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承蒙同學們的厚愛,指導了6位同學的本科畢業(yè)論文,現在做到開題階段,6位同學都提出了相類似的問題,F在整理如下:
關于,開題,我們院叫開題報告,按照我的理解,實際上就是研究設計。那么研究設計一般情況下是這么做的:(這些在上課時,或者在研究方法的書中都有,只是大家不太在意,等到真正要做研究設計時,就問題一大堆。)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句話用在開題報告來說,也是很恰當的,好的研究設計,可以說已經完成了畢業(yè)論文的一半,可能還更多。因為,良好的研究設計,它有比較完善的理論基礎,有理論假設,對于國內、國外的研究現狀也很了解(這實際上是論文中的問題的提出部分,或者是綜述部分),可行的研究方法,包括研究工具,被試,收集數據的手段,以及處理數據的手段,這實際上是論文中方法部分的論述?纯词遣皇峭瓿闪艘话?剩下的就是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寫研究報告了。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開題報告各部分的要求?赡,不同的指導老師要求不太一樣,因為我們發(fā)現,我要求學生應該寫的部分,在開題答辯時被否定了。但是我認為,一個完整的開題報告應該是一個完整的研究設計,研究設計做好了后,就可以開始收集資料和研究數據了。如果在開題時,連理論假設還沒有搞清楚,那怎么進行設計呢?更不用說收集研究數據了。好,費話少說。
第一部分:選題的目的與意義。在我們院的開題報告格式文本里頭,第一部分叫選題的目的與意義。其實這樣的說法,很容易讓人寫一些大而空的話,寫完后沒有實際意義,對于論文的寫作也沒多少幫助。當然,有些指老師就要求寫一些這樣的大而空的話,并且要求不要寫具體,那就由他(她)去了。實際上,在這一部分應包括:(1)陳述研究課題,要研究的問題應該陳述清楚;(2)說明擬訂的研究題目與研究文獻這一背景的關系;(3)指出它對研究和教育實踐可能作出的潛在貢獻;(4)列出研究假設、本研究要解決的問題或本研究旨在達到的目標。總之,要向開題答辯的老師說出值得從事這一研究的思想。
我們先來說說研究假設。一般來說,做實證性的研究都會有研究假設。所謂假設是指出從理論的角度對被觀察的現象作同預測。如果你的研究將檢驗假設,就必須在開題報告的這一部分陳述你的假設,并用理論來闡述為什么說來自于某理論的各個假設的合理性,接下來是研究問題和研究目的。如果你要從事的研究并不為了檢驗源于某一理論的假設,你可以繞開上述環(huán)節(jié)直接陳述你想要回答的問題、達到的目的或目標。與對研究假設的處理方式一樣,你得用理論來闡述每一個問題、目的或目標。這是因為答辯老師需要了解你為何要如此這般地設定問題或目的,以及了解與此有關的研究發(fā)現將會怎樣增進知識和改進教學實踐。
第二部分是文獻綜述。這一部分在我們院的開題報告格式文本里頭不作要求,而要求另寫一份3K字的文獻綜述。這讓我好生奇怪。實際上,研究課題之所以能夠開題,是因為已經廣泛查閱了文獻的基礎上做出的決定,所以這時應該可以寫出文獻綜述了,并且文獻綜述是與研究課題有密切相關的,并不是一份獨立的文本。那這一部分的文獻綜述應怎么寫呢?一般來說,總有一些研究報告和理論文章會對你的研究課題至關重要。你應在研究計劃的這一部份描述這些文章和報告,把它們作為研究項目的部分理論基礎。你可以在文獻綜述部分一邊討論其他相關的資料,一邊較為詳盡地分析這些報告和文章。如:1、介紹該研究領域所發(fā)表的每一項關鍵的相關發(fā)現;2、說明在某種程度上會對你的研究項目產生影響的其他研究領域的發(fā)現;3、評述前期研究所使用的方法;4、引用其他研究人員在分析了與你的項目有關的研究文獻之后得出的結論。要對研究文獻作一個包括上面列舉的主題在內的全面評述這可能要占據許多篇幅。這一評論的篇幅可能相當于研究計劃的其他內容的總和,甚至會更長。既然你的研究課題和研究方法應該基于你對文獻中的現有知識的深刻理解,你有理由作出這樣的長篇大論。
第三部分是研究的主要內容與創(chuàng)新之處。這一部分應該對你研究的主要內容進行闡述,通常情況是列出你的論文提綱,也就是主要內容。至于創(chuàng)新之處,我想真正的提出前所未有的創(chuàng)新是很難的,我們很難對一個本科畢業(yè)生提出這樣的要。但創(chuàng)新是可以有很多種形式的,如在方法上的創(chuàng)新、某個觀點的創(chuàng)新等,可以根據你的研究提出你的看法。
第四部分研究的方法與設計方案。實際上就是研究方法的選擇。我們經常看到一些開題報告泛泛而提什么調查法、觀察法、文獻法等。實際上這是對方法的誤解。所謂的方法,按一定的操作程序和步驟收集研究資料和數據的方法,而不是簡單一提一下使用方法的名稱。正確的做法是,我們應該在開題報告的研究方法部分描述你的抽樣程序、資料收集程序及對你的研究起關鍵作用的一切其他全部程序。在資料收集程序的描述部分,應說明你將使用的每一個工具(如,一種測試、一種問卷調查或一份訪談日程表)、工具旨在測量的變量、測量結果的效度與可靠性,以及你將要采取的實施步驟等。要界定資料收集的重點,以及考察所收集的資料的可信度、真實性及代表性。
第五部分完成期限與預期進展。開題報告還應包括一個時間表,用以說明研究的每一個步驟,說明這些步驟大約能在何時完成以及預計完成各個步驟所需要的小時數或天數。時間表的設立能幫助我們從頭到尾地考慮全部研究過程,并能引起一些可能出現的問題。
最后是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