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基于本體的隱性知識轉化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知識管理 隱性知識轉化本體
論文摘要:根據(jù)當前關于知識轉化的相關研究,從本體出發(fā),提出一種基于本體的隱性知識轉化框架,從而能有效地應用和共享隱性知識。這種框架由獲取模塊、存儲模塊、推理模塊和傳遞模塊組成,最后會給出一個電腦故障診斷實例來加以闡述該框架。
在知識經(jīng)濟時代,知識和知識管理已成為企業(yè)競爭優(yōu)勢的最重要的資源。企業(yè)的核心競爭力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企業(yè)內(nèi)部知識的利用和創(chuàng)新-IJ。根據(jù)知識獲取和傳遞難易,將知識分為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j。一般而言,隱性知識能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價值。然而,隱性知識難以用語言來表述、難以用文字言傳,具有高度個體化、難以形式化的特點。因此,實現(xiàn)企業(yè)內(nèi)隱性知識的轉化和共享成為企業(yè)知識管理的核心內(nèi)容,從而使知識資源成為企業(yè)的競爭優(yōu)勢。
知識轉化就是怎樣使獲取的知識能在其他情境中應用L3J。根據(jù)Teece(1977)的觀點,通過國際間的技術轉移,企業(yè)積累的知識遠遠超過它所應用到的知識¨j。要想充分利用企業(yè)所積累的知識,知識轉化就顯得至關重要。知識轉化的能力已成為企業(yè)競爭力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是。直到現(xiàn)在,許多研究都只關注顯性知識轉移和利用,而對隱性知識轉化的探討寥寥無幾。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本體的隱性知識轉化框架,其中包含四個基本模塊:獲取模塊、存儲模塊、推理模塊和傳遞模塊,期望能給企業(yè)隱性知識的轉化提供幫助。
1本體和知識轉化
本體(Ontology)-詞起源于哲學領域,在哲學中它的基本意思是對本質(zhì)和存在的一個系統(tǒng)的描述。Studer等對本體的定義為。本體是共享概念模型的明確的形式化規(guī)范說明。從知識管理的角度來說,本體作為一種概念化的說明,對客觀存在的概念和關系進行描述。它是通用意義上的。概念定義集’,是一個具有共同興趣的團體對一定知識范圍內(nèi)的術語和規(guī)則的共識,是關于。種類和。關系的詞匯表。這種詞匯表,是在人們之間交換意見時所用到的共同語言。本體可用來描述和說明某一領域知識。
本體中包括某一領域中基本概念、概念之間的關系以及概念和關系的屬性的定義。由于本體可用來詳細、正確地描述事物的屬性,因此本體可以廣泛應用于語義搜索、概念搜索、決策支持、自然語言處理、知識管理、智能數(shù)據(jù)庫和電子商務等領域J。
根據(jù)Davenport的觀點,知識轉化就是把知識資源轉化成個人以及組織的能力L7]。Szulanski等認為,知識轉化是在一些特殊情境中,信息從發(fā)送方到接受方的一個傳播過程。事實中,知識會在各個層面上交流:個人之間,個人與群體之間,群體與軀體之間,群體與組織之間,組織與組織之間。知識轉化的渠道可能是非正式的、正式的、個人的或非個人的等多種渠道。在知識管理中。野中郁次郎(Nonaka)和竹內(nèi)廣隆提出SECI模型探討知識創(chuàng)新過程,其中,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的轉化被分為四種基本模式:社會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rnalization)、綜合化(Combi.nation)、內(nèi)化(Inernalization)o但總的來講,知識轉化主要集中在顯性知識的研究,而對隱性知識轉化的鉆研還處于初級階段。因此,研究隱性知識的轉化意義重大。
2基于本體的隱性知識轉化框架
