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祭端午演講稿
演講稿以發(fā)表意見,表達觀點為主,是為演講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在不斷進步的時代,演講稿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相信寫演講稿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祭端午演講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祭端午演講稿1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再過幾天就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了,關于端午節(jié)的由來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它是紀念我國的詩人、愛國主義者屈原的節(jié)日。
屈原是距今兩千多年前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人。他所在的時代是一個戰(zhàn)亂頻繁、弱肉強食的時代。當時的楚國在列強環(huán)視的狀況下,卻不能及時的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依舊墨守陳規(guī),沒有改革的銳志,在國力方面遠遠地被倡導地主階級政治改革的國家拋在了后面。面對連年的戰(zhàn)爭失敗,割地求和,統(tǒng)治階級采取的辦法是偏安一隅,置國家存亡不顧,依舊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
屈原就生活在這樣的時代環(huán)境里,他對當前的形勢有著清醒的認識,于是在國內(nèi)倡導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由此得罪了舊貴族遭到了詆毀攻擊。
面對壓力,屈原秉持寧折不彎,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思想,在與保守勢力的斗爭中顯示了自己的高尚節(jié)操,赤誠的愛國之心。
這一片冰心,穿透了兩千年的時空,依然光耀在中華大地。
兩千年之后的今天,我們談論屈原的愛國主義,倡導的是什么呢?我們倡導的是屈原熱愛自由,和平的精神,是面對危機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度的責任感,是面對強權寧折不彎的精神,要體會到屈原對于國家人民的深厚感情,體會到屈原對于這片土地,也就是我們腳下這片廣袤大地的`深厚感情。
最后用一句屈原的話送給所有的同學“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黃而不毀其節(jié)。”,希望我們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勵,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做一個奮發(fā)圖強,能為祖國建設貢獻心智的人,能為自己的將來鋪墊繁花似錦的人,能回報呵護自己的父母師長,無愧于炎黃子孫的人。
祭端午演講稿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這一天,人們插艾草,吃粽子,撒白糖,賽龍舟,到處是喜洋洋的氣氛。節(jié)日是生活送給人們的禮物,因為在熱切等待充滿驚喜的過程中,所有的準備都是甜蜜的。
端午節(jié)的前幾天是最熱鬧的,勤勞的人特別忙碌而開朗,空氣中彌漫著粽葉的清香,這是一種多么幸福的生活啊。
端午節(jié)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這是一個什么樣的節(jié)日呢?
首先,端午節(jié)是一個紀念詩人屈原的節(jié)日。因為愛國詩人屈原看到自己的國家四分五裂,在五月初五這一天跳進汨羅江。屈原投江之后,人們讓萬舟齊發(fā),用吶喊鼓樂來嚇退蛟龍,以此崇敬和懷念屈原。
其次,端午節(jié)是一個衛(wèi)生節(jié)日。端午節(jié)前后正是春夏交替的時候,天氣炎熱,多雨潮濕,蚊蟲滋生,是傳染病高發(fā)的'季節(jié)。為了避免疾病的發(fā)生,古人在端午節(jié)插艾葉驅蚊、驅蠅、驅蟲、凈化空氣。
第三,端午節(jié)是一個體育節(jié)日,因為在這一天人們會舉行龍舟比賽。賽龍舟是一種很壯觀、很有合作精神的競技活動,對增強體質,促進社會團結起到良好的作用。
第四,端午節(jié)是一個美食節(jié)日。早在晉代,粽子就被指定為端午節(jié)的食品。人們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顏色品種非常多。從形狀上來看,有四邊形、錐形、菱形等等。從餡料上看,北方多包小棗,在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和其他餡料。
各位同學,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內(nèi)涵豐富,但一些傳統(tǒng)習慣已經(jīng)淡化了很多,我希望我們能好好傳承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好好珍惜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成為古代文明和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播者。
謝謝大家!
