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專業(yè)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
物理學論文開題報告該怎么寫呢?請看下文。
一、問題的提出
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全新的學習形態(tài),不斷地得到重視,物理學科研究性學習活動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研究性活動的選題環(huán)節(jié)能否有效實施,它關系到研究性課題的研究質量,本文從不同層面揭示了物理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選題環(huán)節(jié)的意義、特點、范圍、類型以及來源,并提出了選題環(huán)節(jié)實施時應注意的若干建議與策略
隨著《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的頒布、以及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的實施,研究性課程(project-based learning)成為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生長點和突破口而倍受人們關注。研究性學習(project learning)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以自然、社會和生活中的問題為專題,以小組合作的形式,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一種綜合實踐活動。它體現了學習活動的實踐性、研究性、綜合性、合作性、開放性和主動性。最新修訂的《物理課程標準》也明確突出強調了科學探究精神的培養(yǎng),具體表現為增加了物理綜合實踐活動和物理科普講座。通常物理綜合實踐活動包括社會調查、參觀訪問、資料查詢以及研究性實驗及設計等。研究性學習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核心內容,開始得到了應有的重視,而學科教學與研究性學習活動的整合研究也日趨成為當前物理教學改革的熱點。
物理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實施一般包括前期準備階段、選題階段、開題評審階段、組織實施階段、結題與評價階段、交流和展示階段等。其中課題的選題階段置關重要,一個研究課題的選題優(yōu)劣將影響著課題研究成果的好壞。課題的選擇和確定是研究性學習的起步環(huán)節(jié),是決定學生課題研究小組研究成果大小和研究成敗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要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物理研究性學習中課題的選擇和確定,從某種意義上講,比研究解決課題難度更大。英國科學家J.D貝爾納指出:“課題的形成和選擇無論作為外部的經濟技術要求,抑或作為科學本身的要求,都是研究工作中最復雜的一個階段,一般來說,提出課題比解決課題更困難,所以,評價和選擇課題便成為研究戰(zhàn)略的起點。”所以,物理研究性學習的選題環(huán)節(jié)實際上是一個初步明確研究方向、研究目的、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和步驟的過程。課題選擇準確與否直接影響課題研究效果,選得好,則事半功倍,反之,會事倍功半,甚至勞而無功。因此,重視和注意物理研究性學習活動中選題環(huán)節(jié)的指導,將有利于促進研究性學習課程的順利實施,有利于提高研究性學習的活動成效。
二、課題的意義
1.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有價值和有意義的課題總是在深入揭示理論與生活實踐之間矛盾基礎上提出的,選題過程實際是一個研究過程。為了選擇有研究價值的課題,就需要學生不斷學習,鉆研新理論,拓展課外知識,收集與分析課題相關的研究資料,另外,選題促使學生留心身邊發(fā)生的物理現象與社會問題的關注,提高了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所以,選題的過程,又是學生自我素質提高的過程。
2.有助于學生提高研究效率。大量事實表明,課題選擇得好,研究活動就著手容易,主客觀的各種有利因素容易發(fā)揮,研究活動就能進展順利,可以有效防止人、財、物或力的浪費,若選題失當,則可能勞而無功。
3.課題研究在客觀上決定研究目標、對象與方法。選題是整個物理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開端,課題一旦選定,那么,研究方法與目標,研究對象與范圍,研究內容與步驟,乃至研究可能取得什么樣的成果形式也就被確定了,從這個意義上說,選題恰當與否,是物理研究性學習活動的成敗關鍵。
三、課題研究的內容
1、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刨造思維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
2、怎樣培養(yǎng)學生信息意識和主動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3、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群體意識和學會溝通與合作交往的能力具備積極合作精神和有效的人際交往能力
4、怎樣培養(yǎng)問題意識和獨立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怎樣培養(yǎng)和提高管理能力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
1、比較(對照)實驗法
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似組群進行比較,一個是“對照”組,作為比較的標準;另一個是試驗組,是進行某種試驗而采取的一些措施,通過一些實驗步驟,然后觀察其結果,與“對照”組進行比較,得出這種措施對研究對象所產生的影響。
2、訪談法
訪談,就是研究性交談,是以口頭形式,根據被詢問者的答復搜集客觀的、不帶偏見的事實材料,以準確地說明樣本所要代表的總體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在研究比較復雜的問時需要向不同類型的人了解不同類型的材料。
3、問卷法
問卷調查是以書面提出問題的方式搜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研究者將所要研究的`問題編制成問題表格,以郵寄方式、當面作答或者追蹤訪問方式填答,從而了解被試對某一現象或問題的看法和意見,所以又稱問題表格法。問卷法的運用,關鍵在于編制問卷,選擇被試和結果分析。
五、課題研究的組織與實施
1.組織準備階段
(1)思想動員
首先請學校課題組領導做思想動員報告,主要給課題組成員做思想動員,介紹物理研究性學習在學科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時進行學校全體學生的動員,主要闡明開設研究型課程的目的意義,特別強調本課程在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學生團隊精神和合作學習能力的重要性。
(2)當前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前沿知識介紹
聘請物理學科相關領域的專家和知名學者到學校做學術報告,主要介紹當前國內外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研究的最新成就,目的是及時將學生推向科學發(fā)展的前沿,不僅使學生視野開拓,而且讓學生了解當前社會急待解決的熱點問題在哪里,為學生自主選題做準備。
(3)省內外研究性學習開展經驗介紹與交流
為了讓教師和學生了解研究性學習的發(fā)展最新研究進程和動態(tài),需及時對學生進行有關研究性學習方面的知識介紹,由指導教師分別向學生介紹省內外學生課題研究方面成功經驗,特別是名校在培養(yǎng)學生研究能力方面的成功案例。
2、實施階段
課題研究小組成員采取合作的形式,從探索性物理實驗、科技制作、新科技問題、擴展性學習等方面提出值得研究的問題,在課題組的指導下,用預定的方式圍繞課題展開研究,在此過程中人員分工和研究方法可及時調整。其具體過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①確定課題
、谥贫ㄑ芯磕繕、具體方法、人員分工、材料處理等,組長要幫助其他成員了解獲得相關的研究方法和技能的途徑。
、鄹鶕芯坑媱澾M行實驗、調查、信息資料的收集、加工和處理、得出研究結果。
、軐⒀芯拷Y果以報告或論文的形式表述。
⑤成果交流 通過交流展示成果,進行思維培養(yǎng),自由評價、質疑和答辯,形成學術研討的氣氛。
六、課題研究的保證條件
1、人員保證:全組教師合作參與,另有部分班主任、科任老師和學生們的積極參與和協作。
2、時間保證:充分利用理論課和實驗課,與班主任、科任老師平時與學生的交流。同時,相關研究教師可利用課余時間查閱資料,交流、探討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研究方法。
3、物質條件:網絡資源、實驗資源豐富;課題組研究成員都熟悉網絡操作,并且都有和學生接觸的機會。
4、其他條件:校領導的重視與支持;相關人員的配合與參與。各班級班主任能提供一些現實的案例,方便小組成員研究分析。
【物理學專業(yè)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物理學專業(yè)的開題報告范文03-17
物理學開題報告01-02
護理專業(yè)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01-24
日語專業(yè)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01-27
營銷專業(yè)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02-28
體育專業(yè)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