臣恐今后不逞之徒如頔者 眾矣!死援頔例,陛下何以處之?是恩曲于前而弊生于后。若以李吉甫有賜謚之例, 則甫之為相也,有犯上殺人之罪乎?以頔況之,恐非倫類。如以頔常入財助國,改 過來覲,兩使絕域,可以贖論,夫傷物害人,剝下奉上,納賄求幸,尤不可長其漸 焉。
【誅求無度成語解釋】相關(guān)文章:
成語解釋04-27
成語偃革為軒解釋04-06
苦盡甜來成語解釋04-05
案無留牘成語解釋04-05
牢甲利兵成語解釋04-05
簡賢附勢成語解釋04-05
番窠倒臼成語解釋04-05
日異月更成語解釋04-05
暮翠朝紅成語解釋04-05
輕繇薄賦成語解釋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