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音樂教學工作計劃模板四篇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何不好好地做個工作計劃呢?工作計劃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上冊音樂教學工作計劃5篇,歡迎大家分享。
三年級上冊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篇1
第五課 在祖國的懷抱里
教學目標
1、能學會唱歌曲《在祖國的懷抱里》,并創(chuàng)編歌表演,享受表演的快樂。
2、能積極參加音符之家的教學活動,認識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和全音符的形狀,能分辨它們的時值及差別。
教學重點
1、用自主學習的方式學會歌曲,用熱情、歡快的聲音表現(xiàn)歌曲。
2、掌握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和全音符的基本知識。
教學準備
課件、音樂娃娃卡片、音符之家小房子卡片、打擊樂器等。
教學過程
一、活動《音符之家》
(課件展示音符之家畫面)
1)師:歡迎同學們乘著火車來到音符之家,音符之家歡迎你,今天老師先介紹音符之家的成員。
全音符 二分音符 四分音符
2)老師拿出準備好的音符娃娃卡片:你們認識我嗎?我是全音符(或二分音符、四分音符)。“我“啦”模唱。
3、再聽全曲
指導學生聽賞全曲,分析主題出現(xiàn)幾次?
師:聽一聽,音樂主題在樂曲中出現(xiàn)幾次?每次出現(xiàn)時請舉手,老師用*標示。同時,學生再聽全曲并回答問題。
師:將音樂主題進行變化演奏,叫變奏。
三、分段賞析
1、指導學生感受主題與變奏1和聲(單音、多音)上的變化,并用律動表現(xiàn)。
師:變奏1和主題的演奏有什么不同?你們看看老師的右手,是怎么演奏的。
2、指導學生感受主題與變奏2音區(qū)上的變化,并用律動表現(xiàn)。
師:音樂這么渾厚低沉,你們聽出解放軍正在干什么?
我們來學一學。
3、感受主題與變奏3在速度上進行變化后所表現(xiàn)的音樂。(快、慢)
4、感受主題與變奏4在力度(強、弱)上的變化,并唱一唱用聲音表現(xiàn)。
師:音樂聲漸漸減弱,解放軍叔叔已經走遠了。
四、聽賞全曲,參與表現(xiàn)
1、靜聽全曲(用卡片擺出結構圖)
2、參與表現(xiàn)全曲
師生一同唱一唱,動一動、說一說,進行參與表現(xiàn)。
3、小結
師:同學們,我們的祖國還不夠富裕,不夠強大,還需要我們努力學好知識去建設它保衛(wèi)它,讓我們坐上時代的列車去探索知識的奧秘吧。
三年級上冊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音樂教學需要師生共同來塑造、表現(xiàn)、創(chuàng)造音樂美,創(chuàng)設充滿音樂美感的課堂環(huán)境。在新課標教育思想的指導下,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審美心理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內容應重視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加強音樂課與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音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fā)展,重視學生的音樂實踐和音樂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
二、學校教學環(huán)境分析:
音樂是一門情感的藝術,在音樂的教學過程中要以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讓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lián)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我校的音樂教育目標是:努力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教學,豐富學生想象力和發(fā)展思維潛能,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可我們學校有專用的音樂教室,可音樂教學設備不齊全,如:鋼琴只有一臺,打擊樂器幾乎都沒有.說真的,要想把音樂課堂上的豐富多彩是很難的,只能進行了“互動式”教學實踐,提高了音樂教學的質量,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繼續(xù)擔任一(3)班的音樂老師。他們活潑好動,對一切新鮮事物都有著濃厚的興趣,對音樂也不例外,因此,每周音樂課都被他們期待著。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學生對于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小學生守則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因此,在上課的時候他們都比剛來時做的更好了。歌唱方面也許是以前經常鍛煉,表現(xiàn)非常好。小朋友情況大同小異,有一小部分雖對樂理知識掌握的不夠,但是模仿能力比較強,而且也能熟練掌握。其中主要原因是沒有接受過長期的訓練,還不能很好的表現(xiàn)自己,性格內向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利用音樂課及課外活動,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興趣,打好基礎是當前首要任務之一。
