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精選31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chǎn)生了許多感想,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后感了。但是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論語十二章后感(精選31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篇1
本學期老師組織我們讀《論語》。學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老師一遍遍在課堂上講解所謂何意,我在下面聽得云里霧里,想不通這古人好好的話干嘛要說成這樣,在我眼里,古人的經(jīng)典文章一直是深奧難懂。
課間隨意翻閱書本,不覺被里面的內(nèi)容牢牢吸引了,這本書不像我想象的那么枯燥難懂,論語中的經(jīng)典話語加上一個個小故事,變得生動形象,從中可以學到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每當夜晚難以入眠時,我便捧著它細細品味,細讀之中,也讀出了一點點自己的心得。
為人之道,貴在真誠。自懂事以來就遇到了各種各樣的人,有些人處世圓滑,左右逢緣;有些人巧舌如簧,善于奉承;有些人耿直憨厚,善良樸實;有些人刻苦兢業(yè),舍已為公;有些人無為頹廢,胸無大志。這些類型,我覺得都和自己對不上號,我自己卻是挺喜歡真實,不太會耍弄心機,也不善于推卸任務(wù),也許源于老師對我的教導:做一個真誠的人。真誠是搞好人際關(guān)系的良方,與人交往,不虛偽,不矯飾,真誠地面對每一個人,力所能及地幫助別人,我想他人也會熱情地接受你。
這本書還一直放在我的床頭,有些故事我還沒有細細地讀完,不過我想我會擠出時間去細品的',看著書柜里長年作為裝飾品的書籍,我很慚愧,沒把書當成自己的朋友,我想我會重新去認識它們,就像《論語》里說的,為人之道,貴在真誠。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篇2
第十二章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本章孔子旨在告訴我們貪生怨!墩f文解字》曰:“放,逐也”!稄V雅》以“放”為“置”!肚f子·天運》有語“放風而動”,“放”是依賴,依靠的意思!缎绿茣る[逸傳序》引用孔子語義,曰:“放利之徒,假隱自名!薄胺拧笔亲分鸬囊馑。后儒孔安國也說:“放,依也”。他認為每事依利而行是取怨之道。宋代士大夫多用心于義利之辯。今不妨引用不同學派之代表性解讀,綜合參考之。理學家程頤在《程氏經(jīng)說》中說:“心存乎利,取怨之道也。蓋欲利于己必損于人”。程伊川把義和利對立起來,以損人利己為招怨之道。王荊公后學陳祥道在《論語全解》中說:“利者,外物也。求在我,所以寡欲也;求在外,所以多怨也。所謂多怨者,不怨已多怨乎人,人亦怨乎已”。清儒認為陳祥道多雜老莊思想,寡欲說可證清儒不虛也。然而就“多怨”至簡的說法,陳用之解釋為自己與別人互相埋怨倒也比較中肯。湖湘學派張栻《癸巳論語解》多經(jīng)朱熹編輯,敬夫、晦庵二人已是多年朋友,可以把《癸巳論語解》看做朱夫子贊成的解釋。張敬夫說“放,依也。放于利而行者,凡事毎求便利于己也。怨,由不得其欲而生。彼雖每求便利而事亦豈能盡利于己哉?不得其欲則怨矣。其胸次擾擾,無須臾以寧也。若夫君子正己而已,無所求利,故無不足。而奚怨之萌哉?”
綜上所述,“放于利而行,多怨”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一個人做事的原則是逐利或者憑利益行事的話,那么,當他做事?lián)p人利己時他就會招致對方的怨恨,如果他自己的欲望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他就會埋怨社會或者別人。其實,古今一人,凡人就有欲望,都有需要。而如何才能夠滿足自己的欲望、實現(xiàn)自己的需要卻有不同的方式和路徑,中國的道家智慧是清心寡欲,道法自然。佛家的智慧就是緣起性空,因果報應(yīng)。儒家的智慧就是崇德立業(yè),推己及人,以仁為本。今天重新審視孔子的這句話,有了更為開闊的對待人生的考察視野。多怨的`人往往多有心理依賴,習慣于依賴個體、依賴家庭、依賴單位、依賴社會,而一旦撤掉依賴或者依賴不在,自然就會充滿抱怨。抱怨他人者自然會被他人抱怨。在民主自由平等的現(xiàn)代社會,儒家的啟示就是培養(yǎng)自我實現(xiàn)的主體性與擔當意識和遵法守德的人生價值的取向。如此,方可樂天知命、少生埋怨。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篇3
《論語十二章》節(jié)選了《論語》中關(guān)于做人做事和學習態(tài)度與方法的幾段重要內(nèi)容,目的是希望大家通過應(yīng)用正確的學習方法,通過道德修養(yǎng)。如果一定要總結(jié)成一、兩個字得話,那就是“學”與“思”,這是其強調(diào)的內(nèi)容!這里就“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談?wù)効捶。溫故而知新是指,能夠通過對已知事物的了解和掌握,去認識和判斷新的事物。
能夠溫故而知新,說明這個人是有思想、有方法的,做到了學而思、思而學!皽毓省辈皇菑妥x或者復述已經(jīng)學到的內(nèi)容,而是對已學知識的'思考,同時又在思考中探尋了解新的知識,思想認識不斷發(fā)展和提高所以才能“知新”。這樣的人當然也會將自己的思想認識發(fā)揚出來,不論是否收徒當老師,都能起到老師的作用。而對于那些能夠做到溫故知新的人,應(yīng)當將其作為老師來對待,好好地向他們學習的。當然如果自己能夠做到這點,那么自己也可以發(fā)揮老師的作用。
能夠溫故而知新,說明這個人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和方法。而一個有思想、有方法,不斷回顧與思考,能夠?qū)⒆约旱乃枷胝J識發(fā)揚出來的人,其在品質(zhì)方面應(yīng)當不是問題了。因而也就具備了作為老師的條件。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篇4
孔子,春秋戰(zhàn)國時期之文人,其作《論語》流芳百世,流傳至今,幾乎無人不知,無鬼不曉。
《論語》,封面精致,外殼鵝黃,厚厚的,正上方用宋體寫著“論語”二字,下面寫著“孔子的智慧”幾個字,并配有一幅山水畫,讓人一眼就喜歡上了這本書。翻開書頁,一股油墨香味撲鼻而來,!這本書我已經(jīng)心儀很久了,還是媽媽特意從書店買來的呢!
這本書中字字珠璣,其中我認為最精辟的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薄眱删湓挕?/p>
第一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時常溫習學過的知識,這難道不快樂嗎?有朋友從遠方來做客,這難道不開心嗎?別人不知道我有學問,而我不介意因為學習是為了自己,這難道不是一個君子嗎?””告訴了我們:“常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做任何事就可以得心應(yīng)手。如果別人對你有誤會時,不要生氣或難過,只要你做的是對的,別人終究會明白的。”
第二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三個人一起行走,除了我之外的兩個人,一定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選擇他們的.優(yōu)點來學習,如果是缺點的話,就把它當成一面鏡子,看看自己有沒有一樣的缺點,如果有就要立刻改過來!薄备嬖V了我們:“朋友或同學當中,每個人都有優(yōu)缺點,重要的是,我們能不能學習別人的長處和改正自己的缺點!边@兩句話寫得真好,我們大家也要好好讀讀哦!
