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有關(guān)天目山的閱讀試題及答案
天目山
、偃ヌ炷可,是心里積存已久的一個念想,不是為觀光,是為了那些大樹。幾十年里,只要說到樹,天目山就從父親的眼神里巍然升起,他一遍遍說,假如你沒去過天目山,根本不明白什么叫樹。其實不全是為了樹,我知道,是為了一個人。幾十年來,若是提起他的名字,母親的眼神就會倏然暗淡下去,她的雙眼仿佛是海潮淹沒的沙灘。她喃喃說,我要和你一起去。
、谌ヌ炷可剑谑亲兂梢环N夙愿和儀式,無論是為了樹,還是為了人。
、壑皇,我沒有想到,登天目山那一日,會遇上那樣一場彌天大霧。像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呼嘯而過,遠山近樹忽而不見了。山中古老的禪源寺,隱匿在蒼白的霧氣里。下車尋路,林間的青石板小徑如雨潑過似的,濕漉漉地膩滑,只幾步便消失在濃煙樣的水霧中。
④母親默默地走在前面。白色的紗幕被她的腳步豁開一個缺口,影子穿過去,紗簾瞬間又閉合了。山路通往林深處,在那深不可測的綠巷中,我隱約看見了一排排樹,昂然立于路旁。它們竟是那樣的高大,濃密的云霧遮去了樹梢,樹尖伸到望不見盡頭的天上去了;最令人驚嘆的是樹干之直,刀削般筆挺,像一根根氣度軒昂的羅馬石柱,支撐著綠屋的穹頂。褐色的樹皮一片片如鱷魚的鱗甲,已被千年的風霜錘磨成堅韌的巖石。
、菟烤沟乖谀囊豢脴湎铝四? 鮮血從他年輕的胸膛里流淌下來的時候,他或許就靠在了那棵大樹的樹干上。他依托了大樹,所以犧牲的那一刻仍像樹一樣站立。龍爪般的樹根至今還留著他的血跡,只是被蒙蒙的霧氣暫時稀釋了。
、弈莻無風無雨的春日,那些被父親無數(shù)次贊頌和崇仰的天目山大樹,就這樣從漫山飄忽的濃霧中,和那個叫蕭洪明的故人一起,若隱若現(xiàn)地走來。我看不清他的面孔,只聽見他腳上沉重的鐵鏈,一聲聲從森林盡頭傳來。我不知道他在匆匆離去前,是否還有心情觀賞這些天目山的稀世大樹。57年前的樹葉早已零落成泥,但我清晰地看見他灼熱的目光仍在枝條上纏繞。
、甙雮世紀過去了,如今我所見的,是被他熟讀過的那些樹。陡峭的石階兩旁,柳杉武士樣雄偉,順坡排列,陣勢逼人。再抬眼,金錢松破霧而出,穿云摩天,傲氣十足。若不是彌天大霧遮擋了視線,就可望見懸崖峭壁的林莽中那幾百棵千年銀杏。等到秋天,山谷里定是黃葉燦爛,一片金光四射。
、鄮资锷铰,不是在走,是在仰望,瞻仰那些永遠的樹。當那一排槍聲在冰冷的山谷里響起來的時候,惟有這些樹,是沉默的目擊者。后來那些離亂夢魘的歲月,仍是這些樹,在荒野莽叢中陪伴他。他年輕的生命終止在27歲那個年紀,大樹卻已千年。
、崮赣H依然走在前面。從上山那一刻起,她的雙目就被山巒霧氣染得濕潤。樹林深處鳥鳴啁啾,聲聲如歌,讓人想起遙遠的青春季節(jié):一群女生歡笑著從禪源寺的臨時課堂上跑出來,手拉手圍著寺前的老銀杏樹,雄壯的抗日軍歌驚飛了樹上的小鳥……待她幾年后重回天目山,卻是被押解著,一步步踩著前頭他沉穩(wěn)的腳印。直到今日,她一抬眼仍能看見他坦然的目光,如陽光下流淌的山澗小溪,從石縫里透出烏亮的光澤。
⑩母親站住了,站在一棵柳杉樹下。樹身奇粗,三人合抱僅圍大半圈,瘢痕累累,深藏的皺褶中寫滿滄桑。枝條上沒有一片綠葉,惟有軀干依然屹立,像一尊古老的石像。在我的驚嘆中,母親說,這就是真正的大樹王,現(xiàn)在它死了。五十多年前,我曾見過它活著的樣子,樹冠就像一把巨大的傘,整個開山老殿都被它遮住了。一陣山風襲來,霧氣旋轉(zhuǎn)著,雪花般從它粗糙的枯枝中穿過。剎那間,油綠的樹葉似一樹繁花,綴滿了它堅韌的枝干,青枝搖曳,生機盎然,滿山坡都是杉葉林濤的嘩響。大樹王在我的想象中復活,抑或說它從未死去。