隱性知識管理的困難就在于隱性知識的轉化。本體技術可以在隱性知識轉化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在知識管理中,根據(jù)Nohaka的SECI模型L9],本體可以看作是隱性知識轉化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知識交流共享,建立本體知識庫,最終生成顯性知識系統(tǒng),也就是隱性知識轉化成顯性知識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概括成以下模型(見圖1)。
這個框架包含四個基本的模塊:獲取模塊、存儲模塊、推理模}央和傳遞模塊。隱性知識的獲取主要來源于企業(yè)內(nèi)部積累的隱性知識,可以通過咨詢領域?qū)<襾慝@取企業(yè)的隱性知識,特別是具體環(huán)境下,專家討論的思維方式和經(jīng)驗更是隱性知識抽取的重要部分;在隱性知識的存儲中,將獲取的隱性知識用本體語言形式存入知識庫中,以被用戶搜索訪問;在隱性知識推理模塊階段,可以使用本體工具進行本體推理。為用戶找到所需的隱性知識;:i芏隱性知識的傳遞中。依托網(wǎng)絡,通過搜索引擎的搜索功能,將所需知識提交給用戶。
2.1隱性知識獲取模塊在企業(yè)中,存在各種類型的隱性知識,而隱性知識的獲取主要由知識工程師來完成。知識工程師們可以通過咨詢領域?qū)<襾慝@取企業(yè)內(nèi)部的隱性知識,這是因為專家擁有大量的相關領域知識,而且專家具有選擇知識來解決問題的能力。知識工程師的主要任務是:收集、鬩讀企業(yè)內(nèi)部有關文獻,與員工交流,獲取所需的原始知識;對獲得的原始知識特別是案例進行加工、整理,形成用自然語言表述的知識條款。然后交與專家其同討論。知識工程師通過與領域?qū)<业亩啻谓涣,最終確定有關的知識條款,然后把最后確定的知識表示出來。因而,知識工程師們既需要與領域?qū)<医涣,從中獲取所需的隱性知識又需要熟悉知識處理,能把獲得的知識用合適的知識表示模式表示出來。
隱性知識的獲取主要以案例的獲取為主,目前從技術層面上僅有的隱性知識獲取方法是,基于知識環(huán)境觀點下的波紋規(guī)則RDR(rippledownruIes)“,如圖2所示。RDR知識獲取技術不依賴于專家指定它知道什么,領域?qū)<也恍枰_發(fā)領域的模型或提供推理過程的解釋。由RDR完成隱性知識的編碼。RDR允許重復使用和自動更新用戶研究的知識模型。
22隱性知識存儲模塊獲取后的隱性知識經(jīng)過本體語言的表示,存儲在本體知識庫中?梢园阎R看做是知識單元(KnOWledgeUnit。KU)的集合,知識單元由三部分組成“:知識載體(Knowledgt、Carrier,KC)、知識內(nèi)容信息(KnowledgeContentlnformali(1I1,Kt)和知識情境(KnowledgeScenario,KS)。知識載體是指知識所依賴的實際載體和存在的地方,包括人、文檔、計算機程序和產(chǎn)品等,是知識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知識內(nèi)容信息是對知識所包含內(nèi)容進行簡練、概要的慨述;知識情境是知識產(chǎn)生和應用的背景,是知識共享和重用的基礎,是知識的內(nèi)在特征?梢杂萌M來表示知識單元:KU=(KC,Kl,KS)。知識庫就是知識單元的總和。這種知識單元的定義既可以方便地定量表示顯性知識。又可以把一些難以編碼和度量的隱性知識進行定性表達,為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建立了一個統(tǒng)一的表達模型。本體知識庫的工作機制如圖3所示。
2.3隱性知識推理模塊隱性知識推理模塊也就是本體構建和推理的模塊。這個模塊含有三種本體:領域本體(domainOil—tologies)、調(diào)度本體(schedulingontologies)和管理本體(managementontologies)。領域本體定義了各種用來描述實體的.初始模型,其中,主要的實體包括概念、關系、函數(shù)、公理和實例等。調(diào)度本體可以描述為這樣一個過程,就是在預先定義好的范疇內(nèi)為所分配的任務分配資源。所以,描述各種概念和關系都在調(diào)度本體之中。而調(diào)度本體的核心表現(xiàn)為主要任務調(diào)度概念——行為,注釋,資源和約束。此外。像需求和產(chǎn)品等外部因素也應當考慮。這些多樣的本體需要集中的管理機制,因而,可以采用管理本體來結合分布、異類的各種本體。管理本體可以提供在相關本體之間定義知識地圖的方法?傊芾肀倔w、調(diào)度本體和領域本體構成了整個推理模塊。