《論語》,孔子智慧之精華,他告訴了我們怎樣做人,怎樣處事。做人,就應(yīng)該要不能只修飾外貌,更重要的是內(nèi)心的修養(yǎng);做人,就應(yīng)該要對所有的人都要以愛心對待,也要多親近有仁德的人;做人,就應(yīng)該要假若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任何缺點和過失,必須得勇于改過,不能故意不改,并裝作沒發(fā)現(xiàn);做人,就應(yīng)該要本著正大光明的態(tài)度來做事,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論語》,孔子,傳頌千秋萬代……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篇5
在“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話中,孔子告訴我們?nèi)绾握_對待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在“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中,我們知道讀書而不思考就會茫然無所知,只空想而不讀書就必然會產(chǎn)生疑惑等等。
然而,如果我們仔細閱讀《論語》,除了那些我們都很熟悉的千古名句之外,我們還會找到一些能夠反映時代背景的語句。
例如:“自行束脩以上,我未嘗無誨焉!彼囊馑际牵簩W生主動帶一束肉干來見我,我是不會不教他的。
我認為,當今社會的師生關(guān)系融洽,學生尊敬老師,老師愛護學生,這些都不需要物質(zhì)來衡量的,而在孔子生活的那個年代,學生要送禮才可以得到老師的賜教,這足以反映出當時封建社會的`腐朽。
再如:“朝,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币馑际钦f,孔子上朝的時候,與下大夫說話,侃侃而談,從容不迫;與上大夫說話,態(tài)度和悅;君子在場時,說話局促不安。
從中可以看出,孔子和不同等級的人說話態(tài)度明顯不同,他的做法與當今以人為本、和諧社會是不相符的,充分說明孔子所處時代是一個等級分明的時代。
此外,從“朋友之饋,雖車馬,非祭肉,不拜!保ㄒ馑际钦f朋友送的禮物如果只有車馬,沒有祭肉,孔子也不會行拜禮)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當時的人們很重視祭祀祖先,即使別人送再多的東西,如果沒有祭肉,主人也不會高興等。
前后照應(yīng)
雖然在《論語》中,我們看到了一些帶有明顯時代色彩,透露出封建社會的氣息的言論,但從整體上看,它帶給我們更多的是做人做事的原則、治家治國道理,使我們受益匪淺。
因此,它仍是一本好書,孔子也毫無疑問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篇6
學海無涯,人在一生中要學會做很多東西。學做人,是最基本的,做一個什么樣的人呢?當然是要做一個美好德行的人,像孔子一樣,做一位品德高尚的人。
我讀了是孔子的《論語十二章》,文章主要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講了孔子謙虛好學的精神;教我們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tài)度,要時常復習學過的知識;教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修養(yǎng)的人。從文章中,我懂得了怎樣做人,怎樣做一個德行美好,品德高尚的人。
文中,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學了知識、技能之后,時常去復習它,不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嗎。學習了新的東西之后,我就要時常地去復習、熟悉它,這是一件快樂的事。在沒有學習這句話之前,我從來不重視認真復習,每次上課看到同桌記筆記,我也跟著記,下課后同桌認真復習,把上課的筆記反反復復地看了一遍又一遍,我也常跟著他一樣學,但每次考試我的成績都不如她,我常常在想,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如今,學習了孔子的語句,我真正理解了學習,要及時復習所學的知識。
自從真正理解這句話我才知道,原來真正理解了學習,及時復習所學的知識,而且要用心把知識記憶理解好,這樣才能越來越好,當然也不能模仿別人,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并在學習中培養(yǎng)自己的性格品質(zhì),讓自己成為一位品德高尚的人。
文中讓我感觸最大的是:“曾子日:”吾日三省吾省,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誠信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按時復習了呢?
《論語》中告訴我們的永遠是簡單而質(zhì)樸的道理,孔子要求自己要做一個德行美好的'人,必須要每天都幾次反省自己本身的問題:替別人辦的事有沒有辦?替別人辦事有沒有辦好?跟朋友交友:有沒有誠實、平等、友好、關(guān)心自己的朋友?在朋友遇到挫折時,有沒有去鼓勵和幫助朋友?在朋友獲得成功時,有沒有真心的替朋友開心?每個人都要學會自我反省,反省自己在一天中做對了什么,做錯了什么,還有學會了什么。
記得有一次,我和媽媽吵架了,我把自己關(guān)在了臥室里,不吃不喝,放聲大哭。學了《論語》,我發(fā)現(xiàn)自己錯了,哭鬧并不能解決問題,反省自己本身的問題才是最重要的。通過反省你可以知道是自己錯了,還是別人錯了,從而反省自身,取長補短,不斷豐富完善自己,讓自己擁有高尚的品德。
《論語十二章》多么讓人受益啊,在這里教會了我如何學習,如何做人,做一個怎樣的人。我們應(yīng)該在學習和實踐增長才干,在與人交往上要心胸豁達,充滿歡樂,不斷完善自我,不斷修養(yǎng)身心,努力成為一位品質(zhì)高尚的人。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篇7
學習了于丹的《論語》心得使我受益匪淺。于丹對《論語》從七個方面進行了拆講與分析。先我就從作為一名普通的角度就于丹《論語》心得談?wù)勛约旱母邢搿?/p>
一、天地人之道
孔子說:“天人合一”。于丹解釋說這種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諧。我們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我們的和諧是什么?我想最根本的應(yīng)該是教師與學生的和諧。我覺得教師很學生是相輔相成的一個組合,而不是對立的組合。這就是我們學習這本書后,我們應(yīng)該追求的和諧。
孔子教育學生時態(tài)度是平和的,心中是有信念的。我們作為一名技校的老師,我們面對的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扎實的學習功底。這就要求我們在教育我們的'學生的時候能夠心態(tài)平和的教育學生,而且要對我們自己的學生有信心。能夠發(fā)自內(nèi)心的肯定我們的學生。
于丹在《論語》心得中提到了“怒”和“仁”,并對其進行了解釋。談到“怒”指得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說自己不想干的事,你就不要強迫給別人干。我們在自己的工作、生活、教學中也許已經(jīng)遇到過類似的事情,我們怎么處理的?我在教學工作中有過這樣錯誤的認識我是老師,你是學生。所以我不想干的事讓你來干。現(xiàn)在看到這樣的一個“怒”字。我不僅對自己有這種思想而覺得不該。這是沒有正確理解“教師”這個名詞的結(jié)果。而“仁”解釋是“關(guān)愛別人,就是仁;了解別人,就是智!碑斂吹竭@里我不敢問自己我對別人做到“仁”了嗎?我只問自己對自己工作、教育的對象做到“仁”了嗎?我真的從心里關(guān)愛我的學生嗎?真的做到了解每一個學生嗎?我認真的審視并認真反省了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爭取在以后的工作中以天地人之道的中和諧的思想完成教育教學工作。
二、心靈之道
人們常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彼砸粋老師的心靈思想直接影響一批學生的思想觀念。于丹在“心靈之道”中這樣說道:“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接受下來,而且要用內(nèi)心的淡定與坦然彌補遺憾!币虼宋覀冊谂c學生接觸的時候要先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不要把自己不良的情緒傳染給學生。平靜自己煩躁的心情,于丹是這寫到的“當不幸降臨了,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它盡快的過去,這樣你才會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你才會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不僅我們有一個好的心態(tài),還要把這種好的心態(tài)傳播出去教育學生在今天這么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更加重要。要使學生明白在這個時代無論做什么都要有一個坦蕩蕩的胸懷。
三、處世之道
現(xiàn)在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是相對獨立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我們?nèi)绾魏妥约褐車娜讼嗵幠兀咳绾芜m應(yīng)這樣的社會?于丹在“論語”心得中是這樣說的:“無論對朋友還是對領(lǐng)導,都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掌握好親疏的分寸。距離和獨立是一種對人格的尊重,這種尊重即使在最親近的人中間也應(yīng)該保有最美的境界!
