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中考化學知識點梳理
在平時的學習中,不管我們學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識點,知識點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數(shù)學的知識點除了定義,同樣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為知識點。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識點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考化學知識點梳理,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考化學知識點梳理1
中考化學知識點之化學方程式所表示的意義
1.化學方程式表示哪些化學意義?
化學方程式是化學反應簡明的表達形式。它從“質(zhì)”和“量”兩個方面表達了化學反應的意義。
(1)“質(zhì)”的含義表示什么物質(zhì)參加了反應,生成了什么物質(zhì),以及反應是在什么條件下進行的。
(2)“量”的含義從宏觀看,表示了各反應物、生成物間的質(zhì)量比。如果反應物都是氣體,還能表示它們在反應時的體積比。從微觀看,如果各反應物、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構(gòu)成的,那么化學方程式還表示各反應物、生成物間的分子個數(shù)比。例如,化學方程式:
2H2+O22H2O
“質(zhì)”的含義:經(jīng)點燃,氫氣跟氧氣反應生成水。
“量”的含義:從宏觀看,每4份質(zhì)量的氫氣跟32份質(zhì)量的氧氣反應生成36份質(zhì)量的水,即氫氣跟氧氣反應時的質(zhì)量比為1:8,從微觀看,氫氣、氧氣和水都是由分子構(gòu)成的,因此,這個化學方程式還表示了每2個氫分子跟1個氧分子反應生成了2個水分子。
2.化學方程式與數(shù)學方程式有什么不同?
(1)化學方程式中的加號“+”和等號“=”有特定的化學意義;反應物間的`“+”號表示物質(zhì)間有“反應關(guān)系”,即用“+”號相連的物質(zhì)間能發(fā)生化學反應,故應將“+”號讀成“與”、“和”或“跟”。生成物間的“+”號表示物質(zhì)的“并存關(guān)系”,即反應后同時有這樣幾種物質(zhì)生成,故應將“+”號讀成“和”!=”號則表示“反應生成”和“質(zhì)量守恒”的意思,即左邊那些物質(zhì)“反應生成”了右邊那些物質(zhì)。例如,化學方程式:
CuO+H2Cu+H2O
應讀成:在加熱條件下,氧化銅與氫氣反應生成了銅和水;而不應讀成:氧化銅加氫氣等于銅加水。
(2)由于化學方程式中等號“=”左右兩邊所表示的是物質(zhì)的轉(zhuǎn)化關(guān)系,故左右兩邊不能像數(shù)學方程式那樣可以倒寫或移項。
你認為下列哪種說法正確?
化學方程式2KClO32KCl+3O2↑表示
、俾人徕浀扔诼然浖友鯕;
②參加反應的物質(zhì)是氯酸鉀,反應后生成的物質(zhì)是氯化鉀和氧氣;
、墼诙醣让偷拇呋饔孟,經(jīng)過加熱,每122.5 g的氯酸鉀分解后可以生成74.5 g氯化鉀和48 g氧氣。
、2個體積氯酸鉀加熱分解后可以得到2個體積氯化鉀和3個體積氧氣。
答:②③兩種說法正確。
中考化學知識點梳理2
一、?疾祛伾奈镔|(zhì)
1、固體:
黑色:MnO2、Fe3O4、木炭C、鐵粉、CuO
紅色:Cu、Fe2O3、紅磷、HgO
淡黃色:硫粉
白色沉淀:大多數(shù)的固體物質(zhì)(白色難溶性CaCO3)
藍色沉淀:Cu(OH)2
2、溶液:
藍色:CuSO4溶液等(含有Cu2+的溶液)
淺綠色:含F(xiàn)e2+的溶液
黃色:含F(xiàn)e3+的溶液
二、?疾鞝顟B(tài)的物質(zhì)
常見的固體單質(zhì):Fe、C、Cu
無色氣體:O2、H2(單質(zhì));CO2、CO、CH4
常溫下呈液態(tài)的物質(zhì):H2O、H2O2、Hg
三、常見的反應條件
通電:如電解水
催化:如H2O2和KClO3分解
高溫:如CO、H2還原Fe2O3;
C還原CuO、Fe2O3、CO2、Fe3O4;
CaCO3分解
加熱:KMnO4分解,CO、H2還原CuO
四、常考察反應現(xiàn)象的物質(zhì)
1、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無味的氣體是CO2
2、使燃著的木條熄滅的氣體是CO2、N2
