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_亚洲大色堂人在线无码_国产三级aⅴ在线播放_在线无码aⅴ精品动漫_国产精品精品国产专区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古詩詞的賞析

時間:2023-07-25 18:50:46 王娟 古詩詞 我要投稿

古詩詞的賞析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對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詩很是熟悉吧,古詩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詩詞的賞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古詩詞的賞析

  古詩詞的賞析1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譯文:

  國家淪陷只有山河依舊,春日的城區(qū)里荒草叢生。

  憂心傷感見花開卻流淚,別離家人鳥鳴令我心悸。

  戰(zhàn)火硝煙三月不曾停息,家人書信珍貴能值萬金。

  愁悶心煩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發(fā)疏稀插不上簪。

  賞析

  這首詩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練,言簡意賅,充分體現了“沉郁頓挫”的藝術風格。且這首詩結構緊湊,圍繞“望”字展開,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結合。詩人由登高遠望到焦點式的透視,由遠及近,感情由弱到強,就在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轉換中含蓄地傳達出詩人的感嘆憂憤。由開篇描繪國都蕭索的景色,到眼觀春花而淚流,耳聞鳥鳴而怨恨;再寫戰(zhàn)事持續(xù)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無,最后寫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環(huán)環(huán)相生、層層遞進,創(chuàng)造了一個能夠引發(fā)人們共鳴、深思的境界。表現了在典型的時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時代的人們熱愛國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達了大家一致的內在心聲。也展示出詩人憂國憂民、感時傷懷的高尚情感。

  古詩詞的賞析2

  新年作

  (唐)劉長卿

  多心新歲切①,天畔獨潸然②。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岑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③。

  已似長沙傅④,從今又幾年⑤。

  作者簡介:

  劉長卿,字文房。唐河間縣(今屬河北)人,一作宣城(今屬安徽)人。天寶中進士。官監(jiān)察御史。因性情耿直,開罪權貴,一度被誣下獄。不久,被眨潘州南巴(今廣東茂名縣)尉。官終隨州(今湖北隨縣)刺史,世稱劉隨州。劉長卿的詩多反映仕途坎坷、社會離亂之作。五言詩歌長寫景,時稱“五言長城”。有《劉隨州詩集》。

  注釋:

 、偾,急迫。

 、咪(shan)然,流淚貌。

  ③風煙,風塵,比喻紛擾,艱辛的世俗生活。

 、荛L沙傅,漢代賈誼,為大臣忌謗,貶為長沙王太傅,故稱。

 、荨皬慕瘛本洌副毁H生活不知又要度過多長時間。

  賞析:

  新年佳節(jié),家人團聚,其樂融融。而詩人卻海角天涯,客居他鄉(xiāng),自然倍感寂寞,鄉(xiāng)思綿綿而潸然淚下了。但詩人劉長卿的筆鋒沒有就此止步,而導引著人們的思緒拾級而上!袄现辆尤讼隆保粋“老”字平添了孤獨的悲哀,而況又“居人下”,點出了貶官異地,寄人籬下的`苦況。步步深入,多層次地剖現了詩人痛感時光流逝,歸心似箭的沉重心情。最后四句以具體形象描繪了劉長卿與山猿、江柳同度歲月的寂寞凄涼生活,委婉地發(fā)出了對權貴、奸佞小人的控訴!缎履曜鳌啡娙缟介g嗚咽的流泉,曲折而下,宛轉動人。

  古詩詞的賞析3

  《餞別王十一南游》

  劉長卿

  望君煙水闊,揮手淚沾巾。

  飛鳥沒何處,青山空向人。

  長江一帆遠,落日五湖春。

  誰見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簡析】

  這首送別詩,著重寫離情別意。其詩首尾相應,新穎而不落俗套。

  這首送別詩,著意寫與友人離別時的心情。詩人借助眼前景物,通過遙望和凝思,來表達離愁別緒。手法新穎,不落俗套。

  詩題雖是“餞別”,但詩中看不到餞別的場面,甚至一句離別的話語也沒有提及。詩一開始,他的朋友王十一(此人名字爵里不詳)已經登舟遠去,小船行駛在浩渺的長江之中。詩人遠望著煙水空茫的江面,頻頻揮手,表達自己依依之情。此時,江岸上只留下詩人自己。友人此刻又如何,讀者已無從知道,但從詩人送別的舉動,卻可想象到江心小舟友人惜別的情景。筆墨集中凝煉,構思巧妙。詩人以“望”、“揮手”、“淚沾巾”這一系列動作,濃墨渲染了自己送別友人時的心情。他沒有直抒心中所想,而是借送別處長江兩岸的壯闊景物入詩,用一個“望”字,把眼前物和心中情融為一體,讓江中煙水、岸邊青山、天上飛鳥都來烘托自己的惆悵心情。

  第三句是實寫又是虛擬,詩中“飛鳥”隱喻友人的南游,寫出了友人的遠行難以預料,傾注了自己的關切和憂慮!皼]”字,暗扣“望”!昂翁帯眲t點明凝神遠眺的詩人,目光久久地追隨著遠去的友人,愁思綿綿,不絕如縷。真誠的友情不同于一般的客套,它不在當面應酬,而在別后思念。詩人對朋友的一片真情,正集聚在這別后的'獨自久久凝望上。這使人聯想到《三國演義》描寫劉備與徐庶分別時的情景。

  五六兩句,從字面上看,似乎只是交代了朋友遠行的起止:友人的一葉風帆沿江南去,漸漸遠行,抵達五湖(當指太湖)畔后休止。然而,詩句所包含的意境卻不止于此。友人的行舟消逝在長江盡頭,肉眼是看不到了,但是詩人的心卻追隨友人遠去一直伴送他到達目的地。你看,在詩人的想象中,他的朋友不正在夕陽燦照的太湖畔觀賞明媚的春色嗎!

  詩的最后,又從恍惚的神思中折回到送別的現場來。詩人站在汀洲之上,對著秋水蘋花出神,久久不忍歸去,心中充滿著無限愁思。情景交融,首尾相應,離思深情,悠然不盡。

  古詩詞的賞析4

  【原文】

  《游子吟⑴》

  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⑵。

  臨行密密縫⑶,意恐遲遲歸⑷。

  誰言寸草心⑸,報得三春暉⑹!

  【注解】:

 、乓鳎阂髡b。

 、朴巫樱撼鲩T遠游的人。即作者自己。

 、桥R:將要。

 、纫饪郑簱。歸:回來,回家。

 、裳裕赫f。寸草:萱草。萱草(花)是中國傳統的母親花,相對于西方的康乃馨。寸草心:以萱草(花)來表達子女的孝心。

  ⑹三春暉:指慈母之恩。三春:春季的三個月。舊稱農歷正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暉,陽光;形容母愛如春天溫暖、和煦的陽光照耀著我們。

  【韻譯】:

  慈祥的母親手里把著針線,為將遠游的孩子趕制新衣。

  臨行她忙著縫得嚴嚴實實,是耽心孩子此去難得回歸。

  誰能說象小草的那點孝心,可報答春暉般的慈母恩惠?

