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白鹿原》讀書筆記(精選13篇)
讀完一本書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吧。那要怎么寫好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白鹿原》讀書筆記,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白鹿原》讀書筆記 篇1
這本小說我大學(xué)時就曾看過。但那時的自己毫無閱歷,人生也未曾受過任何挫折,尤其學(xué)業(yè)上的種種順利,讓自己時時沉浸于前途無限光明的幻想中。對這種雖然名氣足,但卻內(nèi)容冗長而又充滿鄉(xiāng)土特色的小說實在難以靜下心來細細品味。隨手翻過幾次,但總是半路而止,體會不出任何甘苦。
工作以后,發(fā)現(xiàn)了自身能力的種種欠缺,也發(fā)現(xiàn)了人生并非過去想象般一帆風(fēng)順,經(jīng)歷了不少焦頭爛額之苦,時過境遷之后再讀它,體會則完全不同了。
白鹿原上,白家與鹿家三代人,不足百年的時間里,跌宕起伏的人生軌跡,很讓我有些感慨。
感慨之一是世事難料。白鹿原上,白家興旺過,鹿家興旺過,但好景都不長,跌下去,又起來,起來又下去。白鹿兩家三代人被命運在砧板上無情地反復(fù)敲打。什么時候正面烤,什么時候背面敲,世事難料。所以,自己不論什么時候,都別悲觀,也別驕傲;畹煤茫亲嫔嫌械,自己運氣好;活得不好,是時候沒到,自己還要再加把勁兒熬一熬。人的一生漫長得很,一時得意、一是低落,千萬不要把一時的狀態(tài)當(dāng)成永恒。對人生的態(tài)度,在困難的時候要能堅持得住,在得意的時候要沉穩(wěn)得住,不要被表象迷惑。
感慨之二是尊重別人。尊重高位的.人,也尊重卑微的人。地位卑微的人難保一輩子卑微,即使一輩子卑微,下一輩子,人家未必不翻身,時間能改變一切。即便是打了一輩子長工的鹿三,還生出了一個將來當(dāng)保安營營長的黑娃一樣的兒子來。地主白嘉軒的兒子,也有賣房賣地半死不活的一天。世界是多元的,不要把人看死了,這等于自斷后路。這樣的后路,眼前可能不需要,等到真需要的時候,已經(jīng)晚了。
感慨之三,做人要 向朱先生學(xué)習(xí)。朱先生讀圣人書,有崇高的精神境界,立志學(xué)為好人;又不拘泥于圣人之言,在混亂不堪的世界中,既不隨波逐流,也不拘泥死板,不論世事怎么變化,總能找到自己能做的事情,盡力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低調(diào)而不驕傲。管你張縣長李縣長,共產(chǎn)黨還是國民黨,他有他的抱負、理想與信念,成敗不縈于心,不媚俗,不庸俗,光明磊落。同時,在生活面前,他有血有肉,有男人的骨氣,又不失情調(diào),讓我佩服。
感慨之四,有自己的原則,但也給別人一個機會。白嘉軒做事太硬,鹿子霖就圓滑很多。白嘉軒要是能夠在堅持自己的原則的同時,多給子女一點諒解,或許白孝文也不至墮落到那種程度。而鹿子霖做事情太過陰損。這樣的陰損是否能招來禍患我看不一定。但做人還是光明正大些好,坦坦蕩蕩,才能心無所懼。
《白鹿原》讀書筆記 篇2
“小說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秘史!标愔覍嵗舷壬谶@部四十多萬字的小說開篇引用了巴爾扎克的這句話,其實也就告訴了我們他老人家的真正的寫作意圖。
一個家庭兩代子孫,為爭奪白鹿原的統(tǒng)治代代爭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話。呵扇★L(fēng)水地, 惡施美人計, 孝子為匪, 親翁殺媳, 兄弟相煎, 情人反目……大革命, 日寇入侵, 三年內(nèi)戰(zhàn), 白鹿原翻云覆雨, 王旗變幻, 家仇國恨, 交錯纏結(jié), 冤冤相報,代代不已。。。陳老先生通過對西安東南這片天然的黃土臺原上地域人風(fēng)的描寫,折射出從清末到建國初期整個中華民族的巨變。這當(dāng)然是《白鹿原》獲第四屆茅盾文學(xué)獎的理由之一,但不可否認,那凝重的文筆傳達出的充滿西北黃土高原的土地氣息的文字,顛覆傳統(tǒng)對人性與政治的一刀切的判斷,是獲此殊榮的最終理由。
縱觀全篇,小說的人物描寫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小說人物主要敘寫了白鹿原上白姓一族和鹿姓一族,還有與這兩姓有著千絲萬縷聯(lián)系的冷先生、朱先生兩家。
我個人按照《紅樓夢》里曹雪芹先生給十二釵正側(cè)的分法認為,以白嘉軒為首的白家,孝文孝武孝義三個兒子和女兒白靈,姐夫朱先生以及長工鹿三和其子兆謙應(yīng)該算是主要人物,而妻子仙草和三個兒媳只能是為凸顯男人們而存在的陪襯人物。以鹿子霖為首的鹿家,兒子兆麟兆海應(yīng)為主要人物,而與兩家均為兒女親家的冷先生當(dāng)然是主要人物。
陳忠實老先生正是通過對這諸多的主要人物的描寫,一步步凸現(xiàn)小說的寫作意圖。
