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開題報告范文
開題報告是一個課題質量與水平的重要反映。本文將介紹大學開題報告范文。
大學開題報告范文一:
《胎記》論女性獨立意識的缺失造成的男權膨脹和社會悲劇
一、 課題的意義:
《胎記》收錄于美國 19 世紀著名小說家納撒尼爾• 霍桑成熟期所出版的小說集《古屋青苔》 , 與作者的《年輕人布朗》 、 《教長的黑面紗》 、 《拉帕西尼 之女》等并稱 , 是美國短篇小說的瑰寶之一。 當時,男性思想在社會上體現在政治、 經濟、 法律、 宗教、教育、 軍事、 家庭等領域中, 所有權威的位置都留給男性。 男權思想為主導的社會強調男性統治的自然基礎, 認為男女的差別是自然的, 限制和阻礙女性的創(chuàng)造力, 不讓女性接觸社會知識和文化成就的很多領域。 在男權機制下,女性是男性的附屬品,男性對她們享有所有權。這就決定了女性的從屬地位,男性對其任意擺布,女性的反抗權幾乎被剝奪但這并不是說女性沒有反抗的權利。之所以喬治亞娜會成為殺死自己的幫兇就是因為她主動放棄了反抗的權利,放棄了作為一個人作為妻子的主體地位。從而使平等的夫妻關系變成了主客體關系。 本文試從男權社會對女性的殘害及女性自我屈服的角度來探討女主人公喬治亞娜是如何被迫害致死的,并得出一個簡單但重要的結論——獨立對于女性是非常重要的。
二、 所屬領域發(fā)展狀況:
在霍桑生活的19 世紀初到19 世紀中葉,美國的歷史發(fā)展還不到100 年,從社會經濟到思想意識還沒有完全脫離舊的歐洲大陸的影響,當時歐洲大陸基督教的宗教主導地位已經建立并傳入到美洲新大陸,尤其是在歐洲由于宗教改革而受迫害逃離到新大陸的移民,目的就是要堅持宗教改革的思想,追求宗教自由。
但是無論是傳統宗教還是改革后的新教絕大多數都秉承基督教的圣書《圣經》,而《圣經》中對兩性關系的定位是用“女人是男人的一根肋骨做成的”來體現的,所以女人是男人的一部分, 是男人附屬物的觀點得以順理成章。
《圣經》開篇宣揚女人是“禍水”,正是夏娃沒能抵制住誘惑才導致亞當一起墮落,最終被趕出伊甸園。《圣經》中的這種女性應該服從于男性或者必須被男性控制的思想對世俗世界男性在社會中占主導地位局面的形成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宗教思想中男性對女性的控制也體現在了法律和世俗做法上。
從古至今世界許多國家的法律條文到世俗做法很多也體現了對婦女權利的輕視和對男權的凸顯。世界文明古國埃及的《漢謨拉比法典》中就有法律條文規(guī)定:“如果一個自由人的妻子被發(fā)現與人通奸,此二人應被綁后投入水中溺死;如果該婦女的丈夫希望赦免自己的妻子,國王則赦免該婦女”,可見女人的命運是掌握在男人手中的,不管女人對錯誤的出現是否負有責任。“女人不僅在社會事務中而且在婚姻生活中必須從屬于男人。”男人以美德和權力統治著世界和女人。
法國女權主義活動家、著名的文學家西蒙娜•波娜•波伏娃也曾論證道:“女人是造成的,而不是生成的.”,“婦女們總是依附于男人,雖然不是他的奴隸。兩種性別從未平等的分享這個世界”。甚至今天,婦女的處境已經發(fā)生了改變,他們仍被嚴重地束縛著。在法律上、政治上女人的地位和男人相差很遠,即使她的權利在法律上得到了抽象地承認之后,長期持續(xù)的習俗也阻礙了這些權利得到實現。
女人的軟弱和社會政治權力對婦女的排斥,不斷加劇了男人的男權思想, 不管多么懦弱的男人骨子里都有著對女人強烈地控制和支配欲望。在這種文化氛圍中飽受熏陶的阿爾黙自然而然接受了這種思想, 并借助于由男權優(yōu)勢掌握的科學知識努力將對女人控制于股掌之間的欲望付諸于實踐。
三、本課題的研究內容:
本文先闡釋“胎記”的內涵以及當時美國社會的宗教及社會思想發(fā)展狀況。緊接著簡單介紹作家生平和著作。透過該代表作研究當時的社會現狀,闡釋了女性沒有獨立意識,只能依附于男性甚至被男性當作私有財產,以及肆意侵犯迫害的悲哀。最后從小說中得出結論。在男權社會里,喬治安娜的悲劇在不斷上演,她們被各種不合理的機制所壓制,精神和肉體都受到了殘害。 面對這樣的悲劇女性應該拿出自己的武器——獨立。
獨立并不是說要成為女權主義者,和男性針鋒相對。在提倡男女平等的當代,女性應該保持經濟和精神的獨立,既不能強求自己一切與男性看齊也不能一味的崇尚男性聽其擺布。在繼續(xù)承載“賢妻良母”的美德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要堅持人格上的“獨立性”與“主體性” ,這樣喬治亞娜的悲劇才不會重演。
四、研究方法:
一,采用分析的方法。從語言表層結構和作品深層意義出發(fā),對胎記中的人物進行闡述。
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深入分析造成這種社會現狀的根本原因。
三,運用主觀能動性,結合當時的客觀現狀進行剖析,得到思想的升華。
五、研究手段:
作者主要通過武漢紡織大學圖書館和外國語學院資料室查閱相關資料,比如文獻、著作、雜志等, 以及通過“中國期刊網", 等網站,搜索相關資料,并通過在結合導師提出的寶貴意見,來分析和解決該問題,最終完成本課題。
