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的語錄集合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對那些經(jīng)典語錄很是熟悉吧,語錄是中國古代散文的一種體式,常用于門人弟子記錄先生的言行,也用于佛門的傳教記錄。還苦于找不到優(yōu)秀的語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論語的語錄集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論語的語錄集合1
足兵,足食,民信之矣。
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貧而樂,富而好之禮者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仁=愛人
智=知人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忠告而善道之,不問則止,毋自辱焉。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多思、多想、我聽、多看、謹言、慎行。言寡尤,行寡悔。
君子——修已以敬,修已又安人,修已以安百姓。
窮則獨善其身,富則兼濟天下。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訥于言而敏于行。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行已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言必信,行必果。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數(shù)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海到盡頭天做岸,山登絕頂我為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知命、知禮、知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
論語的語錄集合2
1.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3.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4.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5.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距。——《論語·為政》
7.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p>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墩撜Z·顏淵》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p>
10.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11.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12.子曰:“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13.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fā);匾膊挥蕖
14.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15.“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
16.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睆恼咭娭3鲈唬骸岸,何患于喪乎?天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17.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墩撜Z·衛(wèi)靈公》
18.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19.事君數(shù),斯辱矣。朋友數(shù),斯疏矣。
20.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
21.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2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
23.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沃^也?”子曰:“繪事后素!痹唬骸岸Y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詩已矣。”
24.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25.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26.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7.道不同,不相為謀。
28.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我于老彭。
29.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30.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墩撜Z·泰伯》
31.巧言令色,鮮亦仁!
32.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33.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摘孔子《論語》
34.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35.發(fā)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論語·述而》
36.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
3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墩撜Z·衛(wèi)靈公》
38.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39.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墩撜Z·里仁》
40.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墩撜Z·季氏》
41.“巧言令色,鮮矣仁。”
42.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墩撜Z·顏淵》
43.德不孤,必有鄰。
44.巧言令色,鮮矣仁。
45.當仁不讓于師!墩撜Z·衛(wèi)靈公》
46.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47.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譯文: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鋒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準備工作十分重要。
49.“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
50.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墩撜Z·述而》
5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墩撜Z·為政》
52.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
53.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墩撜Z·憲問》
54.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倪,小車無杌,其何以行之哉!
55.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56.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這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
57.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58.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論語的語錄集合3
1、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2、未知生,焉知死?
3、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4、敬鬼神而遠之。
5、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6、德不孤,必有鄰。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知其不可而為之。
9、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10、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1、溫、良、恭、儉,讓。
12、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息貧而患不安。
13、朋友切切思思,兄弟怡怡。
14、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15、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16、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
17、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18、道不同,不相為謀。