  【講解】:

  這是唐代詩人孟郊的《游子吟》,是一首母愛的頌歌,它把人類偉大的母愛置于特定的藝術氛圍中,加以弘揚和歌頌,使之膾炙人口。

  孟郊一生窮愁潦倒,直到五十歲才得到溧陽縣尉的卑微職位。此詩便是他居官溧陽時所作。深摯的母愛,無時無刻不在沐浴著兒女們,然而對于孟郊這位常顛沛流淳,居無定所的游子來說,最值得回憶的莫過于母子分離的痛苦時刻,此詩寫的正是這樣的時候慈母縫衣的普通場景,而表現的都是詩人深沉的內心情感。

  這是一首樂府體詩,詩人捕捉住生活中的一瞬,用簡括的語言勾勒出慈母為游子縫制衣裳的'場景,抒發(fā)了游子思鄉(xiāng)念親的至深情感。全詩淳樸素淡、情真意切,撥動了多少讀者的心弦,引起萬千游子的共鳴,尤其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兩句已成為千古流傳的名言佳句。

  首聯,“游子”,本謂遠游的客子。《史記》“游子悲故鄉(xiāng)”。也許慈母想到了游子的奔走之勞,風霜之苦和孤寂之悲,如此,詩一開頭,就似籠著一層淡淡的哀愁。另外,就唐詩看,“游子”也可指離鄉(xiāng)遠游的舉子。有唐以來,開科取士,游子不絕于途,輾轉流徙,饑寒相侵,倍受艱辛,“古若不置名,道路無欹傾”。詩人以其親身體驗和感受,把游子的悲苦和哀愁加以濃縮和轉嫁,曲折地反映了當時知識分子的生活實況,賦予了詩的社會意義。

  次聯,集中寫慈母的動作和意態(tài),表現了母親對兒子的深篤之情。雖無言語,也無淚水,卻充溢著愛的純情,扣人心弦,催人淚下。詩人進行了合理的想像,揭示了慈母情愛的含蘊,原來臨行縫制的游子衣上,密密匝匝飛走的針線,竟是慈母的絲絲縷縷情思!坝巫訜o寒衣”,“游子暮何之”,也許就是慈母系情的“意恐遲遲歸”的內涵!岸陶绿N藉”(《白石道人詩說》),是詩意的生發(fā),更是意境的升華。

  尾聯,從“欲報之德,昊天罔極”化出,但較之原詩句,比擬切當,對比強烈,形象更為鮮明;而且“游子不言苦,家書但云安”,要解脫和拋卻的是悲苦和哀愁,知難而前,銳意進取,冀報恩于萬一。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母愛”是人類純真崇高的感情,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永恒性主題!对娊洝肪陀小鞍ОЦ改,生我劬勞。欲報之德,昊天罔極”的詩句,簡括而形象地唱出了人子的心聲。冰心也在詩里寫道:“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

  全詩無華麗的詞藻,亦無巧琢雕飾,于清新流暢、淳樸素淡的語言中,飽含著濃郁醇美的詩味和真切情意。平和的語言,這也得益于民歌形式的運用。它俚語入詩,明白曉暢,著語不多,純是白描,洋溢著強烈的生活氣息,那真摯深沉的感情就從平淡的語言中得出。

  這首詩對后世影響很深。到清朝,溧陽有兩位詩人又吟出了這樣的詩句:“父書空滿筐,母愛縈我襦”(史騏生)《寫懷》,“向來多少淚,都染手縫衣”(彭桂《建初弟來都省親喜極有感》),足見此詩給后人的深刻印象。

  總之,這首抒情小詩歌頌了偉大的母愛,稱得起廣泛流傳千古不朽之作。千百年來撥動了無數讀者的心弦,引起了萬千游子的共鳴。

  古詩詞的賞析5

  《大風歌》

  大風起兮云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xiāng)。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翻譯」

  大風勁吹啊浮云飛揚,我統一了天下啊衣錦還鄉(xiāng),怎樣才能得到勇士啊為國家鎮(zhèn)守四方!

  「賞析」

  《大風歌》是一首劉邦平定英布叛亂后凱旋而歸故里,擊筑而歌的歌詞。

  公元前196年(漢高祖十一年),淮南王英布。秦末漢初名將。六縣(今安徽六安)人,因受秦律被黥,又稱黥布。起兵反漢,劉邦抱病御駕親征。公元前195年,劉邦凱旋而歸,途經故鄉(xiāng)沛縣,乃置酒沛宮,邀家鄉(xiāng)父老子弟歡宴,把酒話舊,感慨萬千,酒酣興起,擊筑(按:一種古樂器)而歌。當時,劉邦且歌且舞,由120名少年兒童伴唱,群情為之激昂,劉邦歌畢,流下行行熱淚!妒酚洝じ咦姹炯o》:“(高祖)令兒皆和習之。高祖乃起舞,慷慨傷懷,泣數行下!备咦骜{崩之后,又令沛邑按四季在他的宗廟里歌唱舞蹈;莸、景帝、武帝三朝,都把它作為在樂府里經常練習的舊樂章。故漢朝人稱之為《三侯之章》,后人題為《大風歌》(始于《藝文類聚》),并紀其盛,曰“歌風臺”,后漢蔡邕以大篆書歌勒石,至今二千年。

  這首詩歌只有三句,23字,卻字字金石,擲地有聲,其奮發(fā)有為之志,悲壯豪放;建功立業(yè)之心,氣勢磅礴;安邦憂國之慮,凝重深切?芍^壯懷激烈,感人肺腑!

  第一句:大風起兮云飛揚。表意為:大風刮起來了,云隨著風翻騰奔涌!唐代的李善曾解釋說:“風起云飛,以喻群雄競逐,而天下亂也!保彻砰w本李善注《文選》卷二十八))“群雄競逐而天下亂”,顯然是指秦末群雄紛起、爭奪天下的情狀。(按:“群雄競逐”的“雄”,在《文選》有些版本中作為“兇”,則當指漢初英布等人的叛亂,有誤。)

  第二句:威加海內兮歸故鄉(xiāng)。意思是說,這是我平定天下后,威震四海,而榮歸故鄉(xiāng)。⊥和;威武。加:凌駕。海內:四海之內,就是“天下”的意思。我國古人認為天下是一片大陸,四周大海環(huán)繞,海外則荒不可知。兮:表示語氣的詞,類似現在的“啊”。

  從這兩句中,我們可以看出,劉邦坦率承認:他之所以“威加海內”,首先有賴于“大風起兮云飛揚”的局面。但是,風云并非人力所能支配,這種局面并不是由劉邦造成的,而是他的運氣好,偶然碰上了這種局面。后來,他終于登上了帝位,這是他抓住機遇,努力奮斗,充分施展才智的結果。

  這兩句,劉邦以自然界的風云變化,意為把他推上皇帝寶座的客觀條件,顯示了劉邦的躊躇滿志。

  第三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意思是:怎樣得到猛士去守衛(wèi)國家的邊疆啊!安得:怎樣得到。身為皇帝的劉邦認為,要保住天下,必須有猛士為之守衛(wèi)四方,但世上有沒有這樣的猛士?如果有,能否找到他們并使之為自己服務呢?從平定韓信、彭越、英布等異姓諸侯王叛亂事件后劉邦的心態(tài)分析,可見此時的劉邦不但毫無把握,而且深感憂慮和不安,這是一種深層次的思考。

