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精選15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書筆記如何寫了哦。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
為什么費盡心思教育孩子,卻視你為“仇人”?
我家女兒剛滿一歲,親戚朋友都夸她乖,不哭不鬧很為父母著想。說這些的同時,還會列舉自家孩子的各種不省心的行為,比如,要什么不給就大哭,一直要抱著做童車都不行等等。其實我想說,并不是我家女兒不哭,而是我了解她的需求,在她哭之前就滿足了她。
只要有孩子的父母聚在一起,總會聊一些孩子的話題,大多會抱怨孩子讓自己生氣的種種行為,常用形容孩子的詞語也多是,皮的很、不聽話、煩人等,歸結(jié)一個詞就是“熊孩子”。而孩子也不愿意和父母溝通,反抗防御是常用的交流方式,仿佛和父母有仇一樣,非要對著干。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熊孩子呢?我們的教育到底出現(xiàn)了哪些問題?
1.單向“教育”
很多父母認為育兒的主體應(yīng)放在孩子身上,重在“教育”子女,要求孩子學(xué)習(xí)好、懂禮貌、多才多藝,其實我們都忽略了一點——育兒的主體應(yīng)該是父母,在教育子女過程中,我們才是更應(yīng)該關(guān)注的人,因為我們負責(zé)教。中國古語云,“子不教父之過”,又有身教遠勝言教的說法,可見老祖宗早就參透了這個道理,只不過我們在繼承的過程中變味了。想讓孩子學(xué)習(xí)刻苦,首先父母要愛學(xué)習(xí),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先讓孩子培養(yǎng)興趣,父母自己沒有興趣愛好,又不愿意花精力去培養(yǎng),那么教育子女還有什么說服力。
還有的父母把自己沒有實現(xiàn)的夢想強加在孩子身上,你自己都做不到,為什么要逼孩子去做到?這種教育方式會給孩子很大的壓力,使之產(chǎn)生逆反心理。
2.一味認為孩子不聽話
孩子沒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就說孩子不聽話,卻沒有想一想孩子為什么不聽話。當孩子和自己的想法不一致時,不是去詢問傾聽孩子的需求,而是批評孩子,久而久之會有兩個結(jié)果:要么孩子什么都聽你的,變得沒有主見,要么不在和你說自己的想法,拿你的話當耳旁風(fēng)。
3.忽略孩子的情感需求
很多孩子是老人在帶,相對于父母而言,老人更注重孩子的物質(zhì)需求,在他們的觀念中,吃飽穿暖就是帶孩子。而真實情況是孩子不僅有物質(zhì)需求,還有情感需求。這也是為什么很多留守兒童會有心理問題,長時間的和父母分離,孩子沒有歸屬感、安全感和信任感。
4.過分的嬌慣
現(xiàn)在,有一種新的情況出現(xiàn)了,父母太嬌慣孩子,孩子說怎樣就要怎樣,不然就大哭大鬧,父母顯得很無奈。特別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的孩子,都是小公主小皇帝。在孩子小的時候認為某些行為好玩,不加以制止反而鼓勵,形成了模式即使長大了也很難改過來。
另一方面,孩子為什么喜歡哭?一個是他的需求沒被滿足;另一個是,他習(xí)慣了用哭的方式來讓你滿足他的需求。孩子很敏銳,在幾個月的時候就能記住奏效的行為方式,一旦他覺得哭很有用,就會反復(fù)使用這一策略。
5.暴力溝通方式
看到很多家庭的溝通方式,沒說幾句話火藥味就上來了,很多時候問題很小,但是溝通的結(jié)果很嚴重。那些因為雞毛蒜皮的事而想去的離婚的,多數(shù)是溝通出了問題。
父母通常都有一個習(xí)慣,總是拿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家的比較,別人的孩子都是優(yōu)秀的、聰明的、乖巧的,自家的總是笨的、不聽話的、讓人擔(dān)心的。孩子的心理是很脆弱和敏感的,你的比較、批評、責(zé)備和命令在達到目的的同時,也會引起孩子的反叛和自閉。
正是父母的這些教育方法,讓更多的“熊孩子”出現(xiàn),是時候反思我們的教育方式了!斗潜┝贤āH子篇》給出了這些問題的解決思路,它提出良好親子關(guān)系的基礎(chǔ)是尊重和合作,給出解決合作問題的七把鑰匙,并分享了大量的故事。我是看過《非暴力溝通》這本書的,書里建議的溝通方式解決了我多年人際交往的問題,當我有了孩子之后就買下了《非暴力溝通—親子篇》這本書。它果然沒讓我失望,書里不僅有理論知識來端正我們的理念,還有方法剖析來指導(dǎo)我們的實踐。和很多外文譯書一樣,它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和工具,讓父母們實踐起來有章可循。難怪會被《正面管教》、《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xí)慣》、《非暴力溝通》三大暢銷書作者同時推薦。
《非暴力溝通—親子篇》是由蘇拉·哈特和維多利亞·霍德森合著的,兩人從事了40多年的小學(xué)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寫著本書之前,曾一起合著過《教室里的非暴力溝通》這本書。兩人一起合作寫作了20多年,既是摯友又是合作伙伴。蘇拉·哈特更是CNVC(國際非暴力溝通中心)的認證培訓(xùn)師,為將非暴力溝通融入家庭和學(xué)校教育做除了重大的貢獻。
《非暴力溝通—親子篇》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來闡述理念,認為良好親子關(guān)系的基礎(chǔ)就是尊重和合作,并提出合作出現(xiàn)的問題;第二部分給出七把鑰匙來解決合作的問題,這部分是最重要的部分;第三部分是關(guān)于家庭合作的大量案例分享。修正觀念提出問題、給出方法、案例證明,這樣的內(nèi)容安排符合我們的思維方式,一步一步給我們呈現(xiàn)出一個完整的育兒解決方法。
1、尊重和合作是根上的問題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沒有“尊重”和“合作”的概念,家長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期待行動,如果孩子不能滿足自己的期待,就會覺得孩子是錯的、不好的,然后就使用父母的權(quán)利讓孩子屈服。
在小的時候,我們看電視的時候常常會問“這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而現(xiàn)在我們不會很在意這個問題,因為我們知道實際生活中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小時候有這種想法是因為,那時我們常常被告知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父母很少有時間和精力來了解我們想法,更不會顧及我們的感受!斑@是為你好”是最常見的說辭,以此來硬性塑造我們的是非觀。所以,好壞就成了我們判斷事物的標準。這就是“控制型育兒方式”,父母長提出一些要求和命令,當孩子反抗時,就會使用威脅懲罰、獎勵承諾的方式來讓孩子服從。這種育兒方式?jīng)]有尊重和合作,只有要求和命令,父母主導(dǎo)一切,帶來的只有爭吵、傷害。
“合作”就是要一起完成某件事,強調(diào)一起而不是單方面的;“尊重”是了解他們的想法和感受,尊重他們的需求。孩子太小不會表達時,常用哭泣來傳達他的需求,大孩子可以用語言和行動來表達他們的需求。但有時候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需求,這時候父母的耐心和關(guān)注是至關(guān)重要的。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事,讓我重新認識了老人帶孩子的弊端。一個大概2歲的小姑娘,在奶奶抱著進小推車時,腳踩在了小推車前面的扶手上,老人照著小姑娘的腿啪啪打了兩巴掌,小姑娘疼的哇哇大哭。在老人眼里就是小孩不聽話,為什么不好好坐,但對于孩子而言,她就是想用腳踩著玩一玩,本性使然她沒有這么做不對的概念。如果時間緊,老人完全可以和她溝通要早點回家,或者重新抱著腿塞進去。這種打罵的方式,只會讓她更想這么做。
如果想讓孩子和你“合作”,我們就需要更科學(xué)的育兒方式“賦權(quán)型育兒方式”。當父母提出的要求孩子不同意時,父母應(yīng)通過傾聽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感受,找到孩子真正的需要,然后和他們一起尋求讓大家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用這種方式讓孩子融入進來,化被動為主動,同時學(xué)會解決問題、決策以及承擔(dān)責(zé)任。這兩種方式,“控制型育兒方式”短期內(nèi)更有效,后期弊端較大;“賦權(quán)型育兒方式”前期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有利于孩子的長期發(fā)展。
2、摒棄壞習(xí)慣,非暴力溝通
一天晚上,你正在看球賽,兒子在旁邊玩。你正看得激動的時候,兒子也玩嗨了,各種叫喚你非常生氣。
“你該去睡覺了。”
“不嘛,我再玩一會。”
“那你小聲一點,我聽不見電視的聲音了!
“好!币粫⒆佑挚刂撇蛔〈蠼衅饋怼
“已經(jīng)很晚了,現(xiàn)在就去睡覺!”
“你怎么不去睡覺,我就不。”兒子繼續(xù)玩的起勁大叫。
你抱起孩子就往臥室里送,孩子哇哇大哭,你錯過了一個精彩進球,兒子也沒有玩的成。
換一種方式,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結(jié)果。
“你該去睡覺了!
“不嘛,我再玩一會。”
“兒子,我知道你玩的正盡興不想結(jié)束,我也想看電視,這場球賽對我很重要。所以可不可以想個辦法讓我們都能如愿!
“好吧,我同意你的提議!
“你再玩10分鐘就去睡覺,或者去臥室玩,你覺得怎么樣?”
“嗯,那我我去臥室玩吧!
