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投資理財四大誤區(qū)要注意
隨著理財產品的豐富,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在選擇增加的前提下,不少人盲目追求高收益,而忽略了很多風險,陷入理財誤區(qū)。為此,記者專門采訪了理財專家,為您細數那些理財過程中的誤區(qū)。
誤區(qū)一:
盲目跟風買不熟悉的理財產品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07年購買基金(行情 專區(qū))的熱潮,憑借2007年的大牛市,基金受到全國人民的瘋搶,但是很多人都說不清基金到底是干什么的,有多大風險,只知道能賺錢,身邊的人都賺了錢,就跟風購買,結果就是2008年基金凈值腰斬,在高點買進的投資者絕大多數至今都沒回本。
誤區(qū)二:
只看收益不顧風險
有的人在投資基金的過程中,對基金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在選擇的時候,往往喜歡追捧冠軍或者短期收益較高的基金。但是他們忽略了冠軍魔咒這種無論在公募基金還是私募基金都會出現的普遍現象,往往前一年業(yè)績比較好的基金下一年的業(yè)績比較一般,更有甚者,進入倒數的排名中。
另一個例子就是最近頻頻見諸報端的有限合伙、P2P跑路事件,這兩類產品的收益超過了當前最火的固定收益信托和銀行(行情 專區(qū))理財產品,投資者被高額的收益加上完美的包裝所吸引,沒有考慮投資標的背后的兌付風險和資金能否被輕易挪用。
誤區(qū)三:
把歷史當未來
還是上面的例子,有的投資者投資有限合伙或者P2P的時候,開始用少量資金嘗試,但有過兌付的經歷之后或者身邊的人有過成功兌付,便放松了警惕,對這類產品完全信任。雖然產品的發(fā)行方也不見得都是騙子,有限合伙基金很多就是因為房地產(行情 專區(qū))和礦產行業(yè)的系統(tǒng)性風險而不能兌付,但是高風險的產品總會有出現危機的時候。P2P的例子也說明,歷史兌付不見得未來一定能夠兌付,龐氏騙局的例子值得大家警惕。
誤區(qū)四:
拋售優(yōu)質資產
這也是投資者常犯的錯誤,例如手中有幾只基金,因為基金管理人水平不同業(yè)績也有所差異,當投資者需要賣出一部分基金的時候,往往被賣的是業(yè)績表現好的。還有的投資者見基金凈值跌了很多,就會選擇死守,而不會想到,在同樣市場條件下,換一只管理能力明顯更強的基金,會更快地收回成本甚至獲得更高收益。
專家表示,如果不走出前面幾類誤區(qū),輕者幾年內不能回本,損失投資效率,嚴重者本金損失殆盡。在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首先確認是不是正規(guī)金融機構發(fā)行的產品,這樣可以防止資金被挪用或者管理人嚴重失職。其次要了解理財產品的投資標的,盈利模式的可持續(xù)性。最后要了解產品的風險性,在什么情況下會有什么樣的損失?傊,就是要對產品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有更好的投資回報。
http://www.fuchuona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