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讀書筆記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書筆記了,F(xiàn)在你是否對讀書筆記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關讀書筆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讀書筆記1
這次學校給每個老師的一個學習平臺,讓我在課余時間有機會學習到陶行知的名篇。是的,我對于陶行知是知其人,而未知其說。這段時間,了解了陶先生作為一名留洋的教育家,在深刻了解了中國的文化和社會現(xiàn)實的基礎上,提出的教育學說,既強調了教育的現(xiàn)實功能,又關注了教育的終極目的。陶先生所研究和實驗的教育問題,直到今天,仍感到很中肯,很新鮮仍有進行試驗的價值。讀了陶先生的文章,我有兩點體會:
一、陶先生文章是師德培訓的活教材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從陶先生的作品中隨處可見他對好教師的殷切期望。他對自身成長提出了四個問題,叫做“每天四問”:“我的身體有沒有進步?”“我的學問有沒有進步?”“我的工作有沒有進步?”“我的身體有沒有進步?”陶先生認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苯ㄖ烁耖L城的基礎,就是道德。一個集體的成員,若人人以集體利益為重,注意自己的每一個行動都為集體著想,則這個集體會越來越壯大,這個集體定是有希望的集體。否則,多數(shù)人只顧個人私利,不顧集體利益,則集體的根本必然動搖。如此,每個一線教師弘揚“校興我榮,校衰我恥”的敬業(yè)精神。陶先生的“每天四問”為人們提供了進德修業(yè)的參考,當作一面鏡子,時刻對照自己,“必然可以見出每一個人身體健康上有著大的進步,學問上有著大的進步,工作效能上有著大的進步,道德品格上有著大的進步,顯出水到渠成的進步”。
二、陶先生所倡導的教育理論和方法與新課程理念不謀而合
陶先生提出“教學合一”,“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jù)學的法子”、“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認為好的老師不是教書,也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教學一方面要老師負指導的責任,一方面要學生負學習的責任。對于一個問題,不是要老師把現(xiàn)成的解決方法傳授給學生,而是要把這個解決方法如何得來的過程,組織好,指導學生,使學生以最短的時間,經過類似的經驗,自己將這個方法找出來,并且能夠利用這種經驗來找其它的方法,解決其它的問題。有了這種經驗,學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識,成為主動學習者。如果教師只會用“舊瓶裝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鮮的事物,教師應不斷學習、研究,才能時常找到新理,只有學而不厭,然后才能誨人不倦。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教育是從生活中來的,“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壞生活就是壞教育;是認真的.生活就是認真的教育,是馬虎的生活就是馬虎的教育;是合理的生活就是合理的的教育,是不合理的生活就是不合理的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這些話聽起來很簡單,可就是這些簡單的話語卻揭示了教育的真諦。我們平時總認為老師在課堂上的教學,班會課上的說教,課后的個別談話那才是真教育。也知道教師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該注意自己的言行,要做到言傳身教,道理好象懂得挺多的,做得好象也不錯。可看了陶先生的文章后再看我們今天的教育,才知道遠遠背離了先生的期望。
