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論文[熱門]
在個人成長的多個環(huán)節(jié)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論文吧,論文的類型很多,包括學年論文、畢業(yè)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你知道論文怎樣寫才規(guī)范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學論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學論文1
《新課程標準》提出:“小學語文教學應力足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如果教師再用老觀念去教授語文,那無疑將扼殺課程改革那鮮活的生命力。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必須在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的精神。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那么,怎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養(yǎng)他們學習能力,我把研究的重點放在改變課堂教學上。下面就我在語文課堂教學改革上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激發(fā)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實踐表明,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自主學習的原動力。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情趣盎然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勵,從而主動學習。在課堂上教師應大膽地讓學生進行自由討論、交流,贊揚學生一些獨特看法,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學習是快樂的。這樣自主學習的勁頭就更足了。
1、引入情境,激發(fā)探究心理
一堂課上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很重要,但要讓學生自始自終處于積極的自主學習狀態(tài),創(chuàng)設情境尤為關鍵。在教學《畫風》一課時,我創(chuàng)設情境,設置懸念,把學生引入情境之中,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我是這樣導入新課的:“同學們,今天和老師一起去郊游吧。去之前老師有一個要求,請你根據老師的描述,把你聽到的看到的用筆畫下來。今天的天氣真好,藍藍的天上飄著朵朵白云。瞧,那兒有一座山,山腳下住著一戶人家,房前屋后種著果樹,一條小溪從門前流過。你們聞到了嗎?趕快深呼吸,聞到了嗎?你們聽到了嗎?遠處傳來了什么聲音?多好聽。≮s快把這些讓人陶醉的香味和美妙的聲音畫下來吧。學生質疑:聲音、氣味看不見,摸不著,怎么畫?今天,我們來學習《畫風》,看看別人怎么來畫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的。頓時,同學們對學習新課有了濃厚的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
2、利用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
動機是活動的.原動力。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心理動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在引入情境后被激起。如果教學還是那樣刻板,按老辦法、老觀念去教。教學手段單一,學生的學習動機定會下降。因此,在引入情境后,根據課文情節(jié)的不同、內容的不同,使情境得以持續(xù)。教師應不斷創(chuàng)設情境,開成連動的整體情境。
二、引導探究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關鍵
要想使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能保持下去,關鍵在于掌握語文學習方法,教師應讓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這就要求教師做好引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進行探究。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去領會、去發(fā)現(xiàn),在自主學習中學會合作交流,掌握自主學習方法。
1、小組合作開辟自主空間
教師作為引導者,應指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發(fā)揮其學習的主動性。我從很早就提倡小組合作學習。如何使這一組織教學不流于形式我首先給學習小組確定一個明確的目標。如我在教學《三個兒子》時,我提出這樣的學習目標:(1)我會讀:大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可自由讀,也可小組合作讀;
。2)我會問:在學習小組里提出不理解地方,讓小組伙伴共同交流解決;
。3)我會講:把你讀文后的感受說給小組伙伴聽。長此以往,學生經過這樣的訓練在以后的讀文中就會自覺的給自己小組提出學習要求。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了,那學習的興趣可想而知就會更濃了。
另外小組學習的內容可以選擇。語文教學中,如能讓學生們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學習,后在小組內交流,那學生的學習興趣定會大大提高。我以《雷雨》為例,由于這篇課文幾個自然段結構相似,所以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學習,學生在交流中情緒高漲,全班交流時個個躍躍欲試。文章內容就在學生朗讀交流、展示中理解、感悟了。而教師只是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參與其中起到引導的作用。
一個問題提下去,如果不給足時間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那將會給課堂帶來冷場。作為教師不要讓小組合作流于形式。學生還未充足地去討論,更不可能產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與真情流露,教師就草草收場,勢必起到反作用,長此以往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對于小組學習的結果,教師要及時給予評價。評價可多方面,教師對學生學習的反饋的評價,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評價,小組與小組之間的評價都要有詳細地分析。我設計了一些表格進行每月評價,在學期結束對每月評價制作統(tǒng)計表來向學生展示小組學習的結果。我認為作為教師只要精心付出,學生定會還你一個驚喜。
2、質疑問難,發(fā)現(xiàn)問題自主學習
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首先要鼓勵他們敢于和善于質疑問難。中國古人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要培養(yǎng)學生善于從無疑處生疑,從看似平常處見奇,這是發(fā)現(xiàn)問題的起點。這樣不僅鍛煉了口語能力,又極好地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學生躍躍欲試,整節(jié)課學生都處在積極的自主學習中,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在這里閃耀。
課堂教學是屬于學生的,教師只有根據學生的需求,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質疑釋疑,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參與,自主探究知識的能力。
語文教學論文2
新世紀所需要的人才不是知識的機械記憶者與運用者,而是探究者、發(fā)現(xiàn)者與創(chuàng)造者。這對我們的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在教學中,教師不能再機械的傳授教材知識,而是將創(chuàng)新教育無形滲透于教學中,徹底改變以往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講解為中心的枯燥灌輸式教學,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以生活為平臺,以探究為主的自主啟式教學,引導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活躍的思維在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中展開有深度有廣度的探究,讓學生在探究中自主構建知識、提升技能,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探究過程中來,成為探究的主體,成為真正的發(fā)現(xiàn)者、探索者與創(chuàng)造者。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具有很強的問題意識與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那么,在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創(chuàng)新教育,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呢?下面,筆者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淺談如下幾點體會。
一、精心導入,激發(fā)學生探究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生的認知活動中并不是可以忽視的,而是學生認知的內在動力與強大推動力量。可以說,學生對認知對象是否感興趣,直接關系到學生探究的深度,關系著認知活動的成敗。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滲透創(chuàng)新教育,引導學生展開主動而積極的探究,這樣學生的探究熱情才能更高漲,探究思維才能更活躍,才能在教學中有更多的發(fā)現(xiàn)與創(chuàng)造。為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要以新穎、富有吸引力與感染力的導入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探究熱情。
1.引入生活活水。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新課改非常重視語文學科與現(xiàn)實生活的關系,明確提出:要從學生所的`生活現(xiàn)象與生活事物入手,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此,在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要重視教材與生活之間的關系,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將語文教學帶入寬廣的生活空間,以生活的活水來為語文教學注入生機與活力,這樣的語文教學才能更具趣味性與形象性,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2.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現(xiàn)代信息技術集圖文聲像于一體,引入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語文教學不再是枯燥的粉筆加黑板的教學,而是以圖文聲像來傳遞信息,能夠將學生帶入圖文并茂、聲像俱全、動靜結合的教學情境之中;不再是單一的信息傳遞,而是以生動的圖片、直觀的畫面、動聽的音頻來綜合傳遞信息。這樣的教學視聽結合、動靜結合,更能以音樂的感染力與畫面的渲染力使語文教學富有生命的活力。處于這樣的教學之中,才能不斷激起學生參與的主體性與思考的主動性。
二、巧妙設問,引導學生主動探究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币越處熤v解為中心的教學只是將現(xiàn)成知識單向地傳遞給學生,并不能激起學生思考的獨立性與思維的積極性,使學生只是在機械地接受知識。要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就必須要扭轉學生在教學中的被動地位與機械狀態(tài),將探究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以問題來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這樣的探究才能成為學生的主體行為,才能使學生在探究中自主地解決問題,有更多知識與技能上的增長與提高。
1.提出富有探索性的問題。問題是探究的主線,問題是否具有探索價值直接關系到學生探究的深度,決定著探究的成敗。為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在學生所掌握的知識與所要學習的新知之間找到最佳的結合點,在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來提出問題,這樣的問題才能既有一定的深度,能夠引發(fā)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同時又與學生的基礎密切結合,可以引導學生運用所掌握的知識來成功地學習新知。
2.提出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正所謂“不憤不悱,不啟不發(fā)”。學生的探究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阻礙著學生的思維與探究。要突出學生在探究中的主體性,就要善于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在學生思維困惑無法繼續(xù)探究時提出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以問啟思,以此來引導學生從新的角度與方向來展開思考,幫助學生完成探究,這樣更能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獨創(chuàng)性與靈活性。
三、鼓勵質疑,增強學生問題意識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倍遥鉀Q問題只是對知識的運用,而提出問題則代表著學生思維的全過程。因此,鼓勵質疑不僅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同時能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與創(chuàng)新意識,更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1.營造民主氛圍,讓學生敢問。高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基礎知識與認知水平,在閱讀時也往往會產生許多的獨特見解與感受,與教師、與教材、與學生有著不同的意見,但是在課堂上卻很少聽到來自于學生的不同聲音,不是學生沒有問題,而是畏于教師與教材的權威不敢提問。為此,教師要打破專制教學,站在與學生平等的位置,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以此來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與平等意識,這樣才能讓學生打消心中的顧慮,勇敢地發(fā)表個人不同見解,勇敢地提出問題。
2.加強方法指導,讓學生會問!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睂W生的學習貴在掌握方法,這樣才能帶領學生打開探究的大門,自主地學到更多的知識與技能。要讓學生能夠自主地提出問題,具有很強的問題意識,教師就不能只是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更為重要的是傳授方法。學生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展開自主探究,在探究中發(fā)現(xiàn)、提出、分析與解決更多的問題。
3.實施賞識激勵,讓學生樂問。教師要運用賞識教育,發(fā)揮評價的激勵效應,以得當?shù)脑u價來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成功與進步,享受到提問的樂趣,這樣更能強化學生的探究動機,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這正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核心所在。為此,我們要深入學生的學習過程,表揚與批評并行,這樣才能讓學生享受探究的樂趣,成功的喜悅。
參考文獻:
。1]陸文玲.關于高中語文創(chuàng)新教育的探討[J].新課程導學,20xx(7).
