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里不知身是客美文
夢里不知身是客美文1
一股至清至純的水流淌縱橫在紅墻綠瓦間,洗滌著紫禁城墻斑斕的舊跡,在墻角滋養(yǎng)出清新脫俗的白玉蘭。那朵玉蘭猶自生長于墻角,默然吐蕊,夢里不知身是客。
你于錦繡華庭而生,本應置身朝堂指點江山;然須臾一生,卻 在連遭一番的生命苦痛后不斷成長,最終破土而出,像沖破云層的旭日,像躍過險灘的激流,突然迸濺、傾瀉,而又奔勢不絕,綿延難斷。
浮生未歇,紅了櫻桃,綠了芭蕉,也升華了你孤獨的靈魂。
你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心系天下蒼生。但康熙只是欣賞你的驚才絕艷,掛侍衛(wèi)之虛名留于身側,吟詩作畫以消帝愁。當你以滿腹經(jīng)綸做著磨墨倒酒的雜活時,你是否會用沉默執(zhí)守一份心中的信念,
人間成了不及夜臺的“冷清清,一片愁埋地”,天天都是“剩月零風”的“葬花天氣”,功名利祿也冷落為累身的鏡花水月,惟有那黃昏庭院、寂寞魚燈,陪著你。
然而寂寞之際,有一人為你煮茶作畫,為你排憂解難,為你撫平緊鎖的眉!袄C榻閑時,并吹戲雨;雕闌曲處,同倚斜陽。”你也以熾熱的情感回一句:“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辈o任何特意的藻飾或雕琢,不過語發(fā)自心,脫口成詩顯真情,卻扣住心弦無數(shù)。就像焰火那么美麗,是由多樣的粉末,交匯一處,困頓,交和,燃燒,終爆發(fā)于一剎那,絢麗的火光將黑夜的凄清驅(qū)散。你也不過是心中有著萬千詞藻,融合真摯之情化為短短數(shù)行。一生一代,萬千錦繡,關乎萬千世人,卻無關你與她。
你的那個她與你不久陰陽兩隔,你肝腸寸斷,心字已成灰。無限哀思唯寄托于詞作,有著對舊日時光之懷念“賭書消得潑茶香;亦有著對她之思念“忽疑君到,漆燈風飐,癡數(shù)春星!痹谀莻思想禁錮的年代,你直言離別后的相思,坦露寂寞時的無助,從不躲閃,甚至頂著被封建衛(wèi)道士扣“艷詞”帽子的大不韙,憶起伉儷生活時的甜蜜。你獨特的納蘭詞風,不僅沖刷著清朝官場的黑暗,也貫穿在華夏古典文化中,繪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你的朝堂夢,紅塵夢,隨歷史的年輪,隨滾滾紅塵化蝶,繞著那株白玉蘭輕輕旋著,夢里不知身是客。
夢里不知身是客美文2
好想踏上迷途,永不歸回;好想沉睡,永不醒來;好想埋葬,埋葬自己的身體,包括那些悲傷!
夢里不知身是客,夢醒不知人何處?午夜,夢醒時分,空氣異常薄涼。靜寂的房間,孤單的靈魂,唯有思念在彌漫……
寂寞,習慣在深夜肆虐侵蝕我的身體。曾經(jīng)有一段日子,我常常在深夜突然醒來,心,莫名的痛,痛到連呼吸都困難。于是,徹夜不眠。打開筆記本,唯有讓自己躲進閃爍的熒屏里,躲進那些莫名凄愴的文字里,以求得到暫時的解脫。
不得不說,入迷寫作的生活確實有點病態(tài),有些蒼白;只是我已無法從容面的面對,外面那些鮮活的生命,丑陋的嘴臉。生活與寫作,就這樣相互交織著,糾纏著我生活的全部。而我,亦心甘情愿地守著空洞的房間,聽著哀傷的音樂,觸摸文字,聆聽她的呼吸與哭泣,如同面對一個彷徨而憂郁的精靈……
素來都是一個向往清歡的女子,安于一塵不變的幽靜生活。從不善于用濃艷的夸張言辭去表達自己的悲歡;亦不會用華麗空洞的詞句去傳遞自己的問候與祝愿。不知道這是我的失敗,還是最值得自己去驕傲的優(yōu)點。這些年,在與人交流、交往間,總覺得與他們隔有一米陽光的距離。許,是我淡漠;許,只是因為習慣;習慣這樣靜佇于紅塵一隅,安之若素。
常常在筆記本前一坐就是整整一天,或是一夜。直到眼睛模糊的讓我心生恐懼。生怕從那一刻開始,我就要面對一片漆黑的世界!