白嘉軒 : “圣人能看透凡人的隱情隱秘,凡人卻看不透圣人的作為;凡人和圣人之間有一層永遠無法溝通的天然界隔。圣人不屑於理會凡人爭多嫌少的七事八事,凡人也難以遵從圣人的至理名言來過自己的日子。圣人的好多廣為流傳的口歌化的生活哲理,實際上只有圣人自己可以做得到,凡人是根本無法做到的。(第二章)
圣人能看一丈遠的世事;咱們凡人只能看一步遠,看一步走一步吧,像黑娃這號混飩弟子,一步遠也看不透,眼皮底下的溝坎也看不見。你急也不頂用。讓他瞎碰瞎撞兒回,也許能碰撞得靈醒過來,急是沒用的。(第十章)”
以上兩段文字是白嘉軒對姐夫朱先生做人的領(lǐng)悟。在他的心里,大姐夫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圣人,而他只是一個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了的凡人。從姐夫朱先生為人處事中,他領(lǐng)悟到了一些做人的真諦,這讓他終生受用。但令人遺憾的是,他至死也沒有真正領(lǐng)悟透朱先生全部的做人法則,因為他還是有一件心事,到最后才說出來,那就是換地。
白嘉軒在一次一次的動蕩中漸漸悟到了朱先生的做人真諦。盡管他沒有上過學(xué),但憑著族長的英明睿智,他還是領(lǐng)悟到了許多人生的真諦,領(lǐng)悟到了那亙古不變的真理。但他還是不能成完全領(lǐng)悟。塵世爭名奪利的'喧嘩,不容許他這個族長以一個超脫世外的圣人的形象存在。
“白嘉軒想:‘這些人在這兒吃誰的?’他幾次想把姐夫朱先生寫給張總督的民謠念出來,卻又幾次作罷。他清楚鹿子霖不是張總督,他自己也不是朱先生,念了也沒有用。他應(yīng)酬著坐了一陣子,再也坐不下去,就起身告辭了。(第七章)”
白嘉軒一心恪守做一個好族長的原則:為了族人的利益鬧農(nóng)協(xié);聽了朱先生的話,之后的黨派紛爭便不在參與;送兒子到白鹿書院念書,不去縣城念新書; 為維護祖訓(xùn),不顧妻母阻擋,族人相勸,堅持痛笞愛子,與即將成為族長的兒子斷絕父子關(guān)系……他是封建末期族長制的忠實維護者,而不是一個圣人。因此,當(dāng)圣人姐夫朱先生逝去的時候,白嘉軒說:中國以后再也不會有這樣的文人了。其實,又何止沒有這樣的文人,恐怕就連這樣的人也沒有了吧。
前面已經(jīng)提到,白嘉軒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稱職的族長。他寬以待人,尤其對自己家的長工鹿三,他們已有幾代的交情了。當(dāng)年白嘉軒的父親白景德給鹿三娶妻,時隔多年,白嘉軒又誠懇地提出要給鹿三的兒子鹿兆謙娶妻,并讓自己的掌上明珠白靈認鹿三做干大……凡此種種,全都彰顯了白嘉軒作為族長的仁義。
《白鹿原》讀書筆記 篇3
終于把白鹿原看完了。
差不多花了一個學(xué)期的時間 斷斷續(xù)續(xù)地看,很多次想要放棄,因為這個題材我并不是很喜歡。
但是看著看著覺得這部小說里濃縮了很多道理。
在我看來,白鹿原是個小地方,都是莊稼人,我本來并不覺得這個地方能孕育出一個多偉大的人來但事實上,我錯了 這個小地方有智慧的人太多了。
白嘉軒和鹿子霖都是頂聰明的人,兩個人一輩子是敵也是友,在殷實了各自的家底之后,一起干了不少大事。只是鹿子霖天性好色虛榮,做了不少禍害鄉(xiāng)里的事情,所以他的結(jié)局是那么地令人唏噓。
我最喜歡的黑娃死了,被當(dāng)了縣長的白孝文處死了。他自小不愛學(xué)習(xí),但是踏實肯干,去別人家做長工也深得主人歡心。就算愛上小娥之后被趕出來也不忘了把小娥也帶走,鹿三不要他了 他就自己另立門戶。后來和鹿兆鵬一起鬧農(nóng)協(xié)。他也干的有聲有色,可也是鹿兆鵬把他的`安穩(wěn)日子毀了 讓他有家不能回。最后被逼無奈上了山當(dāng)了土匪的二拇指,大拇指喜歡他,他也壯大了這個土匪幫子,后來下山做了保安團營長,一顆浮躁的心經(jīng)歷了世間百態(tài)變得沉穩(wěn) 拜朱先生為師,被朱先生稱作最得意的弟子。到那個時候,他仍是一個有情有義的血性男兒。鹿兆鵬有求與他。他二話不說直接放共產(chǎn)黨走,還幫忙鏟除了一個內(nèi)奸,該起義的時候,他不像鹿兆鵬那樣激動。卻不費一兵一卒完美地完成了起義,他做過錯事 比如把白嘉軒的腰打折,但是他被白孝文關(guān)在獄中白嘉軒卻是真心地想要保他出來,他被處死時白嘉軒也是差點被孝文氣死,這足以證明黑娃在最后的生命中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好人,這樣的人和岳維山田福賢一起處死,無疑是對他人格的巨大侮辱。
《白鹿原》讀書筆記 篇4
《白鹿原》這本書之所以能成為文學(xué)經(jīng)典個人認為,我等平庸之輩是無法給予評價的,僅僅只能談?wù)剛人觀后感,無關(guān)其他好壞。
從兩個方面講,一方面從文學(xué)功底來看,陳忠實先生對小說里每個人物形象的設(shè)定,及刻畫是有他獨特的風(fēng)格的。在沒看電視劇之前,看他的描寫幾乎可以在腦子里腦補出一個人的基本模樣,后來電視劇出來后,幾個主要演員的精彩演繹讓小說里的人物更加鮮活起來。
