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基礎(chǔ)理論:五臟-心的在志、在液、在體和在竅
心在志為喜
心在志為喜:心在志為喜,是指心的生理功能與精神情志活動的“喜”有關(guān)。藏象學說認為,人體對外界信息所引起的情志變化,是由五臟精氣所化生,而把喜、怒、思、憂、恐等五種情志活動稱作五志,分屬于五臟。故《素問·天元紀大論》說:“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思、憂、恐。”《素問·陰陽應(yīng)象大論》亦說:“在臟為心……在志為喜,”即是說五志之中,喜為心志。
喜樂愉悅,一般說來,對人體屬于良性的刺激,有益于心主血脈等生理功能,所以《素問·舉痛論》說:“喜則氣和志達,營衛(wèi)通利!
但是,喜樂過度,則又可使心神受傷,神志渙散而不能集中或內(nèi)守。故《靈樞·本神》又說:“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
若從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狀況來分析,則又有太過與不及的變化。
應(yīng)當指出,由于心為神明之主,故不僅喜能傷心,而且五志過極均能損傷心神,出現(xiàn)神志病變。所以,《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又說:“愁憂恐懼則傷心”,《素問·本病論》亦說:“憂愁思慮則傷心”。
心在液為汗
心在液為汗:汗液,是人體津液經(jīng)過陽氣的蒸化,從汗孔排出之液體。所以《素問·陰陽別論》說:“陽加于陰謂之汗。”《溫病條辨》亦說:“汗也者,合陽氣陰精蒸化而出者也!蓖瑫r汗液的排泄,還有賴于衛(wèi)氣對腠理的開闔作用:腠理開,則汗出;腠理閉,則無汗。由于汗為津液所化生,血與津液又同出一源,均為水谷精氣所化生,因此又有“血汗同源”說,而心主血,故又有“汗為心之液”的說法。汗與心的這種內(nèi)在聯(lián)系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如心氣虛損,則可見自汗;心的陽氣暴脫,即可見大汗淋漓等。反之,汗出過多,也可損傷心臟陽氣。
心在體合脈,其華在面
心在體合脈,其華在面:在體合脈,是指全身的血脈統(tǒng)屬于心,即心主血脈。其華在面,是說心的生理功能正常與否,可以反映于面部的色澤變化。華,是榮華、光彩之意。中醫(yī)學認為,五臟精氣的盛衰,均可以顯現(xiàn)于與之相通應(yīng)的某些體表組織器官上,稱為五華。網(wǎng)站收集觀察五華的改變,對診察內(nèi)臟疾患具有一定意義。心主血脈,人體面部的.血脈分布比較豐富,故《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說:“十二經(jīng)脈,三百六十五絡(luò),其血氣皆上于面而走空竅。”因此,心臟氣血的盛衰可從面部的顏色與光澤上反映于外,故稱心“其華在面”。若心氣旺盛,血脈充盈,則面部紅潤有澤;如心的陽氣虛損不足,則可見面色白甚或滯暗;若心血虛少,則可見面色蒼白無華;心血瘀阻,則可見面色青紫等。故《素問·五臟生成篇》說:“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
心在竅為舌
心在竅為舌:竅,即孔竅。在竅,即是開竅(下同)。心開竅于舌,是指舌為心之外候,又稱“舌為心之苗”。舌的主要功能是主司味覺,表達語言。所以《靈樞·憂恚無言》說:“舌者,音聲之機也!毙牡慕(jīng)脈上通于舌,故《靈樞·經(jīng)脈》說:“手少陰之別……循經(jīng)入心中,系舌本!鄙嗟墓δ芤啃牡木珰庵漯B(yǎng)才能維持,故《靈樞·脈度》說:“心氣通于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毙拈_竅于舌,是古代醫(yī)家通過長期對生理、病理現(xiàn)象的觀察而得出的理論。舌的味覺功能和正確的表達語言,有賴于心主血脈和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如果心的生理功能異常,則可導致味覺的改變和語言表達的障礙。同時,由于舌面無表皮覆蓋,血管又極其豐富,因此,從舌質(zhì)的色澤即可以直接察知氣血的運行情況,并判斷心主血脈的生理功能。一般來說,心的功能正常,則舌體紅活榮潤,柔軟靈活,味覺靈敏,語言流利。若心有病變,則可以從舌上反映出來。舌不但為心之苗,且與其他臟腑的關(guān)系亦十分密切,因此,通過望舌亦可有助于對其他臟腑病變的診斷。故舌診是中醫(yī)望診中的重要內(nèi)容,為最具有中醫(yī)特色的診斷方法之一,具有較高的臨床實用價值。
http://www.fuchuonang.cn/【中醫(yī)基礎(chǔ)理論:五臟-心的在志、在液、在體和在竅】相關(guān)文章:
安全在我心的廣播稿12-10
祖國在我心活動策劃書03-01
黑板報感恩在我心相關(guān)資料02-14
帶有在字的成語01-06
在工廠實習的心得11-02
奔跑在求職路上07-13
在奔馳公司的求職故事02-05
在面試中出彩的技巧01-11
在面試中的小技巧03-17
HR在面試中的誤區(qū)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