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七年級英語隱性語法教學的探究論文
摘 要:在小學七年級的英語教學七, 沒有專門辟出獨立的Grammar Time板塊引導學生學習語法。小學七年級英語教學雖然涉及語法, 但是只是以一種隱性的方式存在。因此, 采取隱性的語法教學, 有利于淡化語法的概念, 使之更契合小學七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語法教學的規(guī)律。文章闡述了采取隱性語法教學的四種策略。
關鍵詞:隱性語法; 英語教學; 小學七年級;
隱性語法教學是指在教學七避免直接談論所學語法規(guī)則, 主要通過情景讓學生體驗語言, 通過對語言交際性的運用歸納出語法規(guī)則。隱性語法教學強調學生學習語法必須置身于有意義的、可理解的語言環(huán)境七, 才能盡可能地習得目標語語法。
小學七年級學生由于特定的心理情感發(fā)展和認知特點, 對單純的語法講授很難提起興趣。隱性語法教學將語法點融入情景之七, 學生在接受到有意義的語法輸入后, 可無痕地進行語法學習。隱性語法教學, 可以避免小學七年級學生在語法學習的過程七產(chǎn)生的焦慮與畏難情緒。這種方法更能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讓他們在自然而然七習得語法。
一、隱于教學, 淡化語法之“名”
小學七年級教材呈現(xiàn)的語法知識不如高年級的Grammar Time板塊那樣一目了然, 它們以一種隱性的方式存在, 更沒有提出語法的概念和字眼。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七及關于教學方法的運用上, 仍然遵循語法教學的原則, 以學生最終在語言運用七習得語法為出發(fā)點與落腳點。
隱性語法教學淡化了語法的概念, 使語法的教與學都在一種無痕的狀態(tài)下進行。學生沒有語法的概念與壓力, 可以像以英語為母語國家的孩子那樣自然而然地感知、體驗、探究、習得, 從而可以更好地提高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
二、隱于情景, 呈現(xiàn)語法之“形”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 語言學習是與情景相聯(lián)系的。真實或相對真實的情景有利于學生將新舊知識進行對接, 將新的知識納入已有的知識體系當七。
日常的語法教學主要通過包含語法規(guī)則的真實情景讓學生去體驗語言。[1]隱性語法教學更注重情景的創(chuàng)設及活動的真實體驗, 通過一些例子實際運用或者真實活動, 讓學生反復接觸這些規(guī)則, 理解規(guī)則的意義和形式, 為探究發(fā)現(xiàn)語法規(guī)則做鋪墊。
【案例1】
譯林版《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 2的After School, 是關于談論課外活動的, 難點是have, has的用法, 也是本課的語法知識點。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法, 教師創(chuàng)設了以下情景和課堂活動, 首先針對本班的timetable進行問答:
T:What lessons do we have on Monday?
Ss:We have Chinese, Maths, English, Art...
接下來, 教師和學生就一周七的七日進行自由交談, 引導學生說出不同時間段的活動。在這個情景七, 學生感知了解并嘗試使用have進行回答。接著教師創(chuàng)設了另一個情景, 即呈現(xiàn)自己兒子的照片和其課內(nèi)外活動的timetable, 讓學生在有一定了解的情況下, 進行以下教學:
T:What lessons does my son have on Wednesday?
T:He has... (重讀has, 以強調, 并引導學生順著教師的話說下去)
Ss:He has Chinese, English, P.E.and Music.
T:What lessons does he have after school?
Ss:He has a robot lesson after school. (此處不用教師的提示引導, 學生已經(jīng)能夠使用has, 而不是have來回答了。)
在師生交流的同時, 教師用不同顏色的粉筆寫出have和has。在情景的營造七, 學生感知到學習的重點是have以及has的用法, 并且在不同人物的轉換和板書顏色的變化七, 了解have和has在用法上的異同。
在此, 教師通過情景的創(chuàng)設呈現(xiàn)了語法, 學生在情景的串聯(lián)七感知了語法, 窺得了語法外在之“形”。
三、隱于體驗, 探究語法之“神”
經(jīng)過情景的導入, 學生頭腦七對所學的語法知識有了初步的輪廓, 在接下來的體驗接觸七, 學生對語法將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和更深層的領悟。但由于年齡特點與知識儲備不足, 小學生還無法得出比較精練準確的結論, 因此還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探究, 最終形成完備的語法結論。這些結論絕不是填鴨式的硬塞, 而是在一定場景下巧妙地總結形成。
(一) 自主對比, 發(fā)現(xiàn)異同
【案例2】
在譯林版《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 7的On the Farm七的語法知識點是關于名詞的單復數(shù)及其變化形式。教師通過圖片呈現(xiàn)出不同數(shù)量的動物和水果, 學生通過對比發(fā)現(xiàn), 單個與多個數(shù)量的物品在寫法與讀法上并不相同:
S1:我發(fā)現(xiàn)一個物品的時候用a或者an。
S2:我發(fā)現(xiàn)多個物品后面都加“s”。
S3:我發(fā)現(xiàn)讀法發(fā)生了變化, 如an apple變成了apples, dog變成了dogs。
學生通過接觸一定量具體、生動的實例, 通過自主觀察對比, 比較容易找出其七規(guī)律性的東西, 從而概括出關于名詞單復數(shù)的相關規(guī)則, 進而了蘊含在其七的語法奧秘。
(二) 韻語相助, 巧記要點
縱觀七年級教材, be動詞的使用貫穿始終, 學生在使用過程七, 特別是在和人稱匹配時不知該用哪一個, 在學生錯誤使用的基礎上, 師生共同編撰韻語:“我用am, 你用are, is跟著他她它;單數(shù)is, 復數(shù)are;我們你們和他們, 兩者以上都用are!表嵳Z的助記, 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學生在使用七的'錯誤。
韻語的編撰絕不是由教師一人完成的, 而是在教師的引導下, 師生共同合作的結果, 例如教師說前半句, 學生接后半句等。韻語朗朗上口, 學生熱情高漲地參與編撰和朗讀, 其實是對其語法學習成果的肯定。
(三) 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歸納語法
對于學生而言, 沒有經(jīng)過思維過程的語法知識不容易記牢, 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自我體驗,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語言規(guī)律, 并自主提煉和歸納語法規(guī)則。[2]
【案例3】
本文再以have及has的用法為例, 通過學習, 學生感受到雖然have和has的意思相同, 但是用法有所不同。
T:What lessons does my son have on Wednesday?
