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讀后感(精選11篇)
讀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總結(jié)呢?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讀后感 篇1
讀了丁肇中先生的《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深有同感,認識到我們學生在學習方法上確實有很多弊病,但對于丁先生對“格物致知”的理解我仍抱有疑問,因此就借這次機會來談談我個人的看法。
文章中說“真正”的格物致知是“從探察物體而得到知識,并就此認為格物致知就是“我們所謂的實驗”。韓維志在譯評《大學》時就曾明確指出《大學》的原文缺少對“格物致知”的闡釋,古人因此也做了諸多不同的見解,甚至是大理學家朱熹也曾專門對“格物致知”補綴了一篇論文。然而,沒有一個人敢說他的“格物致知”就是真正的“格物致知”,那么對儒學研究不深的丁先生如何可謂“真正”的“格物致知”呢?對此我實在無法認同。
而那勤于格物的陽明先生也恐怕是受冤了。丁先生認為他“格竹七日而不得正果”是因為他“把探究外界”誤認為是探討自己,并于后文說要“格竹”就應“栽種竹子,以研究它生長的過程,要把葉子切下來拿到顯微鏡下去觀察”,這番話著實讓人無語。我想丁先生大概是混淆了哲學和實踐的概念。儒學無疑是一種哲學,而哲學是一種由內(nèi)而外的思想體現(xiàn),與由外及內(nèi)的實踐完全不同。用政治哲學家歐克肖特的話說,哲學是理論的理論,它高度抽象,與實踐隔絕,它志在理解而非改變世界,而當其轉(zhuǎn)化為實踐時也就失去了其作為學術(shù)的學術(shù)品格。也就是說哲學本身就是要優(yōu)先探索自身,然后才能推己及人的。那么這與“栽種”和“拿到顯微鏡下觀察”又有何干呢?想來實在是可笑至極。
最后,“經(jīng)書上的道理可推之于四海,傳之于萬世”竟也被丁先生一同否認了,他竟認為這種觀點不適用于現(xiàn)今,這同樣是混淆了概念。如果當年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沒有傳給“四!钡闹袊,社會主義又怎會有今天的這般“偉業(yè)”呢?丁先生所謂的“現(xiàn)今”恐怕只能指代重視事實的實踐科學,對于“百家爭鳴”的哲學而言道理是永遠可以傳于“四!、“萬世”的。
這樣看來,丁先生對儒學的態(tài)度實在有些不可思議。那么丁先生的“格物致知”就是完全錯誤的'嗎?也不盡然。以丁先生取得的成就來看,他的觀點必然有其可取性。我不懂實踐科學,但我想丁先生對實踐的態(tài)度是絕對值得稱道的,而且學習方法的問題在國內(nèi)也的確屢見不鮮,丁先生能夠從大體上給出解決辦法著實令人敬佩。但是對于丁先生不嚴謹?shù)那笾獞B(tài)度,我們也必須加以指正。
那么,究竟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呢?小人不才,目光短淺,也不敢妄下定論,但終歸還是有些想法的。永遠保持對事物的好奇心,并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識,我想這大概就是真正的“格物致知”了。所以,只要堅持求知的態(tài)度,相信終有一天“格物致知”的真諦會浮出水面。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讀后感 篇2
學習了丁肇中先生寫的《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我不僅認識到了一個新名詞“格物致知”,還得到新思考。
這一篇漫談式的議論文,為讀者揭示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告訴中國學生應怎樣來學自然科學。
這個20年前的文章,現(xiàn)在讀來仍然有它的教育意義,所以才會選到我們的課本中。照丁肇中先生所講,是因為我們中國學生大都偏向于理論而輕視實踐,偏向于抽象的思維而不愿動手,以致于在功課方面十分好,但在研究或其他需要動手的工作時,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我看來,丁肇中先生所講一點也沒錯。
確實,長期以來,傳統(tǒng)的課堂教育限制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它的弊病抑制了學生的自我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能力。
動手是需要不斷練習的,F(xiàn)在,我們學校教育大多是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老師提問學生回答問題,最后,我們父母學校只關(guān)心一樣——分數(shù)。記得一個順口溜“分分分,學生的命根?伎伎,老師的法寶。”
分數(shù)固然重要,它能證明我們學業(yè)學得如何,關(guān)系到將來能否考上大學,將來的生活品質(zhì)如何。
有時候,因為教學條件有限,做實驗課時,老師在上面演示,我們在下面觀察,很少有人人動手實驗繼而思考的機會。科學實驗,消極觀察、袖手旁觀是無濟于事的,它需要我們積極地參與進去。
如果我們一直圍繞著考試分數(shù)轉(zhuǎn),很少看看外面的世界,我們就會像寓言《坐井觀天》中的青蛙一樣,以為天真的`只有井口那么大。
其實,我覺得高分低能的人,不但指動手能力弱,也指交際能力差的人。
這幾天,我聽見阿姨在說,單位里新招進的幾個大學生,上班都幾個月了,每天上班不曉得主動打掃衛(wèi)生不會去打熱水,悶聲找到自己的位子坐下,立馬玩起手機當“低頭族”,路上碰到了連招呼都不打,無視而過。
參加工作后,許多工作事情往往需要大家合作的,如果連基本的與人交往也不會,還談什么迅速地融入集體,進而提高自己?
