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科學教育心得(精選12篇)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科學教育心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科學教育心得 篇1
生活在科學技術高速發(fā)展時代的人。從小培養(yǎng)其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是非常必要的。通過科學課的學習逐步讓學生領會科學的本質,樂于探究,熱愛科學能學會用科學的思維方式解決身邊學習,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要做到這些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就顯得尤為重要。我作為一個科學課教師如何上好每一堂課,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通過教學實踐總結以下幾點心得體會。
1、認真?zhèn)浜妹恳还?jié)課是必要的,但一定要不斷的反思教學中的不足,改善教學摸式探究更合適自己教學的方法。做到教師教的輕松,而學生不僅學到知識而樂于探究學習。
2、“知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著”學生只有樂于學習,才能自主探索,才能學好科學課?茖W是什么,科學是指提出問題并想辦法尋找答案的過程!胱寣W生樂于探索,就要提出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日常生活中的問題,而不是提一些偏離生活不符合這個年齡段孩子特點的問題,只有那樣才能充分調動起學生們對解決問題的濃厚興趣,樂于自主探索,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教學不是教師唱獨角戲,所有問題的探索過程中,要探究的問題要出自學生本身,讓學生討論并提出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使學習過程變得輕松而事半功倍。
4、深入領會學習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三要素。
速度——學習時間。
收益——單位時間的.學習質量。
安全——學習體驗。
“學習的結果是關鍵,學習的體驗是靈魂!焙玫慕逃ぷ髡邞⒅卦谟邢薜臅r間內學生學習的質量,才是關鍵。恰到好處的利用好課堂四十分鐘,讓學生即有所學,又知所用。教學內容要有層次性,照顧個體之間的差異,這樣才能讓每個學生都有所學,都能學到有用的知識。
5、三維目標:“知識和技能目標;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過程方法目標。”三者在課堂上完整體現(xiàn)才是一堂好課,三者缺一不可。學到課本上的知識就是實現(xiàn)了知識和技能目標,但不掌握過程和方法就是紙上談兵,科學課的學習,只有親身體驗獲取知識的過程和方法,經歷每一次提出問題,尋求答案的過程,才能使知識和技能成為自己的一部分,為日常生活所用。還要培養(yǎng)他們互相幫助團結合作的品格,激發(fā)其對學習的濃厚興趣不斷增進其自信心和進取心,這樣的課堂才是充滿生機的課堂。
總之,課堂是學生的課堂,要讓他們在這個舞臺上做一個“樂知者”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責無旁貸的。做為一個科學課教師更應不斷探索,用科學的眼光看待教學,科學合理的上好每一節(jié)課,讓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快樂長大。
小學科學教育心得 篇2
當代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具備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各方面的操作基本能力。正因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教育改革正在全面實施。新課程的改革強調科學素養(yǎng),提倡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與人文素養(yǎng)并蓄、兼?zhèn)涞娜恕W校開展的“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和諧發(fā)展研究”就是在這樣的前提下開展的。階段總結學習后,我感受頗深,現(xiàn)簡談幾點體會:
一、了解了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深層內涵
首先小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也當之重要。小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主要指智慧品質、自主品質、責任品質、關愛品質、合作品質和交往品質等各方面的人文品質。它是現(xiàn)代公民必備的基本素養(yǎng)。而科學素養(yǎng)主要指一個社會公民應該具備的一般的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小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就是培養(yǎng)他們的科學意識、科學思想和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他們探索科學奧秘的情趣和志向,豐富和積累科學基礎知識,培養(yǎng)他們一些基本的科研能力及不怕困難、勤于思考、積極探索、敢于攀登等良好的科學意志和品格。
二、了解了科學教育的基本規(guī)律
學校在進行課題研究的過程中,初步探索出了科學教育的基本規(guī)律,即同步、綜合、和諧?茖W教育互相滲透、互相包含,學生在同一學習、活動過程中可以獲科學素養(yǎng)的同步發(fā)展。綜合,一方面指小學生學習活動的目標、內容、策略的綜合性;另一方面指將校內外一切教育資源綜合起來,通過綜合性的育人目標,綜合性的教育活動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和諧,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的發(fā)展是協(xié)調的,同時,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都要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使小學生容易理解、掌握且能夠終生受益。
