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網絡時代的不斷發(fā)展正改變著人們的工作、生活和學習方式,它在給人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深刻影響著人們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理發(fā)展。本文將基于網絡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來分析網絡的不同特點,論證其給青少年帶來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
關鍵字:網絡 青少年 心理
隨著生產力水平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人類社會正由工業(yè)化社會轉入信息化社會,網絡時代的迅猛發(fā)展也由此促使著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發(fā)生深刻的變革。網絡已經成為了人們尤其是青少年成長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的開放性、平等性、多元性、互動性等特點,在滿足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帶來便利和快捷的同時,又因它的虛擬性、復雜性、隱秘性和不確定性,引發(fā)了青少年眾多不良的心理問題。網絡的不同特點,就像一把雙刃劍,不同程度地影響了青少年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
(一)網絡的互動性和復雜性:擴大人際交流,引發(fā)人格障礙
隨著知識的積累、智力的發(fā)展和社會閱歷的增加,青少年的自我意識逐漸成熟,情感內容越發(fā)豐富、深刻,急需要一個可以傾訴和交流的平臺。而現實中,大多數青少年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忙于工作,無暇顧及孩子們的心理需求;同齡的伙伴又常常出于對安全的考慮,被封閉在自己家里。于是,很多青少年便長期處于孤獨和沉默的現實世界中。網絡的出現正好彌補了青少年的這一需求,尤其是它的互動性,讓青少年可以在一個寬松、親切的虛擬環(huán)境里,利用QQ、微博、微信、博客等聊天工具隨時隨地與世界各地的人交流,不但滿足了他們與人交流的渴求,還擴大了他們人際交往的圈子,結交了世界各地的良師益友。
網絡的互動性意味著青少年會與形形色色的人交流互動,接觸的人群多了,難免會產生各種復雜的問題,這些復雜的問題同時也引發(fā)了青少年的人格障礙。暴力、色情、游戲等不良信息正一步一步侵蝕著青少年的心靈,封建迷信、邪教傳播、腐朽思想等危害正慢慢削弱著青少年的健康人格,而正處于認知力轉變和世界觀成熟期間的青少年,辨識力差,自我保護能力差,很容易受到來自網絡世界不良信息的大力感染和嚴重威脅。大量的復雜的良莠不齊的網絡信息,會使得一些自制性差、自律性弱的青少年無法承受誘惑,辨別是非,就會心靈扭曲,從而引發(fā)人格障礙。一些在現實中是“三好學生”、“學習標兵”、“優(yōu)秀班干”的青少年,受到復雜的網絡世界的影響后,可能會在QQ空間、微信朋友圈、貼吧等地方咒罵他人、搞惡作劇、討論黃色內容等,形成雙重人格。甚至有一些青少年會盜用他人聊天賬號發(fā)布虛假消息,欺騙親朋好友,索要錢財。更甚者會用黑客病毒等侵入他人電腦,破壞他人重要文件,形成攻擊性人格。
(二)網絡的平等性和不確定性:宣泄負面情感,促使誠信缺失
青少年對情感的自我調節(jié)和自我控制雖然越來越強,意志力和成熟度也越來越強,但他們的情感體驗豐富,波動較大,仍然容易激動,容易產生認知上的錯誤、行為上的沖動和心理上的挫折。青少年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承受的壓力較大,既要完成學校中語數外數理化的課業(yè),又要完成課后琴棋書畫的興趣班的任務,難免會碰到很多的難題和不平,再加上平時缺乏交流溝通,很多負面情緒便會被積壓在心里,需要宣泄。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是面對父母、家長,還是面對同輩人,他們情緒的宣泄總是會受到限制,無法盡情釋放。而網絡的出現,尤其是它的平等性,無形中為青少年提供了一個最佳的宣泄情緒的平臺。在這里,沒有師長,沒有規(guī)矩,就算發(fā)表再多的不滿、牢騷、不屑、謾罵,都沒人指責,反而會有同病相憐的人應和他們、安慰他們,他們也就不需要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扭扭捏捏,可以隨意發(fā)泄、盡情釋放,較少受到拘束。他們還可以通過音樂、影視、游戲等手段,做自己想做的事,說自己想說的話,來排解心中的苦悶、煩惱、悲痛,這樣有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發(fā)展。
網絡在平等交流的同時,也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這畢竟是一個假設的世界,聊天的對象是誰,他們在哪里,加好友的那些人是不是有所企圖,發(fā)出去的動態(tài)又會被哪些人看到,他們是好人還是壞人,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是不確定的,正因為這些不確定因素,使得很多人在網絡上任意妄為,欺瞞、詐騙、謊言、盜取比比皆是。人與人之間因為一無所知,便沒有了道德的束縛和責任義務的承擔,一切歹念便成了理所當然,誠信也就被拋之腦后。部分青少年竟然利用網絡做出各種不良行為,輕則抄襲他人成果應付作業(yè),重則欺騙少女,威逼利誘,做出不法勾當。甚至在聊天工具上編造各種謊言,博得同情、認可和支持;在網絡交易中也是謊言不斷,竟利用假貨、少貨欺騙對方。而青少年往往不能及時轉換網絡世界與現實世界的角色,往往會把網絡世界中的撒謊、不信任等帶到現實世界中來,懷疑周圍的一切人、事、物,長此以往,就會缺失責任感,引發(fā)誠信危機。
