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著讀書筆記(精選12篇)
讀到一本好書想必有不少感悟,那么,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教育專著讀書筆記,供大家閱讀參考。
教育專著讀書筆記 篇1
讀罷這本《隨筆》,只感觸真是太多:當一名好老師的艱難,新課改的困惑,高考制度的是是非非……可最觸人心弦的卻是兩個字——農民!差距!——農村與城市的差距、農村教育與城市教育的差距!
我來自農村,在農村生活了15年到縣城讀師范,在縣城工作了11年又來到省城。從我個人角度來說,我這個農村人的人生之路可以說是一帆風順的。但也正是因為這一路的經(jīng)歷,我更親身體會到這其中的差距。
雖在農村長大,但因為父母都是有工作的人,我不需要象身邊的同齡人那樣干農活,而我的父母對學習又抓得緊,所以自小我便是同學中的佼佼者,一直很快樂地長大。但初中時的一件事,我至今記憶憂新;鄰村一個女孩與我關系較好,每天放學時我們一路走回,有時下午上學我便順路喊她一道,可沒兩次便被我媽媽發(fā)現(xiàn)了,媽媽竟嚴肅地告誡我以后不許等她一道上學,并說:“你看她家殺鴨子,她中午回家飯都搞不到吃。你天天等她,不影響你學習嘛!”我當時很生氣,又不敢反駁,細想起來又很討厭她的家長:記得有一天中午她臨上學時才吃碗早晨剩下的涼粥,而她早晨是沒吃飯就去上學的,晚上放學回到家又該忙到幾點才能吃上晚飯呢?就這樣的女孩學習很努力,成績也不錯;就這樣的.女孩,初三也沒上就回家了,哪里談的上“知識改變命運”?
走上教師崗位,我再一次面對這樣的家長:忙于生計,無暇過問孩子的學習,知識層次低,無力過問孩子的學習……曾經(jīng)年輕氣盛的我,常常責問這樣的家長:“為什么你不過問過問你孩子的學習?……”面對面帶愧色的家長,我的心中涌起魯迅式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來,可現(xiàn)在,我要向這些曾受過我指責的家長真誠地道歉,求得他們的原諒,他們是不幸的,可不是“不爭”!
常常想這個問題,農民為什么對自己的子女教育問題“不重視”?是“不重視
”還是沒辦法“重視”?是農民“不重視”,還是有誰“忽視”或是“輕視”了?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在逐步縮小城鄉(xiāng)差距的今天,有的城市學校寬帶接口裝到了每張課桌,有的農村學校孩子還得沙地當紙樹枝為筆,有的城市學校鋪著塑膠跑道的運動場不止一個。有的農村學校卻連一個可供學生玩的籃球也拿不出;有的城市學校投資動輒百萬甚至上億元,有的農村學校連粉筆也得一根根地數(shù)著用。被央視評為2004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的徐本禹使我們了解到,在他所支教的貴州山區(qū)竟然還有這么一條不通公路、沒有水、沒有點、寄信要走
18公里山路的地方,那里的教育狀況差得簡直令人難以想象,試問,我們的農民兄弟該怎樣重視他們孩子教育問題?這難道不讓人“頭涔涔而淚潸潸”嗎?
我們所需要的很多東西可以等待,但孩子所學要的東西不能等待。他的骨骼正在成型,他的血液正在生成,他的心靈正在發(fā)展。我們不能對他說明天,他的名字叫今天!縮小教育差距,消除教育貧困,讓每個孩子享有公平的教育,這腳步能否快點!再快點!
如果我能為之做點什么,我愿獻出我的全部!!
教育專著讀書筆記 篇2
從教二十余年,已經(jīng)漸漸習慣了老師的各種工作,上課、備課、改作業(yè),一天都在忙忙碌碌中度過,漸漸的,看書的時間也少了。最近總在想,現(xiàn)在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樣的老師,教師的工作是教書育人,但是怎么樣才能更深入地了解他們,走進它們,讓他們在學校里學到更多的知識。我想我該看看書,在書中尋找一下答案了。現(xiàn)在有幸拜讀了《給生命涂上愛的底色》,真是獲益匪淺。
本書的作者是北京實驗二小校長李烈女士。書中,她以“用生命書寫愛的信念、”“讓愛灑滿兒童的心田”、“‘以愛育愛’成就辦學理念”、“在愛的'分享中體現(xiàn)生命價值”“讓愛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得到拓展”、“成長詮釋愛的真諦”為題,記述了她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原汁原味的事例和感悟。在整本書中,李烈校長詮釋著這樣的一種信念:“愛是教育的核心,用生命書寫愛的教育。”她娓娓道來的愛如同一股暖流充盈滿身,成了一條溫暖的河,流向我內心深處。
欣賞她的“快樂生命學說”——容言,容人,容事。不管你是一位成功人士還是默默無聞的平凡人,都要做到快樂的工作,快樂的生活。這就是李校長的“快樂生命學說”。在一起工作,生活,就要能容言,容人,容事。不要被別人的“滿腹牢騷”所煩惱,積極的面對,思考解決的辦法,生活就會一定很快樂。想必,這就是一位成功女性比他人更快樂的原因吧!