我們的教學越來越遠離生活。學生就是為了學習而生活,而不是為了生活而學習,更不是在生活中學習。孩子們有的成天埋于書堆,成了純粹的“書呆子”“蛀書蟲”;而有的學生成天無所事事課堂上老師的授課內容對于他們來說無異于聽天書,于是他們就成了課堂上的呆子、傻瓜、瞌睡蟲;更有一些學生,對上課的內容不感興趣,而他們又精力過剩,于是這些學生就成了不安分分子,成了老師成天“掛念”的學生。陶行知說:“要想讓學生不犯錯誤,就不能讓學生有犯錯誤的機會,得讓他們有事做!比绻粋學生不愛學習,那他不犯點錯誤才真是一個實足的呆子呢。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學必須走向學生的生活,讓他們感興趣,讓他們感到生活就是學習,學習就是生活,生活與學習是一體的。
陶行知在《學生的精神》是以學生的資格對諸君談話的說,現(xiàn)在的中國許多學生及一般教員,都有一個很大的通病,就是容易“自滿”不論研究何種學科,只有相當?shù)牧私,即洋洋自得,心滿意足。尤其是在過教員生活的,覺得自己處在教師地位,不必再去用功研究了。中國的“四書”上有兩句話:“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真是千古不滅的格言,并且是兩句不能分開的話。因為要“學而不厭”,才能夠做到“誨人不倦”。是啊,想想自己教了20年的書,也算是個老教師了,并且一直是堅守在低年級里教學,那些教材早就熟透覺得在沒學習的必要了?戳诉@篇文章,才知道自己“如是的粉筆生涯,不能不厭煩了。倘若當教師的,自己天天去研究,有所得的,即隨時輸之于學生,如此則學生受益較多,即當教師著也覺得有無窮的樂趣。所以學生求學,固然要”學而不厭“,就是當了教師,還是要繼續(xù)的”學而不厭“!敝畡t不知之,不知則不知“,倘若不知的而認以為知,那么,不知道的終究沒有知道的日子了。這可說是自己斬斷自己求學的機能。所以我現(xiàn)在是學習,還是學習并要加于運用。
我們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更應該多學習陶行知老先生的理念,并努力把這種思想意識貫穿在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學中,用它去指導自己,從而去不斷的進步和發(fā)展。
有關讀書筆記2
這本書的作者是曹文軒,這本書是曹文軒純美小說系列:少年長篇小說。
這本書我最感興趣的是第一章禿鶴的這一部分:禿鶴將大蓋帽提在手里,露著光頭,就當紙月在場,驢拉磨似地旋轉著,數(shù)著板。那個連長出現(xiàn)時,是在夏日。禿鶴就是按夏日來打扮自己的。但是眼下卻是隆冬季節(jié),寒氣侵入肌骨。禿鶴不在意這個天氣,就這么不停地走,不停地做動作,額頭竟然出汗了。到燈光明亮的大舞臺演出那天,禿鶴已胸有成竹。《屠橋》從演出一開始,就得到了臺下的掌聲,接下來,掌聲不斷。當禿鶴將大蓋帽甩給他的勤務兵,禿頭在燈光下锃光瓦亮時,評委們就已經感覺到,桑喬又要奪得一個好名次了。禿鶴演得一絲不茍。他腳蹬大皮靴,一只腳踩在凳子上,從桌上操起一把茶壺,喝得水直往脖子里亂流,然后腦袋一歪,眼珠子瞪得鼓鼓的:“我楊大禿瓢,走馬到屠橋……”在與紙月周旋時,一個兇惡,一個善良;一個丑陋,一個美麗,對比得十分強烈。可以說,禿鶴把那個角色演絕了。
這本書主要寫的都是傷感,第一章禿鶴的深深歉意,第二章紙月的弱小的感覺,第三章白雀和蔣一輪的依依惜別的情感,第四章對秦大奶奶的尊敬的情感,第五章杜小康的開心的'情感,第六章細馬尊敬父母的情感,第七章白雀和蔣一輪又有生分,第八章杜小康家的孤獨情感,第九章桑桑無望的情感。通篇敘述即明白曉暢,又有一定的深度,是那種既讓孩子喜歡也可供成人閱讀的兒童文學作品。
有關讀書筆記3
在小學的六年里,我讀過許多書。但令我最難忘的一本,還是英國作家希爾寫的《天藍色的彼岸》。《天藍色的彼岸》講述了小男孩哈里,因一場車禍,去了另一個世界――天堂。他在前往天藍色的`彼岸的路上,遇見了150多年前因發(fā)燒而去世的阿瑟。阿瑟為了尋找他的母親,所以遲遲沒有去往天藍色的彼岸。哈里也想起了他的家人,非常地想念他們。于是,他在阿瑟的幫助下,來到了人間。他來到爸爸媽媽家里,向爸爸、媽媽和姐姐,依依不舍地告別。最后,他下定決心,離開了人間,慢慢消失在天藍色的彼岸……這本書教會了我們關心別人,珍惜生命。讓我們感悟了生命與死亡。它也告訴我們:不要等到失去了,再去后悔,因為一切已經無法改變了。生命只有一次,一定要珍惜。
而有的同學卻一點也不在乎:他們爬窗戶、晚上放學不回家、自己打自己或是和父母賭氣,去傷害自己……這些同學的做法是多么愚蠢,他們不在了,難道自己會高興嗎?況且,如果他們不幸去世了,那么,他們的父母將會是多么悲痛欲絕!哈里生前經常與姐姐雅丹亭吵架,但當他來到天堂后卻格外想念姐姐,很想向姐姐道歉。我們還有生命,我們千萬不要做讓自己后悔的事情,也不要“在你怨恨的時候讓太陽下山”。我們要從現(xiàn)在開始寬容別人,讓自己的每一天都充滿快樂!希望大家看了這本書,能更加珍惜生命,快樂地過每一天!