祭端午演講稿3
親愛的愛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高一8班的朱睿。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過端午·揚愛國·祭屈原》。
同學們,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屈原,就是在這一天懷著絕望和悲憤,投入了汨羅江中,在那翻滾的浪花中,再也找不到他的身影。今日是端午節(jié),是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日子。
兩千多年前,戰(zhàn)國時期是一個戰(zhàn)亂頻繁、弱肉強食的時期。當時的楚國,列強環(huán)視,內(nèi)外交困,但它卻沒有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依舊墨守成規(guī),沒有改革的銳志。在國力方面遠遠地被倡導改革的國家拋在了后面。面對戰(zhàn)爭的失敗,楚國只能割地求和。而統(tǒng)治階級卻置國家存亡不顧,依舊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就生活在這樣的時代環(huán)境里,他對當前的形勢有著清醒的認識,于是在國內(nèi)倡導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但由此得罪了舊貴族,而遭到了詆毀攻擊。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面對壓力,屈原秉持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思想,在與保守勢力的斗爭中顯示了自己的高尚節(jié)操,和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就是這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穿越了兩千年的時空,依舊在中華大地上散發(fā)著光芒。
兩千年后的今天,那汨羅江依然在中華大地上翻涌,但,其中翻滾的浪花似乎已不是浪花,而是屈原留給我們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屈原那對這片土地,也就是我們腳下這片廣袤大地的深厚感情。
和屈原不同,我們生活在一個新的時代,一個富強的國家之中。在這一個富足自信的新時代,我們更應該學會愛國,弘揚屈原的愛國精神,知道自己的生活來之不易,珍惜我們現(xiàn)在所擁有的寬敞明亮的教室,珍惜這寶貴的學習機會,甚至我們的衣食。這都是我們的祖輩懷持愛國的理念,以及對幸福和平生活的向往,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拼搏來的。
屈原,作為一個改革家,他的政治理念,他的改革期望,都因當時客觀殘酷的社會條件而失敗了。但作為一個偉大的愛國者、思想家和文學家,他卻成功了。屈原是偉大的。屈原的偉大,不僅是他刻骨銘心的詩句,更是他矢志不移的愛國精神,不與奸佞小人同流合污的高風亮節(jié)。
端午節(jié),它不僅是一個節(jié)日,它更是屈原的偉大精神的載體。端午節(jié),傳承了一種情懷,悲壯而凄美,氣吞山河。它向世人所傳達的,是一個詩人憂國憂民、熱愛故土的高尚風格。端午節(jié),沉淀了一種精神,厚重而堅固,歷久彌新。它向世人所闡述的,是一個勇士不畏暴虐、堅持斗爭的偉大壯舉。兩千多年以來,端午節(jié)所特有的這種情懷和精神,從來未曾改變……也正是這情懷和精神,為后人頌揚,激勵感染了無數(shù)中華兒女前行的腳步!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祭端午演講稿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大家都知道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那端午節(jié)到底是怎么來的呢?
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jié)、浴蘭節(jié)、女兒節(jié),天中節(jié)、地臘、詩人節(jié)等等。
端午節(jié)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jié)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于端午節(jié)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于三代夏至節(jié)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
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jié)的龍舟競渡、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楚。
端午節(jié)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tǒng)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
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為了傳承屈原的愛國傳統(tǒng),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謝謝大家!
祭端午演講稿5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端午節(jié)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關于端午節(jié)起源的傳說有很多,其中,紀念屈原的說法流傳得最廣。歷的這天人們會通過賽龍舟、包粽子等形式來紀念一顆不朽的靈魂——屈原。
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在兩千多年前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他為人正直,學識淵博,很有才干,在楚國擔任要職。因為他堅決主張抗擊秦國侵略,而受到打擊、排斥,被楚王趕出了朝廷。屈原悲憤至極,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主義精神的詩篇,如:《離騷》、《天問》、《九歌》等影響深遠的詩篇。后來,秦國軍隊攻占了楚國的都城。楚國失地千里,尸橫遍野。屈原心如刀絞,他不愿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nóng)歷五月五日這一天,在寫下了絕筆《懷沙》之后,抱石投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百姓們愛戴屈原,當聽到他自殺的消息后,紛紛劃船打撈屈原的遺體,但沒能找到。他們怕江中的魚蝦會咬食屈原的遺體,又紛紛把江米裝迸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魚蝦來保護屈原的遺體。從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自發(fā)地來到江邊,悼念屈原,還要劃著船沖進洶涌的波濤,象征人們爭相打撈屈原遺體,以此來寄托對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jié)賽龍舟的習俗。
屈原離世已有兩千多年了,今天我們來紀念他,主要是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輝”的人格。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不管時光如何變遷,他會永遠生活在歲月的長河里,永遠銘記在人們的心中!
讓我們懷著對偉大愛國之士的敬愛之心和珍愛之情來看待中華的每一個傳統(tǒng)佳節(jié)吧!每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都有著豐厚的文化,留存著華夏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
感謝大家耐心的傾聽,在此,請接受我對各位的節(jié)日祝福:端午節(jié)快樂!謝謝。
祭端午演講稿6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同學們:
你們好!