生活中我們無法改變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控制生命的厚度。李烈校長因為擁有了愛,而使她的生命顯得如此厚重;因為付出了愛,而使她的生命顯得如此絢麗。
在她諸多的教育理念中,印象最深的是“愛心育人,首先要注重細節(jié),因為細節(jié)可以決定成敗。”也就是說,她所倡導的愛的教育其實就是細節(jié)教育。愛在很多時候并不是轟轟烈烈的壯舉,而是點點滴滴的細節(jié)。有時候一個微小的細節(jié),一個不經(jīng)意的動作,都是愛的語言、愛的表達。對學生她提出了“蹲下來跟孩子說話”、“注視孩子的眼睛,撫摸孩子的腦子”、“給孩子一個擁抱”、“給孩子出錯的權力”等一系列細節(jié)教育。為了讓老師每天都快樂起來,她先后提出了“快樂加減法”、“角色復位”、“適合學說”、“揚長意識”和“生命價值與職業(yè)價值統(tǒng)一學說”等。她倡導老師要學會調整思考問題的方式、調節(jié)心態(tài)、調節(jié)期望值,讓生命在天空中自由快樂的飛翔。
“愛”——人世間最美好的字眼,人世間最動人的字眼,人世間最偉大的字眼,它的存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無限的生機和希望。我愿當一名充滿愛心的教師,在教育工作中攜愛而行,詮釋愛的意義,用生命書寫愛的教育,在孩子心中播灑愛的陽光。
教育專著讀書筆記 篇3
天氣漸漸暖和起來,春的氣息在暖陽中延伸,喜歡午后的陽光,我的心里也亮亮暖暖的。
《迷戀人的成長》一書是由張文質老師主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的,我有幸拜讀了它。這本書是由20位教師一個個案例(或者叫故事)組成的。但用樸素真切的文字,糅雜了經(jīng)歷、感悟、智慧與激情,記下了人生某些精彩的體驗:那個能夠不斷啟發(fā)、感動、刺激我們的課堂其實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一篇篇生動的文章,20位教師的課堂發(fā)現(xiàn)頓時展現(xiàn)在我眼前。他們有的介紹自己的成功經(jīng)驗,有的抒寫自己從事教學的困惑,有的暢談生命化教育給自己帶來的震撼。合上書本,再次回味書中的內容,一篇篇文章記錄著他們成長中的酸甜苦辣,使我仿佛也被置身其中,與他們同呼吸、共成長,回想自己教育生涯中的蒙昧和無知,同時也在填補著我因貧乏而造成的精神空缺!那活潑的課堂、生動的笑臉、深刻的見解讓我走進了原本遙不可及的問題:教育,應該關注生命的體驗。
生命是鮮活的,特別是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更是鮮活的,他們有一百個想法,一百個個性。而我現(xiàn)在的教育是死的,是千篇一律的。雖然我的心是真誠的,但學生的'個性是被壓抑和摧殘的。《迷戀人的成長》正是從生命化教育的角度詮釋教育的生命化,以20位教師的親身實踐證實了教育的 生命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猶如一把釋惑的鑰匙,讓我走出迷茫和彷徨,重新看到教育改革的希望。
“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一樣,生命是豐富多彩且極富個性的。因此,追求個性化是生命生長的本然回歸。假如每個人的個性都趨于一個模式,那么這美好的世界便走向死寂,每個個體的存在也將索然無味。然而在我們的教學中,面對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為了自身的生存,我們常常不得不用同樣的教材、同樣的方法、同樣的節(jié)奏去對待他們。結果在很多時候,我們不斷的通過格式化的“教育”,培養(yǎng)出一個個差生,然后又毫不留情的把他們推向遠方。盡管我們都清楚:沒有差生、只有差異,但仍然“樂”此不疲。很多時候,我們習慣于把極富個性的生命“模具化”、共性化、統(tǒng)一化。反思我們的教育,關注生命,是否應該方位更加全面呢?換個角度感悟,其實我們常常會發(fā)現(xiàn)柳暗花明,仔細聆聽,每個孩子每一方面的健康成長都是如此美妙的旋律!