另一方面從故事的意義來看,小說整個圍繞的'白鹿原以及原上的人就是整個社會的縮影。以白家為代表的中國典型的大眾,注重家庭,為生計奔波,實在無路時鋌而走險,而在關(guān)鍵事情上有自己堅持一生的價值觀和信仰。白嘉軒并不是完美的人,他俗氣的時候很接地氣,大義的時候腰板硬得可以。以鹿家為代表的另一部分大眾,看重家庭,尊重孩子,嫉妒同輩中比自己討喜的人,耍點小動作,使點壞心,為保命出賣別人,會因為自己害了人小竊喜,過后而又忐忑不眠,但他也不會壞的無惡不作,他會知道別人的好,內(nèi)心深處的人性,會讓他在關(guān)鍵時候和原上的人一條心。而原上其他的人,給我們看到的便是那個時代產(chǎn)生的下人性喜惡的特性。書中最后黑娃的想學(xué)好,就是人們對美好的向往。漫漫長夜,我們可能都有過錯。不管是為勢所迫,還是無心之過,亦或是有意為之,只要你心里抱有想好的念頭,什么時候都不晚。
陳忠實先生用一個白鹿原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不好,但也不太壞。真正的君子,如朱先生,一生圣賢的人還是有的。
《白鹿原》讀書筆記 篇5
正月忘了初幾的某個晚上,跟幾個同學(xué)吃完飯準備去k的路上不知為啥聊起了《白鹿原》這本書,老王說他讀過七遍,老郎說他剛讀過,我說我讀過也忘干了,瞬間便有了重讀的欲望。
又花了30個小時讀完它,值。
半個世紀的風(fēng)雨,一個小村莊的滄桑巨變。人性的卑劣,在巨變的歷史環(huán)境下最深刻的寫照。
陳老對性的描述,還原了它最本來的面目,無關(guān)于污穢和邪惡,不止于性,又高于性,是對那個時代最無奈的控訴。
黑娃沒想到會死在兄弟孝文手里;兆海死在內(nèi)戰(zhàn)的紅軍手里;白靈死在自己的同志的手里;兆鵬最后生死未卜;鹿子霖瘋了,最后凍死在田間地頭;冷秋月被丈夫逼瘋又被自己的父親毒死;田小娥被自己的'公公殺死;孝義媳婦被強制借種育兒卻又被鄙視;滿肚子蠅營狗茍背信棄義的孝文最后混成了縣長……
很多事情真的不忍細想。超現(xiàn)實的寫法,讓人唏噓。
《白鹿原》是一部偉大的著作,其中包羅萬象意蘊深長,既有宏大的歷史背景,又有微觀的小人物的命運;既描寫了鄉(xiāng)村生活的艱辛,又展現(xiàn)了在艱辛中人與人之間的溫情。正如《白鹿原》卷首巴爾扎克說的那句話“小說是一個民族的秘史。”讓人讀完回味無窮。
《白鹿原》讀書筆記 篇6
看完這些故事,心靈不由觸動萬千,白鹿原離我的家鄉(xiāng)相距甚遠,故事也毫不沾邊,可就是每次提起白鹿原,就像是我老爹的一部歷史,在那片黃河沖積的平原上,瀕臨渤海邊的鹽堿灘邊,50年來上演了不啻于白鹿原轟轟烈烈的故事,出去要飯、換糧食、拉大耙、包辦婚姻、生不出兒子被人蹂躪、計劃生育差點逼死、自己的親爺親娘親叔都不待見,直到我的出生、二胎放開、我結(jié)婚、生兒子生活才慢慢的好轉(zhuǎn)……我同情為了我的一切忍氣吞聲的那輩人,我痛恨打壓蹂躪為我忍氣吞聲那些人的那輩人,中國歷史總是那樣的'相似,卻又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人性之惡在那個亂世彰顯的淋漓盡致,作為新時代的人,如果沒有強烈的換位思考意識和經(jīng)歷過那個時代的人的激情描繪,根本想象不到當(dāng)時的慘狀和對瘋狂社會的無奈……
還好,一群瘋子統(tǒng)治世界的日子沒了,“鹿子霖”們過的不如“白嘉軒”們也都瘋了,但是,這個時代的瘋子,已經(jīng)注定被時代所遺忘,“白嘉軒”們的后代只要繼承和發(fā)揚硬腰桿精神(避開白孝武不談),必定會在這個時代中大放光彩。最后祝愿腰桿硬、心腸好、有靈魂的人屹立世界永不倒。
《白鹿原》讀書筆記 篇7
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關(guān)于家風(fēng)和教育的問題。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在白鹿原的兩大派系中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以白氏為首的白嘉軒和以鹿氏為首的鹿子霖兩大家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和對照這也為結(jié)局兩人不同的結(jié)局命運做了預(yù)告。
白嘉軒這個人物在這本書中也是一個很典型的人物形象,早期對他年少時期的描寫便悲慘一些,在自己還是比較懵懂的時候自己一任又一任妻子相繼死去,就連他自己父親也是突然暴斃。這對于任何人而言都是承重的。然后他卻因為白鹿轉(zhuǎn)運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發(fā)展。對于有了子嗣后的教育他一直都是不嬌不慣尊師重道,給他們注重學(xué)習(xí)教育讓他們成為一個有思想有文化的人。對于他自己而言,他無非要求的就是自己行事光明磊落不做害人之事這是書中他為何總是腰桿挺的.筆直的原因,對于他和鹿子霖的糾纏中的行為也是以德報怨積善行德。對于鹿子霖他這個人本身貪色好斗自私讓他原本舒坦的命運最后走向死亡。這可能就是因果輪回自食惡果吧。
書中對于田小娥死后鬼魂的描寫很生動很精彩,對于那場瘟疫和鹿三,我至今也覺得很發(fā)人深省。
《白鹿原》讀書筆記 篇8
讀《白鹿原》,是因為之前看過幾集電視劇,劇中的人一個個端著老碗蹲在地上大口吃面的情景過目不忘。興許是因為我自己是陜西人的緣故,一看到那個場景,就忍不住想起家鄉(xiāng)的面來,筋道十足的面條拌上紅油辣椒,冒著熱氣一入口,甭提有多愜意了!
