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儒家中的為人處世
導語:為人處世是一門學問,在我們這個物欲橫流的現(xiàn)實生活中,到處都充滿了誘惑,人們各自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奔波,有時難免迷失了前進的正確的方向,下面小編為大家推薦一些儒家思想針對為人處事方面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fā)。
悠久的歷史文明,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蘊;諸子百家的思想,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子孫。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生活方式,在這種"潤物細無聲"式的滲透之下,形成了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做人做事的特點。
《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是儒家最重要的經書,這四部書被稱為"四書"。在儒家的"四書"中,詮釋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即仁、義、禮、信、智。仁是做人的基礎;義是做人的氣節(jié);禮是做人的文表;信是做人的支柱;智是做人的主導。
"仁"是做人的基礎,人做得好與不好,首先要看他是否有"仁"。 有一天,孔子最得意的門生顏回問孔子何為仁德,孔子說:"約束自己,使言論行動都合乎禮儀就是仁。一旦堅持做下去,天下的人都會推崇你為仁人。實踐仁德,全憑自己,還憑別人嗎?"顏回道:"請問行動的綱領。"孔子答:"不合禮制的事不看,不合禮制的話不聽,不合禮制的話不說,不合禮制的事不做。"顏回說:"我顏回雖然遲鈍,但一定要把您剛才講過的話當成座右銘。"(先秦《論語•顏回》)關于仁德,孔子還對另一個名叫子張的弟子說過這樣的話:"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子張問他哪五者,孔子說;"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先秦《論語•陽貨》) 由此看來,孔子倡導的"仁"包含諸多方面,其中包括知廉恥、知善惡、自重自愛,有強烈的榮辱感,還包括為人真誠、博愛、寬厚待人等等。
孟子說:"君子所以異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先秦《孟子•離婁下》)孟子的話,又對孔子關于仁的觀點作了補充。 孔子十分強調做人要仁,并且嚴格區(qū)分"義"和"利"。他認為,人之所以為人,就是要行義而不謀利,即"推己及人"。在中國,這種仁者愛人的思想一直傳承到現(xiàn)在。人們普遍認定仁是做人的基礎,也就是一個人的本質,一個人的所有的德性。仁與不仁,是衡量一個人品德修養(yǎng)優(yōu)劣的象征。
"義"指的是做人的氣節(jié)。義是一種絕對的道德觀,也就是指道義以及符合道義的行為。"義"是中國人自古以來所崇尚的一種精神。"義"的界限在于取不取不義之財;"義"的氣節(jié)在于能不能主持公正;"義"的境界在于敢不敢為正義獻身。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先秦《論語•述而》)孔子的意思是說,吃粗食,喝涼水,睡覺時彎著胳膊作枕頭,也有不少樂趣。干不正當?shù)氖露玫降母缓唾F,對我來說就像是天上的浮云。孔圣人對義的界限可謂分明。
忽必烈勸降文天祥失敗,便下令殺害文天祥。文天祥死后,人們發(fā)現(xiàn)了他寫的遺書,書中"贊詞"說:"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圣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 "義"是需要決斷的。瞬間的取舍,是判斷一個人道德高尚或道德淪喪的分水嶺。 "禮"是做人的文表。
古人云:禮多人不怪。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中國人的禮多到了讓西方人瞠目結舌的地步。傳統(tǒng)中國的大"禮"蘊含在"仁"中,其中最重要的是祭(祭神)祀(祀祖先),如葬儀、祭禮等。在古代,這些儀禮十分普遍,其中不乏迷信和神秘色彩,后經儒家的重新詮釋,使之成為詩意的了。這在儒家經典《荀子》、《禮記》和《儀禮》中都可以看到。這些經典之作對祭祀做出了新的解釋,賦予了它們新的意義,使它們成為一種詩歌和禮樂。在荀子所著的《樂論》中,有一段這樣的話:"人不能不樂,樂則不能無形。形而不為道,則不能無亂。先王惡其亂也,故制《雅》《頌》之聲以道之,使其聲足以樂而不流,使其文足以辨而不詛,使其曲直、繁省、廉肉、節(jié)奏,足以感動人之善心,使夫邪污之氣無由得接焉,是先王立樂之方也。"可見,荀子認為音樂是一種道德教育的工具,這種觀點形成了儒家的一般看法:儀禮即是詩意的表現(xiàn)。