[2]鄭俊香.對高中語文創(chuàng)新教育的幾點認識和思考[J].考試周刊,20xx(19).
語文教學論文3
一、開展“快樂語文”有效教學的思考路徑
1.讓語文融入生活,開展快樂的實踐
之所以語文教學要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正因為語文的一面就是社會生活的真實反映,也是社會生活的擴展和提升、體驗和還原的一個過程反映。所以,將對語文的學習融入生活,將生活的過程融入語文,由此形成一種良性循環(huán),從而擴展學生的視野領域,拓寬他們生活的范圍。例如,教師可以借助四季交替,萬物周而復始的自然變化,開展各類快樂戶外實踐活動,引導初中學生探索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放下手中的課本,去感受冬日的雪地、去聆聽春雨的細述、去追逐夏日的清爽、去感召秋天的悲涼……這樣一種豐富的語文課外實踐活動體驗,不僅能夠塑成學生對生活充滿各種感悟,還能夠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讓他們在快樂活動之余,體悟到生命與自然的內涵,鑄就未來夢想的雛形。
2.讓課堂充滿激情,打造快樂的課堂
新課改語文課程標準中也提出了“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的要求。追求藝術是一種境界的提升,要想改善傳統(tǒng)語文課堂上沉悶的氣氛,就要把課堂教學當作一門藝術,為語文課堂注入激情元素。其一,會聽也懂說。教師先對課文進行誦讀,讓初中學生放松心情,平靜地聆聽。教師聲情并茂的朗讀,通常能夠給學生帶來一種震撼心靈的情感滲入,令學生自然而然地展開對課文內容的聯(lián)想與感悟,然后再組織討論,各自暢談內心感受。其二,會問也會讀。教材蘊藏的內涵很多,能學到多少,取決于教師如何挖掘。在讀中存疑,將薄文厚讀,長文精讀,教師應引導學生找尋文章中的疑點,提出自己的困惑,再進行分組討論交流,實現(xiàn)教材靈活化,碰撞思維火花。
3.讓學生愛上閱讀,進行快樂的讀書
要想實現(xiàn)閱讀教學的低投入、高產出,筆者認為首要應培養(yǎng)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一旦學生愛上閱讀,也就等同于愛上了語文,F(xiàn)實中,教師的行為通常能夠引導學生的行為。比如,經常與學生分享中外名典中的佳文美句,營造良好的讀書氣氛,久而久之初中學生也逐漸潛移默化,被閱讀氣氛感染。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學校館藏書籍,或是在班級內組建圖書社,發(fā)動教師和學生一起捐贈自己的圖書,并定期進行輪換,組織開展讀書沙龍活動等,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讀書空間,使讀書成為他們的內心需求,閱讀成為了一種快樂。
二、實現(xiàn)快樂語文教學效益的相關建議
1.對快樂課堂快樂語文的設置方式要符合教學目的'
在教學實踐中,仍有部分教師對快樂課程的安排就是想方設法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充滿歡樂,將教師的職責投射在了“只需要負責活躍課堂氣氛”。還有部分教師為了逗笑學生而荒唐地落入俗套。如講授課文《裝在套子里的人》時,將自己裝扮成套中人,用滑稽的外形逗樂學生,引致哄堂大笑?鞓返哪康氖沁_到了,但明顯與快樂教學理念相悖。這種方式不是不可取,而是沒有真正體會快樂課程,正如“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種顯而易見的刺激,那你永遠無法培養(yǎng)學生對腦力勞動的真正熱愛”。
2.對快樂教學定義的把握要準確、適度
針對這一點,主要反映在部分教師片面地認為快樂教學就是降低教學要求,減少學生功課負擔。然筆者認為,快樂教學并不是單純地減少作業(yè)量,而是用合理的方法將學生從升學強壓中解救出來,讓他們能夠在平緩的氛圍中學習。當然,對任何一種方式的過度使用,都將適得其反。如何把握適中,就需要初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反復摸索,尋找各類激發(fā)學習興趣的方法,促使學生主動的學習,摒棄打壓式的被迫學習。
語文教學論文4
摘要: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寫作教學對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感知能力和表達能力有重要幫助。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情景教學具有身臨其境、感同身受的特點,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還能夠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迅速提升學生寫作水平的有效途徑。因此,本文主要對情景教學在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進行探討,用以提高語文寫作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情景教學;語文;寫作教學
1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保比狈A寫作能力培養(yǎng):在語文教學中,許多老師只注重傳授知識本身,忽視培養(yǎng)學生的基礎寫作能力,導致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表達能力偏差。其次,每一位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認知不同,所以在知識層面上存在一定偏差,且不同的教學資質也會產生差異,因此,老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應不斷鞏固和復習語文基礎知識,并做好兩個階段的過渡、銜接,為開展語文寫作教學作鋪墊。
。保矊懽骱烷喿x的聯(lián)系不夠: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由此可以看出寫作與閱讀的密切聯(lián)系。在我國現(xiàn)存教育中,學生有升學壓力、老師有教學壓力,所以在繁重的學習任務中很難保持閱讀的習慣和水準。在語文寫作中,常常會發(fā)現(xiàn)學生的語法、詞語搭配錯誤,對于文章語句、段落的銜接不好,整體思維不夠連貫等現(xiàn)象。而持續(xù)閱讀有利于學生掌握語法、詞匯累積,對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有巨大影響。因此鼓勵學生養(yǎng)成自由閱讀的習慣,有利于學生迅速提高寫作素養(yǎng)。其次,學生對事物的認知大部分來自于書本,他們沒有足夠的閱歷,而閱讀能夠開拓他們的眼界,從不同的視角感受知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科學態(tài)度和探索精神。這些都是寫作的基本要素。
2情景教學在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
。玻奔訌娗楦薪虒W和情景教學融合:優(yōu)秀的文章往往流露出真實情感,所以寫作的題材最好與學生的生活、興趣和愛好相關,這樣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與積極性。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把生活引入課堂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與分析能力。老師只要在教學過程中深化學生體驗、稍作引導,便能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語文課文摘錄了許多優(yōu)秀篇章,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學生只是依靠字面的解釋、段落的劃分是無法領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這時就需要老師引導學生打破局限,誘發(fā)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發(fā)揮想象力,從多方面、多角度尋找答案;或者使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一步步的接近答案,不僅能夠保持學生的好奇心,還能夠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就拿朱自清的《背影》來說,在作者腦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親替他買橘子時在月臺爬上攀下時的背影。單一、枯燥的文字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只要提問“回想自己與父母最感人的時刻”并用語言表達出來時,即使不懂表達的學生也會臨摹文中表達方式依葫蘆畫瓢,理解父親對兒女的愛,從平凡的事件中,呈現(xiàn)出父母的關懷和愛護。一方面深化了課文知識,另一方面學習到了寫作技巧。
2.2提高閱讀能力,鞏固基本功: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依托教材強化學生的讀、寫能力。只有鞏固學生的語文功底,增加閱讀量、詞匯的積累,才能帶動寫作能力的提升。因此,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如何在閱讀中滲透寫作知識是老師所要思考的問題,只有激發(fā)學生愛讀、想寫的興趣,才能使閱讀與寫作訓練發(fā)揮到極致。眾所周知,引入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聯(lián)想力有重要幫助。它不僅是學習課文本身,還是豐富知識、積累經驗的過程,比如學習到優(yōu)秀篇章中的好詞、好句和好段落時,只要發(fā)揮想象、產生聯(lián)想,便能在日常生活中應用自如。這是一種在情境教學的基礎上運用仿寫的教學模式,也是提升學生寫作水平最簡單、直接的方法。
。玻辰巧缪,經典情景再現(xiàn):情景教學就是把學生引入到特定情境當中,使學生自然而然進入課程。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背景相近的場景,使學生設身處地的感受知識、置身于文章的情感之中,從而喚醒學生挖掘知識、想要表達的欲望。在模擬過程中有利于強化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情感流露,使學生真正感受到語文的魅力。比如學習到《皇帝的新裝》時,對于故事隱喻的`部分正好可以挖掘學生的潛力,通過肢體語言、形態(tài)來詮釋課文所要傳遞的情感和精神。首先,老師先劃分更衣和賞衣等區(qū)域,然后再挑選課本中具有代表的主要人物進行角色扮演,學生可以先熟讀課文內容,將文中的對話、心理活動和表情都設計一遍,確;顒拥捻樌M行。最后,當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所扮演的角色當中時,會主動去分析、觸碰作者的內心,流露出最真實的情感并產生共鳴,從而激發(fā)學生思維創(chuàng)新的能力。角色扮演有利于深刻學生對每個人物的印象,為今后描寫人物特征打下基礎。
2.4引入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多媒體被廣泛引入課堂教學并獲得不錯的教學效果。在進行寫作教學時,也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因為多媒體是由聲音、圖象組成的媒介,最后以音頻、視頻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有利于調動學生多維度感觀加深事物的印象。其次,多媒體教學優(yōu)化了傳統(tǒng)的課堂結構,以課件的形式推進了課程的進度,使課堂內容最大化。比如,探討與《圓明園的毀滅》等有關的題目時,很多學生會不知所措,因為不清楚“圓明園”的概念、形態(tài)是怎么樣的。那么,在課堂開始之前,老師先播放一段圓明園的視頻,把抽象的事物直觀、具體的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再現(xiàn)了圓明園當年的宏偉壯觀,學生無不對圓明園的布局、建筑風格及收藏文物的珍貴感到感嘆。把美的東西毀滅了,這真是一個悲劇,更能激起讀者的痛心與仇恨。通過這樣的方式有利于把學生的思維與課文內容緊扣在一起,把實踐教學不足的地方通過情景教學補充。由此可見,多媒體鮮明的畫面、動聽的聲音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輔助寫作教學的有效手段。
3結束語
隨著社會文明進程的推進,外部環(huán)境對學生的誘惑非常大,當前存在的現(xiàn)象是:學生熱衷上網、游戲,但對寫作的興趣不高,從而加大了寫作教學的困難。因此,老師應從實際出發(f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把生活引入課堂創(chuàng)設情景,用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深化語言教學,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作者:秦培華 單位:日照市嵐山區(qū)黃墩鎮(zhèn)中心小學
參考文獻:
。郏保萃醭纾抡n改下情景教學在初中語文(人教版)教學中的應用[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14)
[2]姜興民.新課標下初中語文寫作教學初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4(09)
。郏常輨c華.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改進與創(chuàng)新研究[J].中華少年.2016(15)
語文教學論文5
一、當前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目前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現(xiàn)狀和問題主要是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合理,導致學生對語文閱讀的學習興趣較低,從而降低了學生的語文閱讀效果。這是一個惡性循環(huán)。我國小學語文教師受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的影響和應試教育體制的束縛,在教學中更加重視的是學生對解題技巧的掌握,只注重分數(shù),而忽視了學生在語文閱讀中的主體性感受。這種教學方式單一且枯燥,屬于被動式的灌輸教學,小學生自然無法提高學習興趣,也就提不上去學習質量。因此,在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普遍存在著學生語文素養(yǎng)較低、閱讀效率較低等現(xiàn)象。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探究
(一) 樹立主體性閱讀教學的觀念
新課程改革指出,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切實促進學生全方面的發(fā)展。這點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顯得尤其重要。語文閱讀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能夠了解文章的結構、主旨大意,但同時為了提高學生對文章的自主體驗和感悟,必須要求學生能夠從中學會如何采用正確的詞語和結構形式等表達自己的觀念。而所有這些學習均需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恰恰對這種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非常不利,甚至有些負面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堅決樹立主體性閱讀教學的'觀念和意識,充分調動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性地位,切實以提高學生主動性為目標。
