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我的少女時代》有感
不知何時起,青春片陷入了劈腿、墮胎的怪胎,不過還好,在青春即將逝去的年代迎來了《我的少女時代》,看到了成績不拔尖、不具女神氣質(zhì)、沒有“十八般武藝”的平凡女子的青春。下面是CN人才網(wǎng)為大家整理的觀《我的少女時代》有感,歡迎參考~
篇一:觀《我的少女時代》有感
這不是一部多么獨具創(chuàng)新的電影,它的橋段只是將平凡的校園日常揉以了戲劇性的基因,傾訴著一個在青蔥歲月中愛與被愛的故事,但正是這樣的《我的少女時代》,卻令那逝去的青春變的仿若觸手可及,百轉(zhuǎn)千回中再度邂逅了那個淳樸若朝陽般的美好時代。
正如一千個人的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青春都有著各自的不同,但青春總是有著它的哈姆雷特共通性,呈現(xiàn)青春的電影從來就并不是一味依靠荷爾蒙沖動的狗血橋段來無病呻嚀,而是應(yīng)將那美好的共同性無限放大,令人真正得以重溫那昔日的青春年華,《我的少女時代》中的很多橋段誠然是多年用爛了的老梗拼湊,但正是這種拼湊,卻將青春賦予了最為寫實的形態(tài),為什么一部乍看平平的愛情電影會有如此感人至深的功底?這更多源于其塑造了一個最為平凡又最為獨特的少女林真心。
電影中擔(dān)任女主的林真心,她的形象在電影伊始并不出眾,這是一個最為普通在它作電影中甚可以是路人甲的人物,頭發(fā)亂糟糟,形象成績平平,迷戀著偶像劉德華,也暗戀著萬人迷的校草歐陽非凡,但正是這種對“普通”的聚焦,形成了電影極強的普世共鳴性,而隨著劇情的推進,林真心意外與不良少年的徐太宇的相識相知,善良與勇敢這些彌足珍貴獨特的品質(zhì)透過與劇情的完美締結(jié)呼之欲出,青春開始在她的身上透過點滴的沉淀形成了真摯的情感,既能令人怦然心動,熱血燃情,亦也能忍俊不禁,開懷一笑。
《我的少女時代》實則就是一場女版視角的《那些年》,臺灣電影唯美清新的風(fēng)格渲染總能將青春的縮影呈現(xiàn)出最為美好的形態(tài),兩個多小時的時長中,電影未有一個鏡頭有覺冗長,每一幀都成為了編織這個帶有甜蜜色彩青春之夢的精雕細琢,純樸暖昧點不破的情感,不論任時代更替,那美好的愛戀都會是人們所傾心的所在,電影結(jié)局處,林真心的偶像圓夢,與分別了多年后徐太宇的再度相遇,如此俗套不近真實的結(jié)局,卻并沒有何厭煩的觀感,有的只是甜蜜中對逝去的校園青春歲月淡淡的緬懷追憶。
以時代為名的《我的少女時代》,它不僅屬于林真心,不僅屬于那一個特定時代的人群,它屬于每一個經(jīng)歷過青春成長的我們,光陰荏苒,日月如梭,純樸的青春永遠是最好的光影映畫。
篇二:觀《我的少女時代》有感
昨天晚上看的,跟幾個同事看的(都是快離職的人),一開始就已經(jīng)知道這是部少女心滿滿的片子,期待了好久,對于我這種從小到大都沒有喜歡的人來說更是很向往,開頭就觸動到我了,看到長大后的林真心變成了自己小時候怎么也不會想到的人,很努力的工作卻總是被老板無限的利用被底下的同事冷嘲熱諷,其實自己只是個小小小小領(lǐng)導(dǎo),既要看上面的臉色還要顧及底下人的感受,經(jīng)常加班薪水不高福利也不夠好,那為什么還要做這份工作,對于林真心我不知道對于我只是很單純的喜歡我現(xiàn)在工作所做的事,跟公司無關(guān),但是就像大家說的把自己的愛好變成工作就要去承受這當(dāng)中的痛苦,所以我現(xiàn)在也在痛苦中糾結(jié)。片子里的林真心后面開始回憶起自己的少女時代,是那么的'美好美好到我在想我那會都在干嘛?沒有喜歡的人就不會有想要為了喜歡的人去改變,沒有逃過課,沒有一群逗比的死黨同學(xué),更沒有跟所謂的校園老大接觸過,想到這里瞬間覺得唉青春都被狗吃了(盡管我現(xiàn)在還是很青春)。這部片有笑點也有淚點,開始我們以為的“失戀陣線聯(lián)盟”沒想到結(jié)局是那樣的逆轉(zhuǎn),看到后面心好塞,好遺憾,還好最后結(jié)尾是happyending,那一句“好久不見”簡直了,我旁邊的一個小女生同事從徐太宇給林真心的那卷告白磁帶開始哭到結(jié)束還無法自拔,那一段我也覺的觸動到了我,無奈淚點太高加上可能沒有相似的經(jīng)歷再怎么感到難受我也滴不出眼淚來。回到家怎么都睡不踏實,決定還是把我的感受寫出來,注冊了豆瓣(注冊的太不容易了),犧牲了我的午飯時間還是要一吐為快,也許我的少女時代很蒼白無趣,也許很多人跟我一樣,不過不要覺得沮喪,可能我們都是很平凡的人,但是我相信我這么努力肯吃苦的人一定會有一個不平庸的人生,會找到自己的小幸運。
篇三:觀《我的少女時代》有感
我們常常有一個感覺,如果一個人自己全權(quán)負責(zé)一件事,尤其是給自己拍傳記片這種事,那么結(jié)果常常會不太靠譜。因為人非圣賢,孰能不虛榮?近期一個比較經(jīng)典的案例,就是由梅家后人大量參與的《梅蘭芳》。怎么看都是歌功頌德的成分大于電影藝術(shù)的本源。于是當(dāng)我們聽說“張海迪對《我的少女時代》的要求很嚴(yán)格”這樣的宣傳語后,我們都為這部影片捏了一把冷汗?墒钱(dāng)我們看過影片之后,反而會發(fā)現(xiàn),原來由傳主親自監(jiān)督制作,竟然會給傳記片帶來一些新的意思。
雖然《我的少女時代》的女主人公的名字叫方丹,但是估計沒有人會不把該片當(dāng)做張海迪的傳記片來看。于是我們姑且定義本片是一部由傳主監(jiān)督制作的傳記片。這在整個電影史上來說,都算是比較罕見的。在2011年三月期的《環(huán)球銀幕》上有一個專題正好就叫做《一部傳記片的誕生》。此文中歸納出了一個“傳記片制作六部曲”。就讓我們分項看看,這部《我的少女時代》是否算是一部“合格”的傳記片呢?