除了有正確的交際觀點,我們在為人處世上還要自我做起。在與別人交談或評價他人時要先考慮一下自己是否有資格去評價他人。所以我們在為人處世上應(yīng)該時時刻刻要遵循于丹“論語”心得中提出的“多思、多想、多聽、多看、謹言、慎行”。在工作中努力做到少說多做,做事要積極,說話要謹慎。在遇到問題和處理問題時說話要用腦子,做事要考慮后果。用這種“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處世心態(tài)要約束自己要求自己。并貫穿到教學中去,使學生能從自己的觀念中提前適應(yīng)社會。無論以后在社會中做什么工作都能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真正做到在其位,謀其政。
四、君子之道
于丹在“論語”心得中就孔子提出的“君子”談了自己的三點認識,她認為作為君子要具備三種境界:第一種境界是做一個善良的人,不怨天、不尤人。第二種境界是無恒產(chǎn)而有恒心。第三種境界是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首先是第一種境界,我認為做一個善良的人不只是“君子”應(yīng)具有的境界。而且還是我們?yōu)槿说母,做人的標準。可能我們無法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但是于丹告訴我們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不要讓我們的有限生命在苛責外在的世界中度過。另外不要只一味的抱怨外界的環(huán)境,我們自己的身上也需要這種“苛責”。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篇8
簡潔而經(jīng)典的語句是中國古詩文的特點,正因如此,中國古詩文以其獨特的魅力倍受矚目。
我認為,在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中,《論語》便是其中精品之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貧窮的人羨慕富豪,因為他有讓他一輩子也花不完的錢;而富豪卻羨慕那些平凡的人,因為他們很快活,不會整天杞人憂天地擔心錢是否被用光、是否被偷走。
可是,就如孔子說的,快樂的事有很多: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曾子曰:“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現(xiàn)在的.大人們,更注重物質(zhì)化的世界,卻忽略了我國的傳統(tǒng)觀念:忠、信。
曾子提出的自省方法,卻恰似給我們亮了一盞明燈: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yè)是不是復習了呢?我的課外英語輔導班老師曾經(jīng)給我們講過一個有關(guān)她的學生的故事。
那個學生學習很好,很受同學與老師們的歡迎,但是卻有同學發(fā)現(xiàn)那個學生偷同學們的筆和錢,從此,那名學生開始被同學們排斥,最終不得不轉(zhuǎn)學。
這正驗證了孔子的一句話: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道德永遠是做人的第一,想做一個受人歡迎的人,沒有德與孝不行。
這些便是給我感受最深的語句。
讀《論語》,令我受益匪淺。
今后,我要細讀論語,細讀這中華悠悠千年智慧,讀懂這其中的做人道理與處事方法,品嘗這暖暖的心靈雞湯。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篇9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后,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边@里講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fā)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zhì)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guī)煟⿲W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舍的治學態(tài)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chǔ)。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边@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后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叭诵,必有我?guī)熝!边@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nèi)粘I钪,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yōu)點,值得我們?nèi)W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里,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shù)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于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yǎng)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于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篇10
《論語》是紀錄孔子及其門徒言行的書,其中有很多話都成為格言流傳于世。今年暑假的兩個月里,我每天都要和爸爸一起誦讀一則。
在這些對我來說覺得深奧而充滿哲理的語句中,印象最深的是學而篇的第一則。它的內(nèi)容只有三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孔子告訴我們:學習時常溫習,不也高興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快樂嗎?別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我覺得孔子的這三句話說出了我們學習、生活中的'三種樂趣。第一是學習之樂,上課時,我們在老師的教導下,逐漸掌握了各種知識;下課后,我們又按時去復習、琢磨學習的內(nèi)容,心里就更加明白其中的道理了;然后還能去完成一道道習題,心情非常的愉快,體會到了學習成功的樂趣。第二是與朋友相處之樂,平時,我們同學之間相互關(guān)心,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共同提高,這也是令人感到快樂的事。第三是自身之樂。我認為這是最難得到的一種樂趣,但我覺得平常我們應(yīng)該努力這樣去做,那就是即使我們周圍的人不了解你,不看中你,你心中也能保持穩(wěn)定的心緒,堅強的承受不公平的遭遇,這也許就是我們所說的樂觀豁達的境界吧!
我反復吟誦著幾句話,隱隱約約地感覺到一代圣人的智慧之花在靜靜地綻放。
讀《論語》樂在其中。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篇11
本學期老師組織我們讀《論語》。學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老師一遍遍在課堂上講解所謂何意,我在下面聽得云里霧里,想不通這古人好好的話干嘛要說成這樣,在我眼里,古人的經(jīng)典文章一直是深奧難懂。
課間隨意翻閱書本,不覺被里面的內(nèi)容牢牢吸引了,這本書不像我想象的`那么枯燥難懂,論語中的經(jīng)典話語加上一個個小故事,變得生動形象,從中可以學到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每當夜晚難以入眠時,我便捧著它細細品味,細讀之中,也讀出了一點點自己的心得.
為人之道,貴在真誠.自懂事以來就遇到了各種各樣的人,有些人處世圓滑,左右逢緣;有些人巧舌如簧,善于奉承;有些人耿直憨厚,善良樸實;有些人刻苦兢業(yè),舍已為公;有些人無為頹廢,胸無大志.這些類型,我覺得都和自己對不上號,我自己卻是挺喜歡真實,不太會耍弄心機,也不善于推卸任務(wù),也許源于老師對我的教導:做一個真誠的人.真誠是搞好人際關(guān)系的良方,與人交往,不虛偽,不矯飾,真誠地面對每一個人,力所能及地幫助別人,我想他人也會熱情地接受你.
這本書還一直放在我的床頭,有些故事我還沒有細細地讀完,不過我想我會擠出時間去細品的,看著書柜里長年作為裝飾品的書籍,我很慚愧,沒把書當成自己的朋友,我想我會重新去認識它們,就像《論語》里說的,為人之道,貴在真誠。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篇12
學海無涯,人在一生中要學會做很多東西。學做人,是最基本的,做一個什么樣的人呢?當然是要做一個美好德行的人,像孔子一樣,做一位品德高尚的人。
我讀了是孔子的《<論語>十二章》,文章主要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講了孔子謙虛好學的精神;教我們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tài)度,要時常復習學過的知識;教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修養(yǎng)的人。從文章中,我懂得了怎樣做人,怎樣做一個德行美好,品德高尚的人。
文中,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學了知識、技能之后,時常去復習它,不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嗎。學習了新的東西之后,我就要時常地去復習、熟悉它,這是一件快樂的事。在沒有學習這句話之前,我從來不重視認真復習,每次上課看到同桌記筆記,我也跟著記,下課后同桌認真復習,把上課的筆記反反復復地看了一遍又一遍,我也常跟著他一樣學,但每次考試我的成績都不如她,我常常在想,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如今,學習了孔子的語句,我真正理解了學習,要及時復習所學的知識。
自從真正理解這句話我才知道,原來真正理解了學習,及時復習所學的知識,而且要用心把知識記憶理解好,這樣才能越來越好,當然也不能模仿別人,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并在學習中培養(yǎng)自己的性格品質(zhì),讓自己成為一位品德高尚的人。
文中讓我感觸最大的`是“曾子日:‘吾日三省吾省,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誠信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按時復習了呢?《論語》中告訴我們的永遠是簡單而質(zhì)樸的道理,孔子要求自己要做一個德行美好的人,必須要每天都幾次反省自己本身的問題:替別人辦的事有沒有辦?替別人辦事有沒有辦好?跟朋友交友:有沒有誠實、平等、友好、關(guān)心自己的朋友?在朋友遇到挫折時,有沒有去鼓勵和幫助朋友?在朋友獲得成功時,有沒有真心的替朋友開心?每個人都要學會自我反省,反省自己在一天中做對了什么,做錯了什么,還有學會了什么。記得有一次,我和媽媽吵架了,我把自己關(guān)在了臥室里,不吃不喝,放聲大哭。學了《論語》,我發(fā)現(xiàn)自己錯了,哭鬧并不能解決問題,反省自己本身的問題才是最重要的。通過反省你可以知道是自己錯了,還是別人錯了,從而反省自身,取長補短,不斷豐富完善自己,讓自己擁有高尚的品德。