(二)加強誦讀教學
閱讀教學效率的提高需要從多方面著手,首先即要求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誦讀教學。誦讀教學指的是要求學生能夠對文章的主要內容,包括字、詞、句等進行背誦和理解。背誦是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雖然刻板,卻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小學生正處于學習發(fā)展的關鍵期,讓學生通過背誦來提高其對語文閱讀的掌握理解非常具有遠見性,能夠有效促進學生未來的發(fā)展。而誦讀教學則在背誦的基礎上增加了對知識的理解,其優(yōu)勢在于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對重點詞語等的理解加深學生對文章的主觀認識,體會到朗誦的樂趣,這樣學生更加愿意去讀文章,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義,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當然,誦讀教學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進行思維拓展,例如在學習到風景類的文章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現(xiàn)圖片,將文章的語句用更多直觀的圖片進行展示。這樣學生對于該詞語或者成語的理解必然能夠更加深入、更加直觀。這種做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重視品讀教學
所謂品讀即是指品味閱讀。品讀是閱讀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也是尊重學生主體性閱讀地位的具體體現(xiàn)。品讀實際上需要教師做到兩方面工作,第一部分即是給予學生一定的品讀時間。這一環(huán)節(jié)必不可少。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只需要學生“接受”教師的教學,而從未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對文章進行細細品讀,從而導致學生養(yǎng)成了“囫圇吞棗”的閱讀習慣,這十分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和文學素養(yǎng)的提高。因此,新的教學方式指導下,教師應該要給予學生適當?shù)钠纷x機會,讓學生在品讀的過程中去體會文章、理解文章。當然,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發(fā)展的限制,學生的品讀需要以教師的品讀為基礎。換句話說,教師在備課時也應該要對文章逐字逐句地品讀。教師的品讀自然需要教師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文章的字、詞、句的使用上,也需要教師更加能夠從整體、寫作手法等方面準確把握文章內涵,然后再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通過引導的方式使學生加強對文章的理解。例如,在《特別的愛》中,教師在對文章進行品讀之后可深度挖掘其中的內涵,并在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對文章的修辭手法、表現(xiàn)形式等進行品讀,讓學生聯(lián)想到家長對自己的愛,從而使得他們更好地去理解和體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四)強調體驗教學
體驗教學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一定的語言和語句的訓練,并指導學生進行語言積累和情感的注入,使學生能夠將情感和語言相結合。體驗教學是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教師對學生實施誦讀教學和品讀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更加豐富的語言詞匯和語言使用手法,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所學進行寫作。因此,在誦讀和品讀教學之后教師一定要進行體驗式教學,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以促進學生的語文閱讀發(fā)展。例如,在教授完《特別的愛》之后,教師需要給學生布置簡單的演講或者寫作任務,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完成作文《(爸爸、媽媽、爺爺?shù)?的愛》。在學生展示任務的同時,教師可以適當進行提點,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對閱讀的理解能力。這樣的教學方法更直觀,也更容易被學生接受。綜上所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高,需要小學語文教師樹立主體性閱讀教學的觀念,加強誦讀教學,重視品讀教學并強調體驗教學。這樣可以提高小學生閱讀的主觀能動性,而這種主觀能動性恰恰是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的最好方法。只有這樣,我國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效率和質量才能夠得到有效的保證。
語文教學論文6
摘要:在我國教育現(xiàn)代化的進程中,小學語文教育與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整合作為一種改革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徑,已經成為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方向。將多媒體信息技術和教學課程進行有效的整合,推進教育的信息化,對進一步深化我國小學語文教育的改革、提升學生的課堂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具有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語文教學;整合
引言
教育信息化的關鍵在于課程教育與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也在教育領域得到了全面的推廣和應用。但在推廣的過程中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合理的利用信息技術來提升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質量,推進小學語文的課程教學與現(xiàn)代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整合,對于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一、當前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整合過程中的問題
信息技術為傳統(tǒng)的教育體制帶來了一場影響深遠的變革,其運用顯著提高了課堂效率,豐富了教學的內容并且對以往的傳統(tǒng)教學理念也帶來了沖擊。但是,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學科中的應用則顯得相對滯后。
(一)理論研究的相對滯后
當前我國教育領域在小學語文教學和信息技術的整合上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是否推進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的整合目前還沒有定論。其整合水平的高低目前還完全取決于任課老師個人水平,而全面推進小學語文教育的信息化則需要配套的信息化教材去指導整個整合的過程。
。ǘ┙逃椒ǖ穆浜
當前的授課方式主要還是以教師教授、學生識記的填鴨式教育為主,即便是在課堂上運用了一些多媒體技術,也是老師如同解說員一般進行講授,沒有發(fā)揮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作用,這樣的課堂自然很難產生較高的效率。
。ㄈ⿲鹘y(tǒng)教學模式的依賴性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老師教授的知識,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居于主體地位。這種教學模式對于傳授系統(tǒng)知識體系具有不錯的效果。教師和學生也適應了這種模式并產生了很強的依賴性。然而,這種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扼殺了學生的知識獲取能力和自主創(chuàng)新的能力。
二、小學語文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的目標與內容
(一)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整合的目標
宏觀的目標是進一步建設數(shù)字化的教學環(huán)境,積極推進教育信息化的改革進程,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的發(fā)展,推進教學方式的進一步改革,努力實現(xiàn)信息時代素質教育的進一步發(fā)展。就小學的語文教育來說,要重視培養(yǎng)小學生的動手、認知、創(chuàng)新能力,在教學中注重信息技術的合理利用,激發(fā)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
。ǘ┬W語文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內容
作為小學語文的教學,首先要說的就是識字教育,它是小學語文最重要的教學任務之一。信息技術與識字教育的結合可以通過一些識字教學的軟件或者是課件來實現(xiàn)。其次是與閱讀教學的結合,要讓小學生在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充分感悟文章的內容并進行一些信息的加工和思考。再者,就是與口語交際教學的整合,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口語教學設計出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與他人交流的興趣。最后,就是與綜合性學習教學的整合,要求學生會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來獲取和搜集相關的資料,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加快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的'對策
。ㄒ唬┘訌妼π畔⒒滩暮徒虒W用書的研發(fā)
在推進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整合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就是對信息化教材的研發(fā)。使用特定的教學用書來指導教師的整個教學過程,可以進一步提高信息技術與課程結合后的課堂效率。教師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努力營造一個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組織一些實踐性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和團隊合作能力。
。ǘ﹦(chuàng)設信息化學習環(huán)境,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依托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強大支撐,建立起一個與教學內容同步的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從不同的角度出發(fā)來激發(fā)學生的課堂興趣,激勵學生在教學環(huán)境中進行積極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如《鳥的天堂》這一篇課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前收集一些關于鳥的天堂的多媒體資料,引發(fā)學生對鳥的天堂的興趣,在這種前提下再帶領學生去閱讀課文。在“眾鳥紛飛”這一段講述時,教師可以播放課前收集到的鳥活動時的一些影音資料,這樣自然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閱讀課文的興趣,然后帶領學生朗讀課文,體會文章所描繪的意境,整個教學過程自然水到渠成。
。ㄈ├眯畔⒒膶W習資源,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能力
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xiàn)教育資源的共享,學生學習的可選擇性也大大增加。學生也根據自己的想法,利用教師提供的豐富的的網絡教學資源來進行自主的探索,真正成為課堂上的主體,同時自身的信息搜集能力、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都可以得到提高。如《草船借箭》教學完成之后,為了更多的讓學生了解《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和故事,可以在課后讓學生收集一些《三國演義》中其他一些經典的人物故事,舉辦一期“三國群英傳”的課堂演示。學生可以通過各種途徑來收集資料,這樣學生可以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做到資源共享,通過這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不但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也提高了學生搜集資料、處理信息的能力。
結語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的現(xiàn)代社會,小學語文的教學方式正在發(fā)生著深刻的變革。合理的將多媒體信息技術引入課堂,加快推進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對于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xiàn)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孔娟,朱酉晨.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協(xié)同整合研究[J].文學教育(中),20xx,02:158-159.