教育專著讀書筆記 篇4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一部流傳世界各地的著作,它是以一個小孩的日記方式來寫的,雖然每篇的篇幅不長,但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皭邸保粋多么閃亮,多么令人鐘愛的字眼。人們追求愛,也希望能擁有愛,愛能使人與人之間變得更加美好。我們要完全的擁有它,就必須去充實它,讓我們攜手,共創(chuàng)出人世間最美好的愛。這本書里也正是想表達這一點。
讀《愛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fā)現(xiàn)愛中包含著對于生活的追求!稅鄣慕逃分校褠郾瘸珊芏鄸|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么"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雖然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污染","稀釋",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樸實語言中深厚的愛,我想這部好小說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更多的。
在這本書里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賣炭者與紳士》還有《義快的行為》這兩節(jié),第一節(jié)寫了一個父親對他兒子諾琵斯的愛,諾琵斯罵培諦的父親是個“叫花子”,諾琵斯的父親知道后,非要諾琵斯向培諦和他父親道歉,雖然培諦的父親一再拒絕,可諾琵斯的父親還是堅持要讓諾琵斯道歉,從這里可以知道,諾琵斯的父親是一個多么正直的人啊,他用他的愛來熏陶他的兒子,讓他的兒子也變成一個關心別人,不取笑他人的'人。第二節(jié)寫的是一個墨盒砸到老師的事件,原因是克洛西被人凌辱,最后忍受不了了,就拿起墨盒向那些人扔去,沒想到扔到了剛從門外進來的老師,最后卡隆要幫他頂罪,但老師知道不是他,讓肇事者站起來,并沒給他處罰,聽他講完事實后把那些人抓了起來,但卡隆跟老師說了些話,老師就不處罰他們了。這里就表現(xiàn)了卡隆他關心他人的一種高尚的精神,并且得饒人過且饒人,這是難得的一種為人處事。
讀到這里,我想在這個以經(jīng)濟利益為主的社會上,使同學之間自私自利、以我為主、嫉妒打擊、怕得罪人、惡意競爭等不良作風日益生成,那種關愛他人的精神已經(jīng)漸漸淡漠,在社會加強精神建設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在學校家庭上學習這關愛他人,讓自己以身作則,用自己的愛心來熏陶別人,讓愛在人們心中永駐。
教育專著讀書筆記 篇5
你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愛”么?,如果你對這個問題還感到很陌生的話,那么就請你讀一讀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吧!
這本書寫的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意大利四年級小學生 安利柯對社會上發(fā)生的一些事情而引發(fā)了感想做的紀錄。但是從中我們能看到很多東西。
在安利柯眼中的世界里,“好人”和“壞人”有明顯的區(qū)別。“好人”是善良,誠實,會尊敬他人的人。“壞人”則是會欺騙、邪惡;心 術不正;做錯事不知道悔改,只會推卸責任的人。你看,是不是很簡單?所以我們要用一種更簡單的眼光去看別人。其實人都是善良,純真和溫暖的,用另一種眼光看別人,看社會,這就是《愛的教育》教給我們的。
這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洛馬格那的血》。故事講述的是一個雜貨店的孩子,由于賭博輸了錢被奶奶發(fā)現(xiàn)了,奶奶語重心長地教導了他,并訴說了如何艱辛地將他撫養(yǎng)成人。孩子雖然嘴上沒說,心里早已被打動。正在此時,一場噩夢降臨,兩個強盜闖入家中,一個用刀威脅老人,另一個搶了錢,正當他們離開時,老人認出了其中一個,那強盜立即要殺人滅口,一刀向老人刺去,孩子舍身護住了老人,自己卻被刺中。強盜逃走后,孩子不顧自己的傷,還安慰著老人,最后因失血過多而永遠地告別了這個世界。