有關讀書筆記4
牧羊人其實是在玩一個叫做《樹林養(yǎng)成計劃》的運營類游戲,人家沒有家人,總得干什么用來打發(fā)時間,所以一玩就玩了大半個世紀。這游戲比“種菜不如偷菜”的qq農場還簡單,就一個勁地埋種子。牧羊人樂在其中,道理和我們虛擬種菜的“樂在其中”的原理是一樣的:滿足人的建設欲。 這就是作者借林務官之口所提出的“幸福的真諦”。
幸福是有份量的。文中不止一次提到牧羊人的'艱辛。埋了20萬顆橡樹種子,最后剩下1萬有用的。那么大的荒地,硬是花了一個人的半輩子才改變了荒地的狀況。但是這份改變是值得的,只要荒地變成桑田,無論代價有多大。幸福就是存在著變化之中,如果沒有“改變”,一切就沒有意義。正因是艱難給我們帶來的沉重,我們所體會到的幸福才有分量。
“單純不等于沒有
“牧羊人的簡樸生活是幸福的”,在影片最后,作者對此人作出了蓋棺定論。我是這么理解的,動機單純的生活可以造就幸福。但是生活還是要有追求的。所謂i“清心寡欲”并不是無欲,孤獨的牧羊人雖說生活單調,但是他的生活還是有動力的,有盼頭的。他總是盼著這塊土地能夠蔚然成林。作者對牧羊人不時地贊美道:“優(yōu)秀的人格”“純凈的心靈”,而提到戰(zhàn)爭政治等世俗話題時的口吻是帶有厭惡和鄙視的,這讓我等俗人情何以堪。人的追求是不同的,人生在世,總有世俗羈絆,為情所困,為錢權雖累,為生活所操勞,難道就錯了嗎?不可能個個種樹吧,以改造大自然為人生唯一的終極奮斗目標。所以在當今高度發(fā)達的年代中,我們不能被這種詩歌般的田園生活所迷惑。恬靜和詩意最存在于我們的想象中,當真正到底那里的時候,就會像從美夢中醒來一樣,還是回到了殘酷的現(xiàn)實中。
有關讀書筆記5
《波西·杰克遜與神火之盜》的主角波西,一位在紐約讀書的12歲少年,他雖不完美,但極富愛心,心地善良。在去了一次博物館之后,他突然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竟是海神波塞冬之子。于是他又通過紐約的帝國大廈,來到了奧林匹斯神界,眾神之神宙斯指控他偷取了閃電權杖,命令他必須10日內交還權杖,否則就和海神波塞冬大干一場而在此時冥王哈迪斯綁架了波西的母親,并威脅他以閃電權杖來交換,戰(zhàn)神阿瑞斯騎著摩托車趕來為他們提供了線索。為了拯救母親并阻止天神大戰(zhàn),波西決定要找到真正的`竊賊,他帶著雅典娜女神之女安娜貝絲和半羊人格洛弗通過洛杉磯的一個音像工作室進入冥界,他們能制止這場戰(zhàn)爭的發(fā)生嗎?這就得有你自己去發(fā)現(xiàn)了。
看完本書,我簡直不相信,作者竟可以把古希臘神話和現(xiàn)代紐約連接在一起,再配上生動的話語,簡直是無與倫比。
有關讀書筆記6
讀書對我們是有好處的。在寒假里,學校組織我們上網(wǎng)讀書,我讀了冰心奶奶的《繁星春水》,感觸頗深。 里面的內容是冰心奶奶平時隨便記下的“隨時隨地的感想和回憶”。這兩本書含蓄雋永、富于哲理,很受大家的歡迎,因此成了教育部《中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定書目。
不知從何時起,心中有了一份對詩歌的向往。然后,帶著一種青少年特有的癡狂,遂封堵起了這“零碎的思想”。忽容置疑,作為些家底一個上學的讀書女孩子,冰心奶奶是幸運的。從小舒適的家庭生活及長期受文學熏陶生活環(huán)境,使得繁星春水的字里眉間都流露出對“理想生活”的渴望:樸實的母愛,純真的童趣以美妙的自然都化作了點點滴滴的詩詞。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嬌柔的造作,一切都從細微中透出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母親。≈闼榈钠獌,你能看看么?”這些字,在以前,以隱藏在你的心里!