我總覺得看電視不如看書來的過癮,因為文字所描述的很多細節(jié)、人物心理活動是電視難以呈現(xiàn)的,索性撂了電視來看書。說實話,若非陜西人,書里的很多話是理解不了的,因為那都是當(dāng)?shù)貙崒嵲谠诘姆窖浴⑼猎,好在我基本都能看懂,所以讀得津津有味。
《白鹿原》的故事,有特定的歷史背景和社會環(huán)境,這是白、鹿兩家的恩怨沖突不斷升級的根源所在,也讓我們感受到了那個年代太多的不可思議,每個人物或卑劣、或善良的人性展露無遺。盡管書中有的情節(jié)描寫不太符合常理,盡管有的措辭用語讀起來不是那么順暢,但似乎并沒有影響故事情節(jié)的跌宕起伏。只要一拿起書,自己也仿佛進入了那個不同尋常的圈子,伴著每個人物的悲歡離合,心潮隨之起伏不定。心里也在默默地想,在距離家鄉(xiāng)并不遙遠的地方,在那片土地上,原來發(fā)生過那么多不為后人所知的'故事。其實,通篇讀下來我最佩服的人只有兩個:白嘉軒和朱先生,一個是光明磊落、行得正坐得端的君子,一個是洞察世事、淵博而富有傳奇色彩的教書先生。在那個年代,因為有這些人的存在,因為有他們執(zhí)著不息的追求,才有了白鹿原上精彩的一切。然而對于白嘉軒,固然有值得尊崇的一面,卻也不是最完美的,故事中的他作為族長,能夠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下立碑刻訓(xùn),正己育人,足以顯示他的智慧,但透過故事看歷史,卻發(fā)現(xiàn)這樣一位人物,其實骨子里仍然存有很多封建殘余的東西,根深蒂固、不可改變,這也真正應(yīng)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的古話。相比而言,朱先生倒更令人敬佩,尤其是他力克諸多困難堅持編寫縣志的壯舉,在白鹿原上留下了經(jīng)久不息的佳話,也使得后人能夠沿著這條軌跡追尋那段不可磨滅的歷史。垂暮之年的朱先生,早已料到自己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且提前做好了各種安排,冥冥之中似有仙人指點,又或是自己早已成仙,要求家人堅從遺囑,喪事簡辦,不追悼、不告別,卻反而引來眾多相鄰無限懷念,悲痛之中盡是一片溢美之詞,就連白嘉軒也含淚長嘆:“白鹿原上從此再無這樣的先生”《白鹿原》的經(jīng)典之處就在于,它能夠把每個人物不同的特點準確展現(xiàn)出來,刻畫得入腦入心,直戳心底。
書看完了,心還沉浸在故事中。雖然只是小說,有虛有實,但我相信藝術(shù)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之所以能讓后人品讀,是因為它有值得品鑒之處,它之所以能給后人于啟迪,是因為它凝結(jié)了人性的真實,延續(xù)了歷史的足跡。踏著這個足跡,我們可以把白鹿原或者很多個類似于白鹿原的精神和文化一路傳承下去,讓那些塵封的歷史成為我們以古鑒今的明鏡,在新的社會環(huán)境中譜寫更加精彩的故事。
《白鹿原》讀書筆記 篇9
看過陳忠實的《白鹿原》后,小說中的人物一直在腦海里輪番登場,讓人琢磨回味。
這部小說沒有前言,也沒有后序,閱讀之前我找不到任何文字做閱讀的指引。書的題記就是一句話:
“小說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秘史。”
巴爾扎克
小說看似是白,鹿兩個家族從清末民初到解放前夕盡半個世紀的矛盾糾葛,但感覺它不僅僅寫兩個家族,而是有很多隱喻和對歷史的思考和個人判斷。
小說的題目有多重含義。既是地名;也是白,鹿兩大家族姓氏的濃縮;同時還隱含了一個精靈般的美麗傳說。
小說人物眾多,以白鹿兩家為支點,架起了一個密網(wǎng)般看似錯綜復(fù)雜卻又不混亂的人物框架。感覺作者在人物設(shè)計方面花費了不少心血,這加強了小說的完整性,也使小說顯得更加豐滿而又更具歷史感。但是由于人物過于眾多,所以感覺對很多人物刻畫并不深刻飽滿,即便對最主要人物白嘉軒的刻畫也是如此。