故事當中有高興也有憂傷,有懂事也有調皮;有對先生和身邊優(yōu)秀人物的尊重和敬佩,也有對嫉妒者和以強凌弱者的不屑一顧與厭惡!霸趯W校里,無論什么階級的人,都成了平等的友人了!保弧百u炭者的兒子與紳士的兒子平起平坐!备嬖V人們意大利孩子在學校是如何互幫互助、團結友愛地學習與生活的。
書中提到了這樣許多感人肺腑的事情:“二年級學生洛佩諦為了救一個站在當街的一年級學生,而趕在車子前面,救出了他,自己卻被車子軋斷了一條腿。同學、老師、校長都紛紛稱贊他是“犧牲自己的`生命而救助朋友的人”!耙粋小男孩因為受別人羞辱而氣憤地將墨水瓶丟向欺侮他的同學,不想?yún)s丟在了剛走進教室的先生身上。先生并沒有盲目地責怪他,而是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弄得一清二楚,并“請”肇事者親自承認錯誤。最使我感動的是一個名叫《小抄寫員》的故事。講的是一個叫敘利亞的五年級學生,為了分擔父親工作上的壓力,深夜悄悄地爬起來,替父親抄寫白天沒有抄完的稿子,為貧困的家庭換得一點微薄的生活費。剛開始,他不知情的父親還以為是自己的抄寫速度加快而高興,可是不久便發(fā)現(xiàn)敘利亞上課打瞌睡,功課成績也從頭幾名降了下來,不免對敘利亞感到失望。敘利亞自己也感到很痛苦,不知道該怎么做才好,直到有一天,父親看見了深夜伏案抄寫的敘利亞時,才恍然大悟,父親一下子把敘利亞抱到床上,滿懷愧疚地對他說:孩子,你辛苦了!爸爸錯怪你了》”。
還有《掃煙窗的孩子》、《班長》、《窮人》、《虛榮心》、《感恩》、《嫉妒》、《爭吵》、《告別》等一些故事都令人潸然淚下。
讀了《愛的教育》使我感受到一種純真的友情,博愛的親情。無私的師生之情。這些都是人間最美的情感。亞米契斯以一個小學生的名義,通過日記的形式,講述了他在學校、校外的所見所聞,并且寫成一個個很小的故事。讓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那份情感。充滿愛心、獻身教育事業(yè)的老師;對孩子關懷備至、拳拳之心的父母;清純善良、活潑可愛、見義勇為、心靈高尚的小學生,還有那使安利柯永生難忘的小學校園生活。它會讓你感動,讓你讀起來就好象在充滿愛的海洋里翱翔。
愛的力量是偉大的。陽光之愛可以熔化冰雪,春風之愛可以萌發(fā)草木,雨露之愛可以滋潤禾苗……愛是無處不在的!這就是“愛”真正的含義。
讓世界充滿愛,這就是我們夢想的天堂!
教育專著讀書筆記 篇6
愛是一顆糖,吃了暖人心;愛是一盞燈,為我們照明。
最近,我讀了一本名叫《愛的教育》的書,它的作者是意大利的埃迪蒙托.德.亞米契斯。它是一本日記體小說,以小學四年級男孩安利柯的眼光講述了,從十月份開學的第一天到第二年七月份,在校內外的所見、所聞、所感。通過塑造一個個看似渺小,實則不凡的人物形象,闡述了“愛”這一千古不變的主題。全書共100篇文章,無論哪一章,哪一節(jié),哪一篇,作者通過一件件平凡細微的事記敘了師生之情,父母之愛,朋友之義等等,都把各種“愛”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展示了人性的善良與純潔。
《納利的保護人》這個小故事講述了善良的卡羅納幫助駝背的納利擺脫同學們的嘲笑,讓他成為了一個再也不受人欺負、勇敢的`納利。它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無論遇到什么挫折、困難都要去勇敢地面對,只要有恒心,任何磨難都能克服。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災難》這篇文章。它講的是一個叫羅伯蒂的學生,在上學路上救了一個將要被車撞到的一年級學生,但由于他躲閃不及,被車輪軋傷了一只腳。讀完文章,我被羅伯蒂舍己救人的精神深深感動了。羅伯蒂高尚的品質,勇敢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愛的教育》讓我知道“愛”無處不在,愛有大有小,大至為國獻身,小到父母的關愛。只要我們人人獻出一點愛,我們的世界將會永遠充滿愛!
