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通用靜思的語錄集合70條
人都迷於尋找奇蹟,因而停滯不前;縱使時間再多路再長,也了無用處,終無所得。以下是小編給各位讀者分享的靜思的語錄70條,歡迎大家分享。
1、真正的快樂,不是擁有的多,而是計較得少。
2、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惡邪正;能謙虛才能建立美滿人生。
3、欲以出世精神做入世志業(yè),必須抱持:絕對要任勞、絕對要忍怨、絕對要有愛、絕對心存快樂。這是佛教精神的絕對論,也是與世間法相對論所不同之地方,更是利生事業(yè)臻至完美境界之關鍵。
4、不要把陰影覆在心里,要散發(fā)光和熱,生命才有意義。
5、能一字"和"則無往不利,無事不成。
6、為自己找藉口的人永遠不會進步。
7、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
8、滴水成河。粒米成蘿,勿輕己靈,勿以善小而不為。
9、靜坐常恩己過、閒談莫論人非。
10、真正的快樂,不是因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
11、以親子之心教導學生,付出無限的關懷與愛心,教育不要只停留在知識的言教,除身教外,最重要是心教。
12、善用時間者,就能成就事功。
13、不要把能行善的身體,用在吃喝玩樂上,應該身行好事。
14、愚癡者,常在心地筑起堅固之墻,禁錮自己;智慧者,卻能拆掉這堵墻,解放里面的人。
15、不知足的人,即使享有人間最豐富的物質生活,也難遣心靈空虛之苦。
16、心地空時,宇宙虛空都可容納,心地滿時,容不了一滴水,一粒砂。
17、靜思語錄:開口傷神氣,舌動惹是非。
18、圣人與凡夫的境界,最大的差異在于圣人可以自我掌握時空。
19、內能自謙縮小自己,外能忍讓成就別人。
20、生氣是把別人的過錯拿來懲罰自己。
21、要用心、細心,不要操心、煩心。
22、只有心靜,才會氣定。只有氣定,方能神閑。
23、人生最踏實的事,是今日此時有多少力量,就盡快付出,去做利益人群的事,造福社會的工作。
24、要想改造世界適合自己是過分要求,如我們不能稱心,或許可以知足。
25、人若常存善解心,便可結歡喜緣,生歡喜心,縱使極復雜的煩惱,亦能從善解中斷除。
26、弱者等待時機,強者創(chuàng)造時機。
27、遇到困境,一定要用更大的斗志面對,惟有勇敢迎敵,才有機會致勝。
28、以清凈感恩的心,付出心中的愛,時時長養(yǎng)內心的善念。
29、歡喜心是良藥,不生氣是消業(yè)障。
30、靜思語錄:原諒別人是美德,原諒自己是損德。
31、什么人都可以原諒,唯有不誠實的人不可原諒。
32、佛教徒不怕做事,而且能積極投入人間服務;在服務的過程中,心靈不被環(huán)境所轉,能勇敢突破萬難,難行能行;做到別人不能忍而我能忍,別人不能捨而我能捨的地步,這才是「藉事練心」。
33、人應該走正路。如果正路不走,盡是走歹路,這種人比沒有腳的人還妻慘。
34、人自身的煩惱,比身外的冤家更厲害!因此,應該常常警惕自己,莫讓良知睡著了。良知一旦睡著,則殺、盜、淫、妄等種種罪業(yè)都會發(fā)生。
35、道德的昇華,關鍵在於「忍」。假如每個人都有一分忍辱精神,就不會凡事斤斤計較。
36、人心比武器還厲害!因為武器由人心所創(chuàng)造,不管將它用於好或壞的地方,都起源於一顆心。
37、人若能時時反觀自照,檢討心念是否貪著名聞利養(yǎng),久久之,心靈自可提升到「月至上品諸風靜,心持半偈萬緣空」的境界。
38、把貪念轉為滿足,把滿足化作慈悲;如此,不但能自我滿足,還可發(fā)揮「用慈施悲」的愛心。
39、時時以清凈解脫的愛心,秉承過去生所播下的遠因,成就現(xiàn)在的近緣,更擴展長情於未來。
40、移民好比將一棵土生土長、枝椏正茂盛的樹木移植他處,除了得適應新的水土外,還必須面對新的節(jié)氣時序;而且能否如在故土般成長茁壯,仍是個未知數(shù)!
41、人生在世,不能無所事事、懵懵懂懂而虛度一生,應發(fā)揮我們的良知良能,以佛菩薩的精神造福人群。
42、時時刻刻注意自己所說話,每一句話都要深思熟慮,是否合情、合理、合法?是否利益眾生,開導人心,使人開解煩惱?