  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們知道,楚漢戰(zhàn)爭,是劉邦與項羽的智慧較量。在這場戰(zhàn)爭中,劉邦之所以能夠戰(zhàn)勝項羽,主要是蕭何、韓信、張良等人聚于劉邦麾下,而劉邦又善于用人之長,適才量力謀圖大計。

  相傳劉邦與韓信曾經有過一段對話,從這段對話中就可以看出劉邦在用人方面的過人之處。劉邦問韓信:“寡人能帶多少兵?”韓信說:“不過十萬。”劉邦又問:“你又能帶多少兵呢?”韓信回答:“韓信將兵,多多益善!眲钌鯙椴粣。韓信接著又說:“皇上不善將兵,而善將將!眲類。

  由此可見,用人之道,自古帝王無不重視。但真正能用對人才,用好人才,并取得成功的并不多見,而劉邦就是這樣一位集大成者。有一次,劉邦在洛陽南宮開慶功宴,他坦然地說:“夫運籌策帷帳(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按:即張良)。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餽馕(供給糧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統率)百萬之軍,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保ā妒酚洝じ咦姹炯o》)

  當然,在楚漢戰(zhàn)爭中,劉邦之所以能取得勝利,還與依靠許多支軍隊的協同作戰(zhàn)分不開。這些軍隊,有的是劉邦的盟軍,本無統屬關系;有的雖然原是他的部屬,由于在戰(zhàn)爭中實力迅速增強,已成尾大不掉之勢。但是,這些軍隊也會成為劉邦的一大隱患。項羽失敗后,如果這些軍隊聯合起來反對劉邦,劉邦是無法應付的。所以,劉邦在登上帝位的同時,他不得不把幾支主要軍隊的首領封為王,讓他們各自統治一片相當大的地區(qū)?墒牵@些諸侯絕不可能永遠效忠于劉邦。劉邦也意識到了這一點,當發(fā)現他們一旦有叛亂的跡象,劉邦就會以各個擊破的策略,把他們消滅,以鞏固自己的政權。

  《大風歌》是一首即興而作的歌辭,寓意深刻。使我們既能看出劉邦是一位當取天下的英雄,有遠大的理想與抱負;也能看出他在戰(zhàn)勝西楚霸王項羽,成了漢朝的開國皇帝后,他那興奮、歡樂、躊躇滿志的情態(tài);更能看出他平定叛亂后內心深處隱藏著的恐懼、憂慮、悲哀的矛盾心理。

  如果說項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表現了失敗者的悲哀,那么《大風歌》就顯示了勝利者的悲哀。而作為這兩種悲哀的紐帶的,則是個人力量的渺小和安邦定國艱難的.傷感。不是嗎?此時酒酣歌舞的劉邦,想起過去自己怎樣戰(zhàn)勝項羽,后來又怎樣平定韓信、彭越叛亂,這次又怎樣討伐英布叛亂,又想到以后怎樣治理好國家,再上哪兒去找擁戴、效忠于他的猛士來幫他守衛(wèi)疆土呢?這就難怪他借酒當歌“慷慨傷懷,泣數行下”了。

  古人云:詩言志。從《大風歌》可以看出,劉邦決非草莽之輩,而是一個具有雄才大略、遠見卓識的以布衣之身提三尺劍而取得天下,建立大漢基業(yè)的英雄;是一個百折不撓,“能斗智時決不斗力”,善于處理人際關系,有高超的用人、馭人能力的帝王。

  有一次,項羽、劉邦見到秦始皇的車駕,項羽說:“彼可取而代也!”劉邦回答:“大丈夫當如是!”可見,不以成敗論英雄。劉邦也好,項羽也罷,都是英雄。因為他們都有英雄的生活。故唐代詩人陳陶《歌風臺》詩曰:

  “蒿棘空存百尺基,酒酣曾唱大風詞。

  莫言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盡解詩。”

  《大風歌》是一首并無文飾的口語化的楚辭體歌謠,宋代陳巖肖說:“漢高帝(祖)《大風歌》不事華藻,而氣概遠大,真英主也!保ā犊迪娫挕肪砩希┠纤沃祆涞溃骸皾h高祖的《大風歌》是自千載以來,人主之詞,亦未有若是其壯麗而奇?zhèn)ヒ。嗚呼,雄哉!”(《楚辭集注》卷一)明代的胡應麟更稱譽《大風歌》是“千秋氣概之祖”。(《詩蔽》內編卷三)清代袁枚評價劉邦“馬上歸來句亦工”,意思是說劉邦馳騁疆場歸來,詩也寫得很好。清代王夫之認為《大風歌》其神韻所不待論。(《古詩評選》)由此可見,歷代文人、學者對《大風歌》評價之高,推崇之至。

  因劉邦是中國歷史上創(chuàng)作短歌的皇帝,所以他的《大風歌》被譽為“千古人主第一詞!

  古詩詞的賞析6

  過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文天祥:

  南宋大臣、文學家。

  二、字詞:

  遭逢:遭受,蒙受。

  起一經:這里指他考中狀元被朝廷起用。

  干戈:兵器,這里指戰(zhàn)爭。

  風飄絮:形容山河破碎如柳絮片片飛散。

  雨打萍:比喻個人經歷坎坷不平,如雨中浮萍時起時沉。

  零。汗陋殶o依的樣子。

  汗青:史冊。

  丹心:紅心。

  三、翻譯和賞析

  1、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熟讀經書,取得功名,從此遭遇坎坷不平,兵力單薄,戰(zhàn)爭頻繁,匆匆度過四年光景。總寫詩人幾十年來的風雨歷程。

  2、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大好河山被敵人侵占,國勢如同風吹的柳絮一樣飄零,我這一生動蕩不安,像被風吹雨打飄泊無根的水面浮萍。運用比喻,生動形象的寫出當時社會現實和自己的遭遇,表達了作者憂國傷懷之情。

  3、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在惶恐灘頭訴說心中的惶恐,在零丁洋上慨嘆自己的'孤苦零丁。用“雙關”手法,概括出詩人難忘的兩次人生經歷。表達了詩人因國家覆滅和己遭危難的痛苦心情。

  4、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古往今來,人生誰無一死,留取赤膽忠心,永遠在史冊中放光。一問一答,由現在過渡到將來,由殘酷現實到人生理想,表明自己為了民族和國家的前途寧死不屈,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決心。

  四、主題:

  通過自述國破家亡的境遇,抒發(fā)了作者以身殉國的決心和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

  五,藝術手法

  整首詩格調沉郁悲壯,正氣浩然,激勵著無數中華兒女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自由和偉大復興而奮爭,其力量勝過百萬雄兵。

  古詩詞的賞析7

  塞外雜詠

  天山萬笏聳瓊瑤①,導我西行伴寂寥②。

  我與山靈相對笑,滿頭晴雪共難消③。

  注釋

 、偃f笏(hù戶):天山群峰。笏,古代朝會時所拿的一種狹長板子,有事則書于上,以免遺忘,形似一曲背老人。這里以其形狀群峰。瓊瑤:美玉,比喻天山上的積雪。

 、诩帕龋哼@里是寂寞、空虛意。

 、蹪M頭晴雪:指詩人的白發(fā)。共難消:與天山上的積雪一樣不易消除。

  鑒賞

  1840年,英軍入侵天津?,清政府派直隸總督琦善前往談判,并將林則徐撤職查辦,隨后充軍伊犁(今屬新疆)。《塞外雜詠》即林則徐充軍途中,見天山風貌有感而發(fā)。林則徐雖不以文名,其詩卻自有獨到之處,尤其是他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操,不愧為世人敬仰。

