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誕辰135周年演講稿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fā)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chuàng)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shù)理論引進、基礎(chǔ)科學介紹和古籍?迸c研究等多個領(lǐng)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于五四運動以后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fā)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lǐng)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lǐng)土的作家”。今年是魯迅先生的誕辰135周年,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演講稿范文,歡迎閱讀!
【演講稿范文】
從某種角度講,越是偉人越能認識到偉人的價值。
林語堂評價魯迅:“魯迅如其稱為文人,不如號為戰(zhàn)士。德國詩人海涅語人曰,我死時,棺中放一劍,勿放筆。是足以語魯迅。”
毛澤東評價魯迅:魯迅在中國的價值,據(jù)我看要算是中國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會的圣人,魯迅是新中國的圣人。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去世后,他的靈柩上覆蓋著一面旗幟,上書三個大字——民族魂。 ——這是民眾的評價,
一個兩難選擇擺在英國人面前:在英倫三島和莎士比亞二者之間選擇其一。英國人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莎士比亞。
因為莎士比亞是他們盎格魯-撒克遜民族文化和國家精神的象征。 同樣,魯迅也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和國家精神的象征。
魯迅是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巨匠、曠代的大師。魯迅的思想博大淵深,其文出神入化。作為中華民族的精神代表而成為世界文明的一面旗幟。
魯迅作為一代語言大師,對漢語有著高度的敏感,他的語言不但為現(xiàn)代漢語樹立了光輝的典范,而且能夠不圃于語法教條,做到了對語法的遵循和突破的高度統(tǒng)一;不但能遵循語法直接表意,而且能突破語法間接傳情;不但用現(xiàn)成的詞表情達意,而且還能用不存在的詞表意達情。魯迅語言的獨特風格是由魯迅思想的深刻性和復雜性決定的。魯迅作品生動形象的語言,是從魯迅靈魂深處流出來的,是魯迅感情思想的結(jié)晶和升華。
魯迅是一位文化轉(zhuǎn)型時期的作家,他主張人的精神世界的轉(zhuǎn)變是社會歷史變革的根本。他“棄醫(yī)從文”,提倡個性,張揚科學精神, 以其對祖國的赤城至愛、對中國社會的深刻的洞察力,積極投身于畢生為之奮斗的思想啟蒙事業(yè)。
魯迅無疑是一個思想上的超前者,基于對中國社會的清楚認識,魯迅對當時社會的種種現(xiàn)狀進行深入的剖析,以期通過對社會與現(xiàn)實的揭露,引起療救,因此,強烈而鮮明的反封建主題構(gòu)成了魯迅作品的.重要思想。魯迅作品的反封建主題,具體表現(xiàn)為對封建教育制度,封建科舉制度和封建禮教等罪惡的揭露。
魯迅運用多姿多彩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對比鮮明的場景。同樣也善用此來描繪人物形象,特別是用神態(tài)的變化塑造人物的靈魂,顯示人物的精神狀態(tài)和個性特征,表現(xiàn)主題或表達感情。魯迅是最善于通過人物個性化語言塑造典型形象的作家。他的作品,無論是主要人物還是次要人物,語言都極富個性化的。他筆下人物的性格特征個個都是非常鮮明的,有時只需寥寥幾筆,人物形象便躍然紙上。
他淵深的思想、巨大的智慧、光輝的人格和獨創(chuàng)的文體,滋養(yǎng)著一代代中國人!稄陌俨輬@到三味書屋》、《社戲》、《故鄉(xiāng)》,讓我們回憶起美好的童年;《一件小事》、《風箏》、《祝!,讓我們拷問自己的靈魂;《狂人日記》、《孔乙己》、《阿Q正傳》,讓我們針砭民族的弊病。
今天的時代,較為寬松和諧,青年學生可能無法體會先生作品中的價值。這是因為時代和語言的隔膜。魯迅先生所面對的,是一個政治黑暗的時代,他需要同種種黑暗勢力作斗爭。面對魯迅那些深刻而沉重的思想,我們別無選擇,唯有追求。
語言的隔膜不應是問題,作為早期的白話文,比起唐宋散文容易地多。我們應透過語言學魯迅的思想、品格、語言技巧和藝術(shù)魅力。
高中課本中,魯迅作品的減少,部分年輕人的敬畏,絲毫不影響魯迅的魅力。某些人的動搖,無可厚非。從某個角度講,這是他們變得更加堅定地前奏 。
別林斯基說過:在所有的批評家中,最偉大、最正確、最天才的是時間。魯迅的思想是有著豐富的科學內(nèi)涵和哲學魅力的,是完全經(jīng)得起時間考驗的。
魯迅的文學是有非凡藝術(shù)高度的,它同樣能經(jīng)受得住空間的推敲。恰如,欲知一座山的高度,站在山腳下是不行的;需走遠一些,越遠越能看到的山,才是真正的高山。
過去毛澤東說:中國革命有兩支軍隊,一支由朱總司令指揮,一支由魯司令指揮,缺一不可。現(xiàn)在,魯迅先生依然是我們民眾生活的向?qū)、國家建設(shè)的旗手、民族精神的魂魄。
司馬子瞻仰孔廟時感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這就是一個國民對于自己民族的圣人應該持有的景仰之情。
作為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泱泱大國,是不能沒有精神支撐的。魯迅先生,是我們民族永恒的文學泰斗、不朽的思想豐碑。在社會日趨和諧、民眾日漸富足的今天,我們不能豐滿了自己的軀體,而廋削了自己的靈魂。
魯迅逝世時,郁達夫在《懷魯迅》中寫下這樣的話:沒有偉大的人物出現(xiàn)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雖有了偉大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拜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
魯迅先生,這位歷史的巨人,他永遠矗立在我們中華民族的前方,注視著我們,感召著我們,指引著我們。
【魯迅誕辰135周年演講稿】相關(guān)文章:
魯迅誕辰135周年(魯迅名言)10-01
紀念魯迅誕辰135周年演講稿10-01
魯迅誕辰135周年 魯迅什么時候去世的10-01
魯迅誕辰135周年紀念演講稿10-01
紀念孔子誕辰演講稿10-03
2016最新紀念魯迅誕辰135周年作文「優(yōu)秀篇」10-01
孔子誕辰活動小結(jié)10-03
孔子誕辰日孝親尊師演講稿10-04
孔子誕辰手抄報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