六、研究步驟:
首先,通過書籍的閱讀,領略胎記的內涵和意義,對小說有初步的認識。 其次,認真對所選題進行了分析和綜述,從多個層面總結造成女主人公悲劇的原因。 最后,綜合以上的分析和得出的論點,引出作者深沉的思想認識。
七、參考文獻:
[1] 陳榕.馴順的靈魂和叛逆的身體[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07).
[2][美]霍桑.霍桑小說全集[C].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00.
[3] 史永紅,張麗娟.論《胎記》與《拉巴契尼的女兒》的生態(tài)女性主義思想[J]. 浙江工業(yè)大學學報,2008(03).
[4][美]斯皮瓦格爾.西方文明簡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5] 霍桑.霍桑小說全集[M].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 2000.
[6]Elliott, Emory .Columbia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 C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8.
[7]Matthiessen, F1O. The American Renaissance [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54. [8]Van Leer , David M. Aylmer Library: Transcendental Alchemy in Hawthorne The Birthmark [J ].ESQ 22 (1976) : 211 - 20.
指導教師簽名:
年 月 日
大學開題報告范文二:
論文題目the Application and Innovation
一、選題的意義和研究現狀
1.選題的目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長時期以來, 人們視艾米莉•勃朗特為英國文學中的“斯芬克斯”。關于她本人和她的作品都有很多難解之謎, 許多評論家從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 得出了不同的結論, 因而往往是舊謎剛解, 新謎又出, 解謎熱潮似永無休止。
本文立足于歐美文學中的哥特傳統研究《呼嘯山莊》的創(chuàng)作源泉, 指出艾米莉• 勃朗特在主題、人物形象、環(huán)境刻畫、意象及情節(jié)構造等方面都借鑒了哥特傳統, 同時憑借其超乎尋常的想象力, 將現實與超現實融為一體, 給陳舊的形式注入了激烈情感、心理深度和新鮮活力, 達到了哥特形式與激情內容的完美統一, 使《呼嘯山莊》既超越了哥特體裁的“黑色浪漫主義”, 又超越了維多利亞時代的“現實主義”, 從而展現出獨具一格、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
2.與選題相關的國內外研究和發(fā)展概況
各民族的文學中都有許多驚險、恐怖的故事, 但似乎沒有哪一種文學像英美文學那樣不僅創(chuàng)作出數量眾多、質量優(yōu)秀的恐怖文學作品, 而且還形成了一個持續(xù)發(fā)展、影響廣泛的哥特傳統( Gothic tradition) 。哥特文學現在已經成為英美文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領域。對哥特文學的認真研究開始于20 世紀二三十年代, 到70 年代以后, 由于新的學術思潮和文學批評觀念的影響, 該研究出現了前所未有而且日趨高漲的熱潮。
根據在國際互聯網上的搜索, 到2000 年9月為止, 英美等國的學者除發(fā)表了大量關于哥特文學的論文外, 還至少出版專著達184部, 其中1970 年以后為126 部, 僅90 年代就達59 部, 幾乎占總數的三分之一。當然,近年來哥特文學研究的狀況不僅在于研究成果迅速增加, 更重要的是它在深度和廣度方面都大為拓展, 并且把哥特傳統同英美乃至歐洲的歷史、社會、文化和文學的總體發(fā)展結合起來。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的基本內容及預期的結果(大綱) 研究的基本內容:本文立足于歐美文學中的哥特傳統研究《呼嘯山莊》的創(chuàng)作源泉, 指出艾米莉• 勃朗特在主題、人物形象、環(huán)境刻畫、意象及情節(jié)構造等方面都借鑒了哥特傳統, 同時憑借其超乎尋常的想象力, 將現實與超現實融為一體, 給陳舊的形式注入了激烈情感、心理深度和新鮮活力, 達到了哥特形式與激情內容的完美統一, 使《呼嘯山莊》既超越了哥特體裁的“黑色浪漫主義”, 又超越了維多利亞時代的“現實主義”, 從而展現出獨具一格、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