  詩從寫景入手:“天山萬笏聳瓊瑤,導我西行伴寂寥!碧焐窖┓,數以萬計,笏一般陡峭,玉一般潔白,它們導著作者西行,一路上與作者為伴、互慰寂寥。詩中所謂的“寂寥”,不僅是林則徐在充軍途中的寂寞,更是他在政治立場上的孤獨。清朝后期,朝廷腐敗無能,外國侵略者先是以鴉片毒害中國,待中國“幾無可以御敵之兵,無可以充餉之銀”時,繼而又以槍炮掠奪土地。人民水深火熱,國家危在旦夕。在此緊要關頭,林則徐極力主張抗外,并以“虎門銷煙”事件震驚中外。而以皇帝為首的“求和派”卻甘受屈辱,茍且偏安,并無理地排斥和打擊“主戰(zhàn)派”。林則徐的心情,與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在《摸魚兒》中所寫的“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一樣,空有殺敵報國的拳拳忠心,卻得不到朝廷理會,其中的“寂寥”,可謂刻骨銘心。

  林則徐置身于茫茫雪原,由雪山的寂寞聯想到自己的寂寞,繼而想到整個“主戰(zhàn)派”被朝廷冷落,想到中國沿海正在遭受侵略者的蹂躪,不能不悲憤。悲憤之極,又無可奈何,只有喧泄于長笑之中!拔遗c山靈相對笑,滿頭晴雪共難消。”山是不會笑的,但此時的雪山在詩人心中卻是有靈魂的——它們和詩人一樣,滿頭都是難消的“晴雪”。南宋愛國詩人陸游在《訴衷情》里說:“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林則徐此時也已年近花甲,當他放眼荒漠而凄涼的雪原,或許也有一種“心在沿海,身老天山”的感慨。不同的是,宋朝的敵人是金國,天山一帶正是戰(zhàn)斗的前線。二人所處的時代不同,環(huán)境也不同,但他們的命運又極其相似。不管“匹馬戍梁州”的陸游,還是虎門銷煙的林則徐,他們所面對的,一個是“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南宋朝廷,一個是“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滿清政府,他們的理想和抱負,最終都只能是“關河夢斷”,“塵暗貂裘”。

  “我與山靈相對笑,滿頭晴雪更難消!币淮褡逵⑿哿謩t徐在墮落的王朝里倍受排擠,被貶途中,只有寂寥雪山相伴,憂心如焚卻無人可傾訴,只能與山靈相對笑,他笑出了報國無門的內心之痛,扼腕長嘆,一夜黑發(fā)變銀絲,他的笑令人悲痛。

  讀完這首詩,讀者不難感受到詩人對當時腐朽政治的痛心和不滿。林則徐是“禁煙派”和“主戰(zhàn)派”的代表人物,為廣東禁煙和沿海防敵做出了重大成績。到頭來,朝廷卻給林則徐和其他禁煙官兵加上了“誤國病民”的罪名。林則徐心中的委屈之大、悲憤之深,不言而喻。然而詩中并無灰心、沉落之意,這正是詩的可貴之處。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绷謩t徐也是這樣,他并沒有因為個人的榮辱得失而忘記了國家和民族。林則徐在謫戍伊犁期間,仍為加強邊防做出了重大貢獻,并通過譯輯《四洲志》首先察覺了沙俄窺視中國的野心。他老病之時,仍大聲疾呼:“終為中國患者,其俄羅斯乎!吾老矣,君等見之!睔v史證明,他的預見完全正確。

  古詩詞的賞析8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注釋:

  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種外墻。

  白水:明凈的水

  為別:分別

  游子:離家遠游的人

  一:助詞,加強語氣。

  蓬:古書上說的一種植物,干枯后根株斷開,遇風飛旋,也稱“飛蓬”。詩人用“孤蓬”喻指遠行的朋友。

  征:征途,遠行。

  茲:此,現在。

  蕭蕭:馬鳴聲。

  班馬:離群的馬。這里指載人遠離的馬。(注:不要寫成“斑馬”)

  譯文:

  蒼山翠嶺橫臥北城外,清澈的河水環(huán)繞東城流。

  此地一為別,你將如蓬草孤獨行萬里。

  游子的行蹤似天上浮云,落日難留,縱有深深情誼。

  揮手告別,你我各奔東西。蕭蕭長嗚,馬匹也怨別離。

  注評: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橫:橫陳,橫對。郭:外城。白水:明凈的水,潘岳詩有“白水過庭激”句。繞:環(huán)繞。首聯用對仗句交待送別的地點及自然環(huán)境,充滿著詩情畫意。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一:副詞,表示動作剛一發(fā)生,隨即會產生某種結果。為別:分別,送別。孤蓬:孤獨的蓬草,比喻孤身遠征的友人;蓬草易隨風飛轉,脫離根本,古人常以轉蓬喻飄泊流浪。萬里:極言其遠。征:遠行。呼應題目中“送”字。依依不舍,對友人前途的孤寂困苦尤為關切、似有千言萬語。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飄浮的云朵如游子的心緒,落日的余輝似故人的戀情。用一聯名詞語含蓄表達了此時心境,是典型的形象思維。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自:介詞,常與賓語組成介賓短語,表示與動作有關的時間、處所等的起點。茲:代詞,近指,義為“這”“此”,F在。去:離開,離去。蕭蕭:象聲詞,馬鳴聲;《詩·小雅·車攻》有“蕭蕭馬鳴”。班馬:離群的馬。人;《左傳·襄公十八年》“有班馬之聲!倍蓬A注:“夜遁馬不相見故鳴。班,別也。”手揮目送,馬亦有情,人何以堪!

  賞析: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

  首聯是一工對,“青”“白”是顏色對,“山”“水”是同類對,“橫”“繞”一動一靜為反對,“北”“東”為方位對;“郭”“城”為同類對。其中“城”與“郭”互文見義。此聯不僅描繪出一幅美麗的風景畫,交待了送別時的大場景,而且山靜水動又是詩人與友人生活情景的象征:一靜一動,我留君去,一北一東,自然的引起下聯。王國維《人間詞話》有“一切景語皆為情語”之說,此聯即情景交融的佳句。

  頷聯是應該用對仗的。此聯從語意上看可視為流水對形式,即兩聯語義相承。但純從對的角度看不是工對,甚至可以說不“對”,它恰恰體現了李白“天然去雕飾”的詩風,也符合古人不以形式束縛內容的看法。此聯出句“此地一為別”語意陡轉,將上聯的詩情畫意扯破,有一股悲劇的感人力量。佛教將“愛別離”視為人生八苦之一,是深諳人性的;今人猶視出遠門為畏途,何況交通不便、信息難通的古人呢?