小說的結(jié)構(gòu)并不復(fù)雜,主要圍繞兩大家族及關(guān)聯(lián)家族在風(fēng)云突變的各個歷史階段的不同表現(xiàn)展開。感覺小說幾乎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做引子,而是把眾多人物用眾多事件錯綜地連接在一起,同時又不時加雜進一些思考和隱喻?梢哉f正是這些高于事件和人物的精神力量,吸引著讀者持續(xù)閱讀下去。
小說雖然以作者最熟悉的陜西農(nóng)村為背景,但在語言上并沒有刻意追求方言的痕跡。語言的`表達自然生動,完全為人物服務(wù)。小說里對陜西農(nóng)村自然風(fēng)光的描述惜墨如金,或許也影射出作者更多感悟于農(nóng)村生活的寒苦而非浪漫。這部小說幾乎沒有絲毫浪漫情懷的痕跡,即便有,也僅僅局限于男女的歡愉之中。
作者不時賦予白嘉軒哲人式的思考與內(nèi)醒,雖然筆墨不多,但從未間斷,最終表達了人物更深一步的思想內(nèi)涵和小說影射的哲理。作者用很多不同的方式不斷地豐滿這個人物:作者先賦予白嘉軒筆直的腰干,最后又讓他終日在夸張的大羅鍋狀態(tài)下生活。賦予他冷靜鋒利的眼眉,又最終讓他失去銳利的所在。這些反襯頗具獨到之處,感覺作者無比偏愛這個角色。相信作者通過白嘉軒也同時表露了自己對人生對歷史的思考和反觀。
《白鹿原》讀書筆記 篇10
在學(xué)堂學(xué)了三五天后,隨著新鮮感的消失,念書對黑娃來說變成了一件活受罪的事情。黑娃、孝文和兆鵬犯了錯誤,被各自的父親打了,鹿三不想再讓這個不成器的兒子去上學(xué),白嘉軒卻說,要讓孩子上學(xué),要知書才能達理。
然而那時候,黑娃并不明白“學(xué)”是為了什么,學(xué)堂留給他印象最深的是冰糖的美好滋味,以至于當(dāng)了土匪之后立即實踐了“掙錢先買一口袋冰糖”的狂言。于他而言,讀書識字遠沒有滿足口體耳目的愉悅來的痛快。搶冰糖,娶小娥,打斷白嘉軒“挺得太直”的腰,毀掉鄉(xiāng)約碑石,滿足了自己的欲望,經(jīng)歷了諸多世事變化,黑娃才明白“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彼麑Φ诙纹拮诱f,“我想從今日開始念書。”
朱先生問黑娃,讀書是為了什么?黑娃說,“學(xué)為好人,我想做個好人”。連朱先生都感嘆,他教過那么多學(xué)生,真正參透學(xué)之真諦的竟然是一個土匪。
然而,迷途知返卻已尋不到歸途,回頭望岸卻已辨不清方向。黑娃的下場是悲慘的,他的人生從參悟“學(xué)為好人”這個道理的時候才走上正途,可最終卻落了個含冤而終的下場。
關(guān)于作者安排黑娃悲劇收場的意圖我想了很久,在看到中段的時候,確實好希望作者趕緊了結(jié)這個不明事理的臭小子,幾次覺得小娥帶來的所有禍端都是發(fā)起于他,不分好賴,莽撞行事,這樣的人活著就是禍害?勺x到他把自己綁在炮筒上戒除“土”癮的時候,又覺得他經(jīng)歷的這一切把他歷練成了真漢子,再讀到他跪在祠堂,看著被自己毀掉的碑石羞愧難當(dāng),真正悔過自新的`時候,又原諒了他曾經(jīng)犯下的所有罪過。黑娃真實的像我們生活中的一個熟人,他經(jīng)歷過很多誘惑,也做過很多選擇,從懵懂無知到追求欲望、滿足欲望再到回歸初心求得心安做個好人,這是一條完整的人生軌跡。他已走完這完整的一生,擁有了一個“精神上”完滿的終點,而且他的死讓讀者心痛惋惜,對他的印象也更加深切,這可能就是他在故事里死了,卻活在了讀者心里的狀態(tài)吧。
朋友問我,讀書有什么用,我曾不知如何作答,寫到這里,似乎得到了答案,我們出生之時,心中沒有好壞、善惡、利弊這些概念,然后,我們接受教化,這教化包括書本上的圣賢之說,科學(xué)知識,也包括歷經(jīng)世間萬物的變化和我們自己每日的所思所見,知書而后達理。這“理”是什么?是明白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是分得出美丑辨得明是非,是無論登多高走多遠都守得住心中的底線和準繩,是在閉眼之前能說一句,“自信平生無愧事,死后方敢對青天!”