三、掌握了對學生進行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基本途徑
國家課程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主體部分,課堂教學是促進學生素養(yǎng)全面提升的主渠道,是實施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主要途徑。每個學科中都蘊藏著豐富、獨特的人文資源和科學資源,不同的學科,在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與科學素養(yǎng)方面發(fā)揮著不同的作用,并各有側重、互相補充。因此,研究實踐中就要努力做到對各學科課程資源的深入挖掘與整合。
其次,開發(fā),對學校課開設了一系列的特色課程,使學生在身體素質、內在修養(yǎng)、求生技能、意志品質、人際交往和實踐能力等方面都得到良好的發(fā)展。
再次,開展特色活動。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特色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在活動中感悟,促使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四、認識了開展課題促進教師成長的意義
通過開展課題研究展示出了較高的科學素養(yǎng)。同時也促進了自身的專業(yè)成長和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能很好地做到教研相長。
在日后的工作中,我將積極投身于課題研究中去,不斷探索和總結研究經驗,同時,不斷吸收和消化現(xiàn)有的研究成果,并轉化為教育資源,努力促進學生總體素養(yǎng)的提高,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小學科學教育心得 篇3
20xx年4月13日至15日,我和兄弟學校的十余名教師,在濰坊參加了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培訓中心舉辦的“名師大講堂:小學科學創(chuàng)意教學觀摩展示活動”。期間,聽了徐杰、張元喜、房富本、李霞、曾寶俊等五位特級教師的展示課,也聆聽了這五位特級教師的報告。自己覺得通過這幾天的學習,深受啟發(fā),開闊了眼界,提高了認識,接受了新的理論,也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局限,受益匪淺,F(xiàn)簡單匯報如下:
我先簡述徐杰老師的一節(jié)課。徐杰教師展示的是《食物的消化》一課。他先讓學生說早飯吃得什么,繼而聯(lián)系到午飯、晚飯,這些年吃了多少飯。問:吃過的食物能堆個小山了。你沒像小山,那么,吃過的食物哪里去了?引起學生的思考。學生答出來有的營養(yǎng)吸收了,有的不用的東西成了大便排除體外去了;這時,教師又問,食物在體內旅行,經過了哪些地方呢?出示人體簡圖,讓學生自己畫出自己的認識。畫完后小組交流,形成小組統(tǒng)一認識。然后在班內,利用實物展臺,分組匯報各組的`認識。六個小組,六種認識。教師問:正確的只能有一種。你們有六種。怎么辦呀?學生回答:查資料、百度、問家長、問老師、問醫(yī)生、有一個同學甚至說出了解剖一個人,等等。這時,教師采取了放映視頻,同學們觀看視頻,思考問題:食物經過了哪些地方?這些地方的作用?看完后,每組再修改各組的圖片,再選一組匯報修改后的圖片,其他小組補充。最后對食物在人體內的旅程有了基本正確的認識。教師總結消化器官的重要作用后,問:怎樣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最后小結,教師讓學生說,今天你學到了什么?從中午的午飯開始,你想養(yǎng)成什么良好的飲食習慣
徐杰老師的這節(jié)課好在哪兒呢?我認為,好就好在教師讓學生充分展示出了學生對消化器官的原本真實的認識,也就是展示出了學生的前概念。然后通過一系列的問題情景引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最后通過觀看視頻,通過教師的講授,進行概念重釋,糾正前概念中的錯誤成分,進行了概念重建,使學生對人體的消化器官和食物在人體內的旅程,有了正確的認識,形成了科學的概念。
徐杰老師做的講座題目是《加強科學閱讀,提升科學素養(yǎng)》,他介紹當前的科學課閱讀現(xiàn)狀,提出了科學閱讀的概念?茖W閱讀就是通過閱讀科學文本、繪本以及電子類的讀物,來促進學生的科學學習,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他解釋了科學閱讀的重要性,提出了科普讀物是進行科學閱讀的重要途徑。他還提出了科學閱讀的目標:
1、科學閱讀,有助于學生科學本質觀的形成和發(fā)展。
2、科學閱讀,有助于學生科學概念的形成和理解。
講解了科學閱讀的類型:
1、《科學》教科書,
2、科學讀物。學生閱讀科學圖書的過程,也就是科學啟蒙的過程。包括科學美文、科學童話、科學故事、科學漫畫以及科學數(shù)碼、動漫等電子類資料都是科學讀物。
徐杰老師還提出了科學閱讀的方法:
1、比較性閱讀;
2、求解性閱讀;
3、質疑性閱讀;
4、創(chuàng)造性閱讀。
他還提出了科學閱讀的教學策略:
1、閱讀材料為情境,設疑激思,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2、以閱讀材料為切入點,引導分析,深刻體驗“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
3、以閱讀材料為依托,發(fā)展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4、材料為連接點,多向鏈接,拓展學生的視野。他還解釋了指導孩子科學閱讀的重要性和怎樣指導孩子的科學閱讀等。
小學科學教育心得 篇4
同學們在學習《太陽和影子》一課時,每個人都表現(xiàn)得非常出色,與之前制作不倒翁失敗時的難堪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甚至有些讓人難以置信。