客廳清凈了,你看到了喜歡的球賽,兒子玩到自己的玩具。
這兩種結(jié)果無疑你更喜歡第二種,這就是非暴力溝通。但是生活中我們常常按照第一種來行事,因為當別人與我們意見不一致時,我們會失去耐心被自己的情緒所操控。很多時候爭吵,只是想證明別人的錯誤,或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這已經(jīng)違背了溝通的初衷。
《非暴力溝通—親子篇》針對溝通問題,提出了兩種語言“長頸鹿語言”和“豺狗語言”,兩者代表了不同的思維方式。其中,長頸鹿語言就是基于尊重和關(guān)心每個人的需要的非暴力溝通語言。他強調(diào)先傾聽對方的意愿,在了解對方需求后誠實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請求,是能真正解決問題,而不是激化沖突的語言。
長頸鹿語言: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舉個例子,你的另一半最近經(jīng)常出差,回到家不陪你和孩子還打游戲,你知道他這是在解壓,但是你很氣憤。這個時候為了不發(fā)生沖突,你可以用長頸鹿語言來表達。
“親愛的,非常開心你能回來,但當我看到你這么久回來后還在打游戲的時候,我很難過很孤獨。因為我和孩子都需要你的陪伴。我希望你回到家可以多和我們交流,和我們在一起你同樣可以緩解壓力!
當你這樣說的時候?qū)Ψ綍惺裁捶磻?yīng)?想吵起來都難吧。
需要注意的是,在表達的過程中要區(qū)別開“批判”和“觀察”,“想法”和“感受”,“請求”和“要求”這幾組概念。比如上面一個例子,如果在說感受的時候說成了“我覺得你很自私,一點也不顧及我和孩子的感受”結(jié)果會是怎樣?對方一定會覺得受到了攻擊,立馬拉起防御系統(tǒng)并對你進行反擊,以證明自己不自私,沒有不顧及你們的感受。這時候只是情緒的碰撞,無法再解決問題了。在你提請求時,也不要提不明確的或無法執(zhí)行的要求,這會阻礙你的目標。書中也給出了其他幾組詞語判斷的方法,供讀者參考。
03營造家庭氛圍,善于利用工具
有一天,我不滿老公的一些做法,一直叨叨的抱怨他。有一瞬間,我感覺這個情形很熟悉,這是幼年時我媽媽對爸爸做的事。我是不贊同這種做法的,但是不知道什么時候我也有這個習(xí)慣。可見,童年的家庭氛圍,父母之間的相處方式,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不知不覺就進入了你的潛意識。
從孩子會模仿開始,父母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比起諄諄教導(dǎo),孩子更容易受“父母做什么”影響。所以,很多長輩會給小輩們講自己的經(jīng)驗教訓(xùn),小輩們照著做的少之又少,反而會按照長輩的行為方式形式。
《非暴力溝通—親子篇》另外一個亮點就是給出了很多工具,家庭會議、長頸鹿和豺狗游戲、豐盈生命之體驗等等,都是可供實踐的。家庭會議是比較常見的一個工具,有些家庭每周都會舉行一次,在會議上分享最近的成就或故事,提出問題,全家共同討論解決方案等,是家人交流溝通的好機會。
和《正面管教》類似,書中的一些理論和方法,并不是記住就行了,都需要在生活中反復(fù)的練習(xí)和總結(jié),如果不實踐對親子關(guān)系的現(xiàn)狀并沒有什么改變。所以,在書的最后分享了很多真實的故事,在故事中可以找到自己的痕跡。
很多朋友都有這么個現(xiàn)象,朋友都說他性格很好,但是和家人在一起就很暴躁,沒有說幾句話就要跳腳。這類朋友和家人生疏,和朋友親密,把刺對著家人,把溫柔給別人。這是因為在家里不被理解,不被信任,只能轉(zhuǎn)向外界尋求這方面需求的滿足。父母自認為的好的物質(zhì)環(huán)境、好的學(xué)校、優(yōu)質(zhì)的資源,卻不能讓孩子感到你對他的好。
《非暴力溝通—親子篇》告訴我們安全感、信任感和歸屬感,也是家庭必要提供給孩子的,給與尊重,并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共同合作,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有主見、有責(zé)任、有愛的優(yōu)秀孩子。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2
作者還列舉了四種異化的溝通方式,來看看我們自己有沒有踩過雷:
a.道德評判:對他人的評價實際上反映的是我們自己的需要和價值觀,警惕對他人進行分類和評判,比如“地域歧視”、“貼標簽”。
b.進行比較:比較也是一種評判,它會蒙蔽我們對人對己的愛意。
“如果真的想過上悲慘生活,就去與他人作比較!薄狣an Greenberg《讓自己過上悲慘生活》
c.回避責(zé)任:成長環(huán)境、他人行為、上級命令、同伴壓力、規(guī)章制度、無法克制的沖動等等都是回避責(zé)任的借口。我們無法強迫他人按我們的期待生活,同樣我們也不用對別人唯命是從,要意識到我們是自己的主人。
d.強人所難:可以提出請求,但不要威脅或強迫他人。如果人們認為不答應(yīng)我們的請求就會受到責(zé)罰,他們就會把我們的請求看作是命令,所以要確保我們清楚地傳遞了并不想強人所難的信號。
“如果一個人選擇新的生活,是為了追求幸福,而非逃避懲罰,那他的行為就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3
譯序
我很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更多的人安靜下來。使用暴力的人,其實是因為他們內(nèi)心的寧靜遭到破壞,所以他們才會用暴力的方式維護或?qū)で笮撵`的和平。
前言
阿倫·甘地,圣雄甘地非暴力學(xué)會創(chuàng)始人和主席。
他在上個世紀40年代在南非度過了他的童年。因為他是黑人的緣故,受到許多欺凌,所以他的父母把他送到他的祖父那里,跟他學(xué)習(xí)如何面對憤怒挫折歧視和恥辱。因此,他漸漸懂得何為暴力和非暴力溝通,非暴力意味著讓愛融入生活。
語言是窗戶,否則他們是墻。
如果今天的世界是無情的,那是我們的生活方式,造成這無情。我們的轉(zhuǎn)變與世界的狀態(tài)息息相關(guān),而改變溝通方式是自我轉(zhuǎn)變的重要開端。
恐懼無法帶來和平愛里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
第一章 讓愛融入生活
也許我們并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我們的語言確實常常引發(fā)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非暴力溝通讓我們不再條件反射式地反應(yīng),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觀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識地使用語言,我們既誠實清晰地表達自己,又尊重與傾聽他人。這樣我們都能聆聽到自己和他人心靈深處的呼聲。同時他還促使我們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正影響我們的行為和事件,并提出明確的請求。這個方式雖然簡明,但能帶來根本性的變化。
非暴力溝通不只是溝通方式,更是一種持續(xù)不斷的提醒,使我們專注于更可能滿足我們?nèi)松非蟮姆较,最大限度地傾聽自己及他人,培育彼此的尊重、關(guān)注與愛,使人樂于互助。
Tips:非暴力溝通的使用,并不需要溝通的對象熟悉非暴力溝通,或?qū)ξ覀冃拇嫔埔狻H绻覀冏裱潜┝贤ǖ脑瓌t,樂于互助,并表明那是唯一的動機,那么他人也會加入我們,最終形成良好的互動。
非暴力溝通的要素
一觀察二感受三需要四請求
這些提醒、鼓勵我們專注于彼此傾聽培育尊重與愛使我們情意相通,樂于互助。
非暴力溝通過程:
什么是我的觀察?我的感受如何?哪些需要或價值愿望等導(dǎo)致那樣的感受?為了改善生活,我的請求是什么?
第二章 是什么蒙蔽了愛?
溝通的過程當中,如果忽視了人的感受和需要,往往導(dǎo)致彼此的疏遠和傷害,這些語言和表達方式,作者稱為“異化的溝通方式”。
對他人的評價實際上反映了我們的需要和價值觀。大多時候,這樣個人化的主張和評價會招來敵意。 我們常常將價值判斷與道德評判混為一談。如果我們從小就學(xué)習(xí)愛的語言,我們將會直接說出我們的價值觀,而不會指責(zé)他人?屏_拉多大學(xué)心理學(xué)教授O.J.哈維的研究課題,研究結(jié)果表明人類溝通用語中使用詞語涉及道德評判的頻率越高,暴力事件就越頻繁。
分類和評判提倡的是暴力。比較也是評判的一種形式!蹲屪约哼^上悲慘生活》一書的作者單格林伯格建議讀者,如果真的想過上悲慘生活就去與他人作比較!尽皼]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從這個角度來看是應(yīng)景的:)】
法國作家喬治貝爾納諾絲的一段話:人類的滅亡卻是因為現(xiàn)代人唯唯諾諾、缺乏責(zé)任感,畢恭畢敬地服從各種命令。我們所看到的悲劇和馬上就要看到的更大悲劇,并非是世界上反抗的人、不服從的人增多了,而是唯命是從的人,聽話的人越來越多。
一旦意識不到我們是自己的主人,我們就成了危險人物。
我們無法強迫他人按我們的期待生活,我們也不可能按照別人對我們的期待而生活。在那些專制的等級社會,不應(yīng)該、應(yīng)該和不得不這些表達方式,特別適合一個目的:人們越是習(xí)慣于評定是非,他們也就越傾向于追隨權(quán)威,來獲得正確和錯誤的標準。一旦專注于自身的感受和需要,我們就不再是好奴隸和好屬下。
異化的溝通方式還淡化了我們對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的責(zé)任意識。此外,強人所難也會造成心靈的隔閡。
第三章 區(qū)分觀察和評論
非暴力溝通的第一要素就是觀察。當我們將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的時候,人們傾向于聽到批評,甚至?xí)a(chǎn)生逆反心理。非暴力溝通是動態(tài)的語言,不主張絕對化的結(jié)論。他提倡在特定的時間和情境中進行觀察,并清楚描述觀察結(jié)果。例如,他會說,“歐文在過去的五場比賽中沒有進一個球”,而不是說,“歐文是一個差勁的前鋒”。
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印度哲學(xué)家克里希那穆提。
第四章 體會和表達感受
如果人們被鼓勵服從權(quán)威,而非傾聽自己,漸漸的我們將習(xí)慣于考慮“人們期待我怎么做?”