  故古有“離愁別苦?之語。離別之苦是雙方的,但詩人在此最為關心的是朋友前途的一路風霜,“孤蓬萬里征”一句有不盡的關切殷情。俗云“在家千日好,出外當時難”,更何況此行是!叭f里”長征呢!古人常以飛蓬、轉蓬、飄蓬喻飄泊生涯,因為二者都有屈從大自然、任它物調戲而不由自主的`共同特征。所以,此句想到“蓬”的形象時十分沉重,有無限的不忍之情,非道一聲珍重可比。

  接下來頸聯則感情平緩,止住了傷痛。離別既然是不可避免的,那就讓我們銘記此斷腸時刻,牢記住對方,慢慢的將一種相思化作兩地閑愁吧。太白集王琦注云:“浮云一往而無定跡,故以比游子之意;落日銜山而不遽去,故以比故人之情!睆恼Z法修辭角度看,此聯是名詞語,四個名詞短語之間不用謂語連接,其間留有空隙,可由讀者去填充創(chuàng)造。

  浮云既有飄忽不定的特點,也有相對靜止的特點,當無風之時,云的凝重常讓人看不出其動態(tài),杜甫有“云在意俱遲”詩句即是此景。故出句也可理解為游子將行未行的戀舊情意,有欲行又止,身行心留之復雜意緒。落目的形象既可理解為故人的眷戀之情,亦可理解為對友人的祝福之情!跋﹃枱o限好”、“落日長河圓”,但愿友人前路陽光燦爛,諸事圓滿遂心。如此理解又呼應了“孤蓬萬里征”一句。

  尾聯瀟灑自然,余味無窮。再見了,朋友!揮手之余,友人身影漸漸遠去,不可復識,但那可親的友人坐騎似諳人性,仍從看不到的遠處蕭蕭長鳴,娓娓辭別而又報導平安的信息,將離別的場景及情緒變得很長!很長!

  古詩詞的賞析9

  《河中石獸》

  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于河,二石獸并沉焉。閱十余歲,僧募金重修,求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數小舟,曳鐵鈀,尋十余里無跡。

  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眾服為確論。

  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于數里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譯文翻譯

  滄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廟靠近河岸,廟門倒塌在了河里,兩只石獸一起沉沒于此。經過十多年,僧人們募集金錢重修(寺廟),便在河中尋找石獸,最后也沒找到。僧人們認為石獸順著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劃著幾只小船,拖著鐵鈀,(向下游)尋找了十多里,沒有找到石獸的蹤跡。

  一位講學家在寺廟中教書,聽說了這件事笑著說:“你們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這(石獸)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漲的洪水帶走呢?石頭的性質堅硬沉重,泥沙的性質松軟浮動,石獸埋沒在沙上,越沉越深罷了。順著河流尋找石獸,不是(顯得)瘋狂了嗎?”大家信服地認為(這話)是精當確切的言論。

  一位老河兵聽說了講學家的觀點,又笑著說:“凡是落入河中的石頭,都應當在河的上游尋找它。正因為石頭的性質堅硬沉重,沙的性質松軟輕浮,水流不能沖走石頭,水流反沖的力量,一定在石頭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蝕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當坑洞延伸到石頭底部的一半時,石頭必定傾倒在坑洞中。像這樣再沖刷,石頭又會再次轉動,像這樣不停地轉動,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尋找石獸,本來就(顯得)很瘋狂;在石獸沉沒的地方尋找它們,不是(顯得)更瘋狂了嗎?”結果依照他的話去(尋找),果然在上游的幾里外尋到了石獸。

  既然這樣,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現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況有很多,難道可以根據某個道理就主觀判斷嗎?

  注釋解釋

  滄州:地名,今河北省滄州市。

  臨:靠近。也有“面對”之意。

  河干:河邊。(河:指黃河,歷史上黃河曾流經滄州。)干,水邊,河岸。

  山門:寺廟的大門。

  圮:倒塌。

  并:一起。

  沉焉:沉沒在這條河里。焉,兼詞,于此,在那里。

  閱:過了,經過。

  十余歲:十多年。歲:年。

  棹:名詞作動詞,劃船。

  求石獸于水中:在河中尋找石獸。求,尋找。

  竟:終于,到底。

  曳:拖著,牽引。

  鐵鈀:農具,用于除草平土。鈀,通“耙”。

  設帳:講學,教書。

  爾輩不能究物理:你們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爾輩,你們。究,推究。物理,事物的道理規(guī)律。

  是非木杮:這不是木片。是,這。杮,削下的木片。

  豈能:怎么能。

  為:被。

  暴漲:洪水。暴,突然(急大)。

  湮:埋沒。

  顛:通“癲”,瘋狂。

  眾服為確論:大家信服地認為(這話)是精當確切的言論。為:(認為)是。

  河兵:指鎮(zhèn)守河防的兵。清代設河道總督,轄有專門治河的兵營。

  蓋:因為。

  嚙:本意是“咬”,這里是侵蝕沖刷的意思。

  坎穴:坑洞。

  不已:不停止。已:停止。

  倒擲:傾倒。

  如是:像這樣。

  遂:于是。

  溯(sù)流:逆流。

  固:雖然。

  如:依照,按照。

  然則:既然這樣,那么。

  但:只,僅僅。

  據理臆斷:根據某個道理就主觀判斷。臆斷,主觀地判斷。

  歟:表反問的句末語氣詞。

  耳:罷了。

  其一:表面現象。

  其二:根本道理。

  詩文賞析

  《河中石獸》是紀昀(紀昀,字曉嵐)的一篇文章,選自《閱微草堂筆記》卷十六《姑妄聽之》,主要內容是河里掉了石獸,因為水的沖力和石獸本身重量的原因,所以找石獸要從石獸掉落的上游去找。

  文章意思就是考慮問題時,要從表到里分析原因,得出正確的解決根本方案。

  閱讀提示:許多自然現象的發(fā)生往往有著復雜的原因,我們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根據常情主觀判斷。應該正確分析,綜合考慮,像文中的老河兵那樣,既考慮石獸的比重,又正確分析水的沖力和石獸的相互作用,進而又分析這種相互作用產生的反沖力對河床形態(tài)的局部的改變。如此,才能得出正確結論。

  它說明了這些道理:

  1.遇事不能主觀推論,要實事求是的道理。

  2.實踐出真知。

  3.實踐經驗有時比書本知識更重要。同時也啟示我們:遇事要動腦筋多想想,分析各方面因素,盡可能少鬧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笑話。

  古詩詞的賞析10

  李頻--《渡漢江》

  嶺外音書絕,經冬復立春。

  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注解

  嶺外:大庾嶺之外,就是廣東。

  譯文

  久在嶺南居住,家鄉(xiāng)音訊全無;

  經歷一個寒冬,又到立春時候。

  距離家鄉(xiāng)越近,心中越發(fā)不安;

  遇人不敢相問,唯恐消息不祥。

  賞析

  這是久離家鄉(xiāng)而返歸途中所寫的抒情。詩意在寫思鄉(xiāng)情切,但卻正意反說。寫愈近家鄉(xiāng),愈不敢問及家鄉(xiāng)消息,擔心聽到環(huán)的.消息,而傷了好的愿望。語極淺近,意頗深邃;描摹心理,熨貼入微;不事造作,自然至美。

