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的讀后感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總結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赡苣悻F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的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的讀后感1
作者劉稱蓮是一個平凡而優(yōu)秀的媽媽,18年的實踐,她培養(yǎng)了一個素質全面、成績優(yōu)秀的女兒,20xx年高考,同時被北京大學和香港大學錄取。在此分享一件書中寫道的,使我頗受觸動的一件事:作者女兒上高中的時候,數學考了全班倒數第一,于是去補習數學。作者經常給輔導老師發(fā)消息,不是聊女兒的弱點,而是告訴老師女兒寫的作文被當作優(yōu)秀范文、托?荚嚨酶叻诌@些好事。反觀我們自己,大部分家長遇到這種情況要不就威逼利誘,要不就憂心忡忡,這些心理體現在行動上,就會影響到孩子。但在作者心里,她只是覺得女兒的數學學習遇到了困難,不代表她不好,因此作者想把這樣的想法也傳遞給女兒的老師。
自我思考。平時發(fā)現兒子很多題都是馬虎導致的錯誤,而不是不會,甚至有些難題他都能做對,說明他對課程的'內容還是有所把握的,馬虎是主要原因。其次,兒子平時除了學校作業(yè)之外,在家就不太愿意做額外的練習題。幾次考試下來,兒子都考得不太好,我有點失去耐心,發(fā)了幾次火。有一回接孩子放學的記憶尤為深刻,他見到我的時候眼里有猶豫和害怕,第一句話就說:“媽媽我有個事情要告訴你,你不要發(fā)火。”我一聽就想到肯定是考試考砸了。我說:“我不發(fā)火”。但是一路上還是控制不住的陰著臉。好在到家后及時調整好了心態(tài),跟兒子重新梳理了錯題。晚上臨睡前,兒子和我說:“媽媽我最怕考試考得不好你發(fā)火了”。我聽到了后暗自嘆了口氣。我的兒子也只是一個小學生,幾次考試成績不理想,我的態(tài)度就給他造成了些許的心理陰影。跟作者比,我的格局差的太多。我引導他說:“好孩子,媽媽以后不會發(fā)火了。錯的題我們分析原因,然后多練幾遍,沒有什么大不了的!焙诎抵心芨杏X到孩子的如釋重負。
但這本書最吸引我的不是在于作者把女兒培養(yǎng)的有多么優(yōu)秀,說實話,這樣的學霸故事看得也不少了。而我最欣賞的是劉稱蓮她不是一個“虎媽”。她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給女兒提供了她能提供的最佳教育方式,不僅僅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也一樣。雖然她沒送孩子去學奧數,學音樂,但每個周末戶外運動的陪伴,給獨生子女的女兒找小伙伴,幫女兒飼養(yǎng)寵物……無不體現了父母對孩子的愛和關懷。劉稱蓮夫婦的育兒還是一個不斷克服自身缺點、和孩子一起發(fā)展進步的過程。劉稱蓮和丈夫都不是完美家長,他們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所犯的錯誤經歷的遺憾,這些也都被坦誠地寫了下來。比如說,孩子從小偏科,是因為父母在早期教育中沒有能夠做到均衡發(fā)展。再比如,孩子從小時候沒有堅持學會一樣樂器,這和父母主觀的猶豫也有關系。
這也給了我很多啟示:育兒先育己,想要改變孩子,家長首先要改變自己,這也使我堅定了教育方向:那就是跟孩子一起學習,做成長型父母。教育孩子養(yǎng)成閱讀、熱愛集體、與人為善等好習慣,而不是因為我們家長的虛榮心而在成績方面迫使孩子與別人攀比。因為良好的學習習慣,會延續(xù),會拓展,伴隨孩子一生。
沒有超能的孩子,也沒有超能的父母。希望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作為媽媽的我,成長速度也能跟得上,做到用心陪伴,尊重孩子,靜待花開!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的讀后感2
花了幾天時間,認認真真地把《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品”完,獲益匪淺,我深深知道陪伴孩子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陪伴——我個人認為是這本書的詮釋,也是父母愛孩子的最高境界,沒有陪伴哪有那么深的感悟,如何把孩子從小到大的點點滴滴寫得如此清晰﹑透徹。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寶,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熱愛孩子﹑教育孩子﹑陪伴孩子是父母的天職。而對于上小學的家長們,更應該耐心的陪伴,兒子上小學二年級了,學習看圖寫話和寫日記對兒子來說無疑是一個難題,識字不多,語言不夠豐富,要把文章寫得通順都困難,知道著急也于事無補,靜下心來,慢慢地跟兒子溝通。最初,我們先畫一幅畫,給畫想一個題目,再口述這幅畫的想法和意義,還好,我跟兒子都喜歡畫畫,所以,干自己喜歡的事不厭倦,慢慢地能把一幅幅畫表述清晰,但要如何增加一些優(yōu)美的語句呢,那就是大量的閱讀。作者也說到,有書讀,并為孩子營造閱讀的氛圍,還要挑選適合孩子閱讀的書,兒子喜歡閱讀,尤其喜歡看一些幽默的書籍,比如《小屁孩日記》﹑《一年級的小豆豆》﹑《幽默笑話》等等,但給兒子買的書很有限,后來聽一朋友說兩路口有一個很大的渝中圖書館,這無疑對我們是一個很大的福利,我迅速去辦了一張借書卡,每個月就可以為兒子免費借六本書,每次借書兒子都要強調“媽媽,你一定要為我借帶拼音版本的書喲”。呵呵!我笑著回答兒子,“好呀,不過,我們應該多識字,多積累詞語,這樣才能讀到更多更好的書,因為大多數的書是沒有注音的”。當然,兒子的語文老師在他們的寫作上也下了功夫,這學期還讓他們寫課內積累及課外積累的好詞佳句,這的確得靠平時的閱讀和積累,現在兒子寫話不怕了,能夠順利地寫好一篇通順的日記。