19、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2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21、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
22、苛政猛于虎。
23、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24、大德必得其壽。
25、無為而治。
26、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27、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8、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9、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30、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3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32、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33、因材施教。
34、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35、過則勿憚改。
36、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37、有教無類。
38、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39、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40、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41、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42、既往不咎。
43、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44、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45、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46、當仁,不讓于師。
47、大言不慚。
48、乘肥馬,衣輕裘。
49、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50、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51、舉一隅不以三反,則不復也。
52、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53、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5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5、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56、過猶不及。
57、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
58、禮之用,和為貴。
59、不念舊惡。
60、四體不勤,五谷不分。
61、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62、知恥近乎勇。
63、既來之,則安之。
64、聞一以知十。
65、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66、君子不以利害義,則恥辱安從生哉!官怠于宦成,病加于少愈,禍生于怠惰,孝衰于妻子。察此四者,慎終如始。
67、不貳過。
68、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
69、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70、道不行,秉桴浮于海。
71、每事問。
72、君子周急不繼富。
73、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衰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74、朝聞道,夕死可矣。
75、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76、不知言,無以知人。
77、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78、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79、父有爭子,則身不陷于不義。
80、欲速則不達。
81、貧而無諂,膏而無驕。
82、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83、巧言令色,鮮矣仁。
84、言必信,行必果。
85、惟上知與下愚不移。
86、子在齊闡《韶》,三月不知肉味。
87、辭達而已矣。
88、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89、仕而優(yōu)則學,學而優(yōu)則仕。
90、不學禮,無以立。
91、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92、不遷怒,不貳過。
9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94、不能正己,焉能正人。
95、割雞焉用牛刀。
96、食不語,寢不言。
97、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98、夫子莞爾而笑。
99、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
100、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101、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102、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10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04、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5、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106、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107、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10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09、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10、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111、為君難,為臣不易。
112、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11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14、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115、君子以當仁不讓。
116、無伐善,無施勞。
117、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118、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119、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120、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121、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122、小不忍,則亂大謀。
123、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瑩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p>
124、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的語錄集合4
1、無知就像是一朵精致的花朵:摸一下,它就消失了。
2、偉大的藝術家看不到事物的真實。如果他看到了,就不再是藝術家。
3、一個極其優(yōu)秀的人。他沒有敵人,而他的朋友也沒有一個喜歡他的。
4、社會僅僅以一種精神概念而存在,真實世界中只有個體存在。
5、要避免爭論,爭論總是俗不可耐,而且常常令人信服。
6、孩子最初愛他們父母,等大一些他們評判父母;然后有些時候,他們原諒父母。
7、女人在世上的日子要比男人好過得多。她們有太多禁忌。
8、報紙和文學的區(qū)別是,報紙沒法讀,而文學則沒人讀。
9、生活從來不是公平的而且,或許對我們大多數(shù)人來說,這是件好事。
10、壞女人給我麻煩。好女人令我厭煩。這就是她們唯一的不同。
11、爭論是俗不可耐的,因為道德社會里每個人都持完全相同的觀點。
12、女人的生活中只有一個真正的悲劇:她總在緬懷過去,卻必須活在未來。
13、除了感官,什么也不能治靈魂的創(chuàng)痛,同樣,感官的饑渴也只有靈魂解除得了。
14、當美國的好人死了,他們就去巴黎。當美國的壞蛋死了,他們就去美國。
15、失去一個父母可以看成是一種不幸;失去雙親看上去就像是一種粗心了。
16、教養(yǎng)良好的人處處和他人過不去,頭腦聰明的人處處和自己過不去。
17、適度是極其致命的事情。過度帶來的成功是無可比擬的。
18、就像親愛的圣芳濟一樣,我也和貧窮聯(lián)姻,但我的婚姻并不成功。
19、我們教給人們如何記憶,卻從來不教他們如何成長。
20、我簡直太聰明了,有時連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說什么。
21、美國是唯一一個直接從野蠻進入頹廢,中間沒有經(jīng)過文明階段的社會。
22、夢想家只能在月光下找到前進的方向,他為此遭受的懲罰是比所有人提前看到曙光。