四、教材分析:
作為全新的教材,在編寫中體現(xiàn)了已下基本理念:1、強調“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注重學生個性發(fā)展;2、以審美為中心;3、以文化為主線;4、加強實踐與創(chuàng)造。
三年級下冊共編成10個主題單元,基本內容包括:聆聽、表演、編創(chuàng)與活動,新教材的曲目選擇,考慮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與欣賞曲的可聽性,降低過難的識語要求和過高的技能技巧。三年級采用圖譜為主,在創(chuàng)造與活動中,開展多種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評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豐富多彩。如:1、凸現(xiàn)了“以學為本”的教學思想,根據(jù)小學低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從教材內容與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勵和啟發(fā)學生去學習。如第六課《我有一雙萬能手》中歌詞從我是一個誰?還會有什么本領?讓學生自由想象。2、降低了音樂知識的學習難點,如聲音的強和弱(f強、P弱)讓學生到生活中尋找、比較,再如利用烏龜和小兔子的特點,讓學生區(qū)分高音、低音、快速、慢速,這樣學生就能很快區(qū)分。3、發(fā)揮了音樂教學的創(chuàng)新優(yōu)勢,在呈現(xiàn)上,給師生留出足夠自由想象和隨意發(fā)揮的空間。4、建立了發(fā)展性綜合評價體系,課后——“音樂小花在開放”包括:今天表現(xiàn)真棒、音樂的感覺真好、我們班的小明星、老師對我說、爸爸媽媽對我說。
三年級上冊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學生情況分析:
這個階段是非常重要的,經過兩年的音樂學習,學生對學習音樂有了一定的認識并有自己的見解。這時對今后學習有很大的作用,我們必須要抓住這個階段的學習,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這個學期的學習中,我要鞏固學生上學期學習的知識,并做好本學期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喜愛音樂的感情。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編寫以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音樂于相關文化相結合,強調學生參與實踐活動,正確理解民族文化于多元文化相結合的關系。本教材的設計特色是以單元式的教學結構,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傳統(tǒng)于現(xiàn)代相結合的教材內容,獨特的評價方式,活潑大方的版面設計。
三、本學期教學任務:
一發(fā)聲訓練部分:
1、 學會連音唱法,逐步做到聲音自然而連貫、圓潤而流暢。
2、 運用非連音及斷音唱法時,聲音要有彈性。
3、 初步運用氣息控制,做力度變化的練習。
4、 在韻母變換時,逐步做到聲音位置不變,注意咬字、吐字的正確。
5、 二聲部發(fā)聲逐漸做到聲部和諧。
二視唱、知識、練耳部分:
1、 讀譜知識:結合鍵盤認識音名從c1到c2在高音譜表上的位置。認識各種常用音符、休止符,知道名稱及它們的名稱和時值。學習附點音符,知道它們的名稱和時值。學習各種拍子的指揮圖式。學習頓音記號及其唱法。
2、 視唱部分:視唱C調號上的自然大、小調音階及五聲徽、商等調式音階。在教師幫助下視唱C調號上的單聲部歌曲(包含所學過的音程及節(jié)奏)。練唱有大小二度、大小三度、純四、純五度、大小六度、純八度旋律音程的練習(不出現(xiàn)名稱)。劃拍視唱各拍子歌曲。
3、 練耳部分:練習聽記兩個音——四個音連續(xù)進行的旋律音程,增加大小六度音程。(不說出名稱)。練習聽記2——4小節(jié)的節(jié)奏。聽辯二拍子、三拍子歌曲,標出小節(jié)或節(jié)拍。
三欣賞部分:
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如旋律進行的方式、特點和一般的表現(xiàn)意義),以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進入比較深入的欣賞。
四、教學措施:
1、認真?zhèn)湔n,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并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fā)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zhàn)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課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教 學 進 度
周 次 教 學 內 容 課時數(shù)
1 《老師你好》 聽賞 2
2 《折紙船》 2
3 聽賞 《采山》 2
4 《捉泥鰍》 聽賞 2
5 十一假期 2
6 《音樂家聶耳》 2
7 《在祖國懷抱里》 2
8 聽賞 《音符之家》 2
9 《新疆好》 2
10 《火紅的隊旗》 2
11 聽賞 唱唱跳跳活動 2
12 《小貓釣魚》 2
13 《擺手舞》 2
14 聽賞 吹豎笛 2
15 《多年以前》 2
16 《小放牛》 2
17 《夜》 2
18 復習 檢測 2
三年級上冊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本冊教學內容 :
第一課:童年 第二課:草原 第三課:友誼 第四課:牧歌 第五課:媽媽的歌 第六課:四季的'歌;第七課:鐘聲; 第八課:愛鳥 第九課:豐收歌舞
二、本冊教材分析:
課本包含"歌曲""讀譜知識""綜合訓練""欣賞""唱游""律動"等部分,并附有器樂訓練部分。但在本冊欣賞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在教學時應注意培養(yǎng)及發(fā)展學生對音樂的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感受、理解音樂的能力。課本中各項內容互有一定的聯(lián)系,所以在教學中互相滲透。
(一)歌曲部分
本冊歌曲共九首。
《童年》猶如精致的畫面,它表達出對童年生活的回憶與熱愛。
《草原》是我國內蒙古的民族民間音調。抒發(fā)了草原人民對生活和對大草原的熱愛之情。
《好伙伴》反映了中外少年兒童同伴間的珍貴友誼之情,歡快、熱情的音樂體現(xiàn)了好伙伴之間的合作意識與集體主義精神。
《鐘聲》鐘聲能喚起人們的無限的遐想,本課的四首作品都是圍繞"鐘聲"這一主題而選編的中外不同風格的歌曲樂曲,讓我們在美妙的音樂聲中激發(fā)對音樂的興趣。
《愛鳥》通過聆聽這四首作品 讓我們"唱鳥","愛鳥","護鳥",增強環(huán)保意識,曾進自然常識,提高審美趣味,發(fā)展聯(lián)想想象。
《牧歌》與第二課《草原》屬于同一主題,通過本課的學習,能更好的了解音樂與地區(qū)有密切的關系,感受祖國豐富多彩的民族音樂音調,激發(fā)對祖國民族音樂的熱愛。
《媽媽的歌》本課的五首作品充分反映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少兒對媽媽深切的愛。
《四季歌》本課的四首作品反映了少兒們在四季的各個階段的童趣生活,表達了他們對生活的情趣與熱愛。
《豐收歌舞》反映中外農民豐收歌舞作品,贊美人們勞動豐收的喜悅之情。
(二)音樂知識
1、mi、so、la及四分音符,二分音符時值。
2、學習do、re 的高音。
3、八分音符的時值。
4、人類分聲。
(三)音樂游戲
1、表演《噢!蘇珊娜》
2、表演《鐘聲叮叮當》
3、表演《小牧笛》
4、表演《放牛山歌》
5、跳格子
6、自制樂器"碗琴"
(四)欣賞
1、鋼琴曲《童年的回憶》,合唱《我們多么幸福》
2、器樂曲《草原放牧》,笙曲《草原巡邏兵》
3、吹奏樂《同伴進行曲》,合唱曲《船歌》
4、管弦樂《維也納的音樂鐘》,電子琴奏曲《靈隱鐘聲》
5、二胡曲《空山鳥語》,歌曲《對鳥》
6、小提琴曲《牧歌》,民間樂曲《小放牛》
7、歌曲《媽媽之歌》
8、無伴奏合唱《小白菜》
9、歌曲《魯冰花》
10、日本名歌《櫻花》
11、鋼琴曲《雪花飛舞》
12、歌曲《豐收之歌》
13、吹奏樂《豐收的喜悅》
三、歌唱要求:
1、學習緩吸緩呼的呼吸方法,初步學習有氣息支持地歌唱;
2、學習連間唱法,頓音唱法;
3、學習簡易和輪唱、二部合唱,做到音高、節(jié)奏準確,逐步做到聲部的和諧,均衡。
四、教學目標:
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把"五愛"教育和活潑樂觀情緒、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yǎng)滲透到音樂教育中,使學生成為"四有"新人和社會主義的建設者。
五、教學重點:
一、認識譜號、譜表、線、間、音符。
二、認識全音符、全休止符、二分休止符、附點八分間符、十六分音符及組成的節(jié)奏。
三、認識4/4,3/8,6/8。
四、認識圓滑線、頓音記號,常用力度記號,常用速度記號,保持音記號,變化音記號。
六、教學難點:
一、識不完全小節(jié),切分音,三連音,裝飾音(倚音、波音、滑音)。
二、逐步認識所學歌曲中的調號,知道唱名在鍵盤上的位置。
三、進行節(jié)奏和音樂唱名的編寫練習。
七、課時安排:32課時
【三年級上冊音樂教學工作計劃模板四篇】相關文章:
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學工作計劃04-10
初中音樂教師教學工作計劃04-07
音樂教學工作計劃匯編15篇04-06
人教版《爬天都峰》教學設計三年級上冊12-27
小學音樂優(yōu)秀教學設計03-07
音樂生簡歷參考模板03-27
音樂工作計劃7篇04-26
音樂教學隨筆感言范文三篇07-31
小學音樂教學心得體會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