表達內(nèi)心的感受,不僅可以促進親情,還可以改善工作。示弱有助于解決沖突、產(chǎn)生積極影響。
注意區(qū)分感受和想法/區(qū)分感受和判斷。當我們說“我覺得”,我們常常并不是在表達感受,而是在表達想法。把“我覺得”換成“我認為”,也許更恰當。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4
這一章說的是如何區(qū)分觀察和評論。
本章里引用了一句印度哲學(xué)家克里希那穆提的話說:“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
說實話,以我目前的智力還不能理解這句話。但我還是被它擊中了。
小時候早晨醒來,惺忪的睡眼看見從門縫里射進一束光。于是房間里出現(xiàn)了一個光柱。房間里舞動的塵埃,蹦蹦跳跳跳進光柱里,又蹦蹦跳跳跳走。
光柱,對于幼小的我來說是神秘的。但我熟悉那光柱中的塵埃。
對于我們看到的事物,我們感知到的并非事物本身。它只是光束反射到我們眼睛上的一個“鏡像”,立此存照。所以有:“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即使是像,也可能是不全面的或者不真實的。比如下面的螺旋效應(yīng)圖,實際上每根螺旋線都是圓周。
真像,也可以不止一個。換個角度也許可以看到另一個不同的像,不能說這個像是真像,那個像就不是真像。比如下面這個圖。
我之所以看到的是這個像,而不是別的像,是由我個人的經(jīng)驗和信念決定的,就是“相由心生”。懷疑鄰居偷了斧頭,怎么看怎么像;等找到了斧頭,怎么看怎么不像。疑鄰盜斧如此,蘇軾和佛印的禪辯也是如此。
這些經(jīng)驗和信念決定了我遇到事情會怎么反應(yīng),怎么處理自己與外在的關(guān)系。也就是:我相信什么,我就是什么樣的人。
所以說,傷害我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對事情的看法和態(tài)度。
如果能讓我這些信念軟化或者松動,有點懷疑、帶些自嘲,一切都不一樣了。
從這個意義上說,孩子比我們成人更智慧。
在《小豆豆與我》豆媽也說:“孩子們的想法是多么了不起啊,大人們是遠遠比不上的。反而是孩子們會教給大人很多東西。”
孩子是真正活在當下的。他們赤裸裸地面對這個世界。
比如,一個小孩子自己的東西被拿了,TA會這么辦:你拿了我的東西,你還給我就是了。你還給我了咱們還是好朋友。你要不還,我會搶。如果搶不過,我就去找媽媽幫我要。換了一個大人呢?TA想的可能會多:臭不要臉,你憑什么拿我東西?我上一周自行車剛剛被偷!如果這樣下去,還得了!立馬還給我,否則,后果非常嚴重!
此時,事情已經(jīng)不再是拿東西這個事情了,而是另外一些事情。
成人加入了很多以往的情緒和記憶,以及對未來的恐懼和期待,它不再是當下的。
對于下午睡覺、雨天不出門的人,孩子不會說TA是個懶惰的人,倒很可能好奇心驅(qū)使孩子去了解他為什么下午去睡覺?不是用評論和判斷,而是用自己的感受去了解那個人的感受。
觀察到了,用心去感受,并由此做出反應(yīng)。
尚師徒二人出門化緣路遇一姑娘。河水暴漲,姑娘無法得過。老和尚于是背姑娘過河。轉(zhuǎn)回寺廟,徒弟問:“師傅說‘男女授受不親’,為什么還要背姑娘呢?”師傅一笑:“我早就放下了,原來你背了一路啊!
師傅觀察到姑娘過不了河,感受到姑娘很著急,他內(nèi)心的需要是幫忙,于是請求發(fā)生了。
這樣說的話,非暴力溝通的模式不僅可以用于人與人的溝通,也可以用于自己面對事情時如何行為處事。因為本質(zhì)上,不管是面對是人還是事情,都是自己內(nèi)心的天人交戰(zhàn)。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5
《非暴力溝通》這本書的作者是馬歇爾·盧森堡,很多心理醫(yī)生都會推薦看這本書,因為這本書的實用價值確實很不錯。
讀完這本書,不僅可以用于和愛人、孩子進行親密溝通,也可以在工作、商務(wù)談判中使用。
非暴力溝通是Nonviolent Communication(簡稱NVC)一詞的翻譯。也被很多人稱為是愛的語言、長頸鹿語言。
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可以濃縮成八個字,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描述你的觀察,說出你的感受,表達你的需要,明確提出自己的請求。很多人在生活中溝通的時候,都不會描述自己的請求,比如經(jīng)常會聽到別人說,“我希望你能過來陪我”
這個是一個很抽象的請求,對方肯定很難去猜,究竟是怎么才能滿足你的需求。但是很多女性都會犯這個錯誤,提出抽象的請求,然后抱怨先生不懂得關(guān)心自己。
比如說你家寶寶把廚房的各類廚具都從櫥柜里拿出來玩,如果是你看見了。你會怎么和寶寶溝通?
寶寶,媽媽看見你把這些廚房用具都拿出來,(觀察)媽媽差點兒踩到了,媽媽覺得廚房好亂,心里不舒服(感受),媽媽喜歡干凈的廚房(需求),你可以收拾好嗎(請求)
所以當你看見孩子搗蛋,或者說有些不順心的事情的時候,記得用這四個步驟來溝通,可以讓自己和對方,溝通更加順暢。
還有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切記不要將請求變成命令,比如孩子不聽你的話,不去收拾的時候,你就強硬要他去做,并且動武之類的。
這時候就是變成暴力溝通了,當然我們在溝通的時候一定要有耐心。避免關(guān)系再次僵化。
非暴力溝通力最重要的應(yīng)用也是培養(yǎng)對自己的愛,所以也不要隨便給自己貼標簽說自己不是個好媽媽,自己太笨了等等。
此外,書里還提到學(xué)會表達你的感激和謝意也有技巧,說出對方對我們有益的具體行為,我們的哪些需要得到了滿足,我們的需要得到滿足后,我們的心情。
傾聽的技巧也非常重要,要學(xué)會讓對方盡量多表達,你不要急于給她提出建議和意見,可以表達你的感受和體會。讓對方先傾訴,這樣比建議更能安慰她。
知秋覺得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于說你要實際去使用,當然你看完就忘,也沒有多大的價值。
溝通重在練習(xí)和耐心,愿我們都能被世界溫柔對待。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6
教育家感言“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但今天讓更多一線教師感慨的是“有愛也不見得有教育”。君不見,一些老師對學(xué)生滿腔熱情,而有的學(xué)生卻敬而遠之;君不見,有的老師很負責(zé)地幫助學(xué)生糾正錯誤卻遭到“敵視”,甚至于惡語相向、爆發(fā)激烈沖突……何以至此?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在于教育對象的主體性增強了而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溝通能力卻相對滯后了。
在教育部頒布試行的中學(xué)、小學(xué)和幼兒園三個“教師專業(yè)標準”中,“溝通與合作”被同時列為教師的一項基本專業(yè)能力。提升溝通品質(zhì),既是時代的呼喚也是教師專業(yè)成長道路上一項必要的修煉。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溝通》一書雖然不是專為教師而寫,但在提升教師的溝通品質(zhì),構(gòu)建和諧師生關(guān)系方面卻是一本經(jīng)典之作。
你是否以為拳腳相加才是“暴力”?或許你知道“沒有調(diào)查沒有發(fā)言權(quán)”,但是否意識到自己對當事者陳述不當行為時卻把“觀察”與“評價”混為一談了?你是否經(jīng)常會給孩子以“道德評判”、說張三卻拿李四來比較以及慣于使用“我不得不”“你讓我”這類口頭禪?你與學(xué)生或家長交流時,是否只顧自己說話而忽視了“傾聽”對方?你是否喜歡用“安慰式”“同情式”“反駁式”“辯解式”“建議式”等等方式向傾訴者作出反饋?
