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之國紀錄片觀后感
金磚之國紀錄片觀后感(一):
央視2臺記錄片《金磚之國》的印度篇這兩天看了,整體上感覺它像一個藝術品。好久沒有看到這樣新穎的電視片了,它多方位地展示印度的歷史和現(xiàn)況,讓許多故事濃縮在一小時中。解說員低沉柔和的聲音似鐘聲掠過古老的大地,主題曲的旋律從容飄然,鏡頭有時拉到500米的高度,觀眾乘歌聲的翅膀縱橫天地間。
對尼赫魯、甘地等人的配圖解說,讓我對人物接近了解---此前我對印度的了解基本來自道聽途說!安豢伤甲h”是該篇1的題目,自然讓觀眾發(fā)現(xiàn)了該國的不可思議之處——節(jié)約和信仰自由好像是人的靈魂的基本要求。
河流污染此刻在整個亞洲比較明顯,印度也不例外,我們看到他們的圣水恒河上泛起的黃色污染帶---無論是好是壞,節(jié)目就像父親給孩子講的故事那樣真實、娓娓道來。
就國土面積而言,印度的人口實在是太密集了(12億),而且好像集中在沿河地帶;想象中,如果到印度旅游,會否產生水泄不通和擁擠的感覺。印度人以素食為主——這樣我覺得蠻好的,這樣翔實的介紹讓人對該國產生了親切感。雖然記憶中60年代印度在中國邊境搞沖突襲擾——但千百年的滄桑時光里中印關系總體是平和的,這也許是由于喜馬拉雅山的阻隔,或因歷史上印度自身一向沒有完全地統(tǒng)一過(這點影片有提示)。
種姓制度是愚昧落后的,在外國留學過的部分印度人意識到了這點,而現(xiàn)代化又使種姓制度有所淡化——聽到這種介紹讓人感覺到社會還是會進步的。電視介紹了印度人心目中低種姓的英雄——那個名字比較難記,但是給人印象深刻。無論是種姓制度,還是家族世襲,亞洲各國大多保留著一些封建的東西。
昨晚的又一集從另一個側面介紹了印度,就是新的國策和經濟建設,印度全球化的魄力和發(fā)展程度,超過了一般人的想象。它國際化強的企業(yè)主要是IT業(yè)。而中國的制造業(yè)更強,比如機械、紡織、礦山、汽車家電等,也許中國人覺得制造業(yè)更有分量吧。
《金磚之國》的攝影藝術好,攝影是有文化底蘊的;該片插曲《天地鑒》是著名劇作家喻江作曲填詞——靈動好聽!《金磚之國》的風格很有特色,它在簡單的介紹中,實際的掂量了一些我們就應取舍的東西,讓我們像幽靈似的進入這些金磚之國,觸摸它們寶貴的東西,看歷史風云畫下的色彩之筆。
金磚之國紀錄片觀后感(二):
"一切真正的歷史都是當代史"--按照歷史學家克羅齊的這個說法,生活在當下的每一個人都在親歷歷史,只有讀懂歷史,方能看清未來。在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熱播的大型紀錄片《金磚之國》,正在踐行這個觀點。它以每個國家兩集的篇幅,對俄羅斯、印度、巴西、南非的歷史與現(xiàn)狀進行系統(tǒng)全面的介紹,從經濟發(fā)展、民生民情、文化習俗各個方面解讀它們的崛起,期望為同為金磚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中國建立發(fā)展的參照系,以解讀歷史的方式探尋未來。
《金磚之國》與2006年的另一部紀錄片《大國崛起》一樣,試圖以歷史的眼光和全球化的視野,為當下中國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尋找鏡鑒,為觀察世界大勢帶給一個獨特的視角。曾產生過深遠影響的《大國崛起》,以縱向敘述的方式將九個世界大國相繼崛起的過程逐一鋪排,而《金磚之國》則選取同一歷史切面,橫向鋪陳新興經濟體發(fā)展態(tài)勢,以及構成這種態(tài)勢的歷史淵源。參照觀看,這兩部片子其實為中國發(fā),勾勒了一個十字打開的歷史坐標系,其客觀好處已經超出紀錄片本身。
在當今世界上,金磚國家的出現(xiàn)及其快速發(fā)展是一件足以改變世界格局的大事。金磚國家的異軍突起并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而是當代廣大新興經濟體快速發(fā)展的一個縮影。《金磚之國》正是用一種獨特的視角觀察金磚國家的發(fā)展歷程,從而總結規(guī)律,給中國現(xiàn)代化找到啟示。
將現(xiàn)象集合在一齊,其中相似的部分就是規(guī)律。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南非5個金磚國家,國土面積占世界領土面積的26。8%,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42。88%。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伴隨經濟全球化與產業(yè)結構調整的浪潮,這批新興經濟體群眾崛起。和平發(fā)展成為它們的共同選取,這使它們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帶著血腥味的工業(yè)化路徑,也使它們獲得了內外穩(wěn)定的發(fā)展環(huán)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14年"金磚國家"在世界經濟增量中的比例將到達61%。也正是受惠于和平發(fā)展的理念,金磚國家正在成為國際秩序均衡化的重要動力。