43、修行,得靠自己精進地啟發(fā)自我靈明的覺性,不能期待不勞而獲的成果。
44、學佛要注重道與理,關心人及事。能以眾人為重,不計個人得失,在日常人事中自我磨練,以毅力、勇氣突破障礙,才是真正學佛的精神。
45、身外之物如火,天寒地凍時,近火雖可取暖,但太靠近卻狠危險;若看不開、放不下,猶如手拿燒紅熱鐵,必然被燙傷。世間名利又好比白雪,看起來狠美,喝起來也狠清涼,但握久了手也會凍傷。眾生顛倒,明知財物、名利傷人身心,卻仍甘于被傷害。
46、學佛,就是要善加化解煩惱,以及善解別人的不悅與刻意傷害。
47、心一定要專,選擇必定要正確;若朝三暮四,時時從頭開始,將永遠停留在原地而跨不出一步。
48、做任何事,不要受一點小挫折即意志盡失。佛云:入我門不貧,出我門不富。只要大家提起佛弟子的勇猛信心,該來的業(yè)障都能歡喜接受,則能隨緣消舊業(yè)。業(yè)報受盡,業(yè)障亦會隨時間而消失。
49、人在健康時,應多做善事、利益人群,多造善因福果,為自己鋪好人生健康之道。否則一旦病障現(xiàn)前,身心不得自在時,子媳再孝順也只能盡人事。
50、遭受別人批評時,先問自心是否無愧?無愧則心安。
51、時間可以造就人格,可以成就事業(yè),也可以儲積功德。
52、人常在什么都可以自由自在的時候,卻被這種隨心所欲的自由蒙蔽,虛擲時光而毫無覺知。
53、人間壽命因為短暫,才更顯得珍貴。難得來一趟人間,應問是否為人間發(fā)揮了自己的良能,而不要一味求長壽。
54、人的一生中,難免會有灰濛濛、氣冷冷的時侯,只要能將最終目標穩(wěn)定住,就能像冬天的太陽一樣,感覺很溫暖。
55、佛教的真正精神在于不為自己,一切只為眾生求安樂,寧可拾己,以自己的犧牲使他人得到安樂。
56、菩薩行者心懷慈悲,常起利益眾生的念頭,無論到任何地方,心都無畏懼。因此,若能做到以愛待人、以慈對人,則不惹人怨,亦能結好緣。
57、要做菩薩,就要發(fā)恒常心。菩薩決不把付出當成苦事,而是抱持游戲人間的歡喜心去付出。
58、佛法要人間化,必須先凈化人間;要凈化人間,必須先身體力行凈化自己。如何凈化呢?就是培養(yǎng)清凈的法愛。所謂的法愛,就是對普天下眾生,都能心生敬愛、覺情,而且愛得無所求、愛得很普遍。
59、有些人的愛只執(zhí)著於自己的眷屬,倘若眷屬不能符合自己的要求,就容易產生怨恨。
60、臺灣的離婚率不斷逐年攀升,衍生不少社會問題。希望人人都能先由自身建立正常的家庭倫理,再去影響其他的家庭。
61、一切的修行法門,如坐禪、念佛等,都是為了收攝心念。修行,主要是多改掉一分假我,多增加一分真我。
62、為人處世要細心,但不要小心眼。
63、愿要大、態(tài)要堅、氣要柔、心要細。
64、縮小自己,要能縮到對方的眼睛里、耳朵里,既不傷他,還要能崁在對方的心頭上。
65、人們往往就是太執(zhí)著,而有分別心。是你、是我,劃分得清清楚楚,以致對自己所愛的拼命去爭、去求、去嫉妒,因為心胸狹窄,所以處處都是障礙。
66、看淡自己最般若,看重自己是執(zhí)著。
67、一句溫暖的話,就像往別人身上灑香水,自己也會沾到兩三滴。
68、要用心,不用操心,煩心。
69、虛空有書,我愿無窮,發(fā)愿容易行愿難。
70、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做壞事能多我一人。
【靜思的語錄70條】相關文章:
精選靜思的語錄30句02-26
精選靜思的語錄38句10-30
精選靜思的語錄98句11-16
靜思的語錄30句11-10
精選靜思的語錄46條08-26
靜思的語錄65條08-12
精選靜思的語錄36句12-24
靜思的語錄35條12-04
靜思的語錄45句12-09
靜思的語錄36句01-15