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的讀后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成語故事的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成語故事的讀后感1
《成語故事》這本書里包含著各個成語不同見解和哲理。比如拋磚引玉這個成語故事,比喻用粗淺的東西引出完美.珍貴的東西;再比如聲東擊西這個成語故事,指制造出要攻打東邊,實際上卻攻打西邊。而有一個故事,叫懸梁刺股,故事里的人物讓我深感敬佩。
在戰(zhàn)國時期有個叫蘇秦的書生,他的身境非常之坎坷,曾到一位隱居深山的鬼谷子那里學習學成后,他想去各國游說,找一個一官半職。蘇秦曾來到秦國,在一個小旅店里住了兩年,一連給秦惠文王上了十次奏章,宣揚自己治國主張?墒牵鼗萃鯖]有采納,蘇秦在心灰意冷的時候回家了;丶抑,親戚.鄰居們都看不起他,這讓他感到非常之慚愧,決定要發(fā)奮讀書。從此以后,他整天都在家里讀書。到了晚上如果打瞌睡,蘇秦就會拿旁邊的錐子刺自己的大腿,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苦讀,終于掌握了更多治國道理.對各國的軍事更加的了如指掌。這就后來成為戰(zhàn)國時代一位具有響當當?shù)拇罂v橫家。
從這個成語故事中我學會他那種勤學苦練.發(fā)奮讀書的精神。
成語故事的讀后感2
這個故事發(fā)生在古時候的楚國,那天剛剛祭祀完,于是主人拿出一壺酒招待過來幫忙人。這時有人建議通過畫蛇比賽的方式,誰畫的最快,誰就能獨享這一壺美酒。大家都想得到這壺美酒,于是都答應了。比賽開始了,大家都忙著畫起了蛇,有一個人畫的特別快,不一會的功夫就把蛇畫好了,他看到別的人還都沒有畫好,于是為了炫耀自己的本事,給蛇畫上了腳。當他畫完想去喝酒的時候,別人一把搶了過去,說到:“從來沒人見過蛇長腳的,太多此一舉了!庇谑沁@個人眼睜睜看著別人把酒一飲而盡。
這個故事告訴一個道理,做事情的.時候要實事求是,不要多此一舉。多余的東西不但不會加分,反而會被扣分。在事情即將完成的時候,不要被所謂的勝利沖昏了頭腦,干一些無謂的事情將唾手可得的勝利拱手相讓。越到最后關鍵的時候,越要沉住氣,不要飄飄然,要尊重事實。生活中畫蛇添足的例子也有很多:例如喂魚的時候,每次少許魚食就夠了,如果你給的太多,它們就容易撐死;寫毛筆字的時候,本來寫的挺好的了,非要去描一筆,結果字更丑了。
成語故事的讀后感3
放寒假了,媽媽帶我到新華書店買了一套《成語故事》,這本書告訴我們了許多道理,如:不能貪小便宜,不能輕宜相信別人,不能忘恩負義……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貪小失大》。
故事中齊閡王舍不得拿點錢財來賞給士兵,結果不但國庫沒保住,而且國都,君位都丟了。
生活中也有很多人為了貪小便宜而吃了大虧。我曾經(jīng)就看見過這樣一件事情:我家小區(qū)門口有很多賣手機的小賣鋪,那些手機不是壞的就是假的,根本用不了。這時,一個人走了過來,說:“買一個最便宜的手機,我要送人。”賣手機的人說:“好的,兩百元。看,這手機多好,又美觀又大方,送人最合適了。”買手機的人想都沒想就買了下來。我吃驚的看著這個買手機的人,他竟然就拿這個送人,也太沒有誠意了吧!
后來聽說這個買手機的人和他最親近的人鬧翻了,因為他送的禮物根本不能用。他們多年的感情就毀在他貪小便宜的'事情上。
唐代詩人柳宗元在詩中說過:“廉不貪,直不倚。買物品一定到正規(guī)的銷售地點,不要貪小便宜,否則會吃大虧的!