23、三十五歲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年齡;倫敦社交圈內滿是這樣好多年一直保持三十五歲的女人,她們可以自由地挑來選去。
24、生活中只有兩種悲。阂粋是沒有得到我們想要的,另外一個是得到我們想要的。世上只有兩類悲劇,有些人總是不能遂愿,而有些人總是心想事成。
25、請轉告我對這家飯店廚師的贊譽,這是全世界最糟糕的三明治了,還有,我點的是豆瓣菜三明治,我并不是要面包片中夾一塊菜田。
26、我們愛爾蘭人太詩意以至不能做詩人,我們的國家里充滿才華橫溢的失敗者,可我們是自希臘人以來最偉大的說空話之人。
論語的語錄集合5
1)在其位,要謀其政,先把自己那個崗位做好,先不要操心別人的事。
2)更高的境界是,一個人不僅安于貧賤,不僅不諂媚求人,而且他的內心有一種清亮的歡樂。這種歡樂,不會被貧困的生活所剝奪,他也不會因為富貴而驕奢,他依然是內心快樂富足,彬彬有禮的君子。
3)禪宗所推崇的一個境界,叫做“花未全開月未圓”。這是人間最好的境界。花一旦全開,馬上就要凋謝了;月一旦全圓,馬上就要缺損了。而未全開,未全圓,仍使你的內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
4)構建和諧社會,就是要把每一個人不同的聲音和諧融入到在的集體的聲音當中。真正的和諧就是在堅持不同的聲音,不同觀點的前提下,對于他人的一種寬容,一種融入。
5)成長是內心在歷練中逐漸強大,所謂人生的歸位是把外在的東西變成內心的力量。
6)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提倡的是一種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言。
7)與其跟他人斗,不如跟自己斗,想辦法提高自己的素質和修養(yǎng)。
8)三十而立,這個“立”字首先是內在的立,然后才是在社會坐標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靈的自信。
9)沒有道德約束的勇敢,是世界上最大的災害。勇敢有時是一種理性制約下的力量。一個有德有仁的人,才能做到真正的勇敢。
10)看到朋友做的不對的事情,你要真心地勸告,善意地引導,如果他實在不聽就算了,別再說了,不要自取其辱。
論語的語錄集合6
1.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洞髮W》
(大學的目的,在于顯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們革除舊習,在于達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大學》
。ㄋ^意念誠實,就是說不要自己欺騙自己,象厭惡難聞氣味那樣厭惡邪惡,象喜愛美麗的女子一樣喜愛善良,這樣才能說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個人獨處時必定要謹慎。)
3.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洞髮W》
。ㄘ敻豢梢孕揎椃课,道德可以修飾身心,心胸寬廣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誠實。)
4.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洞髮W》
。]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壞處,沒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君子有諸已,而后求諸人!洞髮W》
。ㄗ约河猩频拢拍芤髣e人行善。)
6. 《詩》云:“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大學》
。ā对娊(jīng)》說:“茂盛的桃樹開著鮮艷的花朵,這位姑娘出嫁了,能與婆家和睦相處!保
7.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吨杏埂
。ㄈ说南才返母星闆]有表現(xiàn)出來,叫做中;表現(xiàn)出來合乎法度,叫做和。達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萬物也就生長了。)
8.施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吨杏埂
。ú辉敢鈩e人加給自己的,也不要加給別人。)
9.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乎。——《中庸》
。◥酆脤W習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恥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吨杏埂
。ㄈ魏问虑,有準備就能成功,沒準備就會失敗。)
11.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V泛地學習,詳盡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別,忠實地執(zhí)行。)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吨杏埂
。ㄌ斓氐姆▌t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誠一不貳,化育萬物,不可測度。天地的法則是:廣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長遠。)
13.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吨杏埂
。ň拥臑槿酥朗牵和獗戆档瓱o色而美德日見彰顯。小人的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鮮明,但漸漸地消失了。君子的為人之道還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厭惡,簡樸而有文彩,溫和而又有條理,知道遠是從近開始的,知道教化別人從自己做起,知道隱微的東西會逐漸顯露,這樣就進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14.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ㄈ绻麑W了之后,又注意經(jīng)常不斷地去溫習,不也是令人很高興的事嗎?假如有朋友從遠方來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嗎?在別人不了解自己的情況下,卻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備這種道德修養(yǎng)的人難道不可以稱為君子嗎?)
15.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
我每天都多次對自己進行反。簽閯e人辦事是否盡心盡力?與朋友交往是否以誠相待?對老師傳授的學業(yè)是否已經(jīng)溫習
16.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謂之學矣!墩撜Z》
。ㄗ鸪缳t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夠盡心盡力;侍奉君主能夠舍生忘死;與朋友交往能夠做到說話講信用。這樣的人,雖然說沒有學習過做人的道理,但我卻認為他學過了。)
17、禮之用,和為貴。——《論語》
。ㄟ\用禮法時,要特別注重和睦相處。)
18.君子食無求飽,……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墩撜Z》
。ň映燥垷o求過飽,……做事要勤奮,說話要謹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學習,以糾正自己的缺點,這就可以說是好學的人了。)
19.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墩撜Z》
(不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擔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別人。)
20.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論語》
(要依靠道德治理國家。這樣就象北極星一樣,雖然固定在一個地方不動,但群星卻甘愿環(huán)繞在它周圍。)
21.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薄墩撜Z》
(《詩經(jīng)》三百篇,其內容可以用一句話概括:“思想純正,沒有邪惡!
22.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的欲,不逾矩。——《論語》
。ㄎ覐氖鍤q開始致力于學習,三十歲便能自立于社會了,四十歲對各種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歲懂得了自然界的規(guī)律,六十歲對聽到的事情能領會貫通,并能辨別是非真?zhèn),七十歲時做事能隨心所欲,但又不會超出禮法的規(guī)范。)
23.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墩撜Z》
。ㄈ绻(jīng)常溫習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便能不斷產(chǎn)生新的體會和收獲,這種方法可以說就是我們的老師了。)
2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墩撜Z》
。ň悠毡榈貓F結眾人,而不只是親近少數(shù)幾個人,小人則只勾結少數(shù)幾個人,而不和大家親近。)
2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墩撜Z》
(只知讀書而不深入思考,就勢必惘然而無所獲,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讀書,也是很危險的。)
26.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ㄖ谰褪侵,不知道就承認不知道,這才是求知的正確態(tài)度。)
27.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論語》
(一個人如果不講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處世?就象牛車沒有了輗,馬車上沒有了軏,還靠什么行走呢?)
28.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論語》
(如果對這種行為能夠容忍,那么還有什么行為不能容忍呢?)