也許你做的一點點工作完成得不錯,卻舉止不懂禮貌講話不使用禮貌用語,你可能得不到他人的欣賞,反而會讓人厭惡你。
親愛的同學們,現(xiàn)在我們還在學校里學習,有些教育規(guī)則我們是改變不了,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
學著多動手,讓自己各方面都有所發(fā)展,因為你終將走上社會,與不同的人去交流合作。記住,不是社會來適應你,而是你去適應社會。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讀后感 篇3
如是像呆若木雞似的去看任何一件事,我想成果并沒有想象中完美,反而,你用大腦帶著雙手一起上場,用大腦想想,再用雙手實踐,可能獲得的成果會更美好些。
格物致知就是從探查物體而獲得知識。但是中國的傳統(tǒng)教育中卻并不太重視格物和致知。像國外那些人們,他們無論是什么事,都會格物,然而致知,他們的這種方法是完美的,腦力加手的勞動,從而使思考亦將是而變得簡單。國外的那些人在小時候都會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用雙手來實踐獲得知識,格物致知的意義并沒有被那些愛動手的實踐者所淹沒,而對于中國傳統(tǒng)教育,格物致知的意義就被淹沒了。
明朝的理論家――明,空有一幅聰明的大腦,卻沒有愛動手實踐的愛好,他的思想可以代表傳統(tǒng)儒家對實驗的態(tài)度。又一次,明依照《大學》的指示,先從“格物”做起。他就決定要“格”院子的竹子,他就搬了一條板凳坐在院子里面,看著竹子硬想了七天,卻并沒有很好的答案,他并沒有用自己的手去實踐,只考自己的頭腦去硬想,卻什么也沒有得到,最后因為頭痛受不了,而失敗。明顯,他是把探察外界誤認為探討自己。
明這樣的做法,顯然在當時社會是很多人可以理解的.。如果我們想要觀察竹子的結(jié)構(gòu)或它的生長過程,就必須得用手去把葉子切下來,然后拿到顯微鏡下進一步觀察,絕不是像明那樣坐在板凳上空想,袖手旁觀是絕對得不到理想中的成果。
實踐不是毫不選擇的測量,它需要事先的準備與計劃。要有一個正確的目標,以作為整個實驗的明確中心,一個成功的實驗,需要實驗者的眼力、毅力和勇氣。
我們不能盲目的接受權(quán)威,我們要有自己的思維和判斷力。格物致知的目的,是讓人能大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的目的,從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格物致知的精神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讀后感 篇4
格物致知精神,是使人在做任何事情上都會成功的動力;它,也是能讓人在面對困境中得以解救的力量。但是,格物致知精神不是想有就有的,它要擁有二個要求,二個條件才能實現(xiàn)。這二個要求與兩個條件,在《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的這篇文章中有講訴。
文章中講訴了中國傳統(tǒng)教育與西方教育的差別。中國傳統(tǒng)教育是以“死記硬背”一詞來形容,而西方教育是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一句來形容。文章還講到中國人的成績雖好但是動手能力太差,這也就相當于“紙老虎”,只能說一推大道理但卻不能動手做。
那該怎么才可以使自己擁有格物致知精神呢?其實這很簡單,要想擁有格物致知精神,那么必須要有推究探討事物原理的精神,這是第一個要求也是最重要的一個要求。文章中舉出一個“格物”的例子,讓我從中知曉了“格物”實是“格已”,而不是研究萬物的`道理,這是無用的,不能適用于現(xiàn)在的世界。證明了傳統(tǒng)的中國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確的。所以,我又發(fā)現(xiàn)格物不能是消極的觀察研究而是積極的動手栽種、研究生長過程、科學的觀察,這是第二個要求。
不過光有這兩個要求那是不行的,因為觀察探究是建立在淵博知識的基礎(chǔ)上,倘若你沒有知識,即使你觀察探究了,但終究也是沒有任何成果的。既然有了知識又有了要求,剩下的就是應該有一種持之以恒的毅力。畢竟,每一件事都有失敗與成功,不要因為失敗而放棄,要迎難而上,這樣成功才會出現(xiàn)在眼前。
所以,我們應該從現(xiàn)在開始努力學習,保持對事物的探索精神以及培養(yǎng)自己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這樣格物致知精神終會得到的!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讀后感 篇5
古之欲明明德與天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摘自《禮記·大學》