[2]孔娟,朱酉晨.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協(xié)同整合研究[J].文學教育(中),20xx,04:41-42.
[3]徐丹.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的問題及其對策[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xx,25:133-134.
[4]王天明.淺議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xx,02:40-41.
[5]吳東紅.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整合[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xx,05:98-99.
語文教學論文7
一、原生態(tài)習作教學的必要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經常給學生制定出寫作的標準,讓學生把寫作當成語言的應用技術,為了迎合教師的品味而寫出一些具有華麗辭藻的千篇一律的作文。在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中,教師忽略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在寫作教學中以追求立意高為標準,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指導,給學生規(guī)定寫作的模式,壓制了學生的個性化表達,導致學生的習作千篇一律,因而造成許多學生的寫作不是為了自己的需求而寫,而是為了應付考試、為了緊跟教師而寫,只是把寫作當成一種任務,這樣學生自然對寫作興趣不濃。而原生態(tài)習作關注的是人格的構建,強調的是學生內心深處的觸及,通過引導學生體驗生活而理解生命的價值。原生態(tài)寫作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學會正確地對待生活,并對生活進行多角度觀察,把自己的真實感受和認識寫出來。所以強調原生態(tài)習作非常必要。
二、原生態(tài)習作教學的策略
。ㄒ唬淞⒄_的習作理念。許多學生之所以不喜歡寫作,大部分原因在于他們認為作文是教師給自己布置的任務,是強制完成的,所以對寫作也就沒有了興趣,降低了寫作的積極性。因此,在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要讓學生從心理上接受作文,認識到習作是他們生命中的組成部分。如可以利用一些具體的事物和現(xiàn)象,讓他們理解習作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獨特交流方式,從而樂意寫作。在教學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的.交流場景,通過交流體會寫作的價值,真正從心理上接受用作文與他人交流,把自己的想法自由表達出來的理念。如在選舉班干部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寫演講稿,讓學生感受到習作是人際交流的需要。教師在教學時也可以引導學生把自己的成長經歷通過習作的方式記錄下來,用習作表達自己的愿望和想法,滿足學生的精神訴述的需求。
(二)引導學生寫真實感受。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有許多教師在學生寫作時,總是教給他們運用成語、修辭等方法,要求學生的習作結構巧妙,導致學生的習作中出現(xiàn)了修辭不恰當、虛構故事情節(jié)等現(xiàn)象。根據這一現(xiàn)象,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用平實的語言把自己的真實感受自述出來,不過于強調學生對修辭手法的運用,避免學生習作的成人化、人文化;教師要引導學生說實事、敘真情,保護學生習作的原生態(tài);教師要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要有意識開發(fā)和利用學生生活中的經驗,通過領悟生活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與想象力。如在學習《孔子游春》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說出自己春游的情境,并讓他們寫出自己組織春游的計劃。通過交流與討論,學生就會把自己在春游中的感受寫出來,進而提高自己的寫作效率。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愿意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說出來,并給學生的寫作積累素材,充分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ㄈ┓e累素材,拓展寫作空間。原生態(tài)習作要求題材豐富,形式靈活。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多給學生組織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從活動中獲得資源,積累習作素材。讓學生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投入生活,走向大自然,讓他們學會用眼睛觀察,用耳雜傾聽,用雙手感知,用心靈去體驗。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三人兩足賽、斗蛋比賽、為媽媽做早餐、護蛋行動等活動,讓學生在趣味橫生的活動中,學會觀察、學會體驗,積累自己的獨特感受,從做有心人,留心觀察周圍事物開始,通過實踐學會發(fā)現(xiàn),養(yǎng)成有意識觀察積累的習慣。這樣,他們在下筆時就會有豐富的素材、飽滿的感情、開放的思維和大膽的創(chuàng)新,習作的空間就廣,就不會出現(xiàn)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現(xiàn)象,文章自然就妙筆生花。
。ㄋ模┳非髠性化,抒發(fā)真情。原生態(tài)習作中,學生可以充分利用自身有利條件,運用個性化的話語和表現(xiàn)手法反映自身的生活經歷,抒發(fā)個性化的感受。在習作教學中,教師就要努力給學生營造激發(fā)他們情感的情境,讓學生自主選擇抒發(fā)感受的形式,把自己的情感實感表達出來,使習作變得清新自然。在習作教學中,教師既要重視傳統(tǒng)的寫作方式,如模仿寫作、想象寫作以及讀寫結合的寫作方式,更要讓學生學會自主命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動力;鼓勵學生多層面立意,寫出自己的感受,表達個性化的思想;鼓勵學生采用不同順序,多角度構思,把習作寫得真實自然。如在習作教學時,教師可以把生活中常見的一些聲音組合起來,引導學生進行合理想象,讓他們說出自己的想象,獨立命題。也可以讓學生多積累詞句,仿寫句子,提高他們的語言能力。在學生有所感受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寫出自己的想法。在小學語文“原生態(tài)習作”教學的過程中,要從作文教學的特點和發(fā)展規(guī)律出發(f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讓學生自由發(fā)揮,把自己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來。在教學的過程中還要引導學生多觀察生活中的事物,為自己的寫作積累素材,鼓勵學生讓學生健康快樂成長,進而使學生的習作實現(xiàn)原生態(tài)。
參考文獻:
[1]羅耀珍.小學語文生態(tài)習作的實踐路徑———從“生態(tài)閱讀”到“生態(tài)習作”[J].小學教學參考,20xx,(28):78-79.
[2]胡英嬪.新課標下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景回歸自然[J].都市家教(上半月),20xx,(3):153.
[3]李錦春.談怎樣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景回歸自然[J].都市家教(下半月),20xx,(3):80.
[4]王成.讓閱讀因“群文”而精彩———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有效性探討[J].學周刊,20xx,(1):134-135.
[5]陳晶.關于小學語文“原生態(tài)習作”教學的幾點認識[J].魅力中國,20xx,(44):135.