29. 《關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論語》
。ā蛾P睢》這首詩,快樂而不過分,哀婉而不傷慟。)
30.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論語》
。軌蜻_到仁的境界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達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31.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論語》
。ň酉氲氖窃鯓油菩腥实,小人想的則是怎樣得到一個安逸之處;君子想的是怎樣才能不觸犯刑法,小人想的則是怎樣才能對自己有利。)
32.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也!墩撜Z》
(一個人不應該發(fā)愁沒有官位俸祿,而應該發(fā)愁沒有為官的本領。不應該發(fā)愁別人不了解自己,而應追求能夠讓別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33.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
。ň又雷非蟮懒x,小人則只知道追求私利。)
34.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墩撜Z》
(見到賢人便應考慮怎樣才能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便應在內心反省,看自己有沒有同樣的缺點。)
35.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論語》
。ň诱f話要謹慎,而做事則要雷厲風行。)
36.朽木不可雕也!墩撜Z》
。ǜ嗟哪绢^無法雕刻。)
37.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墩撜Z》
。斆骱脤W,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請教為恥,所以稱他為“文”。)
38.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論語》
。ㄋ@種聰明,別人能做到,而這種愚傻,別人便難以做到了。)
39.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論語》
。ㄈ绻|樸勝過了文采,就會顯得粗野,而文采勝過質樸,也會流于虛浮。只有外表和內心配合適當,才算得上是個君子。)
4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
。▽θ魏问挛,僅僅了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愛它的人,深深喜愛它的人又不如樂此不疲的人。)
41.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墩撜Z》
(對天資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學問;而對于中等以下天資的人,則不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學問。)
42.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墩撜Z》
(聰明的人喜歡水,因為他性情活躍象水一樣流動不息,仁慈的人喜歡山,因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樣厚重。聰明的人好動,仁慈的人好靜,聰明的人樂觀,仁慈的人長壽。)
43.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墩撜Z》
(默記所學的東西,堅持學習而不厭煩,教誨別人不知疲倦。)
44.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論語》
。ㄈ绻敻荒軌驙幦〉玫剑词棺屛沂謭(zhí)馬鞭去做一個車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還不如去干我喜歡的事。)
45.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墩撜Z》
。òl(fā)憤研究學問,常常忘記吃飯,一旦有所收獲便又高興地忘記了憂愁,連自己的漸趨衰老也沒有感覺到。)
46.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墩撜Z》
。ㄈ绻齻人一同走路,其他兩個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他們有優(yōu)點,我就學習,他們有缺點,我就作為借鑒而改掉。)
47.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墩撜Z》
(孔子從四個方面教育學生:學習文化,修養(yǎng)德行,忠誠不渝,言行一致。)
4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墩撜Z》
。ň拥男男靥故庨_朗,小人的心胸則狹隘憂愁。)
49.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墩撜Z》
(鳥快要死的時候,叫聲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時候,說話是善良的。)
5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論語》
。ㄗx書人不能不心胸寬廣意志剛強,因為肩負重任而且征途遙遠。他把實現(xiàn)仁的理想作為自己的使命,擔子難道不重嗎?他為這種理想而奮斗,直到死去為止,路途難道不遠嗎?)
51.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墩撜Z》
。ǹ鬃記]有如下四種毛病:主觀臆斷,絕對肯定,固執(zhí)已見,自以為是。)
52.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墩撜Z》
(向前看好象在前面,忽然間又好象在后面……老師善于一步一步地誘導我,用古代的文化典籍開闊我的視野,又用禮法來約束我的行為。)
5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墩撜Z》
。ǹ鬃诱驹诎渡现钢铀f:“時光的流逝就象這河水一樣!日夜不停地流去!保
54.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墩撜Z》
(我還沒有見過喜愛德行象喜愛美色那樣的人。)
55.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墩撜Z》
。贻p人是可怕的,因為怎么能知道他的將來不如我們現(xiàn)在呢?但如果一個人到了四十、五十歲還默默無聞,他也就沒有什么可怕的了。)
56.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
。☉(zhàn)斗中,三軍的.統(tǒng)帥可以被俘虜,但一個普通人的意志卻不能被迫改變的。)
57.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論語》
。ㄖ挥械搅藲夂蚝涞臅r候,才能了解松柏傲霜獨立的品格。)
58.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論語》
。ㄟB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還怎么能事奉鬼呢?)
59.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論語》
。ㄋ篮蜕爲{命運的安排,富與貴在于上天的決定。君子只要盡心盡力而沒有過失,對人恭敬而合乎禮法,那么四海之內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6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墩撜Z》
。ň映扇珓e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別人的惡行。小人與此恰恰相反。)
61.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論語》
。ㄕ褪钦囊馑肌H绻隳軒ь^走正道,誰還敢不行正道呢?)
62.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墩撜Z》
。ㄈ绻植徽碚撋媳阒v不通,理論上講不通,事情便辦不成;……因此,君子給某種事物起名字時,就一定要在理論上講得通,在實踐上就一定能行得通。)
63.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之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論語》
。m然熟讀了《詩經(jīng)》三百篇,但讓他去處理政事,卻辦不好;派他出使國外,卻不能獨立地根據(jù)具體情況應對自如;這樣的人,讀的即使再多,又有什么用處呢?)