成語故事的讀后感4
我不喜歡學成語,因為成語都是四個字,也不好理解。媽媽為此總生我氣。
幾天前,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成語故事》書,媽媽與你一起閱讀此書,而且非?隙ǖ母嬖V我,你肯定會非常喜歡此書的,喜歡學成語的。今天媽媽抓我一起閱讀《成語故事》書,翻開書媽媽給我一邊讀成語一邊講成語的故事,我發(fā)現(xiàn)里面有許多我沒學過的成語和沒有看過的故事。
讓我難忘的是《專心致志》這一篇講的是:兩個人拜著名棋手弈秋為師,學棋的時候,認真地聽講,乙卻心不在焉。結果,甲的棋藝越來越高,乙的棋藝還是一樣。
弈秋語重聲長地對兩個學生說:“下棋如果不專心致志,也是學不好的!”告訴我們做事要專心致至。
還有的'故事是《愚公移山》的內(nèi)容是:愚公家門前有兩大座山擋著路,他決心把山平掉,另一個“聰明”的智叟笑他太傻,認為不能。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無盡的,兩座山終究會鑿平。”后因感動天帝,所以天帝命大力神的兩個兒子搬走兩座山。比喻只要有毅力就可以成功。
還有許許多多精彩的故事……
沒想到,我真的喜歡上了成語,原來每個成語都有一個精彩的世界啊!
成語故事的讀后感5
成語是中國漢字語言詞匯中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成語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成語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使用的。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傳承下來的,成語又是一種現(xiàn)成的話,跟諺語相近,但是有一定的區(qū)別,而成語故事可以從一個故事中想出一個成語,這個成語代表的意思就與故事相同,而成語故事和寓言故事也有相同之處與不同之處。
成語故事是我們想象和創(chuàng)造的源泉,它能讓我們愛不釋手,在我們成長的回憶中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我記得最清楚的.成語故事是畫龍點睛。張僧繇,是我國古代非常著名的畫家,他擅長畫龍。傳說他曾經(jīng)在南京畫過龍,但是他畫的龍卻總不畫眼睛,這讓人們看到后都覺得美中不足。有一天,他去趕廟會,有人就問他為什么不給龍畫眼睛,張僧繇說,不能畫,是因為給龍畫了眼睛后就會飛走。人們不信,就讓他畫了兩條龍的眼睛,一畫完頓時狂風大作,那兩條畫了眼睛的龍飛到了天空,過了一會兒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讀完這個故事后,我查看了字典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比喻藝術創(chuàng)作在關鍵處或說話在關鍵處加上精辟詞語,可以使內(nèi)容更加生動形象。
成語故事的讀后感6
一個夏日的午后,我翻看一本成語故事書,一個成語故事《拔苗助長》,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一位農(nóng)民將秧苗種入田地中,因為性子急,希望快點成熟,便將秧苗都拔高一些,還叫他兒子也來看他的杰作,等他和兒子一同趕到田地時,那些可憐的小苗早已枯死了,這下招來了大家的譏笑。于是,便有了《拔苗助長》這個典故,它時時提醒那些沒有耐心的人,不要因為一時性急而誤了大事。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拔苗助長的`悲劇時時在發(fā)生。高考落榜者自殺有嗎?有。因辜負父母期望而自殺有嗎?也有。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有成功者,必定也有失敗者。天下哪個父母不是望子成龍?