在探究影子產生的條件時,也許是有些同學提前看過課本,不少人都知道要有“光和不透明的物體”這兩個條件,也就是說,透明的物體不能產生影子。道理似乎很簡單,然而,究竟什么樣的物體才可以算作是透明的物體呢?在此之前,我曾經用幻燈片,用玻璃,甚至用水作為透明的物體來探究它們能否產生影子,結果發(fā)現(xiàn)盡管這些物體在我們多數(shù)人看來是透明的,但是仍然能夠產生影子,也就是說在關于影子的問題上,上述那些物體不能算作是透明的物體。因此,我必須要讓學生弄明白這一點,否則學生便可能形成“透明的物體能夠產生影子”這樣錯誤的認識。為了盡量避免出現(xiàn)這樣的后果,我啟發(fā)同學們聯(lián)系他們的生活經歷來回答這個問題。還好,他們很快聽明白了我的意思,馬上有許多同學舉起了手?紤]到于明哲同學從上課一開始就沒有端端正正地坐在座位上,我便將這個機會給了他,
“空氣。”于明哲同學一語中的。
“聽清楚了沒有?于明哲同學由‘透明的物體’想到了‘空氣’,你們覺得空氣是不是透明的?”我的興奮早已溢于言表。
同學們也都一致贊同于明哲同學的回答,沒有想到一個在我看來難度較大的問題就這么輕而易舉地解決了。
“于明哲同學回答得非常正確!”我鄭重地提出表揚。
但是還有幾只小手仍然在高高地舉著,我應該給予他們一個展示的機會。
李朝同學回答說風是透明的物體,我只能解釋說空氣動起來就成了風了。張鴻愷同學則認為大地沒有影子,當我解釋說月食就是地球擋住了反射到月亮上的太陽光,是地球的影子投到了月亮上面造成的之后,他眨了眨眼睛,又回答說細菌沒有影子,同學們馬上又反駁說細菌只是小得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到,它應該是有影子的。不過從張鴻愷同學的回答中,我們仍然可以看出他那敏捷的思維,看出他積極回答問題這一優(yōu)秀的學習品質,因此我對他的表現(xiàn)也表示出極大的肯定,同時提醒他要盡量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另外,積極回答問題而且聲音響亮的還有張惠喬同學和于秋雨同學。
由于這一節(jié)課需要同學們探究的問題較多,因此需要他們在實驗記錄單“我們的發(fā)現(xiàn)”欄目中書寫的內容就很多。每一次書寫,翁麗真同學都能夠做到第一個完成,而且寫完后馬上端端正正地坐好,又開始自覺地背誦剛剛書寫的內容,對此我給予了高度的贊揚。后來,在我的感召下,又有張子涵、唐堉森、伯蕊、王銘心、王子豪、房佳男、高揚、畢文亮、鞠佳桐、隋昊、張舒揚、宋央金、劉新寧等同學表現(xiàn)得像翁麗真同學一樣優(yōu)秀,并使得整個課堂呈現(xiàn)出一派積極向上、你追我趕的熱烈氣氛。
要求學生將書寫的內容背誦下來,在組織他們同位相互檢查背誦情況時,我發(fā)現(xiàn)盡管宋美佳同學沒有同桌,但是她仍然能夠做到按照我的要求來背誦,然后對照課本檢查自己的背誦情況,表現(xiàn)出高度的自覺。
課堂上,每一位學生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贏得老師的賞識,我也盡自己最大努力去滿足他們的愿望。
后來,我覺得他們身上的優(yōu)秀之處不僅需要我去發(fā)現(xiàn),去欣賞,更應該引導他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去欣賞,并進一步去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的不足之處,來學會正確地看待自己。
叩問心靈
臨近下課時,我認為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行為做出適當?shù)脑u價,應該遠遠比我給予他們一個評價效果要好得多。實際上,在此之前我已經組織學生進行過類似的評價,與其說是評價,不如說是引導學生自覺進行反思更恰當一些。
一次,當25名同學將自己制作的量筒帶到課堂時,也讓我想起在制作不倒翁時全班只有11名學生完成了作品,當然,對越來越多的同學參與到作品制作的大軍中來,我向所有同學表示出自己的興奮。隨后,我便讓這36名同學閉上眼睛對自己真誠地說上一聲:“我真棒!”這樣做,目的是讓他們感受到自己不僅是完成了老師布置的`任務,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從這項活動中獲得一次美好的情感體驗。
還有一次,當我讓翁麗真同學說一下她對自己的表現(xiàn)是否滿意時,她說“不滿意”,而實際上她的表現(xiàn)已經非常出色了,因此,我給予的評價是“看來,你對自己的要求十分嚴格”。
而在今天這節(jié)課上,有很多同學都表現(xiàn)得特別優(yōu)秀,遺憾的是沒有受到我的表揚。因此作為老師,我有責任讓每一位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同學都能夠體驗到成長的快樂,并努力將這種積極的生命狀態(tài)延續(xù)下去!
“這學期從第一節(jié)課開始,我就注意進行自我反思,并將自己在每一堂課上的閃光點記錄下來,來鞭策自己做得更好;當然,我也記錄那些自己做得不夠好的地方。比如在學習《認識太陽》一課之前,我沒有組織大家去搜集資料,再比如在組織大家制作一個不倒翁時,我沒有按時上課,上課時又沒有考慮到同學們的興趣與需要……”
接下來,在對課堂上那些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同學提出表揚之后,我坦言“當然,我們班上還有許多同學也都表現(xiàn)得特別優(yōu)秀,只是老師沒有發(fā)現(xiàn),但是在老師的目光掃過你的臉龐時,卻能夠感覺到。實際上,對自己最具有評價權的是你自己,真的,一個人可以對別人說謊,但是絕對不能對自己說謊;一個人做的任何事情可以逃過別人的眼睛,但是絕對逃不過自己的視線。下面請你們閉上眼睛,想一想在這節(jié)課上,自己哪個地方做得很好,請你告訴自己一聲;再想一想,哪個地方自己做得還不夠好,只要自己稍加努力或者是采用其他的方法還可以做得更好,也請你對自己說上一句‘某某處我可以做得更好’。”
“我們不僅在科學課上要經常對自己這樣說,而且在其他課上也要對自己這樣說;一天下來,在晚上臨睡前還要對自己這樣說。也就是說,你要常常留給自己一個思考的空間,慢慢地,你會發(fā)現(xiàn)這將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同學們都按照我的要求做了,樣子十分虔誠。
下課的鈴聲終于響起,看著同學們一張張稚嫩可愛的臉龐,我從心里感到充實。
難忘瞬間
我告訴同學們我會在課后將每節(jié)課的反思都及時整理出來,并且這學期有5篇反思已發(fā)表在人教網(wǎng)小學科學欄目上,那些反思里面還提到許多同學的名字,有于明哲、宋美佳、岳鑫……這樣說著,便有許多同學都睜大了眼睛,希望自己的名字出現(xiàn)在文章里面。
在同學們離開實驗室的時候,都紛紛向我道別,我也趕忙揮手向他們回應。親愛的讀者,你說,當一位老師處于這樣一種情形之中,又怎能不感到幸福呢?
