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有志不在文憑》有感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有志不在文憑》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有志不在文憑》有感1
我曾經(jīng)讀過一篇作文,它的題目是:有志不在文憑,讀了這篇文章,我有許多感想我有許多感想。
在文章中作者寫道“有志不在文憑,而在于水平,在于真才實學。我想說,如果一個人真的是有真才實學,那他就會考上大學,拿到文憑,所以我認為,有真才實學的人,他一定會有文憑。
文章中還提道“唐末詩人羅隱連試十次不中,但他發(fā)誓要走自己的路。他踏遍千山萬水,刻苦求學,終于寫出了許多令人讀起來瑯瑯上口的是,著名發(fā)明家法拉第、數(shù)學家華羅庚都是沒有上過大學而靠自學成材的名人。
還有一位叫梁維國,1965年高考落榜,當了一名工人,長期堅持自學高等數(shù)學,外語等基礎學科,查閱了大量資料,寫出了《果樹栽培學》等專業(yè)書籍……”
其實作者說的幾位名人都有一個特點,他們都沒有考上大學,中狀元,但是,他們沒有因此放棄學習,他們只是自學,如果他們連小學都沒有上過,那就是一位十足的文盲,既然是文盲,就不可能成為數(shù)學家、詩人、發(fā)明家,因為,做每一件事情都需要科學,你是個文盲就不識字,看不懂各種資料,羅隱、法拉第、華羅庚、梁維國,他們都有文憑,只不過是比有些人低一些,他們在平時繼續(xù)求學,為的是了解各種知識,使自己的真才實學再提高一些,只有吸收了更多的知識,才可以發(fā)明出東西,解出各種難題,如果他們現(xiàn)在再去考大學,一定不會在落榜了。
所以,我覺得有文憑是很重要的。
讀了這篇作文,我的體會有很多,我們應該從小就努力學習,做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讀《有志不在文憑》有感2
我曾經(jīng)讀過一篇文章,它的題目是:有志不在文憑,讀了這篇文章,我有許多感想我有許多感想。
在文章中作者寫道“有志不在文憑,而在于水平,在于真才實學。我想說,如果一個人真的是有真才實學,那他就會考上大學,拿到文憑,所以我認為,有真才實學的人,他一定會有文憑。
文章中還提道“唐末詩人羅隱連試十次不中,但他發(fā)誓要走自己的'路。他踏遍千山萬水,刻苦求學,終于寫出了許多令人讀起來瑯瑯上口的是,著名發(fā)明家法拉第、數(shù)學家華羅庚都是沒有上過大學而靠自學成材的名人。
還有一位叫梁維國,1965年高考落榜,當了一名工人,長期堅持自學高等數(shù)學,外語等基礎學科,查閱了大量資料,寫出了《果樹栽培學》等專業(yè)書籍……”
其實作者說的幾位名人都有一個特點,他們都沒有考上大學,中狀元,但是,他們沒有因此放棄學習,他們只是自學,如果他們連小學都沒有上過,那就是一位十足的文盲,既然是文盲,就不可能成為數(shù)學家、詩人、發(fā)明家,因為,做每一件事情都需要科學,你是個文盲就不識字,看不懂各種資料,羅隱、法拉第、華羅庚、梁維國,他們都有文憑,只不過是比有些人低一些,他們在平時繼續(xù)求學,為的是了解各種知識,使自己的真才實學再提高一些,只有吸收了更多的知識,才可以發(fā)明出東西,解出各種難題,如果他們現(xiàn)在再去考大學,一定不會在落榜了。
所以,我覺得有文憑是很重要的。
讀了這篇文章,我的體會有很多,我們應該從小就努力學習,做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讀《有志不在文憑》有感】相關文章:
讀《自立》有感04-16
讀犧牲有感04-15
讀《自信》有感04-07
讀《魯濱遜》有感04-06
讀《鯨》有感04-03
讀《冬天》有感04-01
讀養(yǎng)花有感【熱門】04-19
【精】讀養(yǎng)花有感04-19
讀黃繼光有感04-17
【熱】讀《皮囊》有感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