語文教學論文8
摘要:作文教學是語文學科教學中“老大難”的環(huán)節(jié),相關教育學者以及一線教師都對此做出了很多有益的研究和嘗試。但從整體上來看,現(xiàn)今的作文教學效果依然不夠理想。教師們傾向寫作技巧和寫作方法的傳授,目標在于指導學生在作文方面拿到“高分數(shù)”,很少甚至根本沒有考慮過基于學生經驗來開展作文教學。
關鍵詞:初中;作文教學;學生經驗;有效策略
作文教學,在語文學科教學中占據著重要地位。盡管作文教學一直被強調、被重視,目前的作文教學仍舊處于“教師難教,學生難寫”的困境。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其實有很多,而筆者認為最根本原因在于作文教學脫離了學生經驗,忽略了學生成長以來的生命體驗和情感體驗。創(chuàng)作來源于生活,不同的個體具有不同的經驗,反過來,經驗也會影響個體的形成和發(fā)展。學生經驗的缺失不僅阻礙學生個體的發(fā)展,也會影響到學生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形成。具體到作文教學,就會成為教學質量難以提升的一個缺口。因此,教師們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應當積極地采取相應的有效策略解決這一問題。那么,具體采用何種策略來進行基于學生經驗的作文教學呢?首先,要使學生“有話可寫”,要創(chuàng)設情境,充實學生經驗;其次,注重閱讀教學,豐富學生寫作素材;最后,改變評價方式,將寫作主動權歸還給學生。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作文教學中,教師們往往以自己的教學目標為核心,對學生的寫作有著一些規(guī)定,例如寫什么內容、采用什么文體、要寫多少字數(shù),并不考慮學生是否喜歡這個主題,是否了解這個寫作領域,這種教學態(tài)度容易導致學生消極對待作文。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并保持積極性時,一定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師們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意識到這一點,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的熱情,讓他們將寫作文當成一種樂趣。例如,將學生置于最近發(fā)生的重大新聞事件的.情境中,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和聯(lián)系實際生活,根據新聞實情,寫出現(xiàn)狀,表明感受;還可以采用討論、看圖畫、讀書等教學方法,將所觀察的、所閱讀到的東西轉化為自己的情感體驗,在不斷地實踐中形成符合學生學情的作文教學。另外教師們在作文教學中,也不要過分限制寫作條件,可以適當?shù)馗鶕䦟W情讓學生決定寫什么和怎么寫,肯定此次作文可以有幾種不同的寫作方案,重視學生個體性的發(fā)揮,鼓勵他們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當學生了解到自己可以運用自己掌握熟練的體裁自由寫作時,必然愿意寫出真實的情感體驗,產生寫作興趣。
二、重視閱讀教學,加強教師指導
文章的寫成可以說是文字到文字的過程,要想寫出一篇好的作文,對文字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好的文字從何而來?閱讀積累是最好的方法。正如古語所說“讀書千萬卷,下筆如有神!睂W生可以通過不斷的閱讀,從優(yōu)秀的文章當中學習到一些優(yōu)美的語言外,還可以學習到相關的寫作技巧,例如如何構思,使文章內容明確、如何布局,使文章結構嚴謹、如何運用修辭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動形象。在此基礎上,可以將閱讀所積累的東西結合自身體驗加以提煉,變成自己的東西。同時,不斷地閱讀優(yōu)秀作品,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教師們應當重視閱讀教學。但閱讀什么,怎樣閱讀才是正確的方式,還需要教師們對學生加以指導。初中的課業(yè)也比較繁重,課余時間用來大批量的閱讀比較有限。那么,課內的閱讀就變得十分重要了,學生可以充分利用手頭上所有的課本和讀本。要知道能夠入選課本和讀本的文章都是專家學者們精挑細選的,它們在文章選材、寫作技巧上都有著一定的示范作用。教師們可以指導學生認真閱讀和鑒賞這些文章,感受其中的精彩和豐富,讓他們在閱讀這些經典之作過程中不僅獲得審美上的愉悅,也能夠由此獲得一定的感受,豐富閱讀經驗。
三、改變傳統(tǒng)評價方式,調動學生主動性
傳統(tǒng)的作文評價方式是教師單方面評價,肯定優(yōu)點,指出不足之處,再附以一個分數(shù)。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基本上沒有任何異議,過于相信教師在作文評價方面的權威性。這樣的評價方式是教師單方面的觀點,和學生沒有任何情感上的交流。評價方式其實可以多樣化,讓家長、學生至少讓學生參與進來?梢圆捎煤献髟u價的方式,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當有學生閱讀自己的文章時,其它小組要進行記錄并進行討論得出小組評價。被評價的文章作者可以得到同學們的建議,能夠明白自己文章的不足之處,而各個小組在評價時,也可以比照自己的文章,知道是否合乎標準,如何寫作才能夠寫出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這樣的小組評價方式不僅減輕了教師們的負擔,也能夠提高學生的修改能力,促進學生互助合作的能力,是學生生活經驗的一種獲取渠道。讓學生參與作文評價,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才得到了真正的體現(xiàn),學習的主動權得以回歸。由此,學生更愿意積極地挖掘所有的生活經驗,將其寫入作文,更愿意寫真實的人事,寫真實的情感。
《語文課程標準》關于初中作文教學的目標與任務的表述放在“表達與交流”中,其中有條目明確要求,作文的教學應當是指導學生學會多角度地觀察生活來豐富生活、情感經驗,關于自然、社會和人生有著自己獨特的感受和思考。新課程改革呼吁“以生為本”,具體到作文教學中,更加強調基于學生生活經驗以及自身實際的真實而個性。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重視學生經驗必然成為作文教學一大趨勢。
語文教學論文9
一、加強課外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意識
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當前初中學生在進行寫作時,最大的問題就在于學生沒有東西可寫,寫作資源十分貧乏。而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學生在進行初中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學業(yè)負擔較重,尤其是升學的壓力越來越大,這就導致學生難以抽出大量的時間進行教材之外的文字閱讀,因而每當進行寫作時,就感到無從下手,也不知道該寫什么。教學實踐表明初中學生的寫作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與其閱讀量有正相關的關系,較大的閱讀量不但能夠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信息的分析與獲取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初中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量,要重視對學生閱讀意識的培養(yǎng)。隨著社會信息化進程的不斷深化,相較于以往,現(xiàn)代教學具有更為大量的信息資源優(yōu)勢,而教師在進行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時也應當充分利用這一信息資源優(yōu)勢。與此同時,在課堂上以閱讀心得分享的形式開展班級討論,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充分利用信息資源幫助學生培養(yǎng)閱讀意識,通過班級討論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教學效率。具體而言,教師在選取課外閱讀資源時可以針對學生這一階段的閱讀能力去選取一些難度適中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如《駱駝祥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朝花夕拾》,來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二、利用現(xiàn)代技術,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課,無非是教師對學生作文進行點評,或者是規(guī)定題目對學生寫作進行簡單地指導后讓學生動手去寫。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方式過于單一,課堂教學過于死氣沉沉,索然無味。而這種教學氛圍直接影響了學生對作文課的學習興趣,影響了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因此,教師在進行初中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豐富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各種技術資源,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則成為了關鍵。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利用現(xiàn)代技術,充分發(fā)揮信息資源的優(yōu)勢,充分利用圖文聲像并茂的電腦資源,將抽象的寫作教學變?yōu)閯討B(tài)的、形象的課堂教學。對于初中寫作教學而言,培養(yǎng)學生的美感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在初中作文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為學生協(xié)作學習營造一個多感官參與的教學氛圍。例如教師可以借助投影設備,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投影到屏幕上,引導學生對作文進行修改與探討,讓學生站在教師的角度對作文進行審視,從而提高學生的改評意識以及自我修改能力,激發(fā)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此外教師在進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時可以結合一些社會熱門問題例如“環(huán)!,并用多媒體向學生進行展示,讓學生更為直觀地了解環(huán)保的重要性,從而激發(fā)學生對寫作的興趣,讓學生在寫作時有話可說。
三、利用信息資源,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對于寫作教學而言,教師所起到的往往只是一個引導的作用,寫作能力的提高一部分依賴于教師對寫作技巧的講解,一部分依賴于學生長期以來寫作經驗的積累以及寫作實踐。寫作教學是一個教師指導,學生感悟的過程。然而許多教師在進行初中寫作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過于偏重于教師對學生的指導,過于注重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指導地位,而忽視了對學生感悟能力、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課堂教學教師教的東西不少,學生學到的寫作知識卻十分有限。學生對教師所講授的知識缺乏一定的靈活運用能力,極大地阻礙了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不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師在進行初中寫作教學的過程中除了要加強教師對學生寫作的指導外,同樣還應當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利用信息資源,多給予學生感悟知識、自主學習的空間,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自主學習,讓學生由學會轉變?yōu)闀䦟W,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將教師教與學生學緊密結合起來,打造高效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例如教師在進行初中寫作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信息資源布置一些開放性較強的作文題目,讓學生以“我眼中的放棄”為題,結合網絡上有關放棄這一話題的信息資源,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自主學習,通過探究性學習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辯證性思維。
四、結合生活資源,加強學生的生活體驗