激動之余,急就一首小詩──《理想的課堂》,來抒發(fā)自己那一時刻內心的感受,內容如下:
每一朵花兒都鮮艷,
每一張笑臉都燦爛。
每一個動作都含情,
每一句話語都用心。
每一束目光都明亮,
每一聲問候都溫暖。
每一節(jié)課堂都充實,
每一位師生都幸福。
小學科學教育心得 篇5
古人曾這樣說過:“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小學科學教學反思。”那如何才能變呢?變首先要反思,而且要善于反思,如何反思?作為一個從事科學教學的老師,不僅要具有精湛的專業(yè)知識和高超的教學藝術,更重要的是要善于進行教學后的反思,只有在不斷的反思過程中才能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現(xiàn)我根據(jù)自身經驗談一談如何進行小學科學教學反思。
一、要充分認識科學教學反思的重要性
教學反思能不能真正地達到反思的作用,關鍵是看他們能否促進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能否有助于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科學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教學,它需要教師的知識儲備更廣,因為科學涉及到物質世界、生命世界、地球與宇宙等眾多領域;需要的課前準備更為充分,因為科學學習需要有結構的探究材料,需要小組合作探究。在科學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學生早已變成教學的主體,而教師的新舊教學理念必然相互沖突,作為教師必須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轉變教學觀念,而這一過程教師必須要及時“反思”中快速地轉變過來,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從而適應當代教育的發(fā)展。
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而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不是短時間內完成的,它是學生不斷地接受與內化的漫長過程。更為重要的是,早期的科學教育對一個人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教學反思《小學科學教學反思》。因此,為了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在學生的'科學啟蒙階段即小學階段,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顯得尤其重要。有效的課堂教學不僅使學生學到科學知識,感受科學魅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體驗到了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而形成影響學生一生的能力。
從上述看來“反思”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途徑,也是提高教學的捷徑,因此教師必須總結出自我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要認識教學反思對于教師的重要性。
二、要認識科學教學反思的誤區(qū)
雖然當前科學課還不如語文課數(shù)學課那樣受社會重視,但教師的反思也是有必要的,在反思中教師不能進入以下誤區(qū):
(1)過分強調科學探究的學習方式。
科學探究是一種學習方式,是眾多學習方式中的一種,顯然不是惟一的學習方式?茖W課堂中有效的學習需要整合不同的學習方法,需要將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考慮。比如說,科學實驗課就要以探究活動為主;科學考察課就要以觀察為主;科學閱讀討論課就要以閱讀、討論為主。
(2)過分追求由學生的自主探究生成知識。
新課程是強調知識的形成應該是以學生為主的探究活動形成的。但這并不等于所有的知識都要讓學生去探究,這根本不現(xiàn)實,因為有些知識受學生閱歷,器材,條件,空間等因素的限制,學生根本無法進行探究。
(3)過分重視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忽視了科學概念的形成。
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與科學概念的形成是同等重要的,它們相得益彰。在教學活動中,科學概念的形成是依賴探究活動的,且探究活動與具體的科學內容分不開的,學生對探究的理解不會也不可能脫離科學內容而孤立進行的。
小學科學教育心得 篇6
在書的原序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教師們簡化這個過程,辦法是:提出一種教學方法,它既要能適用于各種不同的教學計劃、適用于各種不同風格的教師和各種不同氣質的孩子,又要能同新的課程設置、現(xiàn)有的直觀教材、視聽教材和各種新版的教科書聯(lián)系起來。
這本書提出的這種教學方法就是“探究—研討”教學法。
蘭本達提出“探究—研討”教學法目的是讓教師簡化復雜的教學過程,讓這種教學法有更大的適用面。這種教學法就只有探究和研討兩個環(huán)節(jié),比起我們現(xiàn)在的科學探究的七大環(huán)節(jié)簡單很多。