《白鹿原》讀書筆記 篇11
白鹿村的兩個浪子,白孝文和鹿兆謙都在“功成名就”之后回到原上,他們跪倒在祠堂,跪在祖宗靈位面前卻有著不一樣的心境。白孝文是在向別人展示這回頭浪子如今的榮光與風(fēng)采,黑娃則是洗心革面學(xué)為好人。
總有人覺得自由是絕對的,就像白孝文一樣,他踏入小娥窯洞的那一刻,他放下臉面的那一刻也許才感受到擺脫宗法禮教束縛的暢快。他和小娥沉浸在窯洞里抽鴉片恣意快活的時候何等逍遙自在,卻早已忘記了家中快要餓死的妻子和孩子。最終,他的妻子是被他打死的、氣死的還是餓死的作者沒有給出定論,但一個人活成這個樣子真的還能被稱之為人嗎?多年之后,他衣錦還鄉(xiāng),對第二任妻子說的卻是“人一定要活著,活著才能開始新的輝煌歷程!彼赡軓奈从X得自己當(dāng)初做錯了,更有甚者,他可能還感謝自己當(dāng)初能夠“不要臉”,感謝給他下套的鹿子霖“指給他一條活路!比嘶钪链,確以迷失,利欲熏心,權(quán)位蒙蔽雙眼,才是真正的失去了為人的灑脫、暢快和自由。
“白鹿村”的李寡婦一田兩賣,觸怒了白、鹿兩家,白嘉軒和鹿子霖甚至為此在公開場合大打出手。朱先生給白嘉軒寫了一封信,“倚勢恃強壓對方,打斗訴訟兩敗傷。為富思人兼重義,謙讓一步寬十丈!卑准诬幒吐棺恿毓笆种虑福紱]有要李寡婦的地,還周濟了她糧食和銀元幫她躲過難關(guān)。從此,二人的美名不僅在村里傳開了,還傳到了滋水縣令的耳朵里,縣令大為感動,批了“仁義白鹿村”之名。
“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初讀這句話的時候不能體會其中深意,讀到《白鹿原》仁義白鹿村這一部分的時候恍然大悟。
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天地?zé)o情,不會憐憫世間萬物,任由萬物在其間自生自滅,不插手不干預(yù),順其自然,因而天長地久。而萬物生長毀滅亦有因果和自身發(fā)展的規(guī)律、規(guī)矩和底線,這就是所謂的“道或仁義。”這是植根于人心底的東西,是一種發(fā)乎人性自然符合大道的東西,你不必刻意的將他提出來,因為他是人生而為人必須堅守的準繩,脫離了這條大道,背離了基本底線那就只是生得人的肉身而不具備人的內(nèi)核。而白、鹿兩家的當(dāng)家人,之所以能夠服眾,能夠為白鹿村贏得“仁義”的美名,正是因為他們的寬容大度,他們牢牢堅守本分和底線。(雖然鹿子霖只是在表面上堅守仁義禮信,但至少在李寡婦的事情上,他的處理是讓人信服的。)
然而,當(dāng)你刻意去宣揚“仁德道義”的.時候,說明植根于人心底的底線已經(jīng)廢弛,說明人們已經(jīng)不再把仁義當(dāng)做本身應(yīng)具備的品質(zhì)、應(yīng)堅守的底線和準則。
孝文和小娥的事東窗事發(fā),白嘉軒堅持按照族規(guī)懲戒,惹惱了母親和妻子,他卻說,“沒有立家立身的綱紀,毀掉的是整個白家!”
不論是《鄉(xiāng)約》、《家訓(xùn)》還是《綱紀》,都是一個最小的社會組織的基本行為規(guī)范,這種規(guī)范經(jīng)過幾代甚至幾十代人的印證實踐,是祖先留給后人最寶貴的精神財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條文中間確實有很多不能與時俱進的內(nèi)容,但勸人向善的核心內(nèi)涵卻是可取的。《白鹿原》之于我,之所以能觸底內(nèi)心,是因為在書中找到了知音,得到了答案。為什么要學(xué)習(xí),為什么要做個好人,拋開了功利的追逐人生還剩下什么?如果你也有同樣的困惑,這或許是一本適合你的好書。
《白鹿原》讀書筆記 篇12
近期讀小說,我感到陳忠實的長篇小說《》是最好的一部小說。這部最早出版于一九九三年的小說,我也是很早就知道有這本書了,可是一直沒有讀過,這不能不說這一個遺憾!