《<論語>十二章》多么讓人受益啊,在這里教會了我如何學習,如何做人,做一個怎樣的人。我們應(yīng)該在學習和實踐增長才干,在與人交往上要心胸豁達,充滿歡樂,不斷完善自我,不斷修養(yǎng)身心,努力成為一位品質(zhì)高尚的人。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篇13
學德,學禮,學態(tài)度;學智,學道,學做人;必以《論語》學先。
——題記
古有四書,《論語》、《大學》、《中庸》、《孟子》。其中《論語》最為接觸較多,它是儒家經(jīng)典之一。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對后人深有影響。本書從世間多方面概括,講述了人應(yīng)為,人應(yīng)不為的各種事情。從《論語》中,可以讓我們悟到許多人生中事物的一些道理。
《論語》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讓我明白,無論何時都要向別人虛心學習,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知之為知,不知為不知”,讓我明白學習上應(yīng)該抱有求實的態(tài)度,任何時候都必須誠實對待自己知道或不知道的事情,不讓自己處在半壺水響叮當?shù)臓顟B(tài);“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讓我明白,做人不能太自私,不能用自己的思想去約束別人的想法,應(yīng)該不自己不想去做的事,換個角度盡量去接受它,不要固執(zhí)的讓別人去完成,那樣就打破了和諧;“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讓我明白了,在讀書的過程中不能對自己的衣著過于注重,不要以求知為借口而與人攀比,這種行為完全辱沒了讀書的真正用意,不能做這種人兒讓別人瞧不起。還有許多言語讓我感慨萬千,讓我從中領(lǐng)悟到不少道理,給了我不少的人生啟示。
這幾天,我對《論語》又有了近一步的認識,讓我學到了許多東西?纯鬃拥臑槿宋覍W會了品德;看弟子對孔子的.行為,我學會了禮儀;看學生積極向孔子學習,我學會了學習的態(tài)度;看孔子出事鎮(zhèn)定自如,我學會了鎮(zhèn)定;看孔子以諸多的行為和方法來教育學生,我學會了他的智慧;看《論語》記錄的孔子的話,我學習了做人的道理。也許有時一件相同的事情,用不同的方法去對待會得到不同的結(jié)果。當國家與國家發(fā)生矛盾的時候,大多主張兵戎相見,而孔子主張以“仁”治理天下。這本書對我們青年的影響力著實不小,我們應(yīng)該更深一步地去了解它,讓它對自己以后的人生產(chǎn)生更大的幫助。
四書之一的《論語》,值得去讀,值得去看,因為它給你的人生影響非同小可。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篇14
我聽到過一首歌中這樣唱到:“人字的結(jié)構(gòu)就是相互支撐”。在七年級學過論語以后,我用我簡單而幼稚的大腦思考,用我懵懂的心去體會生活,發(fā)現(xiàn)這句歌詞很有道理。是論語讓我明白了:做人要謙虛好學,不能見利忘義。
曾聽說“半部論語治天下”,沒錯,的確是。論語的奧妙博大精深。區(qū)區(qū)幾句,就讓我明白了一些人生的感悟。
在七年級,我學會了兩句論語:“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和“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說:幾個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人。我選擇他好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說明了在日常生活中自己要有主見,善于“擇其善者”、去“其不善者”,從別人身上學到自己需要的東西。
我們就應(yīng)該這樣,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我們自身有很多不足,我們卻注意不到?吹絼e人這方面做得好,再看自己,自己不如別人,再來改正自己的不足?吹絼e人做的不好,再來看自己,如果自己做得比他好,那還要讓自己做得更好。
如果自己做的比他人好,那就不但要讓自己做得更好,而且要謙虛。因為只有謙虛才能讓自己做得更好。如果驕傲了,就只會被別人遠遠地拉在后面。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意思為:到一年中最冷的季節(jié)是,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謝的。用松柏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能經(jīng)受住考驗,不隨流俗,保持節(jié)操和堅韌不拔的精神,不同于一些見利忘義的小人。
有一些人見利忘義,從來不認為與別人的情誼是最重要的,一遇到利益,就把情誼都忘了,甚至做出一些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損害朋友利益的事。像墻頭草一樣,風往哪里吹就往哪里倒,不但沒有主見,而且沒有道德。這樣的人只會搖尾乞憐,等人施舍,不會自食其力。這種人經(jīng)不住任何考驗,其他人不值得與他交朋友。同時,我們在憎恨這種人的時候,我們不要做這種人,他們只是過街老鼠而已。
有這樣一句廣告詞:“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做人亦無止境。通過學習這兩則論語,我明白了做人要謙虛好學,而且不能見利忘義,人字的結(jié)構(gòu)就是:虛心和忠義的相互支撐。讓我們一起爭取做“完人”!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篇15
喜歡萊蒙托夫的一首詩:“一條船,孤獨地航行技術(shù)在海上,它既不可以尋求一個幸福,也不逃避生活幸福,只是我們向前進行航行,底下是沉靜碧藍的大海,而頭頂,是金色的太陽!
我,愿做這只孤獨的小船,帶著碧波蕩漾在寧靜的大海里,奉承著,駛向前方,感受著陽光的溫暖。
高中時期,使人成熟,使人感性,使人感性。我們不再是無知的孩子,我們學會了獨處,學會了與自己相處,學會了思考,學會了解決問題。我們接觸到更多的世俗智慧,體驗到更多的人性溫暖,心靈更加成熟;叵肫鹞乙郧懊刻於荚谙氲氖虑,真有趣。一個頑皮的孩子,他從來沒有經(jīng)歷過生活,死亡,悲傷,或者分離,他每天都在自己制造的悲傷情境中度過,擔心各種各樣的事情,現(xiàn)在看起來像是無病呻吟,自憐的笑話,F(xiàn)在我們更珍惜寶貴的生命,更了解那些不冷不熱的人,我想,這不是虛偽,而是更熱情地與世界相處。
今天,我們,從來沒有一個人的損失。我們慢慢沉醉于一個人的世界,寫作學會了面對喧囂后的寒冷,學會忍受孤獨與寂寞,像鳥兒一樣孤獨的小船,像海深,騎兵冰,波瀾不驚的心臟,但它蘊藏著巨大的能源。
如今的我們,再也不是沒有了對人情冷暖的過多傷感。我們可以慢慢習慣于客套和僵硬,卻仍保持自己那顆溫暖的心,用真心對待學生每一個問題值得企業(yè)付出的朋友,用溫暖的心去認知發(fā)展社會,感悟生活世界,將那些工作瑣碎、無所謂、負面的`東西進行過濾。
今天,我們?yōu)閭ゴ蟮纳罡痈屑,珍惜你的生活,向往更多的未知世界的日子。隨著時間的推移,看著生老病死在我們身邊,我們不禁移動到生命的神奇,感受生命的脆弱。所以,我們正在努力,試圖讓自己的生命沒有遺憾。我們是向往,向往未知的國家,不同的文化,并為奇觀的世界無限的向往。
花開花落,云卷云舒,自然在不停進行運轉(zhuǎn),生命在中國不停消逝,我們也在不停發(fā)展成長。被歲月拔節(jié),我們學會了學生感恩,學會了一種淡然,學會了他們懷著這樣一顆敬畏法律天地、敬畏人民生命的心,在這個迷蒙慌亂的時代里,為自己的未來經(jīng)濟奔騰!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篇16
《論語》是孔子與其弟子所編,雖說是兩千多年前所編的,但還是讓世界、讓人民,更讓我受益匪淺。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边@句話的主旨是做人要實事求是,不能似懂非懂。我一直把這句話當做耳旁風,不以為然,直到六年級危老師講這句話時,才讓我對他產(chǎn)生了興趣。家人總說我學習時候不知道好方法,而我卻總是打斷他們,這才導致我考試吃了大虧。
記得那是桂花褪下她的平凡,開始展露光芒時,我卻在考場上犯了愁。隨著一生聲哨響,數(shù)學考試開始了。剛開始答題,有的同學卻犯愁了,眉頭緊鎖,而我卻如魚得水一般。我用輕蔑的目光看了看他們,從心底將他們狠狠嘲笑了一番,才繼續(xù)答題,寫著寫著,我的臉色卻陡然一變,死死盯著這道題,一只手撓了撓頭,用嘴啃著另一只手,背上不停地冒汗。這時,我仿佛看見同學們對我指指點點,死黨對我豎起的大拇指已緩緩向下,這打斷了我的'思路。這道題是老師說了多遍的呀!本是這樣懊悔的我,卻被想象所打斷,氣憤到雙眼幾乎噴出實質(zhì)的火焰,于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在卷子上亂蒙開了。由于這道題導致我后面的思路混亂,大腦已經(jīng)崩潰。寫完后我也沒有檢查,只是用手有氣無力的,懊悔的,捶了捶腦袋,便在腦海中回想老師講課的細節(jié),可細節(jié)全是與同桌玩耍,唯一聽到的一句話是:“誰還有不會的?”我看了看同學們都沒有舉手,也沒好意思舉起手來,這才“一錯造成千古恨!蔽掖诡^喪氣,像霜打的茄子一樣無精打采地垂在桌子上。卷子發(fā)下來后,我倒在了及格線上,這可能對差生來說是艷陽高照,喜上眉梢;可對我來說無疑是一個晴天霹靂。上語文課時,我像失了神一般,卻猛地聽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一看原來危老師在講這則《論語》呢!這使我忍不住回想了一下自己在數(shù)學課上的所作所為,于是我很快把這句話在心里默念了幾遍,當成自己的座右銘。
從那以后,我也像桂花樹一樣慢慢展露自己的光芒,不可阻擋。而實事求是的精神更是印刻在我的心中。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篇17
作為儒家的代表作,論語,在中國文化中占了極為重要的地位,它的理念是中國人處事的指導是中國人做人的標準,它是滋養(yǎng)中國文化的精神土壤,古時候便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論語提倡積極入世,以克己復禮的思想給眾人約束自我智慧于他人的治理理念,讓人們能夠更好的創(chuàng)造一個有人心的社會,在于天下他匯集了天下,人在于個人,他指導人們實現(xiàn)自我價值,這份傳承至今的思想影響了一個又一個中國人,甚至給海外也帶來了思想的碰撞。
論語讓我直面自己,摒棄壞習慣,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時會會遇到一知半解或者一點也不懂的狀況。可是為了讓自己顯得聰明的,或至少不太愚笨,就假裝自己已經(jīng)很懂了,可事實上這才是真正的愚笨,想知道自己哪里不懂并不恥下問,或恭敬地向老師詢問才是智慧的體現(xiàn)呀,所以在我們提升自己的過程中,要遵循孔夫子的話才能有所提高,做到能夠舉一而反三。
論語讓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學習這件事,論語提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于學習,喜歡學習更能從學習中獲得樂趣,得到益處,把學習當做愛好去做,學習的效率更能提高,與此同時我們也要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多學學著,專心多問多思考,才能讓自己更好的學習,更能沉浸在其中。