寫作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沒有充分的生活體驗,沒有豐富的生活經歷是難以寫出好作文的,是難以深入地表達出寫作情感的。由于初中生年齡的限制,其所經歷的生活實踐較少,寫作教學也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過程,這就導致初中生在進行寫作時往往是說假話、空話、套話,寫作缺乏真實的情感基礎。隨著現(xiàn)代信息資源的飛速發(fā)展,日常生活之中充斥著豐富的生活資源。因此教師在進行初中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生活資源,在寫作教學的過程中引入生活信息資源,以生活資源為出發(fā)點,加強學生的生活體驗,彌補學生所欠缺的生活體驗與生活實踐。通過生活資源的引入,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實情感,培養(yǎng)學生感悟生活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作文教學的效率。例如教師在進行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生活資源,從生活出發(fā),給學生布置一些生活實踐任務,“為父母做一次飯”、“當社會志愿者”、“在植樹節(jié)植樹”等,加強學生的生活實踐,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通過生活實踐提高學生對生活的感悟能力,通過切身的生活實踐,豐富學生的寫作情感,讓學生將真實情感融入到作文寫作之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從而提高初中寫作教學的有效性。
五、結語
總之,現(xiàn)代教育信息資源對于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具有深遠的意義,教育工作者特別是語文教師應當立足當前,放眼未來,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信息資源,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說話、獨立思考及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加強對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從而提高作文教學效率。
語文教學論文10
。蹆热菡荩悍治霾⒎此籍斚赂咧凶魑慕虒W中存在的問題:強調寫作技巧訓練,輕視思維能力培養(yǎng),強化作文語言的雕琢,忽視了作文的本質意圖。在此基礎上,探索高中作文教學之路。
。坳P鍵詞]:高中作文教學反思技巧思維語言積累
每個語文教師都明白寫作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語文課程標準》把“閱讀與鑒賞”和“表達與交流”作為必修課程的學習內容,旨在讓學生在“積累整合”、“感受鑒賞”、“思考領悟”、“應用拓展”、“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等能力上獲得發(fā)展?梢赃@么說,學生由此而獲得的讀和寫的能力猶如他們語文能力的雙翼,只有雙翼雙飛才能真正擁有較強的語文能力。而高考中作文至少六十分的地位也讓語文教師們不能輕視寫作教學。于是,許多語文教師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實踐,但實際效果并不佳。在考場上很多學生的文章只能勉強及格,有的甚至文不成章,詞不達意。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常?梢栽趯W校組織的演講比賽或征文比賽中碰到“撞車”的文章。這說明學生其實并不能正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或所見所聞,也不能應付日常生活中的文字要求。為此,我們不得不對我們的高中作文教學作一些分析和反思,發(fā)現(xiàn)不足,以求獲得正確而有效的作文教學方法。
不足之一:強調寫作技巧訓練,作文“千人一面”
我們一些語文教師在看到張志公先生在《談作文教學的幾個問題》中那句“我們的作文教學在指導‘寫什么’這方面花的力氣比較多,而在指導‘怎么寫’這方面花的力氣太少”后可能都會有一種恍然大悟之感,認為自己已經把握住了學生作文質量不高的命脈。于是,在作文教學過程中他們一味傳授作文知識,講析寫作技巧。從作文開頭如何起,中間如何承轉,講到最后怎樣合尾,言必談“鳳頭、豬肚、豹尾”,學生寫作則必是“三大塊”,一個班的作文全是“八股”兄弟。更有甚者,專門指導學生不同的文體用不同的套路。這些寫作技巧大多不是教師自身研究所得,而是“借鑒”自一些所謂的“作文寶典”“輕松拿下滿分作文”“作文秘籍”之類的書。如此一來,學生的文章“千人一面”在所難免。而最讓人痛心的是,許多學生只知技巧卻沒有足夠的寫作體驗,誤以為那些空洞的文章就是他們努力的目標,漸漸地,對寫作的厭惡之情由此而生。
不足之二:輕視思維能力培養(yǎng),作文“浮光掠影”
不管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所提倡的寫作觀“文以載道”還是新文化運動中周作人提出的文以“言志”(表現(xiàn)個人的思想、感情、意圖等),先前的文學大家們告訴了我們一個相同的事實:文章理應傳達出自己的一些見解、觀點。在《論語·衛(wèi)靈公》中有一句“辭達而已矣”,在這里,“辭”可以理解為語言文字,這個句子意為“語言文字所表達的與心里想的一模一樣”。從中我們可以知道,古今中外,文章的本意就是傳達所“思”而已。 可我們現(xiàn)在學生的寫作狀況又是怎樣的呢?無思想無內涵而形式至上的文章比比皆是。筆者曾在考場作文中看到這樣的句子:**的轉身是因為我哀戚蒼白的珍珠浸潤了我華美的羽翼,爸爸的轉身是因為他聽到了我那如花般嬌艷的心在寒風中因別離而一瓣瓣地脫落。這種形式遠勝于思想傳達的傾向的形成和我們在寫作教學中輕視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有極大的關系。
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許多教師因為學生綜合課業(yè)任務大等原因常會專注于布置一些知識作業(yè)訓練來快速提高學生的成績,這樣便忽略了對學生思維方面的訓練。于是高中三年,我們的學生身體長了,知識多了,可思想卻仍是膚淺的。學生的“思考領悟”能力沒有提高,高中語文教學任務就不能算是完成。叔本華曾說:“事物的本身并不影響人,改變人的是人對事物的看法和態(tài)度!蔽覀兊膶W生恰恰就缺乏了能正確指導自己辨 1
析事物的思維能力,這樣的學生所能寫出來的文章常常是生活單薄,思想貧弱的“三等殘廢”。那文章原希望傳達的“意”只能是浮光掠影。
不足之三:強化語言雕琢,作文“華而不實”
為了掩飾思想上的蒼白,不少語文教師和學生開始致力于形式上的片面追求,尤其是對作文語言的雕琢。
語言本是思維的工具,熊成鋼教授早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就呼吁“語文教學必須加強直覺思維的訓練,使瞬間負載更為豐富的內容,為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轉化創(chuàng)造條件”。不注重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只追求精美的語言,結果只能是辭藻華麗而更顯思想之貧瘠和內容的單一。這個階段的學生在語言上又不可能真正花時間去揣摩,他們所謂的“美文”多來自他人的文章,有的來自一些名家名作——能吸收名作精華自然是好事,但這些文章往往是由教師拿來作為作文點評資料,點評時又不能讓學生明白個中精髓,學生食而不化又急于事功,于是大量滿篇都是美麗的語言但常常是驢頭不對馬嘴甚至不知所云的文章出現(xiàn)了。還有許多的美文來自同時代的一些“新生代”寫手。郭敬明、張悅然等由“新概念”而來的作家作品是他們樂于仿效的,卻又無法把握內在的精華,文體混亂、語言華麗古怪的作文由此誕生。那些看似華美的語言實際上是人云亦云,既乏新意又少靈氣,可謂“華而不實”。
學生長時間地寫這樣的文章,會使他愈來愈遠離質樸,只知追求表面的浮華,嚴重的還會減退語言表達能力,辭不達意。
那么,面對這樣類似作文技術培訓的作文教學現(xiàn)狀,我們該如何調整思路以求教有所得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嘗試。
首先是注重全面積累。
杜甫曾說:“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薄芭嫉谩笔侵改呈掠|發(fā)靈感瞬間感悟?蛇@“偶得”屬于“妙手”,“妙手”應指已有良好寫作功底的人,更是指有所思索的人。因此,寫作前,我們必須做好準備工作。這個準備就是積累,積累必要的寫作知識和閱讀積累。 必要的寫作知識是指寫文章的一般規(guī)律,也就是作文的“規(guī)矩”,而不是那些純粹的“秘訣”。規(guī)矩是作文的基礎,是解決“會”不“會”的問題,也是容易把握的。只有知道文章是什么樣的,過程是怎樣的,文章又是怎樣寫出來的,才能真正過作文關,才能使文章成為記錄人思想感情的載體,成為有血有肉,有鮮活靈性的有情之物。
閱讀積累也是寫作前必須的做的工作。語文學科不如自然科學那樣嚴密,它始終離不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清人袁守定說的“得之在俄頃,積之在平日”說的就是這個意思。郭沫若的“胸藏萬匯憑吞吐,筆有千鈞任歙張”也是旨在說明只有一定的量的積累,才能達到質的飛躍。巴金先生曾說“現(xiàn)在有200多篇文章儲蓄在我的腦海里了。雖然我對其中任何一篇都沒有很好地研究過,但這么多的具體的東西最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謂‘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边@便是積累的很好體現(xiàn)。我們學生的閱讀積累也是同樣的膽力:讀得多了,作文能力自然在各個方面得到了提高,材料更是儲備豐富了。
學生可以閱讀語文課本、讀本上的文章,也可閱讀課本外的好文章,尤其是一些名著。古語有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名著是取之不竭的精神食糧。
張志公先生在他的教育論集中強調“多讀”的重要,認為“讀是寫的基礎”,這也說明了積累之重要性某種程度上勝過了寫作技巧。
其次是注重思維訓練。
近年高考作文在命題時一直在加入“智性”因素,引導學生注重運用思辨能力。這在“生有所息/生無所息”和“行走在消逝中”等作文題中都得到了鮮明的體現(xiàn),而學生則常常感到茫然,甚至無從下筆,這就是缺乏思辨能力的表現(xiàn)。
陸機在《文賦》中說:“恒患意不稱物,文不逮意,蓋非知之難,能之難也!痹诖耍憴C闡述了“物”“意”“文”三者的關系。如果說由“意”到“文”需要作者的表現(xiàn)力,需要
2作者駕馭文字的能力,那么更為基礎的一步由“物”到“意”的轉化中離不開作者的攝取能力,更離不開寫作者的歸納推理、演繹推理等能力。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列舉了許多具體的事例,綜合之后他得出了文章“大抵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的結論。王勃在《滕王閣序》中那“時運不齊,命運多舛”之嘆則源于對馮唐、李廣、賈誼等人坎坷人生的歸納。
所以在寫作教學中我們可以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學會哲學地思考,不妨多做些語言思維訓練,引導學生學會善于抓住對象的本質、規(guī)律和必然性,培養(yǎng)學生獨立地發(fā)現(xiàn)、分析問題的能力,如果能結合已有的經驗和知識產生某種新穎,獨特,有社會價值的成果,那何愁學生寫不出文質兼美的文章呢。
。蹍⒖嘉墨I]:
1.《張志公語文教育論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當代中學語文教育專家研究》(教育科學出版社1992)
3.《中學語文教學應訓練直覺思維以培養(yǎng)語感(熊成鋼〈天津師大學報〉1997第四期)
4.《于漪語文教育論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
語文教學論文11
摘 要:本文從初中語文有效教學的必要性出發(fā),分析了有效教學的特征。在此基礎上,重點探討了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水平的策略和方法:做好初中和小學學生的知識銜接,營造和諧活潑的語文課堂氣氛,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有效實施自主合作學習方式,進行有效評價活動。
關鍵詞:初中語文;有效教學;自主學習;分層次教學;有效評價
一、初中語文有效教學的必要性
在新課改下,有效教學已經成為教育工作者重點研究的課題。如何在教學中做到有效、高效,是目前教育工作的重點。追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已經成為推進素質教育的首要問題。由此可見,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有效教學的特征