《白鹿原》所反映的生活年代,與小說的時間跨越有半個多世紀,從清末寫到解放初,其間還涉及到解放以后更長的時間。我總的感覺是,這是一部浸透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小說,比如占統(tǒng)治位的儒家思想,生命玄學(xué)和神秘不可解的力量,人物命運的因果報應(yīng)等等。當(dāng)然,這也是一部現(xiàn)實主義的小說,深刻而真實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社會的歷史變遷。
從小說的閱讀中,我還感到小說中對人物的“死” 的結(jié)局的處理寫的極具震憾力量,簡直就是驚心動魄!這對我的感受是最深的了。小說中的黑娃,大號叫鹿兆謙的。其父鹿三一直是白嘉軒家的長工,而且是極其幸福的長工,他一直到死也是幸福著的。而黑娃卻具有一種反叛的性格,他不聽老子的勸告,自己跳出白鹿原,到渭南一清末武舉人家做了長工,并因此與武舉人的小老婆田小娥相好上了。倆口子回到白鹿原后,其真相被揭露后,黑娃與田小娥住進了一口窯洞里,開始他們的生活。大革命時,鬧農(nóng)協(xié),鹿兆鵬鼓動黑娃出來革命。革命失敗了,黑娃進了習(xí)旅開始當(dāng)兵。習(xí)旅暴動失敗后,黑娃開始了土匪生涯。我本以為黑娃當(dāng)土匪,應(yīng)該要死在這條道上,不想黑娃沒死。在土匪頭目大拇指死后,作為二拇指的黑娃領(lǐng)著百十號土匪接受了縣保安團的招安,當(dāng)了第三營也就是炮營的營長。黑娃招呼的緊,炮營的兵不但要炮,還要求佩槍,這都得到了滿足,這也說明黑娃對招安后的一種心理,那是懷著深深的戒意的。本想,接受招安的土匪沒有好下場,黑娃該死了。誰想黑娃還沒有死,營長當(dāng)?shù)暮煤玫摹6,他還拜朱先生為師,暴戾之氣盡褪,簡直脫胎換骨變成了另外一個人。這就出現(xiàn)了,黑娃讓手下的兵把自己綁在大炮筒上五天五夜戒掉了煙,娶了知書達禮的小姐為妻,回到白鹿原拜了祖宗牌位,屬于洗心革面,浪子回頭的那一種。最最不該死的時候,是黑娃聽從鹿兆鵬的勸告,策動了臨解放前的起義,黑娃是策劃起義的主要人物之一,對革命有了一定貢獻,還當(dāng)上了革命政權(quán)的副縣長。然而,大難從此開始,白孝文作為縣長變成了革命功臣,而黑娃卻忽然之間變成了反革命,被捕坐監(jiān)槍斃,還是和國民黨的縣長及總鄉(xiāng)約田福賢一起被槍斃掉。這真是黑娃該死的時候沒有死,不該死的時候卻死了。
作為田小娥,從武舉人的小老婆變成黑娃的老婆以后,我覺得最初田小娥也是想與黑娃一起安份守已地過日子的,誰知黑娃革命了。革命的黑娃不在家了,當(dāng)土匪的黑娃也不回來了,這又給鹿子霖創(chuàng)造了條件。鹿子霖每月到田小娥住的窯洞去兩次,與田小娥廝混,不想事情差點兒敗露!雖然有一個替死鬼兒,鹿子霖躲過了這一劫。但是,鹿子霖卻咽不下這口窩囊氣兒,他設(shè)計了讓田小娥勾引白孝文,要出一口惡氣,也讓作為族長的白嘉軒丟盡臉面。這計策果然成功,白孝文與田小娥也好上了。由此發(fā)生的是:白孝文在祠堂接受處罰,白嘉軒與兒子白孝文分家,白孝文由此開始的迅速墮落,讓鹿子霖充分地滿足了報復(fù)白嘉軒的心理。而此時田小娥的壽限也到頭了,作為公公的鹿三,看到自己的主子白嘉軒一家由于被不肖兒黑娃娶的媳婦田小娥攪和成這樣,竟被深深地激怒了,他摸黑進了田小娥住的窯洞,用磨得飛快的梭槍頭,一槍扎在了田小娥的后背心上。田小娥臨死前一回頭和一聲驚叫:“大呀!”其生命也由此定格。其后,白鹿原發(fā)生了一場溫疫,死了好多人,白嘉軒的媳婦仙草同樣是死于那場溫疫;而鹿三從殺死兒媳后,精神竟變得恍恍惚惚,似乎田小娥的鬼魂附身了,從此人也變得有時清醒有時糊涂。這一切仿佛都和田小娥的死和她的-陰-魂始終不散,一直在作祟有關(guān)系。于是,白鹿原的人在那座田小娥居住過的窯洞上造了一座六層的塔,以鎮(zhèn)田小娥的-陰-魂,不讓其出來害白鹿原的人們。
小說中鹿兆海和白靈的死,很具有一種悲劇色彩。鹿兆海參加了革命軍,上了軍官學(xué)校,加入了國民黨,并且他一直深愛著白靈。中條山阻擊戰(zhàn)中,他殺死了四十五名鬼子。而且,他按照朱先生的請求,每殺死一個鬼子,就割下一綹頭發(fā)束好,放入一個鐵罐中?墒锹拐缀D!悲就悲在沒有死在抗日前線,卻死在圍剿紅軍的戰(zhàn)斗中。死后,靈柩回鄉(xiāng),師里卻說鹿兆!箞F長是抗日犧牲的。白鹿原舉行的安葬儀式隆重之至!白靈在西安上學(xué),她與鹿兆海一直相愛,卻由于黨派之爭,倆人不能相愛!白靈在西安加入了共產(chǎn)黨,作為知識青年,投入到轟轟烈烈的革命斗爭中。而又由于革命工作的需要,她與鹿兆海的大哥——鹿兆鵬假扮夫妻在西安城里做起了地下工作。因為革命道路的一致性,倆人終于相愛成了真正的夫妻。后來,白靈因為在一次領(lǐng)導(dǎo)學(xué)生運動中,她一磚頭砸到了國民黨教育部長的鼻梁上,由此身份暴露被迫轉(zhuǎn)入紅軍的根據(jù)地。在根據(jù)地,白靈滿腔革命熱情地工作,可是由于一名西安來根據(jù)地的學(xué)生叛變投敵。抓內(nèi)奸抓特務(wù),一大批革命同志被牽連。白靈也未能幸免于難,她也是作為“特務(wù)”被監(jiān)禁,最后被活埋。真是,沒有死在敵人的屠刀下,卻死在革命者自己的手里。解放后,白靈也是被作為革命烈士對待的,家里也掛上了革命烈士的牌牌。白嘉軒問起白靈的死因時,幾位干部囁囁嚅嚅地?zé)o法回答。奇的是,白靈的死的那晚,白嘉軒做一個夢,夢見了白鹿也夢見了白靈。這使得白嘉軒一大早冒著風(fēng)雪,跑了好遠的路,來到朱先生住的'地方——白鹿書院,要求朱先生解夢。奇的是,白嘉軒的大姐也是做了一個同樣的夢。朱先生心道,白靈出大禍事了?墒侵煜壬鷽]有說出來,只是寬慰他們姐弟倆!