當然論語最重要的還是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這其中有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的淡薄思想有攻自后而博澤于人的寬容態(tài)度,有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傻闹t虛精神,也有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的進取態(tài)度,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的昂揚志氣,在今天的中國這些品質(zhì)都被我們的追求,我們需要更多的人擁有這樣的品質(zhì),營造出一個大同的社會,論語無疑是一個權(quán)威的指導。
后世的'許許多多的思想都源自于論語文人墨客們需要他給予治國的指導,武將們也需要他洗滌內(nèi)心的力氣,而我們更需要將他細細研讀,從少年到中年到老年,它會給予我們最積極的建議,讓我們在社會中有所一代論語之光將第三10而至,萬事生生不息,論語是我國文化歷史遺產(chǎn)的一個瑰寶,也是我們每個青少年應(yīng)該值得品鑒的一本書。論語影響了我,我從以前的,不懂裝懂,到不懂就問,我認為我已經(jīng)明白了這道理,自身的聰明不是裝出來的,而是實質(zhì)上的。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篇18
《論語》是家喻戶曉的經(jīng)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語錄體散文?鬃邮俏覈糯鷤ゴ蟮慕逃、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智慧啟迪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后人尊稱他為“圣人”。
我喜歡《論語》,不是因為它告訴我們多少修身、齊家、平天下的大道理,而是它充滿智慧的語言,是生活的感悟和積累。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就是一句千古名言。意思是說:“把老師教給你的知識和你因此而得到的知識在現(xiàn)實中實踐它,是一件令人十分愉快而振奮人心的事!笨鬃诱J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本身應(yīng)該是件快樂的事?鬃拥倪@句開場白就是告訴弟子們,理論聯(lián)系實際,把學來的知識放到實踐中去才是真正的'知識,才能證明你已經(jīng)把握了知識。而真正懂得知識的人在現(xiàn)實中的運作會興趣倍增,會自然產(chǎn)生出需要更多知識的充實。我們知道了學習、實踐的重要性,我們還要記住“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學習方法,則是重中之重。只讀書學習而不會積極地思考問題,就會茫然無知而沒有收獲,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讀死書。反之,如果只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不解,精神疲憊,就成為“紙上談兵”。這就告訴我們要把學習和思考結(jié)合起來。再有“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苯忉尀椤霸跍亓晫W過的知識時,能有新體會,新發(fā)現(xiàn),那么就可以當老師了!边@也就是對我們學習思考提出的要求,要求我們在學習中不斷“溫故而知新!弊鳛閷W生,能做到這一點,就是真正會學習了。
還有“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保鹊群枚嗑俚恼Z言,我都很喜歡。至今,有很多成語都是從《論語》中演變而來的,比如:溫故知新、不恥下問、誨人不倦、學而不厭、舉一反三等。
我喜歡《論語》,篇幅不是很長,所以很多能背,也常在作文中引經(jīng)據(jù)典,有時和人聊天時也會引用一兩句,也因此被人說我賣弄學問,但
我喜歡這種感覺。我喜歡《論語》,它使我學到了知識,增長了智慧,也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感謝《論語》,伴我成長。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篇19
最是書香能致遠,常吟清詞愈馨香。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讀書,能吸取幾千年的知識。閱讀經(jīng)典,接受傳統(tǒng)美德和人文精神熏陶。對人的成長的影響是巨大的,一本好書往往能改變?nèi)说囊簧。假期研讀的《論語》,讓我領(lǐng)會許多道理。
《論語》是一份珍貴的遺產(chǎn),是儒家學派的經(jīng)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寫而成,它以語錄和對話文體記錄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孔子提出的“仁政“德治”“道義”“禮敬”“信實”“忠孝”“友善”,“勤儉”“廉恥”,“慎獨”等傳統(tǒng)美德的內(nèi)涵,深深植根于華夏沃土之中,是處事和安身立命的標準。
《論語》中語言的樸素和溫暖就在于里面,不僅僅有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他永遠不失去腳下樸素的.起點。孝敬之道就是這樣樸素的起點,于丹在本書開頭就倡導了這樣一種樸素而又現(xiàn)實的思想?鬃拥膶W生有若就以前解釋過孝悌的重要性,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在古代不乏有盡孝道之人:儒商吳展,他十幾年來如一日細心照看著自己的雙親,在古時候就有臥冰求鯉的王祥,恣蚊飽血的吳猛,刻木求親的丁蘭等,而現(xiàn)如今的人們卻漸漸將這種品質(zhì)淡忘了。常聽人們說:小時候總想著沒有經(jīng)濟實力,等將來獨立了,再賺錢,贍養(yǎng)父母;長大了,又忙著為工作打拼,為生活奔波,想賺了大錢在盡孝也不遲;到個人成就有成生活美滿時,再想給父母更多物質(zhì)享受,卻再沒有這樣的機會了。有道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
孝是陪伴,是長輩寂寞時的一通電話,一次旅行;孝是用心,是留心長輩的愿望并為之實現(xiàn);孝是成長的,是努力成長去成為更令人驕傲的人,孝是愛。所以啊,當我們乘風破浪時,別忘了為我們造就船艙的人;當我們扶搖而上時,別忘了為我們梳理翅膀的人;當你發(fā)現(xiàn)或感受到助你而行的風時,不要理所當然告訴自己那是長輩天經(jīng)地義的愛,別忘了,你也應(yīng)該予長輩同等的愛,即是孝。
百善孝為先,孝是我們做人的根本,《論語》教會我的道理,終身受益。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篇20
《論語》是孟子與其說徒弟所編,雖然是幾千年前所編的,但或是讓全球、讓老百姓,更要我獲益匪淺。
子謂:“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的中心思想是為人處事要求真務(wù)實,不可以將信將疑。我一直把這句話作為耳邊風,不以為意,直至六年級危教師講這句話時,才要我對他造成了興趣愛好。親人老說我學習培訓情況下不清楚好方法,可是我卻一直打斷她們,這才造成我考試吃完大虧。
還記得那就是桂花樹脫下她的普普通通,逐漸顯露光輝時,我卻在考試場上犯了愁。伴隨著一生聲吹哨聲,數(shù)學考試開始了。剛開始答題,有的同學們卻發(fā)愁了,眉頭緊鎖,可是我卻游刃有余一般。我就用鄙夷的眼光看了看她們,從心里將她們狠狠地取笑了一番,才再次解題,寫著寫著,我的面色卻驟然一變,死死的盯住這道題,一只手撓了煩惱,用嘴啃著另一只手,身上不斷地出汗。這時候,我好像看到學生們對于我指手畫腳,基友對于我堅起的拇指已慢慢往下,這打斷了我的思路。這道題是老師說了很多遍的`呀!原是那樣悔恨的我,卻被想像所打斷,氣惱到眼睛基本上噴出來本質(zhì)的火苗,因此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在試卷上亂蒙開過。因為這道題造成我后邊的思路錯亂,人的大腦早已奔潰。寫完后因為我沒有查驗,僅僅拿手精神不振的,悔恨的,捶了捶腦殼,便在腦子里回憶老師上課的關(guān)鍵點,可關(guān)鍵點都是與同學玩樂,唯一聽見的一句話是:“誰也有不容易的?”我看了看學生們也沒有伸手,也沒有臉舉起手來,這才“一錯導致千古恨。”我灰心喪氣,像霜打的茄子一樣沒精打采地垂在桌子上。試卷發(fā)出來后,你媽在了分數(shù)線上,這很有可能對差等生而言是陽光明媚,花開富貴;可對于我而言毫無疑問是一個瓢潑大雨。上語文課堂時,我像失了神一般,卻猛然聽見“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币豢丛任=處熢谥v這則《論語》呢!這使我禁不住回憶了一下自身在數(shù)學教學上的行為,因此我迅速把這句話在心中念叨了幾次,當做自身的人生格言。
從那時起,因為我像桂花樹一樣漸漸地顯露自身的光輝,無法阻擋。而求真務(wù)實的精神實質(zhì)也是刻印在我的心里。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篇21
這個假期我讀了一本非常好的書:《論語》。國學大師錢穆曾說過:《論語》應(yīng)該是一部中國人,人人必讀的書。這樣的書,肯定含有有無限的智慧。
《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和弟子言行的書。全書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童,是我國首個語錄體散文。其書比較忠實地記述了孔引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墩撜Z》作為孔子及門人的言行集,內(nèi)容十分廣泛多半涉及人類社會生活問題,對中華民族的心理素質(zhì)及道德行為起到過重大影響。直到近化新文化運動之前,約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中,直到近代新文化運動之前,約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一直是中國人的初學必讀之書。作為一部優(yōu)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言簡意賅,含蓄售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墩撜Z》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yīng)答,點到即止,或啟發(fā)論辨,侃侃而談;或富于變化,娓娓動人。讓我獲益良多。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边@一句的意思是,幾個人同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這讓我想起了一篇文章《古魯?shù)娜焕蠋煛,他的三位老師一位是乞丐,一位是狗,一位是小男孩。在我的生活中也有老師,媽媽教會我要出眾,弟弟教會我要寬容,我的好朋友教會我要真誠。這說明了老師無處不在世界萬物皆為我?guī),只要你誠心學習,在哪都能找到老師。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边@句我也深有體會,我不是生下來就知道一切的人,我是愛好古代文化并能勤敏地追求的人。孔子是萬世師表,但他的學問不是一生下來就有的,他也是靠自己不斷去學習,不斷去提高,豐富自己的知識,對文化的認識才得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成果,這里告訴了我們要不斷去學習,要去追尋,探索知識。
我現(xiàn)在正值學生時代,不能偷懶,要努力學習,因為我不是“生而知之者!