傳統(tǒng)中國還有許多必須遵循的禮節(jié),如君臣之禮、夫妻之禮、父子之禮、長幼之禮、待人接物之禮„„等等。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孔子的意思是說:后生小子,在父母面前要盡孝,出門在外要尊敬兄長,平時少說多干,真誠守信,對人有愛心,與有仁德的人交朋友。如果還有多余的力量,就去學文化。"孔子的話,把做人的仁禮之道深入淺出地說了出來。 "信"是中國人做人的一個重要支柱?鬃釉唬"言必信,信必果。"一個人言而有信,就能夠得到人們的信任,信譽度高了,才能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反之,言而無信,出爾反爾,哄過一時一事,下次就沒人買你的賬,事情也就做到頭了。道理誰都懂,卻不一定都做得到,一個誠實守信的人,能給人以信任的基礎,做起事情來就方便得多,有時甚至是棘手的事,或者眼看就要陷入困境的事,說不定也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前些時侯,一部反映晉商文化的電視連續(xù)劇在央視火爆上映,劇中主人公喬致庸以誠經商、取信于民的做法和"匯通天下"的壯舉令人感動。其實,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劇中的大部分內容,寫的就是當時山西祁縣富商、喬家的第三代大東家喬致庸。對于自己的經商之道,他曾經說過:"一是守信,二是講義,三才是取利。"喬致庸誠信守義的故事很多,單講清末年間,他家的復盛油坊從包頭弄來一大批胡麻油,準備在山西做一筆好生意,誰知經手伙計心生邪念,竟在油中摻假以牟取暴利。這件事被掌柜發(fā)覺后,不但下令立即停止銷售胡麻油,還將已經售出的胡麻油全部收回,為顧客調換正宗的好油。如此一來,從表面看喬家商號雖然吃了一些虧,但在無形中卻提升了商業(yè)信譽,反使喬家的商業(yè)越發(fā)興旺昌盛起來。
從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信是做人的基礎。在中國,一個不講信譽的人,想做成什么大事幾乎是不可能的'。
"智",顯而易見,說的是人的智慧。智慧是做人的主導,一個沒有智慧的人,一輩子休想有所建樹。人并非單憑想象就能做成大事,做事里面有很多學問,其中最重要的一條莫過于充分利用你的智慧。智慧不是天生的,必須不斷地學習,獲取知識的養(yǎng)料,才能成為有智慧的人。孔子曾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知者也。"古代哲人荀子也說:"學不可以已。"人如果停止學習,必然遲鈍。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古訓,更體現(xiàn)出學習的重要性。
學習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必須從娃娃抓起。
戰(zhàn)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3歲喪父,他的母親仉氏為了把孟子培養(yǎng)成有作為的人,連住處的選擇都十分"挑剔",生怕對兒子的成長造成不利的影響。以前,孟家緊挨墓地而居,孟子隔三差五就與孩子們鉆到墓地里,做一些模仿堆墳、送葬之類的游戲,孟母看在眼里,憂在心里,便把家遷居到一個鬧市附近,誰知,沒過多久,孟子就活靈活現(xiàn)地模仿起商販叫賣來。孟母意識到自己這一次遷家遷得不是地方,于是她再次遷居,把家搬到了一個學校的附近。這以后,孟子模仿的再也不是"送葬"、"叫賣"等沒有品味的游戲,而是正兒八經地模仿起學校里傳授的禮儀課程。孟母欣慰地笑了,心里的石頭落了地,從此定居下來。"孟母三遷"的故事成為膾炙人口的千古美談。
古人刻苦學習的范例數(shù)不勝數(shù),人人都知道的古人因刻苦學習而"頭懸梁,錐刺股"、"鑿壁偷光"等故事,就足以說明一切了。知識升華為智慧,有一個學習的積累過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說的就是文化知識對人的影響。若要把人做好,就必須做到老,學到老。正如漢人劉向在他所著的《說苑•建本》中說的那樣:"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
在今天,許許多多的家長為了自己的孩子長大后能夠出人頭地,不惜重金、不辭勞苦地把孩子送到這樣那樣的學校里學習,或請人"開小灶",期盼孩子能夠有朝一日金榜題名、光宗耀祖,這或多或少都是受了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為什么中國人會如此看重學習?因為自古以來儒學灌輸?shù)木褪侨吮仨殢膶W習中獲取知識,人有了知識才能有智慧,而智慧是做人能否成功的根本。 自古以來,儒家學派中仁、義、禮、信、智的做人之道,被中國人奉為圣明,因此許多膾炙人口的、有關做人之道的好故事才會千百年來代代相傳.
【儒家中的為人處世】相關文章:
儒火儒荼儒文百字令活動策劃書05-08
為人處世的書籍08-08
為人處世技巧03-03
為人處世的格言06-21
為人處世句子08-21
關于為人處世與德行02-17
為人處世的書籍推薦05-20
為人處世的小故事03-01
為人處世名言警句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