在中國的傳統(tǒng)教育文化上并沒有太重視實踐精神,只是注重書本上片面的知識,沒有真正的實現(xiàn)格物致知精神,相比下,在西方國家,他們更注重在實踐中探求新的知識,因此導致了中國學生與西方國家的學生在實踐上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中國的傳統(tǒng)教育與古代《大學》中所說的“格物致知”的道理在軌跡上有些偏離。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例如:在一次物理課上,我沒有好好看老師做實驗,只是背會了書上所寫,老師所說的內(nèi)容,并沒有太過在意怎樣做實驗,第二天,去了實驗室,老師讓做一下“滑動變阻器”的實驗,在看到別的同學都在滿臉期待的做著實驗,當時的我,不得不后悔,沒有好好看,才明白只是背會知識點沒有用,相反,另一組同學因為上課好好看了老師做實驗,在自己的實踐下,完成了老師所交代的任務,開開興興地去做另一組實驗。在這種情況下的.我,不僅沒有理解其中要點,反而將之前的知識忘的一干二凈。相比之下那組同學已經(jīng)理解透徹,反而很輕松。在近代的化學家中,俄國的門捷列夫發(fā)現(xiàn)了元素周期律后,在一次次對其探索中,編制了元素周期表,為后代學習元素而奠定了基礎(chǔ)?梢姡瑢嵺`出真知。
在現(xiàn)在的學習中,應該更加注重實踐,在實踐中獲的更多的知識,在實踐中探索,重新回到“格物致知”的路軌上。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讀后感 篇6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獲得知識”。
“格物致知”是什么?就是通過探查物體而得到知識。任何一個新知識的獲得,任何一個新事物的發(fā)明,都是建立在不斷探察新事物之上的。
我國的傳統(tǒng)教育,并不重視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大學》中說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達到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的天地,從而追求如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這早已不適應這個飛速發(fā)展的時代、這個物質(zhì)大爆炸的時代。我們必須不斷推敲身邊的物體,并學習好文化知識,要從探察物體中求知。
求知的方法有很多,可親自動手實踐,讓事物的發(fā)展變化直觀地呈現(xiàn)在你面前,是獲得知識的最好方式。這便要求我們不能死學書本知識,必須在生活中潛下心來研究事物,從中獲取知識。列文虎克曾是一名門衛(wèi),整日閑暇無事。他利用空閑時間做什么呢?他玩起了鏡片。于是,他憑借著對事物強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科學的精神,終于玩出了名堂,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個放大鏡和顯微鏡。
從列文虎克的事例中不難看出,探察事物的確是獲取知識的好方法?晌覀儜撁つ康厝ビ^察任何事物嗎?答案是否定的。這也不會有成效。永遠也不要忘記,實踐是與知識相結(jié)合的。諸葛孔明一生好學,在年輕時便游歷四方。早在隆中時,她便精通兵法,三分天下?煽v有滿腹經(jīng)綸不去施展有怎能體現(xiàn)他自己的.才華呢?他追隨劉備,子啊連年的南征北戰(zhàn)中,我相信對他自己是一種常人莫及的提升。正如他在破南蠻藤甲兵前說,“我早在隆中便知道南蠻有驅(qū)獸之法”,后用火攻破之,不正是實踐的過程嗎?諸葛孔明后來有發(fā)明了孔明燈、木牛流馬,成為三國時期的一位發(fā)明家。
由此看來,親自動手是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我在生活中也有體會。在物理課上學習電路,之上可以輕而易舉地連接,而當一大堆電學原件擺在面前時,還真有些摸不著頭緒。幾次實驗下來,才逐漸有所領(lǐng)會。
憑我這些年的親身體會,只有不斷地研究事物規(guī)律,并把書本中的知識廣泛應用到實踐中,有所變革,才能適應21世紀發(fā)展的需要。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讀后感 篇7
這是20年前的文章了,文章說當時的中國學生欠缺“格物致知”的精神,但如今,我認為這種精神依然欠缺。
文章說中國學生往往念功課考試都得接近滿分,而實際生活中會的東西很少,我就這樣,學習考試不錯,但生活獨立能力基本沒有。我也想改變,想學些生活技能,卻又迫于學習升學的壓力,每天有很多作業(yè),根本閑不出時間。
文章還說中國學生只是又抽象的思維理論,缺乏動手能力,我也是這樣,什么亂七八糟的物理化學定理都背過了,但是是怎么得出來的?就不知道了,只是看課本上的實驗及插圖去猜想,而不是去實驗室親自做試驗,不是我們不想去,而是學習進度緊,沒空兒,所以,文章中說的實驗應該積極動手,而不該消極觀察我們就做得不好。
文章中提到學習是為了適應一種社會制度,我想現(xiàn)在也是如此,因為歷史政治中很多都是歌頌執(zhí)政黨的政策的。
20年前,丁肇中就提出了“應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其實,在2000多年前,《中庸》和《大學》就早已經(jīng)提出了,可現(xiàn)在我覺得還是略有欠缺。