  古詩詞的賞析11

  陳子昂--《送魏大從軍》

  送魏大從軍

  陳子昂

  匈奴猶未滅,

  魏絳復從戎。

  悵別三河道,

  言追六郡雄。

  雁山橫代北,

  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

  惟留漢將功。

  鑒賞

  這是一首贈別詩,出征者是陳子昂的友人魏大(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稱)。此詩不落一般送別詩纏綿于兒女情長、凄苦悲切的窠臼,從大處著眼,激勵出征者立功沙場,并抒發(fā)了詩人的慷慨壯志。

  首二句“匈奴猶未滅,魏絳復從戎”,首句暗用漢代威鎮(zhèn)敵膽的驃騎將軍霍去病“匈奴未滅,無以家為”的典故,抒發(fā)了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此處“匈奴”借漢時的匈奴指當時進犯邊境的少數民族。詩人又把春秋時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晉國邊患的魏絳比作魏大,變“和戎”為“從戎”,典故活用,既表明了詩人對這次戰(zhàn)爭的看法,同時也暗示魏大從戎,是御邊保國的正義之舉。

  三四兩句中,“三河道”點出送別的地點。古稱河東、河內、河南為三河,大致指黃河流域中段平原地區(qū)。《史記·貨殖列傳》說:“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此處代指在都城長安送客的.地方!傲ぁ,指金城、隴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傲ば邸保干鲜龅胤降暮澜,這里指西漢時在邊地立過功的趙充國。兩句的大意是:與友人分別于繁華都城,彼此心里不免有些悵惘;但為國效力,責無旁貸,兩人執(zhí)手相約:要象漢代名將、號稱六郡雄杰的趙充國那樣去馳騁沙場,殺敵立功。

  此二句雖有惆悵之感,而氣概卻是十分雄壯的。

  “雁山橫代北,狐塞接云中。”這兩句是寫魏大從軍所赴之地。一個“橫”字,表明雁門山地理位置之重要,它橫亙在代州北面;一個“接”字,既逼真地勾勒出飛狐塞的險峻,又點明飛狐塞遙接云中郡,連成一片的。它們組成了中原地區(qū)(三河道)的天然屏障。此處的景物并不在眼前,而在詩人的想象之中,它可以是實寫,也可以是虛寫。地理位置的重要,山隘的險峻,暗示魏大此行任務艱巨。這就為結句作了鋪墊。

  “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二句作結,如瓜熟蒂落,極其自然。此處運用的典故,是東漢時的車騎將軍竇憲,他曾經以卓越的戰(zhàn)功,大破匈奴北單于,又乘勝追擊,登上燕然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杭愛山),刻石紀功而返。詩人又一次激勵友人希望他揚名塞外,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漢將功績,也要有我大唐將士的赫赫戰(zhàn)功。這在語意上,又和開頭二句遙相呼應。

  全詩一氣呵成,充滿了奮發(fā)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揚,語氣慷慨悲壯,英氣逼人,有氣壯山河之勢。

  古詩詞的賞析12

  陳子昂--《和陸明府贈將軍重出塞》

  和陸明府贈將軍重出塞

  陳子昂

  忽聞天上將,

  關塞重橫行。

  始返樓蘭國,

  還向朔方城。

  黃金裝戰(zhàn)馬,

  白羽集神兵。

  星月開天陣,

  山川列地營。

  晚風吹畫角,

  春色耀飛旌。

  寧知班定遠,

  猶是一書生。

  鑒賞

  由詩題可知,這是一首唱和之作。有位將軍再度出塞,姓陸的縣令寫詩贈別,詩人遵循該詩原韻,運用描寫、想象、夸張等多種藝術手段,熱烈頌揚了將軍的愛國精神。全詩洋溢著慷慨豪邁、昂揚向上的樂觀情調,體現了初盛唐之交知識分子的積極進取的時代精神。

  詩人一落筆就以“忽聞”兩字表達了意想不到的驚嘆,同時,又用“天上將”盛贊了將軍的神武智勇。為下文寫他再次馳騁疆場的壯舉作了鋪墊。三、四句,緊承第二句,以“始返”與“還向”相呼應,簡潔流暢地表現了將軍的西征北戰(zhàn),奔馳不息。他剛從遙遠的“樓蘭國”(古代西域諸國之一,在今新疆若羌縣一帶)返回,現在又要奔赴數千里之外的“朔方城”(故址在今內蒙杭錦旗西北)。但是為了安邦御敵,這個以赫赫戰(zhàn)功贏得天將之稱的將軍急國家之所急,不貪圖安逸享樂,品德多么高尚!

  “黃金裝戰(zhàn)馬”以下六句,是設想將軍再度出塞后的戰(zhàn)斗生活,詩中沒有表現軍旅的艱辛,也沒有渲染戰(zhàn)斗的激烈悲壯,而是突出表現了將軍的'指揮才能,刻劃了一個威儀堂堂、諳熟六韜,足智多謀、善于用兵的統帥形象。他騎著黃金裝飾的戰(zhàn)馬,揮動系有白旄牛尾的令旗,調集威武神勇的士兵,排列成象星空一樣壯觀神秘的軍陣,又借山川之便巧妙地安置了營寨。接著,詩人又以“晚風吹畫角,春色耀飛旌”暗示征戰(zhàn)的必勝。嘹亮的號角聲和軍旗上閃耀的春色透露,全軍士氣十分高昂,大捷在望。將軍的神武,也借這兩句氛圍描寫得到了渲染烘托。在這六句中,詩人分別使用了“裝”、“集”、“開”、“列”、“吹”、“耀”六個動詞,把戰(zhàn)馬、令旗、神兵、星月、山川、畫角、軍旗、晚風、春色交織在一起,生動地再現了英勇雄壯、聲勢震天的軍陣場景,大大增強了全詩的形象性和藝術感染力。

  末二句:“寧知班定遠,猶是一書生”,借東漢班超投筆從戎,平寇立功,封定遠侯的事例,肯定書生出身的將軍定會建立名垂青史的功業(yè)。詩人先用反詰詞“寧知”領起,于后又以“猶是釋疑”,避免了平鋪直敘,表達了對將軍的殷切期望。

  古詩詞的賞析13

  晏幾道《虞美人》

  曲闌干外天如水,昨夜還曾倚。初將明月比佳期,長向月圓時候、望人歸。

  羅衣著破前香在,舊意誰教改。一春離恨懶調弦,猶有兩行閑淚、寶箏前。

  [注釋]

  虞美人: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又名《虞美人令》、《玉壺冰》、《巫山十二峰》、《憶柳曲》、《一江春水》等。

  [賞析]

  這是寫思婦念遠的傷情詞。一闋寫秋天的'思念。開頭將思婦盼歸的思情淡淡提起。欄桿外,天如水,“昨夜”還“倚”,天天倚欄夜望,“將明月比佳期”,月圓幾度,伊人不歸,引出下句“羅衣著破”.“衣破”、“香在”,不忘前情。離人薄情早已放棄初衷!罢l教”句足見思婦怨恨之深。整個春天被這種愁情困擾,坐在寶箏前,全無心思撥弄琴弦,只有眼眶涌出兩行清淚,在脈脈訴說哀情而已。

