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普通話的由來介紹
普通話是我們的國語,那你知道普通話的由來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準備的有關普通話的由來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
普通話歷史來源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推行的把北京話作為漢民族共同語的運動這個運動對于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建立和推行,對于文體改革和文字拼音化,都有一定的貢獻。事實上,很多講方言的人對國語、普通話、華語的定義都不是很清晰。很多人常把國語、普通話、北京話互相等義使用,另外又會認為華語等于中文或某種漢語。
普通話
新中國成立后,在1955年舉行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上,張奚若在大會主題報告中說:“為了突出我們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為了突出我們各民族語言文字的平等,所以經過深入研究,我們決定不采取國語這個叫法。如果叫國語的話,擔心會被誤解為把漢語凌駕于國內其他民族之上!
在這次會議上,與會者就普通話的方言基礎產生了激烈爭論,最后,大會決定采用投票辦法,從覆蓋漢語區(qū)的15種主要方言中,選出一個作為普通話的基礎方言。當時的投票結果是:北京官話(以北京官話為基礎方言,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52票位居榜首;西南官話(以西南官話為基礎方言,以成都語音為標準音)獲51票,以一票之差名落孫山;第三名是吳語(以吳語為基礎方言,以蘇州或上海語音為標準音),獲46票;粵語(以粵語為基礎方言,以廣州語音為標準音)獲25票,名列第四。
1956年2月6日,國務院發(fā)布的《關于推廣普通話的指示》中,對普通話的含義作了增補和完善,正式確定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guī)范”。“普通話”一詞開始以明確的內涵被廣泛應用。
普通話的語法以魯迅、茅盾、冰心、葉圣陶等人的著名現代白話作品為規(guī)范,并且還必須是這些現代白話文中的“一般的用例”。
目前,普通話以《現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為準。
普通話的重要性
普通話是每個人都應該會說的,是一種以北京語言為標準音,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guī)范的一種通用的語言形式。
普通話是我們學習說話的第一步,也是做一個文明人的第一步,要是一個人連最基本的普通話都不會說,他還怎么去和別人交流呢?
普通話已深入到我們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無論我們在干什么,普通話都回蕩在我們周圍的每一個角落。有人可能會問,“為什么要說普通話呢?”因為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多方言的國家,根據著名的語言學家周光有先生講,我國56個民族工有80多種彼此不同的語言和地區(qū)方言,而我們每一個人又不可能一輩子都生活在同一個地方,固步自封,不去見識外面的世界吧,所以一旦我們身處異鄉(xiāng),便會遇到語言方面的障礙,不能與人溝通、交流。這時,如果我們都會說一種共同的語言——普通話,那么,就不用再為語言不通而急得滿頭大汗、不知所措了。
說普通話,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方便。從大的方面而言,說普通話,可以增強民族與民族之間的溝通,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團結,有利于促進社會的文明進步。
拓展知識:普通話的歷史由來
普通話的發(fā)展由來是逐步推動的:狹義上的普通話起源于上世紀50-60年代;
1、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學日本時,曾與留日學生組織了一個“演說聯系會”,擬定了一份簡章,在這份簡章中就出現了“普通話”的名稱。為后來使用普通話奠定了基礎。
2、1906年,研究切音字的學者朱文熊在《江蘇新字母》一書中把漢語分為“國文”(文言文)、“普通話”和“俗語”(方言),他不僅提出了“普通話”的名稱,而且明確地給“普通話”下了定義:“各省通行之話!痹俅翁岣吡似胀ㄔ挼牡匚弧
3、普通話為明清時期北京官話,在1909年時被清廷規(guī)定為“國語”。之后歷經北洋政府、民國政府包括新中國成立后,雖個別注音經過調整,大體上沒改變,一直將其作為國家官話來使用。
4、1950年《小學語文課程暫行標準(草案)》規(guī)定:“所謂語文,應是以北京音系為標準的普通話和照普通話寫出的語體文!薄爸v解用的語言,仍用以北京音系為標準的普通話,不用方言土語。
5、1956年2月6日,國務院發(fā)出關于推廣普通話的指示,把普通話的'定義增補為“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guī)范!眹鴦赵洪_始進行普通話的推廣。
6、1982年,呂叔湘在人民日報上呼吁推廣普通話,提出“所有學校都應該是推廣普通話的陣地”、“中學是推廣普通話的重點”。普通話在學校里流行。
7、200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施行,確立了普通話“國家通用語言”的法定地位,規(guī)定“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通過漢語文課程教授普通話和規(guī)范漢字。”“廣播電臺、電視臺以普通話為基本的播音用語”。普通話的地位再次得到鞏固,并在單位進行推動。
9、2021年6月2日,從教育部新聞發(fā)布會獲悉,調查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全國范圍內普通話普及率達80.72%,圓滿完成語言文字事業(yè)“十三五”發(fā)展規(guī)劃確定的目標。此外,我國境內527.89萬人次完成普通話水平測試。
10、2025年普及率目標:根據教育部等三部門印發(fā)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鄉(xiāng)村振興計劃實施方案》,到2025年全國范圍內普通話普及率達到85%;A較薄弱的民族地區(qū)普通話普及率在現有基礎上提高6—10個百分點,接近或達到80%的基本普及目標。
其實講好普通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長時期的鍛煉。如果想真正學好普通話,講標準的普通話,是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與精力。隨著現在社會的發(fā)展,普通話的普遍運用,學好普通話,成為每個人的責任。
【普通話的由來介紹】相關文章:
普通話由來的介紹05-27
普通話由來介紹05-27
普通話的由來最新介紹12-03
關于普通話的由來介紹07-21
中國普通話的由來介紹11-28
普通話的由來06-10
普通話的由來12-04
普通話的由來資料11-24
普通話的由來簡介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