我覺得,學習的定理知識不僅僅考試的`,是應該應用到生活中去的,這種“格物致知”的精神對中國來說是很重要的,這種精神我想中國也早晚會有。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讀后感 篇8
我們都要保留一個懷疑求真的態(tài)度,要靠實踐來發(fā)現(xiàn)事物的真相。——摘自《應有格物致知精神》
知識是成功的基石,智慧是成功的必要條件,而實踐肯定是成功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了。
諾獎得主丁肇中在文章中多次提及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也列舉了古時名家的事例闡述這一論點,對于我們而言,在如今飛速發(fā)展的信息時代,是否也該有一顆積極探索,敢于實踐的心呢?
拿愛因斯坦的例子來說,他的偉績無疑是推翻了經(jīng)典力學,使物理邁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當時的`物理學家說過,物理的大樓已基本建成,后人只需添磚加瓦便足矣。當時的愛因斯坦只是專利局里的一名小職員,但他很喜歡思考,一個偶然間的想法,使他為之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去證明,實踐,從而也鑄就了他傳奇的一生。試想,若他只是靈光一現(xiàn),并未反復推敲。歷史的長河中,可能并沒有這個名字。
在信息爆炸的年代生活的我們,很多時候只是一味接受,但不曾想過究竟是對是錯,認為真理完全正確,可往往真理之中會存在很多小的紕漏,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在學習的同時,更應該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即不斷探索追求實踐,多問一句為什么,收益肯定多多!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讀后感 篇9
大約三四年前我第一次接觸到《應有格物致知精神》這篇文章,給當時我那顆幼小的心靈帶來巨大的震撼,現(xiàn)在閱讀起來,依然是震撼無比。他不僅給了我前進的動力,更使我一步一步邁向成功。
文中列舉了從古到今的一些實例,通過歷史的發(fā)展告訴我們新的知識不是由哲理的清談得到的,而是只有通過實地實驗才能得到,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動手”。說到這里,我不禁想起了另外一本書《奇怪的圣人,王陽明》,文中也是用了王陽明的例子,更好的闡述了動手的重要性。
王陽明,中國歷史上有名思想家,不過這個古人敬仰的思想家卻曾經(jīng)做過一件十分荒唐的事情。一個“得道高深”的“圣人”取了一張椅子,放在庭院中的那棵竹子前,像看書一樣孜孜不倦地看了一整天,但這一天,“圣人”并沒有悟出個所以然。其實際上,王陽明在當時也是一個敢于創(chuàng)新的人,中國古代的思想是在前人的`基礎(chǔ)上不加以實際行動驗證直接通過大腦的“強迫性思維”從而推敲出來的,而王陽明嘗試用實際行動去驗證,即使驗證的方法不對,但仍然讓人感到欣慰;這也從側(cè)面反映出封建思想對人的行動能力的一種禁錮,同時更好的闡述出動手對一個人的進步與一個社會的進步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
就像上面說的一樣,中國的思想文化傳承方式是前人總結(jié)圣人的,前人傳給后人的。這種方式對中國的影響是很大的,這不禁讓我為中國的未來感到擔憂,“高分低能”這種情況在國內(nèi)屢見不鮮,且中國比其他發(fā)達國家甚至發(fā)展中國家還要糟糕,用作者本身的經(jīng)歷來表現(xiàn)這一點是最好的。
從文中我們不難看出作者是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好人才,但當作者去到一個高度發(fā)展的國家學習時卻一度感到迷茫,這是為什么?因為作者當時也是一個純中國制造的“高分低能”留學生,當別人沉浸在進行實驗的樂趣中時,作者當時可能在旁邊艱難地查找著書上記載的實驗過程。這就是一個中國留學生去到另一個發(fā)達國家時候境況,其實,從中我們也可以發(fā)現(xiàn)其實際上“高分低能”的狀況不僅與個人有關(guān),環(huán)境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這就要“感謝”這個社會一些表面的壞習慣,人們太過注重于學校時期的成績,而忽略了培養(yǎng)新一代的動手能力,這是造成“高分低能”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實,讀了這篇文,無非就是領(lǐng)悟到了六個字:“動手的重要性”,即實際行動對一個人的進步、發(fā)展與成功的巨大影響,同時這一點應該是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如果我們真正的做到了用“對客觀探索以尋求真理及有智慧,有計劃的客觀探索”,那么我們對于格物致知將會有新的認識與思考,會更好的將實驗精神應用于日常生活,并且我們的知識層面與思想會得到進一步的擴充與提升,同時也可以降低社會環(huán)境對新一代的影響,就讓我們一起創(chuàng)建一個美好的未來吧!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讀后感 篇10