、响F越發(fā)濃了,洇濕了母親的頭發(fā)。父親說,他們已是第三次到天目山了,但沒有人知道那個57年前被槍殺的革 命者,究竟葬在哪里。我說,你找不到他,因為他已經(jīng)變成了一棵樹。
、惺朗伦冞w,惟有天目山的樹,是永遠的。為著他們那一代人的理想,半個世紀之后我們依舊對他們深懷敬意。然而,在縹緲的霧中我們似乎模糊了他們理想的內(nèi)容。山民說,天目山東西兩峰之巔,各有一池,池水清冽,冬夏不涸,頗似雙目仰望蒼穹,故得名“天目山”。我想象那清澈的池水,像是他在詰問蒼穹。
、焉搅旨澎o,水氣迷茫。霧中影影綽綽的大樹無言,沒有回聲。
7.第①段中畫線句運用比喻的表達效果是 。(2分)
答案:形象地寫出了母親眼眶里飽含著淚水,表達了母親的悲傷之情。
解析:這個比喻形神兼?zhèn)洌紫仁切嗡,用海水狀滿含的淚水,其次是寫出了內(nèi)心的巨大起伏,結(jié)合前面“母親的眼神就會倏然暗淡下去”及后文對故事原委的敘述,可知,內(nèi)心翻動的是極度的悲痛之情。比喻的效果是:形象。
8.第②段這句話的含義是 。(2分)
答案:去天目山,不僅是為了看樹,更是為了緬懷先烈,這是積久的愿望和莊重的活動。
解析:這個句子倒裝,調(diào)整過來是:無論是為了樹,還是為了人,去天目山,(于是)變成一種夙愿和儀式!百碓浮,又作宿愿,意為一向懷著的愿望,久已有的愿望;“儀式”,指典禮的秩序形式。從第一段來看,作者雖然說“無論是為了樹,還是為了人”,但實際上不僅為了樹,更是為了人。這個人是革命先烈,犧牲于此,因某種原因作者及其家人一直沒有去探望、緬懷,所以,成為夙愿,而“去天目山”的行為便也具有了某種“儀式感”。解答文學作品詞句的含義,不僅需要把握該詞句概括的生活內(nèi)容,更重要的是要從中剖析出作者的情感傾向。
9.從表現(xiàn)手法上,選擇一個角度對第⑨段作賞析。(3分)
答案:虛實結(jié)合,將現(xiàn)實場景與歷史回憶交織起來(由林中景色聯(lián)想到戰(zhàn)爭歲月;歡快的場景與悲壯的場面形成對比),突出了蕭洪明堅毅不屈的形象,表達了母親對青春歲月的追念。
解析:散文的表現(xiàn)手法,常用的有:聯(lián)想想象、比喻象征、對比襯托、欲揚先抑、虛實結(jié)合、動靜結(jié)合、點面結(jié)合、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小見大、鋪墊照應、制造懸念、言猶未盡等。這段文字最突出的當然是:虛實結(jié)合、聯(lián)想想象。比喻、對比、借景抒情等也有使用。解答的時候,先要概括作者使用的手法,再具體分析其是如何使用的,以及表達效果是什么。該段文字主要是表現(xiàn)母親對青春歲月的追念,這從“聲聲如歌,讓人想起遙遠的青春季節(jié)”等描寫中可以看出。而在母親的追念中,突出了烈士的堅毅,文中寫他的腳印“沉穩(wěn)”,他的目光“坦然”——“他沉穩(wěn)的腳印……坦然的目光,如陽光下流淌的山澗小溪,從石縫里透出烏亮的光澤”。
10.根據(jù)文中的內(nèi)容,介紹蕭洪明其人。(不超過60字)(3分)
答案:革 命志士,母親的戰(zhàn)友;57年前被槍殺于天目山的大樹下;犧牲時年僅27歲。
解析:學生可能會忽略“介紹”二字。它是說明的意思,從文中篩選相關(guān)信息(如:身份、年齡、經(jīng)歷等),再分條羅列即可。但估計會有考生描寫、評價,甚至謳歌、贊美。注意字數(shù)要求。
11.對文中寫“樹”分析正確的兩項是(6分)
A.描寫霧氣越來越濃厚,烘托了天目山大樹悠久的歷史滄桑感。
B.第④⑦段寫樹形神兼?zhèn),賦予了樹軒昂、雄健、不屈的氣質(zhì)。