當我看到《非暴力溝通》對種種“異化的溝通方式”的剖析以及由此造成的危害就足以讓我震驚了。原來,一直為伶牙俐齒而自得的我其實常常像在公園里丟了鑰匙、卻因為光線比公園里好而趴在街燈下尋找的醉漢,由于表達方式不當而偏離了溝通的初衷和方向。
許多老師認為自己依法執(zhí)教,不體罰學(xué)生,根本與暴力扯不上關(guān)系。但實際并非如此。本書把“暴力”分為“身體的暴力”和“隱蔽的暴力”兩類。教師涉及使用武力的“身體的暴力”比較容易辨別、發(fā)生的概率也比較低。但是,通過語言和行為讓對方產(chǎn)生精神恐懼、緊張和痛苦的“隱蔽的暴力”,往往連自己都很難察覺,政策法律更管不到,發(fā)生的頻率也就更高。如果我們用心體會和留意一下自己和同事、哪怕是優(yōu)秀教師的日常談話方式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的語言的確經(jīng)常會引發(fā)自己和他人的痛苦。“隱蔽的暴力”雖然沒有肢體上的沖突,但它同樣會激怒受害者、迫使對方作出暴力反抗,它的實際危害性被大大低估了。
當我讀到本書的相關(guān)章節(jié)時,不由自主地想起20xx年10月,一名女教師在家訪途中被陪同男生掐死的慘痛事件。在對學(xué)生丁某逃課去網(wǎng)吧的違紀行為進行批評教育后,這位敬業(yè)負責(zé)、新學(xué)期剛調(diào)來的優(yōu)秀班主任還努力爭取家庭的配合。因電話聯(lián)系家長未果,她便騎自行車載著丁某一同家訪。途中,17歲的丁某謊稱父母不在家、只有爺爺在果園干活將毫無防備的老師騙至山上……(詳見浙江頻道10月28日《麗水縉云縣一名中學(xué)班主任家訪竟被學(xué)生殺害》等報道)用“隱蔽的暴力”分析不難看出,被充當“向?qū)А钡亩∧硨Π嘀魅螘鯓酉蚣胰恕案鏍睢、自己將會面臨怎樣的“家法”有著難以預(yù)料的恐懼。同行中,源自身邊這名女教師的恐懼和焦慮不斷在發(fā)酵、不斷折磨著丁某的神經(jīng)。終于,在即將到家、讓自己顏面掃地的一幕出現(xiàn)之前,心理崩潰的丁某轉(zhuǎn)而對“恐懼源”實施了暴力反抗。假如這位女教師懂得“隱蔽的暴力”的危害,慘劇也許就可以避免。
所謂大道至簡。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模式并不復(fù)雜深奧,關(guān)鍵在于有意識地在實踐中依次運用好以下四個步驟:
觀察——明了正在發(fā)生的事情、對方在干什么并客觀加以陳述(比如,本周三次數(shù)學(xué)作業(yè)你兩次沒交也沒有說明理由);
感受——表達“難過”“開心”“氣憤”“害怕”等基于觀察的感受( 比如,我不滿意);
需要——告知那樣的感受是出于內(nèi)心何種需要( 比如,因為我需要每個學(xué)生都對自己的學(xué)習(xí)負責(zé));
請求——明確告知希望對方怎么做(比如,請補交前兩次的作業(yè)以后要按時完成)。
非暴力溝通的精髓在于對這“四要素”的察覺,運用時則可以根據(jù)需要作出調(diào)整而不是固定不變。借助這“四要素”誠懇、清晰地表達自己,這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還要借助這一溝通模式學(xué)會傾聽,用心體會對方此刻的觀察、感受和需要并予以幫助。
“觀察”是非暴力溝通模式的第一個要素,但不幸的是我們平常在溝通中往往將觀察和評價(包括批評、歸類、比較等)混為一談。我們自以為在表達觀察的結(jié)果,實際上卻是主觀評價、甚至武斷地給對方貼“懶惰”“不負責(zé)任”“自私”等種種負面的標簽。
比如:學(xué)生做錯了2道題目。有的老師會說“這種題目還做錯,真笨”。這樣的表述并非是在指出學(xué)生的錯誤(觀察),實際表達的是老師主觀的感受(連不該錯的都做錯了,我很不滿意)和評價(你是個笨家伙)。對觀察結(jié)果的正確陳述是“這次布置的N道題,你做對了N-2道,做錯了2道”。非暴力溝通模式并非要求我們不作任何評論,而是強調(diào)區(qū)分觀察和評論的重要性。即使要評價也要基于特定的事件和環(huán)境而不要絕對化甚至拔高到人品、道德的層面上去。如果不能將評價從我們習(xí)以為常的“觀察”中剝離出來、哪怕評價中包含著我們的需要和請求,那么對方將傾向于關(guān)注批評等評價性信息而可能對我們的需要和請求棄之不顧,甚至產(chǎn)生逆反心理。印度哲學(xué)家克里希那摩提說得好:“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
大多數(shù)人在不順心時習(xí)慣于考慮別人有什么錯;聽到批評時一般會申辯、退縮或反抗;在溝通中不習(xí)慣從需要的角度考慮問題。非暴力溝通則非常強調(diào)通過觀察和傾聽體會雙方的感受和需要。當別人批評、指責(zé)自己時,不是條件反射式地反駁對方,而是通過傾聽,幫助對方從雜亂無章的表述中找到其真實的感受和需要;同時也能誠懇、清晰地表達自己。這樣,雙方的真誠和愛就會自然流露,從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沖突和暴力。
《非暴力溝通》還涉及到如何避免過分自責(zé)、合理地表達憤怒、運用強制力避免自己遭受傷害、解決內(nèi)心沖突以及正確表達感激等內(nèi)容,視野廣闊、論述獨到。在作者看來,非暴力溝通不僅僅是一種語言表達的方法,也是一種持續(xù)不斷的提醒:“讓愛融入生活”,讓每個人實現(xiàn)既豐富他人生命、也更加欣賞自己的人生追求目標。這也是本書的宗旨所在。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7
確實是一本值得推薦的書呀。分享讀完書以后幾點收獲:
1.非暴力溝通的目的是為了指導(dǎo)我們轉(zhuǎn)變談話與聆聽的方式,通過“觀察、感受、需要、請求”四個步驟,使我們有意識地使用語言,既能傾聽各自的心聲,也能夠理解彼此的需求,從而提出請求,最終達到談話的目的。
2.有時候我們覺得自己的語言看似沒有什么大礙,卻時常會戳中對方的痛處,引起別人的痛苦。
3異化的溝通方式蒙蔽可我們對他人的愛,其中包括道德評判(對他人的評論往往反映了我們的價值觀,大多數(shù)人喜歡用自己的價值標準來評價別人,舉個例子,老師今天布置了很難得作業(yè),學(xué)生就會覺得“老師太過分了”,實際上學(xué)生也就是評價者不愿意做作業(yè)而覺得老師太過分了,并不是“老師太過分了”),或者是強人所難(父母經(jīng)常要求孩子做什么,如果不做的話,就會受到懲罰等)。
3.非暴力溝通的第一個步驟是觀察,在這個過程中,重點要學(xué)習(xí)區(qū)分觀察和評論。舉個例子:
有個人有時下午睡覺,在雨天不出門(這是我們的客觀觀察)他是一個懶惰的人(想一想,他真的是一個懶惰的人,還是他的行為被我們稱之為懶惰?)所以在說明自己觀察后的看法時,可以加上“我覺得”,同時在表達自己的看法時要有所依據(jù)。
4.非暴力溝通的第二個步驟是表達感受。這個過程中需要明白評價≠感受,舉個例子,全職主婦對自己先生的評價“我的先生像一堵墻”,這樣一說先生可能會否定自我,從而影響夫妻的親密關(guān)系。如果太太能夠這樣表達“我感到很孤單,希望你能夠抽空多陪我說說話”,這樣不僅充分地表達了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并且能夠得到積極的回應(yīng)。
5.非暴力溝通的第四個步驟是表達請求,也就是自己希望需求如何得到滿足。在這個過程中,請求越具體越好,如上面的例子,“我希望你每個星期六可以在家陪我說說話”,同時,為了明確是否達到了談話的目的,可以請求對方的反饋,如果對方給予反饋,表達我們的感激。如果對方不給予反饋,反過來去詢問對方的感受,心情,傾聽對方的需求。
6.傾聽別人時,我們也需要給他人反饋,明確我們已經(jīng)聽懂了對方的意思,或是將自己理解不到位的地方加以修正。
判斷對方的感受是否得到了充分表達,有兩種方式:談話的氣氛會變得輕松;對方停止了談話。
我們也會有痛苦得無法傾聽別人的時候,此時有三種方法:學(xué)會傾聽自己的感受和需求,這樣才能更好地傾聽別人;表達自己的感受,大聲地提出請求;當對方的情緒和你一樣,都比較激動時,換一個環(huán)境,冷靜下來之后再重新回到對話中。
7.愛自己,和自己進行非暴力溝通,有助于幫助自我成長。
我們之所以會生氣,會憤怒,往往是因為自身的某種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對他人憤怒,容易使我們時刻想著如何讓別人受到懲罰,這個時候,我們應(yīng)該學(xué)會將“因為憤怒而想著如何讓別人受到比懲罰”這樣的想法轉(zhuǎn)換為思考“我們自身有什么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而感到憤怒了呢?”
充分表達憤怒的幾個步驟:1.停下來,深呼吸;2.留意我們的指責(zé);3.體會我們的需要;4.表達感受和尚未滿足的需要。
8.進行自我評價時,我們?nèi)菀子捎谧载?zé)而陷入自我憎恨中,自責(zé)也是尚未滿足的需求的可悲表達,這時我們應(yīng)該學(xué)會明白自身需求,學(xué)會充分體會內(nèi)心的渴望,尋求方法去滿足自身需求,這是出于對生命的愛,而不是出于羞愧或內(nèi)疚這樣的負面情緒。
非暴力溝通使問我們不再分析自己和他人有什么病,而是了解彼此的需求,這樣會使內(nèi)心變得平和。
9.表達感激的時候,有三個部分:對方做了什么使我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我們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滿足;我們現(xiàn)在的感受是怎么樣的。
接受他人感激的時候,要學(xué)會與他人一同慶祝生命的美,既不自大,也不過分謙虛。
附錄是我圈了的一小部分,應(yīng)該是全書最精華的總結(jié)啦,順便粘貼過來:
非暴力溝通模式:
1.誠實地表達自己,而不批評、指責(zé)
(1)觀察我所觀察(看、聽、回憶、想)到的有助于(或無助于)我的福祉的具體行為:“當我(看、聽、想到我看到的/聽到的) ……”
。2)感受對于這些行為,我有什么樣的感受(情感而非思想):“我感到……”
。3)需要什么樣的需要或價值(而非偏好或某種具體的行為)導(dǎo)致我那樣的感受:“因為我需要/看重……”
(4)請求清楚地請求(而非命令)那些能豐富我生命的具體行為,“你是否愿意……?”