2.4隱性知識傳遞模塊用戶能通過訪問接口請求搜索引擎來訪問本體知識庫中的知識。這個過程包含兩個主要的階段:知識搜索和知識呈現(xiàn)。首先,知識搜索。用戶應用瀏覽器(Explorer或Tetscape)通過訪問接口來發(fā)送請求,請求會發(fā)送給搜索引擎,搜索引擎會通過搜索本體注釋來訪問存于本體知識庫的所需知識。其次,呈現(xiàn)結果。本體過濾弓l擎通過搜索工具處理返回的知識。為了區(qū)別哪些知識是所需的結果,本體過濾弓I擎鑒別和確定與本體知識庫中對應的語意關鍵字。圖4描述了這一詳細過程。
3實例闡述
關于如何運用這種框架,本節(jié)以電腦故障診斷為例來說明問題。對于電腦修理員來說,電腦故障的診斷往往憑經(jīng)驗進行。而經(jīng)驗存在于人的大腦中,大腦中的經(jīng)驗知識為隱性知識。要將他們轉換為可共享的顯性知識,可通過相應的知識管理來實現(xiàn)。因而,電腦故障診斷作為一個知識管理過程,適于采用基于本體的隱性知識轉化和共享框架。本文推薦采用斯坦福大學開發(fā)的Protege3.2beta來構建領域本體,調(diào)度本體和管理本體等本體。在研究中,盡量實現(xiàn)用戶獲取所需與電腦診斷和修理相關的精確信息。
用戶包括一般修理人員和知識管理員。一般修理人員能查找出診斷故障和對應的解決辦法。知識管理員管理本體知識庫,包括知識的初始化,知識的增加、修改、刪除等等。一般修理人員能通過訪問接口發(fā)送請求而獲取所需的,具體而有效的結果。
本體用來定義通用詞表,并明確格式化電腦故障領域的知識,例如電腦故障的知識可以根據(jù)故障種類來分類。故障本體負責兩大任務:通訊協(xié)議和提高查找信息的精確度。一臺電腦由很多部件組成:顯示器,鍵盤,主機,鼠標,電源等。同時,~臺電腦有多種屬性:廠家、商標、型號等。
本體知識庫包括故障診斷知識和對應的解決方法,這些知識為所有修理人員共享,但知識內(nèi)容是依賴本體的。我們可以通過存儲在本體知識庫中的案例來表達經(jīng)驗知識。這些案例主要由兩部分組成:案例描述和解決辦法。案例的描述包括案例基本信息(例如:故障類型,特征數(shù),故障類型編號等)、故障描述和故障特征(特征1、特征2、特征3)。這些案例的解決方法包括診斷結果和修理方案。不同的故障類型有不同的特征。案例結構如圖5所示。
搜索過程就是根據(jù)故障類型去匹配相似的索引和結果。當一個修理人員通過瀏覽器發(fā)送請求后,對案例庫進行關鍵字匹配檢索,從案例庫中挑選出一組與當前案例相關的候選案例。通過計算所有候選案例與當前案例的相似度,最后選擇相似度最大的案例返回給修理人員。如果用戶通過檢索到的案例解決了問題,則作為這個案例的一個成功樣本存入案例庫,如果不成功,則需要通過其他的方式,如征求有經(jīng)驗的電腦修理專家的意見或用戶根據(jù)相關案例信息來解決問題,并將問題的解決方案提交,作為一個新的案例存儲。
以上就是電腦故障診斷及解決方案應用本文框架來闡述怎樣實現(xiàn)隱性知識的轉化和共享。對于電腦故障診斷,有一點必須值得重視,必須有一位或數(shù)位領域?qū)<襾斫咐⒊掷m(xù)一段時間,這是發(fā)揮其強大功效的保證。
4結束語
本體在隱性知識轉化過程中將發(fā)揮越來越關鍵的作用。它的關鍵作用就是易于獲取、存儲和重用知識。本文根據(jù)SECI模型,從本體的特征出發(fā),構建了基于本體的隱性知識轉化和共享的框架。該框架主要包含四個模塊:獲取模塊、存儲模塊、推理模塊和傳遞模塊,并說明了每個模塊的功能和作用。最后,通過電腦故障診斷案例來說明隱性知識如何實現(xiàn)轉化,來解決現(xiàn)實的問題。本文框架理論上是企業(yè)知識管理的執(zhí)行應用,希望本文能給以后企業(yè)知識管理的應用和執(zhí)行帶來新的啟示,特別是企業(yè)隱性知識的轉化、管理和應用等方面,企業(yè)能找到新的突破點。
【淺談基于本體的隱性知識轉化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煤礦工傷保險的研究論文07-27
淺談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知識建構論文11-23
淺談研究生論文寫作中的問題與對策10-24
淺談研究生在論文答辯過程中的思考09-19
淺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的應用研究的論文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