6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墩撜Z》
(只要身居上位的人自己行為端正,那么就是不發(fā)命令,下面的人也會照著去做;如果他的行為不正,即使發(fā)布命令,下面的人也不會服從。)
6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墩撜Z》
。ň幽軌騾f(xié)調左右但并不盲從附和,小人則只會盲從附和而不能和他人和睦相處。)
66.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能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墩撜Z》
。ň尤菀资路,但要想討得他的喜歡則很難。以不正當?shù)姆绞接懰矚g,他是不會喜歡的;但他在用人上,卻能做到量才使用。小人難以事奉,但要想博得他的歡心則很容易。如果以不正當?shù)氖侄斡懰矚g,他是會喜歡的;但當他用人時,則會求全責備。)
67.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墩撜Z》
(在私利面前能夠想到道義,遇到危難能夠挺身而出,雖然長期生活在貧困之中,也沒有忘記平生的諾言,這樣就可以說是一個十全十美的人了。)
68.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墩撜Z》
。ň右匝哉摮^行動為恥辱。)
69.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薄墩撜Z》
(有人說:“如果用恩德來回報別人對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說:“這樣的話,你將用什么來報答別人對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對待怨仇,以恩德報答恩德。”)
70.子曰:“賜也,女以予多學而知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薄墩撜Z》
。ǹ鬃诱f:“端木賜。∧阋詾槲沂且粋博學強記的人嗎?”子貢答道:“是的,不是這樣嗎?”孔子說:“不是的,我是用一個基本道理把它們貫穿起來的。”)
71.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墩撜Z》
。ǹ梢酝徽剠s沒有交談,這是錯過了人才。不可以同他交談卻要同他交談,這是白費口舌。聰明的人既不錯過人才,又不浪費語言。)
72.有殺身以成仁!墩撜Z》
。軤奚鼇沓扇实。)
7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墩撜Z》
。ㄒ粋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鋒利的工具。)
74.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墩撜Z》
。ㄒ粋人若沒有長遠的考慮,便一定會有眼前的憂患。)
75.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墩撜Z》
。ㄒ粋人能夠做到多責備自己而少責備別人,就不會招致別人的怨恨了。)
76.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論語》
。ň右磺锌孔约,小人處處要求別人。)
77.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
。ㄗ约翰辉父傻模灰獜娂咏o別人。)
78.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
。ㄈ滩蛔∫粫r的小忿,就會毀壞整個大事。)
79.過而不改,是謂過矣!墩撜Z》
。ㄓ辛隋e誤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錯誤了。)
80.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論語》
我曾經(jīng)整天不吃飯,整夜不睡覺,去苦苦思索,結果沒有益處,還不如去學習
81.當仁,不讓于師!墩撜Z》
。鎸χ鴮嵭腥实碌氖,就是老師在前,也不要謙讓。)
82.有教無類!墩撜Z》
。▽θ诉M行教育,不管他是哪一類。)
83.道不同,不相為謀!墩撜Z》
(主張不同,不相互商量事情。)
8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葋碇,則安之。——《論語》
。ú槐負鷳n財富不多,只須擔憂財富不平均,不必擔憂人口稀少,只須擔憂境內不安寧。……既來了,要使他們安家樂業(yè)。)
85.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墩撜Z》
(不該說話的時候卻搶著去說,這叫急躁;到該說話的時候卻閉口不說,這叫隱瞞;不看別人的臉色便隨便插嘴,這叫沒有眼色。)
86.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年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墩撜Z》
。ň佑腥N事應該加以警戒:年輕的時候,血氣還沒有固定,力戒貪戀女色;到了壯年時期,血氣正旺盛,力戒逞強好斗;到了老年時期,血氣已經(jīng)衰弱,力戒貪得無厭。)
87.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墩撜Z》
(生下來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經(jīng)過學習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惑才學習的人是又次一等,有了困惑而不學習的,這是最下等的人。)
88.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論語》
。ň佑芯欧N事情需要考慮到:看,要考慮是否清楚;聽,要考慮是否明確;臉色,要考慮是否溫和;容貌,要考慮是否恭敬;言語,要考慮是否忠實;做事,要考慮是否認真;疑惑,要考慮是否求教;憤怒,要考慮是否有后患;利益當前,要考慮是否該伸手。)
89.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墩撜Z》
。ㄈ说男郧楸緛硎墙频模皇怯捎诃h(huán)境習俗的熏陶,便相距得遠了。)
90.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茍患失之,無所不至矣!墩撜Z》
(當他未得到官職的時候,唯恐得不到;已經(jīng)得到了官職,又唯恐丟失掉。假若害怕丟失掉,便什么壞事都能干出來。)
91.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埂!
