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復活》書籍讀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復活》書籍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復活》書籍讀后感1
剛開始讀《復活》的時候,覺得這部小說可以說是實實在在的大塊頭,可是讀者讀著小說就戛然而止了,耐人尋味。作者安排小說主人公在精神上復活之后就結束了這部小說而沒有繼續(xù)往下寫,為的就是把人們都精神都引導正途上,剩下的就靠大家去探索和追求了。
“復活”本意是生命逝去之后又再一次活過來,而托爾斯泰的《復活》卻有更深刻的含義,是說人精神上的復活和回歸。首先,男主人公涅赫柳多夫是一個貴族,他過著當時所有貴族都那樣過的奢侈糜爛的生活,這是一種社會風氣,并無什么不妥。可是當他遇到因自己年少而傷害過的并墮落的女仆馬斯洛娃,他就走上了一條非比尋常的'救贖之路,并在與女主人公一起流放到西伯利亞后,精神和信仰都得到了復活。另外,因傷害和拋棄而墮入風塵的馬斯洛娃,也由當初的厭世和對一切都充滿恨,后來在涅赫柳多夫愛的感召和流放犯人的感化下,開始重新認識生活,過上了另一種新的生活,精神上也得到了復活。
整部小說最讓我震撼的是,作者與運用了很多的對比。莫斯科和其他城市里奢靡的生活與農村破敗不堪的生活的對比,農民與地主的對比,勞動者與不勞動者的對比,最底層社會和最上流社會的對比,監(jiān)獄與獄長律師家的對比......有對比才有差距,才知道勞動人民有多么的艱辛,生活多么不容易,社會是多么黑暗,從而也更能給親眼目睹了這一切的男主人公更大的震撼,更強的沖擊力,才能促使他更堅定的朝自己的救贖之路走下去......
的確,涅赫柳多夫的精神與做法是非常值得贊賞的。我一邊讀小說,一邊在想,換了那個人是我,我是無論如何也沒有改變的勇氣和力量的。或許,在當今社會上,這樣的人就算有,也是寥寥可數吧。俗話說由奢入儉難,就不說要拋棄目前富足的生活了,單是當時社會的各種評論異樣的眼光就很讓人受不了了。所以,平庸的的注定不偉大,偉大的人自有他偉大之處。
《復活》書籍讀后感2
在寒假里,我讀完了俄國19世紀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又一大著作——《復活》。
“復活”,顧名思義指死去的人再一次獲得生命,當然,現實生活中不可能有這種事。我對托爾斯泰頗有了解,他并不是一個科幻作家,因而我懷著興趣翻開了這本書。
書中講述了一任貴族青年——聶赫留朵夫,早年與一個女仆卡秋莎·瑪絲洛娃發(fā)生了愛情。聶赫留朵精神上受到了污染,以至后來對卡秋莎·瑪絲洛娃做出了無法彌補的丑惡行為,并拋棄了她,至使其墮落。在多年后,兩人以犯人和陪審員的身份重逢于法庭,做為陪審員的聶赫留朵夫良心深受譴責。為了“贖罪”,他開始了對瑪絲洛娃的“救助”。在為此奔波的.途中,聶赫留朵夫親眼目睹了俄國農民的痛苦與貴族的壓迫。最后“救助”終未成功。于是,聶赫留朵夫決定與卡秋莎·瑪絲洛娃同赴西伯利亞流放地。這時的他感到精神上受到了“復話”。
讀過后,我仍不大理解,在片刻沉思后。我才漸有所悟:精神是肉體的支柱,有些人雖然仍活在世上,卻只是行尸走肉,受人唾罵。相反之,有的人雖已死去上百年,然而即使再過上千萬年,他(她)的精神依然永存于世,受到世人的敬仰。
在墮落的人中,也有重新“洗清”自我的人。書中男主角聶赫留朵夫,就是一個從純潔無邪的少年,墮落一時,最后終于在精神上恢復了自我。這又體現出了當時俄國政治的黑暗。
我曾經讀過列夫·托爾斯泰的《戰(zhàn)爭與和平》,甚是精彩。望大家也看一下。還有對大家說的:在看一類名著之前,最好看一下作者介紹,有助于大家理解。
《復活》書籍讀后感3
