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十講》精彩讀書筆記
作者簡介
資深學者,國際政治及美國研究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美國研究所退休研究員、原所長。1930年生于上海,祖籍湖南耒陽。1947年畢業(yè)于天津耀華中學,考入燕京大學,1948年轉入清華大學外文系,1951年畢業(yè)。參與創(chuàng)辦《美國研究》雜志與中華美國學會,曾任雜志主編與美國學會常務理事,創(chuàng)辦中美關系史研究會并任第一、二屆會長。1996年從社科院美國所退休,仍繼續(xù)著述,并應邀參加各種學術活動。專業(yè)為國際政治與美國研究,旁涉中西歷史文化,近年來關注中國現(xiàn)代化問題,撰有大量隨筆、雜文,并翻譯英、法文學著作多種。
主要著作:《追根溯源:戰(zhàn)后美國對華政策的緣起與發(fā)展,1945—1950》、《戰(zhàn)后美國外交史:從杜魯門到里根》、《冷眼向洋:百年風云啟示錄》(2007年修訂版改為《冷眼向洋書系》單行本,資中筠撰寫部分更名為《二十世紀的美國》)、《散財之道——美國現(xiàn)代公益基金會述評》(2006年修訂版更名《財富的歸宿》)、《資中筠集》(學術論文選集)等。
隨筆集:《斗室中的天下》、《錦瑟無端》、《讀書人的出世與入世》、《學海岸邊》(與陳樂民合著)等。
譯著:(法)巴爾扎克《公務員》、《浪蕩王孫》、《農(nóng)民》,(美)薇拉•凱瑟《啊,拓荒者!》,(英)阿蘭•德波頓《哲學的慰藉》等。
美國十講內(nèi)容簡介
這不是美國通史,也不是學術著作,是作者多年觀察美國的心得,盡量用淺顯的“大白話”講出來。這些個人心得卻也不是一時心血來潮,而是經(jīng)過反復思考、探索的結果。
本書作者對美國的論述,是把美國作為一種文明或者西方文明的變異來研究的,特別是把美國的政治、經(jīng)濟等制度作為一種人類正常的迥異于我們傳統(tǒng)的政治文明來研究。
《美國十講》精彩讀書筆記
《美國十講》是資中筠先生的力作,涉獵甚廣,我選兩個主題做讀書筆記:本篇談談美國人才觀對我啟示,公益制度方面待將資先生另一書《財富的歸宿》讀完后單獨成篇。期待各位師友批評指正!
今天是2015年8月4日。《新聞聯(lián)播》人物篇介紹了古建筑專家柴俊澤的座右銘——“守得清貧,耐得寂寞。辛勤耕耘,默默奉獻”。由“默默奉獻”一句想到了很多。
一國或一個社會的人才觀體現(xiàn)的是對人和知識的尊重。我想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談:第一,我們怎樣保護人才?第二,我們提倡怎樣的榜樣或英雄?第三,我們怎樣保護人才的勞動成果?
同為古建筑界,梁思成林徽因夫婦在抗戰(zhàn)期間拒絕美國大學的優(yōu)厚待遇,堅持與祖國同在,貧病交加中治學不輟。這自然是我們民族精神與知識分子氣節(jié)的美談。然而我再補充兩個細節(jié)——一為林徽因在赴四川李莊途中肺病復發(fā),日漸嚴重。幾個月時間就毀掉了她曾經(jīng)有過的美麗和本就不牢固的健康,后來的貧困生活和病榻上高強度的工作更加速了其早逝的步伐。二為梁林夫婦雖為建筑界泰斗,一生只住過一次自己設計建造的房子,即抗戰(zhàn)中的李莊。
反觀美國,對戰(zhàn)爭中的中國、歐洲等優(yōu)秀學者保護與引進實在讓他們的母國汗顏。以愛因斯坦為首的猶太裔人才對美國的科技、文藝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后來錢學森、鄧稼先等大家放棄美國優(yōu)越的待遇和研究條件,沖破重重阻礙回國的經(jīng)歷是不是也可以從反面說明美國對人才保護的用心?