教育專著讀書筆記 篇7
寒假里,我讀完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書里的故事生動有趣、非常感人,描寫得也特別精彩,比如“卡隆注視著我,其神情可表達千言萬語”等等。
《愛的教育》主要寫了主人利柯和同班同學之間發(fā)生的喜怒哀樂,還有觸動人心的每月例話。書中出現(xiàn)了很多讓人難忘的人物:助人為樂的卡隆,嚴謹認真的斯帶地,活潑可愛的“小石匠”,堅持不懈的耐利,驕傲自大的諾琵斯,心地善良的“小商人”卡洛斐。發(fā)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更是讓人難以忘懷,比如有人欺負殘疾的克洛西,卡隆挺身而出,保護著克洛西,當同學有困難時,卡隆總是熱情地幫助他;瘦弱的耐利在一次體育課上勇敢、頑強地爬上了平臺的頂端;卡洛斐在打雪球時不小心打到了一位老人的眼睛,他承認了失誤,并且為了彌補過失,他把最心愛的郵冊送給受傷的老人。
讀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我終于弄懂了一個讓我疑惑不解的問題:為什么翻譯家夏丏尊爺爺要把書的原名《心》改為《愛的.教育》呢?這個問題曾經(jīng)一直困惱著我,現(xiàn)在我明白了,這本書講的每一個故事都與愛有關,同學之間的關愛,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愛,孩子對父母的愛,學生對老師的愛,一個人對祖國、對陌生人的愛。每一個愛的故事都深深地打動著我,有時我都被感動地流淚了。夏丏尊爺爺將題目改為《愛的故事》,也是希望我們讀到這本書的每一個中國人,都能延續(xù)這偉大的愛吧!
教育專著讀書筆記 篇8
“讓教育充滿愛和樂趣,讓孩子成為孩子”這是《守望教育》給我的最大觸動!雖說不能是精讀,但也能看過一遍,發(fā)現(xiàn)它確實是一本好書,值得為師者一看。在文中讓我印象頗深的一句是“沒有故事的生活是寂寞的,沒有故事的童年是暗淡的”,讓我思考最深的一個問題便是“在教學中道德教育和知識傳授哪個對于孩子什么才是最重要?”
書中對道德教育的詮釋,以“教化的困惑”為標題,體現(xiàn)了撰寫者對當今社會道德教育沉重的擔憂和對學校教育問題復雜化思考的審慎,作者以一個學者的角度為我們解惑。在“關注我們時代的倫理覺悟”、“走向人對人的理解”、“道德教育:從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開始”等篇目中,我們看到了作者想要闡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教育目標要下移、內容要貼近實際、采取的方式要適合孩子。
在文章中作者提到以現(xiàn)實生活中的美德故事來喚醒孩子們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大家借鑒。他強調知識和故事是教育中雙管齊下之要素,第一個讓我們獲得對世界與自我的認知,第二個則憑借真實可感的世界來撫慰作為聽者的我們的生命。每個人的.童年都應該是被故事侵潤著。故事的閱讀可以讓孩子們掌握知識獲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夠擁有的感情體驗,同時他們也必然地從中獲取人生的啟蒙教化的熏陶。一代代孩童通過閱讀童話故事完善自己的精神構建,而孩子們閱讀中成為經(jīng)典,成了永不褪色的永恒。因此,我們應鼓勵學生多讀一些好的兒童作品,看或聽一些兒童影片、故事那是必需的。愿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夠正確引導學生閱讀,留給學生閱讀時間和空間,讀他們自己的故事,讀一些美德故事。
“美德故事也許不如道學家的‘道德推理’來得嚴密、系統(tǒng)、深刻,但卻能夠比‘道德推理’更加直截了當、更簡明易懂、更親切可心。”“優(yōu)美敘事的倫理是讓人去體驗、感受、關切于一種真實的倫理境遇,而不是如規(guī)范的倫理讓人被動地接受道德律令!
讓孩子在這些美德故事中,去觸摸、感受這個世界的美麗、快樂與芬芳,從而成長得更健康、更茁壯成長。
教育專著讀書筆記 篇9
隨著社會發(fā)展,教育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得到關注,關于教育的問題層出不窮,關于教育的爭論也是眾說紛紜。捧讀劉鐵芳教授《守望教育》,讓我們能在泥沙俱下的現(xiàn)實中保留一份清醒,也讓我們在一個喧囂的時代里堅持一份難得的執(zhí)著守望教育理想,心中不由得涌起一種久違的感動。
在這里,有一種安靜的狀態(tài)。劉鐵芳,從貧困的鄉(xiāng)村走出,在泥土筑起來的小學就讀,師范三年畢業(yè)后到鄉(xiāng)村教書,幾年后進入大學,攻讀教育學碩士、哲學博士,現(xiàn)為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他的人生經(jīng)歷跟教育結下了不解之緣,學習成為他的人生常態(tài)。在《守望教育》一書他說道:“我所夢想的境界就是能在四壁書櫥之中做一個純粹一些的問學之人,與此同時,又能時刻把心靈的觸角伸向人間社會的冷暖,不忘記自己作為普通個體的良知與社會一員的責任。”這樣的狀態(tài)能夠讓他保持一份清醒和安靜,能夠在泥沙俱下的時代保持一份獨立的思考?v觀我們的教育現(xiàn)狀,應試教育的痕跡依然濃重,依然打著素質教育的旗幟開設補習班、興趣班,依然以愛的名義綁架著學生的快樂和童真,我們的教育不少還滿足于灌輸,滿足于齊步走。在浮躁的社會里,教育需要一種安靜的狀態(tài),在安靜中深刻反思,生成思想,這樣才不會盲從,不會搖擺!半m然我并不知道路途的終點將在何方,但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我都將執(zhí)著地前行!
