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教育心理學備考試題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社會期望教師“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從角色期望來看這屬于( )。
A.素質期望
B.形象期望
C.職業(yè)期望
D.師德期望
2.奧蘇貝爾認為學校應主要采用( )。
A.有意義的發(fā)現(xiàn)學習
B.無意義的機械學習
C.有意義的接受學習
D.有意義的合作學習
3.對少年兒童尤為重要的道德情感是( )。
A.事業(yè)感
B.自尊感
C.集體主義情感
D.義務感
4.教師先準備預備性材料,設想教學進程,然后呈現(xiàn)給學生,并從中抽象出新信息的教學策略屬于( )。
A.概念形式策略
B.先行組織者策略
C.認知發(fā)展策略
D.行為練習策略
5.教師選擇教學方法的主要依據是( )。
A.教學大綱
B.學生綜合水平
C.教材的特點
D.教學目標和學生學習結果的類型
6.學生在幾次學業(yè)成績測驗中得分比較一致,則說明這個測驗具有測量的( )。
A.信度
B.效度
C.區(qū)分度
D.難度
7.下列關于正負強化與懲罰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正強化的性質與獎勵相同,負強化的性質與懲罰相同
B.獎與懲兩種手段使用的目的相同,都是制止某種不當?shù)男袨椋?/p>
C.在教育中,可以多使用施予式懲罰,多使用剝奪式懲罰
D.在教育上使用懲罰時,只有在積極的目的下,使之符合負強化的原理,懲罰才會產生教育價值
8.某教師非常關注自己的生存適應性,說明該教師處于( )。
A.關注發(fā)展階段
B.關注學生階段
c.關注情境階段
D.關注生存階段
9.為了有效地觀察知覺對象,必須運用感知規(guī)律,下列不屬于這種感知規(guī)律的是( )。
A.強度律
B.活動律
C.層次律
D.差異律
10.人運用已有的表象,在頭腦中獨立地創(chuàng)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叫( )。
A.無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創(chuàng)造想象
11.在嘈雜的環(huán)境中人們能夠敏感的聽見有人喊自己的名字,這是知覺的( )。
A.理解性
B.整體性
C.選擇性
D.恒常性
12.教師不直接將學習內容提供給學生,而是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去探究和發(fā)現(xiàn)知識和問題的方法是( )。
A.講授法
B.發(fā)現(xiàn)法
C.掌握學習法
D.頭腦風暴法
13.“學習風格”概念的提出者是( )。
A.桑代克
B.塞倫
C.布魯納
D.加涅
14.罌兒學會稱呼鄰居家的女性為“阿姨”后,他可能會對所遇到的任何陌生女性均稱呼為“阿姨”,這種遷移屬于( )。
A.順向遷移
B.橫向遷移
C.正遷移
D.一般遷移
15.小王花了十分鐘就把《靜夜思》背下來了,然后他又繼續(xù)讀了五分鐘,這種促進知識保持的方法屬于( )。
A.深度加工
B.運用記憶術
C.適當過度學習
D.合理進行復習
二、名詞解釋
1.道德情感
2.學習策略
3.群體的凝聚力
4.個性差異
三、簡答題
1.簡述問題解決的一般思維過程。
2.簡述場獨立型和場依存型認知風格的特點。
3.簡述皮亞杰的道德發(fā)展階段理論。
4.簡述暈輪效應及其在教育過程中的影響。
四、論述題
論述課堂教學中如何運用有意注意規(guī)律組織教學。
五、案例題
1.扇動一張紙,一個孩子感到空氣在臉上拂過。過了一段時間,在有風的一天,他感到了風。因此他覺得風的形成是由于樹的晃動。
問題:你認為這種因果表征處于思維發(fā)展的哪一階段為什么
2.小剛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上課的時候總是聽一會兒,就不自覺地東瞧瞧、西看看,桌面上有什么東西都想玩,一枝鉛筆、一塊橡皮都能讓他玩上半堂課,等到被教師提醒而轉過神來聽課時,由于沒聽到前面的而跟不上,所以又去玩手邊的東西?荚嚦煽冏匀徊缓,教師和家長都著急。他自己也知道上課應認真聽講,想改掉這個壞毛病,可一上課就不自覺地又神游了。
