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中提升識字能力的策略論文
摘要:在小學語文識字階段, 教師要以學生興趣為出發(fā)點, 通過每一個漢字所具有的特點進行漢字教學, 幫助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讓學生能夠發(fā)自內(nèi)心地喜歡漢字。本文基于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育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分析, 重點探討如何提升學生識字的能力, 希望能夠幫助小學生更好地發(fā)展和進步, 也為其未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 語文; 低年級; 課堂教學; 識字能力;
前言
小學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 是為學好其他學科知識打基礎的, 而識字教學又是語文教學的基礎階段。目前在低年級的小學語文課堂中, 其整體的課堂氣氛比較活躍, 學生能夠積極參與教學過程, 這也是素質(zhì)教育對小學語文課程提出的最新要求。教師也能夠在這樣的要求下, 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讓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學習, 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 特別是識字的效率。但是依然存在著不足, 特別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漢字教學, 還需要針對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不斷地創(chuàng)新和改革, 找到更好的小學生語文漢字學習方法, 進而帶動學生的學習。
一、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堂教學中提升識字能力的重要性分析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 語文知識的學習能夠幫助學生順利地進行日常交際, 提升文學素養(yǎng), 同時也能夠為其他學科的學習打下基礎。例如:數(shù)學的題目閱讀、英語的翻譯等, 都需要語文的支持。在小學語文課堂中, 漢字是一種表意性的文字, 文字所使用的符號可分為三類, 即意符、音符、記號。每一個漢字的創(chuàng)造和生成的過程中幾乎都擁有著一段歷史, 包含著一定的含義, 承載著我國千百年來所形成的文化和歷史精髓。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中, 小學生通過對漢字的學習, 想要完整地掌握文字工具中所給的任務, 就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 對每一個文字進行充分的分析和理解。同時也要通過教師的教學內(nèi)容形成一定的文化意識, 在漢字的學習過程中, 積淀相關的文化知識, 進而傳承祖國優(yōu)秀的文化內(nèi)容, 為國家的發(fā)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二、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語文識字能力的對策分析
(一) 豐富語文教師的教學手段
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 識字是這一階段需要完成的最基礎的任務, 同時也是后期任務的保障。我國有著五千年的歷史, 其文化內(nèi)涵豐富, 組成語言的`漢字的數(shù)量最多, 形體也相對比較復雜, 這些對于剛剛接觸語文知識進行漢字學習的小學生來說, 具有一定的難度, 需要引起教師對這一教學的關注和重視。在漢字教學階段, 不能夠僅僅憑著自己的感受簡單地對學生進行文字的灌輸, 而是依據(jù)學生的自身條件, 采用比較科學的方式把文字的含義和發(fā)展過程呈現(xiàn)出來。因為在我國歷史發(fā)展過程中, 文化的傳承都是具有一定的依據(jù)的, 而我國的祖先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漢字結(jié)構(gòu)也并不是雜亂無章的, 所有的漢字形成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 只有找到其規(guī)律, 按照規(guī)律進行教學和學習, 才能夠達到最佳的效果, 也能為小學生對漢字的認知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小學階段語文教師要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 不斷向相關專家進行學習或者上網(wǎng)自學, 了解漢字的相關知識, 運用漢字形與義的關系, 追本溯源解析字理, 以有利于提升漢字教學的效果。
(二) 引導學生加強對識字學習重要性的認識
識字是后續(xù)語文課和其他課程學習的基礎, 學生識字量的多少影響著閱讀理解和各科知識學習的效果。隨著最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入, 人們越來越關注小學階段的基礎教育。小學語文課程教育主要是在認識大量的生字和生詞基礎上使學生逐漸提升語言組織能力和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語文課程的教學是所有學科教學的基礎, 也是學生提高自己文化素養(yǎng)的最重要的內(nèi)容。只有真正認識到這一點, 學生才會有學習的強大動力。
(三) 采用情境創(chuàng)設方式提高學生識字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要的動力。在小學階段, 教育工作的重點內(nèi)容和關鍵的部分就是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調(diào)動和激發(fā), 學生主體地位和人格都能夠得到尊重, 有效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信心。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借助字典學習生字的能力, 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遇見生僻字自行查字典, 然后再拿到課堂中共同分析, 這樣能夠鞏固學生對生字的認知效果, 在閱讀中識字, 在識字的基礎上閱讀, 二者有效結(jié)合, 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
另外, 借助于多媒體技術編制一些活潑有趣的課件, 學生在生動的聲音、畫面中體驗到了識字的樂趣, 學習積極性會大大增加, 學習效果也會更高。
(四) 將圖文結(jié)合的手段應用到語文識字教學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很多新鮮事物都有強烈的求知欲望, 尤其對圖畫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 所以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趣味識字教學的時候, 就可以利用學生這一特點, 在課堂上鼓勵和引導學生, 收集自己比較喜歡的圖片, 并且把所收集的圖片進行歸類, 動手做出屬于自己的圖片畫冊, 在課堂上展示自己喜歡的圖片, 敘述自己對圖片的感受, 進行相關場景的描述。教師也可以劃分小組, 組織各小組成員進行內(nèi)部交流, 一旦遇到生僻字, 及時借助相關工具進行講解。圖片的運用可以使學生提高學習語言的興趣, 擴大識字范圍, 同時提高看圖寫字的能力, 促使其在愉悅的氛圍下豐富漢字知識。
(五) 引導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增加識字量
學生除了學校還生活在社會和家庭中, 電視上, 廣告牌上, 站牌上, 商店里的商品……都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識字機會, 是學生擴展視野和增加識字量的廣闊天地, 要引導學生有意識地觀察和記憶這些文字內(nèi)容和意義, 日積月累, 就會有很大收獲。
結(jié)論:綜上所述, 在小學低年級階段, 通過改進小學識字和寫字教學策略, 不僅能夠有效提高低年級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同時還能夠有效促進他們的智力發(fā)展。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 老師要把對學生識字、寫字的訓練作為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nèi)容來開展, 逐漸建立起一個比較完善的識字和寫字的教學機制, 同時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 使用科學和多樣化的手段改善和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識字、寫字的教學質(zhì)量, 提高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楊曉紅.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途徑的初探[J].新課程 (小學) , 2018, (01) :60.
[2]張瓊英.如何構(gòu)建小學低年級語文高效課堂[J].科普童話, 2018, (03) :63.
[3]陳秀梅.關于高年級教學中識字寫字教學的幾點思考——以課文《橋》為例[J].中華活頁文選 (教師版) , 2017, (11) :73-74.
【教學中提升識字能力的策略論文】相關文章:
職場中如何提升社交能力04-02
職場中如何提升個人能力11-03
語文教學中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論文01-03
提升談話能力的技巧05-16
如何才能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論文01-14
初探該怎樣提升護士的論文寫作能力12-19
小學生寫作能力如何提升論文10-11
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自主學習策略的應用論文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