(三)網絡的多元性和隱秘性:開拓求知視野,導致社交恐懼
青少年此時的世界觀逐漸形成,求知欲增強,開始思考和追求人生價值,關注并參與社會活動,更樂于接受各種新知識和新觀點。而互聯網的多元性特點極大地開闊了青少年的視野,拓展了青少年的眼界,增加了他們的知識,激發(fā)了他們的想象力,提高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網絡可以提供浩如煙海的文字資料,可以播放數以萬計的視頻素材,可以搜集各種各樣的圖片動畫,品種繁多,隨時隨地學習,最大程度地為青少年提供了拓展知識的平臺,滿足了他們求知的渴望。一些益智游戲和網絡活動在豐富青少年生活的同時,激發(fā)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一些個人主頁如博客、空間等為青少年提供了施展才華、發(fā)揮個人優(yōu)勢的天地,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力。網絡正以多元的形式培養(yǎng)著青少年的認知能力,豐富著他們的科學知識,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幫助他們培養(yǎng)健康的成長環(huán)境和心理素質。
但網絡的多元性導致部分青少年沉迷于這個虛擬的世界無可自拔,它的隱秘性更是讓這些青少年甘心癡迷虛擬空間、完全與現實世界隔離。多元化的虛擬空間如同一個現實的世界,一應俱全,想要什么都可以得到,衣食住行不用出門就可以通過網購、送貨上門來解決,方便又快捷,還具有較強的隱秘性。所以部分青少年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坐在電腦前,而對著電腦坐的越久,越會感到孤獨和不適。網絡與現實最大的不同就是,青少年不需要面對面與真實的人交流,只需在虛擬的環(huán)境中,與虛擬人群、虛擬事物打交道即可,而長期在網絡世界中生活的青少年,會自發(fā)性規(guī)避社交、逃避現實,會孤僻、焦慮、恐懼、自閉,久而久之,很容易導致社交恐懼癥。
(四)網絡的開放性和虛擬性:普及心理知識,弱化道德情感
青少年此時雖然世界觀逐漸形成,自控力增強,自我意識也提高了,但仍然不成熟,很多事情需要正確的認知,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問題,難免會有心理上的壓力、煩惱和悲觀情緒,此時若是得不到及時而正確的排解和疏通,可能會影響一生。而現實中,很少有人愿意去找心理醫(yī)生咨詢和治療。況且青少年還處于逐漸成熟階段,很多問題還未意識到。而網絡的開放性不但會提醒青少年關注自身的心理健康,更會提供各種手段,幫助治療。雖然心理醫(yī)生在中國不太普遍,看心理疾病更會被人恥笑,但網絡的世界是開放的,你可以隨時隨地咨詢心理醫(yī)生,沒有人知道你是誰,更沒人在意。青少年遇到心理壓力時,可以上網咨詢心理醫(yī)生,尋求輔導;可以拿著心理醫(yī)生的建議去現實中的醫(yī)院配藥治療;平時也可以了解了解心理健康知識;定期做做心理健康測試等。眾多的心理網站確實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識,因而也成為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陣地。
然而正因為網絡的開放性,才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心理網站,以至于質量參差不齊,一些網站的心理醫(yī)生竟不負責任,缺乏專業(yè)水準,胡亂評判,胡亂治療,甚至欺騙青少年的情感、錢財等,道德敗下,情感弱化。青少年在這樣的氛圍感染下,很容易形成不良的道德意識,甚至會學其手段,哄騙他人。部分自律性差的青少年甚至會覺得,這是個虛擬的世界,所以他們不需要為自己的言行承擔社會后果,因而可能會形成錯誤的認知,責任感和義務感缺失,造成道德情感上的弱化。網絡空間打破了青少年與學校、家庭、社會道德教育的傳統(tǒng)模式,使得不同種族、國家間的多元化倫理信息與他們頭腦已有的和正在形成的道德觀念經常發(fā)生碰撞和沖突,導致青少年直接而真實的情感體驗減少,從而弱化了他們的情感品質和道德意識。
總之,網絡的出現,信息時代的到來,就像一把雙刃劍,不同程度地影響著青少年的心理發(fā)展。只有將網絡這個強大平臺與現實的學習生活合理有效地結合起來,只有在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監(jiān)督和規(guī)勸下,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護青少年的心理,促進其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朱熊兆.健康心理學[M].南京: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
[2] 孫永清.網絡時代下的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D].心理健康教育論文,2014-2-28
[3] 馬克.淺析信息時代網絡對青少年心理的影響[D].思想者園地,201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