所以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為成功者。于是,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進行早期教育,四五歲便讓他們參加培訓班,即使呆在家中也是便讓他們多做家庭作業(yè)。低年級做高年級的作業(yè)已經(jīng)屢見不鮮,孩子們的家庭作業(yè)是不是太多了。玩是孩子們的天性,他們愛玩,他們愛自由,他們并不都是神童,過多的作業(yè)也不可能使他們都成為神童。拔苗助長的行為會扼殺孩子們的童年,更會使他們失去很多學習的興趣,這不是更加得不償失嗎?我衷心地希望有更多的家長能夠讀讀《拔苗助長》的故事。
成語故事的讀后感7
這周我認真閱讀完了《成語故事》,這本書把成語分成了三類,分別是:為人處事篇、堅強意志篇、求學求知篇。各類成語分別從不同角度講述了很多道理。
如:拔苗助長,這個成語就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不能理想化,要切合實際,更不能違背自然規(guī)律辦事。我的感悟是學習不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漸進,通過不斷積累新知識,才能取得好成績。
玩物喪志,這個成語就告訴我們做游戲、看電視等等非主要事情,都不能過于沉迷其中,迷失方向,從而忘記了自己的志向,忘記自己本應該做的事,時間久了將變成廢人。這個成語故事對我最大的.警示是,我不能廢寢忘食地看動畫片。我很喜歡看《變形金剛》、《喜羊羊》等動畫片,我一看到這些動畫片,經(jīng)常連飯都忘了吃,后來飯涼了也就不吃了,為看動畫片,也不少挨罵。看了這個成語故事,我感覺到古人很早就知道的道理,我現(xiàn)在還沒明白,我要趕緊改正,在不能“玩物喪志”了。
通過閱讀《成語故事》我不僅知道很多成語的意思和應用,更讓我受到了教育,知道了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給我以后的學習帶來很多的幫助,我很喜歡這本書。
成語故事的讀后感8
成語是我國古代經(jīng)典文化的結晶,世界上能與中國這么悠久的文化相比的屈指可數(shù)。每個成語的背后都是一段故事,蘊含了深刻的道理,并且通俗易懂,讓我們更加容易的了解和記憶。
《成語故事》這本書有講述了很多很多精彩的故事,比如“葉公好龍”,講述了一個自認為特別喜愛龍的人,其實卻并非真正喜愛,用來形容某個人并非真正喜愛某件事物;“掩耳盜鈴”講述了一個人為了偷別人家的鈴鐺,捂住自己的耳朵,他覺得自己聽不見別人也就聽不見了,形容一個人自欺欺人;還有比如“坐井觀天”,講述了一口井里的青蛙認為天就是井口的'大小,讓人不禁哈哈大笑,這個成語用來比喻鼠目寸光的人……等等,還有很多這樣有趣的成語故事。
這些故事讓我開拓了視野和見識,有的成語故事有很好的說教意義,有的可能在我身上也會發(fā)生,讓我警醒。只要堅持不懈,我就能夠學會更多的成語,并且讓“成語們”活學活用起來。
成語故事的讀后感9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叫——《成語故事》。是說的一些因故事而造成的成語。有金石為開、狼狽不堪、身先士卒,都是有名將軍、軍師。我就講金石為開這個故事。李廣有一次帶百十名騎兵碰到匈奴,李廣故意原地休息,讓匈奴以為前面有埋伏,一直不敢攻擊。這里可表現(xiàn)出他精神韜略,善于用兵,而且作戰(zhàn)英勇。李廣又有一次,他被免了職務,晚上行走被巡邏的軍官抓住。李廣說自己過去是將軍。軍官不賬,諷刺說:“你就是現(xiàn)任將軍也不行,犯夜就拘押,更別說什么前任將軍。”李光就被關了一夜。等他復職了。就想方設法的把那個巡邏軍官殺了。這表明了李廣度量狹窄,就等于你是班里的班長,你用班長的`名義來害別人。還有一次,李廣去打獵,跑了一整天都沒找到一個獵物,他突然看見了一只老虎,他精神大振,取出弓箭,搭上羽箭,平足力氣將弓拉得如同一輪滿月,一箭射向老虎。他發(fā)現(xiàn)老虎沒有掙扎,走去一看,原來是石頭,穿碎了石頭。這表明做什么要一絲不茍、全神貫注,考試就考滿分!
