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讀后感(通用5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讀后感(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讀后感1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我的為師之道》一書是特級教師于永正先生的“封筆”之作。我認真拜讀了這本書,正如于永正先生自己在書的前言中所說:“本書是我對自己從教五十多年的較為全面的總結。讀者從中可以看出我的教育觀、語文觀、學生觀,乃至于我的性格、為人和其他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書中的第五章《行無言之教》部分對我的觸動頗深,受益頗多。
這一章的開篇便引用了老子的話:“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倍渲械摹安谎灾獭敝傅木褪恰吧斫獭。身教的力量和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身教”無痕,而且于老師認為這種影響在小學階段尤為顯著。因此于老師說:“老師就是一本教科書——一本學生天天看的‘無字之書’。”
接著于老師指出作為一名語文老師,對學生潛移默化、影響深遠的“無言之教”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字。“當老師的(尤其是語文老師),能寫一手好字,第一節(jié)課就能贏得學生的好感!庇诶蠋熢跁姓f道:“我的老師和我的語文教學經驗告訴我,寫字的意義太大了,小學生要寫好字。”于老師強調練字要成為教師備課的重要內容,每課要求學生寫的字,自己必先照著字帖練;要板書的詞語,也要練,力求讓板書的字成為學生的“字帖”。要琢磨每個字的間架結構,看準每筆的起筆、落筆,不把每個字練好,不會善罷甘休。
二是朗讀。于老師說自己備課除了練字,還練朗讀,而且練朗讀花的工夫比練字多得多。“朗讀受朗讀者智力、能力、感受力、表現力、道德情操、審美情趣的制約,所以教師要加強修養(yǎng),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苯處熑缒苓_到“見文生情”的朗讀水平,即便不講朗讀技巧,只是一遍一遍地讀給學生聽,然后讓學生一遍一遍地跟讀,時間久了,學生的朗讀水平也會自然而然地跟著提高。
教師要奉獻全部光和熱。教師要不斷學習,剔除以往教育內容和教育手段中陳舊的落后的東西,采取現代化的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去教育和引導學生。教師必須勤學不輟,不斷充實自己。知識貧乏是不稱職的教師,對教育事業(yè)不忠誠是失職的教師。教師要大力開發(fā)學生的聰明才智,讓每個學生身上的才華都放射出燦爛的光彩,讓每個學生身上蘊藏的智慧火花,都熾烈的燃燒起來。
教師要有自制力。自制力是意志的一個重要方面。對于教師來說,具有自制力,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行為能夠約束自己的動作、語言,抑制無意的激情和沖動,這既是職業(yè)修養(yǎng)中不可缺少的的心理品質,也是教育技巧高低的尺度。冷靜是智慧的源泉,急躁是無能的表現。教師在盛怒時,要學會忍耐,壓抑脾氣,心平氣和的跟學生對話。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讀后感2
跟隨敘事者十月份共讀于永正老師的這本經典之作,受益終生。讀完這本書,我被于老師的為師之道深深震撼。
于老師說:不要忘記自己曾經是孩子。是啊,我們成年人已然習慣了按照我們成熟和成人邏輯的思維去考慮問題,常常忽略了還是孩子的他們的想法甚至常常不能理解他們的做法。我想這正是我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所在。如果我們能夠正確看待孩子的階段性特點,對學生對一份尊重、理解和寬容,這樣不僅可以拉近了我們師生關系還對孩子的學業(yè)有很大的幫助,對我們自身來說,也會大大提升我們的教師職業(yè)魅力和自信心。
于老師總結了學生之所以喜歡原因。首先是“溫性”,遇到問題能夠“后退一步”,擺正自己的心態(tài)。其次是包容,包容的前提是理解,理解的前提是“不要忘記我們自己曾經也是孩子”,犯錯的時候也會惶恐和膽怯,想逃避,但是當孩子有了這樣的心態(tài)后,正好說明了他是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這個時候我們老師如果抱著寬容的心,去引導他認清自己的錯誤,并知道自己如何去改正錯誤,我想要比狠狠批評他一頓效果更好。起碼,我相信孩子的心里是充滿感激之情的。最后就是調和,在我們執(zhí)教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屢犯錯誤的孩子,這時候我們會嚴厲的批評他,這時候他們對我們肯定產生了抵觸情緒,這時候就需要我們老師“及時的揉一揉”,也就是找個合適的機會,適當再表揚一下他,讓他們明白,其實我們是在教育他,幫助他,而不是他的敵人。相信每個老師都會喜歡班上優(yōu)秀的學生,對于優(yōu)秀的學生我們常常表揚他們,激勵他們,因為他們的潛能很大,認為他們就是班級的希望和驕傲,這樣往往也會造就部分學生產生高傲的情緒,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引導他們認清自己的不足,才能飛得更高走得更遠。
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教育的意義就在于發(fā)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鼓勵他,戒驕戒躁,防止懈怠,一直沿著正路走下去。教育的魅力也恰恰就在于發(fā)現每個學生的短處,引導、鼓勵他努力由“不及”到“及”。
最后,我認為我們要做一個有智慧的老師,處理教育教學問題都要思而后行,讓學生健康、全面、和諧地發(fā)展。帶著思考,不斷的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學行為。智慧,是在不斷地學習、實踐和思考中感悟并積淀的。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讀后感3
“做老師真好!”這是教了五十多年書,最終把自己教成孩子的于永正老師的由衷感嘆。于老說:“想念你們,我教過的每一位學生!蔽蚁耄好恳晃挥诶辖踢^的學生也會想念他。一定是這樣,于老風趣幽默的課堂、關心體貼的話語、身教重于言傳的榜樣······怎能不讓學生們想念!