《繁星春水〉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描寫母愛的,和悅的顏色,循循漸透,這些都讓冰心奶奶一直以母親為榜樣。平凡的.母愛讓冰心奶奶感受到了人的確是“人生唯一可靠的避難所”。然后,對母愛的頌揚自然而然的就成了詩集的一大主旨。如果說,對母愛的贊美詩一種深重的流露,那么對童年的歌頌則是另一種心情的獨白。畢竟,繁星純水中的作品大都由冰心奶奶二十歲前寫的。那時候,不能說已經完全脫離了兒時的夢想,一種新近萌發(fā)的對新生物的崇高于自信便在詩中潛滋暗長。讓人讀后對生民的柔弱或頑強都有一攬?zhí)煊。然后,在真切中感受到了活力!拔覐牟环Q自己是詩人”,或許正是這一點,才使讀者在盡情領略文學的樂趣時,有不拘謹?shù)南蜃屗枷胫匦逻_到一個高度的原因之一吧!
有關讀書筆記7
《昆蟲記》這本書使我十分著迷,它讓我知道了原來昆蟲世界有這么多的秘密,我從中知道了:螢火蟲是怎樣發(fā)光;清晨,蟬的幼蟲是怎樣鉆出地面脫殼;螳螂怎樣捕食。它還讓我知道了螞蟻不是靠嗅覺記憶回家,而是靠視覺記憶。
第一次讀《昆蟲記》,不知怎么的它就吸引了我。這是一部描述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樸實的文字,顯得自然,那些已經人性化的蟲子們逐個登場,多么奇異、有趣的故事啊!那些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蟲子的存在,仿佛置身于現(xiàn)場一樣。被我藐視許久的昆蟲的身影,忽然高大了起來。法布爾的《昆蟲記》,讓我看到了昆蟲于許許多多的動物一樣,都有著生與死,勞動與掠奪,獵食與被獵食。它使我第一次進入了一個生動的昆蟲世界。
《昆蟲記》有著一個個有趣而又兇殘、或者我們也無法理解的故事:祈禱的螳螂“有一種昆蟲,經常立在太陽灼燒的青草上,態(tài)度很莊嚴,寬闊的、輕紗般的薄翼,如面膜似的拖拽著,前腿形狀如臂,伸向半空,好像是在祈禱,在無知的農夫看來,他好像是一個女尼,所以后來,就有人稱它為祈禱的螳螂了!敝┲肟椌W(wǎng):“……即使用了圓規(guī)、尺子之類的工具,也沒有一個設計家能畫出一個比這更規(guī)范的網(wǎng)來……”。豐富的故事使我感到充實?粗粗,這些蟲子們漸漸地清晰起來,我思考著:我曾經藐視過蟲子,但在他們身上,我也能漲到一個個“高尚的品質”。
看完書,我不得不贊嘆法布爾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力!独ハx記》讓我大開眼界,超越了我們平時觀察問題的范圍。我覺得《昆蟲記》是一本的的確確的好書。它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huán)境息息相關,同時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細微的觀察。
有關讀書筆記8
從上學開始算起,真的沒有什么書讓我為主人公瘋狂,為主人公落淚,甚至為主人公著急?墒沁@本書卻做到了,這本書就是《湯姆叔叔的小屋》
書中講述了一個凄涼的故事,湯姆叔叔是個奴隸,有一個很好的主人叫希比爾先生。在希比爾先生的家里還有一個叫做艾利査的女人和哈里,哈里是艾利査的最后一個孩子。其實哈里就快要被別的主人拿去做奴隸了,聽說到了那個主人那里的.奴隸早晚是會死的。于是,艾利査帶著哈里逃跑了,終于逃過了那個人的魔掌。而可憐的湯姆叔叔卻對這些事情一無所知,原來湯姆叔叔也被那個邪惡的主人買了。就這樣,湯姆叔叔和三個孩子還有他的媽媽一一告別,走了。這以后,他還認識了黑式格和索爾,并發(fā)生了一些不可思議的事,以及隨后的凄涼和令人吃驚的事情,最后善良的湯姆叔叔他死了……
有關讀書筆記9
1、圖畫書對孩子而言,不只是“有用”或“有益”的東西。就像大人享受讀書的樂趣一樣,孩子讀書也應該是一種享受。因此,在想通過圖畫書教育孩子之前,讓他們獲得樂趣是非常重要的。
。。讀書不等于識字。如果識字就能讀書,那么只要是中文,再艱澀、再專業(yè)的書,我們應該都能從頭到讀到尾。問題是,讀完整本書并不表示看懂了這本書。能夠真正理解書中的內容才算是讀書。
3。識字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讀書不是修行,而是享受。尤其在孩子小的時候,大人更要多花心思,讓他們高高興興地讀書。