1.通則。原文給出的傳記片通則有幾個要點,一是要以閃回作開頭,二是要用畫外音作旁白,三是受苦和幸福的比例為10:1!段业纳倥畷r代》完美地實現(xiàn)了前兩條,并且由于有傳主的親力親為,閃回和旁白給人的感受更直接。畢竟傳主的真容和真聲,帶來的真實力量是任何表演都難以比擬的。至于第三條,《我的少女時代》則是將其完全打破了。本片受苦和幸福的比例幾乎可以調(diào)轉(zhuǎn)過來達到1:10。幸福的戲份以壓倒性的優(yōu)勢蓋過了悲傷。這正好是當(dāng)年張海迪的事跡之所以鼓舞萬千少男少女的根源所在。上天給你一份苦難,你卻回報社會十份微笑。這是一種怎樣的力量?
2.構(gòu)思。傳記片的切入角度是個比較費腦的事情。本片還真沒落入俗套。并非傳統(tǒng)傳記片那樣直接拍攝傳主的一生,而是通過改變帶有自傳性質(zhì)的小說來實現(xiàn)傳記片的功用。將傳主事跡、小說的影響力的情感打通了。無論你曾經(jīng)被哪一樣感動過,你都會從片子里重新體驗當(dāng)初的感動。
3.劇本。本片的改編由張海迪親自執(zhí)筆,雖然在戲劇性和故事性上不如其它電影強有力,但是在細節(jié)上卻得到了大大的保證。尤其是上述的受苦和幸福的比例,估計除了張海迪本人敢于這樣配比外,其他人都沒有跟她同等的魄力。
4.選角。說實話,國內(nèi)演員能演好傳記片的不多。華語傳記片堪稱經(jīng)典的,尤其是能在表演上被銘記的可謂鳳毛麟角。想來想去也就一個《阮玲玉》。這主要在于華語傳記片在選角上總會陷入“像與不像”的糾結(jié)。本片的女主演李依曉可以看出很努力,無奈她的這次任務(wù)是一個空前絕后的艱難。也許是對張海迪的敬仰反而引發(fā)了李依曉的緊張,總感覺她表演的痕跡過重了。方丹既不是李依曉的方丹,也不是張海迪的方丹。方丹、李依曉、張海迪,這三個角色究竟哪個和哪個應(yīng)該劃上等號,似乎成為本片唯一沒解決好的問題。當(dāng)然了,由于這個難題太過于難解,估計換做別人導(dǎo)演或別人來演,也不一定能解決好。
5.布景。感謝主創(chuàng)的努力,本片的布景成績非常突出。故事跨度5年,涉及到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可是沒有一個季節(jié)出現(xiàn)過不太真實的假象。方丹家里的布景、村子里的外景,再配合上村民很精準(zhǔn)的服裝,一下就可以把觀眾帶回到上世紀(jì)70年代初。
6.表演。主演稍顯欠缺之外,幾個小演員便成為了全片的亮點。尤其是那個小啞巴,在完全不煽情的前提下,狠狠地觸動了一下觀眾的淚腺。
在我看來,如果分開項目考量,傳主親自監(jiān)督制作對傳記片顯然是有利有弊的。傳主親力親為,令《我的少女時代》更接近于一種作者電影,帶有濃厚的個人理想訴求。比如說,張海迪有意識地讓我們更多地看到她通過努力得到村民的認可,并由這種認可而獲得的內(nèi)心的幸福。如果我們以前覺得傳記片都應(yīng)該是冰冷的旁觀,那么這次張海迪親力親為的《我的少女時代》,無疑是要用一種溫暖的力量,來化解冰寒的。
【觀《我的少女時代》有感】相關(guān)文章:
潘石屹自傳《我的價值觀》01-08
大學(xué)生的擇業(yè)觀與創(chuàng)業(yè)觀02-26
讀《原來我這么棒》有感【薦】05-02
讀《原來我這么棒》有感【推薦】05-02
讀《原來我這么棒》有感【熱門】05-02
讀《媽媽不是我的傭人》有感(集合15篇)05-02
讀《媽媽不是我的傭人》有感(合集15篇)05-02
讀《媽媽不是我的傭人》有感精選15篇05-01
讀《媽媽不是我的傭人》有感集合15篇05-01
讀《媽媽不是我的傭人》有感(匯編15篇)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