成語故事的讀后感10
今年暑假,我讀了成語故事這本書從中學到了很多成語,還認識了許多人物,比如劉備,曹操,孔子,劉邦 ,項羽,樂羊子…… 這些成語都非常有意思,從中使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而這些故事中我最喜歡半途而廢。
講了在魏國時的大將軍樂羊子的.故事。在樂羊子年輕時,家里很窮,可是他的妻子是個很有志向的人。有一天, 樂羊子在路上撿到一塊金子,帶回家給妻子。他的妻子非常生氣地教訓了他一頓。樂羊子聽了很不好意思,就把金子放回了原處,然后就去求師學藝了。一年以后,樂羊子又回來了。妻子問他怎么回來了,樂羊子說想家了。 妻子就拿起剪刀來到織布機前,說:“一線一絲積累織的布,剪斷了,前面織的布就作廢了。”學習也是這樣,在半途中,廢棄學業(yè),原來花的時間和精力不就白花了嗎?樂羊子被妻子說的話深深打動了,就回去認認真真學習了七年,成為了有名的大將軍。
通過這個成語故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做事情要有頭有尾,堅持下來一定有收獲。
成語故事的讀后感11
今天我買了一本《中國成語故事》,媽媽說,只有正確地理解成語的意義,才能恰當?shù)仂`活地使用它,為自己的口頭交際和書面寫作增添文采和活力。這本書中精選了兩百多則常用成語,簡明生動,通俗易懂。使我增加了古代社會政治、軍事、文化、民俗等各方面的知識,還從中學習借鑒前人的.智慧和經(jīng)驗。其中我最喜歡讀的是“機不可失”。
這個故事講了唐朝初年,李淵為了平定天下,就派大將李靖統(tǒng)率大軍去攻打蜀都的蕭銑。當他的大軍來到江邊,只見大浪滔天,勢如千軍萬馬,奔騰咆哮,看得人心驚膽顫。這時候有位將軍說:“等江水退了,再打過江去吧!”可李靖語氣堅定地說:“兵貴神速,機不可失,敵軍一定認為我們被江水阻隔,不會馬上進攻,我們必須在他還沒有調(diào)集兵馬之前,趁著這江水猛漲的大好時機迅速渡過江去,攻到城下,這才是用兵的上策。果然,在李靖的強大攻勢下,蕭銑被打敗了。
讀了這個故事,使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只要有機會,就一定要牢牢地去把握,這樣才能取得成功。否則失去了,就后悔莫及!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我也一定要“機不可失”。
成語故事的讀后感12
一個悠閑的星期天,我便翻開母親給我買的《成語故事》。情不自禁地看了起來。
這個故事講的是:從前有一個宋國人,性子很包,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比其他人快,剛種下的稻田,就想比別人的稻田長得快一點。他天天到稻田里看他的青苗長高了沒有,可是,青苗天天就是一個樣,看不到青苗的生長變化。他非常著急。一次,他終于下定決定把一棵棵青苗都拔高了一點,心里樂滋滋地想:哈哈!我太聰明了!這樣它們就會長得快一點了!我也就很快就能收獲了!
就這樣,他一趕忙到天黑才回家。他家里人還以為他出了什么事呢!他回家之后,又累又高興,說:“我已經(jīng)幫麥苗長高了,還高了一大截呢!這次我總算沒有白忙活一場,我們很快就能吃上麥菜啦!”
他的家人聽了,心里迷惑不解,不知道他怎么幫麥苗長高的。他的兒子帶著好奇的'心情,急急忙忙地跑到田地里一看,天哪!青苗全枯萎了!