3、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或者能使燃著的木條燒得更旺的氣體是O2
4、溶于水放出大量熱的是濃硫酸、NaOH、CaO
5、在空氣中燃燒能生成CO2和H2O的是CH4(氣態(tài))、C2H5OH(液態(tài))、蠟燭(固態(tài))
6、在氧氣中燃燒產(chǎn)生藍紫色火焰:S
7、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的是Fe
五、常考察的元素或物質(zhì)之最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Al。
2、人體中含量最多的是O;人體中含量最多的物質(zhì)是H2O。
3、最常用的溶劑是H2O;最簡單的有機物是CH4。
4、相對原子質(zhì)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氣體是H2;相對原子質(zhì)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六、常考查用途的物質(zhì)
1、用于急救病人的是O2
2、用于滅火、光合作用、人工降雨的`是CO2
3、用于高能清潔燃料的是H2
4、用于金屬除銹的是稀鹽酸
5、常見的干燥劑是濃硫酸、堿石灰(NaOH和CaO混合物)、生石灰(CaO)、NaOH固體
6、改良酸性土壤,做建筑材料的是Ca(OH)2
7、治療胃酸(主要成分HCl)過多、發(fā)酵粉的主要成分是NaHCO3
8、用于肥皂、石油、造紙、紡織和印刷等工業(yè)的是NaOH
9、調(diào)味品、配制生理鹽水的是NaCl
10、用于玻璃、造紙、紡織和洗滌劑的生產(chǎn)等工業(yè)的是Na2CO3
11、用于建筑業(yè)或可用作補鈣劑的是CaCO3
七、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zhì)
單質(zhì):O2、Fe、H2、C、Cu
氧化物:CO2、H2O、CaO、Fe2O3、CO、H2O2、Fe3O4、CuO
酸:HCl、H2SO4
堿:NaOH、Ca(OH)2
鹽:Na2CO3、CaCO3、NaHCO3、NaCl
有機物:CH4、C2H5OH
八、元素組成
同種元素組成的氧化物:(Fe2O3、Fe3O4);(CO、CO2);(H2O、H2O2)
三種元素組成的常見物質(zhì):Na2CO3、CaCO3、H2CO3、NaOH、Ca(OH)2
四種元素組成的常見物質(zhì):NaHCO3、NH4HCO3
原子個數(shù)比為1:1:1NaOH
九、化學“五步學習法”簡介
1、“觀”
即觀察,觀察一般應遵循“反應前──反應中——反應后”的順序進行,反應前觀察反應物的顏色、狀態(tài)、氣味產(chǎn)生的各種現(xiàn)象;反應中觀察反應條件及反應過程中的各種現(xiàn)象;反應后觀察生成物的顏色、狀態(tài)、氣味。
最后針對觀察到的各種現(xiàn)象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分析、判斷、綜合、概括,得出科學結(jié)論,觀察后要用最準確的語言表達出來,達到理解、掌握知識的目的。
2、“動”
“動”即積極動手實驗。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百看不如一驗”,親自動手實驗不僅能培養(yǎng)自己的動手能力,而且能加深我們對知識的認識、理解和鞏固,成倍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實驗室制氧氣的原理和操作步驟,動手實驗比只憑看老師做和自己硬記要掌握得快且牢得多。
做實驗前一定要了解,最后認真分析,分析實驗結(jié)果和結(jié)論。
3、“記”
化學在同學們腦中;“記’即記憶。與數(shù)學、物理相比較,“記憶”對化學顯得尤為重要,它是學化學的最基本方法,離開了“記憶”談其他就成為一句空話。這是因為:
。1)化學本身有著獨特“語言系統(tǒng)”──化學用語。如: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對這些化學用語的熟練掌握是化學入門的首要任務,而其中大多數(shù)必須記憶;
。2)一些物質(zhì)的性質(zhì)、制取、用途等也必須記憶才能掌握它們的規(guī)律。
4、“思”
化學在同學們的思辨中;“思”指勤于動腦。即多分析、思考。
要善于從個別想到一般,從現(xiàn)象想到本質(zhì)、從特殊想到規(guī)律,上課要動口、動手,主要是動腦,想“為什么”想“怎么辦”?