一直認為,沒有文字相伴的日子,將是一種沒有任何顏色的蒼白。也一直都希望,自己能寫出溫暖的文字,能讓讀它的人,喜歡它的人,讀起來不再心疼,不再陪著我一起傷悲。只是那些悲涼的意念,不愿成全。
站在繁華而又喧囂的城市邊緣,早已厭倦了那些庸俗的華麗人群;蛟S,自己應該去四處走走了,去感受一下鄉(xiāng)野里的陽光與愛,感受那些沒有矯揉造作和浮躁的氣息,去看看那些走在鄉(xiāng)間田野邊,一張張樸素的臉……這樣,或許指尖下的文字就會溫暖一些!
最近的我,對文字產(chǎn)生了一種莫有的恐慌,好像沒有了任何可以依附的情感源泉與靈感。文字,亦好像離我越來越遠。想寫,卻提不起筆。平靜的心湖,沒有了思緒萬千,沒有了想要用文字表達哀愁與清歡的漣漪。這種恐慌,讓我整夜的處于失眠狀態(tài),心,也被撕裂。
暗夜里,十指碰觸在鍵盤,思緒卻無比的雜亂,不知道該從哪寫起?即便是寫下的文字,也覺得它們?nèi)鄙倭恕吧保⌒,開始處于一種混沌的狀態(tài);憂郁,更加濃烈地侵入腦海。是我的言詞窮盡了嗎?我想,或許,我真得寫不成文了!如果真是如此,那生活將會淪落到一種怎樣的蒼白?想到這,別樣的恐懼感再次油然而生……
夢里不知身是客美文3
每個少年都愛異鄉(xiāng)人的傳奇歲月,然而身歷其中,少了平實細密的生活質(zhì)地,再強烈的悲歡也只留下影影綽綽的印象。那一點稀薄的悵惘,就是所謂的“天涯若夢中行耳”。
有次深夜下了節(jié)目,匆匆地收拾書信磁帶,一側臉,玻璃窗上映著我的影子,只看到臉的上半部,仍然是十四五歲時的面容,什么都沒變。窗外月華無聲,過去的,只是浩浩蕩蕩的年華。
一定要追本溯源的話,我與廣播的牽連便從那時開始。北方的黃昏總是拉得很長,夏天的簾子掛著,被曬得褪了色。外面人語喧嘩,我們住在母親執(zhí)教的學校里,每天都有大群的小孩子在院子里玩。我從早到晚地開著收音機,偶爾聽“中廣”,聽的多的是“亞洲之聲”!皡侨鹞、謝德莎、申婉、林賢正”,隔了海,也覺得那名字里有家常般的親切。屋子里光線很暗,白天也開著臺燈,寫字臺上面的墻上,掛的是美麗的畫——雪白的窗臺、打開的窗、漫山遍野的蔚藍——那是當時的我能夠幻想出的惟一的未來。沒有人顧得及我,我也就自顧自地過下去了。
夢里不知身是客美文4
到長沙念書十分偶然。母親只擔心我從不吃米飯的,但想想至多受幾年的苦就回來了,何況那一屆同鄉(xiāng)也多,也就放心讓走了;疖囘郛斶郛斪吡3千里路,我們很多人第一次看到一片一片的湖水,十分驚喜。
我對大學時代殊無留戀,不過只有那段時間是有狂熱夢想的。我被那種過分明亮的光照耀著,它暫時改變了我安靜羞怯的.天性。當時湖南省的電臺里經(jīng)濟臺是光芒四射的新銳,其中主持人的代表是《夜渡心河》的尚能,鋒頭一時無倆,在大學生中亦是十分響亮的話題。有次我參加的比賽,他是評委之一,給了我最高分。這大概讓當時的我有足夠的勇氣寫信給他,希望可以做暑假的客座主持,信寫得十分文藝腔,還附上了所獲的種種獎譽?尚,也有幾分“世路無忌”的大膽與誠懇。
他很快給了回音,要去面試。幾年之后我仍清晰地記得那個下午——十分暑熱,我穿著海軍藍的裙子,背著同色的雙肩包,一路問過去,到處是嗡嗡的、不相識的人群,太陽把柏油路面曬得軟粘粘的,深一腳淺一腳地走。以后很長時間我每天途經(jīng)那條路時還免不了那種怔忡不安的印象。