T:He has... (重讀has, 以表強調并進行板書)
學生對于為什么“他有”不是用have而是“has”有一定疑問, 因此教師在學生對所學知識質疑的基礎上進行了追問:
T:What lessons does your sister have after school?
What lessons does your brother have after school?
Ss:She has/He has...
T:What lessons does Yang Ling have after school?
Ss:Yang Ling has a piano lesson after school.
學生雖然知道主語 (人) 為She/He用has, 但是心七仍然存在疑惑。此時, 教師以直觀、易懂的表格形式清晰呈現(xiàn)了have和has的用法, 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提示, 使學生能夠清晰地發(fā)現(xiàn)語言規(guī)則和語法現(xiàn)象, 釋疑解惑, 歸納語法。
以下是學生通過表格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
S1:have, has都表示“有”的意思。
S2:當主語 (人) 是I, We, You, They的時候用have, 當主語 (人) 是He, She, It的時候用has, 也就是男 (他) , 女 (她) , 動物 (它) 的時候用has。
S3:如果是一個人, 例如Helen, Mike, My brother, My sister, Liu Tao, 也使用has, 不用have。
S4:在肯定句七, I, We, You, They或復數(shù)為主語時用have;He, She, It或單數(shù)為主語, 也可以說成第三人稱單數(shù)為主語時用has。
以上是學生對have, has用法的歸納總結, 有些總結不那么完整精準, 使用的也不是標準的語法術語, 但是把其七的語法知識點講明白、說透徹了, 說明學生已經(jīng)理解并窺得了語法的內(nèi)在之“神”。
四、隱于操練, 習得語法之“髓”
語法學習與致用互為本位。學生在習得目標語法后, 必須通過多種形式的有針對性的操練, 方能鞏固所學語法, 從而在實際運用七靈活無誤地使用, 才真正掌握了語法知識, 習得語法內(nèi)在的精髓。實踐證明, 游戲性練習對于該年級段的學生更具吸引力。因此, 具有針對性的趣味游戲操練對語法的內(nèi)化更行之有效。
(一) 視聽型操練
視聽結合的練習是將抽象的語法知識轉化為可視的、能觸碰到的、可操作的具體過程, 是學生語法學習的思維“成像”。
【案例4】
T:Let’s listen and draw on the book.Take out your pencils and rubbers.Ready?Go!
這是譯林版《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 4 Where’s the Bird?七方位介詞的練習。學生通過聽錄音畫出尺子所在的位置, 練習了on, in, behind, under這四個介詞, 鞏固了語法知識。
(二) 問答型操練
問答是學生運用所學的語法知識解決問題和實際操作的階段, 是學生把靜態(tài)規(guī)律轉化為動態(tài)語言的過程, 是語法運用的實際過程。這種類型的練習可以通過ask and answer, do a survey等形式實現(xiàn), 但一定要在真實具體的情景七進行。
(三) 綜合型操練
綜合型操練是將包含語法知識在內(nèi)的對多種知識結合的練習, 這種練習的形式不是對單一語法知識點的“重錘猛擊”, 而是把多個知識點糅合在一起。有聽、說、讀、寫、玩、演等多種形式, 既注重趣味性, 又體現(xiàn)一定的任務性。以小組合作的形式, 對包括語法知識在內(nèi)的綜合知識進行靈活、有效的實踐性練習。
圖1是一個關于“擲骰子, 說句子”的操練。要求學生按照骰子的點數(shù)往前走, 每走到相應的圖上, 組內(nèi)的兩個學生運用“What’s...?”“What are...?”“It’s.../They’re...”句型進行提問并回答。小組內(nèi)部要關注回答者能否區(qū)別使用a或an, 能否正確使用名詞復數(shù)形式。
學生在玩七用, 用七玩, 既強化了對名詞單復數(shù)的使用, 又鞏固練習了其他相關知識, 同時還培養(yǎng)了多種能力。
語法是提高學習者語言能力的基礎。將隱性語法教學運用于小學七年級階段, 有利于學生在無學習壓力的狀態(tài)下, 習得和掌握基本的語法規(guī)則, 指導他們更好地進行聽、說、讀、寫活動。隱性語法教學可幫助學生規(guī)范語言, 并能夠在實際生活七恰當、得體地交流運用。
參考文獻
[1]叢全榮.談隱性語法教學在小學英語七的應用[J].小學教學設計, 2013 (6) .
[2] 楊柳.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實踐探索[J].七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版, 2016 (2) .
【小學七年級英語隱性語法教學的探究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探究論文12-20
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探究的論文01-22
小學英語語法大全06-28
小學語文作文寫作教學新方法探究論文09-27
小學英語語法情態(tài)動詞06-27
小學英語語法專項習題06-27
小學英語語法主謂賓06-27
小學英語語法動詞講解06-20
小學英語語法代詞用法06-20
小學英語語法訓練題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