在“經歷是發(fā)現(xiàn)意義的中心環(huán)節(jié)”這一小節(jié)中談到了“經歷”。在教學目標中的過程與方法中我們經常談到要讓學生經歷怎樣的探究過程。在未讀這本書前,我浮淺的認為經歷就是有參與過,有動手做過,有得出結論。蘭本達是這樣闡述“經歷”:我們認為,發(fā)現(xiàn)意義、領會意義的是經歷、卷入、參與的結果,沒有這些先決條件就不可能演化出意義。然而,在沒有經歷、沒有卷入的情況下也可以有并不領會意義的學習。有兩個學習的例子可以清楚地說明這個論點。喬迪在幼兒園里整齊的隊伍中站得筆直,面對著國旗高唱:“我的祖國叫人亂花花,甜蜜的土地出肝茶,為了你,我歌唱!”顯然喬迪學會了按一定的次序發(fā)出這些音節(jié)來,并使這些音節(jié)合上一定的調子;可是他有沒有經歷過什么——有沒有卷入什么呢?盡管老師講過祖國的重要和自由的好處,喬迪唱這首歌時卻沒有想到任何意義。無疑他聽過這首歌,但是聽并不會激發(fā)出任何意義來。喬迪學會了一首歌,但是他沒有經歷過。他完全是背下來的,沒有一點意義。
因為他現(xiàn)在可以參加上早操了,他的行為有了變化,但是從我們對經歷這個術語的含義來說,他還沒有過什么跟這首歌的內容有關的經歷。另一個例子是這樣的:貝麗爾對生長著的會爬會飛的東西都感興趣。一天,她正專心地注視著水缸里金魚的運動。她問金魚是怎么呼吸的。她姐姐信回答說魚類通過把鰭刺伸入水里的氣泡中進行呼吸。貝麗爾卷入了這個問題。姐姐的解釋對她來說是有意義的`,她可以想象出魚這樣呼吸的情景。這是不是一種經歷呢?過了很久暑假中的一天,貝麗爾的父親帶她到一個湖上去釣魚。
當一條小狗魚被釣到船上時,貝麗爾觀察到了魚的鰓蓋發(fā)喘似地運動,注意到了鰓蓋下面忽隱忽現(xiàn)的血紅鰓瓣!八窃谠O法得到空氣嗎?”她問她父親!安诲e,”他回答說!斑@些是鰓。”“鰓是象肺嗎?”再后來,貝麗爾俯身觀看一池鯉魚。她注意到魚象用手臂和腿一樣用鰭使自己保持平衡。她還看見它們在不停地往嘴里吞水。她想,“這些水到哪兒去了呢?”也許你想和一位朋友討論一下喬迪和貝麗爾的學習方法的不同。這兩種學習跟你曾經列表比較的自己上學時認為有趣的和沒有趣的課程的因素有沒有什么類似的地方呢?
書中兩個例子讓我很好的理解什么是經歷,喬迪學會了唱歌,是一種經歷嗎?如果他是理解了歌詞,知道歌的意思。
小學科學教育心得 篇7
20xx年xx月xx日——xx日,我有幸參加了“臨沂市小學科學研討會暨小學生小發(fā)明、小制作、小論文評比活動”。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天,卻讓我學習到了很多之前未曾接觸過的知識。我的思想又一次更新,教育觀念又一次得到了轉變,這次主要培訓了科學教學中“解暗箱”這一課型。通過學習,我明確了教師在教學中,不能拘泥于課本,而應躍出課本,鼓勵學生親歷、體驗,以促進學科教學有質的飛躍。現(xiàn)將我的心得小結如下:
作為一名初次接觸科學的老師,我感到很迷茫。在科學課上,我究竟該教什么?怎樣教?這些問題時時刻刻縈繞心頭,一直得不到順利的解決。通過這兩天的培訓,使我對科學的課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也對教學策略有了更深入的體會。在這次學習中,我很幸運的聆聽了四位優(yōu)秀老師的研究課。邢麗梅老師的落落大方、周曉靜老師的溫文爾雅、顏世萍老師的淡定從容、吳士珂老師的幽默詼諧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位老師的課堂教學均立足于生活實際,關注課堂的生成點,使學生在有趣、有序、有目的的科學學習活動中不知不覺的度過一堂課。課上,授課老師對課堂的掌控,對細節(jié)的處理,無不表露出教師扎實的基本功。對三維目標的處理也是恰到好處,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同時也對科學知識加以應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及時糾正了學生的模糊意識,指導學生通過不斷的實驗,分析問題,繼而解決問題,得出正確的結論。這些都是我在平時的教學中所欠缺的,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學以致用,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質量。
聽課的過程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每位老師都很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這是我們很多農村小學普遍容易忽視的問題。“好習慣可以使人終身受益”,培養(yǎng)習慣關鍵在小學時期。四位老師在這方面做的非常到位,這也讓我進一步反思了我的教學,需要進一步提升的空間還很大!
大會總結時,王玉強老師對科學這一科目提出的“七個注重”使我受益匪淺!捌邆注重”即注重猜想的合理性、注重問題的針對性、注重設計方案的實用性、注重動手操作的科學性、注重小組討論的.實效性、注重匯報交流的深刻性、注重感知材料的豐富性和典型性。很有價值的總結,也給我的科學教學很好的導航。我將認真反思,爭取早日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在緊張工作之余,時刻覺得自己有一種被淘汰的緊迫感受,要為自己充充電,特別是作為一名小學的科學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似乎懂得要更多一些,然而在教學過程中,由于對科學學科教學經驗不足,總覺得自己在各個方面的知識還欠缺,教學上時常遇到一些知識上的難點。所以平時我要抓緊時間給自己“充電”,以防“掉隊”。
這次培訓是充實、忙碌、有序交織在一起的,通過培訓我認識到,為了我們的教育,為了我們的學生,也為了我們自己,時時處處都要注重加強自己的理論素養(yǎng)和專業(yè)技能的學習和提高,有目的地總結教育經驗,反思教學實踐,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切實擔負起教師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為農村教育事業(yè)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小學科學教育心得 篇8
沒有上這個課的時候,對這課一點興趣都沒有,也覺得不是那么的重要,因為我上小學的時候這個課一點都不重視,也感覺離得有點遠,也沒有什么好學的。