探討初中語文有效教學,必須要了解有效教學的特征。其特征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有效教學必須面向全體的學生,注重學生的參與活動,同時,在實施有效教學時,必須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學習基礎和需要;第二,在有效教學實施過程中,必須明確教學的目標以及教學的重難點,制定的目標學生必須通過努力能夠達到;第三,對于有效教學的產出和投入必須滿足高效比;第四,在有效教學的實施中,必須注重生活化教學,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背景;第五,有效教學必須要求教師做好反思性教學;第六,有效教學必須要求師生有挑戰(zhàn)性的思維活動,有遷移和創(chuàng)造的欲望和能力;第七,有效教學必須要求學生能夠及時反饋,表明學生獲取、應用所學知識和技能,目標達成性高。
三、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水平的策略
1.做好初中和小學學生的知識銜接
要想銜接好學生初中和小學的知識,必須要多途徑地了解學生的識字狀況,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分層次教學。
第一,多途徑地了解學生識字狀況。了解學生的語文水平,是教師實施有效教學的關鍵。具體的方法包括讓學生寫自我介紹、進行家訪等。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得到有效的情況,從而在面對學生問題時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
第二,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分層次教學。分層次推進教學是提高學生能力和水平的有效方法,而分層次推進教學的前提是必須掌握學生的真實水平。在掌握學生真實水平后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等級,針對不同的等級,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方法。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都能擁有成就感,水平都能相應地提高,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
2.營造和諧、活潑的語文課堂氣氛
初中生已經到了叛逆的年齡,其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受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非常大。因此,要想進行有效的教學,必須營造和諧、活潑的語文課堂。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下,更容易完成課堂學習。為此,初中語文教師必須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面帶微笑。微笑是情感交流的紐帶,是創(chuàng)設和諧教學氛圍的重要手段。第二,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以積極、飽滿的熱情面對。通過這樣的態(tài)度,讓學生感到聽課是一種精神享受。第三,發(fā)揮正面強化的作用。教師在語文課上經常使用正強化,會使學生保持愉快的心情,對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很有好處。
3.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多媒體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是有效教學的一個重要手段。多媒體教學可以做到圖文并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一些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多媒體教學有助于實現(xiàn)“輕負高質”和實施高效愉悅教學,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可以說,多媒體的靈活運用將會給中學語文高效愉悅教學帶來勃勃生機。
4.有效實施自主合作學習方式
“自主”就是學習者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自主學習就是學習者自覺主動地去發(fā)現(xiàn)、探索、理解知識的過程,即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jiān)控。自主學習的含義為:首先是學習者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其次是學習者的選擇性得到了實現(xiàn)。另外,增強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小組合作學習,不但提高了學生的興趣,還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精神,對學生以后的成長有非常大的幫助。
5.進行有效評價活動
有效評價活動是實現(xiàn)有效教學的一個途徑。為此,教學評價首先要客觀公正。在這個基礎上,再堅持鼓勵為主。教師一定要正確處理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不能把激勵評價用到極端,對于學生的錯誤不能敷衍了事,一定要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實想法,然后才能做出相應的評價。其次,教師應錘煉課堂教學的評價語言,必須做到準確,不能模糊。
總之,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以后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水平的策略和方法,讓初中語文課堂變得更加高效,以此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
參考文獻:
[1]王海國.農村初中語文有效教學的三個策略[J].讀寫算(教師版),20xx年,(03).
[2]楊素云.對初中語文有效教學的解讀與思考[J].學周刊(B).20xx,(01).
[3]劉朝.農村初中語文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現(xiàn)代交際(下半月).20xx,(08).
[4]范曉晨.新課程理念下提高初中語文有效教學的策略[J].祖國(教育版),20xx,(10).
[5]吳俊新.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語文有效教學策略初探[J].新課程(教研版).20xx,(08).
語文教學論文12
[摘要]語文創(chuàng)新個性品質是創(chuàng)新活動取得成功的保證。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好奇心、異眾心、進取心、持恒心,即“五心”,正是學生創(chuàng)新個性品質的重要內容。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五心”。
[關鍵詞]自信心好奇心異眾心進取心持恒心
語文是一門創(chuàng)造性思維頗為豐富的學科,學生一旦處于主動狀態(tài),必定會爆發(fā)出無限的創(chuàng)造火花。因此現(xiàn)代教育觀提倡在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學以人為本,充分開發(fā)學生的各種潛能,注重健全學生個性品質的形成,讓學生在言語實踐活動中真正“動”起來。如果說少兒時期是個性品質培養(yǎng)的最佳期,那么語文課堂就是使兒童潛在的創(chuàng)新個性品質得到適時開發(fā)的重要基地、營造自由、寬松的課堂氣氛,喚起學生自信心。
傳統(tǒng)的教育中,由于師道尊嚴,緊張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前怕狼、后怕虎,不敢想,也不敢說,這種現(xiàn)象顯然極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發(fā)揚。因此,現(xiàn)代老師要喚回學生的自信心。而心理學告訴我們,自由能使人的潛能得到最大的發(fā)揮。所以在語文教學中師生間應當建立起一種平等、民主、親切、和諧的關系,營造寬松的氣氛,放手讓學生自由地學、思、疑、問,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在課堂上敢說敢想,潛能得到最大發(fā)揮,從而樹立自信心。在許多偉人身上,我們都可以看到超凡的自信心,正是在這種自信心的驅動下,他們鼓勵自己不斷努力,獲得最終成功的。
語文教學論文13
教學是一個復雜的信息反饋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有效地完成這一過程?筆者認為:注意觀察學生聽課時的言表等心理反映,同時根據學生的共同心理特點和因年齡不同、經歷不同所形成的個性差異,充分利用學生的興趣、愛好而采取相應的方法進行教學,就能使教學活動變得和諧愉快,并收到較好的效果。
初中學生時期從心理特征方面可分為兩個階段,即初一階段和初二、初三階段。
初中一年級學生剛剛踏入中學,從心理成熟角度看,還帶著小學時的稚氣。而且,由于已習慣了小學時靠死記硬背便能學好語文的學習“方法”,所以無論是對中學的授課方式,還是學習方法,都感到不適應。由此,造成了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大大淡薄了,往往教師抓得緊,他也緊;教師抓得松,他也松,他們這時有三大特點:一、課堂上好動,缺乏自制力,抽象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較差。理解與記憶離不開具體、實在的感性材料。二、他們喜歡向老師敞開自己的胸懷,不加思索,想什么就說什么,顯得親切、大膽、熱情可愛。好勝心強,都愿表現(xiàn)自己的聰明才智,并且希望教師給他們充分肯定和較高的評價。敢于舉手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或大膽地提出自己的疑難問題,爭先恐后,無所故忌。三、這個階段老師在他們心目中形象特別高大。
他們的眼睛象一架攝像機。隨時攝下老師的喜怒哀樂,甚至每個眼神,他們又善于模仿,因此教師的身教顯得特別重要。身教是無聲的命令,可謂此時無聲勝有聲。針對學生的三個特點,要求教師要把知識性同趣味性、形象性、生動性結合起來,使學生在興奮狀態(tài)下于有意識和無意識之中記憶。教師應使學生感到接受知識是一種享受,而不是受罪。這樣就要求教師把所講的內容進行組織加工成藝術品。教師還要使師生雙邊活動頻繁,盡量在教學設計中多運用些設問句、反問句引起他們的注意和興趣;運用眼神的威力,用眼睛與學生交流,啟發(fā)他們多動腦、動口、動手。課堂上教師的語態(tài)直接影響著教學課堂氣氛,只有面帶微笑的啟發(fā)性提問,同學才能踴躍發(fā)言。教師要愛護學生舉手發(fā)言的積極性,盡量照顧全面以免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學生回答的不夠準確或有錯誤時,要從不同角度,盡量給予肯定、鼓勵和安慰。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身教,和藹可親,使課堂教學在嚴肅、活潑、輕松、愉快的的氣氛中結束。
初二、初三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適應了中學的學習生活,學校開設的.科目也多了,不能把更多的時間、精力都用在語文學習上。這就要求教師“用較少的時間,取得較好的成績”。教師在課堂上要抓住重點精講,要言不煩,講到學生的心坎上,肯出時間進行多方面能力的訓練,使學生得到能力的鍛煉和提高。他們進入初二后,由于心理漸趨成熟,發(fā)言不象以前那樣積極了,要經過“熟慮”以后才能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此時,他們的觀察與鑒賞能力增強了,他們喜歡老師領路,在復雜中自己探索,獨立實踐,討厭老師把一篇文章嚼得稀爛再喂給他們,這就要求教師在教法上點到即止,給學生留下回味余地,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讓他們做主人,掌握主動權,做演員、當主角。教師當配角、做導演工作,把學生不斷從消極狀態(tài)中引導到一個積極狀態(tài)中,并最終使他們在不自覺中變?yōu)橐粋積極的知識探索者。此時教師切忌指手劃腳,充滿說教氣息。因為他們已經意識到自己長大了,不愿意老師再把他們當小孩看待,管這管那,希望得到尊重與信任,要求自由,主張“自我設計”,自作主張,顯示自己是一個強者,已經是個大人了。這就要求教師要放手發(fā)動群眾,給予他們充分的信任、支持、鼓勵,細心培植及時引導,少責難,少潑冷水。
總之,教師應該象善知時節(jié)的春雨一樣,點點滴滴澆在學生的心頭,真誠地愛學生,以火一般的熱情去進行有效的教育。
語文教學論文14
一、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和模式的影響,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依然殘留著一些問題,阻礙著新課標的徹底貫徹,制約著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無法滿足培養(yǎng)現(xiàn)代人才的需要。根據筆者的調查與研究,當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問題。
(一)灌輸式課堂教學,學生學習主動性低下