5。圖畫書與孩子的想象力,有極密切的互動關系。
。。當孩子的想象力不夠發(fā)達時,圖畫書可以彌補其不足,使孩子的想象力更豐富,所以圖畫書的品質非常重要,因為插畫的品質會左右孩子想象力的品質。
。。等孩子進入小學,再來談讀書的問題,就太遲了。幼兒時期培養(yǎng)的豐富想象力,是閱讀能力的基石。
。。對孩子來說,讀書不是K書,他們不希望父母認為讀書僅僅是為了對學業(yè)有幫助。我覺得父母應該以更輕松的心情,把書看成有趣的東西,把讀書當成快樂的事情。
。。孩子的成長是每天為斷努力累積的過程,這種努力是無形的,所以教孩子愛書的最好方法,就是由父母親自來教導!m然在幼兒園或學校里,可以借助于老師,但這只是一小部分,孩子的成長絕大部分還是要靠父母的力量。
10。孩子應該由父母“親手”養(yǎng)育,但是今天假他人之手的情形愈來愈多。父母將孩子交給托兒所,交給幼兒園,交給學校,交給補習班,交給電視,交給社會,甚至交給國家,結果使得親子關系支離破碎。
11。讀書不是賽跑,不能以快慢來決勝負,如果母親心急或不安,只會影響孩子讀書時的情緒。
12。閱讀是一種樂趣,而不是父母的面子.孩子身邊應該布滿有趣的書,而不是父母認為對孩子有用的書.這樣,孩子才能充分享受閱讀的`樂趣。
13?措娨暫吐嫊r,孩子是處于被動姿態(tài),他們不需要怎么努力,只要坐在電視前面使用遙控器就可以看到畫面,或是打開漫畫書,視線隨著一格格的圖畫移動,就可以了解故事的內容。
14。先用積極的意志和行為去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才能進入書的世界。
15。有不少父母認為,從孩子很小的時候起念圖畫書給他們聽,可以幫助孩子早一點讀書、識字,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提高文字能力,同時培養(yǎng)高尚的情操并擴大他們的知識面。http://i1766。com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往往使父母無法輕松地講故事,從而使圖畫書失去了其重要的功能——帶給孩子快樂。
16。讀書最寶貴的時刻,不是在讀的時候,而是在讀完以后。
17。眼睛不光是用來閱讀文字的,更重要的是用來掌握、認識所有看得到的事物的。
18。所謂“世界名著精選圖畫書”,只是“原著是世界名著的圖畫書”,本身不過是如“真”包換的仿冒品。希望父母為孩子選圖畫書時,能夠先剔除這類由名著改編而成的圖畫書。
有關讀書筆記10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每一個人,而且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為解放全人類而奮斗!边@段話摘自蘇聯(lián)作家尼。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保爾·柯察金,他出生在一個沙皇統(tǒng)治年代一個貧困家庭里,在他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教育后,他覺得自己要做一個對社會,對人民有用的人,于是,他加入了共產主義事業(yè),他拼命地工作,戰(zhàn)斗,他受過刑,坐過牢,在沙皇的殘暴統(tǒng)治下,冒著生命危險去送情報,探消息。他冒著風霜雨雪,忍著饑餓,竭力搶救鐵路……就是在那種艱苦的環(huán)境下,意志仍如鋼鐵般堅定,后來,由于過度勞累,他雙目失明了,但他絲毫沒有放棄革命,放棄戰(zhàn)斗,而是,改用筆桿子代替槍桿子,寫下了自己的一生,用它來激勵后代。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保爾在書中寫道:“鋼是在烈火與劇冷中鍛煉而成的,只有這樣,它才能變得堅硬,什么都不怕!
保爾的一生不正是這句話的體現(xiàn)嗎,他在槍林彈雨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從一個發(fā)電廠的'普通工人磨練成了一個解放工作者,一塊會說話的鋼鐵!