2.關(guān)切地傾聽他人,而不解讀為批評或指責(zé)
。1)觀察你所觀察(看、聽、回憶、想)到的有助于(或無助于)你的福祉的具體行為:“當你(看、聽、想到你看到的/聽到的) ……”
。2)感受對于這些行為,你有什么樣的感受(是情感而非思想):“你感到……嗎?”
。3)需要什么樣的需要或價值(而非偏好或某種具體的行為)導(dǎo)致你那樣的感受:“因為你需要/看重……”
。4)請求關(guān)切地傾聽那些能豐富你生命的具體請求,而不解讀為命令:“所以,你想……”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8
本書的第4、5章都是和感受有關(guān),第4章主要分享的是如何體會和表達感受,第5章分享的是感受的根源,本書舉了很多具體的例子和詞匯幫助我們?nèi)ダ斫狻靖惺堋,這點對于讀者很友好。
關(guān)于“感受”,在大二的個案工作課上,老師的講解和分析,讓我開始對“感受”有新的認識和理解。在我目前看來,學(xué)會覺察感受,并表達出來,是內(nèi)在成長的第一步。
第4章一開始,作者講述了自己的學(xué)生時代,從來沒有人問過他的感受,人們認為感受是無關(guān)緊要的,大家是被鼓勵著服從權(quán)威而非傾聽自己。
作者接著分享了幾個小故事,有作者小時候因為老師提出的“男孩子不要膽小怕事”的觀念,不得不隱藏起自己的害怕,哪怕手受傷也忍痛打了一個月的棒球。也有在非暴力研討班上,一個太太表示自己的丈夫仿佛是一堵墻,太太希望丈夫能多體貼她,但是她運用的是指責(zé)的說法。
通過幾個小故事,作者引入觀點:非暴力溝通鼓勵表達內(nèi)心的感受,因為這不僅可以促進親情,還可以改善工作,隨后作者提出我們需要區(qū)分“感受和想法”。以下是想法和感受區(qū)分的例句。
1、想法:我覺得我吉他彈的不好。
2、感受:作為吉他手,我有些失落/很郁悶/煩透了。
作者還提出,當我們說:“我覺得”,常不是表達感受,而是表達想法。也有很多詞語是表達想法,例如:被拋棄、被羞辱、被虐待、被打擾、被拒絕、不受重視、被束縛、被欺負、無人理睬、得不到支持、無人賞識、被利用、被貶低、被忽略。
我覺得十分有趣的是,作者還分享了表達感受的詞匯表,十分有用,表達感受需要有豐富的詞匯,這樣更好的覺察自己細微的情緒和感受,作者把需要得到滿足和沒有得到滿足的感受分了兩組。
作者認為非暴力溝通強調(diào):“感受的根源在于我們自身,我們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對他人言行的看法,導(dǎo)致了我們的感受!弊x到這里,我霎時間想起薩提亞的冰山理論和應(yīng)對方式,翻開圖表,我發(fā)現(xiàn)兩者有異曲同工之處。
薩提亞認為一個人的“自我”如同一座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我們往往看到只是冰山表面的行為和應(yīng)對方式,其中薩提亞的應(yīng)對方式有4種,討好、指責(zé)、打岔、超理智,4種應(yīng)對方式是有4種表現(xiàn)姿態(tài)的,如圖所示,我自己有覺察過,我常用的應(yīng)對姿態(tài)是指責(zé)。
在相關(guān)的培訓(xùn)中,有一句話我記得很深刻,“沒有所謂的XX型人格,有的是應(yīng)對姿態(tài),不要用理論把人定義了”。而且我們每個人在不同場景下的應(yīng)對姿態(tài)可能互換,比如像我常用的應(yīng)對姿態(tài)是指責(zé),但面對更高壓的一些環(huán)境,我對應(yīng)對姿態(tài)就有可能變成討好。
回歸本書,薩提亞的冰山理論和非暴力溝通都共同提到了,行為、事件帶來感受,但導(dǎo)致了感受的是,我們內(nèi)在的觀點、期待還有需要(渴望)。
前不久發(fā)生了一件讓我情緒崩潰的事情,過后我用冰山理論來回顧自己的心理過程,的確有幫助我覺察到自己的需要。
事情的起因是我得知我申請的你我伙伴平臺“性教育種子講師”的電子證書沒有通過。當時,我內(nèi)心首先是不相信,然后我通過文字的方式和你我伙伴平臺的工作人員不斷地解釋、說明自己的原因。(行為)
對方的解答讓我無法不能接受,我在文字中表示,因為準備性教育實踐課程,我花費了多少時間、精力,沒有通過審核這件事情,讓我感覺十分受傷,難過,而且從對方的反饋來看,似乎是我在指責(zé)ta。(應(yīng)對方式:指責(zé))
我首先是生氣,接著開始難過,感覺十分的委屈。(感受)伴隨著這樣的感受,我哭了,而且是嚎啕大哭地給朋友打電話,說自己是多么的委屈和悲傷。(行為)
一段時間過后,我冷靜下來,我思考,我為什么崩潰得大哭呢?
我認為我這么認真地學(xué)習(xí)完全課程,完成了將近20xx字的作業(yè),還完成了一次我自己還算滿意的性教育實踐課,我應(yīng)該被肯定,應(yīng)該要通過審核,應(yīng)該取得證書,這才是有價值的。(觀點)
對ta人,我期待對方對我的付出和努力學(xué)習(xí)的肯定,對自己,我期待拿到這個證書。(期待)我渴望自己被對方肯定,被對方認同。(渴望)
那關(guān)于自我的部分,我還是不太能夠理解,所以沒有寫到這個部分。當我一點點挖掘自己當下爆發(fā)的情緒背后的觀點、期待、渴望,知道自己需要的是被認可,那我就可以自我給予,覺察感受后開始更好的自我關(guān)懷。作者:有時也是慢熱的。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9
這幾周參加讀書會學(xué)習(xí)《非暴力溝通》這本書。最開始想要學(xué)習(xí)這本書是因為老師在給我們做導(dǎo)讀時,提到要了解對方內(nèi)在的需求,你才能更好地與對方溝通,而這又是在工作生活中非常需要但又容易被忽略的。
比如客戶拿了一個圖給你說:你幫我稍微修一下。其實他的需求是,你認真看一下,用心把圖改好看。而我們經(jīng)常理解成稍微改一下就好。這就容易導(dǎo)致需求與解決方案不一致,出來的效果會讓客戶不滿意。當然更直接的例子就是現(xiàn)在常說的直男癌,這是需求的發(fā)出與接收差距太大的典型。
所以了解對方的真正需求是非常的重要,學(xué)習(xí)了這本書,我經(jīng)常把“對方的需求是什么”掛在心上,從近期的效果看,給自己的工作帶了比較多的幫助。
上周剛從書上學(xué)到的另外一點溝通用語:觀察與評價。
我們往往喜歡通過自己的主觀判斷給人下定義,在定義中又很容易把對方的缺點放大,讓人難以接受。
如果我們的上司或者家人對我們說:你很不細心!這是對你的評價,我們聽了會很難過。如果他們說:這周工作中你在這里,這里還有那里都做錯了,你很不細心啊。這時我們的第一反應(yīng)往往是羞愧,想一下確實不細心,心里就接受了,下次就不再容易犯這樣的錯誤了。只是換一種說法,給人帶來的感受卻是如此巨大的不同,因此學(xué)習(xí)非暴力溝通是多么有必要啊~
學(xué)無止境,《非暴力溝通》確實是一本非常值得學(xué)習(xí)的好書,希望老師們一起參加,提升自我,讓生活工作中的溝通更加順暢。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0
“叮咚”,拿起手機,我掃了眼微信,是好友麗麗發(fā)了張聊天截圖給我,第一反應(yīng)是她和男友又吵架了,打開圖片仔細一看,果然猜中,火藥味還挺重,來回好幾個回合,但是誰都不示弱,說的話一句比一句狠,讓人氣的要爆炸。
“什么情況?”
“我要跟他分手!”