C.描寫“大樹王”死而復生的情景,突出了它頑強的生命活力。
D.濃墨描寫大樹,層層鋪敘,為篇末揭示贊美先烈的主旨服務。
E.本文以登山行蹤為順序,始終貫穿對大樹的描述,脈絡清晰。
F.天目山的樹在父母眼里是一種植物,在作者眼里是人的象征。
答案:B E
解析:從2010春考開始,現(xiàn)代文閱讀二的選擇題的分析對象集中在文本的一個點上,這是一種變化。本題集中在全文突出的藝術(shù)形象——“樹”上,從表現(xiàn)手法、作用、情感等方面做深入的鑒賞。A項錯在對霧的作用的分析上——“烘托了天目山大樹悠久的歷史滄桑感”。這里的霧應屬于“歷史迷霧”的象征,即遮蔽了英烈形象的時間等歷史因素;即使看不出來這一點,至少可以看出這里肯定不是要表現(xiàn)“大樹悠久的歷史滄桑感”,大樹在文中被突出的形象是偉岸、堅毅等英雄形象。B項正確。C項錯在對描寫“大樹王”死而復生情景作用的分析,此處應為一種崇高精神的復活。D項錯在對篇末揭示的主旨的分析,篇末應是對當今“模糊”英烈的理想的憂思。E項正確。F項錯在“天目山的樹在父母眼里是一種植物”,在父母的眼中,這些大樹也是一種象征。
12.第⑿段中寫天目山得名的原因,其意圖是 。(4分)
答案:表達對遺忘先烈、淡忘歷史的現(xiàn)象的責問與擔憂,以及對理想、信念的堅守。
解析:這道題目觸及到本文的主旨。雖然看起來是考查幾個句子的作用,但是這幾個句子位于句末,意義非常。作者表面在談論“天目山得名的原因”,實際的用途卻是由情及理,將全文的思考引向深入:將烈士為理想而犧牲這一事件放到57年后現(xiàn)實背景下思考,反思當下,并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現(xiàn)實是“我們似乎模糊了他們理想的內(nèi)容”,這讓烈士“詰問”,實際上是自己對這種“模糊”(遺忘先烈、淡忘歷史)的責問與擔憂。作者這種深刻的反思,又體現(xiàn)出對理想、信仰的堅守。
散文特別是抒情散文的閱讀,標題非常重要。無論是地名、人名還是物名,在作者的筆下常常成為寄托深遠的藝術(shù)形象(文學形象),如“燈籠紅”、“春聲和春深”、“天目山”等,我們在閱讀時要予以特別關(guān)注,按照作者行文的脈絡和情感的線索,把握其外在特征和所承載的豐富情感與深刻思考,把它作為讀懂文本的一把鑰匙。我們教材中此類文本也很多,如《想北平》、《合歡樹》、《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等。而且一般情況下總會有一道4分左右的大題跟它有關(guān),考查的就是對文本的整體理解,歷年高考無不如此。比較有趣的是秋季高考所選文本的標題這幾年都是一個詞或短語,而春季高考則通常是一個句子,這個句子通常包含一個藝術(shù)形象,如“青石板”、“大霧”等,不過以句子為題意思可能更顯豁些。即使標題沒有包含某個核心“形象”,我們也要善于捕捉和分析文本中集中描寫的藝術(shù)形象(文學形象),它可能是一個物,可能是一個人,或一件事,一片景,一個場面等,如《無限玄機》的核心形象就是“圍棋”。
【天目山的閱讀試題及答案】相關(guān)文章:
閱讀試題及答案08-04
閱讀理解試題及答案11-14
名著閱讀試題與答案08-04
精選《快樂》閱讀試題及答案08-04
精選《看望》試題及閱讀答案08-04
花的啟示閱讀試題及答案09-22
天上的街市閱讀試題及答案08-15
閱讀《太陽的娃娃》試題及答案08-12
精選幸福是0.25閱讀試題及答案08-04
《愛之鏈》的閱讀試題及答案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