在這里,有一種真摯的情感,F(xiàn)在,許多理論層出不窮,許多人口頭掛著時髦用語,各種場合滔滔不絕,總認為自己掌握了教育的規(guī)律。于是,教育領域也有了“造星運動”,有了你方唱罷我登場的熱鬧,也逃脫不了各領風騷三五年的尷尬。名校所謂的辦學模式和名師教案成為模仿和學習的重點,不少老師就此成了流水線上的“熟練工”,執(zhí)行著各種規(guī)則、程序,而自我的思想?yún)s在教育世界中缺席。也許我們仔細品味一下劉鐵芳教授這段話:“凡把自己的教育理論、方案、謀略說得天花亂墜者,皆不可信;凡動輒稱“學習的革命”“教育的革命”“……的革命”者,皆不可信;凡動輒宣稱教育的真理在握,非如此不可者,皆不可信;凡把教育的奧義說得伸手可及者,皆不可信;凡把教育的改革發(fā)展說得易如反掌者,皆不可信。”
在這里,有一種詩意的.情懷。在作者的筆下,教育不是枯燥的,教育理論不是灰色的,而是充滿了生機,沸騰著生活的氣息,洋溢著詩意的情懷。在《行走在理想與現(xiàn)實的邊緣》一輯的篇前語中,作者寫道:“且讓我們一道在樹下坐一會兒,讓我們共同享受此刻的寧靜與自由,傾聽心靈深處細微的震顫。讓我們心系教育生活的同時,多一點平凡和樸實,多一點清醒和自覺,讓教育生活成為師生心靈自由徜徉、共同依戀之鄉(xiāng)!苯逃歉挥性娨夂屠硐氲氖聵I(yè),教育工作者都應該有一種教育情懷,有一種“烏托邦”情結。教育事業(yè)之所以富有詩意,就在于它不是一種技術,而是“一個靈魂推動另一個靈魂”的過程,是“一個生命點燃另一個生命”的過程。也許,這種“好教育”永遠不可能實現(xiàn),但只要我們相信它們‘在’,我們就能一直走在路上,就有抵達的可能。
守望教育,僅僅是大學教授的事情嗎?不是,教育跟我們息息相關,跟我們的民族復興休戚與共。只要我們愿意接近教育,對教育心生敬畏并滿懷詩意,我們都可以,而且應該做一個守望者——用自己的眼睛、頭腦去關注教育,去反思和審視日常教育生活,去批判不合理的教育現(xiàn)實,比如: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是好的教育?我們究竟為什么教?正如劉教授所說的,“讓我們在心系教育生活的同時,多一點平凡和樸實,多一點清醒和自覺,讓教育生活成為師生心靈自由徜徉、共同依戀之鄉(xiāng)!