問題:請分析小剛產生這種不良習慣的心理原因,教學中應該怎樣使學生克服這種不良習慣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A[解析]社會按照各類社會角色所規(guī)定的希望模式對社會成員的要求就是角色期望。角色期望分為素質期望、形象期望、職業(yè)期望。素質期望指人們對教師的思想品德、知識結構、能力水平等的要求;形象期望側重角色的外部特征;職業(yè)期望指的是對工作的責任和義務。
2.C [解析]奧蘇貝爾主張學生的學習主要是接受學習,教師給學生提供的材料應該是經過仔細考慮的、有組織的、有序列的、完整的形式,學生將所學的內容加以內化,形成自己的認知結構。它可以而且也應該是有意義的學習。
3.D[解析]義務感即人對社會和他人應盡的責任的理解和認識,也就是人的責任觀念對少年兒童尤為重要。
4.B [解析]先行組織者策略源于奧蘇貝爾的意義學習理論。其步驟為:準備預備性料,設想教學進程,然后呈現(xiàn)給學生,并從中抽象出新信息,通過活動強化。
5.D[解析]教學目標和學生學習結果的類型是教師選擇教學方法的主要依據。
6.A[解析]信度指所測量特征的前后一致性程度,即測量的可靠性。效度指一個測驗能夠正確測量特征的程度,即測量的正確性。區(qū)分度指測量項目對所測量特征的區(qū)分程度。難度指測量的難易程度。
7.D[解析]強化并非僅指獎勵,懲罰不是負強化,強化的目的都是加強行為;而懲罰是抑制行為的過程,它只是暫時停止行為,不能根除,因此應慎用。通常懲罰一種不良行為與強化一種好行為結合才能產生教育價值。
8.D[解析]剛進入教學領域的新教師非常關注自己的生存適應情況,屬于關注生存階段。
9.C[解析]這些感知規(guī)律包括強度律、活動律、差異律和組合律。
10.D[解析]無意想象是沒有預定的目的,在一定刺激作用下,自然而然產
生的想象。有意想象是根據一定的目的,在意識的控制下,自覺進行的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據詞語描述和圖樣示意,在人腦中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創(chuàng)造想象是人運用已有的表象,在頭腦中獨立地創(chuàng)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
11C[解析]知覺選擇性是指個體根據自己的需要與興趣,有目的地把某些刺激信息或刺激的某些方面作為知覺對象而把其他事物作為背景進行組織加工的過程。
12B[解析]發(fā)現(xiàn)教學也稱啟發(fā)式教學,指學生通過自身的學習活動而發(fā)現(xiàn)有關概念或抽象原理的方法。一般經歷四個階段,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屬第一步。
13.B[解析]學習風格這一概念是由美國學者塞倫于1954年提出來的,用以研究學習者的個體差異,在西方被譽為“現(xiàn)代教學的真正基礎”。 。
14.B[解析]橫向遷移指先前學習的內容對處于同-水平層次上的后繼學習內容產生的影響,題中所述為橫向遷移的一種表現(xiàn)。
15.C[解析]過度學習指學習達到剛好成誦以后的附加學習。深度加工指通過對要學習的新材料增加相關的信息來達到對新材料的理解和記憶的方法。記憶術指運用聯(lián)想的方法對無意義的材料賦予某些人為意義以促進知識保持的方法。
二、名詞解釋
1.道德情感:是個人道德意識的構成因素。指人們依據一定的道德標準,對現(xiàn)實的道德關系和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為等所產生的愛憎好惡等心里體驗。
2.學習策略:就是學習者為了提高學習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識地制定的有關學習過程的復雜方案。
3.群體的凝聚力:指群體對其成員的總吸引力水平。高凝聚力群體的成員.對自已所屬群體有強烈的認同感,他們與群體有密切的情感聯(lián)系,有對群體做出貢獻和履行義務的要求。’
4.個性差異:人們之間的個性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個性傾向性和個性心理特征。包括需要、動機、興趣、信念和世界觀等。
三.簡答題
1.[參考答案]
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一般由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假設、驗證假沒四個階段組成。
(1)發(fā)現(xiàn)問題就是認識到問題的存在,并產生解決問題的動機。
(2)分析問題就是明確問題中條件與要求之間的關系。通過分析問題,人們可以明確問題的關鍵,決定解決問題的方向。