國家處于危難之中,覆巢之下難有完卵。無力保全人才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戰(zhàn)爭、政治運動等非常時期之外,我們更應警惕的過去無力顧及人才的“無奈”變成理所應當?shù)?ldquo;傳統(tǒng)”。今天無疑是崇尚人才的,但問題在于只熱衷于“使用”,而不熱衷“保障”和“維護”。
今天的新聞榜樣人物我慶幸只聽到了一個老文物工作者一生治學的樸實心聲。不是某個專家奉獻了一輩子一家人仍擠在小小的舊房子;也不是某個干部患病仍堅持工作;更不是某個銀行柜員英勇與歹徒搏斗不幸犧牲……我們提倡怎樣的榜樣或英雄無疑是對后人的導向。如果英雄只有悲壯和慘烈,那無異于崇尚死亡。
讓做出突出貢獻的人才仍處于清貧不利于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只能說明分配方式出了問題。
子貢贖人而不受金,夫子責之,因其看似“義舉”,實則將道德標準拔到大多數(shù)人都無法企及的地步。道德應是人人都能達到的無損于己而有利于人的事。應有的物質(zhì)回報與學術研究非但不沖突,還能互相促進。即便真有不愛財?shù)目茖W家,也應合理導向,“子路受牛”就是很好的例子。對于清貧本身不該大書特書,否則就犯了子貢的錯誤——“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
除此之外,還應保證其能按照法律規(guī)定放心地停下——該休息的時候休息,該休假的時候休假,有病的時候去治病,讓年輕工程師充分發(fā)揮所學,而不是留下一句“媽媽,我太累了”即過勞猝死。這一點我們不如美國,有多少人能享受規(guī)定的帶薪休假,放心即使自己有個三長兩短妻兒也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再如前段時間報道的'化工專家失明后走上制毒販毒之路,其技術水平統(tǒng)籌能力之高另辦案人員驚嘆。對于這樣的化工專家,我們是否可以反思在其失明后生活上的幫扶是否充分,是否還能發(fā)揮余熱,而不是任其自生自滅,走上歧途?
毛澤東早在1944年追悼因意外犧牲的年輕戰(zhàn)士張思德時就指出“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過也應當盡量地減少那些不必要的犧牲”。我們不要給人才開追悼會,不要在身體完全拖垮后才表彰他的成績。死得重于泰山不如活著為人民服務!
過去我們鼓勵人做一顆螺絲釘,因為當時條件有限,F(xiàn)在要鼓勵和培育的是獨立、健全、有思想的人,F(xiàn)在條件好了,按供養(yǎng)螺絲釘?shù)臉藴蕘砉B(yǎng)人已不合時宜。拿出該拿出的蛋糕讓人才吃飽,掙來更多的蛋糕才能使更多人受惠!
第三點,保護人才勞動成果。以書為例。在如今稿費極低、書價不高的情況下,盜版仍然十分猖獗。部分網(wǎng)站盜用版權幾近成災!出一本書,從前期構思、寫作、聯(lián)系出版、付印到最終的銷售等諸環(huán)節(jié),拋開金錢不計,僅作者花費的心血就令常人難以想象。況能著書的多是業(yè)界的優(yōu)秀人才,本身還承擔自身繁重的本職工作。這種情況下,其成果未經(jīng)授權即被某些淘寶店盜印、或某些網(wǎng)站掛上鏈接免費或付費下載,無論從情感上還是收益上都帶來很大的傷害。這還算幸運的作者,有一定的社會關系和能力能將其勞動成果付印,造福大眾;不幸的如冷門學科不知名的作者、不在大學或機關拿不到出版基金項目贊助的就只能自費或作罷。
從小有不少美國嚴格保護版權的例子來教育學生,譬如某某留學生擅自拷貝傳播受了怎樣嚴厲的懲罰,然而實際上并沒有真正快速行動起來。
我剛上大學時剛過高考一關,深感讀書創(chuàng)造一步步不容易,開始用kindle時便發(fā)誓不看盜版,然而許多書kindle商店里找不到,無奈選了盜版。國內(nèi)用戶對正版的付費習慣尚未成熟,許多中文書運營商不提供。我舉這個例子其實想說我們90后這一代許多人起初版權意識普遍不錯,但學校里的教益要有校外的許多措施來配合方能落地生根。剛開始用了盜版慚愧,還會在事后補買一本紙質(zhì)書以示尊重。時間一久呢?身邊人都用盜版呢?盜版比正版更易得呢?
資先生在書中有一個提法說“要讓做好事易,做壞事難”。“竊書”到底算不算偷,侵犯“知識產(chǎn)權”的危害是不是不如侵犯“實物產(chǎn)權”重,我相信政府心中有一本明賬。在打擊盜版和保護正版上若不用強手段必在如今“用盜版易,用正版難”的泥沼中越陷越深,對人才和知識的尊重更無從談起。
資先生美國十講,而美國成功的經(jīng)驗遠遠不止十個方面!睹绹v》最大的啟示其實是解決任何一方面的問題都需要多方面的配合。社會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人才問題如此,科技、經(jīng)濟、文化等亦如此。感謝社會各方對國家未來人才的成長和發(fā)展傾情付出的人們!我自信他日能成為對社會有用之人, 今日受到的提攜幫助,一定不負!!
【《美國十講》精彩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生活十講》讀書筆記2000字01-11
最精彩讀書筆記01-18
《圍城》精彩讀書筆記12-30
讀《有效教學十講》有感01-16
安妮日記精彩讀書筆記07-24
《幻城》精彩讀書筆記01-02
《盜墓筆記》精彩讀書筆記01-02
教育教學精彩讀書筆記01-02
朝花夕拾精彩讀書筆記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