陪伴孩子的過程,不僅僅是學習方面,還應該有好的習慣,比如勤儉,獨立,懂得感恩,還要有一顆愛心,文中也提到,熱愛學校,熱愛老師,熱愛同學,這樣才能對學習充滿興趣,才會愛上學習,心中有愛的孩子,處處充滿歡笑,陽光,正能量,有愛的父母更能使家庭和諧,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的孩子會更健康成長。對我來說,也很幸運,雖然兒子的成績一直處于中等,但兒子的確是一個非常有愛心,很善良的孩子,經?吹揭恍﹫蟮兰爸車娜苏f起爸爸媽媽再生一個弟弟或妹妹而“遭遇”老大的強烈反對,以至于有些傷害自己的`方式來對抗父母。而在我生了妹妹之后,兒子很開心,在我忙碌的時候還經常幫忙照顧妹妹,把自己的東西與妹妹分享,倆兄妹感情可好了。讓孩子心胸開闊,仁愛有禮,這也是我們父母希望的。
周末的時候,我們用一天時間完成所有作業(yè),另一天盡情放松的玩,正如作者所說,“玩是孩子的天性,多多玩?梢宰尯⒆颖M情張揚自己的個性,性格變得陽光開朗”。孩子有一顆愛的心,愉悅的靈魂,這也是家長們的追求。
讓我們迎著陽光,帶著微笑,陪伴著孩子健康成長吧!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的讀后感3
一次很偶然的機會讓我知道了這本書,光看這個書的名字就知道是我現階段非常需要的精神食糧!
花了二周的時間,讓我細細的品嘗了她!才知道,這是一位非常平凡而優(yōu)秀的媽媽所做的真誠分享。她用質樸而細膩的筆觸,重溫了女兒小學成長的點點足跡,及這些足跡如何為女兒鋪就了通往北京大學的堅實臺階。恰恰是這些看似很樸實的詞語,卻讓我感覺到了真實,仿佛就是寫的我的困惑!
書中分成生活、學習、閱讀、品格四個篇章,每個篇章都讓我記憶猶新:
一、生活篇講了李若辰的父母是如何讓孩子走出課本,走出家門,給孩子一片廣闊的天地,讓她在玩中學、學中玩。
看到這些使我想起多年來教育孩子的林林總總,女兒上幼兒園對畫畫就有天賦,為此我們搬到縣城給她報了美術班,每星期六上課,這幾年每到暑假美術班會組織到山里寫生一周,我都會陪孩子參加,學校只有我一個陪讀媽媽,我陪她和她的伙伴們一起看風景、畫畫、拍照……,有一張我給女兒打著傘,提著水,女兒在傘下畫畫的照片朋友想給我發(fā)到網上,說多么好的媽媽呀,為了孩子全心付出,女兒還算幸福吧。我和李若辰的父母想的一樣,想讓她體驗自然、探求自然的神奇力量,讓她和伙伴們建立友誼鍛煉她的人際交往。相比,我也有許多做得不夠的地方,比如講到養(yǎng)殖和種植方面,她多次給我要求養(yǎng)只小狗,我一直沒有答應,我覺得太臟了,這也許會打消孩子的積極性了,看到李若辰在家養(yǎng)動物,種綠豆牽;ú⒂^察他們的生長過程,很羨慕他,有這樣愛護他的父母,真是處處留心皆學問!我也會努力克服,盡量給她提供多一些的體驗機會。
這本書使我讀懂了另一種教育,有太多教育孩子的方法值得我借鑒,感謝安老師給我推薦了這本書,以后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我會取長補短,盡自己的努力給孩子創(chuàng)造更大的學習、生活、發(fā)展空間。
二、閱讀篇講述了李若辰的父母從小為她營造閱讀氛圍,陪她一起讀書。在家庭條件不不好的情況下為了讓她能多讀書,為她買舊書,一有空閑就陪她到書店讀書,為她創(chuàng)造了喜歡閱讀、方便閱讀的好環(huán)境。并且借鑒了好的教育方法用到女兒身上,還為我們推薦了不少好的書籍。
說到讓孩子閱讀我覺得這方面很重要,記得幼升小的暑假我就給她買了許多作文書,因為我知道上小學要寫日記、寫作文了。每晚睡不著的時候,我都會陪著她看這些作文書,漸漸的她也養(yǎng)成了愛看書的`好習慣,今年期中考試她給我說,她和古佳寧的作文寫得好,老師在全班還讀了她的作文,她非常高興,我想這也為她熱愛寫作奠定了基礎。
當我讀完閱讀篇后,真感覺我還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夠,我買的幾乎都是教輔教材,這是我把成績看的重要的原因,今后我要讓她多讀一些文化類、科技類的課外書,讓她讀真正能幫助她心智成長的書籍。
什么是教育?看完這本書以后,我才深深的懂得,其實就是"陪伴"。但這種陪伴的過程要求的是全家并肩行走,而且家長在整個過程中要,有心、用心、的陪伴。并且讓事事、時時、處處,都能成為與孩子溝通,和陪伴他健康成長的契機!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讀后感---有一種愛叫陪伴《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讀后感家長,請多陪孩子聊聊天。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讀后感10-08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讀書心得06-18
中考家長怎么陪孩子一起走過這一年04-22
陪孩子讀書的心得02-13
周末陪孩子的心情說說02-07
晚上陪孩子散步的說說02-08
陪孩子快樂時光的說說11-24
陪孩子上網課心得11-18
陪孩子上網課的心得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