當我上第一節(jié)課的時候,發(fā)現(xiàn)我的想法是錯誤,簡單的。隨著是會經濟的發(fā)展,信息技術的日益進步,科學技術占有重要的位置。在上課之前,我也是簡單的看看內容的`,可是我發(fā)現(xiàn)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老師上課不是一直按照課本的順序來上。但是,我做了筆記,在筆記中,我又發(fā)現(xiàn)了老師是總結了書本上的知識,通過一講一講來完成一個課時。
我最喜歡看的就是老師給我們放得視頻,我覺得這是教學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法,也充分了利用到了學校的多媒體技術。每一節(jié)課的視頻,又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作為一名教師,要想做好一名好的科學教師,你就必須要有課前充足的準備,很好的耐心,很好的引導學生的溝通,和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樣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發(fā)揮想法能力,還有創(chuàng)新能力。這是在教學中很重要的教學方法。同時,我發(fā)現(xiàn)在大城市里,更注重小學科學課的開展,在偏遠一點的農村,一般是不會開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教學設備不齊全,教學條件落后,老師本身的能力不足,這也反應出城市孩子和農村孩子之間的差距。不過,我想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小學科學課一定會不斷的發(fā)展開來。
上了這么多節(jié)課了,我也深深的明白了,小學科學課的重要性。
小學科學教育心得 篇9
在新的教學形式下,每一個學科都在進行不斷的改革,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小學自然課也不例外。小學自然課究竟怎么上?現(xiàn)在是一個熱門話題,目前,教育界比較認可的是發(fā)現(xiàn)式探究學習,這種學習比較科學,那么就要求教師研究一下探究式教學方法,我就探究式教學方法及教學的具體實踐,談一談自己的思考,有望與大家共同研究,從而提高小學自然課的教學水平。
小學科學課的教學現(xiàn)在有了新的教學任務,要求每一名教師教學要面對全體學生,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使學生在自然課中體驗理解科學的本質,在教學中突破“三元九點”的教學模式,提出科學的探究式問題,在自然課的'實踐中,以探究為核心,通過活動在過程中學習科學,教師要注重探究過程,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態(tài)度,提高學生的學習素養(yǎng)。那么,什么是“探究式”教學呢?“探究式”教學模式,是盡量使科學知識的傳授過程接近知識,最初獲取的過程。在課堂中對提出的問題進行探索式研究,這種探索式研究直接采用科學研究的一般程序,即設定情況、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假設——設計實驗,驗證假設——分析結果,最后得出結論的程序來設計整堂課的教學,這樣的教學模式,既利于科學知識的傳授,教學效果好,教學效率高,也有利于科學方法的教育,這樣是在問題的探究過成之中學習了科學研究的方法,同時,也滲透著科學態(tài)度的教育,這是一種比較高效的、科學的素質教育教學模式。西方教育家皮亞杰提出的科學教育教學方法,最突出的有兩種,其中有一種就是活動法。活動法是根據(jù)活動建構理論思想提出的,該理論指出,活動是連接主、客體的橋梁,是認識、發(fā)展最直接的源泉。要理解一個現(xiàn)象或一件事,就要重建產生這個現(xiàn)象或事件的轉變過程。皮亞杰的活動法的要旨是把活動原則實施于教學過程,讓兒童主動探索事物,通過活動及其協(xié)調,逐步形成,發(fā)展豐富兒童的認知結構,重新創(chuàng)造發(fā)明合理事物。因此,教師設計探究活動情景,組織指導活動過程,引導進行科學的觀察、實驗,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科學研究方法是重要的。
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學生研究的興趣。科學課中創(chuàng)設好問題情境,可以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是學生動手操作的指揮棒,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并能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
小學科學教育心得 篇10
小學科學與初中科學的最大區(qū)別就是小學的重點在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而不是知識的積累。剛開始擔任科學老師的時候,我把實驗和知識的學習一并放在首位。經歷了那么多的聽課活動、教案的研究及自己上課的實踐經驗,我茅塞頓開,頗有頓悟的感覺。科學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引起他們的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更為以后深入的科學學習和科學探索打好基礎。