《復活》是列夫托爾斯泰晚年花費超多心血寫成一部長篇著作,《復活》講述資料是托爾斯泰聽到一個故事:一次,法院審理一個小姐被控偷竊嫖客一百盧布并將嫖客殺死案子,在陪審團中有一位男士,發(fā)現這個案子被告竟是他多年以前在一個親戚家做客時誘惑養(yǎng)女。于是他良心發(fā)現,設法去營救,并表示愿意和她結婚。最后,這個女犯在牢獄中病死。而那個男士也不知去向。
讀完這本書后,我有了許多感觸。書中主人公聶赫留朵夫在大學時期是一個善良,充滿活力,有著崇高志愿青年。但當他擔任上官職后卻完全改變了,整日沉寂在享樂之中,早已忘記自己狂熱理想,變得腐朽,落魄,成為了一個真正花花公子。直到在法庭上見到瑪絲洛娃,他回想起許多往事,從而使他覺得自己是那么可惡,便對于自己以前過生活產生怨恨。為了贖罪,他給一些無辜犯人起訴伸冤,將自己名下一部分土地分給了農民,他徹底改變了自己生活,將自己從以前腐朽中拯救了出來。
這本書名叫《復活》,我想復活就是聶赫留朵夫,是他自我精神復活,而我從他身上學到最珍重一點就是他自我改變,雖然他以前也墮落過,但當他良心發(fā)現后,做了許多好事來彌補過錯,這是任何人都值得擁有。我想當一個人犯下錯誤時,不論這個錯誤是大是小,最好辦法就是深刻檢討自己,承擔自己所犯過錯。在書中有一對梅尼紹夫母子,因被人冤枉縱火而被關押。最后在聶赫留朵夫幫忙得到清白釋放,雖然最后被釋放,但是既然無罪為什么當初要受到關押?只因真正縱火人有財,便能夠將禍栽贓到他人身上。
《復活》這本書還從方方面面體現出當時黑暗社會以及人們道德喪失。聶赫留朵夫本身對于這種生活十分厭惡,但是人因環(huán)境而變,因此當他身處在黑暗環(huán)境中時,變得墮落這是自己無法掌控。這讓我懂得善與惡都是一念之差,只要受到影響便會發(fā)生翻天覆地變化,只有仔細把握好生命小船,才不會迷失方向,永遠持續(xù)真正自我。
《復活》書籍讀后感4
《復活》中,正是經歷得知聶赫留朵夫從軍中回彼得堡不會來他姑姑的莊園便于夜里到火車站見他而未能如愿的那個夜晚,瑪絲絡娃變得不再相信任何人,把自己同聶赫留朵夫的所有往事拋諸于腦后。請簡述瑪絲絡娃的這個經歷。
瑪絲絡娃知道了聶赫留朵夫不能來姑姑莊園后,于半夜趕到火車站見他。到車站時只停三分鐘的火車響過第二遍鈴了,她認出他后用凍僵的手敲窗,一次又一次,還把臉貼在玻璃上。第三遍鈴聲響過火車猛地開動了,瑪絲絡娃緊跟不舍,列車員把她推開,她還是不停地跑;風吹得連衣裙緊緊裹住雙腿,她還奔跑。無望后想臥軌自殺,肚里聶赫留朵夫的孩子讓她打消了這念頭。
簡述卡秋莎(瑪絲洛娃)在火車旁追聶赫留道夫(聶赫留多夫)的情節(jié)。
在一個風雨交加的秋夜(復活節(jié)之夜),聶赫留道夫坐在舒適明亮的頭等車廂里玩牌、談笑,而卡秋莎在火車旁奔跑、呼喊,卻得不到回音。她真想縱身跳到車輪下,了此一生。胎兒的蠕動,激起了她母性的感情。
簡述瑪絲洛娃在愛情上最終放棄聶赫留朵夫而選擇西蒙松的原因,瑪絲洛娃認為聶赫留朵夫向她求婚是因為寬宏大量,還因為從前他做過對不起自己的事,而西蒙松卻是在她處于被流放的'景況下才愛上她的,他純粹是因為喜歡她才愛她。此外,她還領會到西蒙松認為她是與眾不同的女人,并受西蒙松高尚的道德品質感染,因此選擇了他。
托爾斯泰在寫到聶赫留朵夫第一次到監(jiān)獄中去探望淪為藝女的卡秋莎(瑪絲洛娃)時,瑪絲洛娃是否馬上認出他?她是否同意他的求婚?請你敘述這一情節(jié)。
瑪絲洛娃并沒有馬上認出自己的往日的情人,但是她仍然高興有人來看地,特別是衣著體面的人。在認出了他之后,對于他的求婚,她跟本沒有聽進去仍然把他當為一個顧客,最本能的反應是先利用他一下,弄點錢買煙抽,說到不要向看守長白花錢時,居然哈哈大笑起來。
《復活》書籍讀后感5
《復活》中有很大部分生活畫面的描寫,從法院到教堂,從監(jiān)獄到流放所,從莫斯科到彼得堡,從城市到鄉(xiāng)村,從俄羅斯到西伯利亞。通過這些畫面,作者把上層社會與人民生活進行對比,把貴族老爺、達官貴人與貧苦的老百姓進行對比,把統(tǒng)治者與犯人進行對比。