朱先生的死則披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讀之令人驚嘆!朱先生在送完給八位同仁的縣志后,當(dāng)晚寫下了一份遺囑:不蒙蒙臉紙,不用棺材,不要吹鼓手,不向親友報喪,不接待任何吊孝者,不用磚箍墓,總而言之,不要鋪張,不要喧嚷,盡早入土。朱先生還向其妻交待和描述了自己設(shè)計墓室的想法:不用磚,只用未經(jīng)烘燒的磚坯砌墓室;墓室里盤壘一個土炕,把他一生寫下的十部專著捆成枕頭,還有他雕刻的一塊磚頭,不準任何人撕開包裏的牛皮紙,連紙一起篏到墓室的暗室小洞口。 朱先生死后,就是按照朱先生的安排,辦的后事。更奇的是,幾十年后,一群臂纏紅色袖章的中學(xué)生打著紅旗,沖進白鹿書院破“四舊”時鬧騰了一陣了。不久,書院住進來,滋水縣的一派造反隊,并在此發(fā)生了一場武斗,死了許多男女。之后又過了七八年,又有一群紅衛(wèi)兵打著紅旗從白鹿原走下原坡,一直走到坡根下開始扒朱先生的墓。四五十人男女學(xué)生從早晨挖到傍晚,終于挖開了朱先生的墓。墓室里除了朱先生的遺骨外,只搜出一塊經(jīng)過燒制和打磨的磚頭,經(jīng)老師辨認,一面上刻著六個字:天作孽猶可違;另一面也是刻著六個字:人作孽不可活!一學(xué)生憤怒地抓起磚頭一摔,那磚頭沒有折斷卻分開成了兩層,里面同樣刻著一行字:折騰到何日為止!這讓學(xué)生和圍觀的村民全都驚呼起來……
《白鹿原》當(dāng)中,寫小說中人物死的結(jié)局有很多,像仙草的死是那么地鎮(zhèn)靜;像鹿兆鵬家里,那位鹿兆鵬的媳婦,死又是那么地讓人感到可憐與可怖;像最后鹿子霖的死又是那么地窩囊,一切仿佛都是因果緣分。近期讀小說,可以這樣講,我讀《白鹿原》所受到的感觸最深了,從中悟出的道理也多,關(guān)于小說中死的話題,只是自己其中感受最深的一個重要方面吧!
《白鹿原》讀書筆記 篇13
看完這本書仿佛看完了一部劇——人生劇本,沒有開始,也不會有結(jié)局!里面充滿感情色彩的人物撰寫,看書時也也讓人感覺畫面感十足,剛開始以為寫的只是白鹿村的形成至輝煌到?jīng)]落,怪我太膚淺,看著看著才發(fā)現(xiàn)內(nèi)容越發(fā)精彩,作者通過撰寫每一個人物平生所作為來幫讀者解讀那個時代的封建迷信思想以及沖破封建思想追求民主自由還有抗日戰(zhàn)爭及內(nèi)戰(zhàn)的具體世界!
每次打開看這本書都忘了做筆記,其實里面有很多觸動到我內(nèi)心的點,記得其中一個兔娃心中掠過一縷寂涼,淡淡地說:“你去回門去吧!小心把新衣裳弄臟了。我一個人能行。”孝義瞅了瞅兔娃沒有說話,看來他們幼年的友誼無可挽回地終結(jié)了……看到這段時,感觸良多,還有好好活著!活著就要記住,人生最痛苦最絕望的那一刻是最難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結(jié)束的.最后一刻;熬過去掙過去就會開始一個重要的轉(zhuǎn)折,開始一個新的輝煌歷程;心軟一下熬不過去就死了,死了一切就都完了雖然不是很喜歡這類太雞湯的話,但畢竟是正能量,當(dāng)人生失意時,還是能觸動內(nèi)心的!
【《白鹿原》讀書筆記】相關(guān)文章:
白鹿原心得體會09-13
讀《白鹿原》心得體會05-22
白鹿原心得體會(通用25篇)04-10
白鹿原的讀書心得02-23
白鹿原讀書心得11-22
《白鹿原》讀書心得10-17
【經(jīng)典】白鹿原讀后感11-29
培根隨筆的讀書筆記-讀書筆記07-10
白鹿原讀后感01-22
《白鹿原》讀后感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