“……大姐,又要分手?這次又為啥?”麗麗和男友已經(jīng)相愛相殺三年了,每次吵架都要鬧分手。
“你看看我發(fā)你的聊天截圖,他對我說話越來越不耐煩了,句句傷我的心,嗚嗚……”
我再次打開截圖,認真看了好幾遍,那些話語讓我想到兩個字-“暴力”,這些話就像一顆顆子彈,直擊對方的要害,讓人傷心欲絕,愛意全無,比肉體暴力更讓人難以忍受。
當下好友情緒激動,不知如何安慰,只能靜靜聽她傾訴,情緒穩(wěn)定之后給了她一個建議,讓她和男友和好之后能一起讀讀《非暴力溝通》,嘗試用愛的語言去表達自己和傾聽對方。
《非暴力溝通》這本書是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所著,它指導(dǎo)我們轉(zhuǎn)變談話和聆聽的方式,讓我們不再條件反射式地反應(yīng),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觀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識的使用語言,讓我們能誠實清晰的表達自己、又尊重與傾聽他人,實現(xiàn)更加有效的溝通。
初心是為了和父母有更多的交流
起初讀這本書,是為了和父母有更好的溝通,因為長大之后,許多觀點和父母有了分歧,但是又不知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去表達自己、傾聽他們,往往只能選擇少做交流或者發(fā)脾氣解決,鬧得雙方都掃興收場。但是去年發(fā)生的一件事很觸動我,讓我決定好好讀讀這本書。
有一次逛街,在一家服裝店里,一對父子正在挑選衣服,父親看上去有六十幾歲,兒子有四十幾歲,穿衣打扮都很樸素,兒子很孝順,一直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幫父親挑選衣服,還時不時拿著衣服在父親身上比劃比劃,興奮的像個小孩?墒歉赣H卻一臉愁容的看著這些衣服,擺手說不試,說自己不缺衣服,服務(wù)員則在一旁勸說,說兒子一片心意,老人家可不要辜負。后來在兒子和服務(wù)員的頻頻勸說下,父親終于答應(yīng)試試,兒子眼光不錯,穿著挺合身,兒子連連夸好看并問父親喜歡不,而父親此時并沒有關(guān)注衣服,而是一把脫下衣服,忙看價格標簽,嘴里還問服務(wù)員這衣服貴不貴,這下可惹怒了兒子,兒子一把用手打了父親拿著標簽的手,生氣的說,“問你喜不喜歡這衣服,你管他價格干嘛,你兒子我買的起,最煩和你一起買東西,買啥都舍不得,畏畏縮縮!”父親有些尷尬,服務(wù)員忙著安慰大爺,忙說這衣服不貴、今天還有打折活動,但老人家卻一臉難過,絲毫沒有兒子盡孝的喜悅。
看到這一場景,我有些傷感,其實兒子有出息了想給父親買衣服盡盡孝心本是一片好意,而父親一輩子吃苦過來舍不得破費也是情理之中,但兒子粗暴的溝通方式,實在讓父親有些難堪,也讓父親無法愉快的接受這份孝心。
后來,我也想到了自己,有時脾氣急,沒有耐心去和父母解釋,一步步讓他們明白我為什么這么做,想一出是一出,做什么決定他們都是最后知道的人,如果他們反對或者念叨,我又會覺得他們不理解我,然后雙方都痛苦,而這本書給了我解決的辦法。
誠實表達自己,耐心的告知他人我們具體的需求
今年元旦回家,想著給老媽買件羽絨服,但是老媽向來節(jié)儉,估計嫌專賣店的衣服貴,肯定不愿意,但是別的店里的衣服我又擔(dān)心質(zhì)量一般,想著如何說服她,另外,也希望給她買件她真心喜歡的,而不是因為價格便宜,避免之前那對父子的尷尬場面。于是買衣服的前一天晚上我就開始做她的思想工作,把我希望買件質(zhì)量好的、耐穿的衣服,所以打算就帶她逛逛品牌店的需求告訴她,她表示理解,但是她有價格過高的擔(dān)心,于是我解釋說元旦這些店一般都有打折活動;而且材料好、耐穿、暖和,價格自然高一些;到時候如果看上,我們看看材料和價格,多逛幾家店,挑件性價比高的;最重要的是給機會讓我表現(xiàn)表現(xiàn)。老媽聽完我的耐心分析,表示明天不會有顧慮,于是第二天我們愉快的完成了購物,母親感受到了我的心意,而我也心滿意足的為她添了新衣。但是如果我不提前和她溝通,一意孤行,第二天可能大家都心不甘情不愿的,老媽抱怨我不當家不知節(jié)儉,我抱怨她不明白我的一片孝心,最后大家難免不歡而散,越來越討厭一起購物。
因而和家人溝通時,我們需要多一些耐心,并清晰表達自己的需求,不要只告訴他們我們長大了,就要這么做,你們現(xiàn)在管不了我了,畢竟他們在我們小時候也曾如此耐心的帶我們認識這個世界。
這一溝通方式有效改善了我和家人的關(guān)系,也對我的工作有著積極的影響。
去年和一個開發(fā)合作共同完成一個項目,但是這個項目從來沒有工作計劃表、需求文檔,每次需要上線新功能,都是開發(fā)前幾天告訴我,然后我感覺時間有些來不及,然后開發(fā)急匆匆的和我講解需求,我便整理測試用例、著手測試,爭取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保證項目上線,基本上這個項目到最后一天還會有問題,都是加班加點完成的。每次接到這個項目的測試任務(wù)我都是很頭疼的,首先它會打亂我的工作計劃,因為除了它,我還有別的測試任務(wù);其次它沒有明確的開發(fā)、測試節(jié)點,沒有具體的需求,很容易導(dǎo)致漏測現(xiàn)象。我的心里充滿了抱怨,每每我都會開發(fā)吐槽,然而他也一肚子委屈,說他也愁,我需要的這些也正是他煩惱的,但是我們誰都沒有主動的去表達我們的需要,我們就這樣怨聲載道的過了大半年。后來,又一次新功能需要上線,居然在上線前一天才告訴我,而且涉及十套模板,內(nèi)容特別多,那一次加班到很晚,回來路上一陣反思,決定回去寫封工作建議給領(lǐng)導(dǎo)和同事,和他們講述自己對于項目流程的看法和改進意見。當晚英明的領(lǐng)導(dǎo)就給予了理解,第二天就發(fā)郵件規(guī)范了這個項目的流程,善良的同事們也都積極地給予了支持和幫助,讓我的工作能有條不紊的進行。
經(jīng)過了這次,我深深的明白,有時我們需要清楚地告訴對方我們到底需要什么,而不是成為情緒的奴隸,通過抱怨、批評、辱罵、比較、強人所難等溝通方式使我們更難表達自己和體會對方,讓我們的愿望更難得到滿足。
關(guān)切地傾聽他人,聆聽他們的請求
情人節(jié)的時候黑土先生送了我一把尤克里里,圓我音樂之夢。于是我利用業(yè)余時間照著視頻津津有味的學(xué)習(xí)起來,先學(xué)習(xí)持琴、調(diào)音和認識樂譜,不料照著視頻學(xué)完,調(diào)第一根弦時,調(diào)音器上明明顯示的是“A”,但是聽聲音就是不對,就在我開始納悶的時候,黑土一把拿走我的琴,開始百度幫我找問題。我當時有些不開心,因為晚上特地早早洗漱好,抽出一兩個小時學(xué)琴,在識譜時,我沒撥兩下,他就搶過琴去,笑嘻嘻的練起來,然后我又搶過來,沒彈兩下,他嘲笑我有破音,說我彈的不如他好聽,當時心里一萬匹馬在奔騰,心想買琴是你自己想學(xué)吧。音調(diào)的不對,我想應(yīng)該是視頻哪里看漏了,于是又翻出視頻認真的看了一遍,確定調(diào)的方法是對的,于是讓黑土看下視頻找找原因,他此時仍在邊看百度邊調(diào)著琴,然后突然很有根據(jù)的指著調(diào)音器說,“快看,你的模式調(diào)錯了,應(yīng)該是尤克里里模式!”,聽罷,我氣不打一處來,跳起來和他說,視頻上說這個模式調(diào)更準確,老師特地囑咐用這個模式的,于是把手機視頻摔給他,他臉色有些無奈,撿起丟在面前的手機看起來。我意識到自己有些想發(fā)火,于是起身準備去洗澡,先冷靜冷靜。洗完澡回來,他還在認認真真的調(diào)音,不理睬我,我心想他咋還不來哄我,就在那里倒騰那把破琴,以后和琴過去吧,越想越氣。
突然想到上午看非暴力溝通時,正講到人為什么會生氣、如何表達憤怒的內(nèi)容,抓緊掏出手機打開那部分內(nèi)容,越讀心里越平靜,我不在心里指責(zé)他的不是,開始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剛才我很沮喪,因為我學(xué)琴的權(quán)利被剝奪了,我希望自己來找問題,還有些委屈,因為我調(diào)的模式是對的,卻被黑土指責(zé),我希望他能看過視頻再說。因為找到了生氣的緣由,立馬釋懷了,然后想照著書上的方法嘗試著和黑土先生溝通一下,這時黑土剛好把琴拿給我,告訴我調(diào)好了,我語氣平和的回應(yīng),問他什么原因,他認真解釋了,并且說剛才他看了視頻,他錯怪我了,我調(diào)的模式是對的,是別的原因。我問他知不知道我剛才生氣了,他委屈的說知道,但是感覺莫名其妙,說他其實對這琴沒什么興趣,剛開始只是想陪我一起練,后來調(diào)音有問題,就一心想著幫我調(diào)好,沒有別的意思。
他解釋完,我有些慚愧,現(xiàn)在我才能平靜的體會他的感受、傾聽他的請求,如果一開始我把想獨立學(xué)習(xí)的需求主動告知他,他也能傾聽我,知道他給的幫助不一定是我想要的,也就不會鬧得不愉快了。
當然這只是生活中的一個小插曲,但是從小事中我們應(yīng)該學(xué)會生氣時首先不要急于責(zé)備自己、指責(zé)他人或者生悶氣,想辦法停下來呼吸,什么都別做,靜心留意我們的指責(zé),我們此刻心情如何?我們自身什么樣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才會導(dǎo)致我們現(xiàn)在心情?然后向?qū)Ψ奖磉_我們的感受和尚未滿足的需要。當然,我們也要以同樣的方式去傾聽對方的感受和需要,從而與他們建立聯(lián)系,進而更好的幫助他們,實現(xiàn)情意相通、樂于互助。
有情緒時請冷靜三分鐘,運用非暴力溝通
剛看完這本書時,我還不能熟練的運用非暴力溝通,但是當我生氣或者手足無措時,我會立即打開這本書,或者在腦子里回想,然后學(xué)著運用。
運用多次后,我漸漸發(fā)現(xiàn)它主張我們了解彼此的感受和需要,而不是情緒本身,無非就是給我們一個出口,讓我們把注意力從情緒轉(zhuǎn)換到尚未滿足的需求上來,當我們在思考的三分鐘里,情緒也就基本能穩(wěn)定下來了,大多數(shù)情況下我們就能更客觀的看待令我們煩惱的事情了,從而能更好的解決問題。
所以寶寶們,有小情緒時請冷靜三分鐘,非暴力溝通會幫到你,加油!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1
非暴力溝通是Nonviolent Communication(簡寫NVC)一詞的中譯,又稱愛的語言、長頸鹿語言等
作者通過該作品向我們闡述了語言的暴力,擴大了我們對語言暴力的認知范圍,同時作者發(fā)現(xiàn)了一種溝通方式,依照它來談話和聆聽,能使人們情意相通,和諧相處
第一章:讓愛融入生活
1.也許我們并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我們的語言確實常常引發(fā)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2.非暴力溝通的目的是提醒我們借助已有的知識,讓愛融入生活
非暴力溝通指導(dǎo)我們轉(zhuǎn)變談話和聆聽的'方式,我們不再條件反射式地反應(yīng),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觀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識地使用語言
我們既誠實、清晰地表達自己,又尊重與傾聽他人;同時,它還促使我們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正影響我們的行為和事件并提出明確的請求
非暴力溝通培育彼此的尊重、關(guān)注與愛,使人樂于互助
3.非暴力溝通模式的要素:
、儆^察,留意發(fā)生的事情
、诟惺,清楚地表達觀察結(jié)果而不判斷或評估——表達感受
③需要,說出哪些需要導(dǎo)致那樣的感受
④請求,明確告訴他人,我們期望他采取何種行動,來滿足我們
舉例:看到桌下的兩只臟襪子和電視機旁的三只,我不太高興,因為我看重整潔,你是否愿意將襪子拿到房間或者放進洗衣機?
