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命題要求
下面小編給大家講講論文的幾點命題要求。
準確得體
要求論文題目能準確表達論文內容,恰當反映所研究的范圍和深度。常見毛病是:過于籠統(tǒng),題不扣文。關鍵問題在于題目要緊扣論文內容,或論文內容與論文題目要互相匹配、緊扣,即題要扣文,文也要扣題。這是撰寫論文的基本準則。
數字使用
(1)尾數"0”多的5位以上數字,可以改寫為以萬和億為單位的.數。一般情況下不得以十、百、千、十萬、百萬、千萬、十億、百億、千億等作單位(百、千、兆等詞頭除外)。例如:1800000可寫成180萬;142500可寫成14.25萬,不能寫成14萬2千5百;5000字不能寫成5千字。
(2)純小數必須寫出小數點前用以定位的"0”。數值有效位數末尾的"0”也不能省略,應全部寫出。例如:1.500、1.750、2.000不能寫作1.5、1.75、2。
(3)數值的修約按照GB8170-1987《數值修約規(guī)則》進行,其簡明口訣為“4舍6入5看右,5后有數進上去,尾數為0向左看,左數奇進偶舍棄”。例如:修約到1位小數,12.149修約為12.1;12.169修約為12.2;12.150修約為12.2,12.250修約為12.2。
(4)附帶長度單位的數值相乘,每個數值后單位不能省略。例如:5cm×8cm×10cm,不能寫成5×8×10cm或5×8×10cm3。
(5)一系列數值的計量單位相同時,可以僅在最末1個數字后寫出單位符號。例如:60、80、100mol/L,不必寫作60mol/L、80mol/L、100mol/L。
(6)分數在1行中排列時,分號用斜線。
(7)正文內并列的阿拉伯數字間用逗號還是頓號不做統(tǒng)一要求,各編輯部在同種情況下選用一種符號,做到全刊統(tǒng)一即可。
(8)表示數字的增加或減少,用詞要準確。①增加:可用倍數或百分數表示。例如:增加到原來的2倍(原來是1,現(xiàn)在是2);增加(或增加了)2倍(原來是1,現(xiàn)在是3);增加80%(原來是1,現(xiàn)在是1.8);超額80%(定額是100,實際是180)。②減少:不能用倍數的提法,只能用百分數或分數表示。例如:降低到原有的80%(原來是100,現(xiàn)在是80);降低(或降低了)80%(原來是100,現(xiàn)在是20);減少到原有1/5(原來是1,現(xiàn)在是0.2);減少(或減少了)1/5(原來是1,現(xiàn)在是0.8)等。
(9)用數字作分層或分組標志時,要注意避免含混不清或數值不連續(xù)。例如:共60例患者,<10歲者40例,>10歲者11例,>20歲者9例,應詢問作者整10歲者屬于哪一組;>10歲與>20歲有重疊,前者包含了后者,應予以明確區(qū)分。
簡短精煉
力求題目的字數要少,用詞需要精選。至于多少字算是合乎要求,并無統(tǒng)一的“硬性”規(guī)定,一般希望一篇論文題目不要超出20個字,不過,不能由于一味追求字數少而影響題目對內容的恰當反映,在遇到兩者確有矛盾時,寧可多用幾個字也要力求表達明確。若簡短題名不足以顯示論文內容或反映出屬于系列研究的性質,則可利用正、副標題的方法解決,以加副標題來補充說明特定的實驗材料,方法及內容等信息使標題成為既充實準確又不流于籠統(tǒng)和一般化。
外延和內涵要恰如其分
“外延”和“內涵”屬于形式邏輯中的概念。所謂外延,是指一個概念所反映的每一個對象;而所謂內涵,則是指對每一個概念對象特有屬性的反映。命題時,若不考慮邏輯上有關外延和內涵的恰當運用,則有可能出現(xiàn)謬誤,至少是不當。
【論文命題要求】相關文章:
論文寫作的要求06-08
論文寫作要求06-19
MPA論文要求11-22
論文提綱模版與要求07-06
科技論文寫作要求12-30
論文制作格式要求12-30
寫論文的格式與要求12-30
論文格式的要求01-05
論文開題報告的要求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