想念源于喜歡。課堂上朗讀時通過表情、語氣、動作,把天真、活潑、羞澀的人物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讓學生更好的走入人物內心,理解文本;課下和孩子們一起游戲、玩耍;學生出現問題時的體諒和理解;能發(fā)現每位同學的長處和閃光點,從不吝嗇表揚······這樣的老師哪位學生會不喜歡。
要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就要放下架子,對學生多一份尊重、理解和寬容。像于老一樣,做一棵“甘草”性溫、包容、懂調和。要有溫而厲的教育智慧,教育、教學中的問題,要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做到“不過”也“無不及”。
于老說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就要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到老師喜歡他。其實學生都很在意老師對自己的態(tài)度,都渴望得到老師的認可,表聽到老師的表揚。在靈活多樣,有指向的激勵下,學生的“閃光點”會越來越多,“亮點”會越來越亮。于老在書中寫道:“你真棒”“你真好”這類的話可以說,但總這么說就空了,“棒”在哪里?“好”在何處?這樣就有“實指性”了。我班小李同學,之前字的書寫不盡人意,每次看作業(yè)我都會提醒他要認真寫,可并沒有效果。后來我改變了方法,看作業(yè)時在他的本上畫出或指出工整的字跡,會告訴他這個字之所以漂亮是因為他能準確把握字的結構,每筆書寫到位,還會提出期望,相信下次作業(yè)中漂亮的字會更多。就這樣,慢慢的小李同學作業(yè)本上漂亮的字越來越多,最后每次作業(yè)都能做到書寫認真工整,多次評為優(yōu)秀作業(yè)。
在和孩子接觸交流時一定要發(fā)在內心的表現出喜歡他的樣子,不諷刺、不挖苦,不冷落、不漠視。一句簡單話語,一個撫摸腦袋的動作,一個關心的眼神,一個大大的擁抱都能讓學生感受到你的用心。“喜歡”是互相的老師喜歡學生,學生會加倍喜歡老師。
讀了這本書,深刻領悟到于老的教育智慧,為師之道。愛學生不是只停留在嘴上說說而已,要從心開始。孩子間存在個體差異,那么就讓我們用愛澆灌:是花就讓他盡情的綻放,是樹就讓他茁壯成長,哪怕是一株小草也要讓他在“大地母親的懷抱”里無憂無慮,健康成長。ㄚw麗)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讀后感4
我只知道甘草可以止咳,怎么和于永正老師聯系起來了呢,仔細閱讀這個章節(jié)后,我明白了,正是因為于老師具備甘草的品格,所以他與同事相處得好,學生也喜歡他,這不是我們每個老師都要做到的嗎。
首先甘草性溫,味甘。于老師就是一個溫厚的人,在他的回憶中寫到他兒時的幾位老師都是溫厚的典范,微笑是他們共同的名片,寬厚是他們共同的品格,這就是潛移默化的影響啊。
在我們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多想想于老師的經歷,在我們大動肝火時,多想想對學生的影響,讓我們用一份冷靜別樣的心境來處理事情,不是更有利于學生的品格發(fā)展嗎。
其次,甘草包容,幾乎能與所有草藥為伍,不但能解百藥毒,還能提高其他藥物的療效。形容到老師身上,就是寬容,大度,有氣量,不計較。
人是易怒的動物,尤其是面對那些個別學生的時候,又如何能忍得住。但想一想我們從事的就是教書育人的工作,不是有句話形容我們嗎——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想想肩上的責任,我們一定要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第三,甘草能調和。我覺得于老師說得特別好,為師者對學生要溫和,親切,還必須嚴,什么時候都要有度,不可執(zhí)于一端,以至于學生產生抵觸情緒,老話說還打一巴掌揉三揉呢。
其實每個學生都很在意老師對他的態(tài)度,內心深處都渴望得到老師的喜愛。即使我們不能保證喜歡每一個學生,那也要做出喜歡他的樣子。讀了這個章節(jié),讓我感到要做一個合格的老師,一定要有甘草的品格。