教育是創(chuàng)新之基,人才之要,和諧之源。教育的率先基本現(xiàn)代化,是全市基本現(xiàn)代化的前提。我們深感自豪的是,我市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教興市”戰(zhàn)略,高度重視并優(yōu)先發(fā)展教育,全力推進教育現(xiàn)代化建設的重要戰(zhàn)略舉措,形成了辦學條件明顯改善、素質教育強力推進、教育惠民加快提速、品牌效應日益彰顯的良好發(fā)展態(tài)勢;我們也堅信,雖然個人的力量都是渺小的,但教育的發(fā)展與進步需要的正是眾多的細小的努力,只要我們堅守理想,守望教育,一定會把真正的教育引向充實、和諧與高貴。
教育專著讀書筆記 篇10
《守望教育》是一本抒發(fā)教育理想的真情之作,字里行間處處洋溢著一個“愛教育者”的真摯情懷。書中說“正是憑著我們對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的渴望和對人的完善的關照,我們才會對現(xiàn)實的教育、現(xiàn)實中的人的命運心懷依戀,對紛繁復雜的教育現(xiàn)象保持一顆平常之心,對細微的教育事件持一種深切的人文幽思,對我們的點滴思考堅持一種溫暖的人間情懷,同時也對現(xiàn)實中的各種教育問題給以理性的批判與必要的反思,”作者對教育熱情、思考深深地打動了我。
劉教授在《守望教育》這本書中用教育隨筆的形式傳播著自己的教育理想與信念。他從生活中從一些常人皆知的小事出發(fā),洋洋灑灑,別開生面的微言大義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比如,他對對教師生命權的注重,對孩童世界的尋找……他用一種低調的言說姿態(tài),從個人的切身經(jīng)歷或感受入手,他始終都是以一種局內人——而非把自己排除在言說對象之外,“隔岸觀火”——的姿態(tài)來面對復雜的教育世界,面對我們的教育賴以生長的社會,把“自己也燒在這里面”,真情實感油然而出。
劉鐵芳的《守望教育》一書,還從多個角度,多個層面闡述了我們今天教育改革的方向,以及如何讓每個教育者都能在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中不斷地追問,在不斷質疑、追問的過程中,催生教育實踐智慧,改善、提升每個教育人的教育生活質量。
在《研究性教學:一種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一文中,劉教授指出:好的教學實際上只是為了把學生引入“問題”之中,引入他們屬己的“問題意識”之中,并且不斷擴展他們的問題意識。這樣,好的教學就不再是以其過程中的知識、技能的授——受作為教學的終極目標,好的教學不再是一次性地解決問題,而只是通過暫時的解決問題來激勵、煥發(fā)學生更多的問題,煥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讓他們自覺地走上自己的.問題思想之路。這也讓我們對于現(xiàn)階段正在研究的“問題意識”的課題有了更深更進一步的理解和認識,從而更好的處理教與學的關系。畢竟“教”是為了“不教”,我們的研究性教學也并不是為了把每個人都培養(yǎng)成學術研究的專家,而意在讓每個學生都能自我“想問題”,能獨立思考、判斷、評價、選擇、創(chuàng)造,視野開闊,并最終落實到對社會、自然世界以及自我人生的價值與意義的關注之中。
作為一個普通的一線教師,我想守望教育首先是守望課堂。因為課堂是教育的主陣地,還課堂以心靈的溫度,還課堂以思想的靈動,還課堂以生命的活力。精心設計問題,指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解決問題是我們提高課堂效率的關鍵,因此也是我們今后課堂教學研究的主要方向。堅守課堂,就是堅守教育之魂就是讓教育擁有生命活力。
教育專著讀書筆記 篇11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馬克思所說的“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是康德所說的“人是目的”?是斯賓塞所說的“為未來的完滿生活作準備”?是杜威所說的“讓兒童更像兒童”?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說的“學會生存”?是新課程所提的“為了每位學生的發(fā)展”?我覺得,這些都是。在這些追問中,我們可能不會達成共識,但卻能夠以詩意的心境看待教育問題,對待每天的教育生活,就能夠走出嗟嘆和自閉,像李鎮(zhèn)西老師那樣“心靈寫詩”“聆聽花開的聲音”,像薛瑞萍老師那樣“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像竇桂梅老師那樣與學生進行“愛與愛的交流”,“為生命奠基”……
哲人康德曾說過這樣的名言:“有兩種東西,我們越是經(jīng)常、持續(xù)地對它們反復思考,它們就總是以時時翻新、有增無已的贊嘆和敬畏充滿我們的心靈:這就是在我之上的星星?档虏粌H將“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則”與“頭上的星空”亦即無限的宇宙相提并論,甚至認為道德法則要高于自然法則。那么,在目前一些領域道德失范,道德愿望與行為、道德投入與產出相差甚遠的情況下,怎樣的道德教育才能讓道德律走進孩子們的心靈呢?讀劉鐵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一書,令我們有了豁然開朗的感覺。
書中對道德教育的`闡述,用的標題雖然是“教化的困惑”,體現(xiàn)了作者對道德教育沉重的憂思和對教育問題復雜性思考的審慎,但實實在在是以一個學者的思想為我們解了惑。在”關注我們時代的倫理覺悟”、“走向人對人的理解”、“道德教育:從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開始”等篇目中,我們看到了作者想要闡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教育目標要下移、內容要貼近實際、采取的方式要適合孩子。特別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喚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們借鑒。
每個人的童年,都應該是被故事浸潤著的。閱讀故事可以讓孩子們掌握知識,獲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夠擁有的情感體驗,同時,他們也必然地從中獲取人生的啟蒙,教化的熏陶。一個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學愛好者,沒有讀過多少成人的名著,可是他不會不知道安徒生、格林兄弟、王爾德……一代代兒童通過閱讀童話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成長,而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們的閱讀中成了經(jīng)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恒。
正如劉教授所說的:“美德故事也許不如道學家的‘道德推理’來得嚴密、系統(tǒng)、深刻,但卻能夠比‘道德推理’更加直截了當、更簡明易懂、更親切可心!薄皟(yōu)美敘事的倫理是讓人去體驗、感受、關切于一種真實的倫理境遇,而不是如規(guī)范的倫理讓人被動地接受道德律令!