4.非暴力溝通過程
、偈裁词俏业挠^察
②我的感受如何
、勰男┬枰▋r值,愿望等)導(dǎo)致那樣的感受
④為了改善生活,我的請求是什么
5.非暴力溝通模式:
、僬\實地表達自己,而不批評、指責(zé)
②關(guān)切地傾聽別人,而不解讀為批評或指責(zé)
第二章:是什么蒙蔽了愛
1.有些溝通方式使我們難以體會到心中的愛
2.對他人的評價實際上反映了我們的需要和價值觀
3.暴力的根源在于人們忽視彼此的感受和需要,而將沖突歸咎于對方
分類和評判提倡的是暴力
比較也是一種評判
4.我們可以用負責(zé)任的語言代替回避責(zé)任的語言
5.我們無法強迫他人按我們的期待生活
第三章:區(qū)分觀察和評論
1.非暴力溝通并不要求我們保持完全的客觀而不作任何評論。
它只是強調(diào)區(qū)分觀察和評論的重要性,否則人們將傾向于聽到批評,甚至產(chǎn)生逆反心理
2.非暴力溝通是動態(tài)的語言,不鼓勵絕對化的評論,而主張評論要基于特定時間和環(huán)境中的觀察,并清楚地描述觀察結(jié)果
第四章:體會和表達感受
1.在表達感受時,示弱有助于解決沖突
2.非暴力溝通對表達具體感受的詞語與陳述、想法、評論及觀點的詞語做了區(qū)分要區(qū)分
第五章:感受的根源
1.非暴力溝通強調(diào),感受的根源在于我們自身,我們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對他人言行的看法,導(dǎo)致了我們的感受
2.聽到不中聽的話的四種選擇:
、儇(zé)備自己
、谥肛(zé)他人
③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荏w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3.對他人的指責(zé)、批評、評論及分析反映了我們的需要和價值觀,如果我們通過批評來提出主張,人們的反應(yīng)常常是申辯或反擊。反之如果我們直接說出自己的需要,他人可能積極回應(yīng)
4.個人成長一般會經(jīng)歷三個階段
、偾楦械呐`:我們認為自己有義務(wù)使他人快樂
②面目可憎:拒絕考慮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③生活的主人:對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動負完全責(zé)任
第六章:請求幫助
1.在發(fā)言時我們將自己想要的回應(yīng)講得越清楚,越有可能得到理想的回應(yīng)
2.了解他人的反應(yīng):對方此時的感受,對方的想法,對方是否接受我們的請求
3.一旦人們認為不答應(yīng)就會受到責(zé)罰,他們就會把我們的請求看作是命令
非暴力溝通的目的不是為了改變他人來迎合我們,而是幫助我們在誠實和傾聽的基礎(chǔ)上與人聯(lián)系
第七章:用全身心傾聽
1.分析妨礙了我們傾聽
為了傾聽他人,我們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斷,全心全意地體會對方
2.有時我們可以主動表達我們的理解,來幫助對方了解我們在何種程度上明白了他的意思,在交流過程中保持持續(xù)關(guān)注,為對方的充分表達創(chuàng)造條件
3.當我們痛苦地?zé)o法傾聽他人時,需要:
、袤w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②大聲地提出請求
、蹞Q一個環(huán)境
第九章:愛自己
1.非暴力溝通最重要的應(yīng)用也許在于培育對自己的愛
2.主動根據(jù)需要和價值觀來選擇生活,深入理解我們行為的動機,并用選擇做代替不得不
第十章:充分表達憤怒
1.如果想充分表達憤怒,就不能歸咎于他人,而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上,直接說出我們的需要更有可能使我們的愿望得到滿足
2.表達憤怒的步驟:
①停下來,除了呼吸什么都別做
、谙胂胧鞘裁聪敕ㄊ刮覀兩鷼饬
、垠w會自己的需要
、鼙磉_感受和尚未滿足的需要
有時在第③和④之間,我們需要先傾聽別人
第十三章:表達感激
1.在贊揚他人時,我們很少揭示內(nèi)心活動,而把自己放在了裁判的位置。贊揚也常常被人用來實現(xiàn)個人目的
2.非暴力溝通鼓勵我們充分表達感激:
①對我們有益的行為
、谖覀兊哪男┬枰玫搅藵M足
③我們的需要得到滿足后,我們是什么樣的心情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2
為了傾聽他人,我們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斷,全神貫注的體會對方,如果我們只關(guān)心別人說了什么,并考慮他的情況符合哪種理論?
我們是在診斷人—我們并沒有傾聽他們。傾聽他人意味著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斷,一心一意的體會他人,不論別人以什么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我們都可以用心體會其中所包含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在傾聽他人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之后,我們可以主動表達我們的理解。非暴力溝通建議我們使用疑問句來給予他人反饋。在提問前先提及我們的感受和需要將鼓勵他人主動表達自己。當我們痛苦的無法傾聽時,我們需要: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大聲地提出請求,換一個環(huán)境。
傾聽使我們勇于面對自己的弱點,它還可以幫助我們預(yù)防潛在的暴力使談話生動有趣并了解“不”和沉默所反映的感受和需要,傾聽幫助人們治愈心靈的創(chuàng)傷。非暴力溝通最重要的應(yīng)用也許在于培育對自己的愛。當我們的表現(xiàn)不完美時,我們可以通過體會憂傷和自我寬恕來看清個人成長的方向,以及避免自我懲罰。
評價自己的行為時,我們專注于尚未滿足的需要,這樣我們就不再依賴羞愧,內(nèi)疚,惱怒或沮喪的心理來尋求改變,而讓愛來主導(dǎo)我們的學(xué)習(xí)和成長。同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主動根據(jù)需要和價值觀來選擇生活,我們的行為不再是為了履行職責(zé),獲得回報,逃避懲罰或避免感到內(nèi)疚和羞愧。
通過深入理解我們行為的動機并用“選擇做”來取代“不得不”,我們的生活將變得和諧并充滿歡樂。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3
已經(jīng)學(xué)習(xí)精武門有近一年的時間,發(fā)現(xiàn)自己在溝通方面還是短板,溝通的書籍確實也讀過好些本,雖然說話水平有那么一些變化,可是與王老師而言相差甚遠,有段時間特別痛苦,想要放棄繼續(xù)精研精武門的銷售技術(shù)!剛剛好今年好友asai做了NVC的讀書會,這本書已經(jīng)讀了有9遍了,對于一些句式心理也清楚,只是遇到一些特定的場合也用不出來,這次讀書會上,發(fā)現(xiàn)原來還是練習(xí)做少了,凡學(xué)習(xí)離開了特定環(huán)境的刻意練習(xí),于我們而言只是知識而已,成不了自己的技能。于是發(fā)心再一次做NVC的讀書分享!每次于我而言,都是收獲呀,也希望這次的深度整理,能帶給自己不一樣的靈感!感恩asai,為了我這次分享,給我的建議都非常棒!