于老師就是愿意做甘草,做一個動腦子的人,做好人,做溫和的人,做寬容的'人,做善解人意的人,做善待學生的人。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我會帶著思考教學,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不斷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努力做一個讓學生喜歡的老師!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讀后感5
讀書就像是和人談話一樣,讀于老師的書,就像是在聽于老師慢慢談話,于老師那些話如娟娟細流慢慢沁潤著我的心靈,于老師把自己一生的經驗都寫進書里告訴我們。
讓我感受最深的,也是于老師一直說的,使他成功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就是讀書多,于老師生活在那樣艱苦的年代,都讀過那么多的書,而生活在現代的我,條件比以前強太多了,而自己讀的書太少,特別慚愧,你看于老師在書中從古到今,從外國到國內的教育家,教育著作都無所不知。于老師特別要我們讀讀《論語》《學記》《道德經》《弟子規(guī)》《三字經》等古代啟蒙讀物,還要我們讀經典小說,背古典詩詞。因為經典文化可以改變我們的說話方式、思維方式、甚至是言談舉止。以至于心靈狀態(tài)。慚愧的是這些書我很少讀過,就《三字經》《弟子規(guī)》還是前幾年學校倡導要讀背的。于老師還要我們再開闊一點,讀外國教育家文學家的書。有些書,雖讀過,但忘的也快。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我的目標要多書,讀經典,讀小說,讀教育名著。要了解國家大事,做一個與時俱進的老師。
除了讀,更重要的是去踐行,去思考。也就是第二個必不可少的條件-----寫,作為教師,我們要把自己讀的,自己遇到的,經歷的,有意義的都寫下來,在寫中反思自我,提升自我。寫到這,回想自己那些年也常常寫教育隨筆,剛開始時用手在筆記本上寫,后來是電腦上寫,(現在還保存有那幾年的隨筆)再后來注冊過博客在那上面寫過?墒请S著時間的流失,自己越來越懶,已經荒廢了很多......雖然自己也寫教學反思,但有些東西還是單獨記錄下來比較好,自己的走過的路,有一些方法、體會自己單獨記錄下來更好一些。便于自己整理。下一目標:寫隨筆,每周一篇。
接下來就是上課了。于老師說,經過調查發(fā)現,學生最喜歡的老師的原因:就是喜歡上她(他)的課。所以,作為老師,我們要上好課,于老師的經驗:每年在開學初就訂好2篇課文,作為重點講的公開課,到時請大家都去聽,提意見,接著修改,之后再講再聽,然后把這些過程用筆記下來,那么一篇論文也就出來了。這個方法我們校長也教我們這樣做過。但我真正能做到的時候卻很少。也不說2篇,我覺得就選擇一課,開學就定下,認真準備,到時一定要讓大家都去聽聽。
成功的人生是由完成一個個小目標,最后由這些小目標組合成一個大目標的。我們只有在平時的實際中給自己定下每一個小目標,然后不折不扣去完成每個小目標,才會實現大目標。雖然我也已經工作了幾乎十年了,但還有很多東西都不懂,很多方面還不會,每個人都想在工作生活中獲得別人的認可,獲得成功。不說自己也當個教育家,最起碼也該做一個游刃有余的好老師。所以必須得有目標,然后去實行。
最后引用于老師的話:“既然命運讓我們做了教師,就讓我們做最好的自己吧!生命與我們只有一次。”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讀后感(通用5篇)】相關文章:
老師送給學生的贈言05-28
學生給老師的贈言05-27
老師送給學生的留言12-11
老師寫給學生的留言06-28
做一個合格員工的方法03-31
學生給老師的畢業(yè)贈言06-12
老師寫給學生的離別贈言04-09
老師鼓勵學生的畢業(yè)贈言12-01
關于老師給學生的評語07-13
老師送學生的畢業(yè)留言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