預期的結果(大綱):
1.A Survey of Gothic 1.1 Definition of Gothic
1.2 the Origin of Gothic Novels
1.2.1 Historical Reasons
1.2.1.1 Folklore in Germantic Nationality 1.2.1.2 Drama in the Renaissance
1.2.1.3 the Bible and Legends in Christianity
1.2.2 Development of the Novel Itself
1.2.2.1 Challenge of Romanticism to Rationalism 1.2.2.2 Sublime and Beautiful
2. Emily’s Gothic Heritage
2.1 Theme
2.1.1 Good and Evil
2.1.2 Revenge
2.2 Characters Description
2.2.1 Villain-hero 2.2.2 Delicate Young Girl
2.3 Atmosphere, Environment and Plot 2.3.1 Terror 2.3.2 Mystery
2.3.3 Supernatural
3.Emily’s Gothic Innovation
3.1 Combination of romanticism and Realism
3.1.1 Change of the Background 3.1.2 Use of Symbolism 3.1.3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3.1.4 Illusion and Subconsciousness
3.2. Description of Figure Emotion and Psychology Reference
2.擬采用的研究方法 主要有資料查找、理論探討研究、閱讀法
3.研究所需條件和可能存在的問題 研究所需條件:紙張、打印設備、圖書館、互聯網上獲取國內外文獻資料;
可能存在的問題:(1)文獻不足; (2) 由于個人的觀點和能力,使對研究對象分析不夠全面和深入。
三、研究進度安排、參考文獻及審查意見
1.研究進度安排
(1)論文指導第一周(學期第八周):學生完成初稿。
(2)論文指導第二周(學期第九周):指導教師審閱論文初稿后發(fā)回修改。
(3)論文指導第三周(學期第十周):學生交論文第二稿。
(4)論文指導第四周(學期第十一周):指導教師審閱第二稿并發(fā)回給學生進一步修改。
(5)論文指導第五周(學期第十二周):定稿
(6)論文指導第六周(學期第十三周):交定稿的打印稿和電子文本。
(7)論文指導第六周(學期第十三周):本周星期五至論文指導第七周(學期第周)星期五,指導教師和評閱教師寫評語,學生做好答辯準備。
(8)論文指導第七周(學期第十四周):星期三至論文指導第八周(學期第十五周)開展答辯工作。
2. 應收集資料及主要參考文獻 [1] Bronte, Charlotte. 1907. Charlotte Bronte’s preface to the second edition, Wuthering Heights. London: J. M. Dent Sons Ltd. p. 20.
[2] Gerin, Winifred. 1971. Emily Bronte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Marie, Mulvey-Roberts. ed. 1998.The handbook to gothic literature [A].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p. 83.
[4] Punter, David. 1980. The Literature of Terror [M]. London: Longman. p. 6.
[5] 方平. 1993 .希望在人間—論〈呼嘯山莊〉(《呼嘯山莊》譯序) [M]. 上海譯文出版社. 第24頁.
[6] 蓋斯凱爾夫人. 2000 .夏洛蒂•勃朗特傳[M]. 張淑榮等譯. 北京: 團結出版社. 第11—12頁.
[7] 肖明翰. 2001. 英美文學中的哥特傳統[J]. 外國文學評論第3期.
【大學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大學碩士開題報告02-13
大學論文開題報告10-15
大學課題開題報告08-24
大學論文開題報告范文07-06
大學生開題報告09-07
大學開題報告的范文09-29
大學論文開題報告模板01-31
大學體育開題報告參考02-21
開題報告-開題報告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