我叫xx是xx學校初三的學生。很榮幸來參加這次演講比賽。今天我想為大家介紹一下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為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jié)、五月節(jié)等等,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jié)日。
關于端午節(jié)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最廣為人知的當是戰(zhàn)國時期楚國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了。據(jù)說,屈原投江后,當?shù)匕傩振R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尸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屈原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fā)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里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尸體,后來就形成了吃粽子的習俗。于是,端午節(jié)也就慢慢地被后人沿襲了下來。
端午節(jié)的時候,南北方的習俗也不太相同。北方人喜歡在這一天吃粽子和雞蛋。而南方人則會在門上掛上艾草、菖蒲等來驅除毒氣和不祥之物。有些地方,人們還會在端午節(jié)這一天喝雄黃酒以驅蟲解毒!
端午節(jié)最盛大的活動莫過于賽龍舟了。龍舟,與普通的船不太相同,一般都是用木頭雕成的,然后涂上彩繪。船尾大多數(shù)也是用整塊木頭雕制,上面刻著鱗甲。賽龍舟前,先要請龍、祭神。正式開始時候,現(xiàn)場鑼鼓喧天,人聲鼎沸,氣氛十分熱烈。
除了賽龍舟,不同的地區(qū)都有不同的過節(jié)方式。在這里我也就不一一列舉了。
雖然我已經(jīng)說了很多,但這也只是端午節(jié)的一小部分,如果你感興趣,那就親自去中國體驗一下吧!
我的演講結束了。
謝謝大家!
祭端午演講稿7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國旗下的講話的主題是:紀念屈原,過端午節(jié)。
大家都知道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那端午節(jié)到底是怎么來的呢?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jié)、浴蘭節(jié)、女兒節(jié),天中節(jié)、地臘、詩人節(jié)等等。
端午節(jié)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jié)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于端午節(jié)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于三代夏至節(jié)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jié)的'龍舟競渡、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楚。
端午節(jié)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tǒng)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
為了傳承屈原的愛國傳統(tǒng),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謝謝大家。
祭端午演講稿8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端午節(jié)懷念愛國詩人屈原》。
眾所周知,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起源于屈原。屈原原是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士大夫。當時的楚國看似強大,實際民不聊生。楚懷王授屈原左徒之位,屈原懷著一腔熱血上任了。他勵精圖治,雄心勃勃說服楚王建立法制,提議政治體制改革,遭到全體權貴的反對。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的讒言與排擠,懷王漸漸疏遠屈原。后來,屈原因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黃棘之盟,而流放,心感壓抑,便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揮兵南下,屈原在極度絕望下,抱著一個大石頭投汨羅江而死。這一天,也就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
屈原憂國憂民,一心為國也體現(xiàn)在他的.作品里!伴L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彪m然屈原是楚國貴族,是士大夫,可是他在流放期間還深深的感到人民的痛苦處境,表想了他對人民的深切同情。
無獨有偶,岳飛和蘇武,也是兩位忠心耿耿的愛國人士。岳飛精忠報國,死而后已。蘇武放牧十九載,不屈不撓。這種愛國精神多么崇高!我們要為有這樣的祖先而自豪而驕傲,而揚眉吐氣!
祖國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地方。祖國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不容別人侵犯。國家弱小,則國民受辱;國家強大則國民也可揚眉吐氣!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熱愛自己的祖國,樹立崇高的愛國情感。
鄧小平有句話說得好:“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的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我們作為祖國的新一代,祖國的未來,應該發(fā)自內(nèi)心的去熱愛祖國,我們還是小學生,無需屈原的殉國精神,無需蘇武的寧死不屈的精神,只要認真學習,就是對祖國最好的報答。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祭端午演講稿9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聽爺爺奶奶說端午節(jié)是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跟我國古代屈原跳江的故事有關,作為紀念,我們每年都要過端午節(jié)。
因為這是個特殊的節(jié)日,我知道大家每年這個時候要包粽子、吃粽子,所以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主動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包粽子,首先要把粽子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紅棗、雞蛋、肉等做為陷,將自己喜歡的味道和陷搭配合適,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葉子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然后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粳米紅棗等,折疊起來包出棱角,做成四角或三角的形狀。最后在粽葉的外面纏上粽葉條或做衣服的.線,終于把一個完整的粽子做成了。
我最開心的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出的洋相:聽說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奶奶就不止一次看著我的“杰作”發(fā)笑:“這,這能叫粽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么地方啊?”粽子包出四個棱角是方便用細線系著掛起來的,怎么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粽子呢?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里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jié),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祭端午演講稿】相關文章:
秋夜祭事02-01
祭英烈經(jīng)典寄語02-19
清明祭的古詩01-03
網(wǎng)上祭英烈寄語05-18
最新祭英烈的寄語01-11
網(wǎng)上祭先烈留言05-14
祭英烈寄語大全03-31
清明祭英烈留言02-20
祭英烈的寄語范本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