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等級三級數據庫題及答案
在2016年第一回計算機等級考試開考之前,小編為同學們準備了以下的計算機三級數據庫填空題,希望能幫助同學們復習!
1. 用樹型結構表示實體類型及實體間聯(lián)系的數據模型稱為(層次模型)。
2. 模式/內模式映象為數據庫提供了(物理)數據獨立性。
3. 在層次、網狀模型中,數據之間聯(lián)系用(指針)實現。
4. 數據庫管理技術的發(fā)展經過三個階段(人工管理階段),(文件系統(tǒng)階段),(數據庫階段)。
5. 三種主要的數據模型包括(層次模型),(網狀模型),(關系模型)。
6. 數據模型的三要素包括(數據結構),(數據操作),(數據完整性約束)。
7. 由于數據冗余,當進行更新時,稍不謹慎,易引起(數據不一致性)。
8. 層次模型的特點是記錄之間的聯(lián)系通過(指針)來實現;關系模型是用結構表示實體集,用(公共屬性)表示實體間的聯(lián)系。
9. 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的主要功能包括(定義),(操縱),(保護),(存儲),(維護)和(數據字典)。
10. 關系數據庫的數據操縱語言(DML)的語句分成(檢索)和(更新)。
11. DBMS是由(查詢處理器)和(存儲處理器)兩大部分組成。
12. 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的效率包括計算機系統(tǒng)的內部資源的使用效率、(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DBMS)運行效率和(用戶的生成率)。
13. 利用數據庫管理數據時,把現實世界的事物及其之間的聯(lián)系轉換成機器世界的數據模型的一個中間環(huán)節(jié)是信息世界的(概念模型)。
14. 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DBMS)提供數據定義語言(DDL)及它的翻譯程序,DDL定義數據庫的模式、外模式和內模式,并通過翻譯程序分別翻譯成相應的目標模式,存放在(數據字典)。
15. 在數據庫的.體系結構中,數據庫存儲的改變會引起內模式的改變。為使數據庫的模式保持不變,從而不必修改應用程序,這是通過改變模式與內模式之間的映像來實現。這樣,使數據庫具有(物理獨立性)。
16. 在數據庫技術中使用數據模型的概念來描述數據庫的結構和語義。數據模型有概念數據模型和結構數據模型兩類,實體聯(lián)系模型(ER模型)是(概念)數據模型。
17. 在數據庫系統(tǒng)的三級模式體系結構中,描述數據在數據庫中的物理結構或存儲方式的是(內模式)。
18. 可由基本數據導出的數據是(冗余)數據。
19. 網狀、層次數據模型與關系數據模型的最大區(qū)別在于表示和實現實體之間的聯(lián)系的方法:網狀、層次數據模型是通過指針鏈,而關系模型是使用(外鍵)。
20. 外模式是(用戶)看到的數據視圖,模式是所有(用戶)看到的數據視圖的(總和),外模式是模式的(一部分)。
21. 對數據的管理經歷了四個階段,它們是(人工管理階段)、(文件系統(tǒng)階段)、(數據庫系統(tǒng)階段)和(高級數據庫技術階段)。
22. 數據庫系統(tǒng)是建立在(文件系統(tǒng))之上的。
23. 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的三級模式結構由(外模式)、(模式)和(內模式)組成。為了實現這三級模式之間的聯(lián)系,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提供了兩個映像,它們是(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內模式映像)。
24. DML有兩類:一類是(宿主)型語言,一類是(自含)型語言。前者的語句不能獨立使用而必須(嵌入)某種語言中使用。而后者可以獨立使用,通常可以供用戶以(交互式)使用和以(批處理式)使用。
25. 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DBMS)提供數據庫操縱語言(DML)及它的翻譯程序,實現對數據庫數據的操作,包括數據插入、刪除、更新和(檢索)。
