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時期,是一生中的黃金時代,是世界觀的形成階段,是決定一個人有無作為的關健時刻,具有精力充沛、記憶清晰、思維敏捷等優(yōu)點,但也存在著思維片面、情感不穩(wěn)定、容易沖動、行為偏激等弱點,引導不好,容易養(yǎng)成不良習慣,走上犯罪道路。因此,認真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特點和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十分必要。
一、基本情況
目前,全縣各級各類學校共計199所,其中教師進修學校1所、職業(yè)高級中學1所、高級中學1所、完全中學2所、普通中學11所、完全完小140所、教學點36個、幼兒園7所。有在編職工3251名,學生71713名。有法制副校長136名,其中公安民警91人、檢察院檢察官1人、法院法官1人、司法干警5人、村黨總支書記3人、村委會主任1人、村委會治安員34人。
二、青少年違法犯罪特點
(一)類型較為單一。主要集中在盜竊煙、玩具、食品、化妝品、摩托車等侵財類案件和毆打他人為主的傷害類案件上。侵財類案件中青少年的犯罪動機主要表現(xiàn)為“貪利型”,大多以侵占他人錢財為目的,得逞后伙同他人共同揮霍、享樂。傷害類案件中青少年犯罪動機主要表現(xiàn)為“報復型”,大多因日,嵤庐a生不和,出于報復,毆打他人。
(二)犯罪方式多為團伙化,共同犯罪較為突出。青少年的心理特征表現(xiàn)為迷茫、空虛、自卑,對社會認識不足,加之體力較弱,為了尋求“自我保護”和講“哥們義氣”,往往相互糾合,拉幫結派,憑借人多勢眾,互相壯膽,有恃無恐,實施犯罪。
(三)犯罪低齡化傾向越來越嚴重。
三、犯罪原因
通過調研,我們認為導致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原因十分復雜,歸納起來,主要有主、客觀兩方面的原因。
(一)主觀原因。
1、部分青少年認識問題的能力和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差,看問題簡單、片面,待人處事往往感情用事,很少經(jīng)過深思熟慮,常常不計后果。交友不慎,很容易被人利用。
2、少數(shù)青少年法律觀念淡薄,不學法、不懂法,往往從一些影視作品、電腦游戲、書刊雜志中,吸收一些不健康的內容。
3、少數(shù)青少年性格內向、孤僻,加上來自學校、家長、社會等方面的壓力大,心理長期受壓抑,缺乏傾訴對象,平時又得不到正確的引導,成為違法犯罪的心理動因。再加上易沖動,不能克制自己的情緒。
(二)客觀原因。
1、家庭教育不當。一是家長教育方法不好。一種是對孩子無原則的溺愛、袒護和嬌縱,致使孩子對自己的不良行為產生“合理感”。另一種是孩子出現(xiàn)問題后采用極端粗暴方式管教,無情的謾罵毒打,甚至趕出家門。二是家長監(jiān)護不力。有的父母在外打工或因工作太忙,無暇顧及孩子,孩子幾天不回家,也不過問。三是有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惡劣。如單親家庭、不和睦家庭,致使青少年心理受嚴重傷害。四是有的家長有不良嗜好對孩子的成長產生不利影響。五是有的家長平時只過問孩子的學習成績,很少主動與學校、班主任聯(lián)系,了解其子女在校表現(xiàn),一旦孩子出事,就把發(fā)生問題的責任都推給學校。
2、學校教育有偏差。主要表現(xiàn)在:一是重視學生的智育教育,對學生的品行教育重視不夠。為了應付考試,有壓縮、擠占其它非考試科目課的現(xiàn)象發(fā)生。二是學校監(jiān)管不力。主動與學生家長聯(lián)系不夠,與有關部門溝通少,其結果是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的教育管理脫節(jié),對學生的不良行為不能及時的幫教處理,導致問題沉積。三是學校法制、思想道德教育不夠,課時少,且形式呆板、效果差。四是部分教師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較差,教育方式、方法不當。少數(shù)教師對違紀學生缺乏耐心的說服教育,有體罰和變相體罰現(xiàn)象,致使少數(shù)學生厭學、逃學,流入社會參加不健康的活動。
3、社會誘因的侵蝕。一是近年來,社會上不良風氣對青少年有腐蝕作用。文化部門有時對文化市場管理不夠嚴格。特別是音響制品和網(wǎng)吧對青少年的危害很大。有些網(wǎng)吧的業(yè)主還利用各種手段引誘青少年上網(wǎng),并給買煙、買食品、開夜場等,致使他們“樂不思蜀”,學習沒心思,整天想著上網(wǎng)、玩游戲,成癮者就如同吸毒一樣,對孩子的身體、精神造成嚴重損害。二是缺少適合青少年活動的場所,課余時間無處可去。三是少數(shù)學生在外租房,造成學校、家長監(jiān)管失控,極易沾染社會不良習氣,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四、對策及建議
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tǒng)工程,只有學校、社會、家庭三方協(xié)調配合,齊抓共管,從苗頭抓起,抓緊抓實,才能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
(一)加強法制教育。組織公檢法司等單位的青年志愿者利用自身專業(yè)知識開展法制宣傳,采取多種形式,如舉辦專題法制講座,參觀法制圖片展覽,旁聽法庭審判,邀請犯罪嫌疑人現(xiàn)身說教等形式,提高青少年的法制意識和自護能力。
(二)學校要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努力提高教師的職業(yè)道德素質和教書育人的水平。在教育方法和策略上,要堅持正面引導為主,給予青少年(特別是學困生)足夠的關心和愛護。配備心理學教師進行心理輔導,引導青少年建立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營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和氛圍。社會各界要加強法制教育和宣傳,創(chuàng)造全社會遵紀守法的良好環(huán)境。針對社會上的負面環(huán)境影響,應當加強網(wǎng)吧、出租屋、小書攤、棋牌室等這些地方的查處打擊力度。從嚴管理,讓這些場所的經(jīng)營人員,合法經(jīng)營。同時各單位組織青年志愿者與學困生結對幫扶,對他們生活上予以關心、學業(yè)上予以輔導、心理上予以引導,全社會創(chuàng)造出關愛青少年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