《論語》中富有無限智慧,就連商業(yè)大亨馬云也說過:《論語》是人類真正的智慧。是我重復看,不斷看,受益最多的書。這書也將成為我成長路上的“引路人”。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篇22
論語是一本古典名著,深受各代名人喜愛,學者朱光潛說:“《論語》是一本絕妙的書,可以終生咀嚼,學用不盡的!边@個暑假我也有幸拜讀了《論語》這部著作。
《論語》共有二十卷,四百九十二章。這本著作由孔子的再傳弟子編寫,是一部語錄體著作,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舉止。孔子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弟子都很受人尊敬。
讀了這本著作,我頗有收獲。
這本書教會我如何做人,在諸多方面給予了我很大的`幫助。
其中《述而》這一卷讓我感觸頗深。這一卷里有大家耳熟能詳?shù)摹叭诵,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边@止我想到早上剛剛完成的一篇閱讀,里面提到“然師常師者未若師自然也!边@句話告訴我們世上萬物皆為我?guī)煹牡览怼K叭诵,必有我(guī)熝伞叭绯鲆晦H,對我有同樣的啟發(fā)。“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意思是說:三個人在一起走路,一定會有能當我老師的人。選擇他們的優(yōu)點學習,改進自身。我就有此親身體會,我的四個最好的朋友,一個教會我機會是自己爭取的,一個告訴我才藝廣泛是件好事,另一個告訴我如何寬容待人,還有一個告訴我人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不得不說孔老先生是真厲害,直到現(xiàn)在,他的這句話都引領(lǐng)著眾多有志求學之人走向博學之路。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币沧屛殷w會頗深,的確學習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思考而不學習也會感到迷惑。如果只學習不思考那就四個字:囫圇吞棗。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就是花再多的時間和精力,到頭來還是一無所獲,是如果只思考不學習那就是空想,那么學習和思考相輔相成才能事半功倍。我覺得平時我的學習就是只光顧著聽,不會曲主動思考,造成同樣的知識我可能要學好幾遍才能吸收,一直挺郁悶的?戳诉@句話我是“秒懂”:原來我上課的時候總是老師邊講,我邊抄筆記,好像很專心。實際下了課筆記也不會再看,課程內(nèi)容也不會在回顧了,以后要多在學后思考上下功夫。
商業(yè)大亨馬云也說:“論語》是人類真正的智慧,是我反復看,不斷看,受益最深的書!贝_實是這樣!墩撜Z》中是中國古代人民哲學智慧的結(jié)晶,是一本值得多讀的著作。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篇23
《論語》作為儒家經(jīng)典,宣揚“仁”。在《論語》中,孝道有著不可動搖的低位。中國人自古認為百善孝為先,把孝道作為道德之根本。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年輕學德的子游問什么是孝,孔子說,對現(xiàn)在的你來說,你一定認為孝只要做到能養(yǎng)父母孩子吃飯就行了,但狗了、馬了之類的動物都會喂飽幼崽兒,如果人不能做到持之一恒的照顧老人小孩,那人還跟動物有區(qū)別嗎?人與其他動物的區(qū)別之一就是可以探知他人的心理,對父母盡孝不只是物質(zhì)上的供養(yǎng),還有精神、心理的關(guān)愛。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馑际呛⒆有⒕锤改,不能使父母為自己憂愁。只有自己有疾病時,父母才為自己擔憂,其余一切都不能使父母擔心!笆赂改改芙咂淞!币粋人通過努力可以做好很多事,讓父母欣慰。只有生老病死,這種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事,讓父母擔憂也是沒辦法。除了這些人力不可控的事,其余的都做好,不讓父母擔心,這樣就是孝。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笨鬃诱f:“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后,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备改付枷M优茸约簭姡哂辛己玫钠返拢@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fā)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zhì)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這句話告訴我們:侍奉父母,他們?nèi)粲羞^失,要婉言勸告。話說清楚了,卻沒有被接納,仍然尊敬他們,不要違逆對抗,繼續(xù)操勞而不怨恨。這句話明確了侍奉父母不能唯命是從,孔子反對愚孝的絕對無違,應(yīng)該以道義為標準,客觀對待父母的對錯;如果父母做錯了,卻不聽從自己的勸告,也要履行孝道,絕不能對父母產(chǎn)生怨懟之意。
《論語》告訴我們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是一座思想的寶庫。如何做人,是一個終生的課程。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篇24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聽,書房里傳來一陣悅耳的讀書聲,這是我在讀《論語》!墩撜Z》是古代圣人孔子的學生根據(jù)孔子的言行編寫成的一本書。
當我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學校就專門設(shè)立了一項特別課程——經(jīng)典導讀課。拿到經(jīng)典導讀書后,我就翻閱起來,不經(jīng)意中我看到了《論語》,那時我只知道有本書叫《論語》,并不知其中的內(nèi)容。但我們導讀書上的《論語》沒有解釋,我只能似懂非懂地讀,還想學校為什么要讓我們讀那么枯燥的文章呢?可是有一天我放學回家,突然看到茶幾上有一本《論語》,便悄悄把它翻開,咦,書里居然有原文、有注釋、有譯文,還有圣人的智慧,我能看懂了。從此以后,我開始喜歡讀《論語》了。
《論語》這本書里講了許多道理,比如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笨鬃诱f復習學過的知識的同時,有新發(fā)現(xiàn),新收獲,就可以當老師了。爸爸媽媽和老師們經(jīng)常對我們說“溫故而知新”,讓我們學習新知識的時候還要經(jīng)常復習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他們大概也是從《論語》中受到的啟發(fā)吧!再比如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笨鬃诱f學習但不思考問題,就會迷惑;只思考但不學習,就會缺乏信心。有時候我遇上了難題,就有了畏難情緒,不想自己思考,老想尋求幫助,還很急躁。每當這時媽媽就會提醒我說“你忘了孔子的話了嗎?”一經(jīng)提醒我會慢慢平靜下來,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居然經(jīng)常會把難題給解開了,每當我解決難題之后都會從心里佩服孔子,怪不得人們會尊稱他為“圣人”,他說得可真對呀!孔子還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笨鬃痈嬖V我們不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擔心自己不了解別人。同學之間往往會因為誤解而發(fā)生矛盾,我也不例外。但自從我讀了這一句以后,與同學之間發(fā)生不愉快的.事情的時候,我會常常想提醒自己,可能是我誤會別人了,還是不要這么小氣吧。就這樣,慢慢氣就消了,又和同學一起快樂地玩耍了。
《論語》真是一本好書,每句簡短的話里卻蘊藏著豐富的內(nèi)容和深刻的道理,體現(xiàn)了圣人偉大的智慧!我越來越喜歡讀《論語》了,我還要繼續(xù)讀下去!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篇25
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意思是說:“學了做人處事的道理,并在適當?shù)臅r候印證練習,不也覺得高興嗎?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相聚,不也感到歡樂嗎?別人不理解你,而你并不生氣,不也是君子的風度嗎?”短短的幾句話,包含了做人、做事、交友、處世的道理。在論語中,孔子表達的“學”,不僅僅是讀書學知識,而是泛指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鬃右簧鸁釔蹖W習,并且樂此不疲,一向到了晚年還刻苦鉆研十分深奧難懂的《周易》,故有“韋編三絕”的美傳。
