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客》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讀《信客》有感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信客》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信客》有感1
我第一次讀《信客》是在初二的語文書上,當時讀這篇文章的時候,給我了極大的震撼,作家筆下的人物,不管是老信客還是年輕信客,不管是在外游子還是鄉(xiāng)里鄉(xiāng)親,都刻畫得有血有肉,充分的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狀況,一下子就吸引了我。
讀完之后,深感當信客不是一件好差事,不但勞累,壞了自己的身體,而且自己的一番辛苦換來的卻是別人的冷漠,連為別人報喪也會被懷疑,回想以前的老信客,更是悲慘,被逼迫的竟然去看墳場,即使是這樣,信客還是無任何怨言的上路了。
讀過《信客》,我感覺在當時的社會里,當信客比當人力車夫還困難,還受委屈,有時還被當作玩偶,甚至“死神冤鬼”,被隨意的斥責,沒人會想到他的好處,當信客終于忍受不了不干的`時候,再也找不到新信客的時候,人們才想起他的全部好處——這些都是當時的社會病態(tài),“歷來是壞事多于好事”。
就像課本的前言,“信客,作為一種職業(yè)已經(jīng)消失了,而作為一輩子默默奉獻的一類人,卻沒有絕跡,也不會絕跡”,而我們有沒有注意過他們呢,如果真的沒有這一類人在默默地奉獻,這個世界又會存在多久呢,希望我們不能忘記這些默默奉獻自己的人,同時自己也是這一類
讀《信客》有感2
讀余秋雨的《信客》時,我的心情從嘆息到釋懷,中間又夾雜著憐憫、憤怒等情感。《信客》通過講述老信客和年輕信客各自的遭遇,表達了作者對信客的尊敬和高度贊賞之情。
文中說老信客因為將客人包裝禮物的紅綢私自剪下來一條為自己的禮物包裝,被客人逮了個正著,從而使老信客的聲譽受損,村民們無法再信任老信客,因此老信客就不再干了,自己孤身一人去看墳場了。事實上,老信客是一個正直的人,他只是覺得一條包裝用的紅綢并不會影響什么,但是如果自己禮物的包裝被動了手腳,多數(shù)人都會覺得自己的禮物被克扣了一些吧。老信客盡管被村民們冤枉了,但是他還是一心為村民們著想,他想到自己不干后,村人們的物品無法送達他們遠方親人的手里,他就很憂心,因此他找到了一個年輕人接替了他的職業(yè)。年輕信客原本是沒有意思去做信客的',但是老信客講的細心、真誠,年輕人被老人打動了,所以就不再回絕了。從這里可以看出年輕信客是一個善良的人。老信客守墳時,想起自己送過的每一封信就夜夜失眠。老信客是一個善良、負責人、熱愛自己的工作的人,但是他只能在悲傷中度過他的余生,讓人無限同情和嘆息。
信客是一件很辛苦而且貧困的工作。信客的工資并不多,因此年輕信客出外送信或者物品都要肩挑手抗,住在最便宜的旅館,以便節(jié)約花費。年輕信客因為經(jīng)常長途跋涉得了胃病和風濕病。從這兒可以看出年輕信客是一個吃苦耐勞的人。外出的謀生者死了,年輕信客需要向她的家人報喪,并且?guī)兔Υ螯c一切。如果死者遺物過于簡陋,信客的人格就會遭到懷疑。死者家屬往往會提出詰問,信客答不好就不得不賠許多罪。信客會幫助那些不識字的村民寫書信。從這兒可以看出年輕人是一個任勞任怨、老實厚道的人。年輕信客知道一個同鄉(xiāng)出軌了,但是他不想顛沛在外的同鄉(xiāng)名聲蒙受陰影,他在村里什么話也沒有說。關于年輕信客為什么不讓出軌同鄉(xiāng)的妻子這件事,我不想多作評論,因為如果是我我也不會多說什么。我認為別人的事情外人最好不要插手,否則很可能好心辦壞事。
那個同鄉(xiāng)后來有錢了,因為感動于年輕信客沒有傳他的壞話,所以想要幫助年輕信客,但是年輕信客并沒有接受。后來,年輕信客成為一個老師,為民服務,得到了許多人的尊敬。再后來,年輕信客死了。年輕信客要求葬在老信客旁邊。年輕信客尊敬老信客,視老信客為人生知己,老信客能得到這樣的人生知己也算是對他凄涼余生的慰藉了。
讀《信客》有感3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總是有著一股力量,讓人深深的沉入歷史,在靈魂的掙扎中體味那獨特而厚重的美。《道士塔》是這樣,《信客》也是這樣。