金磚國家各自擁有眾多的人口和廣大的市場,經濟結構與資源秉賦各具特色,互為重要的經貿合作伙伴。這些國家都處在快速的經濟與社會發(fā)展進程之中,面臨諸多共同的挑戰(zhàn),需要在發(fā)展政策與發(fā)展經驗方面互相交流,相互借鑒。金磚國家之間加強合作是推動自身順利發(fā)展的必然選取,具有廣闊的前景。前三次會晤所發(fā)表的文件充分證明,他們對于改革國際金融與貨幣體系等事關全球經濟治理的重大問題,對諸如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能源、糧食等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zhàn),都給予了高度的關切,提出了一系列建設性的推薦,反映了廣大發(fā)展中國家的共同意愿。能夠預期,金磚國家在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方面是能夠有所作為的.。
巴西是拉丁美洲第一大國,領土面積85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1。98億,國內生產總值列世界第7位,歷史文化獨具特色。將這樣一個大國透過兩集電視紀錄片介紹給廣大的中國觀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認為,攝制組很好地把握住了巴西作為金磚國家這個獨特的視角,用巴西的發(fā)展道路這條主線貫穿全片,采用歷史敘事、人物專訪、實景展示等多種手段,對巴西做了全景式的介紹。里約熱內盧秀美的城市風光,巴西利亞宏偉的現(xiàn)代建筑,亞馬孫漫漫無邊的熱帶雨林,傳統(tǒng)的咖啡農場,現(xiàn)代化的飛機工廠,獨具特色的升旗儀式,熱烈奔放的桑巴舞,如此等等,觀眾在欣賞這些異域風情的同時,會聽到解說員將巴西成長的歷史故事一段一段地娓娓道來。
巴西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這個地方,人類生存和發(fā)展所需要的各種資源(如土地資源、森林資源、水資源、氣候資源、礦產資源、能源資源,等等),幾乎應有盡有,被認為是"上帝的恩賜"。因此,資源也就成為貫穿著巴西發(fā)展全過程的一個重要因素。
紀錄片講述了巴西幾位著名政治家的故事。這些政治家在巴西發(fā)展的不一樣歷史關口,引領著巴西人或探索新的發(fā)展道路,或提出新的發(fā)展目標,為國家的發(fā)展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這些故事所反映的不單單是這些政治家的遠見卓識與出色才干,同時也反映出巴西這個民族具有偉大的創(chuàng)造力,既能在順境中開拓,也能在逆境中奮起。
我認為,《金磚之國》紀錄片巴西部分能為我們帶給多方面的啟示。例如,巴西擁有巨大的石油儲藏,然而,巴西在利用甘蔗生產乙醇,以及在推廣汽車使用乙醇作燃料方面,都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巴西土地資源也十分豐富,但巴西卻在努力研究如何有效地開發(fā)利用廣大的稀樹草原。這說明,巴西人沒有因為資源豐富而忽視節(jié)約資源和有效利用資源。
巴西的城市在展現(xiàn)現(xiàn)代都市繁華的同時,也存在大片的貧民窟。巴西依然是世界上收入分配最不公平的國家之一。此外,在亞馬孫河流域,每年有400萬平方公里的熱帶雨林被砍伐。這些例子證明,巴西跟其他的金磚國家一樣,也面臨許多"成長中的煩惱",還需要下大力氣加以解決。
除此之外,《金磚之國》還帶來了更深層的思考。崛起方式、發(fā)展契機是金磚國家明顯的共同點,但它們的深層聯(lián)系其實在于都具有質地堅密的倫理傳統(tǒng)和民族文化,走了一條西方之外的"他選"道路。它們的現(xiàn)代性只能生發(fā)于自身文化傳統(tǒng),現(xiàn)代國家轉型務必與傳統(tǒng)文化轉型同時進行。這沒有現(xiàn)成的經驗可循,也不能照搬西方的現(xiàn)代化路徑,因此必然是艱難的。在這個過程中,金磚國家普遍遇到了貧困、產業(yè)失衡、社會不公、環(huán)境污染等問題,各自遭遇了宗教、種族、倫理的種種掣肘之處,正繼續(xù)尋找著現(xiàn)代性與民族性的融合之路。南非的種族隔離、印度的貧富分化、俄羅斯的私有化進程和休克療法,猶如一面面鏡子,既照見本國,也照見世界。在沒有前人經驗可循的狀況下,同類國家的經驗和教訓為中國帶給了借鑒,促使我們抽象和提煉其中普遍性的規(guī)律,這正是《金磚之國》的好處所在。
【金磚之國紀錄片觀后感】相關文章:
貢嘎紀錄片的觀后感05-04
紀錄片《家園》觀后感01-13
紀錄片家園觀后感01-19
紀錄片國魂觀后感03-01
《敦煌紀錄片》觀后感02-12
敦煌紀錄片觀后感08-11
《鏡子》紀錄片觀后感06-03
紀錄片《火種》觀后感06-08
鏡子紀錄片觀后感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