1.教學目標生活化,F(xiàn)代心理學中有一種提法,至少有7種在個人發(fā)展和全人類社會發(fā)展中起了作用,它們是語言、數(shù)學邏輯、空間、音樂、運動、人際關系和自我認識能力。人和人之間的不同智能是有差異的,一個人的各種智能之間也有一定差異。小學科學教學涉及的內容廣泛,包含生物、人體、地球、宇宙等相關知識,因而總有能使不同學生得到充分發(fā)展的空間、領域,讓不同學生都可以找到自己的`閃光點,都能找到做好學生的感覺。我想,這比單純教給學生多少知識更重要、更有意義。如:有一次,我在全校四年級學生中開展了標本采集活動,并進行“標本之星”評比,結果,一位學習成績一般、平時不愛說話同學以數(shù)量多、制作水平高,被同學們一致推薦為“標本之星”。近年來,我在教學中經常開展一些小制作、小發(fā)明、動、植物標本的采集等活動,而能積極參與這些活動的大多是一些成績一般甚至是我們平常所認為的那些“差生”,他們在活動中不僅表現(xiàn)出很高的積極性,而且能表現(xiàn)出較高的水平;谶@樣的認識,我想科學教學更要面向每個學生,使每個教育對象都無一例外得到充分發(fā)展。
2.小組討論要精心設計探究的問題。小組討論是圍繞各種問題展開的,好的問題設計可以激發(fā)學生討論的欲望。在課堂中,并非所有問題都適合展開討論。問題的設計既不能太低,學生無須討論便可知道答案,更不能太高,超過學生的能力范圍。因此,在教學中,需要教師精心設計討論的問題,使學生既感覺到有一定的難度,又能通過小組的合作討論解決問題。如:在教學《哪杯水多》一課時,教師出示錐形瓶、平底燒瓶和集氣瓶三個不同形狀的瓶子,里面水的高度是一樣的。提出問題:這三個瓶子里的水,哪個比較多呢?由于瓶子的形狀不一樣,學生意見產生分歧,認為哪個杯子里水多的都有。這時,教師可以組織小組進行討論:怎樣知道哪個瓶子里的水比較多?通過討論,學生形成一致意見,可以把水倒入一個杯子里,通過做標記的方法知道哪個瓶子里的水多。接著教師介紹量筒,讓學生用量筒測量哪個瓶子里的水多。我們看到,這個簡短的討論環(huán)節(jié)使學生更加關注科學現(xiàn)象背后的實質,對實驗的意圖有了更深的認識,提高了學生對問題的關注廣度及深度,減少了學生在實驗中的“看熱鬧”的現(xiàn)象,推動了探究的進程。
3.巧“扶”妙“放”相互結合,促進學生有效探究。小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方式是科學探究。受年齡、社會生活經歷和知識經驗的影響,小學生的科學探究對象一般都是科學家已經探究過的事物或現(xiàn)象,而且有確切定論,但對于小學生來說,這是未知新奇充滿探究意義的。他們的探究方法比較簡單,主要是觀察、實驗、操作、調查、模擬等。探究中他們使用的工具大多不復雜、精密,比如:放大鏡、杠桿尺、彈簧秤、顯微鏡、酒精燈、剪刀等物品。他們的探究行為是不完善的,探究活動往往因年齡小、知識積累少、活動能力弱、思維不成熟等原因導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實際困難。比如:探究過程中不會提出問題,不會篩選問題;不懂得針對條件和原因作有根據(jù)的假設;不明確科學探究活動的基本過程和程序;不會控制實驗變量做實驗或實驗方法不熟悉;實驗后得不出結論,只會用語言解釋現(xiàn)象,不懂得用圖畫、圖表、模型解釋原因,等等。小學生這些不知不懂不會不明確的探究困難恰恰要求科學教師積極發(fā)揮好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作用,在學生科學探究中巧“扶”妙“放”,促進小學生經歷有效的科學探究過程,提高科學素養(yǎng)。
4.信息技術與小學科學教學方式相融合。當今社會是全新的信息時代,信息社會的特點是個性化、多樣化、關心人、尊重人,一切為了人成為信息社會的主旋律。信息化融合小學科學教學應該有嶄新的教學方法、形式,信息技術和學科融合教學作為創(chuàng)新型教學的嘗試,摒棄了傳統(tǒng)教學以教師為中心的“講授式”教學方法,而是采用近年來興起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提倡的學習方法是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信息技術和學科融合教學的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協(xié)作、會話等學習環(huán)境要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chuàng)精神,最終實現(xiàn)使學生有效地實現(xiàn)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標。所以我們有意識讓學生自己查閱資料或進行社會調查,把學習科學知識由課內延伸到課外,不僅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課余知識,而且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求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5.通過小組合作,讓“差生”開口。大多數(shù)小學生對科學課是非常感興趣的,因為他們對大自然本身有濃厚興趣和好奇心,這就為他們能夠主動參與到科學探究活動中創(chuàng)造了天然的條件。因此,教師應該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積極動腦、大膽想象的習慣,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真正以主人公的姿態(tài)參與課堂教學,主動探究科學知識產生的過程,F(xiàn)在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合作交流尤其顯得重要,因此這種能力應該從小學就開始培養(yǎng)。一個知道學習需要合作的學生是聰明的學生,他會因此而找到科學學習中小組合作的樂趣所在,通過科學探究,在科學學習中享受科學。
6.關于實驗材料的準備。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茖W教學,材料準備極其重要。輔助教學,功不可沒。怎么辦?
