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成考作品賞析匯總
1.《茶館》
《茶館》,中國話劇藝術的經典,老舍編劇,焦菊隱等導演。茶館的歷史變遷和掌柜王利發(fā)的命運,以及環(huán)繞著茶館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命運,折射出時代的動蕩和社會的黑暗:這是必須埋葬的時代和社會!此劇歷史跨度長,人物多。茶館,對于全劇來說,不僅是一個環(huán)境,而是一個象征,一個具有詩意的象征。茶館的三次歷史變遷,征兆著歷史,也征兆這歷史必然被埋葬的命運。導演要打破幻覺,打破現實主義的自然生活形態(tài),把生活升華為詩。如第一幕,那么多人物上場,他特別加上一個賣福音書的角色。由于他的走動,使全場形成一種韻律,一個畫卷,加上北京街頭叫賣的聲響,猶如一首“交響詩”。這些詩化了的場面、音響和節(jié)奏,就是從中國戲曲的劇詩精神中得到啟示運用到話劇中來的。人們看到的不僅僅是“一片生活”,而是經過高度典型化、高度美化的“戲”!恫桊^》中所有人物,特別是王利發(fā)、龐太監(jiān)、松二爺等,他們的一笑一顰,舉手投足,他們的臺詞,都非生活中的自然形態(tài),而是經過提煉的,更藝術化、更美的表演,是在“演戲”。這也是詩化了的表演,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區(qū)別開來,有了話劇的民族特色。
2.《雷雨》
《雷雨》是劇作家曹禺代表作,是中國話劇藝術經典。編劇曹禺22歲創(chuàng)作,導演夏淳。該劇運用“三一律”原則,寫兩個家庭八個人物一天之內發(fā)生的悲劇故事,表現20世紀初封建社會環(huán)境中 的社會矛盾和家庭矛盾,封建制度與思想對人的禁錮與摧殘!独子辍匪@示的,正是“宇宙里斗爭的‘殘忍’與‘冷酷’ .” 《雷雨》對社會人生進行思索的視角是逆向的,它不是從社會秩序和倫理道德的層面來展示一個警世故事,它是將粉飾在社會秩序和家庭倫理上的溫情面紗撕毀,審視人類復雜深邃的靈魂。當人被放置在激烈的戲劇情境之中的時候,意志和性格的較量,蒸騰出一片獰厲可怖的氣息,兩性之間的戰(zhàn)爭、被動選擇與自我承擔的矛盾、反抗動機與毀滅前提的逆轉,形成《雷雨》中令人喘不過氣來的悲劇情結,也觸及到了人類帶有哲學性的懸而未決的問題,引領觀眾作新的思考,繁漪與周萍、周萍與四鳳雙重****的故事,以及無辜的周沖、四鳳之死,無奈的周萍之死、繁漪之瘋、侍萍之癡,都不過是悲劇故事的表層,而真正的悲劇性來自于人對自我選擇的被限定性的反抗,以及反抗的無意識所造成的對他者的沖撞,在反抗的合理性與沖撞的無理性之間,形成了不可避免、不可逆轉的悲劇性張力。這在繁漪的身上表現得最為突出。 它是世界性的藝術佳作。
3.《天下第一樓》
中國話劇, “當代戲劇界第一才女”何冀平作。其作品看似娟秀淑女,筆下氣象萬千,語言老辣幽默,深刻雋永。她的《天下第一樓》名滿天下,成為北京人藝的中興之作,與《茶館》《雷雨》等同列為人藝五部經典劇作。移居香港后,創(chuàng)作了《新龍門客!贰饵S飛鴻》《新白娘子傳奇》等多部影視劇本,讓人拍案叫絕。
《天下第一樓》,蕭乾稱之為色香味俱全的風俗畫。“福聚德”的興衰故事里流淌著對人生的感嘆,盤中五味蘊涵著酸甜苦辣的人生況味。何冀平寫活了嘔心瀝血壯志難酬的盧孟實,看透世事憤世嫉俗的修鼎新,以及一生忍淚帶笑最后含悲而死的常貴。“好一座危樓,誰是主人誰是客?”如何冀平所言,人生的蒼涼,命運的撥弄,盡在一個問號之中。情節(jié)跌宕扣人心弦,北京時代市井生活的深厚底蘊為人物語言、行為和性格增色。
4.《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 英國詩人、戲劇家莎士比亞作,是沙翁四大悲劇(《奧塞羅》、《李爾王》、《麥克白》)之一。故事講述了在國外求學的丹麥王子哈姆雷特因父暴猝回國奔喪,見叔父克勞狄斯已經登上王位,娶了母后,極其悲痛抑郁。父親的亡靈向他講述了克勞狄斯毒死自己并篡位的.真相。哈姆雷特在復仇的過程中經歷掙扎、失去愛人和兄長,在瀕死之際一劍刺死了克勞狄斯國王。在劇中,“延宕”既造成了哈姆雷特在克勞狄斯禱告時錯失為父復仇的良機,同時延宕又是《哈姆雷特》一劇不同價值沖突得以充分展開的過程。如此,延宕既是哈姆雷特悲劇性事件中的因果契機,同時又是各種價值要求實現自身的過程。延宕可謂是哈姆雷特悲劇的“悲劇結”。哈姆雷特身上體現著文藝復興運動中人文主義的優(yōu)點和缺點以及他們的迷茫、矛盾和痛苦,成為世界文學史中不朽的典型形象。
5.《欽差大臣》
《欽差大臣》,俄羅斯著名諷刺喜劇。果戈理代表作。他反對低級庸俗的情節(jié)劇和毫無思想內容的鬧劇﹐認為真正的“高級喜劇”應該是社會的“鏡子”,喜劇中的人物不應該是漫畫,而應該是活生生的性格和典型!稓J差大臣》就是這種新型的“社會喜劇”的典範。劇中描寫從彼得來的花花公子赫列斯達科夫被誤認為是欽差大臣,於是市長把他請到自己家裡,用女兒為釣餌以求陞官晉級,其他官僚也紛紛行賄。當郵政局長私拆了赫列斯達科夫的信件之後,市長才發(fā)現了自己的愚蠢。市長這個人物不是某種概念的化身,而是尼古拉一世專制政權下的貪官污吏的典型。盲目的自信和可笑的任性是他的經歷和職業(yè)造成的一種
社會心理病。他對上司的恐懼﹑逢迎﹑欺騙和愚弄,也折射出最高統(tǒng)治機關的殘暴和腐敗。赫列斯達科夫不是“天生的惡棍”,他只不過是一個輕浮﹑自負﹑喜歡用夸大的幻想和華麗的謊言填補內心空虛的紈绔子弟。他經常把自己的狂言囈語作為一種即興創(chuàng)作而自我欣賞。這種所謂的“赫列斯達科夫精神”在當時具有典型意義。劇中其他人物,如一有機會就想害人的塞姆略尼卡、專門傳播馬路新聞的陶布欽斯基和波布欽斯基等,也都是這個丑惡社會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赫爾岑把《欽差大臣》稱作是“現代俄羅斯的可怕的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