26. 數據庫系統(tǒng)必須提供三個方面的數據控制功能:(安全性)、(完整性)和(并發(fā)性)。
27. 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的主要功能包括(數據庫定義)、(數據操作)、(數據庫運行管理)和(數據庫的建立和維護)等四個方面。
28. 在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中,數據和程序之間具有很大的獨立性,主要包括(物理獨立性)和(邏輯獨立性)。
29. 數據是信息的符號表示,或稱載體;信息是數據的(內涵/語義解釋)。
30. 數據是指所有能輸入的計算機之中并被計算機程序所處理的(符號)。
31. 通常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是建立在(操作系統(tǒng))基礎之上的。
32. 數據庫是指有組織地、動態(tài)地存儲在(外存)上的相互聯(lián)系的數據的集合。
33. 概念模型最常用的方法是(ER方法)。
34. 數據庫系統(tǒng)核心是(數據管理)系統(tǒng)。
35. 在數據庫系統(tǒng)的三級模式中,以一種數據模型為基礎,是數據在邏輯級上的視圖的是(模式)。
36. 關系數據庫的關系演算語言是以(謂詞演算)為基礎的DML語言。
37. 在關系代數運算中,從關系中取出滿足條件的元組的運算稱為(選擇)。
38. 數據庫中對數據的操作可以記錄為單位,也可以(數據項)為單位。
39. 實體完整性是對(主鍵)的約束,參照完整性規(guī)則是對(外鍵)的約束。
40. 在數據庫技術中,不產生(無限關系)和(無窮驗證)的運算稱為安全運算。
41. 關系代數中,θ聯(lián)接是由(笛卡兒積)操作和(選擇)操作組合而成的。
42. 擴充的關系代數操作是(外聯(lián)接)和(外部并)。
43. 關系演算語言包括(元組)關系演算和(域)關系演算。
44. 對關系進行垂直分割的操作稱為(投影),對關系進行水平分割的操作稱為(選擇)。
45. 關系代數包括(并)、(交)、(差)、(笛卡兒積)集合操作,還包括擴充的關系操作:(投影)、(選擇)、(聯(lián)接)、(除法)。
46. 一個表格是由(表名)、(表頭)和(表體)三個部分組成。
47. 查詢優(yōu)化的目的是(提高性能),在查詢優(yōu)化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選擇運算應盡可能地(先做)。
48. 數據是用(物理符號)記錄下來的可以鑒別的信息。
49. 關系代數六組關系演算和域關系演算三種語言之間的的關系是(相互等價)。
50. 在關系代數中對一個關系做操作以后新關系的元素個數(小于或等于)原來關系的元素。
51. 數據的存取按一次一個(元組)進行操作。
52. SQL的集合處理方式與宿主語言的單記錄處理方式之間的協(xié)調用(游標)機制實現。
53. (共享變量)是SQL與宿主語言的接口。
54. 在SQL語言中,關系模式稱為(基本表),存儲模式稱為(存儲文件),子模式稱為(視圖)。
55. SQL的功能包括定義、查詢、(更新)和(控制)。
56. 在SQL語言中,建立基本表之前必須先建立(數據庫)。
57. 在SQL查詢時,如果需要去掉查詢結果中的重復組,應使用(DISTINCT)保留字。
58. 當用戶建立視圖時,在數據字典中存儲的是視圖的(定義),而不是(數據)。
59. 在嵌入式SQL中,為解決宿主語言與SQL的不同數據結構,采用(游標)機制來進行轉換。
60. SQL數據庫中的表,可以是(基本表),也可以是(視圖)。
【計算機等級三級數據庫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計算機等級考試及答案02-13
計算機等級一級WPS判斷題及答案02-11
計算機等級考試答案02-12
關于職稱英語等級考試的試題真題及答案10-31
數據庫面試題及答案05-31
爆米花閱讀題及答案12-03
鳳蝶閱讀題及答案03-29
《過年》閱讀題及答案03-29
《轉身》閱讀題及答案03-23
霧閱讀題及答案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