(只有女子和小人最難相處,親近了,他們說你不莊重;疏遠了,他們又會怨恨你。)
92.往昔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墩撜Z》
。ㄟ^去了的再也不能挽救,未來的還是可能補回。)
93.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論語》
。刻於靡恍┳约核恢赖,每月不忘記自己所已經(jīng)掌握的,可以說是愛好學習了。)
94.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論語》
。◤V泛地學習,專心致志,懇切地求教,多思考當前的實際問題,仁德就在其中了。)
95.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墩撜Z》
。ň咏o人的印象有三種變化:遠看莊重威嚴,接觸則溫和可親,聽講話則嚴肅不茍。)
96.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論語》
。ㄔ谥卮蠊(jié)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節(jié)稍有出入則是可以的。)
97.仕則優(yōu)則學,學而優(yōu)則仕!墩撜Z》
。ㄗ龊昧斯伲杏嗔鸵獙W習,學習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
98.執(zhí)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論語》
。ㄒ粋人固守道德而不能發(fā)揚光大,信仰主張又不能堅定不移,這種人有他不能算有,沒有他不能算無。)
99.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論語》
。词故切⌒〉募妓,也一定有值得一看的地方。但對于遠大的事業(yè)恐怕有所阻礙,所以君子不去干這些。)
100.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薄訌堅唬骸昂螢樗膼海俊弊釉唬骸安唤潭鴼⒅^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為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論語》
。ㄗ訌垎枺骸笆裁词俏宸N美德?”孔子說:“君子對人民施加恩惠,卻不耗費財用;使百姓勞苦,百姓卻無怨言;自己有所欲求卻不貪婪;安寧矜持卻不驕橫;威嚴卻不兇猛!薄訌堄终f:“什么是四種惡行?”孔子說:“事先不經(jīng)教育,犯了罪就殺頭叫做肆虐;不先告誡便要求有成效,這叫粗暴;發(fā)布命令遲緩,卻突然限期完成,這叫殘害人;同是給人賞賜,卻出手吝嗇,這叫只進不出的財務衙門。)
論語的語錄集合7
1、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3、言忠者,行篤敬!撜Z
4、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撜Z
5、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栋速▂i)》
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里仁)
7、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
8、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述而》
9、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衛(wèi)靈公》
10、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11、導之以政,齊之以德,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12、季康子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13、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論語》
14、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子曰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5、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譯文:切要以忠信為本,不要結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錯誤不要怕改正。出處:論語
1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出處:論語
17、仰之彌高,鉆之彌堅。出處:論語子罕
18、言必信,行必果。
19、敏于事而慎于言。
20、孔子語錄: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21、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君子不憑一個人說的話來舉薦他,也不因為一個人不好而不采納他的好話。)出處:論語
22、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23、子曰: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出處:論語公冶長
24、當仁不讓于師。
25、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小不忍,則亂大謀。
26、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27、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論語
28、未知生,焉知死?——論語
29、雍也第六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栗。
30、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論語的語錄集合8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3.巧言令色,鮮矣仁。
4.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5.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芍^好學也已。
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距。
8.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溫故知新)
9.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1.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12.子謂《韶》:“盡善矣,盡美矣!保ūM善盡美)
13.朝聞道,夕死可矣。
14.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見賢思齊)
論語的語錄集合9
1、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論語》--不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擔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別人。
2、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墩撜Z.顏淵》
3、言忠信,行篤敬。論語
4、仰之彌高,鉆之彌堅。――《論語子罕》
5、因為你,我懂得了什么是遺憾。德不孤,必有鄰!墩撜Z.里仁》
6、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墩撜Z》--君子的心胸坦蕩開朗,小人的心胸則狹隘憂愁。
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墩撜Z》--君子能夠協(xié)調左右但并不盲從附和,小人則只會盲從附和而不能和他人和睦相處。
8、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佾》
9、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墩撜Z里仁》
10、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y&igrve)》
11、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論語》
12、不怨天,不尤人!墩撜Z》譯遇到挫折與失敗,絕不從客觀上去找借口,絕不把責任推向別人,后來發(fā)展為成語“怨天尤人”。
13、言寡尤,行寡悔。《論語.為政》
14、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墩撜Z.述而》
1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wèi)靈公
16、士不可以弘毅,重而循遠!墩撜Z泰伯》
17、弟子入則孝,出則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墩撜Z.學而第一》
18、對人來說,最最重要的東西是尊嚴。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墩撜Z》
19、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墩撜Z》
20、見得思義!墩撜Z.季氏》
21、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墩撜Z》
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
23、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墩撜Z》--如果財富能夠爭取得到,即使讓我手執(zhí)馬鞭去做一個車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還不如去干我喜歡的事。
24、孔子仕則優(yōu)則學,學而優(yōu)則仕!鬃印墩撜Z》
25、無伐善,無施勞?鬃印墩撜Z.公冶長》