策略有四:
6.1老師、學生的鼎力援助。材料算不上值錢,但能閃現(xiàn)孩子們的童心,仁愛之心,他們會珍惜這樣的機會。
6.2平時的廢舊收集。瓶瓶罐罐、螺絲螺帽……注意收集,留著備用。
6.3大材小用,合理搭配。土豆浮沉的實驗,我們可以裁大為小,相應的,水、鹽都會節(jié)省許多。液體混合,沒大劑量的闊氣,但有小劑量的優(yōu)雅,視頻展臺同樣可以一展絢爛。
6.4配套材料、裝備材料優(yōu)先選擇。合理選擇現(xiàn)有材料,恰當運用,輔助教學。
小學科學教育心得 篇11
作為學生科學探究的引導者,在課堂上我激發(fā)學生的探究動機,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興趣,引導學生選擇適當?shù)奶骄磕繕,尋找達到目標的最佳教學方法,通過引導、激勵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進程,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我覺得只有這樣,教會學生探究的方法學生才有興趣進行科學課的學習活動,他們才能在自己的探究活動中去發(fā)現(xiàn)和領會科學的樂趣。
一、鼓勵學生敢問。
我認為教師首先應從教育觀念上更新,采取更適合學生發(fā)揮主體性的教學模式,雖然《科學》這門課對于學生來說有的內容學生易懂也愛學,可有的離他們很遠他們不懂就不愛學.這就要我們?yōu)閷W生營造一種和諧的寬松氣氛,讓學生敢想敢問敢于表達的真情實感。使學生感到教師與學生平等相處,一起探索、研究。若學生提出的問題與教學內容相差甚遠或問題提不到要害處,教師要先給予積極鼓勵,贊揚他敢于提問的勇氣,而后再給予點撥和啟發(fā),讓他們帶著成就感體面地坐下。
其次,要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解放思想,放下包袱,鼓勵學生敢問,愛問。教師要使學生認識到學會質疑的重要性。我們可以通過愛迪生“我能孵出小雞來嗎”、牛頓“蘋果為什么往地上掉”等具體事例,教育學生學習科學家善于思索探究的思維品質,使學生懂得“疑而能問,已知知識大半”、“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的道理。還要告訴學生,課堂提問不是老師的專利或某些學生的專利,每個人都可以提問,也只有在大家互相質疑的過程中,自己的思維才能得到發(fā)展。
二、引導學生會問。
學生不會提問,是因為他們不知從哪入手,不知提什么樣的'問題。起始階段,教師應注意通過示范提問,向學生展示發(fā)現(xiàn)問題的思維過程,使學生受到啟迪,有法可循。當然,在示范提問的基礎上,教師還應注意啟發(fā)引導,讓學生嘗試提問。
1.從課題上質疑
教材中許多課文的課題都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引導學生針對課題提出問題,既有利于探究和理解,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如教《根和莖》一課時,出示課題后,引導學生質疑。問學生:誰能分清根和莖?你能說出幾種啊?為更好地理解植物的根和莖做了鋪墊。
2.從課題的重點,難點處質疑
對課題重點、難點的質疑,既有利于學生深入探究本課主題,同時,也有助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圍繞這一課題進行教學。如教《仙人掌的刺》一課,一個學生提到:“為什么說仙人掌的刺就是植物的葉子呢?”其他學生聽后哄堂大笑,當我反問他們怎么解釋時,他們卻啞口無言。其實,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提得很有價值。通過和蓮的葉子荷葉相對比的講解,這個問題得到了解決,學生明白了生活在沙漠中的植物葉子發(fā)生變態(tài)的原因了。
3.從矛盾之處質疑
有些課文中有看似矛盾之處,那正是編者匠心獨具所在。從而悟出道理,提高認識。如《冷水和熱水》一課,有這么一個實驗:向燒杯中加入280毫升熱水(80度左右)向錐形瓶中加入80毫升的冷水.將錐形瓶放入燒杯中,用紙板蓋住杯口,在紙板上打兩個小孔將兩個溫度計分別放入熱水和冷水中.觀測兩個容器中的初始溫度和每間隔1分鐘的溫度變化.(到5分鐘時到8分鐘時)在實驗前讓同學說一說將要出現(xiàn)的結果. 同學們只說出了兩個結果: 溫度一樣, 熱水比冷水高一點。我說冷水比熱水溫度高點.同學們說“那是不可能的.”我說“那好吧我們來試一試再說.”同學們都非常好奇,認真的看和記錄.結果正是冷水高一點,這樣一來同學們的積極性上來了,紛紛討論為什么。
小學科學教育心得 篇12
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這一時期是培養(yǎng)科學興趣、體驗科學過程、發(fā)展科學精神的重要時期。學習科學課程,有利于小學生形成科學的認知方式和科學的自然觀,并將豐富他們的童年生活,發(fā)展他們的個性,開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潛能。
現(xiàn)將自己在教學中的一點感受談一下。
一、科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
這意味著要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公平的學習科學的機會和有效的指導。同時,它充分考慮到學生在性別、興趣、生活環(huán)境、文化背景、地區(qū)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在教學評價等方面鼓勵多樣性和靈活性。種子埋藏在土里,只是具備了發(fā)芽的內部條件;只有當它感受了陽光的溫暖才會發(fā)芽!
我們要做的就是使學生感受到——我是課堂中的一分子,而且是不可缺少的!這對學生建立信心、合作意識、集體意識是非常重要的。
二、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
學生對周圍的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學習科學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的過程?茖W課程必須建立在滿足學生發(fā)展需要和已有經驗的基礎之上,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種科學探究活動。讓他們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教師是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和親密的伙伴,對學生在科學學習活動中的表現(xiàn)應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學行為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三、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茖W課程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使他們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能力,獲取科學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了解科學發(fā)展的歷史。但也需要明確,探究不是惟一的學習模式,在科學學習中,靈活和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
1、教學中應注意對學生進行發(fā)散性提問題的'訓練,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動的起始階段。
2、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對一個問題的結果作多種假設和預測。
3、教育學生在著手解決問題前先思考行動計劃,包括制定步驟、選擇方法。
4、注意搜集第一手資料,教會學生觀察、測量、實驗、記錄、統(tǒng)計與做統(tǒng)計圖表的方法。
5、注意指導學生自己得出結論,教師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
6、組織好探究后期的小結,引導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
綜上所述,只是本人的一點點體會,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是長期的,早期的科學教育將對一個人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我們教學者必須重視小學科學教學。
【小學科學教育心得】相關文章:
《小學科學》教學心得11-24
小學科學教學心得02-04
小學科學新課標心得01-04
小學教育心得12-29
小學科學新課標培訓心得02-24
新課標解讀小學科學心得02-10
新課標小學科學培訓心得12-09
小學科學教材培訓心得04-30
小學教育實踐心得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