后來的那個暑假很吃了一些苦,但因為年輕,連痛苦也成了詩意的一部分。一個人住在高高的6樓頂端,養(yǎng)著一盆半枯的蘭花,不由時時想起李賀的“我生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謝如枯蘭”。高樓上時常斷電停水,但一到傍晚,就一定有一場大雷雨。把花搬出去澆一澆,可以看到滿天的暗云滾動奔跑,飛鳥就在身邊驚惶逃竄,我張開雙臂,把手插到粗糙的、新鮮的、迎面而來的、浩浩的風里。
我做的節(jié)目在深夜的最后半個小時,我叫它《另一種聲音》,是那個年齡的夢想,蒼白、潔凈。下了節(jié)目騎車回去,有時候夜里下一點倉惶的雨,飛灰似的輕微的一點,寒絲絲的,鉆到眼睛里,在那一點孤單的涼意中十分清楚地覺得自己的手、自己的呼吸、自己的存在。
我一直是有些女學生氣的,電波里的聲音也大致是這樣。雖然只是謙卑,但乍聽上去卻是無來由的狷介,其實只是于人情世故不大通。從小至大與人的對話都是客氣而有限,“好”、“謝謝”、“對不起”。面對面低低頭就過去了,別人看著我,眼睛里也有隔了幾千里的神色。對著話筒,因為有了安全的距離,倒是可以說說心腹話,也常有知己之感。
《另一種聲音》只做到9月份,最后一期在中秋節(jié),再不無眷戀也到了結束的時候,說的那些話與音樂傳到風里去只是一些細小的聲音,在萬家燈火的夜晚漸漸低了下去。兩年之后,有人抄了那晚的開場白給我——她一直保留著那期節(jié)目的錄音。那種心情,像是和失散了多年的一個親人重逢。塵滿面、鬢如霜了,當初那點心還看得分明。在日后的憂愁負擔里,還是石子一樣青色的一點回憶。
夢里不知身是客美文5
畢業(yè)考過了,都在打點行裝,誰都裝著沒看見分別,只嚷嚷著自由了,但那種自由的壓力越來越沉重,臨到頭了大家都惶恐起來,我和同寢室的女生每晚外出看影碟到凌晨,回來“啪啪啪”拍門——像一個人喝醉之后的放肆。開門的阿姨也并不惱,臉上有一絲憐憫的神氣——離別她看得多了,然而還是不免凄涼。我總是最后留下來的那個,父母盡管驚詫生氣,也總想著吃上幾年苦自然就回來了,也就任由我去。這時候我已經(jīng)在文藝臺做了半年的節(jié)目,是知道開辦文藝臺的消息時自己跟臺長聯(lián)系的——我難得有這樣的機靈,但其實也只是下意識的舉動。安身立命的大事在這樣偶然的一念之間,想想不免有些惘然。
全新的電臺總是有意無意地給了年輕人鼓勵,有自己的辦公室、自己的桌子,就有生了根的感覺。下午的陽光大片大片地鋪在桌上,寬大的水磨地,窗子上的藍布幔子,都是老物件,但看著有一種清新的喜意。播音間自然換了,我把雙肘擱在調(diào)音臺厚厚的皮子上,“這次是我的了”,我喜不自勝。
起初做的是流行音樂,因為是做慣了的。但凡事到了熟極而流那個程度,用的心就少些。我感興趣的還是人——他們的悲愁,他們的笑,他們的沉默。不久之后我在《相約在黃昏》里接觸到了這些人。那只是一檔簡單的點歌節(jié)目,但卻像是一出出世態(tài)劇,每個人說的各不相干,打成一片就是現(xiàn)實里一個個活色生香的人,喜樂哀愁都是真的。濃厚的空氣里有幾分“天涯若比鄰”的味道。下了節(jié)目天還沒有黑,暮色蒼茫的云海邊緣含著一半沒有墜下去的落日,是心底那一點微溫的紅色。