關(guān)于學習的態(tài)度:孔子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于愛學、樂學,這是關(guān)鍵?鬃釉唬骸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即真正愛好它的人,為它而歡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其次,學習要“默而識之,學而不厭”。即學習要有踏踏實實的精神,默默地記住學到的知識,努力學習而不滿足。第三,是要專心致志,知難而進。
關(guān)于學習的方法?鬃釉诤偷茏拥慕徽勚卸嗵幪峒皩W習方法問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能夠為師矣!迸c此同時,孔子還異常強調(diào)學思結(jié)合,勇于實踐。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讀書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精神疲殆。要求人們把學習積累和鉆研思考相結(jié)合,不能偏廢。
關(guān)于學習的目的?鬃诱J為,學習必須有明確的目的,重點在于“學以致用”?鬃诱f:“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币馑际钦f,品德不去修養(yǎng),學問不去講習,聽到正義的.事不能去做,有錯誤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論和實際不能結(jié)合,這才是我們憂慮的啊。由此可見,讀書的目的,不在于死記書本,而在于應(yīng)用,在于實踐。
以上是我學習《論語》后的一點感受,經(jīng)過這次學習我才明白自我的知識面是多么的狹窄,讓我有一種“人生處處盡學問,世間人人是我?guī)煛钡母杏X。今后,我必須要多看一些文學作品,提高自我的文學修養(yǎng)。本次學習,真的使我受益匪淺啊!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篇26
《論語》是一部啟迪人心的經(jīng)典著作。它像一朵瑰麗的花,芳香而持久;它像一顆明亮的星星,閃耀著幾千年,這不是真的。即使是第一次見到《論語》的年輕一代,讀了之后也懂得很多
通過閱讀《論語》,我了解了交朋友的方式?鬃诱f:“三友有益,三友有害:友直,友懂,友聞多,益;友開,友柔,友易學,友有害!笔堑,一個好朋友就像一本厚厚的百科全書字典。在與他溝通的過程中,你總能得到有益的.幫助:當你猶豫不決、優(yōu)柔寡斷時,好朋友廣博的知識可以幫助你做出正確的選擇;當你取得成就和成功時,好朋友的壞話可以讓你清醒;當你有缺點、犯錯誤時,好朋友的直言不諱可以教你修補漏洞,壞朋友就像泥沼和泥潭。與他們交往會使你不知不覺地陷入其中,你越是深陷其中,傷害就越大!薄墩撜Z》讓我明白,交友的方式是要小心,善于交友,樂于交友,不要以犧牲他人為代價交友。
通過閱讀《論語》,我了解了心靈的方式。在《論語》中有一句對白:“司馬牛有曰:‘人皆有兄弟,我無兄弟。’”紫霞說:“商人說天上有生命,有財富。君子有禮而不失,待人有禮。全世界都是兄弟。為什么紳士沒有兄弟?”這句話我有一個道理:人生的第一件事,就是能夠正確地面對人生的遺憾,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接受它們,而不是糾纏它們,一遍又一遍地問天地,這只會加重痛苦;我們應(yīng)該盡力彌補這種遺憾。這就是《論語》告訴我的生活方式。
通過閱讀《論語》,我了解了生活方式。兒子在四川說:“時間就這樣飛逝!日日夜夜。”是的,在哲學家看來,奔騰的江河不僅是一種自然存在,更是一個不可阻擋、不可阻擋的時代?鬃油魉畤@了口氣,同時也向自己、向?qū)W生、向后代描述了這樣一條人生道路:“我有五分之一,我愿意學習,三十分之三十,四十分之四十,不分迷茫,五十分之五十,六十分之服從,七十分之七十,心甘情愿,不超過當下!比松壽E并不適合我們每一個人,但我們可以以此為參照來設(shè)計自己的生活方式,即認清人生目標,珍惜時間和努力工作,走出自己的人生軌跡,首先,我要珍惜時間和努力學習,抓住白天和黑夜。
當然,《論語》教了我很多東西,比如君子之道、理想之道、仁義之道只是紙短墨淺。我怎么能說得清楚。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篇27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智慧的結(jié)晶,是一份讓人受益匪淺的文化寶藏。讀過之后,我對學習態(tài)度有了更深的認識。
有人說“態(tài)度決定性格”,我覺得“態(tài)度決定學習的一切”。因此,我認為,學習要有一種“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態(tài)度。我們在學習上要坦然地承認自己不知道什么,要正視自己的無知。面對問題,應(yīng)該開動腦筋,勤于思考。對于文化知識和其他社會知識,我們應(yīng)當虛心學習、刻苦學習,盡可能地多加以掌握。人的知識再豐富,總有不懂的問題,那么,就應(yīng)當有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只有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學習中除了正視自己的無知,秉著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學習外,還應(yīng)將學到的知識加以應(yīng)用,也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學習的快樂在于練習,因此除了重視“學”,我們更要追求“習”!傲暋本褪窃凇皩W”的基礎(chǔ)上加以應(yīng)用,也就是實踐。孔子帶領(lǐng)著弟子周游列國時一邊學習一邊應(yīng)用知識,他們將知識應(yīng)用起來應(yīng)該是有個人學習的目的。作為學生,我不僅要努力學習,更要去享受學到知識的滿足感和在生活中應(yīng)用知識的成就感。前幾天,天空中出現(xiàn)美麗的魚鱗云,我從學到的地理知識懂得,“魚鱗云”是秋冬季強冷空氣來時的一種天氣現(xiàn)象,說明天氣將轉(zhuǎn)晴,并且在未來兩三天都是好天氣。果然接下來一連幾天都是晴天。這使我感受到了在生活中應(yīng)用知識的成就感。
在學習中我還保持“謙虛”的態(tài)度。“謙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它所體現(xiàn)的.不僅是個人修養(yǎng),還是在學習上的一個態(tài)度和一種風范。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泵總人身上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欣賞并學習別人好的方面是謙虛的基本!疤撔氖谷诉M步”這不僅在個人體現(xiàn),一個國家在國際上也應(yīng)有這種態(tài)度?鬃拥睦碚撾m在古代產(chǎn)生,可在現(xiàn)在仍有不少可取之處。雖然“半部《論語》治天下”略有夸張,但這并不妨礙《論語》對我們的影響。
學習是我們學生的首要任務(wù),端正學習態(tài)度有利于我們的學習,我們只有做到正視自己的無知,才會踏踏實實去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學習知識后我們還要將其應(yīng)用到生活實踐中,感受學習知識的成就感,在繼續(xù)學習中保持一種謙虛的態(tài)度,做到學無止境。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篇28
論語,是記錄圣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書。讀了之后,你可以感受到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抱負,可以感受到他兼濟天下人的仁愛之心,他的很多高尚品德是當今很少人有的。他不僅教會人們應(yīng)該如何接物待事,而且十分嚴謹?shù)匾?guī)范自己,以行動來做出表率。他之所以被后人稱為圣人,就是因為他在平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累積成了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給我們的思想世界帶來了無窮的寶藏。
無美不備的《論語》的'倫理思想核心是“仁”!叭省边@個詞在孔子以前已廣泛使用,但作為哲學范疇的提出,是從孔子開始的。仁在孔子思想中是最高、最根本的理想和準則。所以《論語》說孔子很少談功利、天命,最推崇、最贊許的是仁。
