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_亚洲大色堂人在线无码_国产三级aⅴ在线播放_在线无码aⅴ精品动漫_国产精品精品国产专区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古詩詞常見意象總結(jié)

時間:2020-12-24 16:08:12 古詩詞 我要投稿

古詩詞常見意象總結(jié)

  古詩詞的形象包括人的形象以及物的形象。那么,意象又是什么呢?簡而言之,詩人在客觀之物上加上主觀之意,便創(chuàng)造出一定的意象。在古詩詞的創(chuàng)作和發(fā)展中,有些事物所包含的主觀感情被逐漸固化下來,用以表現(xiàn)特定的場景和寓意。在高考中,有一些意象是反復出現(xiàn)的。筆者在此用一首小詩把高考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意象進行總結(jié),以助考生記憶,從而更好地解答詩詞鑒賞題:

古詩詞常見意象總結(jié)

  松梅竹菊寓高潔,

  借月托雁寄鄉(xiāng)思。

  杜鵑鷓鴣啼凄凄,

  梧桐葉落透悲意。

  別時長亭柳依依,

  落花流水傳愁緒。

  烏鴉燕子系興衰,

  草木仍在人事移。

  1、“松梅竹菊”寓高潔: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潔、不畏邪惡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這四種形象表現(xiàn)高潔的情操。劉楨《贈從弟》有云:“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蓖跫对佒瘛穭t言:“歲寒別有非常操,不比尋常草木同!痹 毒栈ā芬辉娪性疲骸安皇腔ㄖ衅珢劬,此花開盡更無花”。寫梅的詩句也有很多,如“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2004年北

  京卷考察的是蘇軾的《紅梅》,該詩表現(xiàn)出了紅梅不畏嚴寒,不與桃杏爭春的高潔品格。

  2、借“月”托“雁”寄鄉(xiāng)思

  皓月當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喚起詩人的懷遠之念,如:李白《靜夜思》“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杜甫《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再如蘇軾“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均表達了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

  雁是一種候鳥,古詩詞常用大雁南飛的景象書寫在外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2004年湖北高考語文卷所出的詩是王灣的《次北固山下》。詩的最后兩句寫道:“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詩人漂泊流浪,到底什么時候能重返故鄉(xiāng),連泊舟中的詩人自己也不清楚,因此他只好寄希望于春光中北歸的大雁為自己傳書了。歸雁這一意象寫出了作者的思歸之情。

  3、“杜鵑”“鷓鴣”啼凄凄

  杜鵑,又名子規(guī)、杜宇等,在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在讓位于他的臣子后隱居山林,死后靈魂化為杜鵑,又說杜鵑叫聲如“不如歸去”,于是古詩中的杜鵑就成為了凄涼、哀傷的象征。2004年全國卷Ⅱ詩詞鑒賞題考察的是晏幾道的《鷓鴣天》:

  鷓鴣天 晏幾道

  十里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驚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

  題目問道:在這首詞中,作者為什么要描寫杜鵑的啼叫聲?此問的解答就應(yīng)從杜鵑的叫聲入手,詞中也提到了“聲聲只道不如歸”,表達的是作者漂泊之外的思歸之情。

  古詩詞中出現(xiàn)的“鷓鴣”這一意象也經(jīng)常透出悲涼之意。比如李白的.《越中覽古》:“宮女如花滿春殿, 只今惟有鷓鴣飛!

  4、“梧桐”葉落透悲意

  古語有“一葉落而知秋”,說的便是梧桐葉落。以梧桐寫悲秋,是古人常用的手法。2004年福建卷的詩詞鑒賞題為朱淑真的《秋夜》,其中就寫到了“梧桐”這一意象:

  夜久無眠秋氣清,燭花頻剪欲三更。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

  此詩中,涼床、月影和梧桐,共同營造出孤寂的意境。

  5、別時“長亭”“柳”依依

  在古典詩詞里,楊柳常常與離情相關(guān)聯(lián),《詩經(jīng)》中的《采薇》便寫道:“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柔弱的楊柳搖擺不定的形體,最能傳遞親友離別時依依難舍之情。此外,“柳”與“留”也諧音。長亭為古人送別之場所,因此也是送別詩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意象。柳永的《雨霖鈴》同時寫到了這兩種意象,分別是“寒蟬凄切,對長亭晚!币约啊敖裣菩押翁,楊柳岸曉風殘月!

  6、落“花”流“水”傳愁緒

  “花”落讓人愛憐、傷感,“水”流或喧囂或舒緩,綿延不絕,最惹人愁緒,因此,在古詩詞中常用落花流水來表達憂愁。如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又如李清照《一剪梅》:“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7、“烏鴉”“燕子”系興衰

  烏鴉這種鳥經(jīng)常在墳頭等地出現(xiàn),常被視為不祥之兆,詩人常用“烏鴉”這一意象渲染出衰敗的氛圍。燕子則因其有眷戀舊巢的特點,成為古典詩詞表現(xiàn)時事變遷,抒發(fā)歷史興衰感慨的寄托。出現(xiàn)“烏鴉”這一意象的高考題目不少,如:2006年湖北卷《丹陽送韋參軍》“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2006年江蘇卷《鷓鴣天》“山接水,水明霞,滿林殘照

  見歸鴉”。2007年浙江卷出了一道對比鑒賞題,分別是劉禹錫的《烏衣巷》、吳激的《人月圓》和元曲《山坡羊。燕子》,三篇作品均通過“燕子”這一意象,表達了深沉的興亡之感。

  8、“草木”仍在人事移

  草木常青,人事卻已悄然發(fā)生變遷。古詩詞常用“草木”來表達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對歷史興亡的感嘆。如《揚州慢》“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2007年湖北卷詩詞鑒賞題《過華清宮》也用到了樹木的意象:“玉輦升天人已盡,故宮惟有樹長生!