多想、深想、獨立想,就是會想。只有會想,才能想會了。初三從感性的認識走向了理性思維,初二初三正是這樣的轉(zhuǎn)變時期,理性思維能力不夠,我們應該在這時,還沒到來的初三時,反思自己,我們應該成熟了,學習是終生的,帶有思考和分析怎么學習?每天都問自己27個為什么,很多東西都會有新的智慧,從無知的狀態(tài)走出來,變成一個有知的人。
5、“練”
“練”即保證做一定的課內(nèi)練習和課外練習題。
它是應用所學知識的一種書面形式,只有通過應用才能更好地鞏固知識、掌握知識,并能檢驗出自己學習中的某些不足,使自己取得更好成績。
不要拿題海戰(zhàn)術(shù)給自己找借口,練習是必須的一定的題量是必須的量的積累,才有質(zhì)的飛越,如果不練習,那么化學絕對學不好。
六、提高化學成績的“三要素”是什么
一是上課要記筆記
1、化學雖然是理科偏向的學科,但是也是需要初中生動手記筆記的。想要學好化學,首先要了解這門課程主要講的是什么,那么就需要初中生在上化學課之前進行預習,預習時除了要把新的知識都看一遍之外,還要把不懂的地方做上標記。
2、初中化學雖然在學習上難點不是特別多,但是對于剛接觸這門學科的初中生來說,知識還是有些雜的,所以小編希望初中生們在學習化學的時候可以準備個筆記本,著重的記一些重要的化學知識點。同時記筆記也可以防止上課的時候溜號走神。
二是學生要經(jīng)常復習化學知識
1、對于初中生來說,想要學好化學,那么在課后就要認真的進行復習,并且認真對待老師交代的化學作業(yè),這對于提高初中化學成績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初中生在復習化學的時候可以采用課下復習或者是類似于單元小結(jié)的方法,這樣才能夠牢固的掌握知識。
2、初中化學的課本中有很多個概念和原理等基礎(chǔ)知識,并且要求掌握的內(nèi)容也很多,如果初中生們不能把這些化學知識點都記憶深刻,那么在做題的時候就會感受到痛苦了。實在記不下來,那么就多看,“見面”的次數(shù)多了,初中生在腦海中就有對這種知識的印象了。
三是培養(yǎng)學習化學的興趣
1、化學是需要學生們?nèi)ブ鲃影l(fā)現(xiàn)的一門學科,并且初中化學中的很多實驗都是與生活息息相關(guān)的,想要學好初中化學,首先要培養(yǎng)的就是學生對于化學的興趣,有了興趣才有動力去學習。
2、在學習初中化學的時候,希望初中生們能夠多重視化學的實驗部分,因為化學的很多定理公式都是通過實驗的操作總結(jié)出來的,學生們對于實驗操作要用到的儀器和步驟等都要熟悉,謹記。
七、化學知識記憶方法技巧
1、重復是記憶的基本方法
對一些化學概念,如元素符號、化學式、某些定義等反復記憶,多次加深印象,是有效記憶最基本的方法。
2、理解是記憶的前提
所謂理解,就是對某一問題不但能回答“是什么”,而且能回答“為什么”。例如,知道某物質(zhì)的結(jié)構(gòu)后,還應理解這種結(jié)構(gòu)的意義。這就容易記清該物質(zhì)的性質(zhì),進而記憶該物質(zhì)的制法與用途。所以,對任何問題都要力求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進行記憶。
3、以舊帶新記憶
不要孤立地去記憶新學的知識,而應將新舊知識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記憶。如學習氧化還原反應,要聯(lián)系前面所學化合價的知識來記憶,這樣既鞏固了舊知識,又加深了對新知識的理解。
4、諧音記憶法
對有些知識,我們可以用諧音法來加以記憶。例如,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順序:氧、硅、鋁、鐵、鈣、鈉、鉀、鎂、氫可以編成這樣的諧音:一個姓楊的姑娘,買了一個合金的鍋蓋,拿回家,又美又輕。
5、歌訣記憶法
對必須熟記的知識,如能濃縮成歌訣,朗朗上口,則十分好記。如對元素化合價可編成:“一價鉀鈉氫氯銀,二價氧鈣鋇鎂鋅,鋁三硅四硫二四六,三五價上有氮磷,鐵二三來碳二四,銅汞一二價上尋”。又如對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要點可編成:先通氫,后點燈,停止加熱再停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