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念文章的歇后語
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創(chuàng)立了儒家思想,影響了世世代代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孔子念文章的歇后語,歡迎參考~
孔子念文章的歇后語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的詞語解析
[釋義] 指過分推敲字句;或譏諷迂腐不達事物;尋章搞句的人。
[語出] 元·喬吉《小桃紅·贈劉牙兒》曲:“含宮泛徵;咬文嚼字;誰敢嗑牙兒。”
[正音] 嚼;不能讀作“jué”。
[辨形] 嚼;不能寫作“爵”。
[近義] 字斟句酌
[反義] 走馬觀花 一揮而就 文不加點
[用法] 多指死摳字眼;不領會文章的總體思想。也指當眾講話過于字斟句酌;有諷刺意味。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結(jié)構(gòu)] 聯(lián)合式。
[辨析] ~和“字斟句酌”都有“仔細推敲字句”的意思。但~偏重在“過分地斟酌字句或死摳字眼;諷刺不必要地摳住字句不放;不領會實質(zhì)。或者當眾講話時炫耀自己的學識;“字斟句酌”是對每個字句都仔細推敲;用來稱贊人談話和寫作態(tài)度慎重。詞義前貶后褒。
咬文嚼字造句
(1) 他是個咬文嚼字的迂腐文人。
(2) 寫文章的`最高境界是妙手偶得,自然天成,吹毛求疵,咬文嚼字什么的,又有何意義呢。
(3) 他講話總是咬文嚼字的,讓人聽著別扭。
(4) 他寫這篇自傳時,真是咬文嚼字,一點也不敢馬虎。
(5) 學習需要思考,但也不能咬文嚼字,鉆牛角尖。
(6) 談判的雙方都在咬文嚼字,但都沒有觸到問題的實質(zhì)。
(7) 他說話老愛咬文嚼字,真叫人討厭。
(8) 讀書時老徐常常不求甚解,喜歡咬文嚼字,時而也會吹毛求疵。
(9) 我們應該正確理解文字含義,千萬不要咬文嚼字。
(10) 他平時說話總是咬文嚼字,喜歡加許多修飾語,結(jié)果還是詞不達意。
(11) 這看起來有點咬文嚼字,實際上是別具匠心。
(12) 這篇咬文嚼字的文章,讀起來頗費周折。
(13) 老李讀過幾年子曰詩云,說起話來“之乎者也”,咬文嚼字的。
(14) 一句話就可以講清楚,他偏愛咬文嚼字,賣弄學問,以致廢話連篇。
(15) 有些教授總是裝腔作勢,不是咬文嚼字,就是舞文弄墨。
【孔子念文章的歇后語】相關文章:
孔子有關歇后語10-11
孔子的歇后語05-25
關于孔子歇后語06-11
孔子的歇后語08-06
關于孔子的歇后語08-24
【熱門】孔子的歇后語06-11
孔子有關的歇后語02-05
有關于孔子歇后語02-01
有關孔子的歇后語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