教師采用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忽視了學生在高中語文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打擊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完全處于被動狀態(tài),教學效率低下,與新課標的教學理念背道而馳,無法達成新課標提出的目標與要求。
(二)教條化教學模式,學生參與度不高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單調、陳舊的教條化教學模式,所有的教學內容都流程化地、呆板地展現(xiàn)給學生,不僅制約著學生的語文思維,而且降低了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三)理論化教學,偏離學習的本質方向
教師的教學內容,理論知識過多,缺乏必要的感性知識,使得學生學到的知識都是抽象的、孤立的理論性知識,學生只學會了簡單的讀和寫,卻不能將理論知識在生活中運用,這偏離了學習語文的本質方向。
二、高中語文課堂趣味教學的必要性
(一)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必然要求
由于高中學生必須要面對高考的壓力和繁重的學習負擔,教師側重于對學生應試能力的培養(yǎng),而忽視了對其興趣的培養(yǎng)。為了順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增加語文課堂的趣味性,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
(二)現(xiàn)代教育體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現(xiàn)代教育體制改革,倡導的是素質教育。高中語文教學的目標,不僅要使學生具備必需的讀寫技能,而且還要使學生具備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而要實現(xiàn)這些目標,就要增加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現(xiàn)代教育體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三、高中語文趣味性教學的實施策略
在高中語文教學的課堂上,實施趣味性教學,可以活躍課堂的學習氣氛,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它有助于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對于促進語文教育的發(fā)展也有重大的意義。那么,如何實施高中語文的趣味性教學呢?筆者根據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在此提出一些建議,以作拋磚引玉。
(一)使用趣味性的教學語言,營造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
實施高中語文的趣味性教學,首先要從教學語言風格的轉變開始。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教學時使用的語言往往比較嚴肅、古板,這對在新時代環(huán)境下成長的高中生來講,是枯燥乏味的。時間長了,容易降低學習興趣,造成成績下降。高中學生思想比較活躍。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摒棄一些比較陳舊的模式化語言,多嘗試使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從課堂的開始便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學生,教師應多使用鼓勵性的語言,少使用或不使用偏激性的語言。通過運用教學語言的技巧,可以發(fā)揮教學語言的藝術魅力,營造一個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學生對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也會提高,從而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
(二)采用創(chuàng)新的.、有效的教學方式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大膽地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借鑒語文教學的成功經驗,采用一些已被證明有效的、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常常采用強制灌輸式教學。隨著時代的進步,這種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教育的要求了。因此,教師在實施語文趣味性教學時,可以進行創(chuàng)新并靈活運用教學方式。例如,對于教學內容,教師可以靈活講解,也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教學,還可以組織趣味性競賽活動等。通過新穎、有效的教學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趣味性教學的優(yōu)勢,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
(三)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增強課堂教學趣味性
多媒體技術已經廣泛地應用于課堂教學之中,由于其能夠運用影像、聲音等把教學內容直觀、生動地表達出來,深受學生喜愛。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運用多媒體技術,制作內容豐富的課件,增添課堂趣味,加強教學效果。教師也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把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信息播放出來,這既可以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也可以彌補單調枯燥的教學語言的不足,同時又能增強教學趣味,提高高中語文教學的質量。
語文教學論文15
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其實如何引導學生寫好作文更是藝術之中的“藝術”。那么在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作文教學呢?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我想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引導學生認真審題
審題是作文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對寫好作文意義重大。題意理解的是否透徹,直接關系到寫出來的作文是否“扣題’。只有將題意揣摩清楚了,才能緊扣作文題,寫出好的作文來。在啟發(fā)學生審題時,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引導學生明確作文題目所規(guī)定的選材范圍和內容重點
面對一個作文題,要啟發(fā)學生分析題目的關鍵字眼,明確作文題限定的范圍和在哪些方面取材。要通過對作文題目的拆開、分析以及和學生共同探討題目要求和選材重點,打開學生的思路,讓他們明白自己該寫什么。
2.讓學生挖掘出作文題目的內在意蘊
有些作文題目很容易讓學生只看到表面膚淺的含義,而往往忽視題目隱含的深刻意蘊,因此,要求學生審題時,不能只在文字表面做工作,而要通過理解和聯(lián)想,深入揭示題目隱含的意蘊。如作文題《爸爸的胡子》,有的學生只寫到爸爸的胡子怎么濃黑、怎么雜亂,或是日益漸長,或是幾天前還是剛出土的嫩草,眨眼間便成了原始森林等等。有些語句雖然很優(yōu)美,但結果都只是針對胡子而言,而沒有注意到胡子背后的故事。而其中有一位同學卻選擇了這樣三個材料:
(1)爸爸是警察,一天,爸爸很晚回來,我發(fā)現(xiàn)爸爸的胡子又長又亂,就遞給爸爸剃刀和鏡子,可爸爸卻說今晚有任務,明天再刮吧;
。2)第二天晚上,我又讓爸爸刮胡子,可爸爸又說明天要開會,今晚要寫報告,沒時間弄須兒;
。3)星期天爸爸雙休,我又給爸爸拿來剃刀和鏡子。好說歹說,爸爸總算對著鏡子刮起來,可派出所突然打電話來,說某某地方發(fā)生了搶劫案,要爸爸去處理。結果爸爸二話沒說,奪門而去。此時,我才發(fā)現(xiàn)爸爸的胡子只刮了一半,簡直像個“丑八怪”。小作者經過認真審題,精心選材,集中表現(xiàn)了爸爸對工作的高度責任感和敬業(yè)精神,全文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蘊含著深刻的內涵。結果,我將這篇作文在班上范讀了一遍,再讓學生重新審題,重寫一次,于是便出現(xiàn)了許多韻味無窮的佳作。
3.審題時要讓學生把握住文章的主要線索
如作文題《螺絲釘贊》,應讓學生體會到:它的主要線索是“螺絲釘”,文章應緊緊圍繞它組織材料,布局謀篇。在出示此作文題后,我進行了點撥:“螺絲釘看似平凡,不值一提,我們可從哪些方面來贊美它?”許多學生沉思片刻后積極發(fā)言:“螺絲釘看似普通微小,其實極不平凡,沒有它,火車不能運行,輪船不能啟航,飛機無法上天,一切機器將不再運轉”;“它雖然沒有漂亮的外形,引人注目的身軀,但它有堅定的性格,頑強的意志”;“當我們看到小小的螺絲釘時,就會想到它平凡而偉大的精神,想到無數(shù)雷鋒式的英雄”;“它象征著社會主義建設中不可缺少的堅定、頑強、無私奉獻的.精神”。最后,我進一步引導:將來,我們也要做革命的螺絲釘,為建設祖國獻策獻力。結果,學生都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線索,再稍加聯(lián)想,便使文章主題得到了升華。
總之,“磨刀不誤砍柴功”,學生只有經過認真審題,文章的立意、選材、構思、布局、謀篇才會水到渠成。
二、作文要注意“活教”
1.要樹立學生“小作家”意識,努力提高學生寫作意識
每次作文練習不能讓學生當做任務來寫,而要采取采取各種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把寫作當成一種樂趣。因此,在作文教學時,我比較注意認真引導學生樹立“小作家’意識,讓他們知道,自己的作品是給身邊人看的,只有好的東西才具有欣賞性。另外,我平時注意讓學生多觀察、思考、多積累知識,這樣,寫起作文來才會文思泉涌,有感而發(fā)。
2.提醒學生作文后要反復修改,逐步完善
每次布置作文時,要多給學生一些時間,讓他們去修改。修改作文,我主要讓學生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看有無“文不對題”的情況;
。2)、反復讀,注意文句是否連貫、通順;
。3)、標點符號是否恰當;
。4)、修辭方式是否貼切;
。5)、有無重復啰嗦、詞語搭配不當、詞序不對、句子成分殘缺等類型的病句出現(xiàn);
(6)、注意修改錯別字。
法國文學大師巴爾扎克有句名言:“多改出佳品,華章苦中來”。作文教學中一定要幫助學生領悟修改的妙處,懂得文章修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強化學生的自改意識。
3.批改作文要輕批評、重激勵
學生正處于學的階段,因此,作為語文教師,不要只把眼睛盯住學生的錯誤,而應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在作文批改時,我主要從以下方面要求自己:1、努力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進行肯定的評價,如“這個詞語用得巧妙”,“這段文字很富有想象力”等諸如此類的評語;2、指出缺點時言詞不能過于尖銳,要以建議的口吻。寫評語時不要總是“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你自己看得懂嗎?”“文不對題,簡直牛頭不對馬嘴”等等,這樣往往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抹殺學生的寫作激情。因此,指出缺點時,要盡量用委婉的語氣,如“這個詞語不太貼切,能否換一個”“假如你把媽媽洗衣服的動作寫具體些會更好”等等。這樣學生看了心里會很舒服,也樂于接受,同時也知道老師在維護他(她)的自尊心,于是會更加認真去寫。
總之,“教無定法”,每位教師自可根據學生的特點、接受能力選擇適宜的方式,但不管采取何種方式,我想,我們都懷有一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努力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取得教學的成功。
【語文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語文教學論文12-15
語文教學論文05-21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論文07-23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精選07-25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07-14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09-16
語文論文《晨讀》教學設計11-16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探究論文07-14
淺談語文教學論文的寫作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