置身于多元時代中的道德教育,怎樣走出現(xiàn)實的泥沼、在缺憾中不斷前行,是目前急待解決的問題。而其中的關鍵,應該是讓德育從神壇走向下界,回到人間,走進孩子們的心靈世界。美麗溫情的美德故事,應該是這路途中的一把鑰匙。因為,任何一個人,或許會反感以講道理為主的規(guī)范德育,但卻無法拒絕美德故事對心靈的關照和沐浴。
教育就是愛,愛就是教育。愛心是人類的一種高級情感,但是又和人類的理智、道德、審美、人格相互關聯(lián)。“愛心育人”不僅是一般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職業(yè)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義的體現(xiàn)。教育是培養(yǎng)生命的事業(yè),世界上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嗎?作為教師,最可貴的是能夠保持高尚的人道主義情懷。
教育專著讀書筆記 篇12
利用寒假時間把劉鐵芳教授所著《守望教育》認真閱讀完了,我為在這喧囂的社會,還有一批像劉教授這樣沉靜思索的人感到高興,同時也為自己讀到這樣一本好書感到慶幸,我知道我們都是平凡的人,但劉教授有著不平凡的境遇,干著不平凡的事業(yè)。他之所以事事比他人做得好,首先取決于他崇高的精神境界。也確實說明了教師這個職業(yè)是需要愛心的職業(yè),沒有愛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師的。
劉教授所說的教師做差生的轉化工作如同醫(yī)生診病一樣,醫(yī)生只有在治療疑難雜癥中才能提高醫(yī)療水平,教師只有在教育差生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這一認識應該說也是非常獨特、耐人尋味、給人啟示的。雖說在教學中我們對后進生的確也很關心,但能夠像劉鐵芳老師對待萬同這樣對待一個學生,說實話,我做不到。我們看到轉化一個差生到底有多難,更看到了一個為人師者的愛心、耐心和信心,無論朝著哪個方向,都牽動著老師的心,而他身上所體現(xiàn)出的'反復,足以考驗天底下最有耐心的人。
一路閱讀,我反復問自己:我也會像劉老師那樣耐心細致地對待差生,找他談心,講道理,但我會容忍他太多的反復嗎?我想我做不到,我會傷心,會憤恨,會絕望,會理直氣壯地把萬同清除出我的心靈之外,而自己則沒有半點良心上的不安,因為我會覺得他可能是個不可教育的學生,會搬出孔夫子的“朽木不可雕也”來勸自己,更會覺得自己已經(jīng)盡力,而教育不是萬能的……
是啊,師愛是陽光雨露,學生是花朵幼苗。對學生的愛既要像陽光一樣普照大地,對學生一視同仁,又要對一些缺少愛的同學有所傾斜。李老師說:“教師應把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情感投向那些極度缺愛的同學。弱勢群體是不幸的,因為他們長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很難擁有健康、快樂、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們能還他們健康、快樂、自信、向上,那該是多么好的教育!”是的愛就一個字,說說容易,做做難。
【教育專著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教育專著讀書筆記02-26
教育專著讀書筆記03-05
(合集)教育專著讀書筆記05-15
教育專著讀書筆記(薦)07-02
教育專著讀書筆記【精】06-14
教育專著讀書筆記15篇(精選)07-03
教育專著教師讀書筆記11-05
教育專著讀書筆記常用【2篇】05-03
教育專著讀書筆記(精品15篇)06-14
[優(yōu)選]教育專著讀書筆記15篇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