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逞之徒的成語故事
不逞之徒的成語故事1
“不逞之徒”這則成語的意思是指故意為非作歹,犯法作亂,專干壞事的那一類人。不逞:不得意,欲望得不到滿足。
這個成語來源于《左傳。襄公十年》,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亂。
春秋時,鄭國的公子子駟,派人刺殺了鄭僖公,立僖公之子嘉為國君,即鄭簡公。鄭國一些貴族公子對此非常不滿,打算發(fā)兵討伐?墒沁沒動手,就被子駟察覺,搶先一步,把他們通通殺死了。從此,子駟掌握了鄭國的大權(quán)。
后來,子駟又重新劃分貴族大夫們的封地,少給了田氏、堵氏、侯氏、子師氏四家的土地,他們都非常怨恨子駟。于是,幾家就聯(lián)合起五家貴族及一伙心懷不滿的人,共同起來發(fā)兵討伐子駟。最后,他們攻入國都,闖進(jìn)宮中,殺死了子駟,劫持了簡公。
后來,子駟之子子產(chǎn),平定了這次叛亂,成為鄭國國君。
不逞之徒的成語故事2
不逞之徒指的是因失意而胡作非為的人,這個成語出自《左傳·襄公十年》關(guān)于子駟的一段記載。
子駟,即鄭國的公子驛。當(dāng)時,鄭國各貴族之間爭權(quán)奪利的內(nèi)部矛盾很尖銳。鄭僖公是被子駟殺死的。子駟殺僖公,立了僖公的五歲的.兒子嘉為國君(即簡公),這樣,他就操縱了鄭國的國政。后來,有不少貴族的公子就聯(lián)合反對子駟,準(zhǔn)備發(fā)動政變。子駟知道了,便“先下手為強”,殺了子狐、子熙、子侯、子丁等公子3子狐的兩個兒子嚇得逃往衛(wèi)國,其余的反對派也就不敢輕舉妄動了。
子駟對尉止也有很深的成見,因此,在晉國率領(lǐng)諸侯之師攻伐鄭國,鄭國出兵抵御于牛首的戰(zhàn)役中,子駟故意減少尉止部隊的兵車數(shù)童。尉止俘獲的俘虜,子駟又不算數(shù)、不計功。當(dāng)初子翩在劃定田邊地界的時候,還侵占過司氏、堵氏、侯氏、于師氏的田地。因此五家貴族糾合了一批不逞之徒(不得志的人),以公子們被害為由,發(fā)動了政變s十月十四日這一天,尉止、司臣、侯晉、堵女父、子師仆,帶領(lǐng)眾人,攻人宮中,殺了子駟,把鄭簡公劫走,局勢極度緊張。后來子產(chǎn)和子嬌發(fā)兵,殺了尉止和子師仆,侯晉、堵女父和司臣逃到國外去了,亂事才告平定。
【不逞之徒的成語故事】相關(guān)文章:
曲突徙薪的成語故事03-25
兵強馬壯的成語故事03-22
聲東擊西的成語故事06-01
老驥伏櫪的成語故事03-20
乘人之危的成語故事03-17
卜晝卜夜的成語故事03-17
無翼而飛的成語故事06-04
愛莫能助的成語故事03-14
妒賢嫉能的成語故事03-14
物極必反的成語故事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