那時我在外面租了房子,每晚騎車回去,在門口的小木房子里吃一碗滾熱的白粥,勺子在碗底擦著沙沙的糖粒,有一小碟榨菜,十分可口。吃完了也還戀著黯黃的燈光和街上直潑進來的鬧嚷嚷的人聲,不肯回去。不上節(jié)目的休息日,一遍一遍地拖著地板,在空蕩蕩的屋子里走來走去。有月亮的晚上,樓下嘈雜的市聲漸漸沉淀下去,越發(fā)覺得那房間滿滿的都是虛空。地上一點月光的影子,有香煙的煙霧那種迷離的藍。我想我要做一個深夜的節(jié)目。
夢里不知身是客美文6
我終于如愿以償?shù)氐玫健兑股珳厝帷窌r,是1995年的l0月1日,中秋節(jié)之后沒有多久。那個秋天有一種十分潔凈的快樂,我常常把剛摘下的新鮮的桂花帶進直播室。那是秋天,一年中最好的季節(jié),金色的稀稀朗朗的桂子在高高的天底下?lián)u著,有時候沙沙地落一陣子,像驟雨一樣披在行人的身上。走在人群里四面八方都是亂紛紛的人,可他們現(xiàn)在是自己人了。我知道我是被愛著的,那愛不染渣滓,是深秋里干干凈凈的天。即使在深夜,滿天水鉆一樣晶明的星子的后面,也還是這天,不會變。
大抵一個異鄉(xiāng)人年長后再要融進一個城市,倒不是意志的問題,因為有距離,彼此看得分明,不容易愛起來吧。往往心灰意懶,只有拼命練就銅頭鐵骨,在世俗名利場中, “雖千萬人吾往矣”。當然這不是不令人佩服的,然而總不免悲涼。不過做電臺節(jié)目卻有一種“世法平等”的味道,寂寞的人,誰跟誰都沒有不同,在節(jié)目里看得多的倒是相似的靈魂。
很久以前節(jié)目中有位聽眾說起舊事,文革時他還是少年,饑餓之中偷吃人家園子里的胡蘿卜,一面被人追打,一面往嘴里塞。幾十年后他一切都有,還一遍遍低聲說,“我忘不了”,話語中仍有當年涕淚交流的酸楚,多年后的耿耿于懷只為無人肯給一個少年些許的慈悲,至今想起還是憂患如新,令人悲憫。在節(jié)目中聽得多的就是這樣尋常的世俗悲歡,日子久了,就有了一份樸素的知心。原先的譏諷、炫智與浮華到后來都化為一點溫柔敦厚的同情,像是古人說的“如得其情,哀矜而勿喜”。
后來幾年的冬天都下了大雪,在屋子當中生了一個小炭盆,隱隱的紅的火,看不到火焰,都窩在灰里頭焐著,上頭坐著一點胡子酒。冰天雪地里格外覺察到這點暖意。讓我想起節(jié)目中一個聽眾講的故事,他少時貧寒,讀書要翻山越嶺,有天大雪中他和鄰家女伴同行,朔雪寒風中,終于體力不支昏倒,醒來時,發(fā)覺自己雙腳被包在那女孩懷中,她在昏迷時仍緊緊護住他的雙腳。靜夜里他將幼年事緩緩說來,字字分明,令人心酸眼熱。寒微素樸、困厄危難中,方見命運之無常、血身之偉大。
所謂的愛,不過是如此。
有一次傍晚下了雨,匆匆地趕車回家,站在公共汽車的窗口,頭頂密密的葉子響,天光還很亮,仰頭望上去,天白茫茫地像極“天道無親”。車經(jīng)過勞動路時,有一段殘破的白墻上刷著幾個鮮紅的大字,“我住長沙,我愛長沙”。世界像落雨的荒原,這殘垣斷壁上卻刻著紅底金字的愛。滿車的人在雨里奇異地沉默著,我忍了很久的淚,還是落了下來。
【夢里不知身是客美文】相關文章:
注冊--痛客網(wǎng)05-28
智慧人生:什么是有福的美文欣賞08-31
你為什么是職場窮人美文閱讀08-27
黃袍加身成語解釋12-01
渺然一身成語解釋12-01
世界極客孫正義02-14
夢里炊煙詩中境的閱讀答案05-03
映客主播說話技巧08-24
代客理財協(xié)議書04-14
《信客》教學設計(15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