保爾的一生是充實的,偉大的,他鋼鐵般的毅力讓我們倍受鼓舞。正是這樣,他臨終前才說:“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為解放全人類而斗爭。
有關讀書筆記11
教師應該真誠地喜愛學生,并走進學生的心靈。 李鎮(zhèn)西老師時時反思自我,時時向學生學習,他也認為學生的心靈純潔可愛,學生的心靈比老師高尚得多。在這里,我之所以用“也”這個字眼,是因為我在平時的教學生活中也有這樣的認識,而讀到這里的時候就和他產生了共鳴。
我也和李鎮(zhèn)西老師在書中坦然自述的`一樣,是個急脾氣的人,有時和學生之間難免因為急躁而發(fā)生不該有的誤會,特別是和那些學習、紀律上的困難生,每次過后,我都后悔不迭,但學生從來不跟我記仇,有時我真誠地向他們道歉,他們卻說:“沒事,老師,你都是為我好”;反之,我們老師卻常常用“有色眼鏡”看待學生,其實孩子是多么天真無邪呀!尤其是我教的小學生,細細想來,他們個個都是那樣可愛;有時候老師對學生好一點,那孩子必然感激涕零,其實那都是作為一名老師的分內之事!今后,在和學生相處中,我要格外注意樹立教師的形象,用真心喜愛學生,與學生和諧相處。
愛學生,才能對學生的缺點寬容處之,慢慢等待他們戰(zhàn)勝自我,取得進步,并和學生一起成長;愛學生,才能細心指導學生,如李鎮(zhèn)西老師在給新生的信中,對新學期的準備就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愛學生,就有耐心和學生真誠溝通,用談心、寫信的方式而不是一味用批評去教育學生。李老師轉化萬同的方法和耐力很值得借鑒。
有關讀書筆記12
有一個叫馬洛的小牧羊人,他撿到了一顆會實現(xiàn)愿望的水晶球,但卻為了想不到要許什么愿望而煩惱。村莊里有一個小男孩,看到馬洛的水晶球,就趁馬洛睡著時,偷走了水晶球,馬洛失去水晶球后,反而很高興,因為水晶球在他身邊,讓他有很大的壓力。村民知道水晶球會幫忙實現(xiàn)愿望后,紛紛來許愿,水晶球實現(xiàn)了村民的愿望,大家卻愈來愈貪心。后來,大家開始變得很不快樂,原來鬧哄哄的村子變得很冷清,人們也互相猜忌,很多人跑去跟馬洛訴苦,最后馬洛用他沒有使用的愿望,讓村子變回本來的樣子。
村莊里的人,原來過著簡單樸實的生活,可是有了水晶球以后,大家都忙著向水晶球許愿,要求有一大堆黃金、鉆石、珍珠……等。但是實現(xiàn)愿望并不等于獲得快樂,因為人的望永無止盡,所以村民們就算實現(xiàn)了自己的愿望,也不會滿足,反而是回到平凡的日子,才是最快樂。
所以我們要懂得知足常樂,因為知足是快樂的,我們現(xiàn)在擁有的親情、友誼和生活都是很珍貴的,這些比黃金、鉆石更重要,是我們一生不可或缺的',我們應該要好好珍惜。
其實,每一個人的心里都有一顆水晶球,它讓我們有健康的身體、慈愛的父母、要好的朋友……等,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人,陪我們渡過快樂的童年,所以只要我們珍惜心中的水晶球,就可以得到真正的幸福。
有關讀書筆記13
《少年維特之煩惱》是德國十八世紀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約翰·歌德的代表作,這部作品使歌德由德意志詩人而成為一個世界詩人,小說風行各國,掀起一股“少年維特熱”。
《少年維特之煩惱》出版于1774年,是歌德早年時期最重要的作品,它的出版也是德國文學史上一件劃時代的大事。在《浮士德》的第二部出版以前,歐洲足足有五十年之久,歌德的名字總是和《少年維特這煩惱》連在一起!渡倌昃S特之煩惱》篇幅不長,情節(jié)也并不復雜曲折,主要角色只有維特和綠蒂兩人,全書以主人翁維特不幸的戀愛經歷和在社會上處處遇到挫折這一根線索串連起來,構成一部完整的小說。
這部小說采用的書信體形式開創(chuàng)了德國小說史的先河。主人公維特是一個市民出身的青年,他向往自由和平等的生活,并且希望從事一些又實際意義的工作。但是,當時的社會卻充滿著地位等級的偏見和鄙陋的習氣。保守腐敗的官場,庸俗的市民,還有傲慢的貴族,使他與周圍的現(xiàn)實不斷發(fā)生沖突。