26、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墩撜Z》
27、仁者壽。——《論語雍也》
2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譯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災難禍事),就不要把它強加到別人身上去。
29、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譯有了過錯而不改正,這就是真的過錯了。
3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墩撜Z》譯君子總是從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發(fā),全心全意促使別人實現(xiàn)良好的意愿和正當?shù)囊螅粫美淇岬难酃饪词澜。或是唯恐天下不亂,不會在別人有失敗錯誤或痛苦時推波助瀾。小人卻相反,總是“成人之惡,不成人之美”。
31、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吹搅藧喝藟氖拢拖袷墙佑|到熱得發(fā)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
32、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浊稹墩撜Z憲問》
33、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
3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35、孔子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海之內皆兄弟也!鬃印墩撜Z》
36、記己有恥。《論語.子路》用羞恥之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37、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墩撜Z》--君子想的是怎樣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則是怎樣得到一個安逸之處君子想的是怎樣才能不觸犯刑法,小人想的則是怎樣才能對自己有利。
38、孔子子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鬃印墩撜Z》
39、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論語
40、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論語》
4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墩撜Z》
42、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4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墩撜Z》
44、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自強不息,乃幸運之母。德國
45、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墩撜Z》
46、道聽而涂說,德之棄也!墩撜Z.陽貨》
47、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
48、孔子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鬃印墩撜Z》
49、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墩撜Z.學而》無法評估,就無法管理。瓊.瑪格麗塔
50、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論語》
論語的語錄集合10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边@個是真的。
論語的語錄集合11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也是很愉快的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而來,不也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了解我的學說,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品德高尚的君子嗎?”
2、巧言令色,鮮矣仁。
譯文:花言巧語、滿臉堆笑的,這種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文: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實?交友是否守信?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復習了呢?
4、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譯文: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譯文:不憂慮別人不了解自己,但要憂慮自己不了解別人。
6、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譯文:孔子說:“《詩經(jīng)》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話可以概括,即:‘思想純正,沒有邪惡的東西。’”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譯文:我十五歲時立志于學習;三十歲時做事符合禮儀;四十歲時(掌握了各種知識,)不受迷惑;五十歲時了解自然的規(guī)律;六十歲時一聽別人言語,不用多想,便能明白;到了七十歲時便隨心所欲,任何念頭都不會越出規(guī)矩。
8、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譯文:復習舊知識時,又能領悟到新的東西,才可以做導師啊。
9、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譯文:讀書卻不深入思考,越學越糊涂;思考卻不讀書,就一無所成。
1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譯文: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這種態(tài)度是聰明的!
11、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譯文:選用正直的人,讓他們居于邪曲之人的上位,這樣百姓好會服從了。如果選用邪曲之人,讓他們居于正直之人的上位,百姓就不會服從。
1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譯文:他用天子的舞蹈陣容在自己的宗廟里舞蹈,這樣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佾yì古代樂舞的行列)
13、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譯文:以前的事不要再評說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議論了,過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4、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譯文:孔子評價《韶》樂:“美極了,也好極了。”評價《武》樂:“美極了,卻還不夠好。(有武力)”
15、朝聞道,夕死可矣。
譯文: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6、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譯文:君子關心的是道德,小人關心的是土地;君子關心的是法度,小人關心的是好處。
17、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譯文:依據(jù)實利來行事,會產(chǎn)生很多怨恨。
18、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譯文:君子通曉道義,小人通曉私利。
19、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譯文:見到賢人,要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要反省自己。
20、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譯文:父母在世,不要去遠方游歷。去游歷,一定要有去向。
2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譯文: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記在心里。一方面因為他們高壽而高興,一方面因為他們年事已高而憂懼。
22、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譯文:君子言語上要謹慎遲鈍,行動上要勤快敏捷。
23、德不孤,必有鄰。
譯文:有道德的人不會孤單,一定會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伴。
24、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杇(wū)也。
譯文:朽木無法雕琢,糞土的墻壁無法粉刷。
2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譯文:聰明又好學,向地位比自己低,學問比自己差的人請教時,不覺得沒面子
26、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譯文:有個叫顏回的,好學,從不把憤怒發(fā)泄到別人身上,從不犯同樣的錯誤。
27、君子周急不繼富
譯文:君子周濟急需的,不給富人添富。
28、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譯文:孔子說:“有賢德啊,顏回這個人。一簞飯,一瓢水,居陋室。別人不能忍受這樣的憂苦,顏回卻不改變自得之樂。有賢德啊,顏回這個人!