“仁”字在《論語》中出現(xiàn)百次以上,但是,對于仁的確切含義,《論語》中并沒有純定義式的界說,常常是根據(jù)提問人的不同情況而隨問作答,每次講解并不完全一致。如顏淵問什么是仁,孔子說:“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于禮人!边@就是仁。一旦克制自己而使言行都合于禮,天下的人就會稱許你,是仁。具體做法是不合于禮的東西不看,不合于禮的話不聽,不合于禮的話不說,不合于禮的事不做。樊遲問什么是仁,孔子說“愛人!弊迂晢枺骸叭绻腥四軓V泛地把好處給人民而且能夠周濟大眾,這個人怎么樣?可能算是仁人嗎?”孔子說:“何止是仁人!一定是圣人了!堯舜大概還做不到哩!仁人要做到:自己想樹立的也幫助別人樹立,自己想達到的也幫助別人達到。凡事能夠推己及人,可以說是實行仁的方法了!边@表明,孔子所講的仁,有對己、對人兩個方面的基本含義。對己就是“克己復禮”,即克制自己,使視聽言動都合乎禮,一旦做到了這點,天下人都會稱許你是個仁者!翱思骸辈粌H是消極意義的自我克制,還包含積極意義的自覺實踐。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我們中國人傳統(tǒng)的道德理想,在《論語》中孔子談理想時,并不認為志向越高遠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個人的內(nèi)心定力與信念以及對天下人的仁愛之心。無論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實現(xiàn)所有理想的基礎(chǔ),重要在于那一個“仁”字。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篇29
一只蝴蝶飛到我身旁,我好奇地想要抓住它,正要伸手,蝴蝶卻飛走了。不知不覺中,時光回到了20xx年9月1日的清晨,我和媽媽作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學習《論語》。經(jīng)過近一年的努力,我學完了《論語》,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小君子”。
我喜歡《論語》里的孔子,一個長相并不出眾,但很有文化的君子?鬃拥娜寮宜枷,充滿智慧,教會了我如何成為一位謙謙君子!墩撜Z》中記載了孔子留下的許多經(jīng)典句子,每個句子里都蘊含著許多哲理,其中我最喜歡:“言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边@句話的大意是:一個人如果不講信用,那么就沒什么值得肯定的了。在我們班發(fā)生了這樣一件事:做清潔時,同學們卻發(fā)現(xiàn)班里沒有掃把了,班長說:“我去買吧,你們等等我!蓖瑢W們相信了,但直到第二天,班長仍然沒有把掃把買回來,有位同學忍不住問班長,班長大笑著說:“你們真信哪?我騙你們的!”同學們這才知道被班長騙了,從此,大家都知道了班長是個不守信的人,改選時大家再也不推薦他了。
我非常喜歡《論語》,《論語》中有非常多的智慧,如:“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薄墩撜Z》里談到,君子的為人處世法則:禮、義、仁、智、信、溫、良、恭、儉、讓!墩撜Z》還教會我們,交朋友的原則:“益者三有,損者三有。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拉矣!蔽冶阏者@這樣的方法去交朋友,并傳播這種方法!墩撜Z》還教會我們善思,我便多多思考,并將其發(fā)揚光大。從《論語》中,我還認識了富有卻尊敬師長,把老師當父母的子貢,認識了十分孝順的'曾子……
《論語》中還有一些被人們錯誤理解的話,比如:“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钡娙酥挥涀×恕案改冈冢贿h游!焙孟襁h游的兒女都不孝順了似的。這句話的完整意思是:父母在時,兒女盡量別遠出,如果必須出去的話,一定要告知父母自己所處的方向位置,免得父母擔憂。
雖然我把《論語》學完了,但是他書中的知識我還沒有學透,我要用一輩子去學習、練習《論語》里的智慧,爭取成為大家公認的第七十三位“賢人”。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篇30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睘檎缘,是孔子的為政思想,強調(diào)道德對國家治理的決定作用,主張以道德教化為治國原則。作為后生,乃十分敬佩,并加以學習思考之,于是作簡單淺顯的認知如下。
一、歲幼時的德化
就個人而言,我認為在歲幼時,養(yǎng)成的生活習慣或道德品行都一直影響著我,有一些甚至是可能會影響著我的一生。我想在歲幼時的德育教化是一個人成長的開始,也將是這一個人的人生根基,因為在歲幼時不懂是非,更不懂德,這時的德育便是最佳時期,有意識的灌輸,一定是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二、成長時的德引
當我們踏入校園后,老師是扮演著道德引領(lǐng)的角色,當然也有其他的引領(lǐng)者。我便斗膽談下我自己。進入大學后,當選學生干部,初衷為了在服務(wù)老師和同學的同時歷練自己,到了這個位置上來,才明白肩負的責任和擔當,當面對的`是一個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集體。我想,我既沒有長輩身份的威嚴,也沒有過勝過強的能力,用什么來博得民心,用什么來做好工作,那就是“德”。
在面對一開始同學們不支持工作的情況,用什么去讓他們有所改變,是退步、自我反思、自我總結(jié)并自我改變,這是“德”。是用適合同學們的方式去開展工作,是站在他人、集體角度去思考事情該如何處理,且在一定程度上要竭力降低集體負能量,提升同學們的思想素質(zhì),我想這是“德引”。我一直以來堅持重點抓班級學風建設(shè)、德風建設(shè),在這一學期,班級情況轉(zhuǎn)變相對較大。即使我陷入了新的困難旋渦,但依舊不改的工作初心——德引。
三、成年后的德育
工作后、成家后,我想對德的學習和使用更是要注重。當進入到一個工作的集體環(huán)境,或多或少都有著來自他人以及自己對他人的影響,如若每個人都注重“德”的修為,將會有更好的工作氛圍。當有了家庭和孩子后,為人父母不僅要以德育子,更是要從自身做起,在自我的道德品行中潛移默化地讓孩子得到教育。
總言之,我認為“德”應(yīng)該作為我們每一個人的終身修行。從古時的孔子到今天的楷模,時代一直在變,但“德”從未改變,它約束著我們,成為了人生的第一準則。做一個講“德”有“德”的人吧,智慧居左右,讓“德”點亮人生!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 篇31
“先生授我以詩書,我為先生傳知識”,這里的“先生”說得就是孔子!墩撜Z》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文集。辭約義富,語句、篇章形象生動,語言簡練,淺近易懂,用意深遠,雍容和順。能在簡單的對話和行動中展示人物形象及其所要表達的`觀點。
語錄諄諄,讀取學習之法。
“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為好學也已矣!蔽覀兠刻鞂W習不知道的知識,每月都不忘自己學過的知識,這樣就算是好學之人了。就像懸梁刺股的主人翁孫敬,他經(jīng)常把自己關(guān)在屋子中,不分晝夜,廢寢忘食地讀書。讀書到夜半,怕自己打瞌睡,就把繩子栓在頭發(fā)上,把另一頭固定在房梁上,拿錐子刺自己的大腿,他憑借這樣的刻苦學習精神,使自己成為了一代鴻儒。還有“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我們把學會的知識常常復習,不也是一件快樂的事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個是我們要把學習當成一種樂趣!墩撜Z》給我們學習的方法,讓我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把學習變成一件有趣的事情。
言微旨遠,應(yīng)思讀以致用。
“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始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彪m然會背《詩經(jīng)》三百篇,但是把國家政治交給他,卻不能治理;讓他出使諸國,不能獨立辦事,雖背得多,但不會運用,又有何用呢?紙上談兵,不會靈活運用,就像我們背單詞一樣,最后能記住的單詞沒幾個。學習是要下點苦功夫的事,不是我們想想就能學會的。
柏寒松勁,書中還有許許多多深刻的道理。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教會我們要謙虛待人;“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告誡我們要珍惜時間;還有“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警醒我們要有堅強的意志;“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啟發(fā)我們要思考問題;“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提醒我們交友要謹慎;“朝聞道,夕死可矣”是說我們對真理要有敬畏虔誠之心。
字字斟酌,仔細咀嚼,久久回味,像是親自聆聽了孔子的教導,值得我們用一生來回味解讀。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讀完《論語》十二章后,感覺12-30
《論語十二章》教案(通用10篇)07-18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5篇12-29
論語十二章讀后感(通用12篇)12-30
論語的句子11-08
論語經(jīng)典句子03-03
論語的語錄11-25
經(jīng)典論語的語錄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