NVC第一章節(jié)有講到這樣一段話,讓我在第10遍讀得時候感觸非常深刻
非暴力溝通指導(dǎo)我們轉(zhuǎn)變談話和聆聽的方式。我們不再條件式地反應(yīng),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觀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識地使用語言。我們既誠實、清晰地表達自己,又尊重與傾聽他人。這樣,在每一次互動中,我們都能聆聽到自己和他人心靈深處的呼聲。
聽到批評時,我們一般會申辯、退縮或反擊。然而,一旦專注于彼此的觀察、感受及需要,而不反駁他人,我們便能發(fā)現(xiàn)內(nèi)心的柔情,對自己和他人產(chǎn)生全新的體會。
這段話是結(jié)合了學(xué)習(xí)的王老師的課程之后,才如此深刻的理解NVC的價值,發(fā)現(xiàn)老師講得銷售過程中如何做到所謂真實和善良,這段話讓我腦洞清奇,那一刻腦袋里回想的都是王老師的說話的語調(diào)、語氣以及措詞,無不是圍繞觀察、感受、需要、不反駁…
NVC的四個要素就是①觀察②感受③需要④請求,步驟分解的話就是四個過程:
、偈裁词俏业挠^察(我看到了、聽到了什么?)
、谖业母惺苋绾危ㄇ榫w,贊同?不贊同?)
、畚矣心男┬枰ɑ蛘邇r值、愿望等)導(dǎo)致那樣的感受
、転榱烁纳粕,我的請求是什么?
NVC的精髓就在于對其四要素的覺察了。
第二章講到是什么阻礙了我們的溝通,列出了造成人與人之間有心理隔閡的原因
道德評判。一個人的行為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那就會被看做邪惡或是不道德的,而恰恰這樣的對他人的評價反應(yīng)的是我們自己的需要和價值觀。這樣的方式可能會帶來敵意,即使最后他們接受了建議或者批評,做出讓步,但通常是不甘心的,會讓對方顯得不那么友好。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價值判斷和道德捆綁在一起,兩個是獨立的部分。這方面還是需要多做練習(xí)才能運用自如。
進行比較。比較的時候,會讓自己覺得活得很慘,讓人心情低落。
回避責(zé)任。人們廣泛使用“不得不”、“你讓我”這一短語。很多時候我們無法強迫他人按照我們的期待生活,一旦意識不到我們是自己的主人,我們就成了危險人物,因為很多時候人的嘴還是比行動快。在這里我們可以把這樣回避性的語言用負責(zé)任的語言替代,比如:我選擇____是因為我想_____
強人所難。很多時候我們對別人的要求,特別是對孩子的時候,語言中暗含著威脅、評判、命令、指責(zé)等,比如,你不這么做,我就會(施以懲罰)。書上說,我們可以提出我們的各種要求,但無法強迫孩子按照我們的期待生活。盛氣凌人并無濟于事。書中這段非常值得深思
“不應(yīng)該”、“應(yīng)該”和“不得不”這些表達方式特別適合這個目的:人們越是習(xí)慣于評定是非,他們也越傾向于追隨權(quán)威,來獲得正確和錯誤的標準。一旦專注于自身的感受和需要,我們就不再是好的奴隸和好的部下。
文章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就是第三章,如何區(qū)分觀察與評論?書中沒有做太多的描述,給出了一些例子,我讀了很多遍,還是會犯錯,做的好的地方在于,有覺察了,知道自己問題出在哪里。觀察他人的行為做到不評判、不指責(zé)是蠻難做到的。我感覺犯錯誤的原因在于,日常生活中在聽方面還是非常表面,根據(jù)自己的認知分類挑選所聽的事物,實際是以自己為中心,聽取對自己有影響的話,并沒有真正在聽對方在說什么。就像精武門課程里,王老師一直講要有mind,老師反復(fù)強調(diào)mind的重要性!我想這個就是觀察的魅力。練習(xí)可以參考NVC實踐篇和第三章結(jié)尾部分的題目,我感覺還是不夠。
第四章,體會和表達感受。是NVC第二個要素。生活中我們更多的被鼓勵去聽從權(quán)威而非自己。于是更多的人會習(xí)慣性的考慮“別人希望我怎么做?”“別人對我的期待是什么?”而忘記我的感受,我的期待,我需要,我就是從這樣一個怪圈中慢慢走出來,去看見自己的真正的需要,真正的感受是什么。而這里的難點就是如何去區(qū)分“感受”與“想法”!感受是向內(nèi)的,心理反應(yīng),是感性的;想法,是大腦的,思維,思考的結(jié)果,理性的!
當我們說“我覺得”,我們常常并不是在表達感受,而是在表達想法
如果有機會,我也想多做一些練習(xí)去區(qū)分感受和想法的差異,目前對我來說,我也無法用語言或者文字清晰的表達出來。
第五章感受的根源
當聽到不中聽的話,我們有四個選擇
責(zé)備自己。認為自己犯了錯,這會導(dǎo)致我們內(nèi)疚,慚愧,甚至厭惡自己。
指責(zé)他人。第一反應(yīng)駁斥對方。
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當我(聽、看、回憶、想等)_______,我感到____,因為我需要/看中____?
用心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當你(看、聽、回憶、想)_____,你感到_____嗎?因為你需要/看中____?
第六章請求幫助
開篇講到,我們需要清楚地知道對方,我們希望他做什么。這個請求越具體越好。避免使用抽象的語言,明確談話的目的,請求對方的反饋,并表達感激,了解他人的反應(yīng)。這里要注意請求和命令的差異。
如何區(qū)分命令和請求:請求沒有得到滿足時,提出請求的人如果批評和指責(zé),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對方的內(nèi)疚來達到目的,那也是命令。
選擇通過請求而非命令來表達愿望,并不意味著,一旦人們說“不”,我就不再去滿足自己的需要。但它意味著,除非已經(jīng)充分體會是什么妨礙了他人說“是”,我們就不會試圖說服他們。
六個章節(jié)到這里,其實還是講得NVC的理論框架,就像一根根骨頭,整理這些資料挺乏味的,腦袋里面空空的。下一篇從第七章節(jié)開始,講NVC血肉與靈魂。真正做到愛的語言,不下苦功夫估計很難做到,特別像我這樣的普通人。但相信勤能補拙吧,十遍不行就二十吧。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4
《非暴力溝通》第十一章:運用強制力避免傷害
我們都知道,懲罰將導(dǎo)致關(guān)系的疏遠。一旦我們被看作是施暴的人,我們就很難得到友善的回應(yīng)。
這一章節(jié),給我的思考比較多。尤其對“懲罰”這一概念有了更多的認識。
懲罰有多種的方式,《非暴力溝通》闡述了體罰、指責(zé)和否定。先聊聊“體罰”。對于體罰,我相信許多人會持有不同的意見。有的人會認為體罰是需要的,它可以讓孩子明白什么事是不能做的,至少可以幫助他避免傷害。而有些人卻十分反對體罰,認為通過體罰孩子,會讓孩子形成這樣的認識:武力也是解決問題的一種辦法。
先來想想看,體罰有時候是能夠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當下的效果真的是你所想要的嗎?有時候通過體罰的方式處理孩子的錯事,孩子當下會去做我們要求的事,但孩子未必是心甘情愿去做的。另外,當我們在運用體罰的辦法來處理事情并產(chǎn)生效果時,我們是否也在側(cè)面告訴孩子,暴力有時候也可以用來解決沖突?我相信這是大部分人不愿看到的。
說到懲罰的局限性,書中的兩個問題可以幫助到我們。其中的第二個問題是:我希望他基于怎樣的原因去做我想要他做的事情?這個問題的思考,又回到了我們剛討論的內(nèi)容,當我們懲罰孩子,孩子去做我們要求做的事情了,但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大部分是為了得到父母的疼愛或避免受到懲罰才去做的。
這也不是我們所想要達到的目的。故此,多多了解別人基于什么樣的原因來滿足我們的愿望是至關(guān)重要的。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5
因年底工作比較忙碌,心情有時候比較浮躁,對孩子和老公就難免帶著情緒和不滿,加上孩子最近放假在家,總是想著玩,不想做作業(yè),我就著急了,對他態(tài)度就有點不好。
一天,我下班回家他就纏著我玩,我比較累不想和他玩,就跟他說:“我不想玩,你去寫作業(yè)吧,別老想著玩!我還做飯呢!彼桓吲d了,回到自己臥室大聲的喊叫,還把東西扔的到處都是。我一看就急了,對他大聲訓(xùn)斥,他更來勁了,把橡皮扔到我的餐桌上,把鉛筆扔到地上。我本想沖到他的房間對他大吼大叫,但是我猛然感到我錯了。我需要冷靜,就當沒有看見他的演出,自己到廚房里去做飯了。
他的聲音漸漸小了,做好飯,我叫他:“吃飯了,快去洗手吧!蔽乙豢吹厣虾筒妥郎系你U筆、橡皮不知道啥時候已經(jīng)都撿起來了。我們坐下來吃飯,他對我說:“媽媽,我不應(yīng)該對你嚷嚷,我不對。”我點點頭,表揚他:“嗯,知道自己錯了,很不容易,媽媽允許你有自己的脾氣和發(fā)態(tài)度,但是不能傷害別的東西,可以去扔自己臥室里的枕頭!焙⒆诱f:“嗯,我知道,媽媽說過很多次了!
我很高興沒有把事態(tài)擴大化,沒有更深的傷害到孩子,讓他發(fā)泄了脾氣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相關(guān)文章:
《非暴力溝通》的讀書筆記01-08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1-30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1-19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1-07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2-01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范文12-02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5篇01-11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5篇)01-11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5篇11-19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15篇)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