  古詩文中常見的意象是什么呢?

  ●草木類:

  1.梅花——最先開放,傲霜斗雪——敢為人先,不畏權(quán)貴——君子 梅花沖寒斗雪,玉骨冰肌,孤高自賞,在嚴寒中最先開放,然后引出爛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受到了詩人的敬仰與贊頌。

  宋人陳亮《梅花》:“一多忽先變,百花皆后香!痹娙俗プ∶坊ㄗ钕乳_放的特點,寫出了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先下先的品質(zhì),既是詠梅,也是詠自己。 陸游的著名詞作《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苯杳坊▉肀扔髯约簜涫艽輾埖牟恍以庥龊筒辉竿骱衔鄣母呱星椴。

  2.蘭——清雅幽香,姿態(tài)優(yōu)美——追求淡泊——君子隱士

  蘭花,清馨不濁,香氣純正,花姿優(yōu)美,體態(tài)勻稱,葉型矯健,交錯變化,韻味飄逸。因古典詩歌中常寫其清雅幽香,芳草自憐,因為蘭花的幽香和姿態(tài)優(yōu)美,故蘭常用來比喻美好的東西。如蘭交——喻志同道合之人,蘭涂——美好的前途,蘭質(zhì)——如蘭一般的品質(zhì)。

  明代徐謂的《蘭》:“莫訝春光不屬儂,一香已足壓千紅?偭钫蝽n袖,不作人間腦麝風!边@首詩寫出了春蘭的美,蘭以幽香取勝,比春光中的“千紅”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3.竹——本固性直、心空節(jié)貞、綠竹蔥蘢——正直謙虛,堅貞高潔——隱士君子

  A.古人把竹子的自然形狀跟人的道德追求聯(lián)系起來。白居易的《養(yǎng)竹記》就將竹子“本固”、“性直”、“心空”、“節(jié)貞”等特點,比擬君子的品德修養(yǎng)。

  張九齡的詠竹詩《和黃門盧侍御詠竹》:“高節(jié)人相重,虛心世所知!辟澝乐竦臍夤(jié)與虛心。

 。.玄學家、隱士、詩人喜歡在綠竹蔥蘢的環(huán)境談玄論道,而這些畫面也越來越多進入他們的詩作中。如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竹徑通幽出,禪放花木深。”

  4.菊花(黃花、東籬)——臨秋而開,顏色淡雅——凌冰傲霜,不畏權(quán)貴;淡泊名利,不求聞達——志士、君子。

 。.臨秋而開——凌冰傲霜,不畏權(quán)貴,堅守晚節(jié)——志士

  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痹娙艘燥嬄恫突ㄏ笳髯约浩沸械母呱泻图儩崱L迫嗽 毒栈ā罚骸扒飬怖@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北磉_了詩人對堅貞、高潔品格的追求。其他“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鄭思肖《寒菊》)、“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陽后菊花二首》)等詩句,都借菊花來寄寓詩人的精神品質(zhì),這里的菊花無疑成為詩人一種人格的寫照。 B.顏色淡雅---淡薄名利,不求聞達——隱士

  例詩: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莊》

  5.草——隨事序而流轉(zhuǎn)碧草連天——觸動憂思思念綿綿——表現(xiàn)離別羈旅之情

  《楚辭》淮南小山《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此二句是寫睹草色而思離人,愁緒幽深。

  6.落花——花落春歸——傷春悲秋,青春易逝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寫在風雨飄搖中顛沛流離的坎坷遭際和悲涼心境。

  7.揚花(柳絮)——飄忽不定——離愁別緒——游子思婦、好友相別 蘇軾《水龍吟》“細看不四楊柳花,點點是離人淚!

  8.楊柳(柳、楊)——“柳”者,“留”也,柳枝依依---纏綿悱惻,離愁別緒——送別懷人;“柳”多種于檐前屋后,常作故鄉(xiāng)的象征。

  A“昔我往矣,楊柳依依”-——《詩經(jīng)》首開了詠柳寄情借柳傷別的先河。 B“一上高樓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抒發(fā)了許渾對故鄉(xiāng)的無限牽掛。

  9.松柏——歲寒后凋,高大挺拔——正氣凜然,堅貞高潔——高潔之士 李白多次稱譽松的物性,如“松柏本孤直,難為桃李顏!

  10.梧桐——遇秋先隕——悲秋之情——孤直失意者

  白居易《長恨歌》的“秋雨梧桐葉落時”就渲染了唐明皇“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的孤寂哀愁。

  ●動物類

  11.大雁(雁、飛鴻)雁姿雄壯,春秋遷徙,鴻雁傳書——雄渾悲壯,思鄉(xiāng)之情,書信來往——壯士、游子、懷人。

  雁來慘淡沙場外,月出蒼茫云海間!此巍店懹巍=枨锟昭汴囦秩旧硤稣鲬(zhàn)的雄渾悲壯之貌。

  韋應(yīng)物的《聞雁》:“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茨锨镆褂,高齋聞雁來。”詩人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濃濃的鄉(xiāng)愁和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古詩詞常見意象總結(jié)】相關(guān)文章:

古詩詞中常見的意象整理03-01

初中語文古詩詞常見意象總結(jié)02-25

初中語文古詩詞常見意象02-25

關(guān)于高考語文古詩詞常見意象總結(jié)及例文02-20

語文古詩詞意象題02-18

解讀古詩詞中的月亮意象論文02-22

留白與中國古詩詞中水意象的翻譯04-19

古詩詞中常見思想情感03-16

古詩詞中月亮的常見別稱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