讀了《拔苗助長》這個成語故事之后,我明白了做什么事都不能急于求成,選擇適當?shù)姆椒ɑ虼胧裱、事、物的特有?guī)律,要用足夠的耐心去等待不然不但沒有收獲,而且還會白忙活一場,適得其反,反而徒勞無功,出力不討好。
成語故事的讀后感13
我利用今年的寒假讀完了《成語故事》,他是我有增長了一些知識。
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懸梁刺股》這個故事。它訴說了戰(zhàn)國時的蘇秦。蘇秦年輕時,目不識丁,無所作為,連家人都看不起他,常受到別人的嘲笑、譏諷。他為了有所成就,便開始發(fā)奮學習。俗話說“少年時學習,像剛出升的太陽;中年時學習,像中午的.太陽;老年時學習,像燃燒的蠟燭!碧K秦無時不刻不在學習,就連家人熟睡時,他還在挑燈夜讀。蘇秦還找來了一把錐子。每當困了的時候,就用錐子猛刺大腿,讓疼痛驅除疲倦,繼續(xù)看書。
哈哈哈。剛才我也用了一個成語———目不識丁呢!那就來說說“目不識丁”的故事吧。
目不識丁講的是唐憲時,張弘靖手下有兩個胡作非為、仗勢欺人的官吏,分別是韋雍和張宗厚。一天,韋雍喝醉了。他來到軍營,見士兵們正在操練,便大發(fā)狂言:“現(xiàn)在國家太平,又沒有戰(zhàn)爭,你們就是能拉開二石重的弓,又有啥用?還不如去認個“丁”字!
自從我讀了《成語故事》后,我不僅增長了知識,還學到了許多道理:蘇秦懸梁刺股、墨翟墨守成規(guī)。有勤奮、有聰明,看來,我更應該去看一些好書,讓自己變得更棒!
成語故事的讀后感14
書是知識的海洋,也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在這個寒假我讀了《感恩父母》、《成語故事》這兩本書,我非常喜歡《成語故事》,因為這本書看起來特別有意思,我們的學習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些成語,有些成語的字我認識了,也學會用了,卻不知道它們從何而來,比如"朝三暮四"這個成語,這個寒假,我向媽媽提出了這個問題.媽媽讓我到成語故事里去尋找答案。
帶著疑問,我打開了書,哈哈,這下它們的來歷我全知道了!我就說一下"朝三暮四"這個成語的來歷吧,古時候有一個老人養(yǎng)了一群猴子,因為他養(yǎng)的猴子很貪食,所以他想了一個辦法來教訓猴子。
一天,他對猴子說:"明天給你們吃栗子,早上三個,晚上四個。"猴子聽了發(fā)起怒來,他又說:"好吧,那就早上四個,晚上三個。"猴子聽了,高興得翻跟頭,其實都是一樣的,只是老人變換了手法。
"朝三暮四"的來歷是不是很有趣?夠幽默搞笑吧!而且,看完這本書后,我學會了許多以前不會的成語,更了解了它們的來歷.在今后的.說話寫作運用上都會有許多的幫助,我今后做事一定要一心一意,不能朝三暮四。
成語故事的讀后感15
暑假期間,我看了一本書——《成語故事》,書里一個個精彩的小故事吸引著我,啟發(fā)著我,引導著我。
在我的印象中最深刻的是《磨杵成針》這個小故事,講的是李白小時侯讀書很不用功,還沒寫完作業(yè)就跑出去玩。一天,他看見一位老奶奶正拿著一根又粗大壯的鐵棒在石頭上使勁的磨著,李白看了感到非常的奇怪,就好奇的問老奶奶在干什么,老奶奶說,她要把鐵棒磨成針,李白感到非常好笑,覺得不可思議。老奶奶又說,只要功夫到家,自然可以成功,李白聽了以后很受啟發(fā)。從此,李白無論碰到了多大的困難、磨難,時刻記住老奶奶的話,最后成了一位詩人。從這則故事中我深刻體會到了只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什么困難都會迎刃而解。
從這個成語故事中,我懂得了一些道理,受到了一些啟發(fā)。我們要像故事當中的.那個老奶奶一樣,只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鐵棒也能磨成針。在我們平常的學習中,生活中,只要有決心,有毅力,堅信自己能做到,再粗的“鐵棒”也會被我們磨成“針”。相信自己,不懼困難,就一定能夠戰(zhàn)勝一切,最終會迎來勝利的曙光。
【成語故事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成語故事05-14
成語故事精選02-13
經(jīng)典成語故事01-10
經(jīng)典成語故事10-13
成語故事讀后感11-07
《成語故事》讀后感01-10
《成語故事》讀后感12-23
《中華成語故事》讀后感12-06
中國成語故事讀后感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