書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我想大概是瑪絲洛娃。作者通過瑪絲洛娃體現了俄羅斯人民所遭受的深重苦難和對整個黑暗社會的無比憎恨。她在拒絕聶赫留朵夫的“善行”時,一再表現出自己內心的屈辱、瘸苦和按耐不住的憤怒。正是這種感情觸動了她麻木不仁的靈魂,并最后使她覺醒過來。由于她的靈魂深處始終保存著善良的天性和與聶赫留朵夫初戀時的美好回億,“悔罪”的聶赫留朵夫才能獲得她的寬恕,井使她重新“愛”上他,斀z洛娃最終拒絕聶赫留朵夫要求和他結婚的建議,表現出瑪絲洛娃的崇高品質,也是她為了愛他而做出的自我犧牲。瑪絲洛娃的“寬恕”精神使她的`靈魂獲得了“復活”,然而,我們卻看到作者在尋求瑪絲洛娃“復活”的過程中,逐步接近了托爾斯泰過去所否定和厭惡的“革命者”。
作者讓瑪絲洛娃進入政治犯的圈子;跟這些人接觸,使瑪絲洛娃感到親切和自然。西蒙松對瑪絲洛娃的愛情,雖然說是出于同情,確也是合適的。這能使她的靈魂感到輕松和慰藉。尤其重要的是,他們的結合將會把瑪絲洛娃帶入革命者的隊伍。而聶赫留朵夫的那種仁慈的“懺悔”,無論怎樣真誠,卻終究免不了帶有居高臨下的態(tài)度和寬宏大量的意味,斀z洛娃意識到過去的愛情已經永遠不能“復活”,她也不再需要這一切了。而此時在她面前展現的是她所渴望的、有意義的、鮮活的、真實生活,這才是瑪絲洛娃真正的新生和靈魂的“復活”。
《復活》書籍讀后感6
《復活》相信每個讀者都清楚知道因為小說主要講的就是主人公精神上復活的過程。
從“復活”,這一個詞可以知道,主人公聶赫留朵夫曾經是一位反對土地私有制、愿意為道德做出犧牲的具有先進思想的青年。然而,貴族的出身決定了他必須要走一般貴族要歷經的道路——加入軍隊。而在軍隊里,他受到了其他貴族青年習氣的污染,他要是節(jié)儉、提倡把土地分給農民、堅持潔身自愛,則會變成了母親和其他貴族眼中的異類,認為他不正常,相反,盡管他、揮霍金錢、一邊與官員的.妻子私通,一邊則與貴族小姐保持曖昧關系,這都被認為是光榮的,應該的。盡管他自己曾有過精神上的“清掃”活動,想要擺脫貴族圈子,摘掉自己的陋習,可最終只是在這個圈子中越陷越深,無奈當時的享樂主義太過盛行了。
直到他重新遇到瑪絲洛娃,對她不公的判決像一個千斤重的錘子,狠狠地敲醒了聶赫留朵夫,不僅喚起了他對瑪絲洛娃的愛,還喚醒了那個從前的聶赫留朵夫,那個想要實現自我改變的聶赫留朵夫。他與瑪絲洛娃的相遇只是他精神復活的導火線。而真正促使他“復活”的,則是他為救瑪絲洛娃而奔走監(jiān)獄與貴族圈子之間,他為了要實現土地公有而遠赴鄉(xiāng)村時,他得知的罪犯們的可憐經歷與純真品性,以及與之相比較之下貴族們的嘴臉與生活方式,還有鄉(xiāng)下農民們的生活慘況。雖然中途他曾經幾次被誘惑,差點就又要回到自己生活多年的貴族生活中去,但每次第二天醒來,他總會后悔自己有這樣的想法,而又重新堅定地繼續(xù)自己的事業(yè)——拯救瑪絲洛娃與幫助罪犯們。
盡管最后他并沒有像自己最初想的那樣,與瑪絲洛娃在西伯利亞結婚。但是,他“復活”了,把自己從貴族的罪惡生活中解放出來了,過上了自己向往的道德生活,幫助了罪犯們、分給農民們自己的土地、不再成為剝削底層人民的一員,閱讀信條接受福音書的洗滌,無一不讓他感到快樂。在西伯利亞,他將繼續(xù)建立為自己在福音書上讀到的人人守戒律的“天國”事業(yè)而奮斗。
【《復活》書籍讀后感】相關文章:
《復活》心得12-07
復活閱讀心得03-31
滿血復活的說說10-28
復活節(jié)對聯(lián)04-18
復活節(jié)的來歷04-10
《復活》讀后感02-05
關于復活的讀后感04-01
復活讀后感11-21
滿血復活正能量的說說05-16
形容自己滿血復活說說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