  古詩詞的賞析14

  李賀--《夢天》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樓半開壁斜白。

  玉輪軋露濕團光,鸞佩相逢桂香陌。

  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

  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

  注釋

 。1)夢天:夢游天上。

  (2)老兔寒蟾:神話傳說中住在月宮里的動物。屈原《天問》中曾提到月中有兔!痘茨献印び[冥訓》中有后羿的妻子姮娥偷吃神藥,飛入月宮變成蟾的故事。漢樂府《董逃行》中的“白兔搗藥長跪蝦蟆丸”,說的就是月中的白兔和蟾蜍。此句是說在一個幽冷的月夜,陰云四合,空中飄灑下陣陣寒雨,就像兔和蟾在哭泣。

 。3)云樓句:忽然云層變幻,月亮的清白色的光斜穿過云隙,把云層映照得像海市蜃樓一樣。

 。4)玉輪句:月亮帶著光暈,像被露水打濕了似的。

  (5)鸞佩:雕刻著鸞鳳的玉佩,此代指仙女。桂香陌《酉陽雜俎》卷一:“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chuàng)隨合。”此句是人想象自己在月宮中桂花飄香的路上遇到了仙女。

 。6)三山:指海上的三座神山蓬萊、方丈、瀛洲。

  (7)齊州:中州,即中國。《尚書·禹貢》言中國有九州。這兩句說在月宮俯瞰中國,九州小得就像九個模糊的小點,而大海小得就像一杯水。

 。8)泓:量詞,指清水一道或一片

  譯文

  月亮因為天色不明朗而愁苦、哭泣。半開高樓的墻壁上在月亮的斜照下變得慘白。

  那月上仙女所乘車的輪子因沾染了露水而顯得霧蒙蒙的。

  我和那佩戴著鸞配的仙子在月宮中相逢。

  看著海中三座神山的滄海桑田,在天上也不過只有白駒過隙般短暫。

  遙望整個神州大地的九州,與之相比大海就像一杯水一樣。

  賞析

  浪漫主義詩歌的突出特點是想象奇特。此詩寫夢游月宮的情景,前四句寫在月宮之所見;后四句寫在月宮看人世的感覺。詩人的用意,主要不在于對月宮仙境的神往,而在于從非現實的世界冷眼反觀現世,從而揭示人生短暫,世事無常的道理!独铋L吉集》引黎簡的話說:“論長吉每道是鬼才,而其為仙語,乃李白所不及。九州二句妙有千古!薄短圃娍臁吩u價說:“命題奇創(chuàng)。詩中句句是天,亦句句是夢,正不知夢在天中耶?天在夢中耶?是何等胸襟眼界,有如此手筆!”

  在這首詩中,詩人夢中上天,下望人間,也許是有過這種夢境,也許純然是浪漫主義的.構想。

  開頭四句,描寫夢中上天。第一句“老兔寒蟾泣天色”是說,古代傳說,月里住著玉兔和蟾蜍。句中的“老兔寒蟾”指的便是月亮。幽冷的月夜,陰云四合,空中飄灑下來一陣凍雨,仿佛是月里玉兔寒蟾在哭泣似的。第二句“云樓半開壁斜白”是說,雨飄灑了一陣,又停住了,云層裂開,幻成了一座高聳的樓閣;月亮從云縫里穿出來,光芒射在云塊上,顯出了白色的輪廓,有如屋墻受到月光斜射一樣。第三句“玉輪軋露濕團光”是說,下雨以后,水氣未散,天空充滿了很小的水點子。玉輪似的月亮在水汽上面輾過,它所發(fā)出的一團光都給打濕了。以上三句,都是詩人夢里漫游天空所見的景色。第四句則寫詩人自己進入了月宮!胞[佩”是雕著鸞鳳的玉佩,這里代指仙女。這句是說:在桂花飄香的月宮小路上,詩人和一群仙女遇上了。這四句,開頭是看見了月亮;轉眼就是云霧四合,細雨飄飄;然后又看到云層裂開,月色皎潔;然后詩人飄然走進了月宮;層次分明,步步深入。

  下面四句,又可以分作兩段!包S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笔菍懺娙送膳恼勗。這兩句可能就是仙女說出來的!包S塵清水”,換句常見的話就是“滄海桑田”:“三山”原指傳說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神山。這里卻是指東海上的三座山。它原來有一段典故。葛洪的《神仙傳》記載說:仙女麻姑有一回對王方平說:“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向到蓬萊,水又淺于往日會時略半耳。豈將復為陵陸乎?”這就是說,人間的滄海桑田,變化很快!吧街蟹狡呷眨郎弦亚辍,古人往往以為“神仙境界”就是這樣,所以詩人以為,人們到了月宮,回過頭來看人世,就會看出“千年如走馬”的迅速變化了。

  最后兩句,是詩人“回頭下望人寰處”所見的景色!褒R州”指中國。中國古代分為九州,所以詩人感覺得大地上的九州有如九點“煙塵”!耙汇钡扔谝煌羲,這是形容東海之小如同一杯水被打翻了一樣。這四句,詩人盡情馳騁幻想,仿佛他真已飛入月宮,看到大地上的時間流駛和景物的渺小。浪漫主義的色彩是很濃厚的。

  李賀在這首詩里,通過夢游月宮,描寫天上仙境,以排遣個人苦悶。天上眾多仙女在清幽的環(huán)境中,你來我往,過著一種寧靜的生活。而俯視人間,時間是那樣短促,空間是那樣渺小,寄寓了詩人對人事滄桑的深沉感慨,表現出冷眼看待現實的態(tài)度。想象豐富,構思奇妙,用比新穎,體現了李賀詩歌變幻怪譎的藝術特色。

  古詩詞的賞析15

  令狐楚--《思君恩》

  小苑鶯歌歇,長門蝶舞多。

  眼看春又去,翠輦不曾過。

  譯文

  小花園里沒有了黃鸝動聽的叫聲,只有蝴蝶飛來飛去。這里是被貶的妃子們住得地方,今年的春天轉眼即逝,可是在這春光爛漫的日子里,皇帝卻一次也沒有來過呢。

  賞析

  這是一首宮怨作品,中描寫一個深帷中寂寞的宮人的心理。

  雖然對于怨婦,史上多有微詞,但婦女們溫柔婉約的風姿,在任何時候都是使人憐惜的。花朵招蜂引蝶,本是常理,可像花兒一樣美麗的妃嬪們被貶入冷宮,降臨在她們頭上的是長年失去丈夫的日子?沼谢ㄈ菰旅,但沒人欣賞。原本憑借容貌受到寵愛的妃子尤其凄涼吧,看到蝴蝶飛舞在花叢中,心底自然更加苦悶。但那時的宮廷就是一個大籠子,有鑰匙的不過是皇帝一人罷了。

  封建社會里娶姬妾的.多是有錢的人,或者是有地位的人。婦女嫁入這樣的家庭除去丈夫的威嚴,她們同時還要受正室的壓迫。處得好的也許不是沒有,但地位的低下卻是約定俗成的。就算進入了最富貴的人家——皇帝家,皇后之外的妃子也要忍受這種折磨。因此宮中婦女間的爭斗似乎從來沒有停止過,結果慘烈的不計其數。長門宮這種專門關押皇帝棄婦的所在,里面住的便是“思君恩”的失寵妃嬪,甚至風光一時的廢后。關于長門,這里用的是典故。相傳,漢武帝時陳皇后失寵,被貶長門宮居住,于是之后就用以代指失寵宮妃居住的內宮。