作品描寫了主人公維特跌宕起伏的感情波瀾,在抒情和議論中真切又詳盡地展示了維持思想感情的變化。小說以濃郁的詩意和噴涌的激情尋寫了維特的痛苦,憧憬和絕望,將他個人戀愛的不幸放置在廣泛的社會背景中,對封建的等級偏見、小市民的自私與守舊等觀念作了揭露和批評,熱情地宣揚了個性解放和感情自由。勇敢地喊出了那個時代的青年要求擺脫封建束縛,建立平等的人及關系,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心聲,生動地反映了青年們的感情,憧憬和痛苦,表現(xiàn)出一種抨擊陋習、摒棄惡俗的.叛逆精神,因而更具有進步的時代意義。這也是這部小說成為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瑰寶、深受各國人民喜愛而經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這部小說激起了批評家和支持者們極為熱烈的反應。其中的原因在于,歌德以維特作為他小說的中心人物,而這個人物完全違背了市民社會的規(guī)則。市民大眾將維特視為一個和睦婚姻的破壞者,一個反叛者,一個無神論者,他與市民大眾的觀念完全相悖。他們期待的文學,更多的是“實用的東西”和“娛樂的東西”,而歌德的小說在他們看來并不是上述兩者中的任何一種。他們直接在故事中尋找“實用的東西”,他們希望有一個他們能夠認同的人物,并從他的行為中得到學習。但這部小說卻是以自殺告終的——從市民的價值標準來看這不可想象。許多市民批評這部小說僅僅因為它的主要人物不符合他們的觀念,還威脅到他們的價值標準。他們認為《少年維特的煩惱》是一本和傳統(tǒng)文學決裂的書,這種決裂是他們不希望看到的。他們認為這本書頌揚了與他們的利益相悖的價值標準,贊美了自殺的行為。
《少年維特的煩惱》被視為狂飆突進運動時期最重要的小說。這部小說獲得了那個時代相當高的印數(shù),并且是引發(fā)所謂的“閱讀熱”的因素之一。
有關讀書筆記14
《塵埃落定》,是一部讓人蕩氣回腸的小說,小說演譯了一段末代土司制度由沒落直至終結的歷史。沒有太多的反思,卻留給人深刻的思考,簡單的敘述,卻似有無限的張力,蘊藏了無限深情的感慨。小說整體展現(xiàn)的是一個我們陌生的世界,如紅樓夢一樣,一個獨立的完整的世界,是截取了土司制度的一段歷史,在那里上演了各樣的把戲,而能我的注意力,則一部分要歸于某種程度上的我們對于這個地方的神秘感和陌生感。
先說說作者:作者阿來是一位出生在嘉絨的藏族。他選擇了康巴土司家族的興衰作為小說的題材,借以描繪藏地的風土人情,闡述自己對其歷史及人文的認知與思索。這也帶給《塵埃落定》一股濃郁的高原氣息。
再說說題目:“塵埃落定”,真是個好名字。浮華煙云不過是千萬顆塵埃組成的,煙消云散之后也就是塵埃落定的時候。每一個人都是一顆漂浮不定的塵埃,不論你是土司還是土司的兒子,不論你是傻瓜還是絕色的美女,不論你在人生或者歷史的舞臺上扮演多么重要的角色,你對于整個浩瀚的人間歷史來說仍然是顆塵埃,充其量不過是被氣流托得比較高的塵埃而已。哪一顆塵埃會遇見哪一顆塵埃是不可想象的,歷史就是由這樣一段一段漫不經心而又意外的排列組合構成。
再說說情節(jié):小說講述了一個雖不繁雜,卻跌宕起伏、輾轉迷離的故事:麥其土司是康巴眾土司中的一個,他和漢人太太生下了一個雖是傻瓜卻常常道破天機的兒子。之后,老土司不顧濟嘎活佛的阻止,靠著漢人黃師爺引種的y片迅速富足,成為最強大的土王。然而魔花ye粟卻亂了人的心性,大少爺貪戀權勢,老土司為了央宗和金銀殺死了世代忠心的查查頭人,貪心的他為了不讓其他土司發(fā)展,發(fā)動了“ye粟花”戰(zhàn)爭,使詛咒和巫術再次在兩邊的領地蔓延,次年其余部落的災荒又讓糧倉豐足的麥其家族發(fā)起了麥米貿易,建立邊疆城鎮(zhèn),茶馬互市。在這看似麥其家族的鼎盛時期,紅色漢人來了。隨著大炮的轟鳴,土司官寨灰飛煙滅,舊制在瞬間土崩瓦解。一切奢靡煙消云散,只留下了塵埃落定后的死寂。