這丁肇中先生的一篇文章《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文章主要是談中國學生應該怎樣學習(了解)自然科學,丁先生就認為應該用格物致知精神,提出論題后,就從中國的傳統(tǒng)教育講起,講到中國傳統(tǒng)教育的弊端,接著談實驗精神的重要性,然后談中國學生不重視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現(xiàn)狀,并用了自身的經(jīng)歷來分析,最后談到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義。
備課時自己就產(chǎn)生的這樣一個疑問,既然已知道我們教育體制弊端,知道實驗精神(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與廣泛性,那為什么現(xiàn)在的教育體制讓那么多人都產(chǎn)生了怨言?教育的過程中,憑什么剝奪了學生探索的過程?當真把孩子關(guān)進了課室他就能學好,能與國際接軌?我們重視知識與經(jīng)驗的傳授,可忽略了孩子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想起了多年前的一次培訓,那是關(guān)于記憶效果的探究。大致是問什么途徑會使記憶的效果更好,其中實驗就是一個有效的途徑,讓學生動手操作過就能記得特別牢。)可是當前教育體制改革的不完善,讓老師、學生怎么辦?
想到了我那讀一年級的兒子,此刻他正在我身邊聽著《呼倫貝爾大草原》做著練習冊。他是個好動的男孩子,遺傳了他老爸的特性,特別喜歡科學類的事物,動手力特別強,破壞力也特別強,特別能玩,能說會道。身為老師,他沒上小學就擔心,能不能適應那高壓的課堂,能靜下來聽講嗎?上小學的第一月,他當小學生失敗了,我當小學生的媽媽也失敗了,因為我的`擔心并不是多余的。我焦慮,想方設(shè)法幫助他,誰知卻適得其反。在與他老師交流過后,在與他老爸商量過后,決定對待像他這樣的小男孩要寬容,一年級任務本不重,主要是適應與培養(yǎng)習慣,就讓他慢慢來吧。我知道要讓他玩,讓他高興地學,培養(yǎng)他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良好的學習習慣,可是一看到他的課本與作業(yè)本,心里又糾結(jié)了——他不愿意我管他的學習,我卻不放心他的學習。放手?引導才是最重要的吧。不求最好,只求更好,只求每天、每周、每月、第學期、每年有進步。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讀后感 篇11
謂研究事物而獲得知識。為中國古識論的重要命題之 語出《禮記·大學》:“欲誠其意者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编嵭ⅲ骸案瘢瑏硪;物猶事也。其知於善深,則來善物;其知於惡深,則來惡物;言事緣人所好來也,此致或為至。”格物致知:《現(xiàn)代漢語詞典》解釋為:窮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jié)為理性知識。
格物致知一詞出自《大學》。格,至也。物,猶事也。致,推極也,知,猶識也。
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哲學概念。北宋朱熹認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盡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這是朱子對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確的表述。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
對于朱熹的的.解釋,我們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窮理,凡事都要弄個明白,探個究竟;致知,即做個真正的明白人,為人行事決不湖涂。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做人處事應有的態(tài)度10-12
創(chuàng)業(yè)者應有的心理素質(zhì)11-22
勞模精神精神心得體會05-23
精神的說說05-12
華為精神讀后感09-13
工匠精神讀后感07-02
工匠精神的讀后感01-19
《工匠精神》讀后感01-19
論法的精神讀后感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