  令狐楚的詩風講究“明麗宛暢,中節(jié)合律”,“充分體現了中唐雅正詩派的審美追求和主導風格”(《千家詩》對令狐楚的評價)。這首詩,就充分體現他的這種風格。

  古詩詞的賞析16

  《秋夜曲》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作品賞析

  此題屬樂府《雜曲歌辭》,是一首宛轉含蓄的閨怨詩,寫初秋月夜少婦的怨情。起句寫秋月從東方升起,露水雖生,卻是淡薄微少,給人一種清涼之感,烘托出女主人公清冷孤寂的心情。第二句寫女主人公在氣候轉涼的.季節(jié)還穿著輕軟細薄的羅衣,沒有更換秋衣;暗示了因秋涼需要更衣而思念遠方的丈夫。第三句寫女主人公的彈箏行動,實際是以樂曲寄情。結句以巧妙的構思和奇特的表現方法,通過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動,展示了她獨守空房的哀怨。

  詩的前兩句是寫景,秋夜微涼,景物凄清;后兩句是寫情,主人公寂寞難寢,所以殷勤弄箏。語極委婉,情極細膩,把兒女羞澀的情感掩蔽得嚴嚴實實。一經點破,怨情便展現在讀者眼前,表達了詩人對女子的惋惜之情。

  古詩詞的賞析17

  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注解

  1、鹿柴:以木柵為欄,謂之柴,鹿柴乃鹿居住的地方。

  2、返影:指日落時分,陽光返射到東方的景象。

  譯文

  山中空空蕩蕩不見人影,

  只聽得喧嘩的人語聲響。

  夕陽的`金光射入深林中,

  青苔上映著昏黃的微光。

  賞析

  這是寫景詩。描寫鹿柴傍晚時分的幽靜景色。詩的絕妙處在于以動襯靜,以局部襯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筆先寫空山寂絕人跡,接著以但聞一轉,引出人語響來?展葌饕,愈見其空;人語過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寫幾點夕陽余暉的映照,愈加觸發(fā)人幽暗的感覺。

  古詩詞的賞析18

  嘗茶

  唐劉禹錫

  生拍芳叢鷹觜芽,老郎封寄謫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滿碗花。

  賞析:

  生,言茶之新;拍,寫摘茶舉措之玩謔、嬉戲,點出采茶人的達觀的生計情味;觜,同嘴,鷹嘴芽,唐代白茶的一種,產自四川蒙山,因葉片形如鉤狀鷹嘴而得名;老郎,詩人老友;謫仙,原意為天上被貶下凡修道的.仙人,賀知章曾稱李白為“天上謫仙人”,后世遂以“謫仙”代指李白,此處為詩人自況;霏霏,原指雨雪紛飛,此描繪茶碗中月光流溢之狀,因月光照映,茶湯色彩愈佳。

  聯系整首詩來看,“芳叢”二字言鷹嘴芽為上乘之品,而老友將新摘鷹嘴芽封存并遠寄謫居湘江的詩人,則此茶于詩人而言極為珍貴了。一個“謫”字,即已點明詩人是不得志的,而老友并不厭棄,寄茶、往來如故。詩人于月圓之夜烹茶啜飲,月光如注,流瀉在茶碗之中,香氣升騰氤氳,與月光照映交錯,詩人所見碗中茶葉美好如花,其對友人的感念之情便憑著這寥寥數字栩栩如生了。詩外表是寫茶,其實是將采茶、寄茶、喝茶三個情形銜接在一起,從生計細節(jié)這一旁邊面來道出失意貧窮時友誼的彌足珍貴。

  絕句是篇幅最小的詩,于矮小的篇幅中表達豐厚的含義,則遣辭造句非凝縮簡練不行。本詩依照“起、承、轉、合”的頭緒來寫,由“采茶”起,以“寄茶”承,以“月夜”轉,以“照出滿碗花”作結并使含義延伸,十分流通,毫無穿鑿堆砌之嫌。歷來寫茶的絕句真實廣為傳唱的不多,本詩當屬佼佼者。

  古詩詞的賞析19

  《清明》

  南北山頭多墓田,

  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

  淚血染成紅杜鵑。

  月落狐貍眠冢上,

  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

  一滴何曾到九泉。

  賞析:

  閑來無事,捧起一本民國時期某書局出版的豎排書——《千家詩釋注》,讀到卷下時,一首宋人高菊磵的七律詩映入眼簾,詩名曰《清明》,在古樸的書頁映襯下,那娟秀的行楷字令人賞心悅目,那繁體的詩句仿佛也有了靈性,讀來也令我蕩氣回腸了。

  這首七律是作者高菊磵,在距今1000年左右,以清明為題寫就的。清明節(jié)氣在我國是個重要節(jié)氣,這時的氣候在我國的大多數地區(qū)來說,已進入到春和景明之時:萬物生發(fā),草長鶯飛,人們穿著的衣物也逐漸單薄起來。清明節(jié)又是我國的傳統節(jié)日,又名寒食節(jié),是為了紀念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介之推設定的。清明節(jié)的前三天,人們在吃飯中不動火,就吃些寒涼的食物,顧名思義“寒食”是也。清明節(jié)又是民間緬懷先人的傳統節(jié)日,在這一天的前三天或后四天,都可以到先人的.墳上擺些祭品,燒些紙錢,以示祭拜。民間有前三后四的說法,只有在這幾天里,陰間才向我們陽間敞開了大門;假若你想給先人送些東西,或者交流一下,這幾天里這可能是可以的。也許是高先生在清明這一天也帶了些祭品和紙錢,到他家的先人墳上憑吊了一下,晚上歸來,回到了家中,妻子置辦了幾個下酒小菜,他端上了二兩小酒,開始了反思。這時,堂中燭明,兒女歡笑,其樂融融。

  二兩小酒下肚,想起了先人的撫育之恩,不免悲從中來,感懷下涕,哭出了聲來。在悲泣中,詩意也在他的心頭開始萌發(fā),草長鶯飛了!

  他的思緒又回到了墓園之情景。首聯吟道: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頷聯吟道: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把酒感懷,悵惘凄然,F已入夜,村中燈火闌珊,先人們卻夜宿荒冢,只有狐貍為伴。頸聯吟道: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不因世事的兒女們是不知道大人們的心思的,他們只管享樂,他們什么時候能真正地理解大人的心事呢?

  酒過三巡,夜過五更,碟中殘豆幾粒,壺中幾許省酒,高先生寬帶薄衣,其間昏昏,伏案睡去,醒來后,不覺身感寒涼。他把僅有的省酒倒入杯中,吟出了尾聯: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古詩詞的賞析】相關文章:

古詩詞賞析11-16

古詩詞賞析11-23

蘇軾古詩詞賞析10-10

古詩詞原文及賞析02-23

古詩詞翻譯及賞析03-07

古詩詞原文賞析08-30

王維經典古詩詞《相思》賞析07-03

中華經典古詩詞(附賞析)08-16

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02-22

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