還有就是人物:故事一開始,阿來便給了我們土司二少爺?shù)难劬。那是一雙異常敏銳而深邃的眼睛——它“什么都看得見,不僅今天,明天也都全部看見了”。正是它,帶領著我們穿越時空、大地和民族,讓我們目睹了康巴土司制在崩潰前的最后幻象,見證了一個時代轉入另一個時代的喧囂和動蕩。
麥其土司家的二少爺沒有名字,父母都叫他傻瓜。哥哥也常拍著他的肩叫他“傻瓜”,這個聰明人生氣的時候說會對他搖搖食指說:“你一傻瓜懂什么?”就連下人們都叫他“傻瓜少爺”。也許傻瓜是沒有自尊的,這個“傻瓜少爺”就這樣承認謔稱了,對人便自稱“我是麥其家的傻瓜兒子””……于是他成遠近聞名的“傻瓜”。然而,傻瓜也出乎意料的做了幾件聰明事,哥哥就懷疑他是“裝傻”,臨終前對傻瓜弟弟說“你知道這個世界我最怕誰么?我最怕的就是你。”父親為傻瓜的成功舉動欣喜若狂,以為他是““大智若愚”,但又搖搖頭說“究竟是個傻瓜!丙溒浼业亩贍斁烤故窃谘b傻?還是真傻?聰明的讀者都在懷疑,直看到小說結尾才會嘆口氣“是傻,真的傻!丙溒渫了緫(zhàn)死后,仇家要向他的.傻瓜二少爺下手,這位傻瓜竟然自己躺在床上,擺好了姿勢讓殺手殺。塵埃落定,他就這樣死了。就是傻瓜也會怕死吧?誰都不會想到有這樣不要命的“傻”。
一個有著好運氣的傻瓜,其實用他的智慧在嘲笑周圍的聰明人,而一群愚蠢的聰明人也在嘲笑和原諒著一個傻瓜的智慧。人和人之間的關系不過就是在欣賞、嘲笑和原諒之間打轉而已。一個家族的沒落,一個小王國的失落,一個時代的結束,另一個時代的開始,在一個傻瓜的眼里是那么理所當然,那么坦然接受。
只有愛他的人能傷他,而恨他的人絲毫不能觸及他的疼痛。對權力,對財富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魄力和幸運融合在一起,使他成為一個不可小看的傻瓜——豁達而又聰明。該來的事總會來,死命抵抗也沒有用,該走的人總會走,拼命挽留也于事無補。所以他是這場動蕩中最幸運的人,受傷最少的人。這是一種宿命論嗎?還是無為而治的一例呢?
阿來塑造了一個成功的故事,更塑造了一個成功的人物,看完小說,我覺得此刻我也不過只是一顆會發(fā)笑,會感覺,會思考的塵埃而已!秹m埃落定》,正是用心在歌唱著。
有關讀書筆記15
我把沈石溪的著名動物小說《狼王夢》看完了。沒看之前,我一直覺得狼是一個兇惡的令人討厭的動物,我一直都很討厭它。可是當我看完了這本書,我才知道生命的偉大,狼也是有愛和夢想的,對命運的不屈服。
在遼闊的草原上,有一個母狼叫紫嵐,她在獵狗的攻擊下,艱難地產下五只狼崽,她一心想把自己的孩子培養(yǎng)成狼王,可是命運和她開了一個又一個的天大的玩笑,她相繼失去自己的孩子。然而,幸運之神就是沒有眷顧到她的頭上。最后,她絕望了,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狼孫上?墒遣恍矣智娜粊砼R,她為了保護狼孫的安全,在生命的最后與金雕同歸于盡。當上狼王,是狼的夢想,紫嵐為這個夢想,付出一生的努力來完成狼的夢想。紫嵐對孩子的母愛是潛藏在心里的。
母狼紫嵐為了自己的兒女可以付出一切,在必要的時刻甚至可以食子、殺子。這種心理和我們的媽媽是一樣的,她們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到傷害,為了保護我們,她們甚至可以付出生命的.代價。而我們是否珍惜過媽媽對我們的愛呢?有時候,她會打你,罵你幾句,這都是媽媽對我們的愛,只要你用心去發(fā)現(xiàn),去理解,去體會就會懂。
這本書令我受益匪淺,它讓我體會到了母愛的偉大,還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生命中殘酷的競爭,頑強的生存和追求輝煌是永遠不會變的,夢想的成敗不在于困難,而在于堅強與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