這是關于兩代信客的故事,這是關于信任與不信任的警醒;厮堇闲趴偷囊簧,我看到了他對這份職業(yè)的重視、職責感,甚至是無奈放下后的深深依戀在交接信息時的細聲慢氣,在“逼著”年輕信客講各個碼頭的變化后的唏噓聲里。我著實感動,因為,不論從此刻還是當時來看,信客絕對是個吃力不討好的活兒,老信客干了一輩子,窮困潦倒,連一個家室也沒有。家中一無所有。沿途投宿,總是揀最便宜的小旅館。吃飯找那種“能夠光買飯不買菜”的小店。
終年奔波,勞累孤獨,陪伴他的只有胃病和風濕玻除此之外,還有許多額外的工作,經(jīng)常幫忙寫信、譴信。有時還要充當代理人,某個外出謀生者死去,代表家屬料理后事,收拾遺物;氐郊亦l(xiāng),要通報噩耗,吊唁死者家屬,交出遺物。信客還要遭受無端的懷疑,憎恨和誣陷。能夠說是身心俱疲的來往于城市和鄉(xiāng)村,做著那個“最敏感的神經(jīng)末梢”。我不禁要想,是什么讓老信客愿意擔當起這份瑣屑和辛苦?這樣的事,放在現(xiàn)代,實在是不可思議。也許,老信客就是我們這個時代丟失的人格。
令我感覺驚訝的是,這樣一個顯而易見的任勞任怨、恪守職責的信客,怎樣就會栽在那樣一件小事上。第一,信客只是為了圖喜慶,撕了一點布邊。這件事,可大可小,大了說,他的確不就應動托寄的物品,這是信用問題;可往小了說,這個行為,放在平時,就相當于借了別人的肥皂洗了次衣服那樣無足輕重。就事件本身而言,我認為,實在是小題大做。對老信客,我始終覺得這個行為很生活化,很真實。就像天使偶爾偷了一回懶。第二,事態(tài)嚴重化的關鍵,就是上海那邊又派了個人隨后到,關照家里人看布匹頭尾的標記,以免信客動手腳。看到那里,我覺得人心啊,實在是不說險惡吧太具有防備性了。這個在上海闖蕩的同鄉(xiāng),看來已被城市同化,而信任到了需要被檢驗的時代。
不幸的是,從未犯錯,從被信任的老信客被這突如其來的檢驗難住了。唯剩百口莫辯……第三,最令我心寒的是鄉(xiāng)民的反應。老信客的善良仗義,飽受艱辛,以前帶來的.喜悅和期望,全被他們拋到九霄云外,宛若不曾發(fā)生。也許,他們真是鐵石心腸?也許,他們也是值得我悲憫的受害者突來的證據(jù),把老信客推到了鄉(xiāng)親們的對面,他們那簡單甚至狹隘的心不能理解,就像被最信任的朋友背叛的孩子,有一種近乎偏執(zhí)的怨恨,于是,找來許許多多的回憶做證據(jù)老信客已經(jīng)干過很多這種事了,他一無所有的家就是透過克扣賺來的!文章剛開篇到那里,我便嘗出彌漫著的諷刺意味。一生的信譽毀于一旦!
老信客失了信譽,懊悔莫及,帶著自殘后的手,獨自到外鄉(xiāng)看墳常信客的工作由年輕信客來繼續(xù)。而他,只能“躲在山間墳場邊的破草房里,夜夜失眠,在黑暗中睜著眼,迷迷亂亂地回想著一個個碼頭,一條條船只,一個個面影”。這是他干了一輩子的事,走南闖北,過山過橋,找尋熟悉的身影,那情緒,一如在外風塵苦旅的游子期盼他腳步聲的急切。這算不算“身在曹營心在漢”?亦或是他從來都不曾離開過,年輕信客的腳步就是他的腳步,一次次的重溫漫山遍水的鄉(xiāng)情。
年輕的信客謹遵老信客的血的教訓:要誠信!但耿直的信客因壞了同鄉(xiāng)的“好事”,被發(fā)了財而拈花惹草的同鄉(xiāng)誣告為“私闖民宅的小偷”,將他扭送到巡捕房。這一系列的傷害和兇險令信客心灰意冷,他在老信客的墳前鄭重請求原諒,打算抽身而退?尚Φ氖,嘗到失去的滋味的人們,這才想起他全部的好。之后還請他當教師,死了還有很多人來悼念。我不禁為老信客鳴不平,同樣辛勞一生,這結(jié)局卻是慘慘淡淡,是借著信客的光,順便修修他的墳!
這是為什么呢?一個是全身而退,所以“贏得身前身后名”,另一個,是有了污點,從此被放逐,被打入無底深淵,直至被徹底遺忘。他只是個游走于兩地的鄉(xiāng)村信客,他不是民族英雄,死后能夠被平反,被悼念,然后永存世人心中,光輝照耀大地。但我慶幸,有這樣一段文字,記錄下了那個年代的那些人,一種原生態(tài)的喜與怒,堅守與不舍。讓我,能夠去感受、思考那源于歷史的無奈和無奈背后的深沉。
【讀《信客》有感】相關文章:
《信客》讀后感10-08
讀三劍客有感10-29
讀校園三劍客有感04-23
讀《三劍客》有感7篇05-08
讀《三劍客》有感(7篇)05-08
讀校園三劍客有感(7篇)04-23
讀校園三劍客有感精選7篇04-23
讀校園三劍客有感7篇04-23
《三劍客》讀后感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