(3)提出假設是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階段,需要對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重新組織,以適應問題的解決。
(4)驗證假設就是通過一定的方法,確定所提出的假設是否可以有效地解決問題。
2.[參考答案]
認知方式,又稱認知風格,是個體在知覺、思維、記憶和解決問題等認知活動中加工和組織信息時所顯示出來的獨特而穩(wěn)定的風格,包括場獨立型和場依存型兩種。
(1)場獨立型:對客觀世界作判斷時,傾向于利用自己內部的參照,不易受外來因素影響和干擾;在認知方面,獨立于周圍的背景,傾向于在更抽象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獨立對事物作出判斷。
(2)場依存型:對物體的知覺傾向于以外部參照作為信息加工的依據,難以擺脫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態(tài)度和自我知覺更易受權威人士的影響,善于察言觀色,注意并記憶言語信息中的社會內容。
場獨立型學生一般偏愛自然科學,且成績較好,學習動機往往以內在動機為主,比較適應結構不嚴密的教學方法;場依存型學生一般偏愛社會科學,易受暗示,學習欠主動,由外在動機支配,喜歡有嚴密結構的教學,需要教師的明確指導和講解。
3.[參考答案]
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對兒童的道德判斷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提出兒童的道德判斷是一個從他律到自律的發(fā)展過程。具體可分為四個階段:
(1)自我中心階段(2~5歲)。這是一個無道德規(guī)則階段。規(guī)則對兒童沒有約束力,兒童在游戲中只是個人獨立活動,沒有合作,也沒有規(guī)則。
(2)權威階段(6~8歲)。此階段又稱他律道德階段。兒童的道德判斷受外部的價值標準所支配和制約,表現(xiàn)出對外在權威的絕對尊敬和順從的愿望。這個階段的兒童對行為的判斷主要根據客觀結果,而不考慮主觀動機。
(3)可逆性階段(8~10歲)。此階段是自律道德階段的開始。兒童開始依據自己的內在標準進行道德判斷,不再把規(guī)則看成是絕對的、一成不變的東西。
(4)公正階段(10~12歲)。兒童的道德觀念傾向于主持公道、平等,體驗到公正、平等應符合每個人的特殊情況。這時的兒童往往更多地從行為的動機而不單純是行為的后果來判斷行為的責任,而且與成人的關系也從權威性過渡到平等性。
4.[參考答案]
教師在與學生交往過程中,如果對學生的某個特征產生強烈的印象,以這個印象為中心而形成總體印象,從而掩蓋了學生的其他特征,這種以點概面的偏見叫暈輪效應。暈輪效應的產生往往是由于教師掌握學生的信息很少而作出總體判斷,它使教師難以正確地了解學生和公正地評價學生。克服暈輪效應的關鍵是教師和學生打成一片,實事求是、全面地掌握學生的信息,切忌一葉障目。
四、論述題
[參考答案]
有意注意有明確的目的性,而且有意志努力的參與。它的主要缺點是容易使個體產生疲勞,從而導致分心。要保證學生有良好的有意注意,應注重以下三方面:
(1)明確學習的目標和任務。學習活動的進行,更多地需要有意注意的調節(jié)和控制。幫助學生確立明確的學習目的,有一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是保證學生持之以恒的學習活動的前提。另外,在每節(jié)課的開始,教師都要給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和應掌握的知識點,以增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有的放矢地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進行學習。
(2)培養(yǎng)間接興趣。除了確立學習目標,還應對學生闡明本學科知識學習的意義和重要性,在知識教學中滲透思想教育。特別是在一些內容相對枯燥、難度較大的科目學習中,使學生了解知識掌握后的功用和社會價值,引起他們對學習結果的間接興趣,可以使他們進入有意注意的學習活動。歷史上有些科學家一生從事物理、化學研究,一開始并非其興趣所在,但為了使國家富強,科技騰飛,總是能兢兢業(yè)業(yè)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和工作。