29、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譯文:一個人的內在質樸勝過外在的文采就會粗野,文采勝過質樸就會浮華。只有文采和質樸配合恰當,才是君子。
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文:知道學習的人不如喜歡學習的人,喜歡學習的人不如以學習為快樂的人。
論語的語錄集合12
1)無論是對朋友,還是對朋友,都應該把握一個分寸,適度為最好。
2)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寧。
3)越是競爭激烈,越是需要調整心態(tài),并且調整與他人的關系。
4)一個人的自信來自于他內心的淡定與坦然。
5)在今天這么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更加重要。
6)我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讓內心的選擇的力量更強大。
7)一個人志向至關重要,決定他一生的發(fā)展方向。
8)每一個成年人都有他生命中的光榮與隱痛,真正的好朋友不要輕易去觸及他的隱痛。
9)一個人做事的時候要知道什么是禮儀廉恥也就是對自己要有所約束,內心有堅定的不妥協(xié)的做人標準,同時要對社會有用,要為社會做事。
10)生活中真正的快樂是心靈的快樂,它有時不見得與外在的物質生活有緊密的聯(lián)系?鬃由畹哪莻時代是一個物質極其貧匱的時代,在那個時代,真正快樂的力量,也就來自天心靈的富足,來自于一種教養(yǎng),來自于對理想的憧憬,也來自于與良朋益友的切磋與交流。
11)在今天看來,一個的發(fā)展往往不在于終極理想有多高遠,而在于眼前有一個什么樣的起點。我們往往不缺乏宏圖偉志,而缺少通向那個志愿的一步步積累起來的切實的道路。
12)許多人在一起,大家的觀點可能會不完全一樣,當各自說出自己的的觀點時,一個真君子是會認真傾聽的,他能理解和尊重每一個人觀點的合理性同時又能堅持自己的的觀點。
13)你寬容一點,其實給自己留下來一片海闊天空。
14)所以什么叫“仁者不憂”呢?就是讓你的胸懷無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
15)要本著平等和理性的態(tài)度去尊重每一個人,彼此之間留一點分寸,有一點余地;ㄎ慈_,月未圓。這是人間最好的境界,花一旦全開,馬上就要凋謝了,月一旦全圓,馬上就要缺損了。而未全開未全圓,仍使你的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
16)如果你有事沒事總是跟在國君(領導)旁邊,雖然表示親近,但離自己招致羞辱就不遠了;你有事沒事總是跟在朋友旁邊,雖然看起來親密,但離你們倆疏遠也就不遠了。
17)你千萬不能要求對方必須如何如何,每一個個體都是值得尊重的,朋友之間尤其要保留這種尊重。
18)做一個勇敢的人,用生命的力量去化解那遺憾。
19) 《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tài)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tài)度。
論語的語錄集合13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2、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3、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4、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5、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jié)之,亦不可行也!
6、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7、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弊迂曉唬骸啊对姟吩疲骸缜腥绱,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8、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9、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10、子曰:“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1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2、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3、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4、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15、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16、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7、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18、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論語的語錄集合14
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2、子曰:"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3、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jié)之,亦不可行也。
4、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稙檎
6、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微子)
7、信近于義,言可復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8、子曰:"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衛(wèi)靈公》
9、事君數(shù),斯辱矣。朋友數(shù),斯疏矣。
10、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11、德不孤,必有鄰。
12、當仁,不讓于師!缎l(wèi)靈公》
13、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队阂病
14、每事問! 《論語·幾佾》
15、無伐善,無施勞!墩撜Z·公冶長》
16、君子周急不繼富。—— 《論語·雍也》
17、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出處:《論語》
18、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出處:論語顏淵
19、過而不改,是謂過矣。出處:《論語衛(wèi)靈公》
20、吾未見好德者如好色者也。出處:論語
21、發(fā)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2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出處:論語
23、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
24、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內省也。
25、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
26、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27、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撜Z
28、未知生,焉知死?——論語
29、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30、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論語的語錄集合15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而改之
溫、良、恭、儉、讓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p>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不學禮,無以立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言必行,行必果
四海之內皆兄弟
食不言,寢不語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躬自厚,而薄責于人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小不忍則亂大謀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當仁不讓于師
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道不同,不相為謀
與朋友交,嚴而有信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敏于事而慎于言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訥于言而敏于行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欲速,則不達
禮之用,和為貴。
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后生可畏
君子成人之美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yǎng)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
【論語的語錄】相關文章:
經(jīng)典論語的語錄11-16
論語的語錄11-25
《論語》經(jīng)典語錄02-03
《論語》經(jīng)典勵志語錄02-04
《論語》經(jīng)典語錄摘錄02-04
論語的語錄15篇11-26
論語的語錄18篇12-09
論語于丹心得經(jīng)典語錄12-25
搞笑空間說說評論語錄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