(3)合理組織課堂教學。學習活動需要學生維持有意注意,但人的注意力又很難長久地集中,因此教師的教學過程應避免任務安排過滿,節(jié)奏過于緊張,應該張弛有度,給學生適當放松休整的時間。
有時,教師適當放慢速度,穿插些有趣的談話,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
另外,教師可以運用多種電化教學手段,采取生動活潑的形式,來調整學生的注意狀態(tài)。色彩豐富的形象和活動畫面的刺激以及操作活動,有利于降低和消除學生的疲勞感,維持較長時間的有意注意。
五、案例題
1.[參考答案]
我認為案例中的兒童為前運算階段。
皮亞杰將人的發(fā)展分為四個階段:①感知運算階段,特點是:反射;客體永恒性;②前運算階段,特點是:思維集中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性;③具體運算階段,特點是:剝開表面看實質;內隱實質;④形式運算階段,特點是:青春期的自我中心性,假設演繹推理。
案例中的兒童對樹、風、紙已有了認知,并且可以從紙來回扇動能產生風推理出樹動也能產生風,他忽略了其他產生風的實質,即他的思維只注意了具體方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不能很好地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他認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有生命,不能進行抽象運算思維,此階段的兒童還不能發(fā)現(xiàn)事物的內隱本質,所以認為由看見樹在動簡單地推出了風是由樹動產生的錯誤觀點。
綜上所述,我認為案例中的兒童屬于前運算階段。
2.[參考答案]
(1)產生的原因:
①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雖已發(fā)展了有意注意,但還是輕易受其他事物的影響而分心。這個年齡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還較差。上課不用心聽講,有其自身的年齡特點。。②對上課所講的內容不感興趣。假如教師講得有趣,他肯定會聚精會神。
、垭m已上了三年級,卻還未養(yǎng)成上課聽講的良好習慣。
、懿贿m應教師的講課形式或不喜歡任課教師,而"遷怒"于聽課。
、萜綍r他很少受到教師的關注,而教師的批評正是一種關注,潛意識想得到教師的關注,所以不認真聽講。
(2)克服方法:
、俑鶕W生的年齡特點,上課時多采用新鮮、有趣、生動、形象的事物來吸引學生的注重力。如小動物、童話、實物等會使課堂生動活潑。另外也可適當增加活動性的內容,讓學生參加,會使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
②培養(yǎng)小學生的學習愛好。通過評價、外部獎賞來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動機,并給予及時、積極的反饋;鼓勵小學生提各種問題等來激發(fā)學習動機。
、凵险n前調整好情緒。有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是聽好課的基礎。
④養(yǎng)成良好的聽課習慣。課前預習,把不懂的問題記下來;在課堂上帶著問題聽課,尋找答案。為了不分散注重力,將與上課無關的東西放在書包里。在聽講時,思考哪些是重點,認為重點的就記下來,預備課后復習。同時,對一些沒聽懂的也要記下來,以便下課問教師或同學。
、輰τ诓徽J真聽講的小學生,平時應給予較多的關注。小學生都希望得到教師的關注,比如,平時交往中,摸摸學生的頭,拍拍學生的肩膀,都會讓他們感到自己在教師心目中是有位置的。在上課的時候,可以常常提問。讓他們回答問題可以有三個好處:一是可以使他們集中注意力聽課;二是可以促使他們思考問題;三是常常受到教師提問的學生,不會以不注意聽講或搞小動作而。吸引教師的注意。
【小學教育心理學備考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教育學心理學試題及答案07-18
2018考研政治備考沖刺試題及答案07-22
小學安全教育試題及答案07-29
小學教育綜合知識試題及答案09-26
2018考研政治備考試題及答案07-21
小學安全教育培訓試題及答案01-03
“音樂與教育”閱讀試題及答案08-04
心理學綜合考研模擬試題及答案07-29
成人高考時政備考試題含答案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